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地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地理历史政治生物复习提纲(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八年级下地理历史政治生物复习提纲(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第13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 8 第14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 8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9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 5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 5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 5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 6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强调地球的特征、地球的运动与真实形状、地图的种类和制图方法)1. 地球的特征•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气候带和地带•地球的地理坐标系2. 地球的运动与真实形状•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地球的真实形状与地图的形状差异3. 地图的种类和制图方法•平面地图、球形地图和椭球地图•等经纬度地图和投影地图•制图要素和符号的使用•制作简单地图的方法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探索太空与地球的关系、天体运行的规律)1. 太空探索•人类的太空探索历程•人造卫星的应用•我国的航天事业2. 天体运行的规律•地球、太阳和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星座和恒星的运动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第三章: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分布、利用和保护)1. 地球的水资源分布•地球的水分存在形式•世界水资源分布的差异•我国的水资源特点2. 地球的水资源利用•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城市供水和生活用水•水电和水运的利用3. 地球的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污染和水环境问题•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四章:地球的内部运动(地球的地壳构造与变化、地震和火山活动)1. 地球的地壳构造•地壳的组成和结构•构造板块和板块运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2. 地震和火山活动•地震的成因和分布•地震的预测和防御•火山的成因和类型•火山的爆发和影响第五章:生活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的影响)1.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聚居和分布规律•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2. 人类活动的影响•工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的影响•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上提纲总结了八年级下册地理的重点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内部运动以及生活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学习和复习,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特征和运动规律,认识到地球资源的重要性,并学会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和环境。

人大附中生物、地理、历史会考综合复习提纲

人大附中生物、地理、历史会考综合复习提纲

初二下册生物、地理、历史复习提纲★一:生物一、植物的生殖1.无性生殖的意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选材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插穗),或插入土、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⑵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局部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严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⑶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

既能在短期内获得大批同种植物,又能防治植物病毒侵害。

3.会判断有性和无性生殖的区别:生殖,也称繁殖,生物孳生后代的现象,生命的根本特征之一。

生殖方式可分为两类,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2.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3.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4.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假设虫→成虫(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这样的幼虫叫做假设虫。

假设虫经5次蜕皮,不经过蛹期,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5.防治害虫的最正确时间:幼虫时期。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的概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只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一类动物2.行为表现: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成蛙3.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1. 生物进化
- 进化的理论:达尔文进化论、突变和自然选择
- 进化的证据:古生物化石、生物形态、胚胎发育等
- 进化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增加、适应环境的改变
2. 遗传与变异
- 基因与染色体:基因的位置、表达和突变
-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变异:突变与各种变异形式
3. 生物多样性
- 物种的分类: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态平衡、资源利用和经济价值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区建设、法律法规和公众宣传
4. 免疫系统
- 免疫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外部防线和内部防线
- 免疫的方式: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
- 免疫疾病和预防:过敏、自身免疫病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5. 水的循环
-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流动等
- 水的质量: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 水环境问题:水污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此外,还需要通过课本和课堂笔记进行详细的复习,理解重点知识的概念和原理,并进行习题和实验的练习。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精选)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精选)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精选)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篇一一、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这种生殖方式后代具有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例如:种子繁殖。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果→新一代植株1、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2、一朵花由外到内一次是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3、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

雄蕊包括花药、花丝4、子房发育成果实5、子房壁发育果皮(可食用部分)6、胚珠发育成种子(植物果实中种子多的原因是由胚珠决定)7、受精卵发育成胚8、玉米穗缺粒的原因传粉不足,怎么办人工辅助授粉。

9、无子果实是植物的花不经过受精有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二、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后代与亲代一致。

1、无性繁殖包括: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细胞或组织。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可培育无病毒还的植株)等。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杏、苹果、梨、桃、山楂,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有些蔬菜和花卉也有用到嫁接)c.石榴、夹竹桃等压条d.对于高大的树木要使用压条的方法可采取空中压条。

(方法与压条相同)2、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4、扦插: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a.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达,此处较易生根。

去掉一部分叶片防止水分蒸发。

b.繁殖方法:马铃薯是茎,红薯是根,藕是茎,椒草是叶5、无性繁殖的特点:a能够保持母体原有的性状b能缩短生长时间6、果农种植多采用无性繁殖。

(如果树嫁接)7、无性繁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细胞具有全能性8、克隆是无性繁殖。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最新归纳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最新归纳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最新归纳以下是八年级生物复习的提纲:
1. 生物的基本概念
1.1 生物的定义和特征
1.2 生物的层次及其交互关系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2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换
2.3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3.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3.1 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3.2 遗传信息的表达和调控
3.3 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证据
4. 基本组织与器官
4.1 动植物的组织类型和结构特点
4.2 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5.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
5.1 植物的营养和代谢
5.2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5.3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策略
6. 动物生存与繁衍
6.1 动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6.2 动物的营养和消化
6.3 动物的呼吸和循环
6.4 动物的排泄和神经调节
6.5 动物的生殖和继承
7.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7.1 生物的适应和生态位
7.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7.3 生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提纲涵盖了八年级生物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

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要求做进一步的调整和拓展。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一)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1、自然地理:
(1)第一章气候
a.气候因素及其变化原因
b.气候带及其分布特点
c.人类与气候变化
(2)第二章土壤
a.土壤形成因素及其分类
b.土壤变化前因、过程、发展趋势
(3)第三章植被
a.植被地球分布规律
b.植被变化及其原因
(4)第四章生物地理
a.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布
b.生态系统及其结构与功能
2、人文地理:
(1)第五章地理基本概念
a.地理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b.地理空间结构的概念
(2)第六章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空间
a.地域空间发展进程
b.世界区域及其分布规律及特点
(3)第七章主导经济活动对地域空间格局的影响
a.经济基本概念及其决定
b.经济空间格局的发展进程
(4)第八章人口流动及其影响
a.人口的类型、结构及流动规律
b.人口流动的类型及其特点
(5)第九章城市及其联系
a.城市建设及其发展趋势
b.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
c.城市及区域的全球与地域联系
(二)学习指南
1、熟练掌握本章所讲授的概念、模式、原理。

2、注重理解关联性,学会如何运用,在不同话题中进行联系比较。

3、借助案例分析学会思考,拓展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主动发现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新内容及新视角,注重实践调查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针对考点提纲中出现的关键词,反复复习。

(2020年整理)八年级下册生物地理复习提纲.pptx

(2020年整理)八年级下册生物地理复习提纲.pptx
第 1 题: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 第 2 题:地理位置优点:北京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南面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是 联系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重要通道。东部出海便利。 4.北京的名胜古迹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 和园、天坛。 5.课本P23,活动答案:
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叫做砧木。 4、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繁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 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利用茎尖、根尖、花药、花粉等)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昆虫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具有一定的差异。 2、完全变态: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等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 期,这样的发育称为完全变态。 3、不完全变态: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这 样的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青蛙发育过程: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蛙的卵块(体外受精)→蝌蚪→青蛙 2、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 用皮肤辅助呼吸。 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和种类少的原因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生活在水中,幼 体经变态发育才能上路。 4、环境变化对两栖动物繁衍的影响:导致两栖动物生殖和繁育能力下降。出现畸形蛙的原 因:水受到污染。
93、健康的定义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 的心 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 少年 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1.有性生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甘薯、葡萄、菊、月季的哉培,常用扦插的方法: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叫做砧木。

4、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繁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利用茎尖、根尖、花药、花粉等)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昆虫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具有一定的差异。

2、完全变态: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等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称为完全变态。

3、不完全变态: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青蛙发育过程: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蛙的卵块(体外受精)→蝌蚪→青蛙2、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导致两栖动物分布围和种类少的原因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生活在水中,幼体经变态发育才能上路。

4、环境变化对两栖动物繁衍的影响:导致两栖动物生殖和繁育能力下降。

出现畸形蛙的原因:水受到污染。

四、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卵壳:保护作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卵壳膜:保护作用卵白:保护作用,提供营养卵黄: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胚盘:最终发育成雏鸡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2、遗传学中把生物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和行为方式(如各种先天性的行为)统称为性状。

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耳垂、舌头、眼皮、鼻尖、大拇指、酒窝。

3、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

遗传学家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4、把同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5、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

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上面含有起遗传作用的主要物质即DNA(如人的体细胞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AN分子),DAN上又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这些小单位称为基因。

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6.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如通过转基因的方法,能够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

请你举一两个例子。

二、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三、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活动传给子代的。

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四、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

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用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DD和Dd两种。

3、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五、人的性别遗传1、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分配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

2、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

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六、区分遗传的变遗和不遗传的变异1、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

变异一旦发生,就能够遗传下去。

(如:正常绵羊变异为短腿羊,正常夫妇生下先天愚型病子女等)2、不遗传的变异是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如:小麦在不同的土壤里,颗粒饱满的情况不同,同卵双生的兄弟分别在农村和城市生活皮肤不同)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一、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总趋势1、植物进化的历程原始藻类?→原始藓类→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先裸子植物后被子植物)2、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古代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1、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且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根本原因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90、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环节:(1)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2)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91、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具体实例的识别皮肤、粘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对人体的保护作用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患天花的人不会再得天花病,就属于特异性免疫。

92、安全用药常识(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简称为OTC,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3)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93、健康的定义(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八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理区域的划分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有自然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热带;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农业区,经济特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我国四理区域: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请在图中标注四理区域并且描出四理区域的界限。

)3、四理区域的围:活动1: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界线A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活动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800mm等降水量线,0℃等温线,与岭淮河的分布大体一致,界线B确定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活动3:界线C与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有:气温方面:一月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降水方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2、列表比较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气候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地形河流植被3、列表比较南北方地区人文环境的差异及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熟至三熟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水运传统民居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其他不同传统运动滑雪,园林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北方人吹唢呐,抬头瞪眼;传统运动游泳,赛龙舟,园林小巧玲珑,南方人吹萧,低头眯眼。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包括维吾尔自治区和自治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河流多流河,里面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最长的流河塔里木河,有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东部高原以草原,荒漠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的边缘是绿洲。

西北干旱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深居陆,距海遥远,一方面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导致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从东向西的景观变化: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是我国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

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其中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屋脊”,这里冰川广布。

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其中被称为“日光城”,青藏地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

西北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但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牧场和畜种各有特色。

除了畜牧业外,还有(1)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平原利用黄河水的灌溉。

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是利用高山的冰雪融水灌溉。

(2)河谷农业:分布在青藏地区的藏南谷地湟水水谷地,因为那里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

河谷农业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牧场类型主要优良畜种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西北地区新疆山地牧场细毛羊青海青藏地区西藏高寒牧场牦牛,藏绵羊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1.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大致位于40ºN、116ºE。

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2.天安门广场是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

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