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成功小故事简短

合集下载

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

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

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是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

他有着很多成功励志的小故事。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篇(一)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

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犹太人家庭。

父亲和叔父开的电气小工厂和家庭的自由派思想,使他童年就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加上音乐熏陶.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还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小学时排犹浪潮、军国主义教育方式和宗教礼仪等使他厌恶权威,他说:“我这个教徒在12岁时突然终结了,通过阅读科普书籍,我很快领悟到圣经里的许多故事不是真的.我认为青年被政府用谎言故意地欺骗了”.12岁时他一口气读完《几何学原》本,并练习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定理.他特别喜欢读《自然科学通俗丛书》中如《力与物质》等书.13岁时读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使他的思考转向宇宙、哲学和自然现象中的逻辑.他的数学物理很出色,但其余学业成绩不佳.15岁时,即他中学毕业前一年本已准备“因神经系统状况不佳”休学,学校却以其自由主义思想令其退学.他在辗转意大利和瑞士的高校人学考试中曾因无中学文会和外语、生物课成绩不佳而落榜.1895年在阿。

劳人大学预科班,过了一年愉快的学习生活.他随时将思考记人身边的小本,例如“追光问题”:观察者随光前进时,会不会看见电磁波形成停止的驻波?1896年,他进人瑞士苏黎世工科大学师范系(实即数理系).他喜欢在物理实验室观察实际现象.读科学原著和思考现代物理学中的重大问题.1900年毕业后失业两年才到瑞士专利局任三级鉴定员,这里的七年是他辉煌的科学创造时期.1902~1905年,他和两个青年朋友每晚阅读和讨论哲学与自然科学著作,戏称为“奥林比亚科学院”.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国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和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法西斯政权建立后。

爱因斯坦的事例简短

爱因斯坦的事例简短

爱因斯坦的事例简短文章一:《爱因斯坦的智慧之光》(针对青少年)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可没有被大家认为是个天才哟!他说话还挺晚的,在学校里的成绩也不是特别好。

但是,他特别喜欢思考问题,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有一次,他看到指南针总是指向一个方向,就一直在想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种好奇心和思考的习惯,让他后来有了好多伟大的发现。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这可太厉害了!比如说,他说时间和空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变化。

这就像我们坐火车,感觉时间过得和在家里不一样。

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就算一开始不那么出色,只要有好奇心,爱思考,也能变得超级厉害!文章二:《爱因斯坦:从平凡到伟大》(针对普通大众)大伙都知道爱因斯坦吧,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咋样,老师都不太喜欢他。

可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自己闷头琢磨事儿。

有一回,他做一个小实验,为了弄清楚为啥灯泡会亮,差点把家里的电路搞坏了。

后来,他提出的相对论,让全世界都震惊了。

就说坐飞机吧,按照他的理论,飞机上的时间过得就比地面上慢一点点。

爱因斯坦的经历告诉咱,别管起点多低,只要有梦想,肯钻研,说不定哪天你也能搞出大名堂。

文章三:《爱因斯坦的传奇人生》(针对对科学感兴趣的读者)嘿,科学迷们!今天咱们聊聊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数学和物理成绩还不错,可其他科目就一般般啦。

他曾经为了研究一个物理问题,连续好几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你知道吗?他的相对论刚提出来的时候,好多科学家都不相信,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比如说,通过相对论能解释为什么水星的轨道会有微小的变化,这在以前可是个大难题。

爱因斯坦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科学的道路上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就能创造奇迹。

文章四:《爱因斯坦:打破常规的天才》(针对上班族)朋友们,今天给大家讲讲爱因斯坦的事儿。

爱因斯坦上学那会,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常常被老师批评。

名人故事:爱因斯坦:“笨头笨脑”科学巨人的故事

名人故事:爱因斯坦:“笨头笨脑”科学巨人的故事

名人故事:爱因斯坦:“笨头笨脑”科学巨人的故事名人故事:爱因斯坦:笨头笨脑科学巨人的故事
笨头笨脑科学巨人的故事
面对那么多成就卓越的人,也许你会自惭形秽地说:我这么笨,怎么可能成才呢?,我太平凡了,根本不是成为伟大伟人的料! 下面我就给你讲述一个老师、校长都认为他很笨的人的成才故事。

这个人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1879年3月14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德国的一个叫乌尔姆的小城。

父母为他起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父母对他寄托了全部的期冀。

然而,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咿呀学语。

后来,爱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两岁的玛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
看着举止迟钝的爱因斯坦,父母开始忧虑。

他们担心他的智能是否会不及常人。

直到10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

可是,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

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爱因斯坦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

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

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

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和发现为人类的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他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了解他成功的背后故事。

爱因斯坦在童年时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却一度很差。

他在小学时就读于一所严格的学校,老师喜欢给学生布置难度极高的作业和考试。

而爱因斯坦对这些学习任务感到非常困难和无助,常常被老师批评和责备。

但是,爱因斯坦并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努力学习和探索自己的兴趣。

虽然他在学校的表现不好,但是在家里他却经常自学数学和物理,并且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对这些学科的热爱和天赋。

他开始阅读大量的书籍和研究论文,不断深入探究这些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在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专论《狭义相对论》,这个理论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

这篇论文为他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且使他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

然而,爱因斯坦的成功并非来自偶然,而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他在学校的表现虽然不好,但是他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和热爱,一直坚持自学和探索。

他在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爱因斯坦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和热爱,不断学习和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我们不要被一时的挫折和困难所击败,而是要像爱因斯坦一样,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更快。

爱因斯坦的发明故事

爱因斯坦的发明故事

爱因斯坦的发明故事爱因斯坦的发明故事 伟⼤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因提出相对论⽽举世闻名,下⾯是YJBYS⼩编精⼼整理的爱因斯坦的发明故事,希望能给⼤家带来帮助! 爱因斯坦的发明故事⼀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的⾃然科学家,物理学⾰命的旗⼿。

1879年 3⽉14⽇⽣于德国乌⽿姆⼀个经营电器作坊的⼩业主家庭。

⼀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

⽗亲和叔⽗在那⾥合办⼀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仪表的电器⼯。

在任⼯程师的叔⽗等⼈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

1894年,他的家迁到意⼤利⽶兰,继续在慕尼⿊上中学的爱因斯坦因厌恶德国学校窒息⾃由思想的军国主义教育,⾃动放弃学籍和德国国籍,只⾝去⽶兰。

1895年他转学到瑞⼠阿劳市的州⽴中学;1896年进苏黎世联邦⼯业⼤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0年毕业。

由于他的落拓不羁的性格和独⽴思考的习惯,为教授们所不满,⼤学⼀毕业就失业,两年后才找到固定职业。

1901年取得瑞⼠国籍。

1902年被伯尔尼瑞⼠专利局录⽤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作。

他利⽤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和光量⼦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命。

同年,以论⽂《分⼦⼤⼩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学的博⼠学位。

1908年兼任伯尔尼⼤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学术机构⼯作。

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1年任布拉格德语⼤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业⼤学教授。

1914年,应M·普朗克和W·能斯脱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学教授,直到1933年。

1920年应H·A·洛伦兹和P·埃伦菲斯特(即P·厄任费斯脱)的邀请,兼任荷兰莱顿⼤学特邀教授。

回德国不到四个⽉,第⼀次世界⼤战爆发,他投⼊公开的和地下的反战活动。

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爱因斯坦的小故事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

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能够不必回来服兵役。

因为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

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

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

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

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

他仅仅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突然感到内疚,后来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

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

韦伯先生的慧眼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不过入学考试却告以失败。

看过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卷的该校物理学家韦伯先生却慧眼识英才,称赞他:“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不想表现自己。

”韦伯先生是讲对了,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能够说是有“天才”,他在12岁到16岁时就已经自学学会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

而对于不想表现自己这个“缺点”,他也是“死不悔改”。

他晚年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年轻时对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个角落安静地做我的研究,公众人士不会对我完全注意,不过现在却不能了。

”着名的电影演员查理·卓别林在他的影片《城市之光》于好莱坞首映之日,邀请爱因斯坦夫妇去看。

爱因斯坦和卓别林走出汽车时,很多人发现爱因斯坦来看戏,大家围拢欢呼,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而不是卓别林。

爱因斯坦不喜欢这样的场面,问卓别林:“这是什么意思?”卓别林马上安慰他:“这没有什么。

爱因斯坦成功背后的励志故事_爱因斯坦的成功小故事

爱因斯坦成功背后的励志故事_爱因斯坦的成功小故事

爱因斯坦成功背后的励志故事_爱因斯坦的成功小故事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但他成功的秘诀不仅仅是因为他聪明,更多的是因为他努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爱因斯坦成功背后的,欢迎阅读!爱因斯坦成功背后的励志故事篇1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

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怎样,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

这样,一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这样的:“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

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

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

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

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

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

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

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

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

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辉。

盲目地与别人相比较,以为自己比身边的人聪明就满足了,或者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沮丧了。

这多么愚蠢啊!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导。

爱因斯坦成功背后的励志故事篇2爱因斯坦的成功,首先应归功于他正确的思考和创造力。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最新6篇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最新6篇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最新6篇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篇一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很少说话,老师一向不太喜欢他。

手工课上,老师从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的说:“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呢?”孩子们都笑了起来。

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

老师看了他一眼,严厉的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同学们都陆续低下了头,教室里鸦雀无声。

这时,爱因斯坦站了起来坦然的说:“有的。

”同学们都抬起了头,惊奇的看着爱因斯坦。

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摆在桌子上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第二次做的,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

他虽然不好,但是比这两个强一些。

”老师看他做事这样认真,有敢于直言,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篇二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带他去给医生检查。

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但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务必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

小爱因斯坦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从不做违心的或骗人的事。

为此,他受到同学们的讥笑,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诚实的约翰”。

普通孩子喜欢玩带有竞争性的游戏,但是他却不喜欢参加。

孩子喜欢打仗的游戏,喜欢看士兵操练,但是他却从小到大不喜欢任何和军事有关的东西。

他是一个不想看到人类互相残杀的和平主义者。

爱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围有花园,他经常一个人长时间地蹲在花园角落的灌木丛里,用手抚摩着小叶片或者凝视着匆匆跑动的蚂蚁。

他很小就喜欢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一次,在依萨尔河岸野餐时,一位亲戚说,小爱因斯坦很严肃,当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乐时,他却独自坐着看湖的对岸。

母亲玻琳深情的为自我的孩子辩护:“他是沉静的,因为他在思索。

等着吧,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教授!”那位亲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亲的情绪。

教授!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聪敏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这个荣誉的称号,这个连话都说不好的笨孩子能成为一个教授吗?在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的成功小故事简短
爱因斯坦1879-1955,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
纪的牛顿。

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都有重大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相反,已满四岁的爱因斯坦还学不
会说话,人们都怀疑他是个“低能儿”。

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却没有对儿子失
去信心,他想方设法地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

他为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

小爱因斯
坦每搭了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

在这种激励下,爱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层。

上学后,爱因斯坦仍然显得很平庸,学校的老师曾向他父亲断言说:“你的儿子将一
事无成。

”大家的讽刺和讥笑,让爱因斯坦十分灰心丧气,他甚至不愿去学校,害怕见到
老师和同学。

但是父亲却鼓励他:“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
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

你表现的没有他们好,是
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

”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文化修养极高,她对自己的儿子百般呵护和鼓励。

爱因斯
坦小时候常常爱提出一些怪问题。

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别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孩子。

有一次母亲带他到郊外去游玩,别的亲友家的孩子,有的游泳,有的爬山,只有爱因
斯坦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河边,静静地凝视着湖面。

这时,亲友们悄悄地走到爱因斯坦母亲
的身边,忐忑不安地问道:“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神经有毛
病啊?还是趁早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吧?”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讲:
“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

他将来一定是
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父母的鼓励和爱护使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

有一次爱因斯坦生病了,本来沉静的孩子更像一只温顺的小猫,静静地蜷伏在家里,
一动也不动。

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给儿子解闷。

爱因斯坦的小手捧着罗盘,只见罗盘中间
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着北边。

他把盘子转过去,那根针并不听他的话,照旧指向北边。

爱因斯坦又把罗盘捧在胸前,扭转身子,再猛扭过去,可那根针又回来了,还是指向北边。

不管他怎样转动身子,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就是顽强地指着北边。

小爱因斯坦忘掉了身上
的病痛,只剩下一脸的惊讶和困惑: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边呢?这根针的四周什么
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着它指向北边呢?在爱因斯坦对罗盘的探索中,已经孕育了一颗做
出伟大发现的种子。

从爱因斯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家长对孩子热切的期望、
坚定的信心和无私的帮助,将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证。

常有些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而对孩子感到失望,甚至把这种情绪“传染”给
孩子,使孩子对自己也变得没有信心。

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消极,久
而久之,就会思维僵化、反应迟钝。

实际上,人类实在无所谓天才。

一个天才儿童的智力
数与平常儿童的智力数在多数情况下相差无几。

爱迪生曾说天才是努力加上尝试。

做父母
的应当找出一个平庸孩子的天才,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对于孩子喜欢某件事应当设法帮
助他。

他爱听音乐,说不定就是莫扎特;他爱画画,说不定就是凡高;他爱小动物,说不定
就是达尔文;他爱搞些小发明,说不定就是爱迪生。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孩子努力发展他自
己的天才。

更重要的是,为人父母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对孩子的希望和信心,尤
其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
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

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
满头大汗。

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数学、几何方面非常出色的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
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

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
窃笑着纷纷摇头。

老师又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
凳子了。

”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
坏的凳子。

”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

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
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

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
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在他不满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时候,他又再次
投入制作。

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板凳,最后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

在制作小板凳的过
程中,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释
放自己的能量,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伟人的小故事激励鞭策我
在学习做事情要努力认真,一丝不苟!
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直为他“—生最大错事”而愧疚。

爱因斯坦究竟做
错了什么事?
1917年,也就是他创立广义相对论的第二年,为了解释宇宙的稳恒态性问题,爱因斯坦和荷兰物理学家德西特各自独立进行此项工作的研究。

他们发现引力场方程的宇宙解是
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也就是说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

由于物理直觉上的偏见和数学运算上的失误,爱因斯坦决不放弃静态宇宙的概念,为求得—个静态的宇宙模型解,不惜在方程中引进—个“宇宙项”。

这个结论在当时既符合宇宙学原理,又符合已知的观测事实。

然而,1922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求出了这个方程的另—个动态解;1927年比利时学者勒梅特也独立求得同—解。

从数学角度证明,宇宙不是静态的,而是均匀地膨胀或收缩着。

然而,爱因斯坦仍然不肯接受这个结果,坚持他的静态宇宙模型观。

两年后,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远距星云的观测,发现远距恒星发出的光谱线有红移现象,离地球越远的恒星光谱线红移越大。

这说明恒星在远离地球而去。

哈勃的发现支持了弗里德曼等人的动态宇宙模型,也改变了爱因斯坦对宇宙的看法。

爱因斯坦把坚持静态宇宙模型的失误称为他“—生中最大的错事”,并收回了对弗里德曼等人的批评。

后来,在他70岁生日之时,还向好友索洛文表示:“我感到在我的工作中没有—个概念是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般是正确的。

”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他在1917年的这次失误。

—位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能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谦虚地回顾自己已被世人承认和称颂的成就,说明了爱因斯坦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坦荡胸怀。

这也正是爱因斯坦能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