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学 第九章-2电解食盐水溶液制烧碱
电解法生产烧碱培训

03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 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
食盐
作为主要原料,通过蒸发、结晶、干燥等工序制 得精制食盐。
纯水
电解过程中需要大量纯水作为冷却剂和电解液。
直流电
提供电解所需的电能。
电解过程
将精制食盐溶解于纯 水中制成食盐水。
通过电极反应,氯气 和氢气分别在阳极和 阴极析出。
将食盐水加入电解槽 中进行电解,生成氯 气和氢气。
02
电解槽的构造与工 作原理
电解槽的构造
阴极
电解槽的负极,用于接 收电流并产生氢气。
阳极
电解槽的正极,用于接 收电流并产生氯气。
隔膜
将阴极和阳极隔开,防 止气体混合,同时允许
电解液通过。
电解液
导电介质,通常为食盐 水或氯化钠溶液。
电解槽的工作原理
01
当电流通过电解液时,水分子在 阴极被还原成氢气,氯离子在阳 极被氧化成氯气。
固废处理
对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固体 废物进行分类处理,合理 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04
安全操作与防护措 施
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电解法生产烧碱过程中 ,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确保生产安全。
定期检查设备
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 护,确保其正常运转,防 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 事故。
严禁违规操作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原理
在电解过程中,食盐水溶液中的氯化钠(NaCl)被电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同时,水被 电解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些离子结合形成氢氧化钠(NaOH)和氢气(H₂)以及 氯气(Cl₂)。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应用
电解法生产烧碱广泛应用于化工、造纸、纺织、石油等工业领域,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之一。
第二组 电解法制烧碱

氢氧化钠:(烧碱 火碱 苛性钠)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 明,结晶状固体。为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 粒形态,易溶于水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 的水蒸气。氢氧化钠于水中会完全解离成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 所以它具有碱的通性
涉及的物质
安全使用
吸入:如尘粒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限值,应 戴用合适的呼吸器 皮肤:使用无渗透性的手套、工作服、工作 鞋或其他防护服装。 眼睛:戴用面罩或化学防溅眼镜
肥皂 玻璃 造纸
含氯漂白剂 有机合成
烧碱
纺织印染 有机合成
氯气
氯化物合成 农药 盐酸
氢气
金属冶炼
氯碱工业产品的用途
电解法制备烧碱的基本原理
电解法是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生成烧碱,并副产氯气和氢气
直流电电解
饱和食盐水
烧碱、氯气、氢气
电解过程为电化学过程, 当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态电 解质时,产生离子的迁移和放电现象,并在电极上析出物质的 过程。
急救:
吸入:脱离氢氧化钠产生源或搬移患者到新鲜空气处。 眼睛接触:使眼睑张开,用微温的缓流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
30分钟,在流水下脱去受污染的衣服。
口服:用水充分漱口,如需要用鸡蛋清灌胃(10~15个鸡蛋
)或给患者饮水约250ml。如呕吐自然发生,使患者身体 前倾并重复给水。
储藏与运输 将氢氧化钠储藏于不漏水的镍金容器内, 放置于干净、阴凉的地方,与工作场所和 禁忌物隔离。储存地方应有单独的通风设 备。配置溶液时,应将固体缓慢地加入水 中,以放水溅和气泡。
离子在电极上放电的难易不同, 易放电的离子先放电,难放电 的离子不放电。
离子交换膜法 电解原理
电解法生产烧碱课件

优化电解槽设计,提高电解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
引入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
市场需求与竞争
市场需求增长
01
随着化工、造纸、纺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烧碱市场需求持续
增长。
环保要求提高
02
对烧碱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
电解法生产烧碱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电解法生产烧碱概述 • 电解槽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工艺流程 •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能效与环保 •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电解法生产烧碱概述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定义
01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定义
电解法是一种通过电解食盐水溶液来生产烧碱的方法。在电解过程中,
清洁生产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 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 消耗。
社会责任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健康和环境 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CHAPTER 05
电解法生产烧碱的未来发展
技术进步与创新
高效能电极材料
研发更高效能的电极材料,提高电解效率,降低能耗。
阴极
通常由金属钛或镍制成,负责 产生氢气。
隔膜
一种半透膜,允许阳离子通过 而阻止阴离子通过,以保持阳 极和阴极区域之间的电荷平衡 。
电解液
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导电介质 。
电解槽的工作原理
当电流通过电解液时,水分子在阳极被氧化成氧气和氢离子 ,氢离子在阴极被还原成氢气。同时,钠离子穿过隔膜从阳 极区域移动到阴极区域,并在阴极区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 钠和氢气。
化学工艺学 第九章-2电解食盐水溶液制烧碱

第九章电化学反应过程和氯化过程9.2电解食盐水溶液制烧碱一、基本概念1.法拉第电解定律法拉第在1834年提出的电解定律可表示为:在电解中,96500C(即1法拉第)的电量产生1克当量物质的化学变化。
G= (M/nF)*It=K*QM:物质的相对原子量,n:物质的原子价(电极反应中的电子数)Q=It F=96500C=26.8Ah电化当量:为1Ah电量析出的物质克数。
K= M/nF例如:电解食盐水的反应整个阴极反应总反应:在阳极极上析出C12的电化当量为:在阴极生成的烧碱的电化当量:K=40/26.8=1.4925(g/Ah)2.分解电压、过电压和电压效率a分解电压:对于化学反应:此反应的逆反应需要的电压即为理论分解电压。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理论分解电压为:还可以通过阴极、阳极半反应的能斯特方程计算。
Er =φ(阳极)-φ(阴极),φ表示半反应的平衡电位,E 表示实际电位,Er 表示理论分解电位。
如,298.15K ,阳极液中NaCl 265kg/m 3,阴极液中NaOH 100 kg/m 3时, φ(Cl )=1.332V φ(H )=-0.840VEr =φ(阳极)-φ(阴极)=1.332+0.840=2.172Vb 过电压实际反应的电极电位与理论分解电压的差称为该电极的过电压。
影响过电压的因素:电极材料、电极表面状态、电流密度、温度、电解时间、电解质的性质和浓度以及电解质中的杂质等。
气体电极过程,产生的过电压相当大,而析出金属则除Fe 、Co 和Ni 外,产生的过电压一般均很小。
电极表面粗糙,电解的电流密度降低以及电解液的温度升高,可以降低电解时的过电压。
其中,电极材料对过电压的影响最大。
如:石墨阳极上析出氯气、析出氧气的实际电位(1000A/cm 2, NaCl 265kg/m 3) E (Cl )=φ(Cl )+E o (Cl )=1.332+0.25=1.582V E (O )=φ(O )+ E o (O )=0.814+1.09=1.904Vc 槽电压和电压效率电解槽两极上所加的电压称为槽电压,即实际分解电压, E (实)=Er +Eo +△E (降) △E (降):电流通过电解液、电极、导线、接点等的电压降 电压效率(ηE )3. 电流效率、电流密度和电能效率电流效率I 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有一部分电流耗于电极上产生的副反应和漏电现象,电流不能100%被利用,所以不能按前述的法拉第电解定律来精确计算所需的电量。
高二化学选修4 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食盐水制烧碱、氯气、氢气

高二化学选修4 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食盐水制烧碱、氯气、氢气【学习目标】通过运用电解的原理分析食盐水的电解,了解较复杂体系中所发生的反应以及电解的实用价值,掌握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正确判断电极产物。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解食盐水的原理教学难点:离子放电顺序和电极产物判断。
【教学过程】复习:电解池的构成、电解熔融氯化钠的原理。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氢气和氯气【实验】在U形管里装入饱和食盐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用一根碳棒作阳极,一根铁棒作阴极(如图)。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阳极附近。
接通直流电源后,注意观察管内发生的现象及试纸颜色的变化。
现象:阴极阳极电极产物:阴极阳极电解食盐水的总反应方程式为:电极反应:阳极阴极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原理,制取NaOH、Cl2和H2。
注意在上面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电解产物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如NaOH溶液和Cl2能反应生成NaClO,H2和Cl2混合遇火能发生爆炸。
在工业生产中,为避免这几种产物混合,需要使反应在特殊的电解槽中进行。
[分析讨论]①食盐水中存在的离子(注意水的电离):阳离子阴离子②结合实验分析这些离子的得失电子能力(放电能力)的大小。
③总结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放电顺序阳离子放电顺序:(得电子能力)阴离子放电顺序:(失电子能力)(OH-放电时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④电极产物的判断(1)阳极产物判断首先看,如果是电极(指金属活动顺序表Ag以前的金属电极),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被氧化,溶液中的阴离子不能失电子。
如果是电极(Pt、Au、石墨),则要再看溶液中的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此时根据阴离子放电顺序加以判断。
⑵阴极产物的判断直接根据顺序进行判断。
【小结】。
【反馈练习】1、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1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毒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右图2所示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关于此2、若某池(电解池或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反应式是Cu+2H+==Cu2++H2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池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B、该池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C、该池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D、该池只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只能是硝酸3、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 a 极板质量增加,b 极板处有无色无臭的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4、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LNaCl 溶液与0.1mol/LAgNO 3溶液后,以Pt 为电极进行电解时,(1) 写出电极名称和电极反应式:ABCD(2)在A 、B 、C 、D 各电极上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5、如下图装置中,a 、b 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a 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电解法生产制烧碱—二次盐水精制

一次精盐水从圆筒的外部流入圆筒的内部进行过滤,悬浮物 在碳素管外被截留。首先要在碳素管外预涂涂上一层助滤剂, 阅读错。预涂层的厚度约为2-3mm,同时添加定量的助滤剂 与一次精盐水混合后送入过滤器过滤。过滤时初始阻力 0.02MPa,随着盐水中悬浮物的积累,其阻力逐渐上升,刚 升到0.15-0.20 MPa时,使用时间达48h,则也需停止使用予 以清洗再生以保持长久稳定的运行。洗涤时,物料的流动方 向与过滤时相反,洗涤液出滤室穿过过滤元件,去掉附在外 表面的残渣。清洗后,将过滤器装满过滤盐水备用。
α-纤维素 压缩空气 31%盐酸 去离子水、盐酸、烧碱溶液
思考题
二次盐水精制时, 加入亚硫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过滤
一次盐水中少量的悬浮物和没沉淀完 全的CaCO3、Mg(OH)2、BaSO4的 微小颗粒;装置碳素管过滤器、聚丙 烯过滤器、叶片过滤器等
螯合树脂吸附
螯合树脂吸附是一种离子交换 树脂,吸附经过中和后一次精 制盐水中残余的Ca2+、Mg2+
将符合质量指标的盐水,用泵送入螯合树脂塔进行螯合处理,使盐水中Ca2+、 Mg2+杂质含量达到20ppm以下,经二次精制后的盐水便可送去电解工段
盐水
亚硫 酸钠
一 次 盐 水 贮 槽
一 次 盐 水 泵
管 式 过 滤 器
过 滤 盐 水 贮 槽
过 滤 盐 水 泵
螯 合 树 脂 塔
二 次 精 盐 去离子膜电解槽 水 贮 槽
作用
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中,要求盐水中的悬浮物含量控制 1ppm以下,以防止盐水中所含微细悬浮物引起膜的堵塞 而导致槽电压上升
碳素烧结管 叶片式 聚丙烯管
管理方便,安全可靠,过滤效果好,可经 再生恢复重新使用
电解法制烧碱

1.H2和Cl2 混合不安全 上述装置的弱点:
2.Cl2会和NaOH反应,会使得到的NaOH不纯
工业上通常选用隔膜法或离子膜法电解
生产流程
隔膜的作用:
(1)防止氯气和氢气混合而引起爆炸; (2)避免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影响氢氧化钠 的产量。
隔膜法电解 以石墨为阳极,铁为阴极,采用石棉隔膜的一种电
隔膜法电解工艺流程
电解液的蒸发
1.目的:浓缩NaOH;使NaCl结晶析出 2.电解液蒸发原理:蒸汽加热
固碱的制造
将液碱制成固体碱
降膜式蒸发器:适用于粘度在 0.05~0.4Pa· s、蒸发量较小 者
升膜式蒸发器:适用于粘度 小于0.05Pa· s、蒸发量较大 者
实验内容及要求
电解的基本原理,电极反应,隔膜的作用
解方法,隔膜是由一种多孔渗透性材料成。
隔膜的作用:将阳极产物与阴极产物隔开,可使电
液和钠离子以一定的流速流向阴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
阻止OH-向阳极扩散。
电极反应及副反应
电极反应 副 反 应
Cl2 + H2O NaOH + HClO NaOH + HCl NaClO + 2HClO 12ClO- + 6H2O – 12e HClO3 + NaOH HCl + NaOH NaClO + 2[H] NaClO3 + 6[H]
讨论电流效率及电压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绘制电解工艺草图,蒸发浓缩工艺草图,蒸发制固 碱工艺草图 一次盐水开车操作(实验室现场完成) 在工艺图上标注出主要物流的名称及状态 对整个工艺进行简极: 2H+ + 2e- = H2↑ 阳 极: 2Cl- -2e- = Cl2↑
电解食盐水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一)

电解食盐水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一)电解食盐水制烧碱1. 引言在化学实验中,电解是一种常用的制取化合物的方法。
电解食盐水制烧碱是一种常见的实验,通过电解食盐水可以制取氢氧化钠(NaOH),即常见的烧碱。
本文将介绍电解食盐水制烧碱的相关方程式,并通过示例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2. 电解食盐水制烧碱的方程式电解食盐水制烧碱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 NaCl(aq) + 2 H2O(l) -> 2 NaOH(aq) + H2(g) + Cl2(g)3. 方程式解释说明以上方程式表示了电解食盐水制烧碱的整个过程。
下面对方程式的各个部分进行解释说明:•NaCl(aq):食盐水,即氯化钠在水中的溶液。
氯离子(Cl-)和钠离子(Na+)在溶液中游离。
•H2O(l):水,在电解过程中起到溶剂的作用。
•NaOH(aq):氢氧化钠溶液,即烧碱。
•H2(g):氢气,在电解过程中从阴极释放出来的气体。
•Cl2(g):氯气,在电解过程中从阳极释放出来的气体。
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
根据方程式可以得知,在电解食盐水的过程中,每2个氯化钠分子会生成2个氢氧化钠分子、1个氢气分子和1个氯气分子。
4. 解释示例假设有一槽中装有食盐水,并连接到电解池的阴极和阳极。
当通电后,根据上述方程式,反应会开始进行。
在阴极上,水分子(H2O)将被还原,释放出氢气(H2)。
在阳极上,氯化钠(NaCl)分解成氯气(Cl2)和钠离子(Na+)。
随着反应进行,氯离子(Cl-)会与水分子(H2O)反应生成氯气(Cl2)和氢氧化钠(NaOH)。
最终,在槽中会生成氢氧化钠溶液(烧碱)、氢气和氯气。
5. 总结电解食盐水制烧碱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通过电解食盐水可以制取氢氧化钠(烧碱)。
通过上述方程式和示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实验过程。
电解食盐水实验不仅有助于学习电化学原理,还能够锻炼实验技巧和实验操作能力。
以上是关于电解食盐水制烧碱的相关方程式和解释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电化学反应过程和氯化过程
9.2电解食盐水溶液制烧碱
一、基本概念
1.法拉第电解定律
法拉第在1834年提出的电解定律可表示为:在电解中,96500C(即1法拉第)的电量产生1克当量物质的化学变化。
G= (M/nF)*It=K*Q
M:物质的相对原子量,n:物质的原子价(电极反应中的电子数)
Q=It F=96500C=26.8Ah
电化当量:为1Ah电量析出的物质克数。
K= M/nF
例如:电解食盐水的反应
整个阴极反应
总反应:
在阳极极上析出C12的电化当量为:
在阴极生成的烧碱的电化当量:
K=40/26.8=1.4925(g/Ah)
2.分解电压、过电压和电压效率
a分解电压:对于化学反应:
此反应的逆反应需要的电压即为理论分解电压。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理论分解电压为:
还可以通过阴极、阳极半反应的能斯特方程计算。
Er =φ(阳极)-φ(阴极),φ表示半反应的平衡电位,E 表示实际电位,Er 表示理论分解电位。
如,298.15K ,阳极液中NaCl 265kg/m 3,阴极液中NaOH 100 kg/m 3时, φ(Cl )=1.332V φ(H )=-0.840V
Er =φ(阳极)-φ(阴极)=1.332+0.840=2.172V
b 过电压
实际反应的电极电位与理论分解电压的差称为该电极的过电压。
影响过电压的因素:电极材料、电极表面状态、电流密度、温度、电解时间、电解质的性质和浓度以及电解质中的杂质等。
气体电极过程,产生的过电压相当大,而析出金属则除Fe 、Co 和Ni 外,产生的过电压一般均很小。
电极表面粗糙,电解的电流密度降低以及电解液的温度升高,可以降低电解时的过电压。
其中,电极材料对过电压的影响最大。
如:石墨阳极上析出氯气、析出氧气的实际电位(1000A/cm 2, NaCl 265kg/m 3) E (Cl )=φ(Cl )+E o (Cl )=1.332+0.25=1.582V E (O )=φ(O )+ E o (O )=0.814+1.09=1.904V
c 槽电压和电压效率
电解槽两极上所加的电压称为槽电压,即实际分解电压, E (实)=Er +Eo +△E (降) △E (降):电流通过电解液、电极、导线、接点等的电压降 电压效率(ηE )
3. 电流效率、电流密度和电能效率
电流效率I 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有一部分电流耗于电极上产生的副反应和漏电现象,电流不能100%被利用,所以不能按前述的法拉第电解定律来精确计算所需的电量。
工业上常用同一电量所得实际产量与理论计算所得量之比来表示电流利用效率ηI 。
电流密度。
电极面上单位面积通过的电流强度,单位为A/m2。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控制分解电压,需采用合理的电流密度。
电能效率η:为电压效率与电流效率的乘积,
E I ηηη=
例计算生产1t烧碱的理论耗电量和实际电量。
已知,电解时理论分解电压为2.16V,槽电压3.5V,电流效率96%。
一、电解过程的副反应
1.阳极副反应
阳极生成的Cl2溶解在水中,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当阴极生成的碱,由于扩散或电迁移等原因进入阳极溶液中时,HClO被中和,生成易解离的次氯酸盐:
C1O-在阳极上氧化,生成C1O-3并放出O2
HClO的歧化反应
上述反应使阳极生成的氯,阴极生成的碱,都由于副反应而白白消耗掉,这不仅降低了电流效率,而且降低了产品的纯度。
阴极副反应
由于阳极处合有少量的次氯酸钠和氯酸钠,它们会迁移到阴极附近,并和由阴极上产生的新生态[H]发生如下反应:
生产中采用隔膜(或离子膜)将阴、阳极隔开,阻止Cl-或OH-迁移及采用较高操作温度降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减少氯气与烧碱的作用等,提高电能的利用和保证产品质量。
二、食盐水电解制氯气和烧碱工艺和生产方法
三种方法:①隔膜法;②汞阴极法;②高于交换膜法。
隔膜法生产的烧碱约占烧碱总量的50%左右,汞阴极法占39%,离子交换膜法占11%。
中国隔膜法占90%以上,汞阴极法占6%,离于交换膜法占4%左右。
隔膜法经过技术改造,仍可占重要地位;汞阴极法因存在汞的环境污染问题,所占份额将会明显下降;离子交换模法因具有能耗低,产品质量高,运输管理容易,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当代氯碱生产发展方向。
1.隔膜法工艺过程
利用电解槽内隔膜将阳极产物(氯气)和阴极产物(氢气和烧碱)分开的电解生产工艺称为隔膜电解法。
电解原理:精盐水进入阳极室产生氯气,Na+及剩余的NaCl溶液以一定流速(至少要大于OH-向阳极的迁移速度)通过隔膜进入阴极室以保持阴极室的电中性。
由阴极室流出的是NaOH 和的NaCl的稀碱液。
阳极材料:
石墨
金属阳极(DSA):纯钛上镀上RuO2-TiO2。
与石墨阳极相比,金属阳极具有析氯过电压低,耐氯腐蚀,氯气纯度高,电流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以及电解槽密封性能好等优点。
隔膜:
(1)石棉隔膜:由石棉纤维和碱溶液混合形成的浆液,借助真空吸附在铁阴极网袋上制成。
(2)改性隔膜:上述浆液中添加适量氟树脂(如四氟乙烯、聚多氟偏二氯乙烯、聚全氟乙烯—丙烯等)和少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改性。
工艺流程:
分为盐水精制、电解、氯气和氢气处理、液氯、碱浓蒸发以及固碱制造等工序。
(1)盐水精制:粗盐水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在电解时生成难溶性的沉淀,与机械杂质一起堵塞隔膜的孔隙。
盐水精制包括化盐、精制、澄清、过滤、重饱和、预热、中和、盐泥洗涤等过程。
(2)氯气:由电解指引出的氯气冷却后,用浓硫酸脱水干燥,然后压送往液氯工序或其他氯产品生产工序。
(3)碱蒸发:由电解槽流出的稀碱液,含有大量NaCl,在稀碱液蒸发浓缩工序中,NaCl 呈结晶析出,经分离后制成盐泥浆供盐水重饱和使用。
稀碱液经浓缩可得得含NaoH30%和50%的浓碱商品。
(4)杂质去除:由电解槽流出的稀碱中含有NaClO3,它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会腐蚀蒸发设备。
脱除的方法是在稀碱液中加入联氨:
2. 水银法
又称汞阴极法,由电解和解汞两部分组成。
由于电解和解汞分开,电解室中不产生氢和氢氧化钠,消除了C12和NaOH相互作用的机会、也避免了H2和Cl2的混合。
此外解汞可以直接得到纯度高的浓度为45%一50%的液体烧碱。
水银法电解室中的主要反应;
在阳极上的反应与隔膜法相同、是Cl-放电并析出Cl2。
在汞阴极上的反应是Na+的放电:
若盐水溶有C12时,生成HCl和HClO,发生以下副反应;
解汞时的主反应和副反应:
进入解汞室的钠汞齐若带有Hg2Cl2灰色固体,在解汞室中会发生以下副反应:
3.离子膜电解法:
离子交换膜(简称EEM或IM)是对于溶液中离子有选择性透过特性的高分子材料膜。
氯碱电解槽选用的是阳离子交换膜。
它能使Na+通过,而排斥Cl-离子。
因此该法可以使阴极室得到不含NaCl、纯度甚至超过水银法的烧碱溶液。
与隔膜法和水银法对比,离子交换膜法的优点为:
能耗低;投资少;电解液质量好,碱液、氢、氯的质量接近或等于水银法而不含汞,优于隔膜法,电解所得碱液含盐小0.005%,只有隔膜法的1/200。
碱液浓度可控制在含NaOH大于20%,甚至可达40%;没有汞污染等公害。
(1)电解原理
(2)离子交换膜
四氟乙烯同具有离子交换朗的全氟乙烯基醚单体的共聚物。
制成膜后,再用配四氟乙烯织物增强。
离子交换基因有:磺酸基团、羧酸基因、季酸基团、磺酰胺基因(S02NHR)和磷酸基团。
精制盐水:含有较多的多价阳离子(如Ca2+、Mg2+、Al3+、Fe3+等),由于它们很容易占有多个磺酸基因,增加了精制盐水中的Na+进行离子交换以及渗过微孔的难度。
因此,在工业上常将食盐水作二次精制处理,以将多价阳离于除至允许含量以内。
4.电解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