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特点意义》PPT课件
【新版】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细菌和病毒》【创新课件】

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中,除了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 到的各种花草、树木等植物和各种虫、鱼、鸟、兽等动物以 外,还有一些极其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需要用显微镜或 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例如,细菌和病毒。它们飘浮在空 气中,潜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人和其他动植 物的体内。
细菌和病毒的特点 细菌、病毒的害与利 让我们更健康
4个小时共 4×60=240 分钟 可以分裂 240÷20=12 次 细菌数量 2×2×2×……×2=4096 个
12个2
细菌和病毒的特点
病毒有哪些特点呢?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结构的 特殊生物。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 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 开细胞,就不表现出任何生命活 动的迹象。
细菌和病毒的特点
搜集资料,找出细菌或病毒对人 类有益的例子。
细菌、病毒的害与利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 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 自动免疫制剂。当动物接种后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 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绝大多数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 看到。
细菌和病毒的特点
按寄主的不同,病毒可分为三类。
动物病毒
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
植物病毒
寄生在植物细胞内
细菌病毒
寄生在细菌细胞内
乙肝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细菌、病毒的害与利
说一说自己曾患过的疾病,并记录在下表中。判断自己 所患的疾病中哪些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细菌和病毒的特点
在适宜条件下,有的细菌大概每20分 钟就能分裂一次。
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ppt课件

喹诺酮:为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 类抗生素。其靶部位是DNA旋转酶, 两个A亚基、两个B亚基组成的II型拓 扑异构酶。由gyrA、gyrB基因编码。 大肠杆菌可因gyrA基因突变,引起酶 结构改变,阻止药物结合。物结合,。
磺胺类耐药菌:改变二氢叶酸合 成酶结构,使磺胺类抗生素失去集合 的靶部位而耐药。
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2、质粒:Plasmid:
定义? 特点: 1)体积小
2)有复制性、传递性,而且是自主 复制传代,控制某些性状。
3)宿主范围: 4)具有相容性、不相容性 5)可以丢失 意义。传递遗传物质;遗传工程的载体
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异 染 颗 粒
(四)、细胞核(核质): 作用——控制细菌的遗传变异;
蛋白是病毒的主要成分,分非结构 抑制细胞生物合成的蛋白。转录酶, 蛋白水解酶作为研究抗病毒药物靶部 位,倍受观注。有的非结构蛋白具有
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三、病毒的增殖周期:
病毒复制的过程分为: 吸附; 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装配释放五个步骤,
又称复制周期(Replication cycle)。
二、细菌的结构
Essential structures 基本结构
cell wall 细胞壁 cell membrane 细胞膜 Cytoplasm 细胞质 nuclear material 核质
Particular structures 特殊结构
capsule 荚膜
flagella 鞭毛
pili 菌毛
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蛋白质衣壳的功能是: (1)赋予病毒固有的形状; (2)保护内部核酸 (3)衣壳蛋白质具有免疫原性,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和鉴 定病毒;
2024年科学教案《病毒》

2024年科学教案《病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学》下册第十章“病毒”,涉及的内容包括病毒的结构、分类、生命周期、病毒与宿主的关系等。
具体章节为第十章第一至第三节,详细内容涉及病毒的基本概念、形态结构与功能、繁殖方式及其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形态结构与分类,理解病毒的繁殖方式及其生命周期。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病毒感染与防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病毒的生命周期、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
教学重点:病毒的基本概念、形态结构与功能、繁殖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生物学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病毒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1)介绍病毒的基本概念、形态结构与分类。
(2)讲解病毒的繁殖方式及其生命周期。
(3)分析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探讨病毒感染与防治的方法。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病毒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发放病毒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病毒的基本概念、形态结构与分类2. 病毒的繁殖方式及其生命周期3.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4. 病毒感染与防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病毒的基本概念、形态结构与分类。
(2)解释病毒的繁殖方式及其生命周期。
(3)谈谈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以及病毒感染与防治的方法。
2. 答案:(1)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的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2)病毒的繁殖方式为复制,生命周期包括吸附、穿入、脱壳、复制、装配、释放等阶段。
(3)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密切,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繁殖。
2024版水痘幻灯片PPT课件

3
核酸检测阳性 表明患者样本中存在VZV的核酸,可确诊水痘。
鉴别诊断思路
与其他疱疹病毒感染相鉴别
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引起的疾病,需通过实验室检 查和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与手足口病相鉴别
手足口病和水痘均可出现皮肤疱疹,但手足口病疱疹主要分布于手、 足、口等部位,且病原学检查可鉴别。
与药物性皮炎相鉴别
某些药物可引起皮肤损害,类似于水痘的皮疹表现,但通过详细询 问用药史、停药观察及实验室检查可进行鉴别。
05 治疗措施与药物选择
一般治疗措施
隔离患者
水痘患者需进行隔离,直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以防止 病毒传播。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疱疹,以免继发感染。可采用炉甘石洗 剂涂抹患处,以缓解瘙痒。
毒类型。
血清学检查
检测患者血清中水痘-带状疱疹 病毒(VZV)特异性抗体,如
IgG和IgM抗体。
核酸检测
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 测患者样本中VZV的核酸。
检测结果解读及意义
1 2
病毒分离阳性 表明患者体内存在VZV病毒,可确诊水痘。
血清学检查阳性 提示患者近期或既往感染过VZV,结合临床表现 可诊断水痘。
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持续1~2天后出现皮疹。 • 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以后延及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
布。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单房性, 椭圆形,直径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壁薄易破,疱液透明后变浑 浊。疱疹处常伴瘙痒,疱疹呈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 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 分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普通型、重型和暴发型。
免疫调节剂使用
胸腺肽
肝炎病毒的检测及其意义ppt课件

23
.
丙型肝炎病毒
传播途径 检测方法
24
.
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也 可以通过皮下、黏膜或母婴传播。潜伏期为226周。
25
.
检测方法
抗体检测:丙型肝炎IgM型抗体主要用于预示HCV 感染病情的 严重化和慢性化,不用于早期诊断。
丙型肝炎IgG型抗体一般于9-22周开始出现阳性, 可持续数年。但也可见于一过性感染,抗-IgG始终阴 性。
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3+
-
+-
-
早期HBV感染或慢性携带者,传染力强
4+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2.慢性携带者
5+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 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少见模式
模 表面 表面 E E 核心 式 抗原 抗体 抗原 抗体 抗体
临床意义
6-
+
+-
6-
789-
表面 抗体 +
-
+ +
E 抗原-ຫໍສະໝຸດ E 抗体-核心 抗体
+
-
+
+
-
-
+
-
-
-
-
+
+
机率 临床意义
5-15 1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IgG) 2非典型恢复型,急性HBV感染 (IgM)
2-10 1.既往感染过 2.急性感染恢复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5-10 1.既往感染过 2.急性感染窗口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六章 病毒的基本特性

四、病毒的抵抗力
病毒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可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 1. 物理因素:病毒耐冷不耐热,经加热56℃30分钟
2. 免疫病理损伤 体液免疫的病理损伤 细胞免疫的病理损伤 免疫抑制 免疫耐受性
二、抗病毒免疫 (一) 固有免疫
屏障作用 吞噬细胞和NK细胞作用 体液中的抗病毒物质
(二)适应性免疫
特异性体液免疫作用 特异性细胞免疫作用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一、标本采取与送检
(一)标本采集的原则和要求 1.临床评估及病程采集不同标本 2.无菌操作 3.早期采集 4.由感染部位采集 5.血清学检查的标本采取
(四)防治原则
1.人工主动免疫 ①灭活疫苗 ②减毒活疫苗 ③基因工程疫苗
2.人工被动免疫 免疫血清、人血清丙种球蛋白等
3. 干扰素治疗 4 .化学药物治疗 5 .中草药治疗
第二篇 病原微生物
第六章 病毒的基本特性
第一节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病毒(Virus)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的非细胞型微生物。主要特点是其基本结构由 白质与核酸组成,基因组只含一种核酸(DNA 或RNA),缺乏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对抗生素 不敏感,只能寄生在敏感的宿主细胞内以复制 方式进行增殖。
或100℃几秒钟即可被灭活。病毒在 pH6.0~9.0的 范围内比较稳定;X射线、紫外线等均可破坏病毒。 2. 化学因素:包膜病毒对脂溶剂敏感。病毒对过氧化 氢、高锰酸钾、含氯石灰、碘和碘化物很敏感,卤素 类化学物质是病毒的有效灭活剂。抗生素对病毒无抑 制作用,某些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青叶等对某些病毒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微生物基本知识》ppt课件

自然界中各类环境适应性分析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功能
包括氮循环、有机物分解等。
水体中的微生物生态
如淡水、海水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探讨高温、低温、高盐、低氧等极端条件下微生物的生存机制。
人体内外环境中共生关系探讨
01
人体正常菌群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如肠道菌群对消化、免疫的贡献。
02
在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的生理特性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缺氧条件下,一些微生物会进行厌氧呼吸,产 生乳酸或酒精等代谢产物;在高温条件下,一些微生物会产生耐热性酶和蛋白质,以适应高温环境。
04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遗传物质基础:DNA和RNA
1 2
DNA作为遗传物质 大多数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它们携带 着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转录过程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遗传信息 被转录成mRNA,为后续的蛋白质 合成提供模板。
翻译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遗传信 息被翻译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突变类型及影响因素
基因突变类型
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 缺失突变和倒位突变等,这些突 变都可能导致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与细菌相比,真菌的 细胞结构更为复杂,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真菌的繁殖方式
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如芽殖、裂殖等。
病毒形态与结构
01
02
03
病毒的基本形态
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 复制方式增殖。
病毒的结构
包括核酸(DNA或RNA) 和蛋白质外壳。部分病毒 还有包膜结构。
病毒学及检验

(五)病毒的分类和常见病毒 病毒分类的主要依据:基因特征、形态大小、 结构和对脂溶剂的敏感性等。 (1)199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病毒分为 三类:DNA病毒、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 (2)根据感染宿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 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3)根据感染途径和临床特点分类: ①呼吸道病毒——流感V、副粘V、鼻V、冠状V、 腺V、风疹V和呼肠V。 ②肠道病毒——polio V、Cox V、ECHO V、rota V和新肠道型。 ③肝炎病毒——HAV、HBV、HCV、HDV、HEV、 HGV和TTV。 ④虫媒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V。 ⑤疱疹病毒——EBV、CMV、HSV和VZV。 ⑥狂犬V、汉坦V、新疆出血热V、登革V和HIV。
3.病毒的干扰现象 (1)概念: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可 出现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现象。可发生在异 种病毒之间,也可可发生在同种同型不同株病毒之 间(流感病毒的自身干扰)。 (2)产生干扰现象的原因 ①与病毒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干扰素(interferon,IFN) 有关, IFN能干扰病毒的mRNA的复制;②干扰病 毒的吸附或改变宿主细胞的代谢途径;③缺陷病毒 所引起的干扰。 (3)干扰现象的临床意义 ①可阻止宿主细胞发病,也可中止感染,使疾病痊 愈; ②应用病毒性疫苗时,应防止干扰现象产生。
(四)病毒感染与肿瘤 通过动物实验已证实某些肿瘤的发生与病毒 有关,但对人类的作用尚处于研究阶段。 逆转录病毒C型 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逆转录病毒B型 乳腺癌。 EB病毒(疱疹V-4型) 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霍奇金病、白血病、淋巴瘤。 HSV- Ⅱ、人乳头瘤病毒(HPV) 宫颈癌。 HBV 原发性肝癌。 HPV 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
56℃×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谢的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
医学PPT
9
4)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没有自身的核糖体和tRNA, 没有个体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依赖宿主细胞 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
5)个病体毒微感小染,敏能感通宿过主细细菌胞滤后器,,病在毒电核子酸显进微入镜细下胞才,能通看过见。 其复制与表达产生子代病毒基因组和新的蛋白质,然后由
第七章
病毒
第一节 病毒
病毒(Virus)是在19世纪末才被 发现的一类微小病原体。
医学PPT
3
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早在1566年就有了关于疯狗咬人致病,
即狂犬病的记载并发现它能够传染给其它许
多动物。
另一种病毒病软疣的报告,这张1841年
的手绘图就是一个证据。
医学PPT
4
第一个记载的植物病毒病当属郁金香 碎色花病,至今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
医学PPT
8
二、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1. 特 点
1)不具有细胞结构,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的特征。 2)一种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 Eg. 一些简单的病毒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coat) 构成,故可把它们视为核蛋白分子。 朊病毒甚至仅由蛋白质构成
3)大部分病毒没有酶或酶系极不完全,不含催化能量
RNA:RNA病毒 (如HIV、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只含有其中一种核酸
医学PPT
22
囊膜上还长有很多管状突
有起些物较—复—杂刺的突病(毒sp(ike一)般等为 附属物。 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疱 疹衣病壳毒(、ca狂psi犬d)病:毒包、围水在泡核性心 口周膜围核炎的心病蛋(毒白co、r质e)以,或及由基小蛋因麦白组丛质矮亚基 病一按而构位毒层对成和于等含称,抗病)蛋的是原(毒,白形病成ge中其质式毒分no心核或、粒,m的衣糖有的有e)核壳蛋规主保酸外白律要护。还的地支核被类排架酸列结等
还保存着一张1619年荷兰画家的一幅得病的 郁金香静物画。
一枚得病的郁金香球茎竟能 换来一头牛、一头猪或羊,甚至 成吨的谷物或上千磅的奶酪。
医学PPT
5
1886年,A. Mayer 发现具有传染性的
烟草花叶病
1892年,D. Ivanovsky烟草花叶病病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
一种能通过细菌滤器的”细菌毒素”或极小的细菌
朊病毒:只含单一蛋白质组分
医学PPT
14
三、病毒的宿主范围
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细胞生物,并具有宿主特异性。
噬菌体(phage)
植物病毒(plant viruses)
动物病毒(animal viruses)
拟病毒(寄生在病毒中的病毒)
医学PPT
15
第三节 毒粒的性质
毒粒(virion):
病毒体、病毒颗粒或病毒粒子(virus particl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医学PPT
7
病毒学(virulogy)
研究病毒(virus)的本质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的科学,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的理论与技术;
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人及有益生物的病毒病害; 利用病毒对有害生物、特别是害虫进行生物防治; 发展以基因工程为中心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
医学PPT
6
1898年,M W Beijerinck对烟草花叶病病原体的研究结果:
能通过细菌滤器; 可被乙醇沉淀而不失去其感染性, 能在琼脂凝胶中扩散; 用培养细菌的方法不能被培养出来,推测只能在植物活细胞中生活;
一百多年以来,烟草花叶病毒在病毒学发展史 乃至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当代基因工程中起到了 里程碑的作用。
脂作双用层。膜由覆许盖多着在,电这镜层下膜可称辨别
为的包形膜态(学囊亚膜单,位e—nv—el衣op壳e)粒。
(capsomere 或 capsomer)所
医学PPT 构成。
23
典型病毒粒子的模式构造
这6)些对新大合多成数的抗病生毒素组不分敏装感配,(对as干sem扰b素ly敏)感成。子对代自毒然粒条,件并
(紫外线、温度、湿度)抵抗力差。
以复7)一制在禽定(例离流方r如体感e式p利条、l释ic福件Sa放tA平i下o到Rn可,S)细病抑能。胞毒制以外6痘无5。-病7生病0毒℃命毒复几的的制分生这钟物种即大特可分殊失子繁活状殖。态方存式在称,做
复杂形状颗粒(如蝌蚪状,卵形)
人、动物和真菌的病毒大多呈球状,少数为弹状或砖状。植 物病毒和昆虫病毒则多数为线医状学P和PT杆状,少数为球状。噬菌1体8 , 部分呈蝌蚪状,部分线状或球状。
2、大小
测定大小的单位是纳米(nm,10-9m),多数 病毒的直径在100nm以下; 绝大多数病毒是能通过细菌滤器; 须用电镜才能观察到其具体形态和大小.
没有细胞结构的
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医学PPT
12
病
毒 的 感染态:活细胞内专性寄生(宿主体内)
两
种
存
在 非感染态: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长期
状
存在,并可保持其侵染活性。
态
(离体条件下)
医学PPT
13
非 真病毒(Euvirus)
细 胞
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
生
物 亚病毒(subvirus)
类病毒:只含具有独立侵染性的RNA组分 拟病毒:只含不具独立侵染性的RNA组分
是一团能够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它们被蛋白质
外壳所包围,有的还具有包膜,以保护遗传物质免遭环
境破坏,并作为将遗传物质从一个宿主细胞传递给另一
个宿主细胞的载体。
毒粒是病毒的细胞外颗粒形式,也是病毒的感染
性形式。
医学PPT
16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 1、形态
医学PPT
17
球形颗粒(或称拟球形颗粒)
毒 粒 的 杆状颗粒 形 状
医学PPT
19
最大病毒d=200nm的牛痘苗病毒(smallpox); 最小病毒之一d=28nm的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 virus);
医学PPT
20
医学PPT
21
3. 典型毒粒的构造
★病毒长什么样子?
衣壳或壳体(蛋白质外壳)
核衣壳
病毒的基本结构
DNA:DNA病毒
核心(核酸) (如天花病毒、腺病毒等)
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8)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
潜伏性感染。
医学PPT
10
病毒和其他生物的比较
医学PPT
11
2. 定 义 ★什么是病毒?
病毒(virus)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 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 一种只含DNA和RNA的遗传因子。
超显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