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尼龙组成成分 (1)

合集下载

高强度阻燃导电尼龙材料制备

高强度阻燃导电尼龙材料制备

2016年11月高强度阻燃导电尼龙材料制备李一文蔡玉鑫(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21)摘要:尼龙是一种工程塑料,主要应用在仪表、机械和汽车等领域中。

文章主要从高强度阻燃导电尼龙材料制备要点出发,对不同材料对尼龙材料性能影响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完善。

关键词:高强度;阻燃导电;尼龙材料;制备尼龙是一种工程塑料,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普遍应用到机械、仪表和汽车领域中。

随着电子工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功能性聚合物材料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而高强度阻燃导电尼龙材料在微波吸收、井下作业和电磁屏蔽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业界青睐,也逐渐成为阻燃材料发展的必然途径。

1高强度阻燃导电尼龙材料制备要点1.1主要原材料尼龙66(主要包括EPR24和EPR27)、玻璃纤维(通用级)、导电炭黑、红磷阻燃母粒、三氧化二锑、碳纤维、溴二苯醚、增韧剂和其它助剂。

1.2应用设备双螺杆挤出机、注塑机、电子万能拉力机、高速搅拌机、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电热鼓风干燥箱、冲击试验机和电阻率测试系统。

1.3试样制备先在高速混合机中放入少许高强度阻燃导电尼龙材料与炭黑,低速搅拌2min;再放进液体润滑剂,高速搅拌3min;并适当放入高强度阻燃导电尼龙材料、阻燃剂、增韧剂和抗氧剂,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放入已经配置好的材料,设置好挤出温度和螺杆转速参数,放入纤维,挤出造粒。

最后将已经配置好的粒料加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将温度调到110℃,干燥4h后,注塑成标准试样。

1.4性能测试(1)按照GB/T1040.2-2006的拉力试验机标准对拉伸强度进行测试,试样类型为Ⅰ型;(2)按照GB/T9341-2008的塑料弯曲性能对弯曲强度进行测试,试样类型为Ⅰ型;(3)按照GB/T1843-2008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对缺口冲击强度进行测试,试样类型为Ⅰ型;(4)按照GB/T1410-2006体积表面电阻率对表面电阻率(s)进行测试;(5)按照UL94测试阻燃性能。

无卤阻燃尼龙

无卤阻燃尼龙

尼龙66阻燃途径:添加型阻燃剂:阻燃剂和尼龙66通过机械共混法掺和在一起后熔融挤出,使其获得阻燃性。

尼龙66多采用复配阻燃体系反应型阻燃剂:阻燃剂作为反应单体与尼龙66大分子的主链或侧链结合,使其本身还有阻燃成分。

特点:不存在阻燃剂挥发、溶出、迁移和渗出问题,且由于其自身的化学结构,不需要阻燃处理即具有本质阻燃性尼龙66阻燃剂类型:添加型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无机磷系阻燃剂主要包括红磷、磷酸盐和聚磷酸密铵(MPP)。

有机磷系阻燃剂包括磷酸酯、亚磷酸酯、膦酸酯等。

含磷阻燃剂主要在固相发生作用,受热分解由磷系阻燃剂—磷酸—偏磷酸—聚偏磷酸。

聚偏磷酸不易挥发,具有强脱水性,在聚合物表面形成石墨状的碳化膜,使聚合物与空气隔绝;脱出的水吸收大量的热,使聚合物表面温度下降。

适用于尼龙66的含磷阻燃剂有红磷、次磷酸盐及反应型含磷阻燃剂等。

红磷中有效磷含量高,在燃烧时比其它磷化合物产生更多的磷酸。

在尼龙66中添加小于10%的红磷就能很好地解决材料的阻燃性和耐漏电性的矛盾。

次膦酸盐是新一代磷系阻燃剂,其在凝聚相发挥阻燃作用,是有效的成炭促进剂,以它为活性组分,再加人含氮成分的协效剂可取得良好的阻燃效果。

氮系阻燃剂:挥发性小、本身及分解产物的毒性低符合尼龙66的含氮阻燃剂主要有三聚氰胺(MA)、氰脲酸三聚氰胺(MCA)、聚磷酸三聚氰胺(MPP)等。

三聚氰胺系阻燃剂具有较高的阻燃效率,它燃烧时释放CO2、NH3、N2惰性气源,可稀释氧气和高聚物分解产生的可燃气体浓度;另外生成的不燃气体可带走一部分热量,降低聚合物表面温度;生成的从能捕获自由基,抑制高聚物的连锁反应,从而阻止聚合物的燃烧。

三聚氰胺系阻燃剂多与含磷阻燃剂、成炭剂复配组成膨胀型阻燃体系。

膨胀型阻燃剂:以磷、氮为主要活性组分,不含卤素,也不采用氧化锑为协效剂。

一般由酸源、碳源、气源三部分组成。

酸源一般指无机酸或加热至一定温度能生成无机酸的化合物,碳源主要是一些含碳量高的多羟基化合物,它是形成泡沫炭化层的基础,气源也称发泡源,一般为三聚氢胺、聚磷酸铵等。

尼龙阻燃

尼龙阻燃

尼龙阻燃目前可用于尼龙(聚酰胺)的阻燃剂种类较多,溴系阻燃剂如十溴联苯醚、十溴联苯乙烷等,磷系阻燃剂如红磷、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A),固体阻燃剂如三氧化二锑、硼酸锌等,一些阻燃剂之间的协同效果。

从使用效果和用量来看,在尼龙阻燃体系中,含卤阻燃剂体系是使用最为广泛的。

含卤阻燃体系中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聚溴化苯乙烯,它是二溴苯乙烯的均聚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及与尼龙良好的混熔性,且在加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但其光稳定性差且成本较高,在国内并未普及使用;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十溴联苯醚,因其溴含量较高、添加量少、阻燃效果好且成本较低,而成为国内众多企业优先选用的最为经济的一类阻燃剂,但是其燃烧时释放出有害气体及有毒物质DPO(即所谓的二恶英)等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性。

近年来,因欧盟RoHS/WEEE指令的颁布,业内的专家学者正致力于寻找实用高效的环保的无卤素阻燃剂。

无卤阻燃体系应用较广的是红磷和三聚氰胺盐类。

但是红磷因其本身带色的缘故只能用于黑色制品,且一般只用于尼龙6中,应用范围极窄;此外应用较为普遍的是三聚氰胺盐类,主要是三聚氰胺脲酸盐和磷酸盐,但是其阻燃效果不佳,添加量大且不能达到较高的阻燃等级,也只能适用于阻燃要求不高的场合。

尼龙的阻燃途径主要有:(1) 在复合过程中加入阻燃添加剂; 即通过机械混合方法,将阻燃剂加入到聚酰胺中,使其获得阻燃性,其优点是使用方便,适用面广,但对聚合物的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

可用于聚酰胺的主要添加型阻燃剂有双(六氯环戊二烯) 环辛烷、多磷酸铵、十溴二苯醚等。

使用添加型阻燃剂是目前尼龙阻燃的主要方法;(2) 在聚合物链上或表面上接枝或键合阻燃基团; 即阻燃剂是作为一种反应单体参加反应,并结合到聚酰胺的主链或侧链上去,使聚酰胺本身含有阻燃成分。

其特点是稳定性好,毒性小,对材料的使用性能影响小,阻燃性持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但操作和加工工艺复杂,在实际应用中不及添加型阻燃方法普遍。

尼龙阻燃剂的基础介绍

尼龙阻燃剂的基础介绍

2种常见尼龙阻燃剂的基础介绍尼龙可以被卤/锑或其它阻燃协同体系阻燃,也可以用红磷或三聚氰胺类的无卤阻燃体系来阻燃。

从量的角度来说,卤/锑协同体系仍然是使用最广泛的尼龙阻燃体系。

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人们正在致力于寻找卤素阻燃剂的替代品。

但通常说来这些替代体系一般都存在热稳定性低或吸潮等问题。

对于红磷来说,还有储存的问题,因其本身为易燃品。

{TodayHot}以下是尼龙中所使用的主要几种阻燃剂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1)含卤阻燃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在国外应用最广的一种就是溴化苯乙烯聚合物,它具有极其优越的热稳定性,并且由于它与尼龙是熔融可混的,因而在加工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此外,用它制备的阻燃尼龙还具有优越的电性能和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这种阻燃剂的局限性在于光稳定性较差且与尼龙尚不能完全相容。

另外其成本与目前国内应用较广的十溴联苯醚相比较高。

另外一种在尼龙中应用了许多年的阻燃剂就是敌可燃,它是一种含氯的阻燃剂,具有较高的阻燃效率和电性能,但其在热稳定性方面的局限性使之仅适用于加工温度较低的尼龙阻燃体系。

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广的阻燃剂就是十溴联笨醚,由于其较高的溴含量而对尼龙具有较高的阻燃效率,是最经济的一种阻燃剂。

但由于它是一种填料型阻燃剂,因而对加工流动性及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其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也教差。

近几年来,人们开发的在尼龙阻燃方面使用的一种新阻燃剂为十溴二苯氧基乙烷,它与十溴联苯醚具有相同的溴含量和同样高的阻燃效率,且与溴化苯乙烯聚合物一样无DPO(即所谓的二噁因)的问题。

此外,它还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

其局限性在于它与十溴联苯醚一样同属填料型阻燃剂,与聚合物相容性较差,因而加工流动性和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较差。

此外与十溴联苯醚相比成本上升较高。

2)无卤阻燃体系:尼龙中应用较广的无卤阻燃剂是红磷和三聚氰胺盐类。

红磷具有很高的阻燃效率并能改善制品的抗电弧性,但其储存及颜色方面的局限性大大限制了其在尼龙中的应用,一般只应用于尼龙6中。

阻燃尼龙材料的分类与应用

阻燃尼龙材料的分类与应用

阻燃尼龙材料的分类与应用
尼龙学名聚酰胺(PA),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突出的耐腐蚀、耐油性、耐热性、高模量等优点。

对其进行阻燃改性,可以显著提高其耐热性、模量尺寸稳定性及阻燃性,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电动工具等行业。

阻燃尼龙材料分为溴系阻燃尼龙和无卤阻燃尼龙两种。

溴系阻燃尼龙
溴系阻燃尼龙材料是通过添加溴系阻燃剂,提高材料阻燃性能。

聚赛龙高性能溴系阻燃
PA66FG430,具有以下优点:
1、高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
2、高相对漏电起痕指数 (CTI);
3、良好的阻燃性;
4、良好的成型性能和外观;
5、低烟气量产生;
6、符合RoHS环保要求。

无卤阻燃尼龙
无卤阻燃尼龙,尼龙中应用较广的无卤阻燃剂是红磷和三聚氰胺盐类,无卤阻燃尼龙产品阻燃性能优异,阻燃级别达到UL94V0级,具有低析出、防滴落、CTI值高、电气性能好、冲击强度高、对环境友好高、耐热等优点,适合做电气接插件。

聚赛龙阻燃尼龙材料的应用:。

尼龙阻燃

尼龙阻燃

一般而言,除了实验室新研发出来的各种阻燃剂外,尼龙的阻燃主要以市场上已有阻燃剂+已有协效剂来实现其阻燃改性
由于尼龙的分解温度大于300℃,因此目前市场上适合尼龙的阻燃剂主要有二乙基次膦酸铝(AlPi)、聚磷酸三聚氰胺(MPP)、聚磷酸铵(APP)、红磷(RP)等。

前述三种是用得比较多的阻燃剂。

阻燃非玻纤增强尼龙具体的阻燃配方为:
(1)13——15%二乙基次膦酸铝即可达到UL94 V-0级别,而且几乎不恶化力学性能,是所有阻燃剂中阻燃效率最高的。

(2)23——25%的聚磷酸三聚氰胺即可达到UL94 V-0级别,但力学性能不及配方1
(3)20%左右聚磷酸铵即可达到UL94 V-0级别,但此种阻燃剂迁移性不好,力学性能恶化也比较严重。

(4)10%红磷即可达到UL94 V-0级别,但会影响制品的外观,加深颜色,且不太安全。

使用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微胶囊化包覆后可提高其安全性。

当然各种阻燃剂可以复配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加入协效剂,如硼酸锌、蒙脱土等。

小木虫
磷系阻燃剂一般如果用红磷的话效果很好,但是有个缺点就是在挤出和注塑的时候会有一股难闻的气温,并且在注塑和挤出的时候容易起火花,如果是用磷系有机的话,一般用跟氮系互配会好点,只是对于用量上也会很多
如若只用MCA价格上比较便宜阻燃效果也是可以的,但是这种阻燃的等级只能达到V2,而再添加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之后阻燃的等级会达到V0。

楼主可以根据所要达到的阻燃等级来选择适当的阻燃配方
阻燃尼龙: 常用的就是溴锑体系,如十溴二苯乙烷(RDT-3)12份,三氧化二锑4份,加纤30%达到V0,而且像溴化聚苯乙烯BPS 621 或者是聚溴化聚苯乙烯BPS 3010也可以。

实验一 尼龙阻燃配方设计及原料的制备(1)

实验一 尼龙阻燃配方设计及原料的制备(1)

尼龙阻燃配方设计的综合设计性实验1.尼龙阻燃配方设计及原料的制备。

2. 尼龙阻燃标准试样的制备。

3. 尼龙阻燃试样的燃烧性能测定。

实验一尼龙阻燃配方设计及原料的制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塑料常用的阻燃剂;2.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学生自己选择阻燃剂,设计阻燃塑料的配方,设计实验路线和实验方法;3、掌握阻燃剂的阻燃机理;4、掌握阻燃尼龙粒子的生产方法二、实验原理1.卤系阻燃剂阻燃机理单独使用卤系阻燃剂时,主要在气相中延缓或阻止聚合物的燃烧。

卤系阻燃剂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的卤化氢(HX)可作为自由基终止剂捕捉聚合物燃烧链式反应中的活性自由基OH·、O·、H·,生成活性较低的卤素自由基,从而减缓或终止气相燃烧中的链式反应达到阻燃的目的。

卤化氢还能稀释空气中的氧,覆盖于材料表面阻隔空气,使材料的燃烧速度降低。

卤系阻燃剂与氧化锑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对卤代烃与氧化锑的详细研究表明卤化锑的生成是决定其阻燃作用的关键因素。

卤化物与Sb2O3反应生成卤化锑,卤化锑具有优异的阻燃作用表现如下:①卤—氧化锑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可降低聚合物燃烧温度和分解速度;②卤化锑蒸气能较长时间停留在气相中,有效地稀释可燃性气体,同时覆盖在聚合物表面,可隔热、隔氧;③液态及固态卤化锑微粒的表面效应可降低火焰能量;④在火焰下层的固态或熔融态聚合物中,卤化锑能促进成炭反应,相对减缓聚合物分解生成可燃性气体的速度,同时生成的炭层又可将聚合物封闭,阻止可燃性气体逸出和进入燃烧区;⑤三卤化锑在燃烧区内可捕获气相中维持燃烧链式反应的活性自由基,改变气相燃烧的反应模式,减少反应放热而使火焰碎灭。

2.磷系阻燃剂阻燃机理磷系阻燃剂阻燃的材料燃烧时可生成较多的焦炭,减少可燃性气体的生成量,使被阻燃材料的质量损失率大大降低,但燃烧时生成的烟量增大。

一般认为,有机磷系阻燃剂可同时在凝聚相及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但可能以凝聚相为主。

尼龙材料相关资料整理

尼龙材料相关资料整理

1.聚酰胺特性聚酰胺(PA)具有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的特点,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

但是,也由于聚酰胺品种繁多,在应用领域方面有些产品具有相似性,有些又有相当大的差别,需要仔细区分。

聚酰胺(Polyamide)俗称尼龙,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

尼龙中的主要品种是PA6和PA66,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PA11、PA12、PA610、PA612,另外还有PA1010、PA46、PA7、PA9、PA13。

新品种有尼龙6I、尼龙9T、特殊尼龙MXD6(阻隔性树脂)等;改性品种包括:增强尼龙、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反应注射成型(RIM)尼龙、芳香族尼龙、透明尼龙、高抗冲(超韧)尼龙、电镀尼龙、导电尼龙、阻燃尼龙、尼龙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等。

1.1.性能指标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为15000-30000。

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摩擦系数低,耐磨损,具有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等。

尼龙与玻璃纤维亲合性十分良好,因而容易增强。

但是尼龙染色性差,不易着色。

尼龙的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纤维增强可降低树脂吸水率,使其能在高温、高湿下工作。

其中尼龙66的硬度、刚性最高,但韧性最差。

尼龙的燃烧性为UL94V2级,氧指数为24-28。

尼龙的分解温度﹥299℃,在449℃-499℃会发生自燃。

尼龙的熔体流动性好,故制品壁厚可小到1mm。

1.2.性能特点与用途1.2.1.PA6物性:乳白色或微黄色透明到不透明角质状结晶性聚合物;可自由着色,韧性、耐磨性、自润滑性好、刚性小、耐低温,耐细菌、能慢燃,离火慢熄,有滴落、起泡现象。

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80℃,加抗冲改性剂后会降至160℃;用15%-50%玻纤增强,可提高至199℃,无机填充PA能提高其热变形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背景
尼龙(PA)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 具有强度高、耐油、耐磨、自润滑等诸多优良性能;而尼龙布具有弹性好、强力高等优点,广泛用于室内装饰、热气球、帐篷、汽车安全气囊和服装等。

但尼龙及其织物自身具有可燃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

对于电子、电气、仪表、交通、建筑行业等一些有阻燃要求的制品,需要进行尼龙的阻燃。

传统的卤系阻燃剂由于在燃烧中释放出有毒和腐蚀性气体而逐步受到限制, 无卤阻燃PA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2.尼龙阻燃机理
2.1尼龙的燃烧
一般超薄型尼龙织物燃烧时纤维熔融滴下,织物很少燃烧;当尼龙织物克重达到120 g/m2 时,由于原纤维的吸附作用,熔融物不易滴下,燃烧温度急剧升高,熔融物会成为引燃后续织物的火源,且燃烧非常剧烈,悬空刮刀涂布法是生产厚重阻燃涂层织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国外对尼龙布的阻燃性能要求特别高,例如英国BS-5852防火测试阻燃标准,工厂需要反复涂5~6次阻燃剂才能达到要求的厚度。

2.2尼龙的阻燃
阻燃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易燃或可燃材料难燃性、自熄性或消烟性的助剂,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的主要助剂之一。

近年来,随着防火安全标准的日益严格,全球阻燃剂用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所谓"阻燃",并不是指材料在整理后的纺织品在接触火源时不燃烧,而是使材料在火焰中能降低其可燃性,减缓火
焰蔓延速度,不形成大面积燃烧,而离开火焰后,能很快自熄,没有续燃和阴燃现象发生。

阻燃剂主要通过吸热作用、覆盖作用、抑制链反应、气体稀释作用等发挥阻燃效果。

2.3阻燃机理
2.3.1吸热作用
在高温条件下,阻燃剂能够强烈地吸收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降低可燃物的表面温度,减少辐射到燃烧表面和作用于自由基的热量,可燃性气体的生成被有效抑制,燃烧的蔓延被阻止。

2.3.2覆盖作用
在高温下,阻燃剂能形成泡沫状或玻璃状覆盖层,可以隔热、隔氧,并阻止可燃气体向外逸出,从而达到阻燃目的。

2.3.3抑制链反应
阻燃剂可在气相燃烧区中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抑制火焰的传播,使火焰的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终止。

2.3.4气体稀释作用
阻燃剂受热分解释放出不燃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气等,使材料裂解生成的可燃性气体被稀释到燃烧极限一下,或使火焰中心处部分区域的氧气不足,抑制燃烧的继续。

例如含卤阻燃剂在受热和燃烧过程中生成不燃性气体齒化氢,稀释周围的空气,能够起到阻燃作用。

2.3.5凝聚相阻燃
在凝聚相反应区,阻燃剂可改变材料的热裂解过程,促使材料发生脱水、缩合、环化、交联等反应,直至炭化,使炭化残渣增加,可燃性气体减少,起到阻燃作用。

3.尼龙阻燃剂的种类
尼龙阻燃产品一般要求具有UL94V-0阻燃级,依据加工和使用方式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

阻燃PA的方法,大多采用添加行阻燃剂,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反应型的阻燃剂。

例如:主链上含有三芳基氧化磷的尼龙66共聚物。

3.1卤素阻燃剂
由于PA的加工温度高,所以采用的添加型阻燃剂多是芳香族溴系阻燃剂,其添加量相对较少,阻燃效率却特别高。

3.1.1溴系阻燃剂
权衡效率、加工、价格、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等因素,一般用于尼龙材料的溴系阻燃剂主要有十溴联苯醚(DBDPO)、1,2-双(五溴乙烷)(BPBPE)、聚二溴苯乙烯(PDBS)、聚丙烯酸五溴苄酯(PPBBA)、溴代环氧树脂(BER)、十四溴二苯氧基苯(DBDPOB)、六溴环十二烷(HBCD)等。

3.1.2其他卤素阻燃剂
氯系阻燃剂中的德克隆(DCBR)等,也是高效的PA阻燃剂。

3.2无卤阻燃剂
由于卤素阻燃剂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烟雾和有毒、腐蚀性气体,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受到限制。

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2003年1月23日通过第2002/95/EC号《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限制某些含溴阻燃剂在电子电气产品中的应用,因此高阻燃、高安全、低毒、低烟、无腐蚀性气体产生的无卤型阻燃材料己成为近年来阻燃材料研发的趋势。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无卤型阻燃材料主要包括磷系阻燃剂、氮系硅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和纳米型阻燃剂等。

3.2.1磷系阻燃剂
磷系阻燃剂具有热稳定性好、不挥发、不产生腐蚀性毒气、效果持久等优点。

按组成和结构可分为无机磷阻燃剂和有机磷阻燃剂。

无机磷阻燃剂主要以红磷、磷酸盐及磷一氮基化合物为主;有机磷系阻燃剂具有阻燃和增塑双重功效,主要以磷酸酯、亚磷酸酯和膦酸酯为主。

此外,还有多种磷取代基的化合物、多聚物等。

磷系阻燃剂是弱的火焰抑制剂,对聚合物阻燃作用主要以凝聚相阻燃为主。

无卤阻燃增强尼龙66,目前市场常用的阻燃剂有红磷、聚磷酸密铵(MPP)、有机次磷酸盐。

以红磷为阻燃剂优点为阻燃效率高,添加量少,从而对制品性能影响小,主要缺点是制品除外观暗红外,在加工和高温高湿环境中有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并且腐蚀制品,索尼和松下公司先后开始禁用红磷,苹果公司也对红磷进行限制。

3.2.2氮系阻燃剂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 ) 是20 世纪80年代由日本开发的氮系阻燃剂产品,无卤、低毒、低烟等优点,可用于多种聚合物尤其是尼龙类高分子材料的阻燃。

但传统的MCA 熔点高(400 ℃以上直接分解和升华) ,只能以固相粒子形态与树脂共混复合, 因此分散不均匀,分散相尺寸大, 影响其阻燃效果;另外,由于MCA 主要是气相阻燃,燃烧过程中材料凝聚相成炭量较低,炭层松散,不能形成致密的保护层,也限制了其阻燃效率的提高。

3.2.3膨胀型阻燃剂
膨胀型阻燃剂(IFR)是以磷、氮为主要成分,燃烧时表面生成一层均匀的碳质泡沫层,能起到隔热、隔氧、抑烟的作用,并能防止产生熔滴现象,故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它主要通过形成多孔泡沫碳层在凝聚相起阻燃作用,但也可能在气相发挥阻燃作用。

一股由酸源(脱水剂)、碳源(成碳剂)和气源(氮源、发泡源)等3个部分组成。

以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为阻燃剂优点是色泽好,绿色环保,主要缺点是加工温度不能太高。

3.2.4硅系阻燃剂
硅系阻燃剂以有害性低而引起世人的重视。

按组成和结构可分为无机硅和有机硅系阻燃剂。

无机硅阻燃剂主要为SiO2,其阻燃机理是:当高分子材料燃烧时形成SiO2,覆盖层,起到绝燃和屏蔽双重作用。

SiO2很少单独使用,常与卤化物并用。

有机硅阻燃剂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防熔滴、环境友好的无卤阻燃剂,也是一种成炭型抑烟剂。

有机硅阻燃剂主要有硅树脂阻燃剂和聚硅硼氧烷阻燃剂。

阻燃的方法可以是直接将有机硅阻燃剂加入到高分子材料中,也可以是将一些带官能团(如端羟基、氦基或环氧基)的聚硅氧烷链段嵌入到一些聚合物中。

3.2.5其他类无卤阻燃剂
如纳米型阻燃剂,常见的纳米型阻燃剂主要为纳米AI(OH) 和Mg(OH),纳米Sb2O3和纳米层状双氢氧化物阻燃剂。

他们都是无机阻燃剂,具有热稳定性好、无毒、抑烟、不产生腐蚀性气体、高效促基材成碳作用和除酸能力等优点。

膨胀型石墨类阻燃剂是一种膨胀型有机阻燃剂,它具备独特的阻燃机制和无卤、低烟、低毒的特性,是阻燃剂无卤化的重要途径。

4.阻燃尼龙的配方参考
配方1增强的阻燃尼龙
(各物质组分及含量都经过修改,与实际配方相差较大,仅供参考)
成分质量百分比成分说明
尼龙6 50-70% 主料
玻璃纤维20-30% 增强剂
十溴联苯醚(DBDPO)10-15% 阻燃剂
三氧化二锑2-10% 阻燃剂
黑色色母0-2% 色粉
复配抗氧剂0-1%
抗滴落剂0-1% /
配方2 未增强的阻燃尼龙
(各物质组分及含量都经过修改,与实际配方相差较大,仅供参考)
成分质量百分比成分说明
尼龙66 60-80% 主料
溴代聚苯乙烯(68%溴)15-25% 阻燃剂
三氧化二锑0-10% 阻燃剂
ZB 0-10% 阻燃剂
复配抗氧剂0-1%
抗滴落剂0-1% /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