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第一章:广播电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掌握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理解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广播电视的基本特点和类型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掌握程度第二章:广播电视节目2.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广播电视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理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3.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技术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发展趋势和挑战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广播电视媒体经营与管理4.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掌握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伦理问题4.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伦理问题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的实际案例,理解其责任和伦理问题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伦理问题的掌握程度第五章: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与批评5.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5.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的掌握程度第六章: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与创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社会的影响6.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社会的影响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7.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7.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制作过程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与采编8.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掌握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理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的协调与配合8.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协调与配合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的协调与配合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广播电视受众研究9.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掌握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的相互关系9.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的实际案例,理解其相互关系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相互关系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10.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掌握广播电视媒体的伦理原则与责任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问题在实践中的应对10.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广播电视媒体的伦理原则与责任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问题案例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的伦理原则与责任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问题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在实践中的应对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第十一章:广播电视产业的未来发展11.1 教学目标了解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掌握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理解广播电视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与策略11.2 教学内容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实际案例,理解其角色与策略1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与策略的掌握程度第十二章: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创新与拓展12.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新方向与可能性12.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新方向与可能性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实际案例,理解其新方向与可能性1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新方向与可能的掌握程度第十三章:广播电视媒体的国际化发展13.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掌握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理解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3.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地位与作用1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掌握程度第十四章:广播电视媒体的数字化转型14.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掌握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理解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14.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1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的掌握程度第十五章:广播电视教育的实践与创新15.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掌握广播电视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理解广播电视教育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5.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广播电视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广播电视教育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教育实际案例,理解其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广播电视概论展开,涵盖了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特点、传播原理、传播方式、社会影响、媒体经营与管理、节目评估与批评等多个方面。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一、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1.广播的起源:广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2.电视的起源:电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模拟广播电视到现代的数字广播电视,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技术和制度革新。

4.广播电视的作用:广播电视具有传播信息、娱乐休闲、教育宣传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1.广播:广播是指将声音、图像等信息通过电磁波传播到广大受众的一种传播方式。

2.电视:电视是指通过电子技术将图像和声音传送到使用者的一个传媒工具。

3.传媒:传媒是指用于传播信息的各种媒介,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4.媒介:媒介是指传递信息和传播声音图像的工具和设备。

三、广播电视的组织形态1.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台是指负责制作和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分为电台和电视台两种形态。

2.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是指由广播电视台建立的一种机构和工作方式,可以实现节目的互联互通和全国范围内的播放。

3.广播电视产业:广播电视产业是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广告投放等相关的产业链。

四、广播电视的技术手段1.广播技术:广播技术包括调频广播、调幅广播等各种无线电技术,通过调制和解调电磁波来传送声音。

2.电视技术:电视技术包括黑白电视、彩色电视等各种电子技术,通过扫描线和电子束来传送和显示图像。

3.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通过数字信号传输和处理来提供更多的节目和服务。

五、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政府管理体制:广播电视在很多国家都是由政府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管。

2.行业管理体制:广播电视在一些国家中由行业协会或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概论知识的重点包括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基本概念、组织形态、技术手段、管理体制等内容。

学习和掌握广播电视概论知识有助于对广播电视行业的了解和理解,对于从事广播电视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概论》习题与答案

《广播电视概论》习题与答案

《广播电视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广播电视: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大众传播媒介。

2. 电视台:是制作和播放电视节目的机构,包括新闻、教育、娱乐等多种类型的节目。

3. 广播电台:是制作和播放广播节目的机构,包括新闻、音乐、故事等多种类型的节目。

4. 电视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电视图像和声音信息。

5. 广播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广播声音信息。

二、填空题1. 广播电视是利用____和____两种技术手段,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网络向广大地区或特定受众传送声音和图像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

答案:无线电技术;电视技术2. 我国第一家电视台——____于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答案: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3.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能够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引导舆论。

答案: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4. 数字音频广播(DAB)与传统的模拟调频广播相比,具有____、____、____等优点。

答案: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频道资源利用率高5.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广播电视必须坚持____、____、____的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答案:党性原则;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电视的特点?A. 广泛性B. 即时性C. 选择性D. 互动性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电视信号的类型?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音频信号D. 视频信号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节目的类型?A. 新闻B. 音乐C. 电影D. 体育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电视节目的类型?A. 新闻B. 电视剧C. 广告D. 体育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A. 地面波B. 卫星波C. 有线电视D. 光纤波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广播电视的功能包括哪些?()A. 新闻传播B. 文化教育C. 娱乐休闲D. 商业广告E. 政治宣传答案:ABCDE2.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包括哪些?()A. 地面波B. 卫星波C. 有线电视D. 光纤波E. 无线电波答案:ABCDE3. 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包括哪些?()A. 前期策划B. 拍摄录制C. 后期编辑D. 播出E. 销售答案:ABCD4. 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包括哪些?()A. 选题策划B. 录音制作C. 后期编辑D. 播出E. 销售答案:ABCD5.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A. 新闻传播B. 文化教育C. 娱乐休闲D. 商业广告E. 政治宣传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只有地面波。

广播电视概论名词解释(一)

广播电视概论名词解释(一)

广播电视概论名词解释(一)广播电视概论名词解释1. 广播电视•定义:广播电视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视网络向大众传递信息和娱乐的技术和媒介。

•示例:广播电视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等,通过无线电或有线传输信号,将音频、视频等内容传递给听众和观众。

2. 频道•定义:频道是指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划分的不同节目内容播放区域。

•示例:例如电视台中拥有新闻、娱乐、体育等不同类型的频道,观众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不同频道观看。

3. 电台•定义:电台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向广大听众传递音频节目的媒介。

•示例:例如FM电台、AM电台等,会通过无线电波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新闻、广告等节目内容。

4. 电视台•定义:电视台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视网络向广大观众传递视频节目的媒介。

•示例:例如CCTV、BBC等电视台,在不同频道上播放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各类内容。

5. 节目•定义:节目是指广播电视媒体中独立的、有主题和内容的表演或展示活动。

•示例:例如新闻节目、电视剧、体育赛事直播等,是电视台或电台播放的具有独立完整性的内容。

6. 直播•定义:直播是指即时传输音视频内容,观众可以在线实时收看或收听。

•示例:例如体育赛事、综艺节目等可以通过电视台或电台实时进行直播,并且观众可以通过电视或收音机收听或收看。

7. 广告•定义:广告是指为了宣传推销产品、服务或想法而制作和发布的媒体内容。

•示例:例如在电视或电台中播放的商品广告、服务广告等,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而进行的推销活动。

8. 新闻•定义:新闻是指记述事件、事实或观点的报道,提供给公众了解实时信息的媒体内容。

•示例:例如电台播放的新闻时事节目、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联播等,传递时事新闻给观众。

9. 体育赛事•定义:体育赛事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比赛活动。

•示例:例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田径比赛等,电视台或电台会进行现场直播。

10. 监管机构•定义:监管机构是指负责监督、管理广播电视行业运营和内容的组织或部门。

广播电视学概论

广播电视学概论

复习要点n 1、广播电视发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时间、重要称呼。

n2、掌握一些基本认识: n如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传播共性、社会功能、负功能; n 3、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如音响的蒙太奇功能;广播语言的具体要求;电视画面的特性;电视节目制作的三种方式;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等。

一、无线电的发明1.1873年 马克斯威尔 无线电之父无线电之父2.1888年德国科学家海尼瑞基·赫兹发现了产生、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

发现了产生、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

3.1899年,亚历山大·波波夫提出利用电磁波进行通讯的设想,并于1894年研制出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距离达到148公里。

但未能引起俄国重视,并推广应用。

公里。

但未能引起俄国重视,并推广应用。

4.1897年,意大利科学家古格列莫·马可尼在伦敦成立无线电通讯公司在伦敦成立无线电通讯公司(后改马可尼公司)(后改马可尼公司),把无线电推广应用到轮船联系和体育转播。

1901年,他第一次跨大西洋两岸无线电通讯。

二、无线电广播的试验 首先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人类声音的是费森顿和德福雷斯特。

1906年圣诞节,加拿大人费森顿从实验室里传送声音实验成功,标志着无线电声音广播的问世。

问世。

1907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三极管,可以增强声音发送,并开始定期广播简讯。

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三极管,可以增强声音发送,并开始定期广播简讯。

三、第一家电台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专家弗兰克·康拉德在匹兹堡主持建立的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呼号“KDKA ”。

这是美国第一个领有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也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标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四、广播事业世界范围内的兴起(简略)1922年,英国马可尼等六家无线电器材公司经政府批准合资成立了一家广播公司,1927年改建为公营广播机构,即后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 ),覆盖率达80%,形成垄断。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

广播电视概论重点汇总

广播电视概论一、广播凡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特定范围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媒介,均统称广播,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为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为有线广播。

根据传播符号的不同,广播可分为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广义上的广播包含了广播和电视。

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正式广播。

第一家电视台为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台,开播时间为1936年11月2日。

1926年10月,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电台在哈尔滨出现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共产党领导的首家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49年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中国大陆首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成立并实验播出。

卫星直播电视:由设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接收卫星地面站发射的电视信号,再把它转发到地球上指定的区域,然后由地面接收设备接收供电视机收看。

高清晰度电视与数字广播电视:日本率先推出了高清电视,高清晰电视的画面清晰度高,与传统的模拟信号电视相比优势明显。

网络广播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一种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算机或者“普通电视机+网络机顶盒”为主要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视频点播,网络访问,电子邮件电视游戏,等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个性需求服务的崭新技术。

目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电视剧机构有:美国的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

电视技术:电视传输系统由摄像、传输、显像三部分构成,摄像部分完成光电转换,传输部分完成电视信号的传输,显象部分则将电视信号还原成光学图像。

电视制式:电视制式是一个国家的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取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NTSC制式:简称N制式这种制式解决了彩色黑白电视广播兼容问题,解码线路简单,成本低,但相位容易失真,色彩不太稳定,需要色彩控制来手动调节颜色。

PAL式:中国采用,又称“帕尔式”意为“逐行倒相”作用是自动改正在传播中可能出现的错相。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

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
一、广播电节目的分类
电视新闻节目
• 一、界定 • 电视新闻是以现 代电子技术为传 播手段, • 以声音,画面为 传播符号, • 对新近或正在发 生、发现的事实 的报道。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1、消息类新闻: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新发生 的事态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
2、节目主持人特点 西方: • 普遍年龄较大,在成名之前,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从 业经验。 • 他们往往入行时间早,从业时间长,但成名晚 • 新闻节目主持人影响力大,拥有较大的权力 • 拥有超群的采访报道能力和写作功底
中国: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多层 次性; 中国主持人发展进入良性 发展阶段。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 • 科班出身,毕业于播音与主持专门院校和专业的学 生。 • 以记者为主的采编等媒体从业人员转为主持人。 • 演员、歌手、模特、运动员等文体明星。 • 向社会上各行各业以及大学生公开招考的主持人。
语言风格:
李咏:猖狂 崔永元:平和、幽默 刘仪伟:老百姓的憨厚 张越:亲和力与文化底蕴
追求主持个性化的误区: 1、盲目追求个性化,忽视了 节目的内涵塑造 2、节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不 相配 怎样保持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1、与时俱进的形象包装 2、注重学习 3、个性发展与节目风格相统 一
二、记者
(一)广播电视采访的特点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
• 广播电视体制概述 • 体制就是指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包括制度和体系。 • 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一般有三种,公共服务,私营商业,公 有国营。 • 私营商业制 • 以营利为目的,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追求最高的收视率,迎 合低级趣味,以赢得广告收入。 • 以美国广播电视体制为例,NBC大卫.萨尔诺夫,CBS威廉.佩 利,ABC爱德华.诺贝尔,FOX默多克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一、名词解释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二、辨析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三、问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四、赏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第一章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概况第一节广播一、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的区域传送声像节目,通称为广播.(1)分为声音广播、电视广播。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电视则指电视广播。

(2)按照传输方式分:•1)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为无线广播或开路广播;•2)通过电缆或导线传送节目的,称为有线广播或闭路广播;•3)通过人造卫星作为转发站传送的,叫卫星广播;•4)通过因特网传送的,叫网上广播。

(3)按照覆盖范围分为:•1)地方广播•2)全国广播•3)国际广播(4)按照技术标准分为:•1)模拟广播•2)数字广播二、广播电视的技术基础•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波的产生•无线电波的分类与传播光速(C)波长(λ)= --——频率(f)三、广播技术发明的标志性事件1、意大利的发明家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使无线电通讯进入实际运用阶段的科学家.2、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最原始的电视机。

1925年10月2日,电视诞生,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同年美国人斯福罗金演示了电子式电视。

四、广播电视与其他大宗传播媒介区分:广播电视:是电子媒介,其物质技术基础是电子技术设备,其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或导线,它不需要发行渠道,在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内,只要观众打开接收机,就可接受到广播电视节目,建立起媒介与受众的直接联系.报刊书籍:作为纸质媒介,其物质技术基础是印刷技术设备,其信息载体是纸张,并通过一定的发行渠道被受众所获得。

电影:作为视听媒介,其物质技术基础是感光技术设备,其信息载体是胶片,并通过发行和放映渠道传递给受众.第二节电视一、电视是活动图象及其伴音的电传输。

二、电视是传播媒介1、电视媒介的优点(1)传播速度快,服务范围广,受众面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