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句子赏析
苏州园林哪些句子有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哪些句子有说明方法苏州园林,以其典雅精致的布局、优美自然的景色著称于世。
在这些园林中,不少句子巧妙地运用了说明方法,使得园林之美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以下将为您详细解析苏州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方法句子。
一、对比说明在苏州园林中,对比说明的句子常用于突出景物的特点。
例如:1.“池广鱼肥,林茂鸟聚。
”这句话通过对比池塘之广与鱼儿之肥、林木之茂与鸟儿之聚,生动地展现了园林中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排比说明排比说明在苏州园林句子中的应用,使园林景色更具韵律美。
例如:2.“翠竹青松,碧水白石,曲径通幽。
”这句话通过排比的手法,将翠竹、青松、碧水、白石等景物一一列举,形象地描绘了苏州园林的清幽之美。
三、拟人说明拟人说明在苏州园林句子中,使得园林景物更具生命力。
例如:3.“柳枝轻舞,荷花含笑。
”这句话将柳枝和荷花拟人化,仿佛它们有了情感和生命力,使园林景色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四、借景说明借景说明在苏州园林句子中,巧妙地引入了他处景物,以丰富园林的意境。
例如:4.“远眺虎丘,近闻寒山。
”这句话通过借景的手法,将园林与周边的虎丘、寒山寺等名胜相连,拓宽了园林的视野,丰富了园林的意境。
五、夸张说明夸张说明在苏州园林句子中,使园林景色更具艺术魅力。
例如:5.“一步十景,百步千姿。
”这句话夸张地表现了苏州园林中景色的丰富多样,使人流连忘返。
总结:苏州园林中的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既展现了园林的优美景色,又表达了园林的文化内涵。
描苏州园林的优美句子

描苏州园林的优美句子1.苏州园林,是一种细腻的美,无论是假山还是流水,都显得那么精致,让人沉醉其中。
2.苏州园林,是一种宁静的美,无论是阳光还是阴雨,都显得那么恬静,让人心情舒畅。
3.苏州园林,美轮美奂,每一座园林都有着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景观特色,让人感受到了人类艺术和自然美的完美交融。
4.苏州园林,是一种古典的美,无论是花鸟还是石兽,都显得那么优雅,让人流连忘返。
5.苏州园林,如诗如画,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
绿树环绕,花香四溢,每一处景致都精雕细琢,颇具匠心。
6.曲径通幽处,苏州园林中的小径蜿蜒伸展,引领着游人领略园林的精髓和古人的智慧。
7.苏州园林,如诗如画,绿树掩映,清新静谧,让人心旷神怡。
8.苏州园林,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于一体,亭台楼阁、假山流水,相映成趣。
游人在此可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温婉韵味和文人墨客的雅致情趣。
9.苏州园林,细腻入微,精美绝伦,展现了东方园林艺术的精致之美。
10.苏州园林,宁静致远,每一处景致都显得那么幽静、典雅,让人心旷神怡。
11.每一处苏州园林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或小巧玲珑,或规模宏大,或精致典雅,或富丽堂皇,让人赞叹不已。
12.苏州园林,如诗如画,独具匠心,令人陶醉。
13.苏州园林,古老而充满活力,每一个角落都展现出精湛的工艺和无比的精致。
14.苏州园林,四季如春,满园绿意盎然,花团锦簇,让人流连忘返。
15.苏州园林,如诗如画,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精致和匠心。
16.就是花繁草茂满园的华丽,就是翠竹落英山石的雅致,就是鱼戏绿波花浓的和谐,就是出水芙蓉连天的古典。
苏州的园景,有如持伞而过的江南少女,凌波微步,充满诗情画意的古韵。
17.被绿意包围,与古韵共舞。
苏州园林,是大自然的诗篇,是艺术的宝藏。
18.苏州园林,精美绝伦,每一处都充满着匠心独具的精致之感。
19.苏州园林,幽雅恬静,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喧嚣。
20.苏州园林在设计上的匠心独运,使得每个角落都能呈现出如画般的景致,令人陶醉。
形容苏州园林的美句

形容苏州园林的美句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气质,一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和园林爱好者。
其美丽和神秘感密切相关,在苏州园林中漫步,仿佛
进入一个迷人的世界。
以下是几句形容苏州园林美丽的句子。
1. 苏州园林如同织就的一件精美的锦缎,由无数纤细的丝线编织而成,梦幻而又细腻。
2. 抬头仰望,碧绿的树叶在阳光下闪耀,小河缓缓流过,澄清的水中
倒映着园林里的一草一木,犹如大自然的瑰宝。
3. 苏州园林是人类的艺术杰作,花草树木、池塘小桥,人力和自然的
和谐统一,柔和的色彩和和谐的布局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
的画卷。
4. 走入苏州园林,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时代,经
过千年岁月沉淀而成的绿意盎然的庭院,历史文化之美随处可见。
5. 苏州园林是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完美结合,人工善加修饰的园林环
境中有一种自然的氛围,仿佛大自然的力量在其中盈溢。
这些句子都展现了苏州园林的魅力和精彩之处。
苏州园林不仅是一种
园林建筑的形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苏州园林独特的风格和历史
文化的底蕴,使它成为了国内外人们向往之地。
在这里,人们可以放
松心情,寻找灵感,在苏州园林中感受到大自然和人类的和谐之美,让人不忍离去。
描写苏州园林优美的句子

描写苏州园林优美的句子【篇一:描写苏州园林优美的句子】【 - 优美句子】园林很美,它因庭院里的花和树、竹子而出名,下面是小编整理编辑,关于描写苏州园林美景的句子,大家一起去欣赏吧!1、园林是美丽的。
夜晚,雨点下在园林的小河里,如同一首轻快的乐曲。
丝丝缕缕的月光洒在小河上,如同闪耀的灯光,为在小河里畅游的小鱼增添了几份美丽。
2、微风拂过,菡萏和着风声浅吟低唱,露水在如玉盘的荷叶上来回滚动。
再向远望,满眼的荷花淡淡地微笑,风声如水汩汩,诉说着古色古香的拙政之园,诉说着如诗如画的古韵苏州。
3、园林的东边有一个庭院,庭院里栽满了鲜花,开的花朵不是很大,从远处看星星点点,颜色有黄、红、白……还散发着阵阵清香,庭院里装修的富丽堂皇。
园林的西部主要是假山。
假山重峦叠嶂,设计的十分逼真,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真山里游览,栩栩如生。
园林的北部有个小树林,里面种有竹子、杏树、桃树、铁杉等等。
夏天在此遮凉避暑是最好不过了。
4、一条气势雄伟的长龙又盘旋在了我们的眼前,定眼一看,原来是一条曲折蜿蜒的长廊,这长廊古香古色,很是好看。
一阵风吹过,我好像听见了龙的怒吼声;一束阳光照过,我好像看见了龙在展示他的绝技--神龙摆尾。
说这条廊子是龙,实在是形象:以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亭子为准,亭子是龙头,那弯弯曲曲、不知去向的长廊便是龙身,可是,龙尾却一直不肯露面,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用面纱遮住了自己的脸。
这可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呀!5、我抬头望去,这四座亭子造型各异、各不相同,分别是:春、夏、秋、冬亭。
每座亭子里都有每个季节明显的代表性事物,真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呀!我又来了劲儿,这儿跑跑,那儿看看,不得安稳。
我发现,春亭的窗棂、屏风上雕刻的喜鹊花纹尤其好看,他们象征着喜上眉梢、富贵吉祥、出门见喜……亭子的顶上也分别雕有不同的图案,十分精致,于是,我变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图案……6、我最喜欢的地方就属长廊了。
长廊好像彩带一样,把各个景点紧密地连接起来,它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走廊,长廊还是一条优美的画廊,走廊间的每根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各不相同。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说明方法
赏析苏州园林的句子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描述园林的美景:苏州园林以其精致、雅致的景色而闻名,句子中
可以描绘出园林的建筑特色、绿树成荫的景观、湖水流波的景色等等。
例如:“垂柳依依,春水碧波荡漾;独坐高楼,俯瞰园中亭台楼阁。
”
2.表达园林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
句子中可以通过表达园林所传递的思想、哲理或者文化内涵来赏析。
例如:“小桥流水人家,寓意着人们过上幸福和谐的生活;假山、水池、亭台,
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突出园林的历史价值:苏州园林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句子中可
以通过描述园林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等来赏析其历史价值。
例如:“紧
闭牡丹古寺门,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是功名利禄忙,终难逃去著名号。
”
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对苏州园林的句子进行赏析,并凸显其中的美感、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苏州园林中的说明方法的句子

苏州园林中的说明方法的句子
2.园内的错落有致的景观布局,充满了艺术性和自然美。
3. 园林中的石桥、石阶、石庭等石制品,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
的精髓。
4. 苏州园林的景点及建筑物,融合了自然山水和人文气息,让
人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底蕴。
5. 园内的假山造型各异,从不同角度欣赏,会感受到独特的美感。
6. 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不同季节的花卉变化,使人们感受
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变幻无穷的美。
7. 园林的设计和构造让人们感受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8. 园林中的小桥流水,倒映着周围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如诗如
画的美丽场景。
9. 苏州园林的传统文化和建筑技艺,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的代表之一,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0.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构造,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1 -。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以其精致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对苏州园林进行句子赏析,通过一些经典的描述,带领读者领略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
1. "苏州园林,一座庭院里的江南。
" 这句话将苏州园林比作一座庭院,展现了其小巧玲珑、精致典雅的特点。
江南一词则让人联想到水乡的柔情和丰饶,暗合了苏州园林以水为灵魂的设计理念。
2.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这是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景致,曲径蜿蜒,通向幽静的地方,禅房掩映在花木丛中,给人一种清幽淡泊的感觉。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镇夜色沉沉。
" 这句描述将苏州园林与古镇、流水、夜色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苏州园林夜晚的宁静和美丽,小桥流水、古镇夜色相映成趣。
4. "山水园林,一步一景。
" 这句话表达了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山水相间,每走一步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致,给人以无限的惊喜和享受。
5. "烟雨江南,园林如诗。
" 这句话将苏州园林与江南的烟雨联系在一起,将其比作一首诗,展现了苏州园林的柔美和意境。
6. "亭台楼阁,曲径通幽。
" 这句话展现了苏州园林中常见的建筑风格,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径蜿蜒通向幽静之处。
7. "园林之美,无需多言。
" 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人们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之情,其美丽不言而喻。
8. "春来花满园,夏至荷花香。
" 这句话通过描绘不同季节园林中的花草景致,展现了苏州园林的四季之美。
9. "园中有景,景中有园。
" 这句话表达了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园林中的景致相互映衬,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0. "一步一景,处处皆景。
" 这句话再次强调了苏州园林的景致变化之处,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色。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工艺,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观赏。
苏州园林作比较的句子

苏州园林作比较的句子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园林的东边有一个庭院,庭院里栽满了鲜花,开的花朵不是很大,从远处看星星点点,颜色有黄、红、白……还散发着阵阵清香,庭院里装修的富丽堂皇。
园林的西部主要是假山。
假山重峦叠嶂,设计的十分逼真,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真山里游览,栩栩如生。
园林的北部有个小树林,里面种有竹子、杏树、桃树、铁杉等等。
夏天在此遮凉避暑是最好不过了。
苏州的园林,有如天造地设一般。
至于苏州以沧浪亭、狮子林外、拙政园区、留园号称宋、元、明、清四大名园。
留园与拙政园同建于清者,何分列于两代,此又令人不解者。
余谓以静观为主之网师园,动观为主之拙政园,苍古之沧浪亭,华瞻之留园,合称苏州四大名园,则予游者以易领会园林特征也。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小桥流水人家。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唐代诗人杜荀鹤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迷醉的江南水乡之梦。
苏州是一座清丽婉约的小城,四处可见小桥、流水、人家赞美苏州的优美句子(为苏州点赞)赞美苏州的优美句子(为苏州点赞)。
人家临水而居,水上有着千姿百态的小石桥。
那些石板桥、石拱桥大多构思精巧,形态各异,新颖别致,周庄的双桥古朴简洁,吴门桥高雅秀丽,江村桥如长虹卧波,宝带桥似柔软玉带……它们和岸边的那些树木花草相互映衬着倒映在水中,成为苏州最具特色的一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
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微风拂过,菡萏和着风声浅吟低唱,露水在如玉盘的荷叶上来回滚动。
再向远望,满眼的荷花淡淡地微笑,风声如水汩汩,诉说着古色古香的拙政之园,诉说着如诗如画的古韵苏州。
名冠财神,商称圣手,树一座丰碑,声蜚海宇;园林俊秀,水木清华,看半城宅院,景胜苏州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句子赏析
一篇《苏州园林》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貌,那么同学们要如何做这篇文章的句子赏析呢?整理了《苏州园林》文章句子赏析,希望对你学习《苏州园林》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文章句子赏析1、“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
多么富有画意的句子。
“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珠光宝气”,显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2、“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中“标本”一词有典范、代表的意思。
它形象地表明苏州园林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
3、如何理解“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大多”表示很多、大部分。
“无所依傍”指不依靠在其他建筑物上,目的是增加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真的把景致分开。
因为花墙和廊子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一览无余。
使整个园林时
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增加观赏者的兴致,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意境。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
用肯定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为了强调园林特征的共同点,又从反面表明设计者追求目标的坚定态度。
5、“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
此句精练而形象,写出了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而这种“错落有致”是符合自然美的原则的。
6、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
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了这个特征。
在这之后,文章还附带谈到苏州园林的一些次要特色:角落、门和窗、色彩。
7、“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
写出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每一个极小的局部都是一幅美的画。
《苏州园林》原文赏析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
名字,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
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
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
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中找出同来。
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
另外,对于“图画”,我们也应该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领会苏州园林的特点。
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
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
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
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
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
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
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
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
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
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
《苏州园林》文章艺术特征一、语言美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苏州园林》的语言不仅准确简练,而且优美耐人寻味。
如“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中的“蔓延”、“补”字,表示了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重峦叠嶂”一词写出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
“高低屈曲”状写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
“俯仰生姿”又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描绘出对各类树木错落有致的精心安排。
“盘曲嶙峋”形容古老藤萝枝条的弯曲枯干,满眼的“珠光宝气”又写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了生意盎然的画面。
二、动态美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恰当的引用勾勒出一个情趣横溢的意境:夏秋季节,眼前一片碧绿的荷塘,鲜艳的荷花,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嬉戏、玩耍。
此时此景构成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动态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
三、谐和美
所谓谐和美,就是指布局、配合得适当、匀称的美。
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布局上的谐和。
苏州园林的布局是不讲究对称的,要求自然之趣,符合“美术画”的要求。
至于假山的堆叠和配合,则使人忘却了苏州城市,给人置身山间的实感。
至于园林建筑色彩的谐和,文章则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的建筑颜色与北京园林
建筑的颜色进行比较,说明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大多漆广漆(天然漆的一种),这种颜色与周围颜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
到了花开的季节,相映成趣,把花衬托得更加“明艳照眼”。
四、映衬美
映衬美称为陪衬、衬托。
园林中花草树木的映衬也着眼于画意:“高树与低树……”两个“……相间”从而使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远景和近景层次的映衬,园林中设置花墙、廊子和漏窗,其目的都是为增加观赏点,力求从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优美的意境,让游览者感到美不胜收。
五、结构美
精巧的结构给人以美的感觉。
本文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
文章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叙述。
全文的结构脉络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提出总纲(“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接着说明总体上的特色,阐发总纲的思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然后就形成这个总体上的特色的四设计原则(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分别作出具体介绍、并谈到其他的一些次要特色(门、窗、梁柱的特殊风格);最后结束全文,留有余地,给人回味。
从而使文章严丝合缝。
总之,《苏州园林》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融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以精炼优美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
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作了正确、深刻的介绍,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此文章不仅给人以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