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6 燕子专列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专列》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专列》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专列》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燕子专列》这篇课文,了解列车在不同季节里的美景。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绘画或描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美景的感受。

3.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让学生观察列车在不同季节里的景色。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燕子专列》这篇课文,学会用绘画或描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美景的感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让学生观察列车在不同季节里的景色。

教学准备:《燕子专列》这篇课文的课本或摘录,图片、视频等展示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自由阅读让学生先自由阅读《燕子专列》这篇课文,并标出生字生词。

Step 2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描述列车在不同季节里的美景。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结构。

Step 3 观察和描述列车景色给学生展示列车在不同季节里的景色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画面。

可以提问学生的观察结果和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景色。

Step 4 绘画或描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用绘画或描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列车美景的感受。

可以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描述。

Step 5 分享和欣赏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绘画或描述,让其他同学猜测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和欣赏。

Step 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观察和描述方面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Step 7 作业布置每个学生都选择一个季节的景色,用绘画或描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美景的感受,并写下你能猜到的季节是哪个。

教学拓展: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进一步的研究任务,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等途径寻找更多关于列车在不同季节里的美景的资料,并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

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优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优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优秀教学设计《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

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

3、搜集有关燕子春来秋去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2、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二、自读自悟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

3、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

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3)交流自己的体会。

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

(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

①政府的呼吁;②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③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四、指导朗读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2、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

(1)第3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

(2)第4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

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专列》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专列》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专列》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专列》教案(一)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燕子专利”的意义,树立保护动物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十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的十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目的1、2。

【教具准备】多媒体、生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利用多媒体播放飞舞的小燕子及乐曲。

(学生欣赏,跟音乐律动)2、说说和小燕子有关的话,唱唱小燕子的歌,做做小燕子的动作。

(学生唱歌、表演、表达)3、每年的春天,得意的小燕子就会千辛万苦地从遥远的南方飞到北方来。

在1990年的春天,当小燕子从南方飞到瑞士的时候,一场灾难发生了。

(学生齐读课题)点评:这一环节,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美的境界,激发学生喜欢燕子的感情,为以后的“救救燕子”发出呐喊做辅垫。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二、整体感知,学习识字1、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把字读准确,把课文读流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小组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

3、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检查识字情况,4、交流识字的方法。

(表现突出的奖给“小笑脸”)5、按课文段落,小组赛读课文,师生赛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朗读正确、流利,让别人喜欢听。

点评: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了他们自主识字,合作探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赛、交流、奖励等活动环节,激发学生识字热情,增强识字效果。

三、探究学习,品味体验仔细的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1、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老师点拨:(1)什么是专列?燕子专列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什么专列?(2)燕子遇到了什么灾难?知道学生朗读,表出自己的感情。

(3)这件事惊动了瑞士的政府和人民,读了这一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为燕子的安危担忧,表现出了对燕子的关爱)你能用“惊动了”说一句话吗?(4)“一时间瑞士大大小小的报纸、电视台、播送电台都在传播着一个声音:“救救燕子”!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救救燕子”是什么样的呼唤?指导学生发自内心地读。

2024年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教案设计

2024年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教案设计

2024年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燕子专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20课《燕子专列》的课文阅读与理解,详细内容涉及: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语言表达、课文主旨的把握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阅读理解,朗读与表达能力的提高。

难点:课文主旨的把握,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燕子图片、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燕子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燕子的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燕子专列》。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词语含义。

3. 课文阅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讨论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讲解课文主旨。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给予评价。

6.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燕子迁徙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爱动物。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燕子专列》2. 生字词:迁徙、专列、爱护、环境等。

3. 课文主旨: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燕子的生活习性。

(3)谈谈你对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看法。

作业答案:(1)略。

(2)燕子在冬季会进行迁徙,飞往温暖的地方过冬。

它们喜欢群居,善于飞翔。

(3)关爱动物、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保护大自然。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燕子专列》(精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燕子专列》(精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燕子专列》(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燕子专列》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与理解,对燕子生活习性的认知,以及通过课文学习关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关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燕子生活习性的理解,以及保护动物的情感教育。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燕子图片、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燕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燕子的特点,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a. 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掌握情况。

b.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

c.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燕子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动物。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说说自己身边的动物朋友,并进行保护。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燕子专列》2. 生字词:燕子、专列、春天、北飞、关爱、保护3. 课文结构:燕子的生活习性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课文朗读录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c. 写一篇关于保护动物的作文。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b. 课文朗读录音评价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

c. 作文评价标准:内容真实、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燕子专列》,学生对燕子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关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 拓展延伸:a. 开展“我身边的动物朋友”主题活动,让学生观察、了解身边的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燕子专列》(精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燕子专列》(精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燕子专列》(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册《燕子专列》章节。

教学内容详细讲述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迁徙特点以及燕子专列的含义。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燕子、专列”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燕子迁徙的意义,体会燕子专列的艰辛。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燕子图片、迁徙路线图、燕子专列视频。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燕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征。

(2)提问:“你们知道燕子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吗?它们是从哪里来的?”2. 学习课文(1)播放燕子专列视频,让学生了解燕子的迁徙过程。

(2)自主阅读课文,思考燕子为什么选择在冬天迁徙。

(3)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3. 字词学习(1)学习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正确读写。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含义。

4.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搭配生字、新词。

(2)观察迁徙路线图,描述燕子的迁徙过程。

5. 情感教育(1)讨论燕子迁徙的艰辛,体会燕子的勇敢与毅力。

(2)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燕子专列2. 主要内容:燕子生活习性:群居、迁徙燕子迁徙特点:长途跋涉、勇敢坚韧燕子专列:特殊列车、保护燕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燕子的迁徙过程。

2. 答案:(1)喜欢的句子:略(2)燕子的迁徙过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课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燕子专列》教案(

《燕子专列》教案(

《燕子专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燕子专列》一篇。

该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燕子迁徙的过程,以及人类为了保护燕子而采取的措施。

教学内容包括:1. 理解文章主题,掌握生字词。

2. 分析文章结构,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3. 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关爱之情,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技巧,学会关爱自然。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燕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燕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文章: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生字词。

3. 分析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4. 例题讲解:选取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探讨燕子迁徙的意义,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燕子专列》2. 生字词:迁徙、关爱、措施等。

3. 文章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4. 写作特点:记叙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文章内容,以“保护燕子”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保护燕子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它们飞过高山,越过河流,为我们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为了保护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我们应该……2. 作业要求:不少于300字,用词准确,表达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鸟类的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燕子专列》(精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燕子专列》(精选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燕子专列》(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燕子专列》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课文的阅读、分析和讲解;燕子生活习性的认知;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理解生字词,如“燕子”、“专列”等;2. 学生能够流畅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燕子的喜爱;3. 学生能够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提高关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燕子的情感。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课文的阅读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燕子图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燕子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燕子的特征,激发学生对燕子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如“燕子”、“专列”等,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3.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燕子为什么能乘坐专列。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燕子生活习性和专列的含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生字词学习。

6.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如何保护燕子,提高学生关爱自然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燕子专列》2. 生字词:燕子、专列、春天、北飞、关爱、保护3. 课文分析:燕子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为燕子设计一则保护标语。

答案示例:关爱燕子,守护春天。

2.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燕子的生活习性。

答案示例:画出燕子北飞、筑巢、孵蛋、育雏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燕子专列》,让学生了解了燕子的生活习性,提高了关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辅导。

同时,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燕子,进一步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2. 课文的阅读、分析和讲解;3. 实践情景引入,提高学生关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4. 作业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燕子专列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1.搜集资料,对瑞士和燕子有所了解。

2.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燕子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燕子专列)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专列”是什么意思?什么人为燕子开专列?为什么用专列送燕子?
3释疑。

(“专列”就是专门的列车。

“燕子专列”就是专门为燕子而开的列车。


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认读词语。

2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发现“洲、瑞、殊、骤、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左窄右宽。

(2)教师重点指导书写“骤”和“涉”。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议,改进书写。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带着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瑞士的居民热心救护冻僵的燕子,瑞士政府用专列护送燕子回南方的事。


2课文分几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一列舒适、漂亮的空调列车正准备护送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写瑞士政府用专列送燕子的原因以及政府与人们的行动。

第三部分(5自然段):写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


第二课时
一、提出疑问,激发兴趣
教师:瑞士政府为什么开设燕子专列,护送燕子回到温暖的地方呢?人们为了救助燕子采取了哪些措施?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主解疑,感悟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①这是一列什么样的列车?
(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


②“他们送的是一些……燕子”,句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解释说明)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麻烦”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遇到困难。


②“成千上万”说明了什么?(燕子很多。


③燕子遇到了怎样的麻烦?
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④从以上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天气寒冷,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2朗读体会,深入理解,体会瑞士居民对燕子的关爱。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①用横线画出描写居民寻找燕子的句子。

勾画出描写人们动作的词。

(出示句子: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指导朗读。

③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些词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又体现了人们不畏严寒,寻找燕子的博大爱心。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人们博大的爱心。

3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贝蒂的爱心。

(1)学生默读、勾画最感动的句子,并思考。

(出示句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她的脸
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2)全班交流:小贝蒂还遇到了哪些困难?你还能想象得到吗?
(又冷又饿;嘴唇冻得发紫;双脚通红……)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4学生带着激动和敬佩的心情再读三、四自然段,升华情感。

三、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师:冻僵的燕子命运如何呢?我们来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它会说些什么呢?
2为燕子写出祝福的话,并指名读出所写内容。

3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四、感悟写法,拓展延伸
1朗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了解课文采用的倒叙写法。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人类保护动物的资料。

五、作业建议
1抄写词句,积累语言。

2设计保护动物的宣传语。

根据课题提问,一方面紧扣了本文课题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教给学生抓住课题质疑的学习方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

引导学生圈点勾画重点词语,静心思考,朗读感悟。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既能体会到气候的恶劣,又能体会到居民们的热心,从而深刻地感受到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通过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适时安排写作的训练,为学生抒发情感搭建了平台,情动辞发,感情自然流露,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的表达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有机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