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为邻满分作文
以与你相伴为题的中考作文满分范文_作文800字_中考作文_

以与你相伴为题的中考作文满分范文与你相伴的日子是美好的,因为是你,因为有你,与你相伴是幸福的,我喜欢与你相伴的日子。
我最幸福!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与你相伴为题的中考范文,欢迎阅读。
关于与你相伴的作文范文篇一窗外的大樟树每个季节都在长高,抽芽换叶。
春来冬去,就这么一年一年过去……我的邻居们却没有变过。
听妈妈说,这里的房子很老了,他们结婚住进来的时候,这里的银杏树只是小苗苗,不过半人高。
看如今,这棵棵银杏树粗壮有力,每棵都有碗口粗。
那些相伴的左邻右舍,却在不知不觉中老去了。
年华纷飞,这个小区,这幢楼,这一家一户,都让人怀念着。
101的大姐姐现在考上大学了;102,201,202的老爷爷老奶奶都对我很好,每次遇上他们问个好,他们嘴都乐得合不拢了,现在这几户外人进进出出很是热闹,想必已儿孙满堂了吧;三楼的大哥哥以前经常见到,如今该是工作了吧?还有一位爷爷以前经常唱歌,嘹亮的歌喉连我家都能听见,可现在,从一些老人口中听说,现在病了,有时看他走路摇摇晃晃的和以前成鲜明对比;我家对门的爷爷奶奶依旧和几年前一样,每天如闹钟般准时,早出晚归……他们都变老了,不知不觉中依稀白发变成了满头白发。
脊背是越来越弯,儿孙越来越多。
我也长大了,我住在这幢楼里看到了岁月的变迁,人生啊,岁月啊,怎么那么快的淌走了呢?我好希望在看到这些老爷爷老奶奶以前健康的身体,让我们这幢楼永远“友邻相伴”。
报纸来了,哪家的老爷爷老奶奶在拿?“吱——嘎——”墙上的灰和扶手的绿漆划落——我站在楼道口……关于与你相伴的作文范文篇二小时候,家贫与书无缘。
回首往事,仿佛缺了点什么!时光匆匆,似水流年,原以为点点滴滴的记忆,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淡远,而当我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心灵时,总有些记忆在生命的长河里一次又一次泛起涟漪。
如今我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一直很难忘记初为人师的那份心情!遥想当年那个20岁的自己站在讲台上,是那样激动、那样羞涩、那样豪情万丈、那样手足无措!那时就在心中深深地烙下一个信念:爱自己的职业,能尽最大的力量欣赏每一个孩子!在这二十五年里,我没有改变初衷,对每一个走进我教育生命中的孩子,都尽心的去珍惜他们、呵护他们,因为我知道,教育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它更是一种爱的陶冶与启迪。
友情类中考满分作文通用10篇

友情类中考满分作文通用10篇我的友谊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生死之交;只需要真心诚意,互相给予,互相帮助。
友情,像一杯浓浓的咖啡,让人沉浸在其中的味道;又像平淡的白开水,虽然味道淡淡,但是人们总是离不开它。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友情类中考满分作文通用10篇,供大家学习。
友情类中考满分作文1大提琴低沉的声音像一条河流,左岸是我无法忘却的年年岁岁,右岸是我曾经璀璨的青春岁月。
那些我们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岁月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被遗忘。
我仍然执着相信:两条平行线总有交会的一天。
每逢回忆起我俩相遇时刻,都不禁“扑哧”一声笑了。
两颗纯真的心,两双稚嫩的小手,两个迷人的笑容把我俩牵在了一起,这也许就是缘分吧。
我喜欢春天携你于百花园中,嗅着百花的芳香,与你促膝长谈;我喜欢夏夜与你坐在草地上,抱着双膝仰望繁星,领略星空的浪漫与悠远;我喜欢你的睫毛在阳光下闪动的样子,那似乎有精灵踮着脚尖在舞蹈。
歌悠悠,情悠悠,意也悠悠。
你——我最亲爱的朋友,你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真诚的握手,似春风吹开了我的心花,如一股清泉流入了我的心头,你打开了我心灵的小窗,我便踏上了友情的绿洲。
但,缘聚缘散,在那个雨天,你神情黯然的告诉我,你要走了!这犹如晴天霹雳,我的心仿佛坠入万丈深渊,那般孤独,那般无助。
触摸到被雨点打湿的墙壁上,我冰凉的指尖隐隐作痛,心中游走过一丝哀伤,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所有的友情,所有美好的回忆,所有眼泪和拥抱,所有刻骨铭心的岁月都在那个雨天扑向盛大的死亡。
我神情恍惚地游离在街上,任凭雨点无情地打落到我身上,冰冷刺骨。
好朋友,如一把伞为你遮风党挡雨,如果你在远方遭受风雪,我祈求上天让风雪降临在我身上。
你,是萧萧寒夜里不灭的火焰,给予我友爱的温暖,给予我莫大的支持与鼓励。
对着苍天渴望——世间真挚纯洁的友情!友情类中考满分作文2友情,如深秋的一丝晚风清凉怡人;友情,如深山幽谷中的一股清泉纯真隽永;友情,如一杯苦茶,心静时仔细品味才能品出其中的美妙。
作文满分王玲近况

作文满分王玲近况小时候,我经常去外婆家玩。
有一次在路上看见了一个陌生的女人背着她妈妈走过来。
“啊,你是谁?”当时我很惊讶地问。
“我叫王玲,跟着我吧!”说完她就拉起我的手。
从此以后我和这位陌生的姐姐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那年冬天,大雪纷飞。
我们穿得单薄,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阵阵呼喊声:“玲玲……玲玲……快回家,别出门了!”原来是王玲的母亲找不到她了。
可是她已经三天没吃饭了,还穿着一件单衣。
终于她被一对年轻夫妇给带走了。
他们把她送进了医院里面。
当我再次回忆起往事,心头又是酸楚万分。
在人间的六十多年岁月里,我每年都要去拜访我曾经的邻居——王玲。
今年也不例外。
如果想打听她现在怎么样了,只需用电话拨通她家里的号码便会知道她现在如何。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电话已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
据我所知,现在国内拥有移动电话超过亿部,而且每天新增加近百万部。
所以只要能够查询到手机号码的地方,就应该有一个我所熟悉的名字-----王玲。
由于工作关系,我几乎全世界各地都跑遍了。
但至始至终我都没能与她取得联系。
直到前些日子,同事告诉我,让我查下网络通讯录,找下名字为“王玲”的女性,结果我发现我竟然真的忘记了她的手机号码,那么她到底变成什么样呢?自从那次失去联系之后,每逢假期,我都会主动去看望她。
除了探望老人,感受人间温情,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打听到她的近况,毕竟同学的父母因车祸丧命,剩下孤儿寡母实属可怜。
哪怕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简短的谈笑,对我而言都是莫大的宽慰。
而令我更无法忍受的是,最近两年,我竟然听不到玲的消息了。
偶尔一次电话交流,也似乎多了份客套,少了些许活泼。
唉,玲呀,你究竟在哪儿?既然你连同学聚会都不参加了,难道你不担心与同学疏远吗?为何你又不愿意写信给我呢?曾经你答应我等你长大成人就嫁给我的,你到底在哪里呀?。
与你为邻 满分作文

与你为邻满分作文英文回答:Being your neighbor has been an enriching and rewarding experience. Your kindness, warm hospitality, and unwavering support have made my life in this neighborhood a truly wonderful one. The memories we have shared, from impromptu gatherings to heartfelt conversations, will forever hold a special place in my heart.Your presence has been a constant source of comfort and reassurance, especially during challenging times. Your willingness to lend a helping hand, whether it be running errands, providing emotional support, or simply being there to listen, has been invaluable. Your empathy and understanding have made me feel truly at home in this community.Beyond the practicalities of neighborly assistance, your company has brought me immense joy and laughter. Ourshared interests, from gardening to cooking, have provided ample opportunities for us to connect and create lasting memories. Your infectious enthusiasm and zest for life are a constant inspiration to me.I am particularly grateful for the way you have welcomed my family into your lives. Your open arms and warm smiles have made them feel like they belong here just as much as I do. The children especially adore spending time with your family, and their laughter fills our home with a sense of happiness and contentment.As a neighbor, you have not only been a source of support and companionship but also a true friend. Your honesty, integrity, and unwavering loyalty have earned my utmost respect and admiration. I know that I can always count on you, no matter what life throws my way.In the tapestry of life, our neighboring bond has become an intricate thread, adding color, strength, and beauty to my experience. I am eternally grateful for the privilege of having you as my neighbor. Your kindness,support, and friendship have made this neighborhood a place I am proud to call home.中文回答:作为你的邻居,我感觉非常荣幸和满足。
与你为邻高考满分作文(精选5篇)

与你为邻高考满分作文(精选5篇)与你为邻作文1不知是什么时候,你静悄悄地搬进了我们家的对面。
我们门对着门,墙挨着墙,得以长久地相伴为邻。
你来得没有一丝响动,没有亲戚来访祝贺你搬迁新居,只有你带着儿子和不多的衣物行李,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住了进来。
清晨,我推开家门,望着你门前品种颜色各异的吊篮和月季时充满了惊喜。
你,是我所见过的最温柔、最细致的老太太。
即使一双手布满了皱纹和老茧,却仍然细致巧妙得不输给任何一位正值花季妙龄的少女,你将家门前的植株一棵不落地照顾得茂盛葱茏。
两块家门前的小天地,顿时成了你的花园。
你的月季粉艳欲滴,一个个把头紧挨在一起,像极了一张张孩子的脸,骄傲地一刻不停地向上昂着,展示自己细嫩精致的五官。
吊篮悬挂在墙上,奋力延伸着自己的枝叶。
因你的影响,我爱上了花草,爱上了照顾这些小可爱而满足的心情。
因此,你常请我进你的家门,和蔼地与我讨论着你养花的趣事,教会了我如何巧妙快速地扦插与移植,也让我记住了你粗糙又温暖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带着我,抚摸着花朵扬起的娇瓣和细草新抽的嫩芽。
因为与你为邻,我才得以被自然所熏陶,为那些曾以为不起眼的事物而着迷。
你的儿子在你搬进这里后便离开了。
他去了哪里,你没告诉我,我也没问过,只知道此后你就整日独自呆在家里,做完必要的家务,便坐下来,戴上老花镜,读书看报,看一会儿远方的风景。
因此,你特别喜欢我时不时登门拜访。
你总是爱眯着眼睛,听我讲着孩子们的幼稚见闻,时而笑得合不拢嘴。
你知道我爱吃甜食,便买了各式的糖果与酥饼等着我的到来。
你知道那时小小年纪的我刚学会写字读书,便常常请我为你读报纸。
每每此时,我总会兴奋地跑进你的家门,如饥似渴地咀嚼着报纸上的文字,一字一句地为你朗读。
你会搬两把靠椅,与我一起坐在阳台上,笑吟吟地听着,夸奖着我读得流畅。
于是,我开始更渴望学习汉字,开始热爱上了阅读,一遍遍地在家里背诵朗读着__,只为读得更流畅,得到你的夸奖。
久而久之,为你读报的时间成了我们之间最美好、最快乐的事。
与你为邻 范文

与你为邻范文
与你为邻。
我和我的邻居住在同一个小区里,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我们相互之间经
常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成为了彼此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首先,我的邻居对我非常友好。
每当我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
助我。
有一次,我家的水管爆裂了,水流得满地都是,我手忙脚乱地不知所措。
这时,我的邻居听到了动静,立刻跑过来帮忙。
他帮我把水管修好,还帮我把地面上的水擦干净,让我非常感激。
从那以后,我对我的邻居更加敬重,也更加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
其次,我的邻居对我家人也非常关心。
每当我外出旅行或者有事情耽搁回家的
时候,他都会主动帮我照看家人。
有一次,我因为工作忙碌,无法回家照顾我的父母,我的邻居知道后,立刻表示愿意帮忙。
他每天都会去看望我的父母,给他们买菜做饭,让我非常感动。
他的善举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邻里之间的温暖和互助精神。
最后,我和我的邻居之间也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和兴趣。
我们经常一起去公园散步,一起参加社区活动,一起交流生活中的点滴。
我们之间的交流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也让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总的来说,我和我的邻居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他对我非常友好,对我的家人
也非常关心,我们之间也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和兴趣。
我们相互之间的帮助和支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一直和睦相处,成为彼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你做到了吗?

这些,你做到了吗?——高考作文高分摭谈考场上,高三考生用于作文的时间一般在50分钟左右。
阅卷教师的速度非常快——不是教师不负责任,而是时间紧,任务重,辽宁高考作文阅卷时间平均33秒,教师对一篇作文是一定要“望、闻、问、切”的,有的时间还会更短。
高考作文几乎占据了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有句行话叫“得作文者得语文”,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由于以上原因,这就决定了夺取高考作文的高分应尽可能地做到以下五个“关键词”。
清晰包括文章的主旨、结构、形式等方面,力求清晰,目的是让阅卷教师一眼就能够把你的文章看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具体来说:1.主旨。
可以通过首括句(段首句),将文章所要传递的主要观点、见解、主张等呈现给阅卷教师,以便阅卷人不用通览全文就能够“窥斑见豹”,也就是说,不会“占用”、“浪费”阅卷人更多的宝贵时间,就能够对你的作文大意了然于胸。
请看北京2010年一篇高分作文的开头就是采用了这样的写法:“仰望星空,那里有我们追求的梦想。
脚踏实地,默默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选择。
”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开篇就紧扣题目,亮出了主题、中心。
2.结构。
可以采用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等,给阅卷人以鲜明、深刻的认知;还可以运用排比句(段)、拟人、设问等修辞,使阅卷人对你的文章结构一目了然。
如198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习惯》有篇高分作文的开头:“就像那溪流惯于奔腾,大海惯于咆哮一样,我习惯于沉思,习惯于遐想,习惯于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日记簿上。
”3.形式。
可以借助题记、后记、书信体、日记体、寓言等形式;或是把每段的主旨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来,放在段首;或是把哲理句、体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得意句”独立成段,这是文章的采分点,能够使阅卷人眼前一亮。
如上海2010年一篇高分作文就是运用了这样的题记:“一个国家如果不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道理,那么它在21世纪的发展中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完整由于考生时间分配失当,致使文章有头无尾,或是虎头蛇尾,这样,不仅字数达不到要求会扣分,更重要的是文章意思不完整,很难给阅卷人以整体感,这样的文章当然会影响分数的。
2019吉林中考《邻居》满分高分作文12篇

邻里之情,或许不比亲人亲近;或许不比朋友熟悉;或许不比师长敬重……却是在时间长河中,荡入心中的最美的涟漪。它或许微不足道,或许不易察觉,却永远是近在咫尺的温暖,触手可及的亲切。
知·新年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总是一年中最令人热情高涨的时候。门窗外大雪纷纷,爆竹时响,更衬得屋中喜庆洋洋。母亲端来一盘饺子,却并未放在桌上,而是带着我一同来到隔壁的门外,轻轻敲门。门很快开了,随即便是热情的问候与欢笑。一盘饺子,将两家人早已生芽的情谊最终联系在一起。在爆竹声响的这一天,用欢笑完成了它最后的蜕变,用关怀完成了它最美的升华。
在生活中,邻里之间的一个积极的暗示会催人奋进,使人进取。有时候,这种暗示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一生。“孟母三迁”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孟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三次搬家,最终把家搬到了学校旁边,使孟子以近距离的方式接受好邻居的“暗示”教育,最终助他成为让后人景仰的“亚圣”。
是“以邻为伴”,还是“以邻为壑”?哈佛大学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哈佛大学在建校时有一间教室与外面的闹市区仅一墙之隔,闹市区的治安很不好,经常会有人向校园内扔垃圾,并攀爬栅栏。校方经常派人打扫垃圾和修理栅栏,但这种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后来校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拆掉这段校墙,让闹市区的人们到这间教室听课。从此以后,事故发生率大大降低。拆掉校墙很明显是哈佛大学以一种宽广的胸怀去接纳身边的那些邻居。这种与人和谐相处的做法无形中给了好事的人们一种积极的影响,让他们知道了大学的价值和意义,也让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为人。可见,这种暗示的力量真的不可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2010年高考作文一评仅15篇满分本报讯(记者黄茜)昨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今年高考作文中的“优秀作文”,提供了6篇范文,并请评卷组老师作详细点评。
本报摘录一二以飨读者。
据了解,今年高考作文“一评”仅得15篇满分作文,比去年减少;平均分为38.98分,比去年略低。
陈妙云谈到,总体来说,今年高考的高分作文比往年减少,在一评时有15篇满分,二评三评估计就没那么多了。
广东6篇高考满分作文生搬硬套模板难得高分有部分考生跑题作文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写作教研室主任陈妙云老师告诉记者,今年作文题属于“导语引出标题”类型,审题难度加大,对学生逻辑思维要求高。
为什么说要求高呢?陈妙云说,在对“为邻”的理解上,逻辑思维不高的学生只注意到“邻”,而不是“为邻”,这就变成了“我的邻居”,“我的邻桌”,变成了自己的话题,严重跑题。
对“与你”的理解考生也很容易“跑题”。
陈妙云说,“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我与小李为邻,这是有形,我与农民工为邻,这是无形,但置换后的“你”应该放在什么关系来谈呢?有的考生会把“与你”不自觉变成了“与他”,比如有的学生说与“音乐”为邻,写着写着就变成了“音乐熏陶了我”,“与你”其实变成了“与他”。
半数考生没有个性化创造高考作文评卷,老师们最怕遇到的就是生搬硬套古旧材料的文风。
陈妙云告诉记者,虽然年年批,但考生使用陈旧材料观点来套作应试的文风依然长盛,从这次评卷来看,不少学生并没有跳出模板训练,生硬套用过去的模板,“邻”变成了“和谐”、“诚信”、“坚忍”,置换之后就变成了一篇“论坚忍”的论文,“而有这种文风的考生几乎占了今年考生的半数!”“很悲哀!”陈妙云说,作文的本意是个性化的创造,是用于表达和交流,这么多年来,中学教育还是在教学生使用模板训练,学生仅仅为了写高考作文而写,把它理解为“答题”、“得分”,结果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越来越弱。
贵在有真情实感和独立思考怎么样的作文才算是好的作文?陈妙云说,其实文无定法,但贵在有真情实感和独立思考,“只要跳出模板,就可以写出鲜活的东西。
”“跳出模板,就能写出鲜活”什么样的作文才算是好的作文,能进高考评卷老师的“法眼”?陈妙云举例,其实文无定法,但贵在有真情实感和独立思考。
比如有考生结合自身体会,谈与同学的“邻”;也有同学讲述“弹钢琴”经历,一个人弹力度不够,两个人合奏后有所顿捂,并延伸探讨对90后学生的“自我”,跌宕起伏,有深度也有厚度;还有学生思考老板与职工的关系,关注社会现实,也同样取得高分。
陈妙云总结道,“只要跳出模板,就可以写出鲜活的东西。
”拿高分的三个标准陈妙云称,今年高考作文要拿一类卷,首先要过“符合题意”关,有三个标准:1.全文必须在“以你为邻”框架内,不能“若即若离”,跑题说明考生的理解力、材料运用能力、逻辑思维不够严谨。
2.被置换的“你”必须放在“与你”的位置,不能偷换概念变成“与他”为邻。
3.“为邻”一定要准确,与父母为邻,与感情为邻、与生活为邻,都是违反常识的。
6篇高分作文①与你为邻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华文化虽历经磨难,但也已走上了复兴之路;而日本也成为了文化强国。
日本,与你为邻,我们应当相互尊重、学习,在合作与竞争中推动自己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共同创造更灿烂的文明。
与你为邻,或多或少会有冲突,但请你尊重中华文化,因为这是合作的前提。
《西游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惩恶扬善,团结一心是它的核心价值,然而在你创作的动画作品中,却将唐僧化为女性,并与多位女性有恋爱关系,令这部作品的传统核心价值荡然无存,致使许多国外友人误解,这一点是我们无法容忍的。
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但必须要在保持作品核心价值的前提上。
只有充分尊重我们的文化,才能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否则,胡乱地修改,只会给双方的文化与感情造成伤害。
与你为邻,我们要向你学习优秀的成果,因为这才能提升我们的竞争力,从而促使你也进步。
我们动漫还处在萌芽阶段,因此有必要向你学习。
我们通过借鉴你的创作理念、制作手法,打造出了大受欢迎的《三国演义》,既开拓了国内外市场,又得到了像包括你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好评,同时也推动了你对传统文化的挖掘。
我们积极向你学习,表达了我们对你的尊重和赞赏,也促使你更努力,锐意创新,与我们一竞高下。
因此,相互学习,并不会使我们针锋相对,而是加强竞争,共同进步。
与你为邻,便不能回避,要大方地打开国门,因为这是相邻的必然要求,否则,便不利于我们的关系发展。
在这一点上,我们承认自己有许多不足,例如限制你的动画在黄金时段播出,拒绝引进一些以人类、社会为题材的深奥的电影。
但多年的合作也令我们意识到,"闭关锁国"无法保护自我,打开国门才能使自身充满生机。
于是相关部门也制定法规,减轻壁垒,因此《日本人是丑陋的》等文学作品进入我们的市场,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你的了解。
同时,也希望你能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我们关于"二战"的历史研究书籍进入你的国门,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过去,迎接未来。
与你为邻,便要与你为友,日本朋友,让我们用自己的优秀文化成果与开放的心态来互相面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希望中日文化都能不断辉煌,永葆生机!【点评】高考作文中,只要一谈到与日本的关系,绝大多数考生都习惯从抗战历史的角度构思成文,很少有学生能突破这种习惯思维。
而当我们发现本文的时候,我们眼前一亮:作者站在当代流行文化的角度来思考“与你为邻”的中日友好关系。
作者的中心论点是,中日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学习,在合作与竞争中推动自己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围绕中心论点,文章分3个部分展开论述:与你为邻,要相互尊重文化;与你为邻,要相互学习文化;与你为邻,要有开放的心态。
作者虽是一位在校苦读的高中生,但对当下中日流行文化元素相当熟悉,例如日本篡改《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中国借鉴日本动漫创作了《三国演义》,以及《日本人是丑陋的》著作进入中国等。
因而,本文的举例论证的用例十分典型,说服力强。
本文立意高远,角度新颖,操作性强。
温家宝总理今年6月访问日本时说,中日之间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绝不延续仇恨。
本文立意恰恰落在“面向未来”上,可谓高远;而角度定在中日流行文化上,可谓新颖;中日青少年朋友无一例外都喜欢流行文化,让健康的流行文化担当中日友好的媒介物,完全可行。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郑有才)②与你为邻你等等,我有话想对你说。
你迟疑地停下脚步,用惊奇的目光打量着我。
是的,我喊的就是你,我亲爱的农民工兄弟,虽然你我为邻已久,但我知道你并不习惯被我这样的城市人关注。
请恕我冒昧,听我真心实意地讲完这番话。
你来自遥远的农村,为了谋生,来到了这样一座陌生的城市与我为邻。
你我并不相识,更从未有过交往,但您拿着微薄的薪水,起早贪黑地为我建设着我的家,阳光晒黑了你的脸,汗水打湿了你的衣裳,但你从来不喊苦不喊累。
在你勤劳的手中,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间间工厂高速运作,一条条马路连南引北,一个个公园横空出世。
没有你,这个城市将不再美丽;没有你,我也没有今天的舒适生活!我感激你,我可爱的邻居,我可爱的农民工兄弟!然而,为什么在人群中我没能看清你的脸?你慢点走,不必躲躲闪闪,城市是我的家,同时也是你的家。
你为这种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你理应为自己感到骄傲的。
我们是邻居,我们应该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不是吗?可是,为什么你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保持沉默不语,默默忍受着那些化学药剂和粉尘对你们身体和心灵的侵害?而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患了病。
为什么你不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为什么要用"开胸验肺"那样血淋淋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你遇上了不顺心的事,为什么不找我倾诉?为什么要接二连三地用跳楼的方式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你我为邻,无法回避,但城市人大多数是友好和善良的,你为什么不试着选择善良的城市人为邻呢?城市是你和我的,城市会保护你和你的家人的,你应该像个城市的主人翁一样,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路上,让我为你喝彩。
与你为邻,我懂得了"奋斗"的含义;与你为邻,我看尽了辛酸和血泪;与你为邻,我为你的伟大而骄傲,为我的渺小而羞愧。
你我为邻,你离不开我,我更离不开你。
我亲爱的农民工兄弟,但愿你在城市里能找到你真正的归宿,真正对这城市产生归属感,长久地与我为邻。
【点评】这是一篇表达作者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文中的“邻”不是某个特定的邻居,而是作者“左邻右里”的“农民工”。
作者选取城市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倾诉自己对“农民工”的看法。
作者对“邻”的概念理解较为准确,全文也以“你”为倾诉对象,文章完全符合“与你为邻”的题意,不似某些考生摆脱不了备考材料,生硬地与李白、陶潜“为邻”,甚至与自己的父母“为邻”。
文中既对“农民工”比较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表示同情和不平,情真意切,内容充实。
这说明作者平时比较关心身边的事情,也是今年作文题的一种导向吧!文章语言平实,没有那种华丽典雅却言不及义的文字。
开头一句“你等等,我有话想对你说”,极为平常,但给人一种倾诉的迫切感,随后平平道来,如倾如诉,不虚张声势,给人一种亲切感。
在表达上,先赞扬了“农民工”的贡献,再表示对其遭遇的同情,最后给予建议,逐步拉近彼此的情感,较有层级感。
当然,文章也有不足之处,最后一段为了照顾“点题”而用几个排比句,无论意或辞与上文都不统一。
这也是近年高考文章常见的毛病。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崔大江)③与你为邻——给书本的一封信亲爱的书本:不知不觉,你与我为邻已有18个年头了。
我人生的岁月中,身边的许多东西都在变,但你却一直陪伴着我。
高尔基曾说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但对我来说,你更像是与我为邻的朋友。
早在我的童年时期,在妈妈的指引下,我已与你为邻,那时候的你,是童话书和故事书。
每天晚上,在妈妈轻柔的声音中,你身上的故事飘入我的耳朵,进入我的心里。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多姿多彩的故事,我的童年充满了乐趣。
我可以与善良的白雪公主交朋友,也可以结识勤劳的灰姑娘。
她们身上的美好品格,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
而在我的少年时期,身边的你换成了一本本名著。
我学会了在空闲时候,与你为邻,感受你身上的沧桑和你渊博的学识。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我认识到美国曾经的奴隶制度多么可恶;在《哈姆雷特》中,我认识到仇恨可以带来如此多的灾难;在《简·爱》中,我认识到自尊和自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你不仅让我知道了过去不曾涉猎的历史,令我的视野不仅停留在现在而且追溯过往,还教会了我许多人生的道理,塑造了我最初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而到了现在,我身边的你,变成了关注时事,反映时事的书本,已经成人的我开始学会了将自己的目光放远到社会乃至世界,而与你为邻,为我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货币战争》令我对现今世界经济有了初步的认识;《驻京办主任》让我对驻京办有一定的认知;《常识》让我从梁文道的角度去窥探、认识社会中种种被忽视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