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

合集下载

(完整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完整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况调查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压实度等使用。

1.2本方法不适用于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

2、仪具与材料2.1天平:称量10kg以上,感量不大于0.5kg;称量5kg以上,感量不大于0.1g;称量2kg以下,感量不大于0.05g。

2.2负压容器:根据试样数量选用表1中的A、B、C任何一种类型。

负压容器口带橡皮塞,上接橡胶管,管口下方有滤网,防止细料部分吸入胶管。

负压容器类型2.3真空负压装置:由真空泵及水银压力计(或真空表)组成,真空泵能使负压容器内造成4kPa(30mmHg)负压。

2.4恒温水槽:水温控制25℃±0.5℃。

2.5温度计:分度为0.5℃。

2.6其它:玻璃板等。

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3.1.1按本规程T0701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或从沥青路面上采取(或钻取)沥青混合料试样。

试样数量不少于如下规定数量:沥青混合料中集料公称最大粒径(mm)最少试样数量(g)37.5 400026.5 250019.0 200013.2、16.0 15009.5 10004.75 5003.1.2将沥青混合料团块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碎,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6.4mm。

若混合料坚硬时可用烘箱适当加热后打散,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60℃,分散试样应用手掰开,不得用锤打碎,防止集料破碎。

当试样是从路上采取的非干燥混合料时,应用电风扇吹干至恒重后再操作。

3.1.3负压容器标定方法将B、C类负压容器装满25℃±0.5℃的水(上面用玻璃板盖住保持完全充满水),正确称取负压容器与水的总质量mb。

3.1.4采用A类容器时,将容器全部浸入25℃±0.5℃的恒温水槽中,称取容器的水中质量(mi)。

3.1.5将负压容器干燥,编号称取其质量。

3.2试验步骤3.2.1将沥青混合料试样装入干燥的负压容器中,称容器及沥青混合料总质量,得到试样的净质量mn,试样质量应不小于上述规定的最小数值。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试验(施工版)。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计算方法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计算方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方法①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γsb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2.36mm 以上集料按T0304方法测定,2.36mm 以下集料按T0330方法测定,矿粉以表观相对密度替代。

②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saγsa =nn P P P γγγ...1002211++ 1P 、2P …、n P -------各种矿料成分的配比,其和为100;1γ、2γ…、n γ---------各种矿料相应的表观相对相对密度。

③而在我国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2004)也有规定,它对改性沥青及SMA 等难以分散的混合料,沿用了上面经验公式并对式中的经验常数C 更改为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这应该是对系数的最好定义,并给出了计算公式:C=0.033ωx 2-0.2936ωx +0.9339ωx =(sb γ1–sa γ1)×100式中: C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ωx ——矿料的合成吸水率。

沥青吸收系数的公式是我国学者经过试验研究,当C 值采用0.8时,吸水率为0.482;当C 值采用0.6时,吸水率为1.338;当C 值采用0.5时,吸水率为1.871。

在四川地区,对于石灰石,其吸水率在0.5左右,C 值取0.8有其合理性,而对某些地区,在沥青配合比设计时,直接取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中值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即C 值取0.5,这并不适合四川地区,建议最好通过吸水率计算所得的C 值作为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依据。

④采用集料有效相对密度计算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并给出了有效密度的经验公式:γse =C×γsa +(1-C )×γsb式中:γse ——合成矿料有效相对密度;C ——经验常数,通常采用0.8,吸水性集料时采用0.5或者0.6;γsb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a ——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采用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况调查或路面施工质量管理计算空隙率、压实度等使用。

1.2本方法不适用于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2.1天平:称量5kg以上,感量不大于0.1g;称量2kg以下,感量不大于0.05g。

2.2负压容器:根据试样数量选用表T0711-1中的A、B、C任何一种类型。

负压容器口带橡皮塞,上接橡胶管,管口下方有滤网,防止细料部分吸入胶管。

为便于抽真空时观察气泡情况,负压容器至少有一面透明或者采用透明的密封盖。

表T0711-1 负压容器类型类型容器附属设备A 耐压玻璃,塑料或金属制的罐,容积大于2000mL有密封盖,接真空胶管,分别与真空装置和压力表连接B容积大于2000mL的真空容量瓶带胶皮塞,接真空胶管,分别与真空装置和压力表连接C4000mL耐压真空器皿或干燥器带胶皮塞,接真空胶管,分别与真空装置和压力表连接2.3真空负压装置:由真空泵、真空表、调压装置、压力表及干燥或积水装置等组成。

2.3.1真空泵应使负压容器内产生3.7kPa±0.3kPa(27.5mmHg±2.5mmHg)负压;真空表分度值不得大于2kPa。

2.3.2调压装置应具备过压调节功能,以保持负压容器的负压稳定在要求范围内,同吋还应具有卸除真空压力的功能。

2.3.3压力表应经过标定,能够测定0~4kKa(0~30mmHg)负压。

当采用水银压力表时分度值1mmHg,示值误差为2mmHg;非水银压力表分度值0.1kPa,示值误差为0.2kPa。

压力表不得直接与真空装置连接,应单独与负压容器相接。

2.3.4采用干燥或积水装置主要是为了防止负压容器内的水分进入真空泵内。

2.4振动装置:试验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开启或关闭。

2.5恒温水槽:水温控制25±0.5℃。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计算公式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计算公式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
最大理论密度的计算公式
一、公式
1、沥青混合料空隙率=(1-试件毛体积密度/最大理论密度)*100%,单位%
2、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VMA*100%,单位%
3、矿料间隙率=[1-(试件毛体积密度/矿料合成毛体积密度)*(矿料质量百分比/100)]*100%,单位%
4、最大理论密度=100/[(100/矿料有效相对密度)+(沥青用量/沥青25℃的密度)],单位g/mm3
二、计算方法
1、用A类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按式(1)计算。

γt=ma/(ma-(m1-m2)) 式中:γt-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Ma-干燥沥青混合料试样的空气中质量,g;m1-负压容器在25℃水中的质量,g;m2--负压容器与沥青混合料一起在25℃水中的质量,g;
2、采用B、C类容器作负压容器时,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相对密度按式(2)计算。

γτ=ma/(ma+mb-mc)式中:mb-装满25℃水的负压容器的总质量,g;mc-25℃时试样、水与负压容器的总质量,g;
3、沥青混合料25℃时的理论最大密度按式(3)计算。

ρτ=γτ×ρω式中:ρτ——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g/cm3; ρω--25℃
时水的密度,0.9971g/cm3。

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三位。

沥青混合料的一些基本概念

沥青混合料的一些基本概念

2、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
单位体积(含混合料实体体积与不吸收水分的内 部闭口孔隙之和)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干质量,又称 视密度,由水中重法测定(仅适用于几乎不吸水的 密实试件)。
3、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单位体积(含混合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不吸收水分的 闭口孔隙、能吸收水分的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 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干质量,由 表干法、蜡封法或体积法测定。 4、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体积百分率 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内沥青部分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 的百分率,以VA表示。 5、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 沥青混合料内矿料及沥青以外的空隙(不包括矿料自 身内部已被沥青封闭的孔隙)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 百分率,以VV表示。
半开级 配
沥青 稳定 碎石 —
公称 最大 粒径 (mm )
最大 粒径 (mm )
37.5
53.0

ATB-30

ATPB-30

31.5
37.5
粗粒式
AC-25 AC-20 ATB-25 — — — — — 3~6 — SMA-20 SMA-16 SMA-13 SMA-10 — 3~4 — ATPB-25 — — — — — >18 — AM-20 AM-16 AM-13 AM-10 AM-5 6~12 26.5 19.0 16.0 13.2 9.5 4.75 — 31.5 26.5 19.0 16.0 13.2 9.5 —
VMA VV VA

(a) (b)
f VMA 1 P s 100 sb
(3)新规范的计算公式-即Superpave的计算公式(b)
19
3、沥青饱和度(VFA) (1)定义:按照试验规程定义总有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研究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研究

3
2 试验部分
2.1 原材料
2.1.1 沥青 采用泸州中海油 AH-70#沥青,其技术指标如表 1: 表 1 沥青技术指标测定结果 试验项目 针入度(25℃,100g,5s)/0.1mm 延度(15/5℃,5cm/min)/cm 软化点 TR&B/℃ 密度/g/cm3 2.1.2 石料和矿粉 集料采用新都碎石,填料采用都江堰矿粉,其密度如下表: 规范指标 AH-70 60-80 ≥100 ≥46 —— 66.5 >150 47.8 1.006 试验结果
0. 48 2
0.6
C值
0.4 0.2 0.0 0 0.5 1
1. 33 8
1.5
1. 87 1
2
2.5
3
3.5
4
4.5
合成矿料吸水率(%)
由此可知,当 C 值采用 0.8 时,吸水率为 0.482;当 C 值采用 0.6 时,吸水率为 1.338; 当 C 值采用 0.5 时,吸水率为 1.871。在四川地区,对于石灰石,其吸水率在 0.5 左右,C 值取 0.8 有其合理性,而对某些地区,在沥青配合比设计时,直接取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 体积密度的中值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即 C 值取 0.5,这并不适合四川地区,建议最好 通过吸水率计算所得的 C 值作为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依据。 对非改性沥青混合料,宜以预估的最佳油石比拌和两组混合料,采用真空法实测最大 理论相对密度,取平均值。然后反算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公式如下: γse =
5
由表 3 可知, 真空实测法所得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平行试验的标准差小 (小于 0.001) , 变异性也小(小于 0.004) ,由此可见,真空实测法所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复现性好,其 结果理论上认为是准确的。这必须建立在严格按照规程试验,如混合料必须分散仔细。 由表 4 可知,有效相对密度法和真空法所得结果比较接近,而且在表观理论最大相对 密度和毛体积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之间,由此可见,采用有效相对密度法所得理论最大相对 密度也能准确地反映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地真实性,也就是说,不管是非改性沥青还 是改性沥青,采用有效相对密度法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可行的。采用溶剂法所得结果 误差很大,有的结果甚至大于理论最大表观相对密度,说明采用溶剂法很难准确反映混合 料的真实情况,认为因素影响较大,这是由于混合料的沥青膜很容易遭到溶剂的破坏,试 验时不容易掌握,造成结果偏大,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用油量将偏高,容易造成泛油。我 们再来看看它们对配合比最佳油石比大小的影响,有效密度法和真空法所得结果接近 4.6%,比表观理论相对密度和溶剂法所得最佳油石比小 0.2%, 比毛体积理论最大相对密 度所得最佳油石比大 0.4%,由此可见,不同方法所得结果差距是相当大的,也就是说考虑 集料对沥青的吸收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综上可知,在设计沥青配合比时,可以根据真空法和有效密度计算法所得结果的一致 性来检验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真实性。

新旧规程中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的对比

新旧规程中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的对比

统 一 采 用 负压 标 准 . 同时 对 试验 步骤 中的 细 节进 行 了修 订 ,增加 了修 正试 验 。通 过 对 新 旧规 程 的对 比分 析 ,有 助 于 更好 地 测
量 沥 青 混合 料 理 论 最 大 相 对 密度 。
关 键 词 :沥 青 混合 料 ;理 论 最 大相 对 密度 ;规 程 ;对 比
11 采 用干燥 或积 水装 置 .4 .
原 规 程 中真 空 负 压 装 置 由真 空 泵及 水 银 压 力 计 ( 真空 表 ) 成 ;新 规程 中真 空负压 装置 由真 空 或 组 泵 、真空表 、调 压装 置 、压 力表 及干燥 或 积水装 置 等组 成 。
采 用干 燥或 积水装 置 主要是 为 了防止负 压 容器 内 的水 分进 入真 空泵 内 。
c_i tD ti & pl tn标准解读与应用 r r I re 1n A p a l 。 n ra en e 0 ii c0
苗 宏 亮
( 水 公 路 工 程 总公 司 ,河 北 衡 水 0 3 0 ) 衡 5 0 0
摘 要 : 关 于 沥青 混 合 料 理 论 最 大 相 对 密 度 的 测 定 , 由于 原 规 程 中对 于 真 空 度 的 要 求 不 合 理 ,新规 程取 消 了真 空 度 标 准 ,
c ie o e p o me s r h h o e ia x mu r l tv e iy o s hatmit e b te . rtr nsh l st a u e t e t e r tc lma i m ea ie d nst fa p l i xur e tr Ke r :a ph l mi t r ;t e r tc x mum ea i e d n i ;c ie o ;c n r s y wo ds s at x u e h o e ia ma i l r ltv e st rt r n o ta t y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压容 器类型
自检意 见 监理意 见
试验: 程师:
复核:试验室主任:来自试验监理工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
码 共 页 试验表100 JTJO52-20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 程 (T0615-2000) 编号: 阳江至云浮高速公 广东省长大公 取样日 项目名称 路(阳光至阳春 施工单位 路工程有限公 期 段) 司 合同段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取样地点 进场单号 样 品 编 号 使用范围 样品名称 理论最大 干燥试 容器+水 容器+试样 试样温 相对密度 样质量 质量 +水质量 度 测 平 (g) (g) (g) (℃) 定 均 值 值 水温度(℃) 理论最大密度 (g/㎝3) 测定 值 A8合同段 监理单位 检验单位 广东华路交通 科技有限公司 系统单位 工程部位 桩号范围 试验日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