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呼吸与鼻)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负责供给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它主要由呼吸道、肺部和呼吸肌组成,结构与功能相互关联,共同完成呼吸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但共同为呼吸提供通道和保护作用。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由两侧鼻孔和鼻腔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加湿、过滤空气,减少对呼吸系统的损害。
咽喉连接鼻腔和气管,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让空气进入气管,同时阻止食物进入气管,起到保护作用。
气管是连接咽喉和支气管的管道,是呼吸道的主干。
它由环状软骨支持,具有弹性,能够防止气道坍塌。
气管内壁有纤毛和黏液,能够清除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
支气管是气管分支出的管道,分为左右两支。
支气管的结构与气管类似,但直径更小,分布更为细致。
它们在肺部进一步分支,形成支气管树状结构,最终将空气输送到肺泡。
二、肺部的结构与功能肺部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主要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它们由支气管和肺泡组成。
支气管树是由支气管及其分支组成的,形状酷似一棵树。
支气管较粗大,在肺部内部细分为更小的管道,最终到达肺泡。
肺泡是呼吸系统的结构单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表面覆盖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流入肺泡,由肺部排出。
肺部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正常情况下,肺泡内部氧气浓度比血液中氧气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则相反。
这种浓度差使氧气能够顺利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能够顺利排出。
三、呼吸肌的结构与功能呼吸肌位于胸腔内,主要由膈肌和肋间肌组成。
它们的收缩和放松控制着呼吸的进行。
膈肌是呼吸肌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胸腔底部。
当膈肌收缩时,它向下移动,胸腔容积增大,使气体进入肺部;当膈肌放松时,它向上移动,胸腔容积减小,使气体排出。
肋间肌是位于肋骨之间的一组肌肉,包括外肋间肌和内肋间肌。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机制
化学感受器调节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对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敏感,通过调节呼吸中 枢的兴奋性来影响呼吸运动。
激素调节
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可通过作用于呼吸肌和呼吸中枢,影响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
呼吸肌功能与调节
呼吸肌功能
呼吸肌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肌,它们通过收缩和舒张引起胸腔容积的变化,从 而实现肺通气。
呼吸肌调节
呼吸肌的收缩力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神经调节主要通过改变呼吸肌的兴 奋性和收缩耦联来影响呼吸肌的收缩力;体液调节则通过改变呼吸肌的代谢和 能量供应来影响呼吸肌的收缩力。
05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临床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及临床表现
感冒
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塞 、流涕、咳嗽、喉咙痛等。
02
鼻腔内有嗅觉细胞,对气味分子敏感,能够将气味 分子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识别。
03
鼻腔内的黏膜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使吸入 的空气更加适合呼吸道的生理需求。
咽喉结构与功能
01
咽喉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通道,具有吞咽和呼吸的功
能。
02
咽喉内有会厌软骨和杓状软骨等结构,可以调节喉腔
的大小和形状,确保呼吸和吞咽的顺利进行。
03 使用空气净化器或空气加湿器,改善室内空气质 量。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提高心肺功能。 加强呼吸肌锻炼,如深呼吸、吹气球等,增强呼吸肌力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
鼓励吸烟者戒烟,减少被 动吸烟的危害。
呼吸系统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各 级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位于胸腔内,左 右各一。
呼吸系统组成和功能

呼吸系统组成和功能1.引言1.1 概述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由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两部分组成。
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和喉部,而下呼吸道则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此外,呼吸系统还负责调节呼吸,以维持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它包括鼻腔、咽部和喉部。
鼻腔是我们闻到气味的地方,同时也是气体进入呼吸系统的第一站。
鼻腔内覆盖着粘膜,它能够将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等异物过滤掉,保护呼吸道的健康。
咽部是连接鼻腔和喉部的通道,它既是呼吸道的一部分,也是消化道的一部分。
喉部是声带的所在地,它负责声音的产生。
下呼吸道是呼吸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气管是连接喉部和支气管的管道,它内部有环状软骨支架,能够保持气道的通畅。
支气管是气管分支出来的管道,将空气输送到肺部的不同区域。
肺部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部内有大量的小叶,每个小叶都包裹着无数的肺泡。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它通过壁面上的微小血管与血液中的红细胞接触,实现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气体交换和呼吸调节两个方面。
气体交换是指将空气中的氧气吸入肺部,并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通过肺泡和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来实现。
呼吸调节是指根据机体的需要,调节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以维持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呼吸调节主要通过呼吸中枢和化学感受器来实现,它们感受机体的血氧和二氧化碳水平,并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来控制呼吸活动的强度和节律。
综上所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其功能主要包括气体交换和呼吸调节。
呼吸系统的健康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我们应该重视呼吸系统的保护和养护,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和生活方式。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 引言:首先进行概述,介绍呼吸系统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目的和重点。
人体呼吸知识点总结

人体呼吸知识点总结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1鼻腔和咽喉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它通过滤除空气中的粉尘、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保护了肺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鼻腔内的纤毛和黏液能够帮助清除空气中的杂质,同时,鼻黏膜上的微血管还可以将冷却并湿润的空气传递给肺部,有助于保护呼吸道。
咽喉是气道和食道的交汇处,它通过软腭和喉头等结构,将空气和食物进行分开,并向下传输。
1.2气管和支气管气管是连接咽部与支气管的管道,它有着软骨环支撑,以防止气管塌陷。
气管内部有粘液和纤毛,能够帮助清除异常物质,保护呼吸系统。
气管分支为两支支气管,分别通往左右肺。
1.3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它由左右两个肺叶组成,内部充满了肺泡。
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它通过膜上的毛细血管,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与氧气进行交换。
这种气体交换过程是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
1.4呼吸肌呼吸肌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肌。
膈肌是呼吸运动的主要肌肉,在吸气时,膈肌收缩,使得胸腔扩大,从而导致气压降低,空气自然流入。
在呼气时,膈肌放松,胸腔收缩,从而使得气压升高,空气被排出。
肋间肌则通过肋骨的上抬和下降,在呼吸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
1.5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向体内引入氧气,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在描述呼吸系统的功能时,必须提到气体交换这一重要的生理过程。
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中,氧气在呼吸过程中通过膜上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中,二氧化碳则相反地由血液中排出。
这种气体交换保证了细胞的氧气供应,同时也防止了体内二氧化碳的积累。
二、呼吸的生理机制2.1肺泡通气肺泡通气是指肺泡内外气体交换的过程。
在通气时,空气通过气道进入肺泡,与肺泡内的血管交换气体。
氧气进入肺泡,而二氧化碳则从肺泡排出。
这种气体交换是呼吸系统最基本的生理过程。
2.2呼吸中枢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丘脑,它负责调节人体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在静息状态下,呼吸中枢会自动调控呼吸频率,保持良好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呼吸系统生理学重点内容

呼吸系统生理学重点内容
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等部分。
- 其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并参与维持酸碱平衡。
2. 呼吸过程
- 呼吸过程主要分为呼吸道通气、肺泡通气和肺毛细血管气体
交换三个阶段。
- 呼吸道通气是指空气从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进入肺部。
- 肺泡通气是指氧气从肺泡进入肺毛细血管,而二氧化碳则相反。
- 肺毛细血管气体交换是指氧气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而二
氧化碳则相反。
3. 呼吸控制
- 呼吸的调节主要由呼吸中枢和感受器控制。
- 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脊髓,受到血液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
及酸碱平衡的反馈调节。
- 感受器包括呼吸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能感知和调节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4. 呼吸肌肉
- 呼吸肌肉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肌。
- 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肉,通过膨胀和收缩来控制呼吸。
- 肋间肌则帮助扩张和收缩胸腔,增加肺的容积。
5. 呼吸与运动
- 呼吸与运动息息相关。
- 运动时,呼吸加快、加深,以满足肌肉对氧气的需求,并排出产生的二氧化碳。
6. 呼吸系统的生理变化
- 呼吸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会出现生理变化,例如婴儿和年老者的呼吸频率较快,肺功能也有所不同。
以上是呼吸系统生理学的一些重点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呼吸系统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主要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它的核心功能是吸入氧气,将其输送到人体各个组织,同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首先,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氧气的吸入。
当我们呼吸时,气体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呼吸道,经过喉部和气管,最终到达肺部。
在气道中,有许多细小的毛发状结构称为纤毛,它们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防止它们进入肺部。
此外,呼吸系统的黏膜中还分泌一种叫做粘液的物质,有助于捕捉更多的灰尘和病原体。
其次,呼吸系统的功能是气体交换。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当空气到达肺部时,氧气会通过肺泡内壁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同时,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会从红细胞中向肺泡中进行扩散,并最终从呼吸道排出体外。
第三,呼吸系统还参与了酸碱平衡的调节。
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进行的重要机制。
当身体代谢产生酸性物质时,呼吸系统会通过调节呼出的二氧化碳量来影响体内酸碱平衡。
如果体内酸性物质过多,呼吸中枢会通过加快呼吸来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从而改善酸碱平衡。
另外,呼吸系统还起到保护和清理功能。
通过咳嗽和打喷嚏,呼吸系统可以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和病原体。
咳嗽是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当异物刺激呼吸道内壁时,肺部里的肌肉会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排出异物。
打喷嚏则是一种类似的反应,当鼻腔发现病毒或其他刺激物时,咳嗽中枢会发送信号,引起打喷嚏。
综上所述,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氧气吸入,气体交换,酸碱平衡调节,以及保护和清理作用。
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行对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
呼吸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呼吸系统的作用和原理呼吸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生理系统,它起着将氧气吸入身体、并排出二氧化碳的关键作用。
这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由许多不同组织和器官组成,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呼吸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一、呼吸系统的作用1. 氧气供应:呼吸系统通过鼻腔和口腔将空气引入身体内部,并从中提取出含有丰富氧气(O2)的空气。
这些含有氧气分子的空气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喉咙,然后经过喉头进入到与食道共用一条通道的气管。
最后,空气通过主支支管进入肺部,其中小细胞扩展以增加表面积以便更好地进行甲状软化。
2. 二氧化碳排出:除了提供充足的氧供应外,呼吸系统还负责将生成于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排出体外。
二氧化碳通过主支气管和气管由肺部排出体外,然后经过鼻腔或口腔和喉头被呼出。
这种反应是基于人体组织细胞利用氧进行新陈代谢时生成的。
3. 酸碱平衡:除了参与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之外,呼吸系统还通过控制血液中的酸碱平衡来维持人体内稳定的PH水平。
当二氧化碳在肺泡中被排出并进入外部环境时,一些酸性成分也将随之排除,保持血液的PH值处于正常水平。
二、呼吸系统的原理1. 通风机制:呼吸系统通过与环境相接触的开口通道(例如鼻孔和口腔)来引导空气进入身体内部。
这两个开口通道都具有粘液膜和纤毛上皮层,在进入身体之前对空气进行滤净,并将其加温至适合人体温度。
2. 捕集富含氧气的空气:在经过鼻腔或口腔后,空气进入喉咙。
这里有两个功能重要的结构:喉头和喉咙陷门。
当我们吸入空气时,我们的喉咙会打开,并使空气进入到气管中。
但在吃饭或喝水时,我们需要遮住喉头以防止进食物进入呼吸道。
3. 氧气分配:分流器被用来将空气引导进入肺部,它将表面积扩大到很大程度上。
薄薄的血管壁将空气与血液相隔开来,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氧合作用。
此过程同时也帮助控制酸碱平衡。
4. 二氧化碳排放:呼吸系统利用与新鲜空气接触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换气。
生理学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

生理学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人体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负责人体的呼吸活动,以及供应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
生理学研究了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解析了它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其相关的生理学原理。
一、呼吸气道和呼吸肌肉人体的呼吸过程涉及到一系列气道和肌肉的协同工作。
首先,氧气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到气管和支气管,最终到达肺部。
在此过程中,鼻腔和口腔的黏膜能够对空气进行加热和过滤,提供适合呼吸的气流。
呼吸肌肉的主要成员是膈肌和肋间肌群。
膈肌是呼吸肌肉中最重要的肌肉,它通过收缩和松弛来控制肺部的容积变化。
肋间肌群则负责调节胸廓的运动,使肺部能够充分膨胀和收缩。
二、呼吸运动和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当肌肉收缩时,胸廓扩大,导致肺部内的压力下降,空气进入呼吸道。
而当肌肉松弛时,胸廓收缩,导致肺部内的压力增加,空气被排出体外。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
呼吸中枢通过感受大脑和体内各部分的化学信号,调节呼吸肌肉的活动。
当氧气水平下降或二氧化碳水平升高时,呼吸中枢会增加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以保持血液中的氧气水平稳定。
三、气体交换和血液运输呼吸系统通过气体交换和血液运输,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细胞,同时排除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
当呼吸肌肉收缩,肺部腔容积增大,空气进入肺泡,与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发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最终被呼出体外。
血液运输是呼吸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以血红蛋白氧合物的形式被输送到全身细胞。
同时,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产生后,溶解在血液中,以及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再次返回到肺部,最终排出体外。
四、调节呼吸功能的因素呼吸功能的调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神经系统、血液化学和荷尔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知识!
25
呼吸
气体扩散速率(D):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 的容积。
分压差(P)×面积(A)×温度(T) 溶解度
气体扩散速率(D) ∝
扩散距离(d)
× 分子量2
医学知识!
26
呼吸
(2)影响因素 主要是分压差
医学知识!
27
呼吸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图) 1. 肺部气体交换
O2 肺泡 血液
102 40 100
医学知识!
34
呼吸
四、气体的运输 (一)基本情况
O2和C O2的运输形式: 化学结合为主 物理溶解为次 但后者是前者的前提。
医学知识!
35
呼吸
(二)氧的运输
1、运输形式和运输量
500 8000
8
1000 8000
32
250 8000
5600 6800 3200
浅快呼吸:肺泡通气量 ,对肺换气不利。 深慢呼吸:肺泡通气量 ,提高肺通气效能。
医学知识!
24
呼吸
三、气体的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1. 气体的扩散 (1)概念 气体扩散:
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发生净 转移的过程
外呼吸
气体的运输
内呼吸
医学知识!
4
呼吸
二、肺通气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通气的器官: 呼吸道 肺泡 胸廓
医学知识!
5
呼吸
(一)肺通气的动力
1、概述 肺通气的过程 (图) 直接动力:外界气压与肺内压间的压差。 原始动力: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与舒张所引起的胸
医学知识!
30
呼吸
肺毛细血管关闭,肺气肿,肺不张,
肺泡破裂时,呼吸膜扩散面积 。
总厚度不到1µm,部分不到0.2µm
肺纤维化,肺水肿,炎性渗出时,呼
吸膜扩散距离 。
(图)
医学知识!
31
呼吸
2. 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 perfusion ratio VA /Q)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 量之间的比值,正常成人安静时约 为0.84。 (图)
医学知识!
1
呼吸
一、概述
1. 概念(respiration)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的过程。 2. 作用
摄O2,排CO2 ,保证气体代谢平衡;
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医学知识!
2
3 .基本环节 (图)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 气体的运输; 内呼吸
医学知识!
3
呼吸
医学知识!
32
呼吸
VA /Q变大: (图) 通气过多或血流不足,使部分肺泡气
未能与血液气充分交换,致无效腔增大。 如:肺血管栓塞。
医学知识!
33
呼吸
VA /Q变小 (图2) 通气不足或血流过多,部分血液流经
通气不良的肺泡,使V血中的气体未得 到充分更新,致功能性A-V短路。
如支气管痉挛。
VA /Q增大或减小均可影响肺换气,造成 缺O2或C O2潴留,但以缺O2为主。
医学知识!
11
呼吸
(4)生理意义 ① 使肺泡维持扩张状态,保证正常的
肺通气和肺换气。 ② 促进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
胸膜腔破裂,气体进入,则形成气胸。 (图)
医学知识!
12
呼吸
(二)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
70%
非弹性阻力
30%
医学知识!
13
弹性阻力 肺弹性阻力
弹性回缩力 表面张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
医学知识!
14
呼吸
1. 弹性阻力及顺应性 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
所具有的对抗变形和回位的能力。 顺应性: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容积的变化(△V)
顺应性(C)=
L/cmH2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压力的变化(△P)
弹性阻力与顺应性成反比
医学知识!
15
呼吸
1/3——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 2/3——肺泡内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
廓扩大和缩小。
医学知识!
6
呼吸
思考:人工呼吸的原理
2、胸内压 (1)概念 胸膜腔:脏壁二层胸膜之间的一个密
闭的潜在的腔隙。 (图) 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正常情况
下呈负压。
医学知识!
7
呼吸
(2)形成机制 ① 胸膜腔是一个仅含少量浆液的密闭的
腔隙 (图)
医学知识!
8
呼吸
②、扩张的肺组织具有回缩力 (图) 肺内始终有气体存在,就始终有弹
性回缩力。 发育时,胸廓的生长速度大于肺,
故肺永远处于被牵张状态,而具有回 缩趋势。
医学知识!
9
呼吸
③ 胸内压的组成及胸内负压( 图) 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呼、吸气末
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0-肺回缩力 =-肺回缩力
吸气,胸内负压更大 呼气,胸内负压减小
医学知识!
10
呼吸
(3)正常值 平静呼吸: 吸气末-10~-5mmHg; 呼气末-5~-3mmHg 用力呼吸(关闭声门): 吸气-90mmHg; 呼气110mmHg
医学知识!
19
呼吸
气道阻力(占80~90%) 与管径,流速和湍流有关 惯性阻力:
气流在发动、变速、换向时,气流和 组织惯性产生的阻止气体运动的力。 大气道阻力〉小气道
医学知识!
20
呼吸
粘滞阻力: 呼吸时,组织相对位移产生的摩擦
医学知识!
21
呼吸
(三)肺通气功能指标 (图)
潮气量:每次呼吸,吸入或者呼出的气体 量(500ml)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补呼 肺通气量(pulmonary ventilation): 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CO2 血液 肺泡
46 40 40
V血 A血
医学知识!
28
呼吸
2 . 组织处气体交换 (图)
O2 血液 100
组织 40 40
CO2 组织 血液
46
40 46
A血
V血
医学知识!
29
呼吸
(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 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呼吸膜: 肺泡腔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膜。 由六层结构组成。 平静呼吸时,供气体交换的呼吸膜面积约40m2 用力呼吸时,供气体交换的呼吸膜面积约70m2
肺表面活性物质 合成与释放:肺泡Ⅱ型细胞 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DPL) ( 图)
医学知识!
16
呼吸
作用: (1) 增大肺顺应性 (2) 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图) (3) 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医学知识!
17
呼吸
(2)胸廓的弹性阻力
医学知识!
18
2. 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 惯性阻力 粘滞阻力
=潮气量×呼吸频率 (6-9L) 无效腔:150ml
医学知识!
22
呼吸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肺泡通气量= (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
医学知识!
23
不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时的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呼吸频率 潮气量 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