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计划书
控规项目计划书

控规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类建设项目,其中包括控制性规划项目(以下简称“控规项目”),它们对于城市的整体规划、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控规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本计划书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项目计划,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与监控。
二、项目目标本控规项目计划的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控规项目。
具体目标如下:1.制定出具有可行性、可执行的控规方案。
2.完成项目招标、合同签订及相关手续办理。
3.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制定项目执行计划。
4.确保项目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实现规定的项目产出。
三、项目范围本控规项目计划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项目背景与要求,制定控规项目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进行控规调研和数据收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要求。
3.分析问题与挑战,制定控规方案及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4.完成控规项目的设计、绘制和评审工作。
5.根据控规方案编制施工图纸。
6.完成项目招标、合同签订及相关手续办理。
7.对控规项目进行监控与评估,及时调整计划,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项目计划1. 项目启动阶段任务:确定项目组成员、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制定项目管理章程。
时间:2021年6月1日 - 2021年6月7日2. 项目规划阶段任务:进行项目背景研究与调研,明确项目需求和目标。
时间:2021年6月8日 - 2021年6月15日3. 项目方案设计阶段任务:根据项目需求进行控规方案设计,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时间:2021年6月16日 - 2021年6月25日4. 项目图纸编制阶段任务:根据控规方案编制相应的施工图纸。
时间:2021年6月26日 - 2021年7月5日5. 项目招标与合同签订阶段任务:准备项目招标文件,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时间:2021年7月6日 - 2021年7月15日6. 项目实施阶段任务:根据项目计划进行项目实施与监控。
时间:2021年7月16日 - 2021年12月31日7. 项目验收与总结阶段任务:完成项目验收工作,总结项目经验与教训。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任务背景和意义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用于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工作任务的书面文件。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项目按照规划要求进行详细设计,并提供具体操作指南,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该任务书的编制对于项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详细规划设计,可以确保项目满足预期目标,并有条不紊地实现控制措施。
因此,本任务书旨在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以便项目人员在实施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提高项目实施效果。
任务目标本任务书的目标是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详细规划设计的范围和目标; - 给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任务划分;- 确定详细规划设计的工作要求和完成标准; - 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工作流程,包括相关的工作环节。
任务内容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详细规划设计范围和目标在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范围和目标时,需要考虑项目的整体目标、规划要求以及预期成果。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 详细规划设计的范围:包括设计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的技术要求; - 详细规划设计的目标: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2. 工作任务划分和任务分配在工作任务划分和任务分配阶段,需要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确定详细规划设计的工作任务:包括制定设计计划、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数据和信息、设计详细规划方案等; - 划分任务和确定责任人:将工作任务细化,并确定具体的责任人。
3. 详细规划设计工作要求和完成标准在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工作要求和完成标准时,需要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工作要求: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工作要求,包括技术要求、文件要求、数据要求等; - 完成标准:明确详细规划设计的完成标准,包括质量要求、效果要求等。
4. 详细规划设计工作流程详细规划设计的工作流程是指从开始到结束的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工作步骤。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1、区位关系**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
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
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1、**区基本情况。
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
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
**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
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
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1、有利条件A、区位优势。
**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
**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
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
**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2、不利因素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城厢镇总体规划(2005—2020)》、《天全**镇城镇总体规划2007-2020》;4、《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6、规划区有关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料。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参考版本

市政工程规划规划依据《xxx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xxxx排水专项规划》(2010-2020)《xxxx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年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年版)《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xxx“十二五”电网规划》《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1999)《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xxx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其他相关规划规范资料给水工程规划2.1 给水现状及存在问题(1)给水现状1)现状水厂现状供水基本满足要求,现有水厂无扩建用地。
现状主要由片区内一座水厂(即第二水厂)。
占地近2公顷,设计日供水能力6万吨,实际日供水量为3.5万吨,供水水压0.42mpa。
取水水源为东江水,以规划区内的稿树下水库为备用水源,水库总库容3097万m3,正常库容2434万m3,年产水量约为2500万m3,另以罗阳自来水有限公司(罗阳水厂)作为备用水厂,设计最高供水能力为1.2万吨/日,原水取自稿树下水库。
2)现状管网规划区内现状DN1000供水主干管从第二水厂引出,沿商业中街至罗阳二路敷设;其余供水管道敷设如下:中园一路的DN600管;罗阳一路DN400-DN600管;东北路-葫芦岭的DN600管;东北路-北门路的DN300管;榕溪路-环城路-榕新路-解放东路-葫芦岭的DN400管;解放西路的DN200管。
此外,部分道路敷设有DN50-DN150的配水支管。
(2)现状存在问题1)现有水厂无扩建用地,供水规模难以满足未来用水量需求2)罗阳水厂规模小,水质无法保证;3)供水管网以枝状形式为主,供水安全性较差;部分给水管道管径偏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部分管道使用时间长达20年,漏失严重;4)老城区的管网改造有一定的难度;5)老城的相当区域内未设置室外消火栓,在城市消防供水系统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某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某⼯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录第⼀部分现状分析 (2)⼀、区位分析 (2)1、宏观区位分析 (2)2、中观区位分析 (3)3、微观区位分析 (3)⼆、建设⽤地现状 (4)1、现状居住⽤地 (4)2、现状道路 (4)3、⼯业⽤地 (4)4、市政公⽤设施 (4)三、建设⽤地评价 (4)四、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4)第⼆部分规划⽬标与定位 (5)⼀、规划设计依据 (5)⼆、规划原则 (5)1、结合实际,适应发展需求 (5)2、产业优先,聚集经济实⼒ (5)3、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5)4、以⼈为本,塑造⼈性化的空间 (5)5、合理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6)三、规划⽬标定位 (6)四、规划规模 (6)1、⽤地规模 (6)2、⼈⼝规模 (6)第三部分总体规划布局 (7)⼀、布局特点 (7)⼆、规划结构 (7)三、⼟地利⽤规划 (8)1、居住⽤地(R) (8)2、公共设施⽤地(C) (8)3、⼯业⽤地(M) (9)4、仓储⽤地(W) (10)5、对外交通⽤地(T) (10)6、道路⼴场⽤地(S) (10)7、市政公⽤设施⽤地(U) (10)8、绿地(G) (11)四、道路交通规划 (12)1、交通发展策略 (12)2、与周边的交通联系 (12)3、道路系统规划 (12)4、交通设施规划 (14)5、道路竖向设计 (14)五、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4)1、规划结构 (14)2、绿地类型 (15)六、城市设计导引 (15)1、公共绿地 (15)2、⼯业⽤地 (15)3、居住⽤地 (16)4、街道景观控制 (16)第四部分规划控制体系 (17)⼀、规划控制⽬的 (17)⼆、地块划分 (17)三、地块控制指标 (17)1、规定性指标 (17)2、指导性指标 (20)四、建筑控制规划 (21)1、建筑控制⽬的 (21)2、建筑控制⽬标 (21)3、建筑控制内容 (21)4、建筑物的风格与特⾊ (21)五、⼚区设计控制 (22)第五部分⼯程规划 (23)⼀、给⽔⼯程规划 (23)⼆、⾬⽔⼯程规划 (24)三、污⽔⼯程规划 (25)四、电⼒⼯程规划 (25)五、信息⼯程规划 (27)六、供热⼯程规划 (27)七、燃⽓⼯程规划 (28)第⼀部分现状分析⼀、区位分析1、宏观区位分析(1)宏观地理区位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宁蒙晋五省接壤地带。
新村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陵水县新村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导言 (2)一.规划背景 (2)二.上位规划回顾 (2)三.区域位置与规划范围 (2)第二章现状概况 (3)一.自然条件与环境 (3)二.现状土地利用和人口规模 (3)三.现状建筑概况 (5)四.现状基础设施概况 (5)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6)一.优势条件 (6)二.存在问题 (6)第四章规划依据和规划目标 (7)一.规划依据 (7)二.规划目标 (7)第五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7)一.城镇性质 (7)二.城镇规模 (7)第六章规划用地布局 (8)一.用地适应性评价 (8)二.规划布局构思 (8)三.功能分区 (8)四.用地规划 (9)第七章旅游规划 (11)一.旅游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11)二.旅游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 (14)三.游客环境容量估算 (16)四.新村镇区旅游功能分区及项目策划 (16)五.旅游线路安排 (17)第八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8)一.镇区道路交通现状 (18)二.道路系统规划 (18)第九章镇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9)一.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19)二.镇区景观系统规划 ....................................................... 20 第十章重点城镇地区城市设计指引 (21)一.城市设计原则 (21)二.城市设计引导 (21)第十一章市政设施规划 (22)一.给水工程 (22)二.排水工程规划 (22)三.电力工程规划 (23)四.电信工程规划 (24)五.管线综合规划 (25)六.镇区环卫设施规划 (26)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27)一.消防规划 (27)二.防风灾规划 (28)三.防潮规划 (28)四.抗震规划 (28)第十三章建设开发控制 (29)一.基本控制 (29)二.空间管制规则 (29)三.地块控制指标体系 (30)陵水县新村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导言一. 规划背景《陵水县新村镇总体规划(2009-2025)》已于2009年10月15日通过审批,并于2010年07月由陵水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案例分解

大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概况1。
1地理位置杨陵区位于东经108°—105°07′,北纬34°12′-34°20′之间;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安—宝鸡的中间位置。
杨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
大寨镇位于杨凌区北部偏西,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
1。
2历史沿革大寨镇是杨陵区下辖镇.1984年建大寨镇.辖蒋家寨、周家村、官村、陈家沟、黎张沟、杜家寨、大寨东、大寨西、西小寨、孟家寨、东卜、西卜、南卜、梁氏窑14个村委会.大寨镇属于杨凌区,杨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在农业方面这里一直以来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
1.3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规划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
南侧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
区内属典型的河谷地貌类型。
本区域系河流冲积平原,土地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地面平均坡度1。
12%.(2)水文气候大寨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
东风和西风为区内常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21。
7米/秒。
区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其中干旱是本区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杨凌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
7亿立万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28。
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26%;地下水资源0。
34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18%;大寨镇内也有水系穿越,水资源相对也是比较丰富的.(3)土壤植被地面组成物质以第四纪黄土为主,其土层深厚,成土速度较快。
苏州光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苏州光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苏州光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苏州市光福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又是著名风景名胜区,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和秀丽自然景观。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光福镇的历史文化遗存、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光福镇的开发建设需要规划进行科学、有序地指导,根据市政府要求以及我局计划,我局将组织编制苏州光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范围根据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镇区范围为:北至浒光运河,南至镇区工业小区,西至邓尉山、玄墓山脚,东到230省道西侧250米,总面积5.18平方公里。
二、总体要求1.规划应在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 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城镇职能和各项设施的建设,促进光福镇合理健康发展,增强城镇综合实力。
3. 规划应充分重视光福镇在苏州环太湖地区体系中的定位和职能,尊重现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水域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促进全镇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 土地利用规划以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和古镇风貌保护为核心,以上层次规划为依据,统筹安排各项城镇建设用地和空间布局,注重体现城镇集约化思想,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5. 在充分考虑古镇保护的前提下,建立功能明确、等级完备的道路交通体系,并充分考虑与对外交通(尤其是与高新区、古城区)的衔接。
6. 空间形态设计、绿化景观系统应充分体现生态保育原则和地方特色,建立城镇与自然协调统一的空间格局,构筑富有特色的城镇形象。
三、深度要求1. 规划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深度要求,用地分类以小类为主。
2.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善地区用地功能结构、布局和功能配臵。
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 明确各地块土地使用性质、兼容范围控制、土地使用强度及相关的规定性指标,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高度、色彩、风格等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项目计划书《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项目计划书一、《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范围、期限及性质(一)范围:《规划》范围为长江三峡主轴湖北区段,上至巴东县、下至宜昌市城区,辐射到神农架林区。
(二)期限:《规划》期限为2006年—2015年,展望到2020年。
(三)性质:《规划》性质是在《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的跨区域发展控制性规划。
二、《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项目成果组成规划编制单位按规定时间提供全部研究成果,包括规划纲要文本成果(含有关图件)30本、光盘10份,规划纲要文本30本,光盘10份。
(一)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纲要;(二)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三)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近期行动计划;(四)若干专项控制性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五)若干技术图件和相关附件。
三、《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项目编制要求(一)突出规划的继承性。
规划要在《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总体要求,整合、优化各景区的规划,充分吸纳本区域内各县市和景区已有的、优良的规划编制成果。
(二)突出规划内容的控制性。
按照整合资源、突出重点、配套开发、有序开发的总体要求,在突出三峡区域旅游资源特色、对各旅游景区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加强三峡库坝区旅游项目建设的合理控制。
对于两岸所涉及的建筑物的体量、风格、色彩、尺度等统一规划要求,并根据各类用地性质提出必要的控制指标和措施,特别是加强核心区段、核心景观轴线、核心景区和重点旅游集散地(镇)的规划控制。
规划三峡库坝区旅游配套建设,围绕旅游产品,优化游览线路布局,合理配制各项旅游要素。
要建立旅游投资开发的准入机制、退出机制、环保安全机制,防止过度开发、破坏性开发、无序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开发。
(三)突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按照大旅游的格局,遵循市场驱动、项目推动、产业联动和区域互动的原则,找准市场定位,选择合适项目,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为载体,把规划的落实体现在项目上。
规划要围绕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把库坝区所涉及到的县市区、乡镇和景区统一规划,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旅游强县(区)、旅游型小镇和精品名牌景区,以提高三峡库坝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要加强区域协作、资源共享、品牌共建,推进共同发展,加强与重庆方面的协作,共同打造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
(四)突出规划的可持续性。
规划要协调好库坝区群众、移民、投资商之间的利益关系,根据三峡库坝区的实际深入研究相关利益群体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使旅游业的发展切实改善库坝区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五)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
规划要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研究报告,其技术深度介于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要避免规划过于空泛、难以落地、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四、《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项目工作进度与阶段性成果提供(一)2006年10月完成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大纲并提交评审;(二)2006年12月完成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初评送审文本并提交评审;(三)2007年2月完成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最终送审文本并召开评审会;(四)2007年3月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向湖北省旅游局提交项目最终成果。
五、《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项目成果评价方式(一)评价依据和标准1、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旅游规划通则》;3、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4、《湖北省旅游条例》;5、《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6、《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7、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8、湖北省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0、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11、中国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12、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旅游规划规范和方法;13、其他相关规范与技术标准。
(二)评价方式成立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专家技术小组,依照上述评价依据和标准,对项目分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评阅、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
六、《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项目编制人员、专业结构和现场工作时间要求(一)项目编制人员、专业结构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应具备资源与环境分析、旅游规划、土地利用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城镇建设、景观设计、景区控制管理、旅游经济与管理、旅游项目策划、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专业的专家。
已确定专家名单,规划单位原则上不得更换,如有调整须商湖北省旅游局同意。
(二)项目组长及项目组成员现场工作时间要求1、项目组长在现场工作时间不少于30个工作日,含节假日。
2、项目组成员在现场工作时间总共不少于50个工作日,含节假日。
七、《湖北省三峡库坝区旅游发展控制性规划》项目组织配套(一)提供规划单位在鄂考察调研和咨询期间的食、宿;(二)提供规划单位在鄂考察、调研和咨询所必需的交通工具;(三)为规划单位配备2—3名协调人员,配合规划单位工作。
(四)提供现有的相关报告、计划、地形图、本省旅游信息等资料供规划编制单位使用。
二00六年九月八日篇二:(绝对大院02)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目录——1.背景·认识 ............................................................................. ..................................................... 1 1. 1 背景 ............................................................................. ........................................................................ 1 1.2 再认识——“????”6大特质 ............................................................................. ........................ 2 1. 3 项目定位 ............................................................................................................................................. 2 2.技术路线——项目主导型城市设计 ............................................................................. ................... 3 2. 1 项目特征 ............................................................................. ................................................................ 3 2.2 项目主导型城市设计.............................................................................. ............................................. 3 2. 3 动态城市设计 ............................................................................. ......................................................... 7 3.规划设计重点问题说明 ............................................................................. .................................... 8 3. 1 城市设计整体结构 ............................................................................. ................................................. 8 3.2 项目策划与准入标准.............................................................................. ........................................... 11 3. 3 交通系统规划 ............................................................................. ....................................................... 16 3.4 项目实施管理与开发策略建议 ............................................................................. . (17)——说明书——1.背景·认识1.1 背景·区域视野:xxx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滨城市,也是世界上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它也是处于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东南亚的中心位置,与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联系便利。
这些为xxx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据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wttc)发表的报告,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及收入上,东南亚地区所占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3.6%和6.7%增长到世纪末的16%和17%。
而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位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将占据世界市场8.6%的份额,1995~2020年旅游者年增长率达到8.0%。
通过这些乐观的预测可见,xxx的旅游业发展拥有良好的前景。
·城市角度:最新一版总规(1999年)定位xxx为“国际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明确了城市走专业化旅游城市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