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图文转换之漫画题

(一)漫画类一、漫画的定义漫画是一种拥有激烈嘲讽性或责备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经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嘲讽、责备或夸奖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门问题,拥有激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资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奇新奇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说明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常常见告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必定有鲜亮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形;说明是对画面情形的文字提示或讲解。
经过对这三部分的认真阅读,就能从整体上归纳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虑和警告。
二.怎样读懂漫画?几种漫画的察看角度:1.人物型漫画我这车牌拍了 100 万我这幅画拍了5万参照答案:嘲讽了社会中那种才华横溢反倒赶不上谋利钻营的现象。
注意:(1)人物的衣着妆扮——示意人物身份(2)人物的表情——示意人物的心理(3)人物的语言——示意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2.事物型漫画漫画中的物常常是寄托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不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貌的大肥鸡,屁股后边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嘲讽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擅长自吹自擂,夸张业绩的现象。
注意:( 1)察看事物的自己特色——示意了漫画嘲讽 / 夸奖对象( 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示意漫画的寓意点3.情节型漫画一个完好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能够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能够形成鲜亮的对照关系:注意:(1)明确主体——示意漫画的嘲讽/ 赞誉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示意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示意其干部身份。
说明“研究研究”——示意人物的办事方式变化:人物衣着——渐渐减少,示意时间的变化线团——愈来愈小,离主人公愈来愈远,示意应当办理的事情愈来愈不受重视。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2.仔细观察下面图画,请你为其配一段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
3.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6分)(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2)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4分)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6分)(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80个字。
(3分)(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
(3分)5.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切合漫画含义,不得用“无题”作标题,8个字以内。
(2分)(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要求:25个字以内。
(2分)7.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4分)(1)请用简洁的文字描述这幅漫画(不超过60字)。
(2)请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8.(1)阅读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5分)说明:福州市的陈先生因为把车停在大妈们跳舞的“地盘”,结果他的车胎被几名跳广场舞的大妈扎破了,导致开车时车子突然失控,险些酿成事故。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内容。
(2分)②你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3分)9.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其寓意。
(不超过12字)(3分)10.请简要描述下面的漫画,并揭示漫画的寓意。
要求:表达鲜明、生动。
(4分)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2分)1.(1)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在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2)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讯工具,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疏远。
图文转换之漫画(附答案)

图文转换——漫画题【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常识以及常见题型。
2.掌握漫画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3.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完成考题要求。
【知识链接】一、漫画的定义漫画是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多从生活现象和政治事件中取材,通过变形、夸张、比拟、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二、漫画的构成1.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3.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三、漫画类题解题方略1.看标题,明寓意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
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看细节,探主旨①记叙类漫画: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②寓意类漫画: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
应跟现实生活做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意义。
3.看提示,辨内涵为了表达漫画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画中的对话式语言文字,要仔细揣摩其言外之意,不能想当然。
4.看夸张,悟深意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达到发人深省、引起读者共鸣的目的。
漫画的弦外之音、所要表达的寓意往往就在其夸张之处。
【课堂探究】探究一画面描述注意表达方式的要求:说明介绍类,在整体上要做到由总到分,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主到次的顺序,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描述性文字,重在用生动、形象的描述性文字再现画面内容;记叙类重在要把握记叙的要素,尤其是事情的过程。
描述时要抓住特征客观描述,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一、漫画的定义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1.人物型漫画参考答案:讽刺了社会中那种真才实学反倒赶不上投机取巧的现象。
注意: (1)人物的穿着打扮——暗示人物身份(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2.事物型漫画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我这车牌拍了100我这幅画拍了5万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3.情节型漫画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注意:(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注释“研究研究”——暗示人物的处事方式变化:人物穿着——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变化线团——越来越小,离主人公越来越远,暗示应该处理的事情越来越不受重视。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试题(5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试题(50题,附参考答案)高考图文转换漫画试题1.这幅漫画《诱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启示。
仔细观察画面,认真领会画意,试从两方面写出你获得的启示。
启示:诱惑往往带有危险性,不能只看到利益,而忽视危险的存在,置自己于险境。
——评估风险无限风光在险峰,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有最诱人的东西。
——勇于探险2.请说明右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寓意。
50字左右。
解析: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一方面要读懂图中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弄清揭示的寓意。
图中信息:“人无头”“树无头”“斧头仍握”“荒漠已成”,图画题目为“砍”;揭示寓意:盲目砍伐将会给人类带来悲剧。
答案:画面中一个没有头脑的人正在趾高气扬地用一脚踏在刚刚砍伐成的树桩上,斧头还在手中,周围都是树桩。
揭示了盲目的砍伐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片荒漠的悲剧。
3.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先为其拟一个标题,然后说明其寓意。
1) 标题:2) 寓意:答案:(1) 标题:打假与假打。
2) 寓意:打假者喊声大,却站着不动,造假者胆战心惊大汗淋漓最终明白“原来不是‘打假’”而是“假打”。
讽刺某些管理部门口号喊得响,工作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必然造成“打假”为“假打”的尴尬局面。
4.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
1) 标题:2) 寓意:解析: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首先要读懂图画所蕴含的道理,从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出是怎样对待孩子教育方面的内容,注意最后“大学读幼儿”所给的信息提示。
答案:(1) 错位、欲速则不达。
2) 讽刺家长急于求成、急于让孩子超前,却不顾孩子身心发展,最终导致孩子研究落后,成为“大学读幼儿”的尴尬局面。
5.给下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
标题:答案:标题:1、迟到 2、爱的回报 3、都怪奶奶 4、“祖国的未来”26.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为该漫画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小升初复习专题图文转换之漫画文字转换题

教学目标 新题型。
重点、难点 考点及考试要求小升初常考内容1、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2、图文转换题的题型从所提供材料角度可以分为:(1)表格文字转换题;(2)图文转换题;(3)漫画文字转换。
图文转换题的题型从所提供材料角度可以分为:(1)表格 文字转换题;(2)图文转换题;(3)漫画文字转换。
教学内容 、徽标类图文转换题I解题方法:1、宏观把握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与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与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 合理解释。
不能随意想像,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
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
例2: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表达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与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2、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
例3下图“国家节水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漫画的构成元素:国家节水标志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图画:是主体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漫画题答题要点:1•细察画面,抓住矛盾。
(人、物、景不遗漏;细致分析)2•分析细节,揣摩寓意。
(分析图中每个元素的密切关系;夸张处有弦外音;细节处表达真正意图)3•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标题中的提示)3、一般命题形式:1•画面描述;2•揭示寓意;3•拟写标题;4•编拟公益广告。
能力要求: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
考查学生的阅读、观察、分析、理解、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解题指导:(1)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高考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漫画以生活为土壤,以画面为契机,在方寸之间展现生活百态。
它是浓缩化的生活。
其特点是夸张、象征、幽默、讽刺、典型、以小见大。
漫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画面、画中字。
其中标题明示或暗示主题,有无并存;画面是漫画主体,也是寓意所在;画中字提示或补充画面,有无并存。
漫画类高考考点:1.描述漫画内容;2.揭示漫画寓意;3.拟定漫画题目。
现仅就前两个考点作一梳理点拨。
解题思路上:观察(整体、局部)→分析(原因)→联想(现实)。
答题方法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例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寓意。
步骤一:观察。
整体:老鼠,两个人。
局部:老鼠背着“造假商”袋子,大汗淋漓,脑中想“一场虚惊……”。
两个人戴着红袖章,口大张,手中举着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
步骤二:分析。
原因:原因:只有口号,没有行动。
步骤三:联想。
现实:现实:政令执行者搞形式主义。
组织答案如下:(1)描述:图中有一只老鼠和两个人。
左边一只老鼠大汗淋漓,背着写有“造假商”字样的包袱跑在路上,旁边两个戴红袖标的人张口大喊,分别手举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老鼠在想:“一场虚惊,原来不是打假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2)寓意:漫画运用语言的倒置机趣,本为“打假”却成了“假打”,讽刺了叶公好龙的政令实施者。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语言表达是高考题的创新基地,以考点为基础,以生活为土壤,大搞创新,派生出种类繁多的新题型。
如漫画题中的拟写标题、公益广告词、评析漫画等。
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掌握要领,便可迎刃而解。
二、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2.下图是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1)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10个字。
(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1)总体不断提高;中间有起伏;增幅渐小(增幅渐慢或前快后慢)。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试题(5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图文转换漫画试题(50题,附参考答案)1.这幅漫画《诱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启示。
仔细观察画面,认真领会画意,试从两方面写出你获得的启示。
(4分)启示:【参考答案】启示:①诱惑往往带有危险性,不能只看到利益,而忽视危险的存在,置自己于险境。
——评估风险②无限风光在险峰,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有最诱人的东西。
(值得向往的,往往处在险远的地方。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勇于探险2.请说明右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寓意。
50字左右。
答:解析: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一方面要读懂图中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弄清揭示的寓意。
图中信息:“人无头”“树无头”“斧头仍握”“荒漠已成”,图画题目为“砍”;揭示寓意:盲目砍伐将会给人类带来悲剧。
【参考答案】画面中一个没有头脑的人正在趾高气扬地用一脚踏在刚刚砍伐成的树桩上,斧头还在手中,周围都是树桩。
揭示了盲目的砍伐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片荒漠的悲剧。
3.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先为其拟一个标题,然后说明其寓意。
(1)标题:(2)寓意:【参考答案】(1)标题:打假与假打。
(2)寓意:打假者喊声大,却站着不动,造假者胆战心惊大汗淋漓最终明白“原来不是‘打假’”而是“假打”。
讽刺某些管理部门口号喊得响,工作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必然造成“打假”为“假打”的尴尬局面。
4.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
(1)标题:(2)寓意:解析: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首先要读懂图画所蕴含的道理,从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出是怎样对待孩子教育方面的内容,注意最后“大学读幼儿”所给的信息提示。
【参考答案】(1)错位、欲速则不达(或:“拔苗助长”“老想超前,结果倒退”“乱套”“颠之倒之”等)(2)略,合乎要求,意思对即可。
5.给下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
标题:【参考答案】标题:1、迟到2、爱的回报3、都怪奶奶4、“祖国的未来”6.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 画面上,一个戴着眼镜的人坐在草地上( 1分),捧着一本封面写着“百科”两字的书,正 聚精会神地看着(1分),身上夹着根钓鱼竿, 丝线垂入井中。(1分)他的左前方放着一只桶, 画的下方写着:“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1 分) (2)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死读书、读死书(1 分),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变通的人(1分)。
巩固练习2 观察这幅漫画,请描 述画面内容,语言要 生动。(注:讲课的是 鸡)
画面上一只西装革
履、大腹便便的鸡正在手 舞足蹈地认真地讲课内容 是“浅谈游泳”,三只鸭 子在台下专心的听讲,并 认真地做笔记。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
答案:(示例)内容:画面上,鸡正指手画脚地给鸭讲有关 游泳的知识。鸭严肃认真地做着笔记。黑板上有中英文 的“浅谈游泳”,而“浅”字却写错了。
例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 画面内容,不超过55个字。
A 图中一个女人(妈妈) 正准备烧水做饭。
客观描述 B 水龙头滴下几滴水。
C 一滴滴水从水龙头流到其正下方 的壶里
D 一个女士打开水龙头,向壶里放 水,水滴形成了“SOS”状。
注意变形 处、细节
注意细节
一个带着围裙的妇女左 手拿着壶盖,右手将水 龙头开到最大,惊讶的 看着一滴滴的水流到其 正下方的壶里。
我们先弄清是褒还是贬,这对于选择有导 向作用。
褒讽弄明显:
是指要在分析漫画的基础上,真正弄清漫 画的寓意和主旨。弄清“题旨”要通过分 题旨是什么: 析与综合,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表意到 寓意的飞跃。
常用词语:揭露了、揭示了、批判了、讽刺了;警示了、 反映了;赞扬了、歌颂了等。
巩固练习1
结合时代背景,简评这幅图画的寓意。(3分)
图文转换专题之
一、漫画的理解
二、关于“画的构成:
文字提示 (有的没有)
主体:是画面各“因 素”构成的情景; 标题(有的没有):即题目,往往告 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一)画面描述题
解题要领:
1.按一定顺序描述 上-下,左—右,主体-背景等 2.客观地描述画面内容 3.介绍要完整(画面主体、文字提 示) 4.注意细节、变形、夸张处
1.注意顺序(符合事理)
2.客观的描述
(1)烈日炎炎
(2)班长神气的看着
班长在旁边指手划脚 (3)同学甲扫地,同学乙装垃圾
主体
3.介绍完整
文字提示
4.注意细节
男同学正大汗淋漓的拿着扫 帚扫树叶
女同学正大汗淋漓的拿着 簸箕撮垃圾
5.关注题干:概 括说明,25— —45字。
男女同学 正在大汗淋漓地 打扫卫生
例2、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说它的寓意。
05年天津卷
第一步:读漫画
窨井
第二步:析寓意
1 找出讽刺、颂扬对象
讽刺:前三只小狗;颂扬:盲狗
盲目跟从
2 思考讽刺、颂扬的原因
因 好高骛远
结 果
视 盲力狗正却常绕的过狗 了掉 窨进 井了因窨井亲自实践、看脚远踏处实地
3 联系现实(物——人)
4 常用词语 揭露了、揭示了、批判了、讽刺了、 反映了;赞扬了、歌颂了等。
(二)揭示寓意
解题思路
(1)看标题
第一步:读画面 (2)看主体(夸张 变形 细节)
(3)看文字提示
第二步:析寓意
1、找出讽刺、颂扬的对象 2、思考讽刺、颂扬的原因 3、联系现实(1)由物及人
(2)以小见大 (3)由现象到本质
4、常用词语
揭露了、揭示了、批判了、讽刺了; 警示了、反映了;赞扬了、歌颂了等。
班长: 背着手 不动 只看 站在一旁 袖手旁观
画面上有三个学生: 女同学和男同学正 在大汗淋漓地打扫 卫生,班长袖手旁 观。(含标点35字)
巩固练习1
3、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回答问题。(6分)
(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漫画的主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现实 打着团结奋进的旗号用 渔网捞鱼的人
打着团结奋进的旗 号捞个人利益的人
4 常用词语 揭露了、揭示了、批判了、讽刺了
寓意:讽刺了现实中那些貌似团结合作,实际上总想为
自己捞利益的人。
小结:
图画要看全: 是指要看漫画中的人和物,把握人、物的特 征及其相互联系,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注意 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从整体上把 握漫画的寓意。
寓意:在金鼠2020年新型肺炎攻坚战紧要阶段,致敬 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兢兢业业,同时告诫公众,出门佩 戴口罩,勤消毒,这样才能保护自己,造福社会。(3 分)
巩固练习2 请仔细观察右边这幅漫画,用仙人掌的刺(或 仙人掌)作喻体写一个比喻句,揭示出这幅漫画的主题。 (4分)
参考答案:
人言(或舆论)就像仙人掌上的 刺一样令人生畏。
题干要求:内容、寓意不超过55个字。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
答案:画面中一女子正在接水,水龙头开到最大, 流出的几滴水呈“SOS”状。
例2、 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大扫除》写一段 文字。要求: (l)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 (2)25字一45字。 07年四川卷
一位同学在扫树叶,班长站在旁 边看着,另一位同学在撮垃圾。
例1、
2.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 意,50字左右。(6分) (2006年高考山东卷)
砍
夸张
(1)看标题
第一步:读画面 (2)看主体
变形
(3)看文字提示 细节
第二步:析寓意
1、找出对象
讽刺 砍树的人
2、思考讽刺原因 人砍树的行为
3、联系现实(小——大)
树桩
环境 人
人类
寓意:揭示了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的道理
寓意:讽刺了现实生活中好高骛远、盲目跟从的
人;赞扬了脚踏实地、亲自实践的人。
参考答案
例3 、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要求:寓意的字数 在15至30之间。(06年重庆卷)
第一步:读漫画
文字提示
细节
第二步:
析寓意
1 找出讽刺、颂扬对象
讽刺最后一个划船 的人 2 思考讽刺的原因
前三个人团结一心划船,最后一人用渔网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