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纯电动汽车慢充与快充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机检定规程的浅析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机检定规程的浅析摘要:充电桩分为直流充电桩(非车载充电机)、交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为非车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因其充电电流比较大、充电时间短,又称“快充”。
交流充电桩,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因其充电电流相对较小、充电时间长,又称“慢充”。
2018年2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JJG1148-2018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和JJG1149-2018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这两个新规程。
新规程的颁布,为后续充电桩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充电桩的计量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确保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可以互联互网,避免了充电桩市场无序的发展。
本文对这两个新规程的主要内容和检定项目的检定方法进行浅析。
关键词;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电动汽车;新规程颁布一、新规程制定背景及目的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前景。
最近几年来,国家很多方面都出台了各种扶持电动汽车发展的优惠政策,这有力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而截至2018年3月,由中国充电设施促进联盟内成员单位统计的数据可知,全国交流充电桩只有109584个、直流充电桩77437个、交直流一体充电桩66053个,充电桩数量总共才25万左右。
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设施,充电桩的配套率是限制电动汽车蓬勃发展重点因素之一。
充电桩建设的落后导致了“有车无桩”的尴尬局面。
2012年,科技部印发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到2015年底要建成40万个充电桩、2000个充换电站。
而由以上统计数据对比可知,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配比严重不足,现阶段的充电桩建设大体上要落后于原计划,也明显慢于电动汽车发展速度。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车桩配比将要达到接近1:1的合理水平,这也意味着近几年来我国充电桩设施将会出现几何级数量的增长。
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

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充电技术被视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方面的一些重要进展和挑战。
一、慢充技术慢充技术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低功率电源给电动汽车充电,需要较长的充电时间,但成本相对较低。
慢充技术适用于在家中或办公场所停留较长时间的情况下使用,比如晚上停在家里过夜充电。
二、快充技术快充技术相对于慢充技术来说,充电速度更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电动汽车充满电。
这是通过使用直流充电技术实现的,快充电站会提供高功率直流电源供电。
然而,快充技术存在一些挑战,比如充电设备和电动汽车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充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等问题。
三、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前瞻性的充电方式,通过电磁场传递能量给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无需插线充电。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和灵活的充电方式,无需处理电线或插头的连接问题。
然而,目前无线充电技术的效率还比较低,并且设备的成本较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发展才能投入实际使用。
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充电桩的安装和维护,充电站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充电网络的搭建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能源公司和电动汽车制造商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总结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慢充技术、快充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等不同的充电方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也是新能源汽车充分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
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设施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主要有慢充充电方式和快充充电方式两种。
1.慢充充电方式
慢充充电系统俗称慢充系统,慢充系统使用交流220 V单相民用电,通过整流变换,将交流电变换为高压直流电给动力蓄电池进行供电。
慢充充电的优点在于,充电器和安装成本较低,便于实现车载;可充分利用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充电,降低充电成本,保证充电时段电压相对稳定;充电设施体积小,可携带,便于车辆在停车场以外的地方充电。
慢充系统的主要部件有电源、慢充电缆、慢充接口、车内高压线束、高压配电盒、车载充电机和动力蓄电池等。
另外,也可使用厂家随车配送的充电器直接插在家用电源上进行充电,但要注意插座使用16 A以上。
2.快充充电方式
快充充电系统俗称快充系统,又称为应急充电,是指以较大的电流(150~400 A)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给电动汽车充满电,充电时间应该与燃油车的加油时间接近。
快充系统一般使用工业380 V三相电,通过功率变换后,将高压大电流通过母线直接给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
快充系统的主要部件有电源设备(快充桩)、快充接口、车内高压线束、高压配电盒和动力蓄电池等。
新能源纯电动车交流慢充原理介绍、原理解析

连接方式B:将电动汽车和交流电网连接时,使用带有车辆插头和供电插头的独立活动电缆组件
连接方式C:将电动汽车和交流电网连接时,使用了和供电设备永久连接在一起的充电电缆和车辆插头
电动汽车慢充流程介绍
交流充电连接过程及控制时序
(1)插枪:PE连接、L/N连接(2)CC连接:插枪后,车辆控制器会通过检测点3与PE之间电阻数值来判断是否完全连接。连接状态分3种:①未连接:S3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检测点3与PE之间电阻值为无穷大。②半连接:S3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检测点3与PE之间电阻值为R4+RC。③完全连接:S3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检测点3与PE之间电阻值为RC。(3)CP连接:插枪后,检测点1电压由12V直流电压变化为9V直流电压,该电压信号变化传递至充电装置控制器。使S1开关切换至PWM,检测点2检测到的是峰值为9V的PWM信号,传至车辆控制器,车辆控制器判断CP完全连接好。(4)车辆端准备就绪、充电装置端准备后,车辆控制器闭合S2,R2与R3并联,检测点1、2处信号由峰值为9V的PWM信号变为6V的PWM.检测点1的信号传递至充电装置控制器,使K1\K2继电器闭合。L\N给车载充电机提供220V交流电,经充电机变压整流后变为直流高压给动力电池包充电。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介绍:
充电模式4 (MODE4),快充 :模式4跟模式3的区别在于,充电枪连接的是交流电网或者直流电网端的直流供电设备也就是直流充电桩,一般不属于家用,而是专门设在快充充电站的。模式4的充电电流就大了,电流一般为直流电80/125/200/250A,所以自然充电速度也是最快的。但是直流充电对安装要求和成本非常高,同时长期直流充电会影响电池的寿命。
浅析比亚迪e5无法慢充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浅析比亚迪e5无法慢充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作者:黄子良吉世岳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21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U472 文献标识码:A0引言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来说,纯电动汽车出现故障的原因比较复杂,排除比较困难。
本文以一辆比亚迪e5纯电动汽车无法交流充电的故障为例,来对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流程进行探讨与分享。
1故障现象一辆2018年产比亚迪5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4.1万km。
用户反映该车无法交流充电,更换充电桩后依旧如此,但可以正常上电行驶。
维修人员根据故障现象,初步判断为交流充电故障。
尝试给车充电,发现充电桩显示屏提示“请连接充电线缆”,此时车辆仪表充电指示灯点亮,显示屏显示“充电连接中,请稍后”。
2充电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比亚迪e5的充电方式有交流充电、直流充电两种,前者为慢充,后者为快充。
交流充电有2.2 kW、3.3 kW和7.0 kW等不同规格,主要通过便携式充电器、交流电充电桩和壁挂式充电盒等接入汽车的交流电充电口,即利用高压电控总成将220 V、380 V等不同电压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来给电动汽車的动力电池充电。
直流充电则是指通过直流充电接口直接给动力电池充电的充电方式,它能够在1h内将车辆的SOC值提高至80%。
充电原理如图1所示。
比亚迪e5的充电系统由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动力电池、高压电控总成、交流充电口及直流充电口等构成,充电接口隐藏在散热格栅后面。
交流充电口与直流充电口分别采用国标7芯接口、9芯接口,各端子定义见表1。
3故障诊断分析比亚迪e5无法慢充故障类型及原因较多,常见故障原因包括交流充电枪故障、充电通讯协议故障、双电路故障、动力网故障、充电机故障、各模块之间连接线线束故障、高压互锁故障、接触器故障以及电池内部故障等。
根据比亚迪e5的充电逻辑,充电枪连接以后,双向交流逆变式电机控制器VTOG能够接收到充电口传输而来的CC信号,完成自检,并控制仪表的充电指示灯点亮。
纯电动汽车快充原理

纯电动汽车快充原理纯电动汽车的快充原理是指通过特定的充电设施和技术,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快速充电的过程。
相对于传统的慢充方式,快充可以显著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增强用户对电动汽车的使用便利性。
本文将从快充原理、快充技术和快充设施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纯电动汽车的快充原理。
首先,纯电动汽车快充的原理主要基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特性和充电技术的进步。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通常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能量储存装置。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
在充电过程中,快充技术可以通过提高电流和电压,快速将电能传递到电池中,达到快速充电的目的。
其次,纯电动汽车快充的技术包括了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控制系统和电池散热系统等。
BMS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对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充电安全和最佳充电效果。
充电控制系统则负责调节和管理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确保电池的正常充电。
同时,电池散热系统可以帮助控制电池的温度,防止过热对电池寿命造成影响。
最后,纯电动汽车快充设施包括了充电桩和充电接口两部分。
充电桩是纯电动汽车快充的关键设备,它集成了充电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电动汽车的需求提供合适的电流和电压。
充电桩通常通过高压直流(DC)方式将电能传递到电动汽车的电池中,从而实现快速充电。
而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则是与充电桩相对应的部分,它可以将充电桩提供的直流电能传输到电池系统中。
纯电动汽车快充的原理可简单总结为:通过提高充电设施的电流和电压,加快将电能传递到电动汽车的电池中,实现快速充电的过程。
实际上,快充的效果还与电动汽车的电池特性和充电控制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电池的特性决定了其充电能力和安全性,而充电控制技术的进步则可以提高充电效率和充电安全性。
总之,纯电动汽车的快充原理是通过提高充电设施的电流和电压,加快将电能传递到电动汽车的电池中,实现快速充电的过程。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三种充电标准使用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三种充电标准使用新能源汽车分为两大类,分别为: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这两种车型的充电方式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由于很多关注这两种车型的准用户没有真正使用或接触过实车,以至于对充电的便利性和效率存在质疑;本篇就来简单说明三种充电桩(涵盖充电枪)的标准,以及正确的操作方式。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家用充电桩,虽然这种充电设备也叫做“桩”,但并不像公共充电桩一样大;而是体积小巧的一个充电盒,尺寸基本和15英寸的笔记本相当。
所以这种充电盒可以自由布局,一般都采用挂在墙上或停车位柱子上的设计;充电盒会预留插入充电枪的孔位,不用的时候插入即可。
不论电动还是混合动力汽车,使用家用充电桩的充电效率都是偏低一些的;曾经的标准只是3kw,充电续航相当长的时间。
近几年的壁挂充电桩和公共停车场安装的“交流充电桩”标准相同,额定标准超过7kw、实际平均充电功率在6.5kw左右。
那么充电效率也就很好计算了,插电混动汽车的平均容量按照15kwh计算,充电之前一般都会保留15%的电量(优秀车辆NEDC测试续航基本匹配85%的容量);那么实际需要补充的就只是(15×80%=12kwh),按照每小时充电6.5kwh则不用两小时即可充满,充满之后可以续航80-120km不等,所以效率其实也是挺高的,散个步的时间也就充满了。
电动汽车使用家用充电桩的效率自然会比较低,虽然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容量会很大,NEDC续航在600km左右普遍有平均75kwh的容量;充电一般也会留有10~15%的容量,就按照10%计算吧,每次充电需要补充67.5kwh的点,充电时间则为(67.5÷6.5≈10.38h)。
充满一次需要超过10个小时的时间,看似是不是有些麻烦了呢?其实也不然,因为充满一次可以行驶超过500公里;家用汽车每天行驶里程能达到50公里的也不算多,这就是十天左右才充电一次的标准。
即便是续航低至350公里左右的车辆,标准也是一周充电一次而已;在7~10天的时间内抽出一天,在夜间使用慢充既能降低用车成本,又能理想均衡电池组,所以也没有什么不变的说法。
充电设备速度分级标准

充电设备速度分级标准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充电设备的速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充电设备的速度分级标准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充电设备速度分级标准,并对每个等级进行解析。
一、慢速充电(Level 1 Charging)慢速充电是指通过普通家用电源插座进行的充电,通常是单相交流充电模式,充电功率较低。
慢速充电的优点是无需安装额外的充电设备,只需一根充电线即可完成充电,使用方便灵活。
但是,由于慢速充电功率较低,所以充电速度较慢,需要耐心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充电。
慢速充电一般适用于日常充电需求不大的用户,例如居住在居民区的电动汽车用户。
二、快速充电(Level 2 Charging)快速充电是指通过专用充电桩进行的充电,通常是三相交流充电模式,充电功率较高。
快速充电的优点是充电速度较快,相比慢速充电,充电时间大大缩短。
快速充电一般适用于需要频繁充电或时间紧迫的用户,例如出租车、快递公司等商业用户。
快速充电可以分为三个等级:1. Level 2 - 3.6 kW:这是最低等级的快速充电,适用于小型电动汽车,如电动自行车或小型电动摩托车。
充电功率为3.6千瓦,充电速度较慢,但对于小型电动汽车来说已经足够。
2. Level 2 - 7.2 kW:这是中等等级的快速充电,适用于普通家用电动汽车。
充电功率为7.2千瓦,充电速度较快,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充电。
3. Level 2 - 22 kW:这是最高等级的快速充电,适用于高端电动汽车或需要大电流充电的用户。
充电功率为22千瓦,充电速度非常快,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充电。
三、超级充电(Level 3 Charging)超级充电是指通过特殊的直流充电设备进行的充电,充电功率非常高,充电速度非常快。
超级充电需要在专门的充电站或服务区进行,一般不适用于个人用户,而是用于商业应用,如高速公路的充电站。
超级充电的充电功率可以达到几十千瓦乃至上百千瓦,充电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短几十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充电至80%以上的电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年纯电动汽车慢充与快充前言
今天聊一个事情,与之前的I-Pace 的充电速度有关。
随着大容量电池的纯电动汽车成为2018 年的标杆,充电绝对功率和相应的电池C-rate 充电速度也是一个很大的探讨话题。
这不仅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习惯、电池系统的散热设计还有基础设施有关系。
大容量纯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主要由“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与“公共
快充补电”两种方式相结合。
对单台电动车车主而言,主要的充电模式以夜间慢充为主,日间快充为辅。
像I-Pace 的这个充电,特别是快充,有时候呢有些老,特别是前期规划以50KW 的标准为主,后面进行改型
1)慢充
90kWh 用7kW 来充电,确实要很久。
2)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