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参考答案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第二版参考答案《自然科学发展简史》作业(一)一、填空题:1、动物。
2、地球。
3、猿类。
4、亚当,夏娃。
5、达尔文、人类。
6、太阳。
7、2800——2600,2300——1000。
8、热带和亚热带、手脚。
9、水、火、山、泽。
10、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11、欧罗巴种(白种)、蒙古利亚种(黄种)、尼格罗种(黑种)。
12、下到地面、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石块和木棒。
二、选择题:1、D2、A3、 C4、 A5、B6、 A7、A8、 C9、C 10、B 11、B 12、C三、是非题:1、对。
2、错,铁器和帆船改为旧石器时代人类已学会了人工取火。
3、对4、对5、对6、对7、对8、对9、错,1900年改为1808年 10、错,但还没有改为已经。
11、对。
12、对。
四、简答题:1、答:通过古代埃及人在制作木乃伊过程中,可见古代埃及人早期对医学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人体许多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人体内部器官有深刻的了解。
对人体解剖和药物防腐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
2、P8倒数第8行至倒数第4行。
3、P13第二段即倒数第7行至最后行。
4、人类开始使用的是天然火,因为有了火,人类可以熟食、驱寒取暧、照明、防护、围猎等,在利用野火、保存火种的基础上,人类终于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如“钻木取火、或击石取火”。
5、答:西亚的“两河流域”指的是文明的发祥地,它们的发源地在P18最后行至P19第一和第二行。
五、论述题:1、4、P44倒数第5行至P45等7行。
(答:我国是茶树-----有了发展。
)P14第二段全段和P16最后两节里面摘取农业、历法、数学等方面几句。
(注:论述题回答要多一些)2、农业在P40第三段、天文在P40第四段、医学在P41第二段、数学在P42第二段等段落里面抄几句。
3、P29第二段概括一下。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作业(二)一、填空题:1、数学上。
2、阿拉伯人。
3、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7067《科学发展简史》作业本答案

7067《科学发展简史》作业本答案宁波电大《自然科学发展简史》作业1一、填空题:1、恩格斯在1876年指出,人与(动物)之间根本区别在与劳动。
2、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单细胞生,后来逐渐变化,出现各种生物。
3、在大约6000-7000万年以前的新生代,出现了哺乳动物,在300万年前形成的(猿类)。
就是人类的祖先。
4、“上帝造人”的说法中,上帝用泥土造出了一个男人叫(亚当),又造出一个女人叫(夏娃)。
5、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揭示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科学规律,认为(人类)就是由某种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6、地球已经是一个40(46)亿年的老寿星了,她起源于始(太阳)星云。
7、攀树的猿群,是在新生代生活在树上的古猿。
原上猿大约生活在3000万年前;埃及猿的生存年代大约在(2800万至26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化石年代较长,大约在万年前之间。
8、森林古猿栖居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以吃草木的叶和果实为生,并有了初步的(手脚)分工,有了32颗牙齿。
9、我国古代的《易经》中用八卦代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八种东西天、地、风、雷、(水)(火)(山)(泽)。
10、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由攀树的猿群——(原上猿)——(埃及猿)过程。
11、早期猿人的脑容量约为600-800毫升;晚期猿人的脑容量约为1000毫升;早期智人的脑容量约为1350毫升。
人类学家将现代人种分为三类:(欧罗巴)(蒙古利亚)(尼格罗)12、在大约1400万年前,由于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变化,森林地带的树木大批死亡,使一部分古猿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能够(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并考试使用(石块和木棒)等天然工具。
二、选择题:1、考古学家将石器时代分为三个时代——(C)A、上、中、下B、左、中、右C、早、中、晚 D旧、中、新2、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明了自然科学中的哪一个定律——(A)A、浮力定律B、运动定律C、地壳定律D、摩尔定律3、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火使人类走向光明,原始的人工取火中——(C)A、雷电B、太阳光C、击石取火D、气功发火4、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是——(A)A石器B铁器C铜器D银器5、人类发展到晚期猿人时期,开始使用什么方式的火——(B)A人造火B天然火C炭火D石油6、最早的人类祖先是森林古猿,它是根据什么的鉴定得出的——(A)A古化石B树的年龄C早期的植物D鲸鱼的骨头7、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自然科学发展史的渊源——请看
科教人文大片:
《宇宙与人》
注意的问题:
1、宇宙的形状?
2、宇宙的来源?
3、生命的起源?
4、人类的起源?
第一章 自然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
的起源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一.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出现——原核细胞的 菌藻类,30多亿年前。
原始生物系统
二、哺乳动物:6—7 千万年前。
4.晚期智人(新人):5万~1万年前。
元 谋人
北 京 人
山顶洞人
三种猿人比较
从猿到人的进化
第二节 原始的技术发明与经验自然知识 的出现
一、主要技术发明: 1.石器的制造
旧石器时代: 早期(300 ~ 20万年前):打制成的砍砸 器。 中期 (30 ~ 5万年前): 制造精细一些,
形状多一些。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
臧耀臣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是一门以科学技术为对
象,研究它的发生和发展历史的学科。 自然科学——是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技术——是指人对自然的控制,改造和利用。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江泽民:“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
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文科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
“自然科学发展简
史”?
本课程学习的内容
一、科学技术的起源;(原始时代 → 公元前4000年) (课本第一章) 二、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时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14世纪) (第二、三、四、五章)
三、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时期;(公元14→18世纪)
(第六、七、八章) 四、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公元19世纪前后) (第九、十、十一章) 五、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公元20世纪) (第十二、十三、十四章)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第5章

二、中世纪的主要事件
1、“十字军东征”——欧洲人 重新发现古希腊。 公元11世纪初,以欧洲基督徒 和破落骑士为主,共东征了八次均 以失败告终。长达200年。但开阔了 眼界,获得了思想上的宝贵财富, 成为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源 泉。
第五章
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兴起与欧洲 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本章主要内容: 1、阿拉伯科学文化兴起的原因 2、阿拉伯在科学技术上的主要贡献 3、欧洲中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正当欧洲处于中世纪开 始最黑暗的500年时,在东 方的阿拉伯半岛,崛起了一 个后来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 很大的帝国,这就是阿拉伯 帝国。从7世纪30年代—— 13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建立 的伊斯兰哈里发国家。
第一节 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兴起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科学技 术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是在公元 610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之后。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在麦 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奠 定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的统 治地位。
阿拉伯科学文化兴起的原因
1、所在地域在人类文明的开 端就有了发达的生产力和先进的 文化,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兴起是 吸收这个地域科学文化的结果。 2、它的地理位置是东西方科 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并在这个过 程中发展了自己的科学文化。
5、天文学:这个时期是天文学发展的 一个起点。 6、地理学: 1271——1295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用 24年时间游历中国,写下了《马可.波罗游 记》。这是一个地理大发现。 哥伦布发现了加勒比海全部主要岛屿。 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航海,命名“太 平洋”。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题一、填空与选择参考复习题12地分析了人类古猿是怎样转变为人类这一问题,指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34.有人估计,现代人衣、食、住、行所需要的技术,约有始的技术发明中找到它们的原型。
56.早在公元前文化时期的文物中所发现的图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
埃及最早的文字实际上7891011的中世纪。
1213.对证实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有重要意义的事实,14.18世纪中叶到19151617也叫细胞融合技术)工程(也叫发酵技术)也叫酶工程)。
18.到1719标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20二、名词解释1.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西亚的苏美人创造的一种象形文字,因书写笔画是楔形而得名。
这种文字采用了会意、表音、部首三种符号,对邻近地区的影响很大。
2.腓尼基字母文字: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西亚的腓尼基人发明的拼音字母文字。
它是世界文字的开端。
3.自然哲学: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不是利用神话,而是通过直觉和哲学的思辨,对自然现象作了种种对后来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猜测和解释,这就是自然哲学。
4.理论自然知识:在希腊化时代,出现了以定理、定律形式表述出来的自然知识,被称为理论自然知识。
5.《天工开物》:是明朝晚期宋应星的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有关手工业和农业的最宝贵的百科全书之一,是一部详细描述生产经验的实用科学著作。
它刊行后,很快传到日本,自1869年有了法文译本后,又译成德、日、英多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6.实验科学:是指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近代自然科学。
7.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它打着复兴古希腊文化的旗帜,倡导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思想。
8.血液循环理论:17世纪英国哈维提出的关于人体内血液循环的理论。
他根据解剖的事实提出,血液中能在人体中循环。
这一理论同哥白尼的日心说一样,是近代科学革命最著名的理论。
9.焦尔:19世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他使用实验方法,发现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成为19世纪物理学最伟大的发现。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形成性考核成答案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在大约30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物,即原核细胞的菌藻类.2.直到19世纪初,法国生物家拉马克发表了<动物哲理>一书,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某种古猿”的观点.3,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4,原上猿,埃及猿,森林猿,是人类的共同祖先.5,恩格斯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并认为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经过了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即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6,我国的人类学者一般将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7,人类学家将现代人种分为三类,即欧罗巴种(白种),蒙古利亚种(黄种),尼格罗种(黑种).8,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考古学家根据石器的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演进情况,将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个时代.9,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是原始时代的又一个伟大的技术创造.10,制陶技术的出现,是原始手工业诞生的标志.11,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了原始宗教最初的形态之一的图腾崇拜.12,考古学一般将金属器时代分为金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三个阶段.二简答题1、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哪些?有何意义?答:原始社会主要的技术发明有:一、石器使用;二、使用天然火;三、弓箭;四、陶器制造技术;五、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等。
意义:原始技术发明的意义不仅在于人类开始了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发展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人类开始逐步认识自然物的属性。
第二章一填空题1,埃及最早的文字实际上是象形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组成.2,在古埃及建筑史上,最让世人瞩目的就是金字塔,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3,古代西亚文明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是指发源于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托鲁斯山脉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4,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字母文字的发明.5,楔形文字采用了三种符号,即会意符号,表音符号,部首符号.6,早在3000多年以前,苏美尔人就已经掌握了十分先进的铸造技术---失蜡铸造法.二简答题1、古代埃及人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哪些对后世有影响的成就?答:古代埃及人对后世有影响的科学成就有:一、发明了文字;二、纸草的使用;三、太阳历的确定;四、几何成就很大;五、医学成就(木乃伊);六、建筑艺术(金字塔)。
自然科学发展概论

自然科学发展概论1—2 简述自然科学发展的三个时期及三次科学革命三个时期:(1)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大约是从远古到15世纪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了解认识了自然界,到公元前6世纪已积累了不少的数学、天文学和医药知识,自然科学已开始萌发。
这一时期,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中天文学走在最前面。
在医药方面,已有关于多种疾病的名称和药物的记载从公元前5世纪到15世纪,人们把自然界当作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把握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描绘自然界的总面目。
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力求囊括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自然哲学。
虽然那时已出现了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地学等专门化知识,但都包含在统一的自然哲学中。
在物理学方面,已出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他的工作给后人许多启发,但他所得出的结论有很多是错的,例如,受外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当外力停止作用,物体的运动也就立即终止。
又如,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等。
亚里士多德的这些错误结论纯粹是他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并无任何实验依据,那时人们也还没有“科学实验”的思想。
(2)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从时间上看,这个时期大约是从16世纪到19世纪。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探索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从各个细节上分门别类地研究大自然的奥秘,于是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等专门学科逐渐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门门独立的学科,使近代自然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数学上,微积分和非欧几何已经建立;物理上,牛顿理论和电磁理论已经建立;化学上,创立了科学的原子论;天文学上,提出了日心说;地学上,提出了地质演化说;生物上,建立了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等等。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从天文学上首先突破,随后物理学又成为带头学科。
(3)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从时间上看,这个时期大约是从19世纪末开始。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要点(教师用)21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要点一、填空题:1.量子力学建立以后,人们开始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来研究分子的结构,由此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 。
2.德国人伦琴致力于研究射线所引起的荧光现象。
1895年,他发现了高真空管放电时能产生的现象。
3.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在一种铀盐中发现了铀元素的放射性。
它能使不透光的暴光。
4.电子、和现象,这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在此基础上,20世纪初产生了原子物理学。
5.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证实了电子的存在以后,于1904年,提出了他关于结构的“面包夹葡萄干”的模型。
6.英国人卢瑟福在1911年经过实验,得出结论:原子中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核,它集中了 99.99%的质量。
他提出了原子有核模型--- 模型。
7.爱因斯坦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
他在1905年发表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首先创立了。
8.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物理学发展中的另一个重大的突破是的产生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9.人们把能够吸收辐射而无任何发射或透射的物体叫“”。
10.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基石,是和。
它们引起了物理学的重大变革。
11.1930年—1932年间,发明了能够获得粒子的回旋加速器、静电加速器和高压倍加器,为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12.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提出,玻璃管壁上的辉光是由阴极产生的某种所引起的,他把这种射线命名为。
13.地球已经是一个亿年的老寿星了,她起源于太阳星云。
14.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揭示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科学规律,认为人类就是由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15.在大约1400万年前,由于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变化,森林地带的树木大批死亡,使一部分古猿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能够直立行走,并开始使用石块和等天然工具。
16.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重要贡献,首先是创造了。
17.中国的许多发明由阿拉伯人介绍给欧洲人,在欧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第四章、第五章学习辅导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中国古代的实用科学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有哪些不同?
答:古希腊自然哲学是通过直觉和哲学的思辩,对自然现象作出了种种对后来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猜测和解释。
它既是古代的哲学,又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形态。
(P25)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它从整体上对自然现象作直观的考察,提出了许多对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猜测,成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重要思想渊源。
(P26)
中国古代的实用科学特别注重于生产实践和直接经验,注重于工艺过程、工艺方法和实践操作的效益。
但是实用科学分析不足,关心效益而对原因甚少追究,知识水平常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分为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
答:一、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不同的思想学说纷起,大量的思想家、哲学家各持主张,到处游说,互相争辩,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秦汉到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形成了我国古代实用科学技术的模式和道路,对中国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唐宋时期。
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高峰。
如果说唐代是许多科学技术成就的开荒时期,宋代则是结果的时期。
四、明清时期。
在科学知识和技术创造方面均有所发展,相比之下在技术创造方面更为突出。
但就科学形态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看却和以前没有本质的不同。
3、中国古代实用科学的发展是由哪些原因促成的?
答:一、秦朝采取了一系列统一全国的措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和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在汉代,由于开辟了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增进了同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
三、在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代,各对峙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采取了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实用科学的发展。
第五章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兴起与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1、阿拉伯人在科学上独立地做出了哪些贡献?
答:数学方面:创造了阿拉伯数码,发展了代数学;
天文方面:发现了太阳偏心率的变动,修正了很多天文常量;
医学方面:最高成就是完成了《医典》巨著,还有对眼病的研究;
化学方面:兴起了炼金术,推动了实验化学的进展。
2、如何认识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历史作用?
答:阿拉伯科学文化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中的历史作用:1、它使古希腊科学文献得以保存下来,为欧洲的科学和文艺的复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它在东西方科学文化的交流中起了中介作用。
3、阿拉伯的学者们还独立地发展并丰富了科学技术。
3、欧洲的中世纪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应怎样理解?
答: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史称欧洲的中世纪。
这一时期,基督教会神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支柱,教会垄断了整个文化领域。
神学在知识领域有最高的特权,科学成了神学的附庸,神学变成了科学的皇后。
神学从根本上否定研究自然和学习科学的必要性。
这是欧洲中世纪科学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
这一时期,故称为“黑暗的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