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①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设有尹 Nhomakorabea内服
◎ 商
及各类事务官。 ②内外服制
商王直接统治的 王畿地区
族 势 力 范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
外服
围 示
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

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
商王间接控制的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方国和部落
(3)考古发现:甲骨文、青铜器
龟甲兽骨——甲骨文 “后母戊”青铜方鼎 妇好鸮尊 兽型觥
1、“三皇五帝”

禅 让

禅 让

黄帝战蚩尤
2、夏朝的建立
(1)建立:BC2070年 (2) 政 治 : ①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②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机构基本具备。 ③夏部族对除生活以外的地区实行间接统治。
益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 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关于启的即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3)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址。
关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依据学者观点制作 ◎二里头早期宫殿复原 想象图
三、商和西周
1、商朝
(1)建立:约BC1600年
(2)政治:
结合课本,完成表格
时期
区域
文化遗存
距今约
7000-5000 年前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距今约 5000年前
黄河流域 辽河流域 长江流域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主要考古发现 彩绘陶器、粟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形成家天下局面;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形成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把血缘纽带与政治 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局面; 4.早期政治制度具有继承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影响。但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课堂小结

朝 王
商 朝 内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①的表述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从表格 姬姓贵族分封的地理位置看,②正确。③反映的是分封制的作用,从地 理位置来看正确。西周初年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且从材料中不能得出 ④信息,故④说法错误。
达标训练
10.(2014·嘉兴高一检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这两幅图反映了怎样的神话传说? 大禹治水
在历史上,禹除了治水之外,还有什么重大贡献?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一. 夏朝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一. 夏朝的政治制度 1.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分给谁
功臣
居五十三人”
异姓 姻亲
—《 荀子.儒效篇》
附属国
怎么分 以血缘关系为主, 层层分封
1.分封制:
权力与义务
“授 土”“授 民”
周王
诸侯
服从 朝觐 纳贡 出征
(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再分封、 可以设官、建立军队和征赋)
天子适于诸侯,曰巡守,巡守者, 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 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 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笔记
第1课商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权传承:实行王位世袭制,传承方式是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2)概况
①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3)影响:①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②后期: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推行嫡长子继承制,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

(3)地方官制:推广郡县制
①在春秋战国基础上全面推行。

②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设若干县。

③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影响
(1)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

①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②职责: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③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人教版政治高一必修一第一课

人教版政治高一必修一第一课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原始社会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原始社会(1)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2)阶段(3)生产关系①特点: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②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 (4)私有制的确立时间:原始社会末期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过程: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个体劳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逐渐盛行起来。

③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为家庭私有。

④私有制的确立(以土地私有为标志)。

⑤贫富化的加剧。

⑥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形成对立阶级。

二、奴隶阶级(1)阶级的出现阶级: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2)生产关系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4)国家的产生①最早的国家: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

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这样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5)历史的局限和进步局限:存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进步: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三、封建社会(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①生产力: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和城市逐步发展起来②生产关系: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有自己的劳动产品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税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根源: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地主剥削农名的方式:收取地租(主要方式)、高利贷、缴纳苛捐杂税、徭役(2)统治手段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封建专制体制(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思想:散步封建迷信、传播封建迷信、鼓吹“君权神授”(3)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四、资产阶级(1)生产关系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



西周:都镐京(西安)
BC1046—BC771年
BC1600— BC2070 —BC1600年 BC1046年
东周
都洛邑 (洛阳)
春秋 进入分裂时期
BC770—BC476年
战国 封建社会的开端
统一全国 秦:都咸阳
BC475—BC221年
西汉:都长安(西安)
短期统一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 依据是什么呢?如果是现在, 他的遗产又该如何分配?
“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一定“小” 吗?
就周王室而言:
在诸侯国内:
在卿大夫封地内:
请思考: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 法 制 是 分 配 的 原 则
分 封 制 是 权 力 的 分 配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有关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探究:结合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概 括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 特点:
宗法制,构成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 特征。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的 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分 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1、王位世袭制
2、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
相、卿士
兄终弟及 父子相传 掌管政务
王位在一 家一姓中 传承
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 卜、祝、史 朝大事 师 执掌军权
地方
封侯、伯(方国首领)
3、特点:神化王权,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商朝(BC1600-BC1046)
方国联盟:方国是与商族形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右图为良渚文化遗 址出土的玉琮
(琮是用于祭地的 玉器)
二 • 显微镜下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二)中华文明的形成: 早期国家
从部落到早期国家

变革)
部落战争
争夺 和权力
上层统治者) 设立公共权力
政府 军队 文字
下层(被统治者)
的发展
剩余产品产生 (
贫富 分化
阶级 出现
新石器时代(磨制)
旧石器时代(打制)
内服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三)中华文明的早 期发展:商周时期
1、商朝: (1)建立:公元前1600年 ,汤 (2)政治制度: (3)考古发现:
①甲骨文:神权色彩 ②青铜器:阶级分化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二 • 显微镜下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如果说


(三)中华文明 的早期发展:商
说时代,那么, 就开始了 信史时代了。
周时期
《史记·殷本纪》 甲骨文
1937年殷墟考古发掘情形
纸上之材料
地下之新材料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
二 • 显微镜下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三)中华文明的早期发 展:商周时期
1、商朝: (1)建立:公元前1600年 ,汤 (2)政治制度: 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 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 官 ②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 :内外服制度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
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易错易混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易错易混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社会形态的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2.原始社会的地位: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3.旧石器时期:采集天然食物卫生新石器时期: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那些得益于畜牧农耕而使人类实现了定居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4.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5.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6.氏族的管理方式: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7.氏族议事会是氏族全体成年人行使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

氏族长和军事首领是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的。

氏族长负责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

军队首领负责对内作战,他们同大家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

氏族的发展:氏族——部落——部落联盟8.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私有制产生的过程):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取代以家庭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生产资料私有——土地私有(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解体(阶级出现)9.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10.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11.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12.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13.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能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共27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共27张ppt)

4.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1)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3)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奴隶主阶级为了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
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2)文化影响
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3)政治影响
①形成以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为显著特征的封建国家。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这 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面对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是 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农民的反抗斗争冲击着封建制生产关系,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
(1)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 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 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 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奴隶被视 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 治
能构成 题 干的原 因;在货币 产生之前 ,商品的价值通 过某种 商品 表
现,货币产生之后,商品的价值通过货币表现,故D项表述错误。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变式训练 1〕 2016 年 6 月 1 日至 6 月 3 日,稻花香· 2016 中国龙舟公开 赛(湖北宜昌)在夷陵区龙泉镇隆重举行。稻花香集团推出赠票活动,凡在本次活 动指定购酒换票地点购买 2 瓶 42° 稻花香新珍品一号白酒,即可获赠 1 张龙舟赛 门票。对获赠龙舟赛门票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不是商品,因为赠送非“交换”
政 治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正确认识纪念币
(1) 含义: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由国家统一计划发行的法
定货币。
(2)特征:特定主题和限量发行是纪念币的主要特性。
人 教 版 政 治
(3) 意义:纪念币在作为法定货币能够流通的同时,还具有较高 的收藏、保值和投资价值。 (4) 分类:纪念币按性质可分为贵金属纪念币和普通纪念币两 类,普通纪念币包括普通金属纪念币和纪念钞。
使用价值
价值
政 治
区 别
形态 性质 主体
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属性 人类劳动 具体 抽象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卖者拥有 买者支付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 联 担者。二者在交换时是对立的,生产者让渡使用价值获得价 系 值,消费者让渡价值获得使用价值,二者发生了分离
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 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 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
人 教 版
因为( •A )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政 治
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政 治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4.金属货币与纸币 •铸币 ——______ •纸币 ——电子货币。 (1)货币的发展:金银条块——______ •国家 (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纸币的含义:由________
人 教 版
(3)纸币发行规律:必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为限度。 提示: 纸币的发行量受纸币发行规律的制约,如果超出流通中 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过多地发行纸币,会引发通货膨胀,影响人民 的生活。
二者的实质都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即都是由货币发 联 行量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平衡所造成的;从长远来讲, 系 对社会发展、企业生产、人民生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政 治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015·福建,31)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
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
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B )
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人 教 版
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
政 治
•[解析] 本题考查通货膨胀的基础知识,当通货膨胀率高于两位数,A选项错 误,因为物价飞涨,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C选项错误,生产者会提高投资欲 望,拉动通货膨胀加剧;D选项错误,工薪阶层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工资的增长 速度不会快于物价增长;而B选项正确,百姓会考虑把钱赶紧取出来花掉。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点拨] (1)货币本质决定货币职能,货币职能现货币本质
(2)网购时货币执行的职能
①先打钱后收货模式:买家通过网上银行或支付宝等把钱打给
卖家——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这种模式时空上是分离的,此时货
人 教 版
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政 治
②货到付款模式:这种模式符合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此
人 教 版
能。 •交换媒介 的职能。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__________ •贮藏手段 。 __________ •支付手段 。 (2)其他职能__________ __________ 。 •世界货币
返回导航
政 治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正确区分辨别货币的职能 职能 基本 职能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从现实生活中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从消费者角度看,购买商品的理想情况是物美价廉。物美是从
使用价值角度讲的,价廉是从价值角度讲的。人们重视商品质量就
人 教 版
是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重视商品的价格就是重视商品的价值,说
政 治
明人们总是把商品当作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来看待。
获赠 的 龙舟 赛 门票 是通 过 购买 酒 而 得到 的,因此是商品,②④ 说 法
正确且 符合题意,① 与 题意不符,有 使 用价值的 东西 不一定是商
品,③说法错误。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商品交换 发展到__________ •一定阶段 的产物。 (1)产生:货币是__________ (2) 含 义 : 货 币 是 从 商 品 世 界 中 分 离 出 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商品。
人 教 版
作用 表现商品的价值
关键词语 标价、价格
政 治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购买、买卖、现场交易
贮藏手段 其他 职能
支付手段
贮藏财富
清偿或支付债务、赋 税、利息、工资等 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 等价物
保存、退出流通领域
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 息、税款、工资
世界货币
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变式训练 4〕 (2017· 银川一中月考)2016 年某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10 万亿元,由于生产的发展,货币发行量增加 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 中的货币量达到 15 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______,原来标价 30
人 教 版
元的 M 商品,现在价格是 ( A.23% 44 元 C.20% 37.5 元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变式训练 3 〕
央行定于 2016 年 8 月 10 日发行沈阳造币有限公
司成立120周年熊猫加字金银纪念币一套。据悉,该套金银纪念币共 2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人 教 版
定货币。该纪念币( •B )
政 治
①可直接用于购买商品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主要 表现 产生 原因
人 教 版
通货紧缩
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纸币升值,购 买力提高 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 币量 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 市场需求不足,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 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根本方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 需。宏观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财 政、货币政策,运用经济的、法律 的、行政的手段进行在市场自由流通
④应符合纸币发行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解析]
纪念币是一个国家为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历史、文
化等方面 的 重大事件、杰 出 人物、名胜古迹、 珍 稀 动 植物、体育 赛
事等而发 行的法定货币, 它包括普 通 纪念币和 贵金属纪念 币。贵金
从生产者角度看,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判断: (1)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 担者,两者不可分割。( •× ) (2)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 值。(•× )
政 治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014·全国大纲,24)2013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
)
•C
政 治
B.20% 36 元 D.23% 40 元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解析] 由于生产的发展,货币发行量增加20%,流通中需要的货 币量为10×(1+20%)=12万亿元,假设货币贬值幅度为X,那么15×(1 -X)=12,则贬值幅度X=20%,商品的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 比,所以原来30元的商品现在的价格应为30÷(1-20%)=37.5元。
时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016 年 7 月 28 日,受美联储利率决议影响,国际金价
上涨至每盎司黄金 1342.5 美元,创半月以来新高。文中“每盎司黄
金1342.5美元”表示(
A.美元的含金量
人 教 版
)
•B
政 治
B.美元在执行计价单位的功能 C.美元充当着黄金交易的“中间人” D.黄金作为货币在流通
人 教 版
)
•D
政 治
②是商品,因为赠票前提是“购酒”,本质上仍是买卖关系 ③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 ④是商品,这对稻花香集团而言是一种营销策略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②④
返回导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解析]
人 教 版
由材料中的信息“在本次活动指定购酒换票地点购买
政 治
2瓶42°稻花香新 珍品一 号白酒 , 即 可获赠1 张龙舟 赛 门票” 可 知:
人 教 版
属纪念 币 具 有流通手段职能,可 直接 用于购买商品, 其 发 行 应符合
政 治
纸币发 行规律 ,①④适 合题意,②是错误的; 国家 有权 发行 货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