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最后的复习资料

简答:1、“针孔成像”原理。
(教材P31)答: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针孔成像”的原理。
针孔成像原理,又称“暗室成像”原理。
光进行直线传播,当光进过景物,在经过一个小孔进入暗室时,通过反射,暗室的墙上会形成一个上下颠倒的景物影像。
在欧洲,这一原理也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被发现。
2、新闻摄影发展到今天,其形态与概念较之传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最新的含义是什么?(教材P80-86)答:新闻摄影是对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是使用包括静态、动态等各种摄影手段来记录影像的新闻报道活动。
它是以图文结合或声画结合的方式,记录新闻事件、传递新闻信息的视觉新闻传播活动。
3、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教材P80-86、)答:(1)新闻摄影首先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新闻摄影是将新闻现场真是发生的新闻事件,通过摄影、摄像的方式记录下来,并进行传播。
从本质上讲,新闻摄影是新闻传播的一种方式,是新闻传播的一种类别,具有新闻传播的一切属性。
(2)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形象新闻摄影的对象必须有新闻价值新闻摄影的对象还需具备可视性,也就是需要有形象。
只有新闻形象没有新闻价值的无法成为新闻;只具备新闻价值,不具备新闻形象的,无法用镜头进行记录。
(3)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是图文并茂和视听结合图文并茂视听结合(4)新闻摄影的目的在于记录新闻、传播信息新闻摄影从属于新闻,因此新闻摄影的第一作用和功能是记录新闻事件、传播新闻信息,这一点决定了新闻摄影的评判标准:不能完全从构图是否完美、光线是否讲究、色彩是否协调、摄影技巧是否巧妙等技术角度来判断,而应该从传递的信息量和传播效果来重点考察。
4、你如何理解“决定性瞬间”?(教材P122)答:“决定性瞬间”包含了三层面的含义:就画面构图而言,“决定性瞬间”是画面构图最完美、最协调的状态。
在运动中,总会有一个特别的时刻,当这一刻出现时,动态进行中的各项因素都处于平衡状态,所有的画面内容、事件、人物都处于最佳的位置,光线、影调都处于最佳协调状态,这个时刻就是进行构图的最佳时刻。
自考新闻摄影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第一部分:新闻摄影技术部分绪论一、新闻摄影与视觉传播的发展1.大众传播活动分为三种形式—视觉传播活动、听觉传播活动和视听结合的大众传播活动报纸、杂志、书籍等都是视觉传播活动;广播是听觉传播活动;电视电影、多媒体电脑是视听结合的综合性传播活动文字和图像是诉诸视觉的信息载体,人类获得信息最主要得手段是视觉2.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1826年法国工匠尼赛弗尔.尼埃普斯拍出了第一张永久性照片《鸽子窝》;1839年8月19日是摄影术诞生的日子,路易。
达盖尔成了摄影术得发明人:1835年英国发明家博特发明了卡罗摄影术,可惜未申请专利1842年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比鸥乌和史特尔茨纳拍下了许多有关废墟得照片,是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1855年罗杰。
芬顿用摄影技术记录了克里米亚战争得一些场面,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用摄影记录重大历史事件。
美国1851年出版了《画报客厅之友》是最早刊登照片得周刊20世纪30年代是新闻摄影繁荣发展得时期1880年第一张铜版纸照片出现在《纽约每日画报》上1904年每日镜报率先在报纸上以照片为主报道新闻1924年传真技术成为报刊行业得基本传播手段,进入了真正得新闻摄影时代1952年布列松出版了《决定性得瞬间》提倡抓拍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亨利。
卢斯创办了《生活》画报,是美国第一家全用照片得画报,怀特成为美国第一位随军女摄影记者1942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1968年增设新闻特写照片奖1956年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成立1978年《生活》复刊,标志着新闻摄影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3.推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得因素:一、1884年乔治。
伊斯曼发明了胶卷,使摄影摆脱了笨拙的设备和易碎得玻璃板及感光度低得局限,从而在技术上更加适应了新闻摄影得发展二、印刷术不断改进,尤其是照相铜板得发明,使得照片得印刷质量得到了提高三、1924年135莱卡相机面世,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更加适用的便利轻巧得相机。
新闻摄影教程复习资料详细版

《新闻摄影教程》复习资料总结一、推动新闻摄影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过去30年,也是中国新闻摄影取得了显著成就的30年。
新闻摄影业务实践、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都在蓬勃发展。
1、首先是新闻摄影实践和业务发生了巨大的。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①对新闻摄影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显著提高。
尊重新闻摄影规律、以事实说话、追求真实性与信息量和“图文并茂、两翼双飞”是中国新闻摄影过去30年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②新闻摄影部门在报社组织架构中的地位提高。
这一点在党报和都市报最为明显其标志是报社中视觉总监职位的设臵和视觉中心的广泛成立。
③摄影队伍总量有很大的提高。
④在日常采编业务中,对新闻采访、拍摄、图片处理和摄影报道的处理方法与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新闻摄影理论研究与实践同步发展,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摄影理论体系。
二、银版摄影法银版摄影法是法国巴黎一家著名歌剧院的首席布景画家达盖尔于1837年发明的利用水银蒸汽机对曝光的银盐涂面进行显影作用的方法。
这种摄影方法的曝光时间约为30分钟,大大的短于尼埃普斯日光硬化的摄影方法。
用这种方法拍摄出的照片具有影纹细腻、色调均匀、不易褪色、不能复制、影像左右相反等特点。
用这种摄影方法是用达盖尔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所以,又称为达盖尔银版法。
(该为银版摄影法摄制图片)三、卡罗摄影术用感光纸做感光板,拍出负像,然后印出正像的摄影方法,并发明了固定摄像的技术。
四、新闻摄影中的摆拍所谓摆拍,就是摄影师根据自己的设想,创设一定的环境,设计一定的情节,让被拍者表演,最后由摄影师拍摄完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还往往充当导演的角色。
很显然,摆拍的摄影作品往往具有更好地用光,构图,更优美的背景,更漂亮的模特,更戏剧性的情节。
所以,摆拍有了很大的生存空间。
摆拍的缺点是:摆拍的手段粗陋、思维简单,缺乏想象力。
作为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应该充分的了解在拍摄现场哪些是可以摆拍的,哪些是不可以摆拍的。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

《新闻摄影教程》期末复习材料1.摄影术诞生:1839年8月19日,银版摄影术为法国政府购买并公布于世。
发明人:巴黎舞台美术设计师达盖尔。
2.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第一张新闻照片:1842年5月5日,比鸥乌、史特尔茨纳拍摄的《汉堡大火废墟》。
3.1952年,法国画家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一书,提倡“抓拍”。
4.世界新闻摄影比赛:1956年,荷兰3位摄影家发起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
1957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每年举行一次。
5.中国最早成立的新闻摄影机构:中央写真通讯社,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
6.李少穆: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
供职于上海《神州日报》。
7.王小亭:著名照片有《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1937.8)。
被认为是美国1855—1960年发表过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8.沙飞:中国人民革命摄影事业和新闻摄影事业的开创者,中国人民军队的第一位摄影记者,因拍摄鲁迅先生逝世前十天的活动及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的悼念活动而闻名。
代表作品《战斗在古长城上》,创办《晋察冀画报》。
9.新闻摄影改革:确立了“幅大量多”的新闻图片刊用原则,确立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方针10.新闻摄影的定义:作为一种视觉新闻,它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11.报纸主要发布渠道之一。
以党报和综合性都市报为主。
要求图片的时效性,简洁、明了、主体突出。
杂志以深度报道为多,注重内容的全面性分析。
要求图片构成复杂,能够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12.新闻道德原则:新闻道德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基本原则有两点: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原则。
13. 1.选择哪种拍摄题材新闻摄影工作者要从诸多可能成为新闻摄影报道题材的事实中选择最符合自己的道德意志、最能体现报道的道德价值、最能达到自己道德目的的理想目标来加以报道。
新闻摄影复习完整版

新闻摄影是以照片纪录的瞬间直观形象报道新闻,在国外也称作“形象新闻”新闻摄影*顾名思义,具有可视形象的新闻,既有新闻的信息特点,又有视觉形象的特征。
*新闻摄影的作品——照片,给人的印象是具体的可视形象,带有事实确凿的客观存在性。
*一张好的新闻照片通过报纸,画报、杂志、展览与读者见面,传播之广,社会效果之大,是难以估量的。
*它形象地、真实地、及时地反映现实,这一种强有力的舆论工具影响着社会生活。
利用可视形象传递信息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交际方式。
在12000年至30000年前的石器时代,法国西南部公牛洞内,有许多的动物画和雕刻,这是一头黄色公牛。
摄影术延伸了人类的视觉功能,是近代科学的一大贡献新闻摄影出现在社会舞台上就像个宠儿受到各阶层的重视,这也是它之所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自1984年始,路透社和法新社就都向它们开办了新闻照片传真业务。
这说明它们的客户有这方面的迫切需要。
新闻摄影特征*基本职能---报道新闻----------新闻性*表现手段---摄影作现场纪实----------形象性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摄影报道的基本规律*新闻摄影的新闻性,包括新闻的基本规律。
报道正在发生、发展和发现的新闻事实,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忠于客观事实的真实性原则,报道要迅速及时等。
*这是新闻摄影同于文字新闻、而区别于其他摄影品种的特点。
*衡量新闻照片是否新,要看是否拍摄到了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实。
*检验新闻照片是否新的尺度是新闻价值和新闻根据。
*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同样决定着新闻的价值,时间愈短,其新闻价值愈大。
新闻摄影的形象,是事物的轮廓和外貌特征具体地再现成为画面,给人以直观的感觉。
鲜明的视觉形象是新闻摄影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形象性,这是新闻摄影同于摄影的其他品种而有别于文字新闻的特点。
1、文字新闻可以报道无形的、概括性的、抽象的东西,读者眼晴无法看见的具体形象;而新闻摄影则只能报道有形的、具体的、可视的事物。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

1、视觉教养的内涵及内容,是指具有视觉感官的正常人,自觉培养能够辨别、解释、批判生存环境中的自然或人工的视觉行为、对象或符号,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他们进行交流和思考的能力。
2、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指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
它包括了三个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
3、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 P29媒介融合是新闻摄影发展的新空间。
“媒介融合”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
媒介融合可以分为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
内容从物理形态上看,可以分为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从媒介载体上看,可以分为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上的内容。
4、摄影师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初级摄影师、中级摄影师、高级摄影师、摄影技师和高级摄影师(摄影高级技师)五个等级。
4、新闻摄影的物质媒介——摄影图片本身是一种造型手段和方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5、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1898-1995)是世界著名的纪实摄影家,被誉为“新闻摄影之父”。
6、新闻摄影概念广义,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图片新闻、记录电影和新闻电视三大类。
狭义,专指以照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和网络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
定义: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7、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不同(详见P21表格)新闻摄影的视觉传达目的是新闻信息。
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
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字的作用:补充局限、提示和导读)8、“图文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P20不是简单的并列在一起,是两要素有机的完美结合。
新闻摄影 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1、大众传媒活动都可以分为三种形式——视觉传播活动、听觉传播活动和结合的大众传播活动。
报纸、杂志、书籍等都是视觉传播媒介。
2、1822年,法国石版印刷技术工匠尼赛弗尔·尼埃普斯(1765—1833年)为了改进印刷方法,开始了对沥青感光版的研究,并于1826年拍了第一张永久性照片《鸽子窝》,这张照片曝光共计8小时。
3、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院士阿剌戈等的支持,赞助下,银版摄影术为法国政府购买并公布于世,这个日子就是今天人们公认的摄影术诞生的日子。
4、1856年,伦敦大学就开出了一门新的课程——摄影技术。
5、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连续烧了4天。
6、一是1884年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发明了胶卷,胶片的感光度也有了提高。
7、三是1924年由德国技现奥斯卡·巴纳克研制的小型135莱卡(Leica)相机面世。
8、1936年,美国报业大王、时代公司的创立者亨利·卢斯(Henry Luce)创办了《生活》画报,灾是美国美一家全用照片的画报。
《生活》画报首创了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当时称为摄影文章。
9、1942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1987年又增设了新闻特写照片奖。
10、中国最早成立的新闻摄影机构是“中央写真通讯社”,大约成立于五四运动之后,这家通讯社是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和建立的照片多以反映学界情况为主,质量颇高。
11、李少穆是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
12、1923年,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正规新闻教育机构——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成立,该系设置的课程中有“照相制版术”,每周授课一学时。
1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7年1月20日汉口《民国日报》刊登了一幅照片,署名为“本报摄影部摄”,这被看成是我国无产阶级报刊史上的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诞生的标志。
14、1956年12月,中国摄影学会在北京成立,《中国摄影1957年4月创刊》和《大众摄影》(1958年7月创刊)。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

仅供个人参考Forpesnauseonysudyandresachnofrcmmercause《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新闻摄影新闻摄影》螈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薆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第一章芄、摄影技术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暗箱和感光材料。
1膀2、“日光摄影法”的发明者是尼埃普斯。
“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是达盖尔。
“卡罗摄袇影法”的发明者是塔尔博特。
“卡罗摄影法”被认为是最具价值、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摄影方法,它为现代摄影术奠定3、肅了基础。
、《工作是一角》《巴黎寺院街》4、尼埃普斯的代表作有《窗外景色》、《牵马的孩子》肄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是《汉堡。
5、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张永久性照片是《窗外景色》芁大火废墟》。
荣获“摄影术发明者称号的是达19年8月日。
6、世界公认的摄影术诞生日是1839艿盖尔。
1902 第一次使用照片的报刊是7、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的制造者是邹伯奇。
蒅。
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这是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
,日,戈公振创办了《时报——图画周刊》98、1920年6月螅《图画时报》是我国报纸附刊中出版时。
1924年《时报——图画周刊》正名为《图画时报》间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
中国有名可考的第一、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是五四运动之后成立的中央写真通讯社9,罿最早从事新闻记录电影的中国人是王小亭。
个职业摄影记者是李少穆。
、九一八事变后,顺应时局需要,中国的新闻摄影机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10莇有东北新闻影片社和国际新闻摄影社。
、王小亭在杭战时期拍摄的《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发表于美国《生活》杂志,11袄年间发表的最优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年——被认为是美国在18551960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12、我国最早倡导新闻摄影的学者是邵飘萍。
对新闻摄影给出最早定义的是胡伯洲。
蒅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第二章肀1、最早的摄影机产生于1888年。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于1894年发明了“电影试镜“,螀但无法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摄影复习大纲一、1. “针孔成像”原理p312. “视觉暂留”原理p573. “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区别p624. 电视技术的进步对电视新闻摄影观念的影响p695. 199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日合拍纪录片《望长城》的美学特征有哪些?p746. 新闻摄影最新的含义p807. 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p808. 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区别与联系p819. 新闻摄影的特性及功能p86、9010. 拍好图片新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p9611. “抓拍”的含义、意义与要求p114-11912. 电视新闻直播及其特点p11313. “偷拍”的意义及涉及的法律问题P12014. 决定性瞬间p12315. 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的主要区别P16416. 如何进行数码照相机的手动白平衡调节p16617. 摄影记者在提供新闻图片时必须考虑哪些因素p20118. 图片编辑在挑选照片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p194-19819. 会议新闻摄影如何才能做到推陈出新p26020. 在新闻人物肖像拍摄时如何接近被摄对象p27121. 新闻特写照片及特写照片的特点p31222. 体育摄影记者应该做的准备工作p32823. 体育摄影中,影响快门速度的因素有哪些p34124. 电视新闻的本体特征p36925. 电视新闻摄影如何发挥叙事功能p37926. 电视新闻摄影的“表意”包含哪些方面p37927. 电视新闻摄影如何发挥论证功能p38028.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基本特点与拍摄要求p38929. 连续报道类电视新闻的基本特点与拍摄要求p39330. 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基本特点与拍摄要求p39531. 评论类电视新闻的基本特点与拍摄要求p39732. 电视新闻摄影的“景别”采用有哪些规律p40133. 过肩镜头的拍摄要领p40234. 演播室谈话节目拍摄中,机位设置的一般性原则p40435. 出镜记者的运动镜头的拍摄要领p40836. 拍摄出镜记者的固定镜头应考虑的因素二、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人世界公认的摄影术发明者为摄影术的诞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摄影技术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卡罗摄影法”的发明者世界上第一张永久性照片《窗外景色》的拍摄者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及两位作者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插图新闻的日报第一次用无线电波传送照片的时间将专题新闻摄影报道体裁推向高潮的新闻摄影师世界上第一台机械电视机的制作者被认为最具价值、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早期的摄影法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的发起人我国新闻摄影史第一次给新闻摄影下定义的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份全国性画报创立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时报—图画周刊》的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拍摄者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及拍摄的其他影片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的拍摄者纪录片的发展中,最早采用同期录音的纪录片“电影眼睛”理论的提出者电视诞生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的名称中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阶段新闻摄影的基本的、首要的功能平面媒体最常见的新闻摄影体裁图片新闻交代的主要新闻要素最能表现新闻摄影记者的素养与技能的拍摄方式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中,最不可缺失卡帕名言及代表作使用35毫米胶片的小型照相机开始流行1889年首次将35毫米电影胶片放入一部静止的照相机的人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形态被用在普通民用照相机上的自动曝光模式传统胶片相机拍摄的画面的清晰度取决于所有摄影记者都应该遵守的玛格南的第一信条新闻摄影的形象能够让读者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应该具有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电视新闻“第一现场”的含义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用镜头挖掘主题故事反打镜头、空镜头电视新闻拍摄中,对出镜记者的固定镜头拍摄一般采用平角度新闻人物肖像摄影中经常采用的光线是侧光摄影记者的职责散射光的特点三脚架的功能照相机控制影像曝光光量的方法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素质经常拍摄的人体部位在拍摄社会新闻时,选择切入点应坚持的“四化”原则标清摄像机的分辨率高清摄像机的画幅《我要上学》的拍摄者1、“针孔成像”原理。
(题解P11、13、教材P31)答: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针孔成像”的原理。
针孔成像原理,又称“暗室成像”原理。
光进行直线传播,当光进过景物,在经过一个小孔进入暗室时,通过反射,暗室的墙上会形成一个上下颠倒的景物影像。
在欧洲,这一原理也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被发现。
2、新闻摄影发展到今天,其形态与概念较之传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最新的含义是什么?(题解P48、51、教材P80-86)答:新闻摄影是对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是使用包括静态、动态等各种摄影手段来记录影像的新闻报道活动。
它是以图文结合或声画结合的方式,记录新闻事件、传递新闻信息的视觉新闻传播活动。
3、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教材P147、P80-86、题解P60)答:(1)新闻摄影首先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新闻摄影是将新闻现场真是发生的新闻事件,通过摄影、摄像的方式记录下来,并进行传播。
从本质上讲,新闻摄影是新闻传播的一种方式,是新闻传播的一种类别,具有新闻传播的一切属性。
(2)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形象新闻摄影的对象必须有新闻价值新闻摄影的对象还需具备可视性,也就是需要有形象。
只有新闻形象没有新闻价值的无法成为新闻;只具备新闻价值,不具备新闻形象的,无法用镜头进行记录。
(3)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是图文并茂和视听结合图文并茂视听结合(4)新闻摄影的目的在于记录新闻、传播信息新闻摄影从属于新闻,因此新闻摄影的第一作用和功能是记录新闻事件、传播新闻信息,这一点决定了新闻摄影的评判标准:不能完全从构图是否完美、光线是否讲究、色彩是否协调、摄影技巧是否巧妙等技术角度来判断,而应该从传递的信息量和传播效果来重点考察。
4、你如何理解“决定性瞬间”?(教材P147、P122、题解P63)答:“决定性瞬间”包含了三层面的含义:就画面构图而言,“决定性瞬间”是画面构图最完美、最协调的状态。
在运动中,总会有一个特别的时刻,当这一刻出现时,动态进行中的各项因素都处于平衡状态,所有的画面内容、事件、人物都处于最佳的位置,光线、影调都处于最佳协调状态,这个时刻就是进行构图的最佳时刻。
这个时刻就是“决定性瞬间”就画面内容而言,“决定性瞬间”是最能说明画面内容的瞬间。
尽管画面具有直接性、直观性的特点,容易被人们看懂,但单一的画面也经常存在着含义模糊的问题。
人们对同一张照片经常会长生不同的理解,因而不得不依靠文字进行解释。
一个出色的新闻记者,抓取到的图片应该简单、明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所表现的内容。
“决定性瞬间”是最能够反映出事物本质的瞬间。
一张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之所以能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它拥有完美的构图和精彩的画面内容,更因为它们能够反映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能够反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共同感情,也就是能显示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决定性瞬间”是从一个构图到内容、思想都要求完美的瞬间。
在这样一个瞬间事物自身发展到高潮状态,形成了最具画面张力的时刻,决定了事物接下来的走向。
她是动作的顶峰,是事件最精彩的场面,是最有意义的姿态和神情,也就是照片的一切因素汇成完美构图的瞬间。
在这一刻拍摄的照片,画面构图完整,内容准确,思想深刻,这是新闻摄影抓拍的高超境界。
要捕捉到“决定性瞬间”,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有出众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全神贯注,随时做好拍摄准备;还要求具有深刻的预见性和洞察力。
“决定性瞬间”的理念,对于电视摄影记者捕捉具有强烈表现力的细节,捕捉电视形象的精彩片段都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5、试分析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的主要区别。
(教材P183、P164、题解P85-86)答:(1)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在制作工艺上与成像原理上的区别。
数码相机中的感光器件分为CCD和CMOS两大类,都是半导体器件;胶片的成像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影像。
(2)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在图像质量上的区别。
数码单反相机的成像品质是由镜头,影像传感器,光电转换器及色彩管理系统等多方面的牵制,合作来综合体现的。
胶片单反相机的成像品质则主要取决于镜头和胶卷。
在清晰度上,胶片相机拍摄的画面的清晰度主要有银盐颗粒粗细决定,而数码相机的清晰度主要有影像传感器的CCD的像素数决定的。
(3)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相机在存储和传输方式的区别。
数码相机在像的存储和传输方式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也是数码单反相机越来越受到新闻摄影师青睐的原因。
从所采取的存储方式上比较,数码相机是以电子图像的方式进行文件的储存;而传统相机则是以胶片的形式来进行存储。
6.如何进行数码相机的手动白平衡调整?答:我们在使用数码相机的时候,最好能够进行手动白平衡的设定,这会让拍摄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为摄影者所控制,从而得到摄影者最满意的作品。
简单调节白平衡的方法如下:照一张白色的卡片,将其放在离开你一个手臂的距离,其大小要能补充整个取景框,如果找不到白色卡片,找到一件白色上衣或一张白纸,或者一堵白墙也可以。
当你在实地拍摄时,举起那张白色卡片,让光线落到卡片上,并把它当做你的拍摄对象。
用镜头对准白色卡片,并让白色卡片清晰地充满整个卡片后,按下相机的白平衡(WB)按钮,相机显示器会出现提示画面。
当你按下对话框中的“OK”键时,相机会记录下正确的白平衡,以便随后平衡光线。
很多高端数码相机都会允许你保存这个设置,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只需将表盘拨到自定义状态,就会进入你所保留的设置状态。
7、论述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区别与联系。
(题解P49、55、教材P81-82)答:(1)新闻摄影从属于新闻传播,这一点划清了新闻摄影于艺术创作的界限。
他不能是虚构的,不能根据作者的主观意图去干涉,摆布乃至于“创作”对象,而必须根据客观性的原则,去真实的记录,反映和再现新闻现场,事件和人物。
(2)艺术摄影,是摄影师以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为基础,通过各种摄影技巧来变现他所看到的事物,凭借摄影的语言来构筑摄影的艺术美,带给人以美的愉悦。
(3)新闻摄影必须面对一个真实的空间和现场,面对真实的事件和新闻人物。
新闻摄影师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的对事物的认识去记录,再线新闻事实和新闻形象。
当然,强调新闻摄影的新闻传播功能,并非否定新闻摄影的艺术价值和技术含量。
摄影是一门艺术,即便是从属于新闻传播的新闻摄影,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艺术性。
新闻本身也包含着审美,教育等社会功能。
因此,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应该是在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记录和有效传播的基础上,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完美。
8、要拍好图片新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教材P96)答:(1)保证图片的技术质量(2)主题明确,画面形象直观,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