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内容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7)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孟子经典名言名句

孟子经典名言名句
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在穷困的时候,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德;而在成功的时候,
要将善行扩展到整个社会。
2. “人皆有不如意之事,心安则乐。
”。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但只有心态平和,才能享受生
活的快乐。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了解一件事情的人不如喜爱这件事情的人,喜爱这件事情的人
不如享受这件事情的人。
4. “仁者以为己任,不以成败论。
”。
有仁德的人会把行为视为自己的责任,而不是看成成败的标准。
5. “人之所以能,是相因也;人之所以不能,是相矛也。
”。
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相互帮助;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相互
对立。
6.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曲学而时习之,不
亦悦乎?”。
天将给予重大使命的人,必须先经历心志的磨砺,身体的辛苦,物质的匮乏,挫折的打击,这样才能锻炼意志,学习曲折,不也是
一种快乐吗?
孟子经典名言名句,深刻而富有智慧,值得我们在生活中不断
思考和领悟。
有关孟子的名言名句

有关孟子的名言名句
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3.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7.仁者无敌。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9.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2.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1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14.仁则荣,不仁则辱。
15.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6.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1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名言警句50句

《孟子》名言警句50句《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思想总结和言论集。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孟子》中的50句名言警句。
1. 人之初,性本善。
2. 非礼勿视,非义勿听,非礼勿言,非义勿从。
3.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4.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君子以言为知己者,以友为知己者,以交为知己者。
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 民无信不立。
9. 仁者爱人之贤,智者敬人之愚。
10. 君子不器。
11. 君子之食也,皆可胜也。
12.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3.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4.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
15. 君子修身以立德,立德以修身。
16.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7.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18. 人皆能直言其志,莫能直言其疑者也。
19. 君子成人之美,不善人之恶。
20. 至人无怒,无恶,为之不道。
21. 安得无敌于天下!天下者,可托也。
22. 人皆有不足,人皆有所能。
23. 君子有三乐只是,以言举人,以人废言,以言观行。
24.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碍。
26. 君子之交淡如水。
27. 怒而不正,犹如骤雨之无及于地。
28.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9.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3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1. 君子不器重其终也,重其道也。
32. 子曰:“信之者,性之良也!”33.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34. 君子值利则动,不值利则止。
35.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36.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7. 是非之心生乎求利之心也。
38. 君子和而不流,小人流而不和。
39.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他人不得而利之,苦其心志。
《孟子》中名言名句

《孟子》中名言名句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理论及其言论深受后世影响。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这些语句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则《孟子》中的名言名句。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孟子在谈论生死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时提到的一句名言。
他意在表达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在生前的价值追求还是面临死亡时的勇气和决心,都应尽可能地珍惜。
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这句话强调了成功与艰辛之间的必然联系。
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要有非凡的成就,就必须经历困苦和劳动,并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3. "人皆有不足,而不知足者寡矣。
"孟子在这句话中告诫人们要满足自己所得,不要因为贪婪而永无止境地追求更多。
他认为,知足常乐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4.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
"这是孟子在探讨人与道的关系时提到的一句名言。
他认为,道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之中,只要人们秉持着道德准则,与他人善待、互助合作,就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团结。
5.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句话强调了人类的无知与迷茫状态。
孟子认为,人类在出生时并不具备所有智慧和知识,因此无法避免迷失和困惑。
然而,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人们可以逐渐明白自己的处境,并获得智慧。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表达了对知识、喜好和欢乐的态度。
孟子认为,知识虽然宝贵,但能够真正理解并享受其中乐趣的人更可贵。
他强调,只有对某事感兴趣并从中获得乐趣的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潜力。
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提到了这句名言。
他认为,人们不必过于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应该关注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他人。
孟子的经典名言

有关孟子的经典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滕文公》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孟子·万章上》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其进锐者,其退速。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名言名句70则(附译文)

《孟子》70句名言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仁者无敌。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说的名言

孟子说的名言以下是出自孟子的名言: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感悟:如果人生不得志,人微言轻,那就先管好自己,不要多管闲事。
如果人生得意,事业兴旺发达,有一些能力,那就多做一些对社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帮助别人也过上好的日子。
2.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则天下归之。
——《孟子·离娄上》感悟:人生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改正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只要自己身心端正了,自然就会得到天下人的尊敬和认可。
3.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尽心上》感悟:人穷不能志短,即使生活穷困潦倒,也要坚守做人底线,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
如果生活富裕,富贵显达,也不要得意忘形,做一些违背道德人伦的事情。
4.夫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感悟:作用力是平等的、相互的。
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你对别人付出了爱心,别人也会用爱心来回报你。
5.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上》感悟:世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自以为是,总喜欢给别人当老师,教训别人。
6.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感悟:孔子登上泰山后,天下便一览无余。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人的学问高了,境界高了,他的心胸和眼界也就宽广了,相对来说,所遇到的事情,也就变小了。
7.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梁惠王下》感悟:不与别人一起享受快乐就不叫真正的快乐。
8.仁者爱人。
——《孟子·离娄下》感悟:一个仁爱的人是一个以“博爱”为基本的人格倾向的人;一个仁爱的人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一个仁爱的人也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一个仁爱的人是一个内心实在而平易近人的人。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感悟:一个人有德行、讲仁义就会有更多的亲人和朋友;如果一个人不讲仁义、不讲道德就会孤立无援。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名言内容
孟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有关孟子的名言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1、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2、养心莫善于寡欲
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4、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5、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6、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7、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8、养心莫善于寡欲。
9、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10、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11、“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
12、吾善养浩然之气。
1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4、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1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6、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17、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9、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20、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孔子之门徒,颂述宓义以来至文、武、周公之法制耳,虽及五霸,心贱薄之,是以儒家後世无欲传道之者。
故曰臣未之闻也
21、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22、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24、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25、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26、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2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9、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0、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历史地位地位奠定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称为"亚圣"。
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
有一首讽刺孟子的打油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有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
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礼》《周礼》《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书写刻石。
《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
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
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之一了。
追封追谥宋朝元丰六年(1083年)宋神宗邹国公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邹国亚圣公
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奉为亚圣,罢公爵。
明朝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后裔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
民国三年,73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庆棠改封奉祀官
民国24年,改称亚圣奉祀官。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