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十八套简便易行健脊操
赵之心快乐健身操

简单易学的脊柱保健操第一节:隔墙看戏首先踮起脚尖,立起脚后跟,躯干拉直,脖子伸长,下巴往上抬。
这节操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自己的肌肉把自己的后背整个的肌肉拉直,相当于把脊柱拉直,做自我牵引。
每天只需做三分钟。
第二节:十点十分操当两只手侧平举的时候,在表针上叫9∶15,这个时候各向上5个刻度,就变成了十点十分。
每当手臂上来下去时,可摸一下自己颈部的肌肉,随着这个过程,支撑脖子的肌肉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注意手一定放在自己的两侧,往后张开。
每天做1分钟。
第三节:头手对抗两只手交叉着放在自己的枕后部,然后保持双眼平视前方,你的颈椎是自然正常的位置,你的手向前用力,头向后用力,这样用力、放松,一方面提高颈后肌肉的力量,一方面能促进颈后的血液循环,对颈椎是非常好的保健动作。
可以缓解肌肉的疲劳,特别肌肉在做运动的时候,局部的血液循环量在加大,血液循环量加大以后,局部的营养都会得到改善,这样可以远离一些肌肉的损伤,保证疲劳以后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加大循环以后都会消除。
特别是伏案工作的人,可每天做上两分钟。
第四节:旱地划船首先双脚叉开,两手前伸,挺胸塌腰向前。
这个时候假设两手握住船桨,两手向后划。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真正的技术要领,是在两手划来的时候,后背肌肉要使劲,向前伸时候放松,向后划时候用力,这节操可每天做1分钟,能有效解除后背疼痛。
第五节:大飞雁首先向前迈出半步,重心开始移到前边这条腿上,两手侧平举,这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复杂的动作就是两个手向后飞起来,抬头看房顶,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的脊柱都参与运动了。
这个动作左边做三十秒,右边也做三十秒,交替做,这个动作对后背有问题的人,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赵之心快乐健身操(一)一、练脊椎:双臂贴耳上举,双手紧扣,双脚原地并列,左右转动身体;二、练小腹:双腿一前一后前弓后直(先弓左腿再弓右腿),双臂在胸前自下而上循环交叉,面部朝上看。
三、肩部保健(肩部酸痛):平直伸张双臂,手掌竖起,掌心向外,上升(约15度)双臂再平举。
中国梦之队第十八套健身操第五节

中国梦之队第十八套健身操第五节之队第十八套健身操第五节,是一项受到广泛欢迎的全民健身活动。
这一节健身操以其简单易学、利于身体健康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健身热潮的兴起,之队第十八套健身操第五节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这一健身操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有价值的文章。
我们来看看之队第十八套健身操第五节的动作内容。
这一节健身操的动作简单易学,适合不同芳龄和体能水平的人练习。
它包括了身体的伸展、扭动、舒展和放松等动作,能够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改善体态、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为长时间的久坐以及缺乏锻炼,导致身体僵硬、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而之队第十八套健身操第五节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的。
通过练习这一健身操,可以有效地缓解人们的身体疲劳,恢复身体的活力和健康状态。
让我们来谈谈之队第十八套健身操第五节对全民健身的普及和促进作用。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积极参与各种健身活动。
之队第十八套健身操第五节作为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全民健身活动,不仅在各地的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得到了开展,还在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
这不仅使健身操的内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知,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其中,享受健身的乐趣,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再来看看之队第十八套健身操第五节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根据实际统计数据和科学研究,长期坚持练习这一健身操,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和耐力等指标。
它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等常见慢性病的风险,预防和改善多种慢性病。
之队第十八套健身操第五节还具有情绪调节的作用,可以缓解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使人们更加放松愉悦。
总结回顾一下,之队第十八套健身操第五节是一项对全民健身有益的活动。
它通过简单易学的动作,能够促进身体的健康,是一种理想的健身方式。
韦以宗健脊十八式

韦以宗健脊十八式第一式虎项擒拿式练功方式:直立,稍低头,双手合拢颈后,用腕关节拿捏颈后肌肉,并提拔10~20次(见图)。
注意事项:掌力要准要稳,不要拿伤皮肤。
(选自《中国整脊学》)第二式抱头侧颈式练功方式:正位,两目平视,双手屈肘,两手掌合拢于脑后,然后将头颈往一侧屈,并稍加压力,左右侧屈各10~20次。
注意事项:侧屈时胸廓、腰背保持直立不动。
(选自《中国整脊学》)第三式抱头屈伸式练功方式:双目平视,双手屈肘,双掌合拢后脑。
第一步:按压后脑屈颈至下颌抵胸。
第二步:抱头,双手略加压力对抗,使之慢慢抬头并后伸。
如此反复10~20次。
(见图)注意事项:胸背不动,如已有病变,屈伸幅度以不疼痛为原则。
第四式侧颈松肩胛式练功方式:正立,自主侧颈,双手下垂,抖动并摇动双肩带肩胛,先向前摇10~20次,再向后摇10~20次,上下抖动10~20次。
(见图)注意事项:如松肩过程中自感有麻痹者,为已有肌肉粘连,应加大力度。
第五式左右开弓式练功方式:站立位,双手屈肘握拳合拢于两胁下,然后一手伸直奋力向前,另一手肩肘向后,左右交替,做10~20次。
(见图)注意事项:伸直上肢需用力,另一肩肘尽力向后。
第六式双胛合拢式练功方式:正立,屈双肘提肩,使双肩往背靠拢,同时作深呼吸以扩胸(又称扩胸运动),反复30~50次。
(见图)注意事项:头颈不动,挺胸,两肩用力往后靠。
如有酸痛感,说明已有损伤,应多作此运动,以达到自我康复。
第七式抱肩转胸式练功方式:正立位,双手抱紧两肩,左右转摇胸廓各30~50次。
(见图)注意事项:转胸时尽量腰胯不动。
第八式抱背转胸式练功方式:正立位,双手转向背,掌心按压腰背部,转动胸廓,左右转动各10~20次。
(见图)注意事项:转动胸廓,头颈随转但骨盆不转。
第九式摸膝转胸式练功方式:正立位,略弯腰,右手触摸左膝,左手触摸右膝,交替进行,各10~20次。
(见图)注意事项:侧转时背部要直,腰部略弯。
第十式挺胸后伸式练功方式:双手按压腰背部,仰头,双肩往后作挺胸,略伸腰,并同时叫喊“呵”声,调节肺活量。
脊柱保健操(又名通络操)动作示范详解

脊柱保健操(又名通络操)动作示范详解脊柱的健康关乎全身,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颈肩腰腿痛,高血压、心律失常、胃肠不适等都与它息息相关。
该保健操又名《通络操》依据《中国康复医学》,秉承中医“治未病、治欲起之病”理念,节奏舒缓,简单有效,非常适合办公族及中老年人锻炼。
【第一节:颈部运动】1八拍:前屈后伸要领:双手置于背后,低头,使下颌部尽量接触颈部;仰头,看天,反复两次;2、4八拍:左右转头要领:双手置于背后,头先侧转,再将下颌部尽力接触肩部,使颈部尽量侧转,反复两次。
3八拍:左右侧屈要领:双手置于背后,侧头时耳垂尽量触及肩峰,反复两次;运动肌群: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颈半棘肌、头、颈夹肌等后伸肌群。
保健作用:使颈部的关节肌肉得到充分的活动,从而解除颈背部肌肉僵硬,使肌肉活动协调,颈椎关节灵活,长期锻炼能够增强肌力,使之成为调整颈椎平衡关系的一种动力。
适应范围:健康人群,长时间伏案工作、颈、肩、背部软组织劳损患者。
禁忌: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慎做此组运动,轻型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运动。
注意事项:此节颈部运动,运动幅度不宜过大,健康年轻人可做到最大功能位,中老年人依自身情况而定,舒适为度。
颈部锻炼不宜做旋转摇头动作,因摇头动作是在颈项肌松弛状态下进行,此动作可使骨间软组织遭受进一步损伤,使病情加重,故不利。
颈部肌肉锻炼宜在颈项肌紧张状态下进行。
【第二节:肩部运动】1八拍:单耸肩要领:双臂自然下垂,先左后右,单肩尽量上耸。
2八拍:双耸肩要领:双手自然下垂,双肩尽量上耸。
3、4八拍:体后拉肩要领:双手屈肘置于背后,左手向左平行牵拉右手腕;左右交替。
5、6八拍:旋转肩肘(5前旋,6后旋)要领:两肘弯曲,把两手放在肩头上;向前做小圆圈旋转运动,逐渐增大,直到两肘在胸前范围相触为止,然后反向。
7、8八拍:颈后扩肩要领:两肘弯曲,两手置于肩头;两手背在颈后相触,停留一拍,两肘外展,与肩平行,重复四次;运动肌群:耸肩――斜方肌、肩胛提肌体后拉肩――大、小菱形肌屈肘旋肩――屈曲:三角肌、喙突肌外展:三角肌、冈上肌内收:胸大肌后伸: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屈肘:肱二头肌、肱桡肌、肱肌保健作用:扩展和放松肩部,增加肩关节的灵活度,可以用作肩周炎的预防和康复治疗。
简单易学实用的日常健身操

【健康知识】简单易学实用的日常健身操【健康知识】简单易学实用的健身操滚揉后溪穴: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
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
每天只用抽出三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
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
拍拍肘窝肘窝是一个经络密集的部分,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和心经这三条经络通过,春季借大自然发陈之际拍打肘窝,可以排出心肺的火气和毒素。
拍的时候手掌放松,有力且有节奏的一下一下拍下去,每条胳膊连续拍打5~10分钟,先拍左肘窝,再拍右肘窝,便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颜色越深问题越严重。
最好是每周拍打一次,一般3~5次反应物就会明显减少,毒素也就清理的差不多了。
怕疼的话,轻轻拍打到发红也可以通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
注意事项拍打结束后,马上喝一杯温水以加速排毒,当天不要洗澡。
瑜伽蝴蝶式晚上回家做一下这个动作,坐下来,屁股下用一个折成两个手掌厚的毯子垫一下。
然后双腿弯曲,脚心相对。
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腰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向地板振动。
每天10分钟。
搓摩脸部焕醒肌肤双手搓至发热,干洗脸,搓揉面部60次。
不要用力拉动脸部皮肤,手掌搓热轻柔的拂过即可,注意事项起床后,睡觉前,觉得眼睛疲劳时都可以做做。
双臂上拉护肩颈直立,双脚并拢,全身收紧,双手自然上举,上举后双臂交叉,手腕翻转使掌心相对合十。
手臂内侧紧贴住耳朵,身体微微下沉,吸气。
脚趾抓地,全身向后尽量伸展。
保持这个伸展的动作10秒钟,放松,再做一次。
在伸展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肩颈背部的痛点。
做完以后很舒服。
注意事项这是一个轻松伸展运动,把动作调到觉得「中等松紧」的定位点,维持这个伸展姿势不要动。
呼吸要缓慢而且有节奏。
如果是向前伸展的动作,屈身时吐气,维持姿势不动时吸气。
做伸展时不可以闭气。
如果你发现伸展的姿势让你不能自然呼吸,那就不是真正的放松,记得把身体往回调一点,好恢复正常呼吸。
韦以宗健脊18式-PPT精选文档

动 双 肩 带 胛 , 先 前 摇 8×2 次 , 再 后 摇 8×2 次 , 上下抖动8×2次,每次2秒。
注意事项:如松肩过程,自感有麻痹者,为已有
肌肉粘连,应加大力度。
侧颈双肩松胛式
第五式:屈颈双肩松胛式
和颈后头颈夹肌、项韧带、斜方肌、肩胛提肌等
损伤病理:头颈屈伸运动是靠颈前的斜角肌(屈) (伸)。长期低头或半低头工作,容易导致伸肌
粘连松解,缺血者增加血运,增强肌张力。体操
方式:直立稍仰头,双手合拢颈后,用腕关节拿
捏颈后肌肉,并提拔8×4次,每次5秒。
注意事项:掌力要觉稳,不要拿伤皮肤。
虎项擒拿式
第四式:侧颈双肩松胛式
损伤病理:长期头颈单向运动(即经常向 右或左
一方转动),可导致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 肌,单侧劳损(运动多充血,运动少缺血)肌力
屈颈双肩松胛式
第六式:抱肩转胸式
损伤病理:维系颈椎椎曲及中轴位之斜方肌、头 颈夹肌,项韧带均以肩胛、胸椎为附着点,特别 是斜方肌,上连颈椎下连上段胸椎,因劳损或风 寒损伤,肌力失去平衡,上可导致颈椎紊乱,下 可导致胸椎肋胸关节、胸椎小关节紊乱,颈椎旋 转、侧弯,可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胸肋关节、 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支配内脏的神经紊乱,出 现心动过速、胸闷、胃脘胀闷等并发症。
慢抬头并后伸。如此反复8×4次,每次5秒。注意Biblioteka 项:胸背不动,如已有病变,屈伸范围以
不疼痛为原则。
抱头屈伸式
第三式:虎项擒拿式
维持颈曲,支撑头颅重力的重要支柱,此组肌肉
损伤病理:颈后之项韧带及头颈夹肌肩胛提肌是 因长期低头工作而劳损,继发颈椎紊乱,因此保
护此组肌肉,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
五行健身操完整版分解动作

五行健身操完整版分解动作:1、拍打天门: 向斜上(高过头)弹打2、双龙吐珠: 向前(嘴的高度)弹打3、前摆后摇: 向前向下轻放4、开合虚掌: 胸前腹前合拢虚打5、排山倒海(*左): 双手(阴阳掌)在小腹前左右摆动,往左时左手心向上6、拍掌扩胸: 胸前拍掌,握拳扩胸,拳心向下7、龙飞凤舞(*右): 右手向右斜前方弹打,左手握拳摆右肩前,左右轮做8、扭转乾坤(*右): 双手扣住右左摆动,上时手心向上,下时手心向下9、花开富贵: 双手手背相对下压至腹前,再往上提向两侧张开10、鲤跃龙门: 双脚跳动(脚尖不离地),双手在体前向前(胸的高度)弹打11、螳螂捕蝉(右): 出右脚成弓步,后脚跟离地,双手向前(胸的高度)弹打12、螳螂捕蝉(左): 出左脚成弓步,后脚跟离地,双手向前(胸的高度)弹打13、物换星移(*左): 双手同方向在腰侧,左右摆动(左边抓起,右边放下)14、天女散花: 双手向下弹打,先往右回到中间,再往左回到中间15、上下天梯(*左): 排山倒海的动作往上延伸八拍,再往下回边八拍16、同心协力: 双手前伸推掌,回收握拳下拉(到腰间)17、凤阳花鼓(*右): 双手握拳,先右手下槌,再出左手下槌,轮作(拳眼向上)18、龙腾虎跃: 双手以手刀敲打腹股沟,再向前上方甩出手心向上凡有* 者,表示动作為“左右摆动”或“右左摆动”五行健身操初学注意事项:归纳重点如下:1、两足贴地:调整正确的姿势,两足前后脚掌(全脚掌)贴地,全身重心自然而然沉入脚底。
2、放松肩膝:运动时放鬆肩膀,也放松膝盖,用力位置正确,训练日久即能产生柔软性及韧度。
3、重心要稳:确认身体中心和重心不偏差,不要往前倾,改善膝关节腔受力不均而造成之疼痛。
4、不要半蹲:关节已退化之长辈避免膝盖酸痛的方法之一,建议初学时以轻松站立的方式作操。
66节回春医疗保健操[整理版]
![66节回春医疗保健操[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e2fbe1b9d528ea80c7790b.png)
66节回春医疗保健操[整理版]66节回春医疗保健操1.游臂 (一曲一伸32下)2.转腰(左右16圈)3.甩臂(甩16次)4.双摇臂(前后各16圈)5.推拳(左右共推32次)6.拍胸(两边共32次)7.叉跳(跳32次)8.打背(肩后背两边共32次) 9.扩胸(交替共做32次) 10.单摇臂(左右各12圈) 11.甩拳(左右交替共16次) 12.搂拳(共24次) 13.左右弯腰(各8次) 14.原地跑步(64步,冬天加倍) 15.慢游臂(共32次) 16.按手(交替进行32下) 17.上摇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18.中摇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 19.下瑶球(沿上右下左摇12圈) 20.抓空(交替共做32次) 21.摇放辘轳(左右摇16圈) 22.摸鱼(左右12圈) 23.大晃腰(左右6圈) 24.挖泥(反复8次) 25.打膝盖(共32下) 26.回头看足跟(交替做16次) 27.大弯腰(中左右各3次) 28.前后弯腰(共16次) 29.转腰(左右32圈) 30.转膝(左右32圈) 31.压腿(左右16次) 32.前踢腿(交替踢32下) 33.原地小跳(32次) 34.七敲(32次)35.八打(各24次) 36.蹲堆(反复8次) 37.打膝盖(交替进行32次) 38.抱后脑颠足跟(足跟8次) 39.托腹(上下颤动200次) 40.左右蹬腿(共16次) 41.后踢腿(左右16次)42.转脖颈(高血压改搓脖颈)(左右共12次) 43.揉搓压膝(各16圈)44.洗眼(晃32次)45.摩眼皮(共16圈)46.摩鱼腰(反复16次)47.晃承泣四白穴(共16次)48.揉睛明(16次)49.洗鼻(上下为一次,16次)50.按迎香(16圈)51.指耳(8次)52.震耳(16次)53.干洗脸(共16次)54.十指梳头(16次)55.揉风池(左右各16圈)56.揉太阳(左右各16圈)57.鸣天鼓(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共60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套简便易行健脊操十八套简便易行健脊操(一)脊柱功能解剖学研究表明,人体脊柱正面观是垂直的中轴线,侧面观则是人体站立后发育过程形成的颈曲向前,胸曲向后,腰曲向前,骶曲向后的四个椎曲。
这四个椎曲是按平行四边形数学规则形成的,由其轮廓(背侧的肌肉、胸肋骨、腹肌及腹内压的协调压力维持平衡。
而脊柱内涵之脊髓之椎管、神经根通道之椎间孔以及颈椎横突孔之椎动脉、椎间之间之椎间盘,穿越均是按正常的椎曲排列组成的椎管、椎间隙、椎间孔及其力线决定其容积、方位的。
而椎曲一旦紊乱,其内涵之脊髓、神经、血管则应压迫而损伤,出现病理改变。
维持椎曲正常靠平行四边形之轮廓动力平衡,而这动力则为组成平等四边形轮廓之肌肉韧带及腹内压,因此,一切颈腰痛之病因均源于轮廓动力源的损伤,导致失衡引起。
而这动力源损伤,多为某一组肌肉韧带因外伤、受寒或长期单一运动劳损而引起。
“以宗健脊十八法”根据这些科学理论,以十八套体操形式,分别运动相关的肌肉韧带,使已受损的得到自我调节,恢复肌力,未受损的协调统一,起到力平衡。
而且,十八套健脊操简便易行,不需特别场地及服装,全套做完仅20分钟,十分方便办公室人员锻炼。
第一式:抱头侧颈式损伤病理:颈椎侧屈、侧旋运动,主要依靠颈前外侧的前、中、后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后外侧的斜方肌。
左右两侧需平衡协调。
斜角肌是起于颈椎1~6的横突前缘,止于第1、2肋骨上。
斜方肌起于颈椎横突后缘,止于肩胛及锁骨外缘。
如果长期头颈单向运动(即经常向右或左一方转动)例如教师上课习惯单向转身向学生、向黑板,长期坐教室侧方的学生或办公室接待客人长期一方向转头等等,可导致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单侧劳损(运动多充血,运动少缺血)肌力不平衡,所维系之颈椎骨出现单侧旋转,钩椎关节紊乱而引起颈椎病。
防治方法:颈椎中轴位依靠两侧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平衡,侧颈锻炼这两组肌肉的肌力,使受损者得到恢复,受累者不致损伤,维持或恢复正常颈椎力学平衡。
体操方式:正位、两目平视,双手屈肘,两手掌合拢于脑后,然后将头颈往一侧屈,并稍加压力,左右侧屈各8×4次。
注意事项:侧屈时胸廓、腰背,保持直立不动。
第二式:抱头屈伸式损伤病理:头颈屈伸运动是靠颈前的斜角肌(屈)和颈后头颈夹肌、项韧带、斜方肌、肩胛提肌等(伸)。
长期低头或半低头工作,如阅读、书写、司机、电脑、财会、缝纫工、车床工等工种,容易导致伸肌群劳损。
特别是项韧带。
该韧带是颈部最坚韧的骨骼肌韧带,深埋于所有颈椎叉状棘突中,起到支撑头颅重力,维持颈椎正常向前弯曲的曲度以及各颈椎中轴位置的重要作用。
一旦劳损,肌力下降,颈椎骨失去中心维系力,产生旋转、侧弯、出现颈曲紊乱,而致颈椎病。
防治方法:锻炼颈部与损伤之伸肌群,维护对颈曲及颈椎中轴的肌力。
体操方式:二目平视,双手屈肘,双掌合拢后脑。
第一步:按压后脑屈颈至下颌抵胸。
第二步:抱头——双手略加压力对抗,使之慢慢抬头并后伸。
如此反复8×4次。
注意事项:胸背不动,如已有病变,屈伸范围以不疼痛为原则。
第三式:虎项擒拿式损伤病理:颈后之项韧带及头颈夹肌肩胛提肌是维持颈曲,支撑头颅重力的重要支柱,此组肌肉因长期低头工作而劳损,继发颈椎紊乱,因此保护此组肌肉,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
防治机理:此为颈肌自我按摩推拿的方法,可使粘连松解,缺血者增加血运,提高肌容积,增强肌张力。
体操方式:直立稍仰头,双手合拢颈后,用腕关节拿捏颈后肌肉,并提拔8×4次。
注意事项:掌力要觉稳,不要拿伤皮肤。
第四式:侧颈双肩松胛式损伤病理:长期头颈单向运动(即经常向右或左一方转动),可导致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单侧劳损(运动多充血,运动少缺血)肌力不平衡,所维系之颈椎骨出现单侧旋转,钩椎关节紊乱而引起颈椎病;另外长期劳累及风寒外袭,可导致斜方肌、肩胛提肌痉挛、粘连,颈椎力平衡失调。
防治机理:侧屈后,可使屈侧肌肉松弛,伸侧肌肉紧张,松肩运动使其各组肌肉起止点到牵拉、抖动,松解粘连、恢复肌力。
体操方式:正立、自主侧颈,双手下垂,双手下垂,抖、摇动双肩带胛,先前摇8×2次,再后摇8×2次,上下抖动8×2次。
注意事项:如松肩过程,自感有麻痹者,为已有肌肉粘连,应加大力度。
第五式:屈颈双肩松胛式损伤病理:头颈屈伸运动是靠颈前的斜角肌(屈)和颈后头颈夹肌、项韧带、斜方肌、肩胛提肌等(伸)。
长期低头或半低头工作,容易导致伸肌群劳损。
特别是项韧带。
该韧带是颈部最坚韧的骨骼肌韧带,深埋于所有颈椎叉状棘突中,起到支撑头颅重力,维持颈椎正常向前弯曲的曲度以及各颈椎中轴位置的重要作用。
一旦劳损,肌力下降,颈椎骨失去中心维系力,产生旋转、侧弯、出现颈曲紊乱,而致颈椎病。
防治机理:屈颈下,使颈背伸肌群和项韧带紧张,与起止点形成拉力,抖动肩胛以松解粘连,改善血运,恢复肌力。
体操方式:正立,低头屈颈,放松,双手下垂,抖、摇动双肩带胛,先前摇8×2次,再后摇8×2次,上下抖动8×2次。
注意事项:抖摇肩胛时,上肢尽量不要摆动。
如摇抖时,感到肩胛有不适,说明已有肌肉粘连,可加大摇抖力度及次数。
第六式:抱肩转胸式损伤病理:维系颈椎椎曲及中轴位之斜方肌、头颈夹肌,项韧带均以肩胛、胸椎为附着点,特别是斜方肌,上连颈椎下连上段胸椎,因劳损或风寒损伤,肌力失去平衡,上可导致颈椎紊乱,下可导致胸椎肋胸关节、胸椎小关节紊乱,颈椎旋转、侧弯,可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胸肋关节、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支配内脏的神经紊乱,出现心动过速、胸闷、胃脘胀闷等并发症。
另一方面,肩胛骨上部肋骨背部组成胸胛关节,其冈上肌、肩胛提肌、斜方肌,可使肩胛上移,大小冈肌及大小菱形肌(附着胸椎)可使肩胛骨左右摆动。
肩胛部肌肉可因长期单一上肢活动或风寒而受损,肌皮缺血粘连,可导致胸椎关节紊乱。
防治机理:运动肩胛内大、小菱形肌对胸椎中轴位的稳定作用(左右平衡),左右转动胸廓,调节肩胛内肌肉对胸椎的平衡力,纠正胸椎关节错缝。
体操方式:正立、双手抱紧两肩,左右转摇胸廓各8×4次。
注意事项:转胸时,尽量腰胯不动。
第七式:双胛合拢式损伤病理:维系颈椎椎曲及中轴位之斜方肌、头颈夹肌,项韧带等因劳损或风寒损伤,肌力失去平衡,上可导致颈椎紊乱,下可导致胸椎肋胸关节、胸椎小关节紊乱,颈椎旋转、侧弯,可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胸肋关节、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支配内脏的神经紊乱,出现心动过速、胸闷、胃脘胀闷等并发症。
防治机理:使肩胛后耸,后胸椎合拢,以松解大小菱形肌与斜方肌因劳累充血或损伤而粘连,使疲劳恢复,血运改善,损伤修复。
体操方式:正立、屈双肘提肩,使双肩往背靠拢,同时作深呼吸以扩胸,反复8×4次。
注意事项:提肩拿胛时,头颈不动。
如有酸痛感,说明已有损伤,应多作此运动式,以达到自我康复。
第八式:抱背转胸式损伤病理:胸椎与腰椎之间的胸腰部是脊柱运动的枢纽,也即运动胸廓可带动腰椎。
其运动力主要是背阔肌和腰骶棘肌,这二组肌肉可因长期坐位(如司机、办公室工作等)而劳损,肌力不平衡,导致胸腰椎关节紊乱,产生腰背痛。
防治机理:双手抱腰背部,以稳定二组肌肉交汇处,转动胸廓,使之肌力协调平衡,久坐充血可消散,损伤可恢复。
体操方式:正立,双手转向背,掌心按压腰背部,转动胸廓,左右转动各8×4次。
注意事项:转动胸廓,头颈随转但骨盆不转。
十八套简便易行健脊操(二)第九式:摸膝转胸式损伤病理:主要是背阔肌和腰骶棘肌,这二组肌肉因长期坐位而劳损、肌力不平衡,导致胸腰椎关节紊乱,产生腰背痛。
防治机理:以稳定二组肌肉交汇处,转动胸廓,使之肌力协调平衡,加大胸腰枢纽的活动度,使因久坐、久站疲劳缺血之肌肉恢复血运,消除疲劳,已损伤者增加血运,使之恢复肌力平衡。
体操方式:正立,略弯腰,右手触摸左膝,左手能摸右膝,交替进行,各8×4次。
第十式:挺胸后伸式损伤病理:同六、八式防治机理:经六、七、八、九式运动后,胸椎左右肌力得到调节,胸椎关节左右松解,本式使之关节前后松解粘连,错缝复位。
体操方式:双手按压胸背,双肩往后作挺胸,略伸腰,并同时叫喊“呵”声,反复8×4次。
注意事项:挺胸时头颈及骨盆不动。
第十一式:顶天立地式损伤病理:同第六、八式防治机理:提升胸廓,使胸肋关节及胸椎关节上下运动,松解肌肉韧带粘连,调节胸膈郁闷。
体操方式:正立,稍息步态,两目平视,双足站稳,腰背挺直,收腹、抬头、双手五指交叉,上举头顶,并向上伸展,同时感出“呼”声,双手放下,再上举,反复8×4次。
注意事项:上举双手,同时尽力使胸廓上升。
第十二式:点头哈腰式损伤病理:脊柱伸肌群不仅有伸直脊柱功能,还有支撑躯干的负重功能。
因长期坐位,易损伤,且背部肌肉也容易因姿势不正而损伤,或受风寒损伤,逐步出现肌肉劳损,继发椎间隙变窄、后关节腔变窄,因肌肉支撑力减弱而压力升高,椎间盘、关节软骨受高张压而变性退化,椎骨排列紊乱、旋转、侧弯,椎曲改变而刺激或卡压脊髓、神经,出现腰腿痛。
防治机理:以锻炼伸肌群为主,维护脊柱的支撑力。
体操运动:正立、分步、挺膝,双手五指交叉,屈低头颈、弯腰,双手抵地方向;再直立,弯腰,双手抵地,反复8×4次。
注意事项:双手抵地方向时,如能抵地更好,不能抵地尽量下弯,但双膝不能屈曲。
第十三式:剪步转盆式损伤病理:腹部肌肉如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均与髂腰肌相连,与脏器形成腹内压维持腰椎平衡。
同时,腰椎屈肌——腰大肌在腹腔后下连腿部内收肌群,止于股骨小转子。
长期坐位,腹肌、腰大肌容易松弛,维系力减弱,导致腰椎不稳,另一方面,下肢外展之阔筋膜张肌因劳损而导致臀上皮神经卡压,出现疼痛。
防治机理:剪步(双下肢交叉运动)主要运动内收肌群及腹肌群,消除疲劳,使髂腰肌,阔筋膜张肌,有粘连可松解,缺血可改善,恢复下肢内收外展及腰部屈伸肌力平衡。
体操方式:立正,右脚起步跨至左下肢前方,后左脚起步跨至右下肢前方呈剪交剪步态,向前8步;退后反交叉步态8步,前、后各8×4次。
注意事项:交叉步态时,避免两下肢冲撞,并保持身体平衡。
第十四式:前弓后箭式损伤病理:损伤病理:腹部肌肉如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均与髂腰肌相连,与脏器形成腹内压维持腰椎平衡。
同时,腰椎屈肌——腰大肌在腹腔后下连腿部内收肌群,止于股骨小转子。
长期坐位,腹肌、腰大肌容易松弛,维系力减弱,导致腰椎不稳,另一方面,下肢外展之阔筋膜张肌因劳损而导致臀上皮神经卡压,出现疼痛。
防治机理:主要运动内收肌群及腹肌群,消除疲劳,使髂腰肌,阔筋膜张肌,有粘连可松解,缺血可改善,恢复下肢内收外展及腰部屈伸肌力平衡,加强内收肌、腰大肌的锻炼,并有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用。
体操方式:站立,双手叉腰,右下肢前跨,身体前倾,并屈膝(前弓),左下肢后伸直(后箭)后退回伸右膝,身体后倾,一前一后反复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