混合痔标准住院流程 (1)

合集下载

混合痔临床路径(医师篇)

混合痔临床路径(医师篇)
混合痔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用对象:混合痔(ICD-10:I84.801)患者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第1天
长期医嘱:
□肛肠外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留陪人一名
临时医嘱:
□血、尿、粪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病毒学检查、血型检查
□心电图、胸片、消化系彩超
□选项检查:根据患者既往病史选择相应检查检验
术前医嘱:
□备皮
□磷酸钠盐灌肠液
□皮试
□术晨禁饮食
医师签:
住院日第2天(手术日)
长期医嘱
□禁食6小时改半流质
□一级护理
口抗生素
口注意刀口渗血
临时医嘱
口白眉蛇毒血凝酶静滴
口地佐辛静滴
口地奥司明口服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3天(术后第一天)
无医嘱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4天(术后第二天)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大换药
□药物坐浴
□停止抗生素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5至8天(术后第三至六天)
无医嘱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9天(术后第七天)
临时医嘱
□肛诊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10天(术后第八天)
临时医嘱
□拆线
□出院
医师签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0.11.02•【文号】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0]53号•【施行日期】2010.11.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0〕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工作安排》中的有关要求,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规范中医诊疗行为,我局研究制定了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等肛肠科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请中医医疗机构开展肛肠科疾病临床诊疗工作时参照执行。

请各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试点中医医疗机构根据当地医疗工作实际情况,在我局印发的中医临床路径基础上,制定试点中医医疗机构具体实施的中医临床路径,并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和建议反馈我局医政司。

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董云龙崔咏梅电话:************59957977二○一○年十一月二日附件: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成脓期高位脓肿患者。

一、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痈(TCD编码:BWG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ICD-10编码:K61.0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成脓期(3)溃破期3.疾病分类(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住院的流程

住院的流程

住院的流程
1. 医院入院登记:当患者通过电话或其他途径联系到医院挂号,来医院就诊时,首
先要报到办理入院登记手续,包括病人基本信息的准确录入,签订相关的医疗合同协议及
入院收取的装订费用等。

2.交付住院押金:在医院办理入院登记之后,病人还要在前台,根据手术、住院的类型,支付相应的押金。

3.住院收住:完成入院登记及支付押金后,患者需要到医院留观室,进行一系列医院
登记、护士小组组成、营养指导等健康安全措施登记,这一过程也是为了防止病人不加小心,将相关信息充分表达出来,病人也需要多提醒一些务必要求的小事项。

4.医院看病:根据医院的安排,患者在入住院之后,需要到诊疗室进行体检检查,根
据检查结果,择期安排及治疗方案,同时择期安排住院期间的检查或手术。

5.住院服务:在相关检查或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按要求,定期进行检查,以及进行
诊疗,由医生及护士根据情况提供服务,包括温馨的床位、品质的餐食及营养建议等,以
确保病人就诊的及时和有效。

6.出院清算:在住院期间,费用会随着住院费用、用品费用、药品费用、管理费用等
事项的不断积累,住院结束后,就开始进行出院清算,将相关的收费都存放的住院登记台,由亲友进行清算结算。

7.出院复诊:在出院后,患者在家休养,也需要按照医嘱,进行定期随访复诊,以保
证患病人的病情及时控制,避免因疾病继续发展而出现意外。

患者入院流程

患者入院流程

患者入院流程患者入院是医院医疗服务的第一步,也是患者接受治疗的第一步。

入院流程的规范性和顺畅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医院的运行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患者入院的详细流程。

1. 预约入院。

患者在确定需要住院治疗后,首先需要和医院进行预约入院。

患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预约或者直接前往医院的门诊部进行预约。

在预约时,患者需要提供个人基本信息、病情情况以及所需住院的时间等信息。

2. 办理手续。

患者到达医院后,需要前往医院的接待处或者门诊部办理入院手续。

在办理手续时,患者需要提供身份证、医保卡、病历本等相关证件,并填写入院登记表。

同时,患者还需要与医院进行费用结算和签署相关的治疗协议。

3. 安排病房。

办理完入院手续后,医院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疗需求为其安排病房。

一般来说,患者会被安排到相应科室的病房,医院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病房类型,如普通病房、单人间或者特需病房等。

4. 医生查房。

患者入院后,医生会及时进行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医生会与患者沟通病情、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同时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确保患者的治疗能够顺利进行。

5. 护士护理。

除了医生的查房外,护士也会对患者进行护理。

护士会负责患者的生活照料、药物管理、病情观察等工作,同时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和器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6. 医疗安排。

患者入院后,医院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护理等。

医院会安排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病情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7. 出院安排。

患者在病情好转或者治疗结束后,医院会安排出院。

在出院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出院检查,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包括饮食调理、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

总结:患者入院流程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医院的运行都至关重要。

医院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入院服务,确保患者能够顺利接受治疗。

混合痔临床路径

混合痔临床路径

混合痔临床路径(2015年版)一、混合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混合痔(TCD??BWG000?,ICD-10??I84.901?);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编号?49.451)。

?(二)诊断依据。

?参照“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的痔病诊疗方案,进行诊断。

1、疾病诊断?(1)临床表现:?混合痔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

其中内痔表现为II期(度)以上内痔,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外痔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辅助检查:?肛门指诊:可在齿线上方摸到纵行皱折和/或隆起的痔结节。

?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粘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普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的痔病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1、诊断明确:混合痔?2、禁忌症:?(1)混合痔伴有化脓性感染;?(2)混合痔伴有痢疾或严重腹泻患者;?(3)严重心肺疾病患者;?(4)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5)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6)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

3、有禁忌症时:采用保守治疗减轻痔症状。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D25混合痔?疾病编码;?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

?(六)术前准备1—2?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传染病检查;???4、凝血功能检查;?5、全胸部X片?6、心电图;?7、肝胆脾B超。

混合痔__临床路径

混合痔__临床路径

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一、混合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混合痔(TCD BWG000 ,ICD-10 I84、901 );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编号49.451)。

(二)诊断依据。

参照“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得痔病诊疗方案,进行诊断。

1、疾病诊断(1)临床表现:混合痔临床表现为内痔与外痔得症状同时存在。

其中内痔表现为II期(度)以上内痔,临床表现为出血与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外痔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2)辅助检查:肛门指诊:可在齿线上方摸到纵行皱折与/或隆起得痔结节、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得部位、大小、数目与内痔表面粘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得痔患者,建议有条件者行全结肠镜普查。

2、证候诊断(辨证分型)(1)风伤肠络证:大便滴血、射血或带血,血色鲜红,大便干结,肛门瘙痒,口干咽燥。

舌红、苔黄,脉浮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

肛门肿物外脱、肿胀、灼热疼痛或有滋水。

便干或溏,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3)气滞血瘀证:肿物脱出肛外、水肿,内有血栓形成,或有嵌顿,表面紫暗、糜烂、渗液,疼痛剧烈,触痛明显,肛管紧缩,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4)脾虚气陷证:肿物脱出肛外,不易复位,肛门坠胀,排便乏力,便血色淡。

面色少华,头晕神疲,食少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

参照“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得痔病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1、诊断明确:混合痔2、禁忌症:(1)混合痔伴有化脓性感染;(2)混合痔伴有痢疾或严重腹泻患者;(3)严重心肺疾病患者;(4)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5)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得混合痔;(6)不能配合手术得精神病患者。

混合痔临床路径

混合痔临床路径

混合痔临床路径一、混合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混合痔(ICD-10:I84.102)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ICD-9-CM-3:49.49003 )。

(二)诊断依据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1.临床表现:混合痔表现为内痔和外痔同时存在,其中内痔表现为Ⅱ度以上内痔,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外痔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辅助检查:肛门指诊:肛门处可见痔脱垂,可在齿线上方摸到皱折和/或隆起的痔结节。

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不外、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粘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有条件者行全结肠镜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1.诊断明确:混合痔2.禁忌症:(1)混合痔伴有化脓性感染(2)严重心肺疾病患者(3)严重肝肾疾病及血液病患者(4)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5)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6)孕妇3. 有禁忌症时:采用保守治疗减轻痔症状。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184.102混合痔疾病编码。

2.有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便常规;(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肝胆胰脾B超、泌尿系B超;(5)指肛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肛门镜、乙状结肠镜、全结肠镜检查、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

混合痔临床路径

混合痔临床路径

混合痔临床路径(2015年版)一、混合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混合痔(TCD??BWG000?,ICD-10??I84.901?);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编号?49.451)。

?(二)诊断依据。

?参照“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的痔病诊疗方案,进行诊断。

1、疾病诊断?(1)临床表现:?混合痔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

其中内痔表现为II期(度)以上内痔,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外痔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辅助检查:?肛门指诊:可在齿线上方摸到纵行皱折和/或隆起的痔结节。

?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粘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普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的痔病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1、诊断明确:混合痔?2、禁忌症:?(1)混合痔伴有化脓性感染;?(2)混合痔伴有痢疾或严重腹泻患者;?(3)严重心肺疾病患者;?(4)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5)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6)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

3、有禁忌症时:采用保守治疗减轻痔症状。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D25混合痔?疾病编码;?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

?(六)术前准备1—2?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传染病检查;???4、凝血功能检查;?5、全胸部X片?6、心电图;?7、肝胆脾B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混合痔临床路径
一、混合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单纯混合痔(TCD BWG000 ,ICD-10I84.901 )行混合痔外剥内扎(编号49.451)、痔上黏膜缝扎+肛门括约肌松解+肛周亚甲蓝注射术。

2.第一诊断为混合痔血栓形成行混合痔外剥内扎、痔上黏膜缝扎+肛门括约肌松解+肛周亚甲蓝注射术。

3.第一诊断为混合痔嵌顿行嵌顿混合痔外剥内扎、痔上黏膜缝扎+肛门括约肌松解+肛周亚甲蓝注射术。

4.第一诊断为环状混合痔行环状混合痔分段外剥内扎、痔上黏膜缝扎+肛门括约肌松解+肛周亚甲蓝注射术。

(二)诊断依据。

参照“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的痔病诊疗方案,进行诊断。

临床诊疗指南肛肠外科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肛肠外科分册;《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肛肠外科学》(主编:李春雨)。

1、疾病诊断
(1)临床表现:
混合痔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

其中内痔表现为II期(度)以上内痔,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外痔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辅助检查:
肛门指诊:可在齿线上方摸到纵行皱折和/或隆起的痔结节。

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粘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有条件者行全结肠镜普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的痔病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1、诊断明确:混合痔
2、禁忌症:
(1)混合痔伴有化脓性感染;
(2)混合痔伴有痢疾或严重腹泻患者;
(3)严重心肺疾病患者;
(4)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
(5)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
(6)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

3、有禁忌症时:采用保守治疗减轻痔症状。

(四)标准住院日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D25混合痔疾病编码;
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

(六)术前准备1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粪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乙肝六项、丙肝、梅毒、艾滋病传染病检查;
4、凝血功能检查;
5、全胸部X正位片
6、心电图;
可选项:必要时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术前30分钟内一次性使用。

2、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术前肥皂水500ml清洁灌肠进行简单肠道准备。

2、麻醉方式:局麻或腰腧穴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3、手术方式:混合痔外切内扎+痔上黏膜缝扎+肛周亚甲蓝注射术。

4、病理。

(九)术后住院7天。

1、术后第二天伤口换药,红光、中药熏洗(具体见附件:诊疗方案);
2、外用肛泰软膏、肛泰栓换药治疗(具体见附件:诊疗方案);
3、预防性用药: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手术结扎线脱落、创面干燥、患者无发热,能正常排便。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因任何因素导致的未能按临床路径履行流程的病例,包括患者在认知与知情同意/签名时不同意者,均作为变异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