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试卷}鞍山市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A卷)[仅供参考]
鞍山物理试题及答案高一

鞍山物理试题及答案高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D. 力是物体运动的维持因素答案:A、C2.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需要:A. 外力作用B. 重力作用C. 惯性作用D. 摩擦力作用答案:A3.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重力大小为:A. 19.6NB. 20NC. 22.4ND. 24N答案:A4. 下列关于动量守恒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物体B.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惯性参考系C. 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D. 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没有内力作用的系统答案:D5. 在弹性碰撞中,两物体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但能量不守恒,这种说法:A. 正确B. 错误答案:B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换B.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相互转移C. 能量的总量在任何物理过程中都是不变的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7.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sC. 299,792,458 km/minD. 299,792,458 km/h答案:A8. 光的折射现象说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A. 相同B. 不同C. 与介质无关D. 无法确定答案:B9.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答案:A10.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A. 电流B. 电压C. 电阻D. 电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___。
答案:F=ma2.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亦然。
因此,惯性的单位是__________。
辽宁省鞍山市鞍钢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鞍山市鞍钢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ABCD,其A点与圆心等高,D点为轨道的最高点,DB 为竖直线,AC为水平线,AE为水平面,如图所示。
今使小球自A点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且从A 点进入圆轨道运动,只要适当调节释放点的高度,总能使球通过最高点D,则小球通过D点后()A.一定会落到水平面AE上B.一定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C.可能会再次落到圆轨道上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2. 关于斜抛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斜抛运动是曲线运动 B.斜抛运动是直线运动C.斜抛运动的最高点的速度为零 D.斜抛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参考答案:BC3. 如图所示,木块沿竖直墙自由下落,木块受力情况是A.只受重力B.受到重力和摩擦力C.受到重力和弹力D.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弹力参考答案:A4. 年月号发射的阿波罗号飞船首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球,美国宇航员斯特驾驶月球车行驶,并做了一个落体实验: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出现的现象是(月球上是真空)A.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B.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C.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加速度都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六分之一。
D.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参考答案:CD5. (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对c的摩擦力可能始终增加B.地面对c的支撑力始终变小C.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D.滑轮对绳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不变参考答案:A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自行车匀速行驶中,车轮绕轴转动的转速为120r/min,车轮的直径为0.70m.求自行车行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
鞍山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卷

鞍山市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A卷)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力的存在一定和两个物体有关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用V1和a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用V2和a2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则由图像可知A、V1和V2方向相同,a1和a2方向相同B、V1和V2方向相同,a1和a2方向相反C、V1和V2方向相反,a1和a2方向相同D、V1和V2方向相反,a1和a2方向相反3、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固定斜面上,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物体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且此三力的合力为零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B、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没有惯性C、在远离地球的宇宙空间中的物体也存在惯性D、汽车速度越大越难刹车,表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5、在公式V t =V O +at 和 X =V 0t +at 2/2中涉及五个物理量,除了t 是标量外,其余四个物理量均为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这四个物理量都在一条直线上,当取一个物理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若其它三个量的方向与该方向相同取正值,若其它三个量的方向与该方向相反则取负值。
若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取负值 B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取正值C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取正值D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取负值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5Kg 的物体同时受到三个水平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
鞍山物理试题及答案高一

鞍山物理试题及答案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关于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的物理量C.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距离的物理量D.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D.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C3.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物体下落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物体下落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物体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物体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反比答案:C4. 以下关于动量守恒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物理过程B. 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C. 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外力作用的系统D.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有外力作用,但外力为零的系统答案:D5. 以下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守恒的情况B. 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物理过程C.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没有能量损失的情况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能量损失的情况答案:B6.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只有变化的磁场才能产生感应电流B. 只有恒定的磁场才能产生感应电流C. 只有变化的电场才能产生感应电流D. 只有恒定的电场才能产生感应电流答案:A7. 以下关于光的折射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B. 入射角和折射角的余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C. 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切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D. 入射角和折射角的余切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答案:A8. 以下关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光的干涉现象是光波的叠加现象B. 光的干涉现象是光波的衍射现象C. 光的干涉现象是光波的反射现象D. 光的干涉现象是光波的折射现象答案:A9. 以下关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2024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4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本题9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着一个物体沿着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B.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机械能守恒C.物体从置于光滑水平面的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时,机械能守恒D.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2、一带负电荷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增的。
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 点的切线)()A.B.C.D.3、(本题9分)下列关于开普勒对于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C.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二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同D.所有行星的公转周期与行星的轨道的半径成正比4、(本题9分)一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先对它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经时间t 后撤去该力,并立即再对它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2,又经时间t后物体回到出发点,则在此过程中,F1、F2分别对物体做的功的大小W1、W2的关系是()A.W1=W2 B.W2=2W1 C.W2=3W1D.W2=5W15、(本题9分)一个人站在阳台上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2022-2023年辽宁鞍山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2-2023年辽宁鞍山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总结归纳了很多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叙述正确是( )A. 很多情况下,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运用了假设法B. 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 用时间内的位移与的比值定义t 时刻的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法()0t t ∆∆→x ∆t ∆D. 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若干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的方法【答案】B2. 北京已成功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
下列关于比赛中涉及的物理观点正确的是( )A. 速度滑冰运动员能够前进是因为冰对冰刀的作用力比冰刀对冰的作用力大B. 裁判员给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打分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C. 空中技巧运动员在空中完成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D. 被推出后的冰壶会停下来,说明冰壶的滑行需要力来维持【答案】C3. 2021年8月1日晚,我国运动员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100m 半决赛中跑出9.83秒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亚洲纪录!其前30m 用时3秒75、前60m 用时6秒29、冲线时速度达44.2km/h 。
则他在比赛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A. 8.04m/sB. 9.54m/sC. 10.17m/sD. 11.72m/s【答案】C4. 物体从时刻起由某一位置自由下落,在落地前1s 内共下落30m ,(不0=t 210m/s g =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物体落地前瞬间速度为30m/sB. 物体自由下落经4s 落地C. 物体落地前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都相等D. 下落的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位移之比为1:4:9【答案】C5.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P 置于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绳跨过光滑定137θ=︒滑轮分别连接P 与小车,P 与滑轮间的轻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水平向右做匀速直v线运动。
辽宁省鞍山市高力房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鞍山市高力房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第ns内的位移为s,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B.C.D.参考答案:C2. (单选)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
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A.2倍B.3倍C.4倍D.5倍参考答案:B3. 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A.只增加绳的长度B.只增加重物的质量C.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D.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变大参考答案:BC4.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最后1 s内的位移为15 m ( g 取10 m/s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A.31.25 m B.11.25 m C.20m D.25 m参考答案:C5. 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电动机的蓄电池连接。
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存储起来。
现有某人骑车以500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中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中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A. 200JB. 250 JC. 300 JD. 500 J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对于太阳的九大行星来说,轨道半径较大的,周期较大.冥王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轨道半径的 40倍,它绕太阳运动一周需要____ 年.(用根式表示)参考答案:7. 如图所示,重力为40N的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0.4,若用斜向上F=50N的推力托住物体,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要使物体匀速下滑,推力F的大小应变为______N(该空保留一位小数).(g取l0,)参考答案:8. 如图所示,一个小女孩从滑梯上加速下滑(摩擦阻力不能忽略),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动能将,重力势能将,机械能将。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额定电压U额=150V的电动机接在电压U1=5V的直流电源上时未转动,测得此时流过电动机的电流I1=0.5A。
现将该电动机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用以提升质量m=50kg的重物,当电源供电电压恒为U2=200V时,电动机正常工作,保护电阻R=10Ω,不计一切摩擦,g=10m/s2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线圈的直流电阻r=30ΩB.电动机的铭牌应标有“150V,10A"字样C.重物匀速上升的速度大小v=2m/sD.若重物被匀速提升h=60m的高度,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为E总=6×104J2、利用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探寻物理规律是常用的方法,图是描述某个物理过程的图像,对该物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若该图像为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前2秒内质点的平均速率等于0B.若该图像为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质点运动过程速度一定改变了方向C.若该图像为一条电场线上各点的电势随坐标变化的图像,则可能是点电荷所形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D.若该图像为闭合线圈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磁场垂直于线圈平面,则该闭合线圈内一定产生恒定的电动势v沿斜面向上运动,又返回底端。
能够描述物块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3、一物块在固定的粗糙斜面底端以初速度图像是()A .B .C .D .4、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微粒从磁场边界d 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沿曲线dpa 打到屏MN 上的a 点,通过pa 段用时为t .若该微粒经过P 点时,与一个静止的不带电微粒碰撞并结合为一个新微粒,最终打到屏MN 上.若两个微粒所受重力均忽略,则新微粒运动的 ( )A .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小于tB .轨迹为pc ,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C .轨迹为pa ,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D .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等于t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B .贝克勒尔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C .原子从a 能级状态跃迁到b 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 能级状态跃迁到c 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 能级状态跃迁到c 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212λλλ-的光子D .赫兹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6、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个表面光滑的静止的圆弧形小车,另有一质量与小车相等可视为质点的铁块,以速度v从小车的右端向左滑上小车,如图所示,铁块上滑至圆弧面的某一高度后返回,不计空气阻力,则铁块返回到小车的右端以后,相对于地面,将做的运动是()A.又以速度v沿小车向左滑动B.以与v大小相等的速度从小车右端平抛出去C.以比v小的速度从车右端平抛出去D.自由落体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鞍山市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A卷)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力的存在一定和两个物体有关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用V1和a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用V2和a2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则由图像可知A、V1和V2方向相同,a1和a2方向相同B、V1和V2方向相同,a1和a2方向相反C、V1和V2方向相反,a1和a2方向相同D、V1和V2方向相反,a1和a2方向相反3、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固定斜面上,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B、物体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且此三力的合力为零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B、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没有惯性C、在远离地球的宇宙空间中的物体也存在惯性D、汽车速度越大越难刹车,表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5、在公式V t=V O+at和 X=V0t+at2/2中涉及五个物理量,除了t是标量外,其余四个物理量均为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这四个物理量都在一条直线上,当取一个物理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若其它三个量的方向与该方向相同取正值,若其它三个量的方向与该方向相反则取负值。
若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取负值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取正值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取正值D、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取负值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5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三个水平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现将大小未知的第三个力撤掉,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A、0.2m/S2B、1.2m/S2C、2.2m/S2D、3.2m/S27、在一根轻绳的两端各栓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个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会A、不变B、变大C、变小D、由于每层高度不知,无法比较8、如图所示。
一辆动力驱动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
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车间的摩擦力,则在该段时间内小车可能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9、如图所示是一主动轮A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B的示意图,主动轮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关于主动轮上M点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和从动轮上N点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下,向上B、向下,向下C、向上,向下D、向上,向上10、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线如图所示。
初速度方向指向正东,则关于该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t时间内合力向东,t—2t时间内合力向西B、0—t时间内合力向西,t—2t时间内合力向东C、0—t时间内合力减小,t—2t时间内合力增大D、除t时刻外,合力大小是一定的二、本题共8小题。
每小题4分,共32分。
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做答。
11、对“落体运动快慢”、“力和运动的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观点落体运动快慢重物下落快,轻物下落慢力与运动的关系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1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用细线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附有一竖直放置的刻度尺。
当挂两个钩码时,线上一定点P对应的刻度线如图中的ab虚线所示,当挂三个钩码时,线上一定点P对应的刻度线如图中的cd虚线所示。
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9.8m/S2。
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13、一位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他选择了连续的七个点O、A、B、C、D、E、F作测量点。
若测得C、D两点相距2.70Cm,D、E两点相距2.90Cm,则小车在打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
拉动该纸带运动的小车加速度大小为m/S2。
14、一个质量为m的均匀球体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并被斜面上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光滑挡板挡住,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则物体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15、如图所示。
一足够长的竖直杆与木架连在一起,杆与木架的质量共为m1=1.0kg,一个质量为m2=1.5kg的小球紧套在竖直杆上,今使小球沿竖直杆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木架恰好对地无压力.则小球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若小球与杆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不变,则小球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为m/S2(g=10m/S2)。
16、如图所示为五个不同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速度时间图像。
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可知:(1)这五个物体运动的共同特点是(至少填写两条)(a),(b)。
(2)这五个物体运动的不同特点是(至少填写两条)(a),(b)。
1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式为V=9—1.5t(m/S)。
则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m/S,加速度大小为m/S2;S末该物体的速度大小为6 m/S。
18、如图所示。
A、B两个物体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3kg, m B=6kg,今用水平力F A推A,用水平力 F B拉B,使A、B由静止开始一起加速运动,F A和F B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F A=9—2t(N),F B=3+2t(N),则从t=0时刻到A、B脱离,它们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共4小题,共28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得0分。
19、(7分)轻绳OA的O端固定,对A端施加两个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使绳处于南— 4 —(高一物理A卷)偏东300的方向。
其中F1的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东,如图所示。
若F2的方向指向正南,试求该力大小以及此时绳上的拉力大小。
20、(7分)如图所示。
小车内有一质量为M1=0.4Kg的小球用细线吊在车内的顶棚上,车厢内的地板上有一质量为M1=15Kg的木箱。
当小车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0,木箱与地板相对静止。
(g=10m/S2)试求:(1)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2)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1、(7分)一个小球从长为18m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过3S滑到斜面底端。
若在第一个小球开始滑下的同时,使第二个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向上运动,结果两小球同时到达斜面底端。
试求:(1)第一个小球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2)第二个小球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22、(7分)如图所示。
有一长度为S=1.0m、质量为M=10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的左端放置一质量为m=4.0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要使小车在2.0S内运动到小车的右端,则施加在小物块上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大小应为多少?(g=10m/S2)鞍山市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A)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每小题4分,共40分。
1、ACD,2、B,3、BC,4、C,5、BD,6、BC,7、C,8、AD,9、B,10、BD二、每小题4分,共32分。
11、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2分),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的作用(2分);12、70(2分); 13、1.4(2分),10(2分);14、mgtgθ(2分),mg/Cosθ(3分);15、13.3(2分),3.33(1分);16、(1)(a)均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1分),(b)最终都做匀速直线运动(1分),— 6(2)(a)加速运动的时间不同(1分),(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同(1分);17、9(1分),1.5(1分),4和8(2分); 18、25/6m(4分)。
三、每小题7分,共28分。
19、解:由题意及物体的平衡条件可知,F1和F2的合力方向必沿OA方向(1分),所以有 F1/F2=tanθ即F2=F1/tanθ=3/tan300 (2分)解得F2=33(N)。
(1分)轻绳上的拉力F与F1和F2的合力平衡(1分),所以有F=2221FF=6(N)(2分)。
20、解:(1)以M1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Cosθ=M1g (2分) TSinθ=M1a (2分)代入数据后,两式联立解得T=5.0(N) a=7.5(m/S2)(1分)(2)以M2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2a=90(N)(2分)21、解:(1)由匀变速运动的公式得V1=at1=3a(1分) S1=at12/2=4.5 t12(1分)两式联立解得V1=12(m/S),a=4(m/S2)(1分)(2)由匀变速运动的公式得S2=V2t+at2/2 (2分) 0=3V2—4×32/2解得V2=6(m/S)(1分)所以第二个小球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3=V22/2a=62/2×4=4.5(m)(1分)22、解:以小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1(1分)由匀变速运动的公式得S1=a1t2/2(1分)以物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2(1分)由匀变速运动的公式得S2=a2t2/2(1分)由题意得S2—S1=S(1分)代入数据联立解得F=16(N)(2分)注意:其它解法正确的,也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