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用汉语17课教案
基础汉语教程第 17 课

课堂教学内容:第17课库尔勒的每一粒沙子知道我生词、课文、注释、词语用法、课后练习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词语,词语用法以及课文)练习法(读词语,课文、练习造句、做课后练习)教具:教材、教案、讲稿目的及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的内容。
2.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复述课文大意,熟练掌握重点词语、能用重点词语造句并回答问题或就限定的话题进行成段表达。
3.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课文和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复述课文,回答问题2.重点词语练习:迷惑、追寻、漠然、感悟、情结誓言难点:掌握重点词语、复述课文大意、回答问题、做课后练习教学过程:教学备注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候三、检查考勤四、导入新课㈠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朗读词语;《库尔勒的每一粒沙子知道我》五、新课(一)熟悉词语抽读词语(检查预习情况)—范读—认读—讲练(二)处理课文抽读课文—范读课文—泛读课文—回答问题—讲述课文大意这个问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1.作者为什么要到西部那么艰苦的地方去当志愿者?2.作者去的那个地方在哪里?哪里有什么让作者永远难忘?3.作者当志愿者的誓言是什么?4.作者当了多长时间的志愿者?是在哪一年当志愿者的?5.作者当志愿者的收获是什么?(三)串讲课文(把词语放在课文中讲解)1,讲解词语阅读课文并讲解词语(教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着说)1、迷惑(形)①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如:~不解②使迷惑如:花言巧语~不了人。
2、追寻(动)①跟踪寻找如:~走散的同伴~美好的人生3、漠然(形)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如:~置之、处之~~无动于衷4、感悟(动)有所感触而领悟如:在奋斗中~到人生的真谛。
5、情绪(名)①人从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里状态如:生产~、急躁~、~高涨②指不愉快的情感如:闹~他有点儿~。
6、誓言(名)宣誓时说的话如:立下~(四)语法讲解汉语句子的语序汉语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六种成分组成。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17 他在做什么呢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下》教案17他在做什么呢汉语教程(第3版)第十七课:他在做什么呢教学重点:1.课文理解和朗读。
2.使用“在XXX……呢”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
3.双宾语句的使用。
教具:图片展示正在进行的活动,如听音乐、看电视、写汉字等。
教学要求:1.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学生能使用“在XXX……呢”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
3.学生能使用双宾语句表达动作,如“XXX教我们语法和课文”。
4.学生能使用“怎么+动词”提问,如“我们怎么去?”“我们骑车去”。
教学提示:使用“在XXX……呢”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是汉语中很重要的功能项目。
通过图片和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练这个句型。
例如,展示图片上的人正在进行的活动,如听音乐、看电视、写汉字等,可以扩展到打篮球、跑步、踢足球、游泳、唱歌等。
这些词组后面也需要研究。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正在+动词+宾语”这个句型。
老师可以指着图片问:“他/她/他们正在做什么呢?”学生依次回答。
可以先合练,然后在单练、分组练,直到学生能不用提示自己说出一组图片上人正在进行的活动。
然后让学生两两到黑板前表演。
引入课文可以使用图片,如XXX正在听音乐/听录音。
老师可以问:“XXX在听音乐吗?”学生回答后,引出否定句。
使用“怎么+动词”提问也是重点之一。
例如:“我们怎么去?”“我们骑车去吧。
”“他怎么来?”“他坐车来。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小幅度改写每段话,使文章更加流畅易懂。
本课是练汉语双宾语句的课程。
需要注意的是,汉语能够带双宾语的动词数量有限,特别是在初级阶段,只能研究几个常用的动词,例如教给、借、送、还、问、回答、告诉、帮等。
强调这一点的目的是为了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学生在研究离合词时出现错误。
汉语的离合词是动宾结构,例如“见面、游泳、唱歌”等,学生往往会将其当作单纯的动词使用,在后面加上一个宾语。
此时,我们可以提醒学生这些离合同前的动词已经有了宾语,而这些动词都不能带双宾语,例如不能说“我见面朋友”等。
新实用汉语17课教案

第十七课这件旗袍比那件漂亮一、复习巩固简单趋向补语、“把”字句1、时量补语1二、导入新课中国式的衣服你知道的都有什么?(图片演示)你喜欢旗袍吗?三、讲解新课1.学习生词旗袍:中国妇女穿的传统长衫。
这件旗袍,中国的旗袍。
比:能够相比。
比那件漂亮,比他好卖:卖衣服,卖苹果,卖光盘中式:中国固有的格式。
中式衣服,中式房子已经:业已经过。
已经来了,已经买旗袍了极(了):副词,表示达到最高度:极重要|极少数。
注意:‘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
多极了,慢极了,漂亮极了颜色:什么颜色,衣服的颜色便宜:花费很少,尤指与现行价格或实际价值相比较时一套便宜的衣服,便宜货公园:去公园玩儿,一个公园走:走得很快,去公园走走过去:从前。
三天过去了样子:式样;标准。
旗袍的样子,衬衫的样子试:尝试。
试试这件,试一试那件觉得:认为。
觉得很漂亮,觉得很短,觉得便宜极了麻烦:烦杂琐碎;费事。
很麻烦,不麻烦。
即打扰,导致不便。
常指做某事所引起的。
麻烦你把门关上合适:适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
合适的人选打折:打九折,不打折2.学习句子①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俄语解释,正确理解句子的涵义。
②板书动态展示后,示范读—领读—齐读—个别读。
③结合句子的生词练习3.学习课文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并练习情景会话。
①示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教师纠音。
②教师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或提问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显示:课文框架,让学生在课文框架的提示下复练。
③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让学生再练习。
4.讲练本课的语法①动词“来、去、到”等带时量补语我来北京已经一年多了他去图书馆已经两个小时了他到中国半年了②极了and 多了A/V + 极了/ 多了这件旗袍漂亮极了他高兴极了这本书比那本书贵多了他哥哥比他年轻多了③的字短语Pr / N / A + 的丝绸的很贵,我没有丝绸的我的我喜欢绿的,他喜欢红的老师的丝绸的④用介词“比”表示比较1你比我知道得多他们比我翻译得好⑥数量补语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大一号这个电脑比那个电脑新多了5.阅读和复述讲解重点词语。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17课教案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I》编著荣继华***********************************************************第17课《我口语听力都很好》教案教学任务一、语音难点1.声调连读练习2.发音难点词汇二、重点词汇教才热闹最近进步努力总是怎么三、语法1.才(1)2.主谓结构做谓语3.形容词做状语4.怎么(2)四、语言技能1.读:能够熟读生词和课文,达到声调、语调基本准确。
2.说:能够用主谓结构做谓语的句子表达个人的学习情况、身体情况、工作情况。
3.写:能够认识本课生词,并学会书写重点汉字。
时间安排1.本课共需三次半课,7课时2.课时安排第一次课(2课时):复习第十六课、学习课文一和课文二生词第二次课(2课时):学习课文二和课文三生词第三次课(2课时):学习课文三、课堂活动、做综合练习第四次课(1课时):学习汉字知识及练习写汉字教学实施第一次课(90分钟)一、复习第16课(15分钟)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汉字参()、重()、一()、办()、有意()()物、()日、()单、()吃、有时()2.回答下列问题参加中国朋友的婚礼应该准备什么礼物?在你们国家什么时候要送礼物?去中国朋友家,可以带什么礼物?我们什么时候下课比较好?二、学习课文一(50分钟)1.读课文一生词:听CD跟读两遍,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自读至熟练;请学生读,纠正发音。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I》编著荣继华***********************************************************难读的词语:做客、葡萄酒2.词语扩展(1)人爱人客人家人友人(2)教(jiào)教室教师教(jiāo)教汉语教英语教我英语教篮球教足球教我们篮球教书法教音乐教他们书法(3)~子饺子包子(bāozi)孩子(háizi)桌子(zhuōzi)(4)包包饺子包包子(5)酒啤酒葡萄酒红葡萄酒白葡萄酒3.读课文一:领读两遍,然后学生自读至可以不看拼音读;请学生读,教师纠正发音。
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第17课《猫》新教案

17猫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掌握生字生词,积累词汇。
2.朗读课文,探究作者家人三次养猫的不同情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学习运用对比手法描写养猫经历,并像作者那样观察动物生活迁移写作,培养学生写作动物生活的能力。
4.学习、品味语言,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写作动物。
教学重点:探究作者家人三次养猫的不同情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对比手法描写养猫经历,并像作者那样观察动物生活迁移写作,培养学生写作动物生活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捕鱼教学法:学习课文和学习生活同步,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在阅读课堂完成写作全程指导,然后迁移运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并进一步理解课文,以写促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小猫。
从养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
二通读课文,领会课文反映的生活,理解课文主题。
学习方法:围绕预习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什么生活情景?”进行探究,学生自主回答问题后小组交流,老师归纳。
《猫》描写的是作者一家三次养猫的不同情景。
三只猫的不幸遭遇都深深触动了作者的心灵,反映作者对生命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深沉思索。
三对应生活学习字词。
预习和学习方法:边读、边看、边写字词,看谁又对又快又好,一边写词语,一边驰骋想象再现词语反映的事物和生活情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一样,还可模拟表演词语所反映的动作或情态,摒弃死记硬背词语解释的方法。
1.学习生字。
藤téng涩sè绫líng 侣lǚ蜷quán扳bān衔xián2.学习生词。
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Ⅱ》教案第17课《约会》

学习语言点 2:到底 1(强调结果终于达成) 把书翻
教案编制:徐桂梅
5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 Ⅱ》 编著 徐桂梅
********************************************************** *
到 P187,学习语言点 2。 (1)学生读例句。
教案编制:徐桂梅
6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 Ⅱ》 编著 徐桂梅
********************************************************** *
教案编制:徐桂梅
7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 Ⅱ》 编著 徐桂梅
********************************************************** *
老师启发学生分析例句总结要点:1.“尽管⋯ ⋯ 但是/还是⋯
⋯ ” 接近于“虽然⋯ ⋯ 但是⋯ ⋯ ”,不同的是,该格式用于强调后面的复 句是不受前面的条件影响的,是变的。PPT(4) 1)虽然爸爸同意了,但是妈妈却不同意,怎么办?(爸爸妈妈意见不 一样。 ) 2)尽管爸爸同意了,但是妈妈还是不同意,怎么办?(妈妈知道爸爸 同意了,但是妈妈还是不改变看法,仍然不同意。 ) (3) 领学生做 P186 的“试一试”。
一、本课共需两次课,4 课时。 时间安排 二、课时安排 第一次课:通过检查作业复习第十六课的词汇及语言点,学习本课词语 及课文第一部分及语言点 1、2,做部分综合练习。 第二次课: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及语言点 3,做课堂活动,做部分综合练习。
教案编制:徐桂梅
1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 Ⅱ》 编著 徐桂梅
教学实施
对外汉语教学-汉语阅读教程第一册教案第十七课

阅读第一册第17课教案
第一课处理生词和会话
教学目标:
1.记住本课生词并理解其意思。
2.掌握一些扩展词汇的应用。
教学环节及内容:
1.听写生词。
2.扩展生词。
出来——进来来/来得及/来不及正/正在/正好/正确/正式
出去——进去文/文化/文章
出口——入口
出租车
3.偏旁理解并写出已学的该偏旁的汉字。
想(心)挤骑(马)
4.掌握多音字“乐”的读音并组词。
5.老师向学生提问以下问题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山田你在做什么?
(2)你有事吗?你有什么事?
(3)你什么时候有计算机课?
(4)上课的时候玩手机行吗?/你借给我一百块钱行吗?
6.作业分角色背对话,下节课表演。
并完成判断题,从文中找出判
断题的句子。
第二课处理短文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短文理解短文并正确回答问题。
2.通过背诵短文培养语感。
3.限时背写短文内容来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教学内容及环节:
1.教师让同学们表演会话内容。
(10分)
2.做判断题检测同学们对会话的理解。
(5分)
3.同学们限时默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从文中画出来并口头进行回
答。
(10分)
4.限时背诵课文。
然后流利的背出来。
(10分)
5.默写课文内容。
6.作业根据“今天做什么”写一篇短文。
初中上语文第十七课教案

初中上语文第十七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学会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厚父爱。
2. 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播放歌曲《父亲》,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
(2)引导学生谈论对父亲的印象,导入新课《背影》。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2)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课文中父亲的形象,体会父爱的伟大。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父爱的感受。
(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6.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受了父爱的伟大。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身边的亲情,关爱家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课这件旗袍比那件漂亮
一、复习巩固
简单趋向补语、“把”字句1、时量补语1
二、导入新课
中国式的衣服你知道的都有什么?(图片演示)你喜欢旗袍吗?
三、讲解新课
1.学习生词
旗袍:中国妇女穿的传统长衫。
这件旗袍,中国的旗袍。
比:能够相比。
比那件漂亮,比他好
卖:卖衣服,卖苹果,卖光盘
中式:中国固有的格式。
中式衣服,中式房子
已经:业已经过。
已经来了,已经买旗袍了
极(了):副词,表示达到最高度:极重要|极少数。
注意:‘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
多极了,慢极了,漂亮极了
颜色:什么颜色,衣服的颜色
便宜:花费很少,尤指与现行价格或实际价值相比较时
一套便宜的衣服,便宜货
公园:去公园玩儿,一个公园
走:走得很快,去公园走走
过去:从前。
三天过去了
样子:式样;标准。
旗袍的样子,衬衫的样子
试:尝试。
试试这件,试一试那件
觉得:认为。
觉得很漂亮,觉得很短,觉得便宜极了
麻烦:烦杂琐碎;费事。
很麻烦,不麻烦。
即打扰,导致不便。
常指做某事所引起的。
麻烦你把门关上
合适:适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
合适的人选
打折:打九折,不打折
2.学习句子
①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俄语解释,正确理解句子的涵义。
②板书动态展示后,示范读—领读—齐读—个别读。
③结合句子的生词练习
3.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并练习情景会话。
①示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教师纠音。
②教师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或提问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显示:课文框架,让学生在课文框架的提示下复练。
③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让学生再练习。
4.讲练本课的语法
①动词“来、去、到”等带时量补语
我来北京已经一年多了
他去图书馆已经两个小时了
他到中国半年了
②极了and 多了
A/V + 极了/ 多了
这件旗袍漂亮极了
他高兴极了
这本书比那本书贵多了
他哥哥比他年轻多了
③的字短语
Pr / N / A + 的丝绸的很贵,我没有丝绸的
我的我喜欢绿的,他喜欢红的
老师的
丝绸的
④用介词“比”表示比较1
你比我知道得多
他们比我翻译得好
⑥数量补语
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大一号
这个电脑比那个电脑新多了
5.阅读和复述
讲解重点词语。
显示例句,并讲解
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
6. 汉字的构字法(2)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
例字:从(从二人,表示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紧紧跟随。
)
比(两人紧挨着)、竝(bing4 两人并排站立)
友(二手相叠,友善相助义)
朋(两串贝)、林、丝(两捆丝)
休(一人靠在树上休息)
四、课堂操练
熟读短语、句型替换、会话练习、看图说话、交际练习
五、课堂小结
复习本课所涉及的话题训练。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