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英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十四章 印度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十四章 印度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 印度新闻传播史1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1780年至19世纪50年代,印度现代报刊的初创时期1.英国殖民统治的建立(1)1757年,英国人与印度人在印度西部的普拉西展开了一次决战——普拉西战役,此后,胜利了的英国人开始在印度站住了脚,占领了印度东部恒河口一带的富饶土地(孟加拉地区),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名义,进行殖民统治(首府加尔各答的威廉斯堡)。

(2)此前英国人已经控制了印度半岛西海岸的商业城市孟买和东南海岸的商业城市马德拉斯。

因此,印度最早的现代报刊,便是在这三个城市首先出现的。

(3)随着英国在印度进一步扩大殖民范围,1857—1859年全国性的印度土著士兵起义失败后,英军占领了名存实亡的莫卧儿帝国的首都德里,此后英国不再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而实行直接统治。

现在南亚次大陆主要国家的现代新闻业,都是英国人直接引入的。

1780年至19世纪50年代,印度现代报刊的初创时期印度民族运动报刊在各地的出现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40 民族运动的报刊向全国的发展 年代,印度新闻传播业的民 悄然发展的商业报刊 族斗争和党派斗争时期 通讯社和广播的出现 英国殖民当局对本地文报刊的箝制性新闻政策 英属印度各部分独立后的新闻传播业 独立后印度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特征和变化印度目前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格局印度新闻传播史2.印度现代报刊的初创(1)1766年,英国人博尔茨(William Bolts)在孟买出版了一份没有报名的报纸,其中包含一些抨击殖民当局的内容。

该报存在时间不长,可算是印度新闻业的一个序曲。

(2)1780年1月29日,另一个英国人(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的印刷工人)希基在加尔各答创办了印度第一家较正规的报纸《希基氏孟加拉公报或加尔各答大众广知者报》。

该报为英文周报,每期两页,主要报道政治和商业新闻。

(3)英文报纸出现,较早的如1784年作为英国孟加拉管区的官方机关报《加尔各答公报》、1785年创办的《孟加拉新闻》、1785年创办的《马德拉斯信使报》、1786年创办的《加尔各答纪事报》、1789年创办的《孟买先驱报》、1790年作为英国孟买管区机关报的《孟买信使报》、1791年创办的《孟买公报》等。

陈力丹-外新史会议发言PPT

陈力丹-外新史会议发言PPT
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小国更不要说了;
大洋洲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的国家,例如巴新、 斐济、汤加、萨摩亚等,都没有触及过。
第一编 世界新闻传播史 概述 (1万字)
一、现代新闻传播活动 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
二、现代新闻传播业得 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 互依存的条件
三、现代报刊遍及全球 的三个环节
四、新闻传播业从欧洲 传播到各洲的过程
五、西方报刊发展的三 个历史阶段
六、传媒形态的历史发 展过程
七、为什么要学习新闻 传播史
第二十一章 肯 尼亚新闻传播史 (5千字)
第七编 大洋洲板 块
第二十二章 澳 大利亚新闻传播 史(5千字)
第二十三章 新 西兰新闻传播史 (4千字)
现在人大新闻学院根据学校的要求,新闻传播学的 史论课程,一律减少到每门课每周2课时,一学期不 算复习总计约30课时。外新史课程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如何在有限的讲课时间内安排讲课内容,成 为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因而,除了概述和英、美作为重点外,需要教师总 结出其他国家新闻传播业特点的几句话,以及该国 现在的代表性传媒(两个),其他可以忽略,学生 需要的时候能够知道到哪儿查找即可;课堂教学还 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查找材料、向同 学播报等等。
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摸索。
征集研究世界各国新闻传播史论文的合作者
2014年《新闻界》9期 18. 《匈牙利民族新闻传播业的曲折历程》(与方惠合作),将发
表在《新闻界》2014年11期
各国的语言不同,特别是非英语国家的材料很难寻 找,即使有一些材料,不同外语之间的转换是很大 的障碍,好在谷歌有几十种语言的翻译功能。
另外,还需要作者从非新闻传播的史籍中找寻与新 闻传播相关的材料,在对具体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政治熟悉的情况下写作该国的新闻传播专门史,工 作繁琐且没有激励机制的保障,全凭对事业的忠诚。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

第三章外国新闻传播业的产生一、古代新闻传播1、古代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⑴新闻传播业的四个特点:①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②有采集新闻与传播新闻的手段③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才④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新闻传播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⑵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的前新闻传播业时期,即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的古代新闻传播时期。

⑶古代新闻的三个阶段:原始新闻传播、手写新闻传播、印刷新闻传播。

2、原始新闻传播原始新闻传播是指人类早期使用各种原始的、简单的生理手段来进行传播的活动。

包括口头传播、标记传播、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⑴口头传播:语言是人类与动物的分界线之一。

语言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古希腊马拉松报捷菲迪皮茨)⑵标记传播:借用一定的物品或记号来传播信息的传播活动。

(结绳记事、实物借代、珠贝传令)⑶声光传播:借助声音或者光波为信号传递信息,传播距离远,排列组合变化较多,可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

(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挥动旗幡。

褒姒烽火戏诸侯)⑷图式传播: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

图式传播孕育着文字,是原始新闻传播的高级形态。

3、手写新闻传播⑴手写新闻传播的出现:文字出现于奴隶社会初期。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文字与书写工具出现之后,人类传播就增加了新的传播方式:手写新闻传播。

(古埃及纸草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用骨棒、芦杆在泥板上刻字为楔形文字;古印度人书写在石、陶、象牙、树叶上,为印章文字。

欧亚羊皮纸,蔡伦造纸术)⑵两种手抄新闻①官方公报《每日纪闻》:古罗马时代,公元前59年尤里乌斯.凯撒当选执政官后,将元老院议事记录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涂有石膏的木板上,并手抄多份,在罗马帝国的军队和重要城市公示。

后来屋大维将布告牌发展为手抄官报。

内容:帝国政治新闻、战争消息、元老院议事、司法案件、名人言论、宗教记事。

目的:凯撒通过将上层会议内容公之于众来争取舆论支持,扩大自己的影响。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题及答案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题及答案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试复习一、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1、三社四边协议1870年1月17日,路透、哈瓦斯和沃尔夫三方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美联社也参加了该协定,又称“三社四边协定”,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

四大通讯社垄断了世界新闻市场,他们凭借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压制和排斥所在各国的新闻机构,迫使众多的新闻机构只能从他们唯一渠道获取新闻,达到更好的为本国资产阶级殖民活动服务的目的。

2、默多克默多克,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

新闻集团旗下拥有《澳大利亚人报》、《纽约邮报》、英国《泰晤士报》、英国《太阳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名报。

在他的麾下,还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 世纪福克斯公司。

当前他的事业还正在不断发展之中。

3、新记《大公报》1926年9月1日,新记《大公报》在天津创刊,成为中国北方的代表性商业报纸。

新记《大公报》创刊号宣布办报的“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该报的“三驾马车”领导结构是:吴鼎昌(银行家)任社长,胡政之(名记者)任总经理,张季鸾(名记者)任总编辑。

他们配合得当,各自发挥专长,报纸很快获得公誉。

4、癸丑报灾袁世凯为维护统治,从1912年至1916年,查封报纸71家、捣毁报纸9家,传讯报纸49家,至少有24位报人被杀,60人被捕,全国报纸减少了2/3,从500多家减到130多家。

这一阶段袁世凯政权对报刊的迫害,被称为“癸丑报灾”,因为1913(癸丑年)时袁世凯政权迫害报刊的高峰年头。

袁世凯制造“癸丑报灾”的实质是执政党采用暴力手段消灭反对党报刊和政治报人。

5、便士报便士报又称美分报,19世纪30年代由《纽约太阳报》带头兴起于美国,它以货币的最小单位为报纸的售价卖,每份报纸只卖一便士。

便士报的实质就是买报人不再需要支付报纸的全部成本,报社通过这一方式改变了以前报纸只是富人才买的起的状况,使报纸成了当时最大的信息传播媒介,为后来的报纸广告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报纸获取最大利润率的关键。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详解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圣才出品】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详解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圣才出品】

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1)大约10万年前,人类产生了语言,从此人类能够通过各种音节的组合,表达较为复杂、抽象的意思。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一次信息革命的标志。

(2)公元前3500多年,地中海东岸腓尼基一带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腓尼基文字。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3)文字虽然保留了语言信息,但是手抄传递的信息无论如何形不成规模,而且手抄的文字一定程度上又变成了一种很容易禁锢的信息。

于是,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 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 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的过程 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 “商业报刊时期” 广播电视媒介的高速发展新闻媒介的发展网络传播——“信息社会”的未来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4)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15世纪末的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

欧式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二、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1.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

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从而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十七章 韩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十七章 韩国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该报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该报为周三刊,每期 4 版。读者包括市民、知识
界和王朝内的外国人。
1899 年 12 月,徐被朝廷中人排挤出国,报纸停刊。为了纪念这份报纸,1957 年,韩
国新闻界将该报的创刊日 4 月 7 日确定为“新闻日”。
(5)《每日新闻》
2 / 2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 / 2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台,1933 年出现单频道的韩语广播。1945 年日本投降时,朝鲜半岛有 21 个广播电台,广 播能力 50 千瓦。
三、控制和反控制中成长的大韩民国新闻传播业 战后韩国报业的发展,初期受到朝鲜战争的影响,随后长期受到东西方“冷战”的政治 影响,发展是曲折的。 1.李承晚时期(1948—1960 年) (1)首任总统李承晚当政时期爆发朝鲜战争,他继续实行出版许可制度,对报刊采取 高度集权控制。李承晚继承了朝鲜王朝和日本统治者的专制主义传统。 (2)李承晚时期开始允许出现民营广播电台。1954 年出现首家宗教广播电台,1956 年出现首家商业电视台,1959 年出现首家商业广播电台。 (3)在 1960 年的“4.19 舆论革命”中,李承晚倒台。一家宗教广播电台—基督教广 播公司(CBS)夜以继日地传播《美国之音》的声音,对运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朴正熙时期(1961—1979 年) (1)李承晚倒台后,新的民主党政府废除了 88 号法令,实行完全的新闻出版自由。 一时间报纸的创办又变得极为容易,新闻敲诈和制造假新闻盛行。 (2)1961 年 5 月 16 日,朴正熙发动政变夺得政权。他当政时期,共宣布过 15 次“戒 严”和“紧急状态”。朴正熙时期可以分为 1963—1972 年、1972—1979 年两个时期。 ①1963—1972 年 前一时期,政府着重发展经济的政策是比较积极的,新闻政策相对宽松。起初,他允许 报纸对议会政治所有评论,但不允许报纸批评他的经济政策、军事独裁当局和他本人。 ②1972—1979 年 后一时期,朴正熙建立了垄断性的“维新体制”,以确保其独裁地位和终身统治。“为

中外新闻传播史 习题库(附答案)

中外新闻传播史 习题库(附答案)

填空题(第1章)1.中国古代经典称:“上古结绳面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2.发明家改进了造纸技术,以树皮、破布、废麻为原料,于公元105年制成了质量完好的纸张。

3.孔子编辑而成的,虽然记载历史,但从内容上看,不少篇章酷似现代新闻标题或导语。

4.古代希腊著名的史诗,和《奥德赛》,是行吟诗人历代累积的成果。

5.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在口头传播之外,又发明了结绳纪事、击鼓传讯、烽火报警、、图画传声等传播方式。

6.是记录和传达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思想的新工具。

7.世界各国的文字都是由文字发展演变而来的。

8.纸张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9.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恺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不久,就创办了。

10.公元前6年,恺撒的外甥又创办了《每日纪事》。

11.大约在《每日纪事》、《每日纪闻》刊行的同时,罗马境内还出现了早期的。

12.到了唐代,邸演变为,邸报亦由此演变为进奏院状。

13.唐代玄奘的真实地报道了其足迹所至的100多个国家的新闻,增长了人民的见识。

14.在15、16世纪之交,德国富格尔家族雇人将所得到的消息抄写,编辑成对外出售。

填空题(第2章)15.的发明和普及,是近代报刊诞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16.约在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改进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17.近代报刊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

18.法国的邮政制度形成于统治时期的1464年。

19.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印刷品出现于公元11世纪的。

20.1482年发行于德国奥格斯堡的,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印刷品。

21.欧洲人最早看到的印刷物是入侵欧洲时带出的纸币和纸牌。

22.根据近代报业的标准,只有在公元初期出现的定期新闻刊物,才能称得上是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23.1615年,爱格诺尔弗·莫尔创办的,被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24.1621年8月,英国出版商鲍尔尼和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

050301新闻学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考研大纲、考研经验分数线报录比

050301新闻学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考研大纲、考研经验分数线报录比

050301新闻学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考研大纲、考研经验分数线报录比XXX-2021中央民族大学006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考研050301新闻学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考研大纲、考研经验分数线报录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新祥旭邓老师说解业参考书新闻传播史论、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外国新闻传播史》程曼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十说》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延伸阅读)《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延伸阅读)新闻传播实务《新闻采访教程》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编辑学》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采访学》蓝鸿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网络传播概论》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延伸阅读)《公共关系学(第二版)》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延伸阅读)《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赵玉明、艾红红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延伸阅读) 新闻理论部分1、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别太适合跨专业的同学初次阅读,杨保军老师用哲学的视角来解构新闻学理论。

作为本科学了三年新闻学的我,一些章节读起来都较为吃力。

其中第五章新闻挑选标准,第六章新闻传播的普适原则,第八章新闻传媒,第九章新闻传播规律,第十章新闻自由,第十一章新闻道德需要着重阅读、明白、经历。

从2008年后的新闻学部分试题基本出自这本书的课后习题,建议去圣才网上买一本此书的配套课后习题解答。

2、新闻理论十说,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适合跨专业同学首次阅读,陈力丹老师把新闻学的重点内容用非常多生动的例子来阐述,比较容易明白。

但系统性别是非常强,是一本通识读物。

3、新闻学概论(第四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这本书看一看新闻与宣传的关系就脚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英国新闻传播史一、名词解释1.路透社(REUTERS)[南京师大2018年研;四川大学2017、2016、2015年研;南京大学2016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清华大学2005年研;中传2004年研] 答: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也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

1851年由朱利叶斯·路透创办于伦敦。

路透社的主要业务分为两大类: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信息。

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

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2007年5月,路透社被加拿大汤姆森集团以87亿英镑并购,现在名为“汤姆森-路透社”。

2.英国广播公司[南京师大2019年研;人大2016年研;厦门大学2016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研;中传2013年研]答:英国广播公司是英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

英国广播公司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①独家垄断时期:1922年10月,马可尼公司联合西方电气公司等另外五家无线电企业组建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同年11月1日开始营业,14日在伦敦开始日常广播。

1927年元旦,英王颁布“皇家约章”,将其改组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授予它在全国进行无线电广播的特权。

②“双头垄断”时期:1955年9月22日,独立广播公司伦敦电视台首次播放节目。

它的建立,标志着英国出现第一家靠广告收入和出售节目而维持经营的商业性广播电视公司。

③竞争时代:进入70年代后,新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得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发展迅速。

新型的卫星电视台,通过卫星技术向国内外传送新闻和娱乐节目。

3.星法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中传2008年研]相关试题:星法院法令[湖南师大2020年研;华南理工2020年研]答:星法院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出版法庭,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的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该法庭完全为封建王朝压制言论服务。

1586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出版法庭命令”,即著名的“星法院法令”,在颁布后的54年间,星法院成为英国出版自由的最大桎梏。

后来克伦威尔专政、查理二世复辟时期都将此法作为出版管理的基础。

该法令的执行,在伦敦由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在地方由教会和地方长官负责。

1641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下,“星法院”和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才被正式取消,这是英国报业第一次获得出版自由。

4.约翰·弥尔顿[清华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中央民大2007年研] 答: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47)是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其出版自由思想从18世纪起受到重视,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

1644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是世界上第一本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后,发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指出君主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权废黜甚至处死滥用职权的暴君。

1660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弥尔顿一度入狱,晚年他双目失明,仍然口述了三部光辉诗篇:《失乐园》(1667)、《复乐园》(1671)、《力士参孙》(1671)。

5.《论自由》答:《论自由》是由英国学者穆勒于1859年出版的著作,该书主要指出一个问题:当英国的新闻出版自由在法律上确立、人们可以自由无阻地报道事实和发表言论之时,一个新的问题便凸现出来,即多数人的意见有可能以其拥有的现实力量压制少数人意见的发表,这个问题并不是由法律规定的,但是在自由的环境中,实际上会造成新形式的不自由。

穆勒总结了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提醒人们注意防止“多数人的暴虐”。

他担心,对自由的威胁现在并不来自政府,而是社会上多数人不能容忍非传统的见解,他们对持不同意见的少数人投以怀疑的目光,以人数上的优势压制和整肃少数人。

6.新闻国际公司答:新闻国际公司是默多克的新闻公司(News Corporation)在英国的子公司,目前占有英国全国性报纸市场份额37.89%。

其下面的两个公司是新闻报业集团公司、泰晤士报公司。

前者主要出版《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后者主要出版《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

两个公司还出版其他二十几家地方性报刊。

二、简答题1.简述路透社的业务特色。

[南京师大2008年研]答:路透社是1851年由朱利叶斯·路透(Julius Reuter)在伦敦创办的。

它是英国最早的新闻通讯社,也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通讯社之一。

19世纪末,路透社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这种成就与其业务特色是分不开的。

(1)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业提供经济新闻。

这是路透社的传统项目,经过不断革新、完善,现在它是世界经济信息的最大供应者。

商情新闻的主要内容有:市场交易的价格及波动;外汇市场;与市场动向有关的重大世界新闻;各交易所的一般情况;对商品生产、动向和消费有影响的消息;生产和股票的统计调查;摘自世界著名刊物的重要评论等。

此外,用户可通过它的电脑系统进行货币、股票、证券、黄金等项交易;它还出售电子设备;提供各种信息检索,包括世界各国政治经济信息、各大公司的报表资料、各国报刊的文章材料等。

路透社的经济新闻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地位,并日渐成为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

其总收入有90%来自提供经济信息。

(2)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广,素有“迅速,干练”之称。

针对大众化报纸信息需求量大的特点,路透社开始了采集和发布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新闻,向报界供稿。

1858年10月,他说服《广告晨报》的总编,让该报免费试用路透社快讯两个星期,接着又和其他几家报纸达成了同样的协议。

由于路透社提供的报道迅速准确、价格便宜,各报陆续与它签订了订稿合同,就连一向保守自负的《泰晤士报》后来也成为它的订户。

取得报界支持以后,路透社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并且常常以时效性强的独家新闻在同行竞争中取胜。

1859年2月7日,当法奥关系日趋恶化、整个欧洲都在关注事态发展之时,路透社记者从拿破仑第三在国会的演说词中了解到法国政府对奥地利的态度,并通过电报线路迅速向英国发布新闻,从而成为第一个报道法国有可能对奥宣战消息的记者。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路透社又一次抢在其他媒体之前发布了战况消息。

1865年4月,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路透社比欧洲所有新闻媒体早两天报道了这一震惊世界的突发事件。

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路透社的声誉和影响。

2.英国广播电视的双头垄断时期。

[南京大学2019年研]相关试题:简述英国电视的“双头垄断”模式[暨南大学2016年研]答:针对广播电视被BBC垄断的现象,英国于1952年发起了“压力运动”,成立了“大众电视委员会”,强烈呼吁建立商业广播电视机构。

他们认为BBC的垄断限制了言论自由,减缓了广电事业的发展,而竞争能提高节目质量、增加机构活力。

1954年,议会通过《电视法案》,允许建立商业广播电视机构,并组建了独立电视局(ITA)负责管理。

(1)独立广播公司的建立①1955年9月22日,独立广播公司伦敦电视台首次播放节目。

它的建立标志着英国出现第一家靠广告收入和出售节目而维持经营的商业性广播电视公司。

②1972年议会决定开放商业广播,并将独立电视局(ITA)改名为独立广播局(IBA),同时管理商业电视和广播。

③1973年第一家私营电台(伦敦广播公司)开播。

从此以后,BBC垄断广播的局面也被打破。

不过英国的私营广播电视都受IBA的管辖并且只能租用IBA的设备播放,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IBA制约;而且各私营台是按地区批准设立的,一旦获得批准,也就在各自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

因此,人们把这种格局称作BBC和IBA的“双头垄断”。

(2)面对竞争的英国广播公司①1967~1971年,BBC对国内节目进行了改编,以迎合不同受众的接收期待。

②1964年,BBC增设电视二台,使电视节目互为补充。

1967年,第二套节目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1969年第一套节目也开始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3.英国广播公司公共化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湖南大学2019年研]答:(1)英国广播公司公共化发展战略的特点①体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分层决策体制和事业部制组织形式;②建立资源补偿、价值增殖与用户投资回报相结合的经营机制;③公共服务目标与商业化运营并重;④改革融资体制,优化资本结构,适度推进负债经营,通过杠杆效应提高投资报酬率;⑤编播与制作各自独立运行。

(2)英国广播公司公共化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①经营理念上:a.学会使用公共资金首先是政府财政拨款,用税收向公共广播电视提供经费支持。

其次,仿效英国引入广播电视许可证收费方式,以此收入作为广电公共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部分公共资金主要由专业的公益组织拨款获得,拨款来源于公众定期交纳的公共广播电视执照许可费。

最后,我国可以继续实行收订服务收费,包括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用户接收费、高清频道付费等,作为公共资金的另一大补充。

同时,公共资金中的一部分可用于对独立制作人等新的公共节目供应者优秀节目的奖励,借此加剧各类供应者之间在节目制作方面的良性竞争,促进公共节目质量的优化与提升。

b.更新理念,注重业务尽可能提供最佳质量的节目是英国广播公司的从业者在业务要求方面的重要理念。

这一理念是其节目制作的原动力,使其创作出来的节目无与伦比。

据此,我国应当重申国家的广电从业人员的价值理念,并加强广电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其在业务上做到最好,从而促进我国广电事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