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心态叫向死而生

合集下载

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

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

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1. “哎呀,人不就得不怕死才能好好活嘛!”就像那次我鼓起勇气去参加演讲比赛,之前我特别害怕在那么多人面前说话,心里直打鼓。

可我一想到这句话,就咬咬牙上了。

在台上,我看着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紧张得不行,但我还是大声地说出了我准备的内容。

最后,我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呀!这不就是向死而生嘛!2. “怕啥呀,大不了就是一死,活着就要拼一把!”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爬山,那山可高了,爬到一半我就累得不行,真想放弃。

但听到小伙伴这么说,我就又有了劲儿。

我们一步步往上爬,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最后爬到山顶看到那美丽的风景,一切都值了,这就是向死而生的勇气呀!3. “嘿,咱得迎着困难上,死都不怕还怕啥!”有一回我学骑自行车,老是摔倒,膝盖都摔破了,疼得我想哭。

可我就想着这句话,一次次爬起来继续骑。

旁边的爸爸也一直鼓励我,最后我终于学会了,那种成就感,不就是向死而生带来的吗?4. “不拼到最后一刻怎么知道不行,向死而生才酷呢!”那次班级竞选班干部,我其实很犹豫要不要参加,怕自己选不上丢人。

但想到这句话,我就勇敢地报名了。

准备竞选演讲的时候特别认真,到了竞选那天,我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真的当选了,这就是向死而生的力量啊!5. “有啥好顾虑的,向死而生,冲就完了!”记得有次和朋友一起去玩滑板,我不太会,总是摔倒。

但朋友一直这么说,我也不管摔得疼不疼了,就一次次尝试。

后来我也能滑得很好了,这就是向死而生让我突破了自己呀!6. “怕失败就别开始,向死而生才能赢!”那次参加运动会的长跑比赛,我真的很担心自己跑不下来。

但比赛的时候我就一直对自己说这句话,拼命地跑。

虽然过程很累,但最后我坚持下来了,这不就是向死而生的精神吗?7. “管他呢,向死而生,大胆去做!”有一次我想尝试做一道很难的菜,一开始觉得肯定做不好。

但有了向死而生的想法,我就大胆去做。

虽然中间出了一些小差错,但最后做出来味道还不错呢,这就是勇敢尝试的结果呀!8. “反正就这一次,向死而生,没什么大不了!”那次我在游乐场玩过山车,之前一直不敢坐。

向死而生和向生而死的生死观作文

向死而生和向生而死的生死观作文

向死而生和向生而死的生死观作文《向死而生》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死亡这件事呀?其实呀,有一种说法叫“向死而生”。

就比如说一颗小小的种子,它被埋在黑黑的土里,周围又冷又暗。

它知道自己可能会在生长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甚至可能长不出来就死了。

但它还是努力地吸收水分和营养,拼命地往上长。

因为它明白,只有勇敢地面对可能到来的死亡,才有机会长成一棵大大的树,看到美丽的阳光和风景。

再想想那些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们,他们知道比赛会很辛苦,有可能会受伤,有可能拿不到好成绩。

但他们还是每天早早地起来训练,不怕累不怕疼。

这就是向死而生,他们不害怕可能的失败,而是勇敢地去追求成功。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考试没考好,和小伙伴吵架了。

但只要我们有向死而生的勇气,不怕这些小挫折,努力去改变,就一定能变得更棒!《向死而生》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说一说“向死而生”。

你们看毛毛虫,它要变成美丽的蝴蝶可不容易呢。

在茧里面,它又黑又挤,还可能出不来就死了。

可它还是努力地变化着,因为它想要有一对漂亮的翅膀,飞向蓝天。

这就是向死而生,不怕困难,勇敢地追求美好。

还有我们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一次次摔倒,摔得腿都疼了,心里可能会想,要不别学了。

但是如果我们因为害怕摔倒就放弃,那就永远学不会骑车啦。

我们要勇敢面对可能的摔倒,坚持练习,就能快乐地骑着车到处跑。

这也是向死而生呀,小朋友们能明白吗?《向生而死》小朋友们,今天来讲一个有点特别的话题——向生而死。

你们知道吗?有一只小蚂蚁,它每天都很努力地工作,搬食物、建巢穴。

有一天,下了一场很大的雨,河水涨起来了,小蚂蚁为了救它的小伙伴,勇敢地跳进水里,它自己被水冲走了。

虽然小蚂蚁死了,但是它救了朋友,它的勇敢和善良会被大家记住。

这就是向生而死,为了更重要的东西,不怕牺牲自己。

还有警察叔叔们,他们抓坏人的时候很危险,可能会受伤,甚至会失去生命。

但是他们为了保护大家,还是勇敢地冲上去。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安全和幸福。

“向死而生”使年轻人更坚强还是更脆弱?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向死而生”使年轻人更坚强还是更脆弱?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向死而生”使年轻人更坚强还是更脆弱?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作为正方代表,今天的辩题是“向死而生”是否使年轻人更坚强还是更脆弱。

我们坚信“向死而生”能够使年轻人更坚强。

首先,面对死亡的意识能够激发年轻人的勇气和决心。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有限性时,我们会更加珍惜每一天,更加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种意识能够激发我们内心的力量,使我们更加坚定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其次,“向死而生”能够让年轻人更加珍惜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宝贵时,我们会更加注重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种意识能够使年轻人更加坚强,更加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最后,“向死而生”能够让年轻人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性时,我们会更加勇敢地面对困境,不畏艰难。

我们会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轻易放弃。

这种勇气和坚持能够使年轻人更加坚强,更加有韧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向死而生”能够使年轻人更坚强。

面对死亡的意识能够激发勇气和决心,让年轻人更加珍惜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谢谢!正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作为正方的第二位辩手,我将进一步阐述“向死而生”使年轻人更坚强的观点。

首先,面对死亡的意识能够激发年轻人的成长和进步。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时,我们会更加珍惜时间,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

我们会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这种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会使年轻人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其次,“向死而生”能够让年轻人更加珍惜人际关系和情感。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时,我们会更加重视与家人、朋友和社会的联系。

我们会更加珍惜每一个人和每一段关系,更加用心去经营和维护。

这种情感的珍视能够使年轻人更加坚强,更加有爱心和责任感。

最后,“向死而生”能够让年轻人更加积极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向死而生,反求诸己

向死而生,反求诸己

向死而生,反求诸己
正是因为有死亡的存在,生命才会显得光芒四射。

所以要自强不息,活出自己。

向死而生的意义:向死而生是指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里面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生”。

正是因为有死亡的存在,生命才会显得光芒四射,所以“不要自虐自嘲,而要自强不息。

在我们面前有数的可能性。

你们一定能找到自己可以做的事”。

反求诸己:出自《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意思: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背道而驰。

有了问题,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

向死而生-向死而生的下一句(基础资料)

向死而生-向死而生的下一句(基础资料)

论「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意蕴如何面对死亡首先,我们要先知道「向死而生」这四个字所表示的涵义,意指如能明白生与死的关系,积极的过好每一日,从而勇敢的面对死亡。

以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他的名着「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中进行了一种「实存分析」(existential analysis),并下定义说:「人是向死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这事实可以看成「人人终必死亡」的真义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便是「向死的存在」则年龄的增长至死亡的过程不是根本问题,因为生死乃是一体两面的镜子,相辅相成,所以在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着作中,把人生最后关头(临终或是死亡过程)描述为「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the final stage of growth),如果你能开始把死亡看做你生命旅程中的一位无形友好的伴侣,它温和地提醒你,不要等到明天才去做你想做的事情,那么你就能学习着「活」你的生命,而不只是通过它来度过你的每一天。

但在现今的社会里,对于人来说,不论经济如何的发展,不论政局如何的稳定,不论社会如何祥和,都不足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死问题。

因为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了,世界充斥着五颜六色的光彩,大部分的人从来不顾自己的生死问题,都以世俗标准去衡量人生的高低好坏,从早到晚都是醉生梦死,对于自我的生死不闻不问,导致最后之能落得被动接受自己的死亡悲剧。

这就如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所说「有些人过着空虚漫无目的的生活,其中之一的原因在于,「对死亡的否定」,因为当你像永远不会死一样地生活着的时候,你就很容易拖延你明知应做的事情。

你所过的生活,是准备明天和回忆昨天,而将每一天都浪费掉了。

相反,如果你完全了解,你每天醒来的时候,那可能是你最后一天,你就会把握「这一天」去成长,进一步变成真我,并向别人展开」。

向死而生作文素材

向死而生作文素材

向死而生作文素材《向死而生:拥抱有限生命中的无限可能》一提到“向死而生”,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话题有点沉重,但咱今儿就来唠唠这个,用接地气的方式谈笑风生一番。

咱都知道,人这一辈子啊,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有起点就有终点,而这个终点,就是死亡。

听起来好像有点悲观,别急,咱往好处想想。

正是因为知道生命有尽头,咱才更懂得珍惜不是?就好比你知道这顿美食吃完就没了,你会更加细细品味每一口的滋味。

咱就说,那些整天忙忙碌碌,为了生活奔波的人们,有时候是不是都忘了停下来看看身边的美景,感受一下生活的美好?总觉得时间还多着呢,以后再享受也不迟。

可你想想,要是明天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后悔今天没多陪陪家人,没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向死而生,就是让咱换个角度看生活。

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你就会发现好多以前不在意的小事儿都变得特别有意思。

比如说,你会更珍惜和朋友的每一次聊天,更用心地品尝每一顿饭,甚至走在路上看到一朵盛开的小花,你都会觉得特别美好。

我认识一个老爷爷,人家那可真是把向死而生践行得淋漓尽致。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但他每天都乐呵呵的。

他说,既然不知道还能活多久,那就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呗。

他喜欢下棋,就天天找人下棋,还参加各种比赛;他喜欢旅游,就拖着不太方便的身体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他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真的感染了好多人。

其实向死而生也不是说让咱天天悲悲切切地想着死亡,而是让咱更加明白生命的宝贵,更加努力地去生活,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就像那句话说的,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成是一个奇迹。

咱也别总觉得死亡是件遥远的事情,你想啊,这时间过得多快啊,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了。

所以啊,赶紧行动起来吧,别再拖延,别再给自己找借口。

和家人朋友多聚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向死而生,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拥抱无限的可能。

让我们都做那个能笑着面对生活,也能坦然面对死亡的人吧!。

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

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

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
生命,是一个奇妙而又脆弱的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向前迈进,不知道未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

然而,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这种生活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向死而生,并不是说我们要放弃生活,而是要意识到生命的宝贵。

每一个人都会面对死亡,但是我们并不因此而沮丧和绝望。

相反,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充分地活在当下,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向死而生,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我们应该学会珍惜自己的身体和健康,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不要轻易伤害他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权利享受生命的美好。

向死而生,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也要坚定地向前走,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只有活着,我们才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向死而生,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让我们珍惜每一天,尊重生命,坚定地向前走,因为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让我们活得更加精彩和有意义。

“向死而生”使年轻人更坚强还是更脆弱?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向死而生”使年轻人更坚强还是更脆弱?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向死而生”使年轻人更坚强还是更脆弱?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反方第一辩,就“向死而生”是否使年轻人更坚强还是更脆弱这一议题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向死而生”的含义。

这个词语源自于法国哲学家加缪的著作《局外人》,它描述了主人公面对生命的无意义和绝望,选择接受死亡的态度。

然而,这种态度并不代表年轻人应该追求死亡或放弃生活的意义。

年轻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应该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梦想和目标。

然而,“向死而生”这种消极的态度可能会使年轻人对生活失去希望和动力,导致他们变得更加脆弱。

当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他们可能会选择逃避或放弃,而不是坚持和努力奋斗。

此外,年轻人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向死而生”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可能会给年轻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增加他们面对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的风险。

因此,我认为“向死而生”更可能使年轻人变得更脆弱,而不是更坚强。

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积极面对生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谢谢。

反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反方第二辩,就“向死而生”是否使年轻人更坚强还是更脆弱这一议题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我要指出正方辩词中的一些偏见和误解。

我们并不是在鼓励年轻人追求死亡或放弃生活的意义,而是在探讨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向死而生并不意味着消极,而是意味着面对生命的无常和有限性,从而更加珍惜和充实每一天。

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包括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

在这样的环境下,向死而生的态度可以使年轻人更加坚强。

当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宝贵时,他们会更加珍惜时间,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他们会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从而培养出坚韧的品质。

此外,向死而生的态度也可以帮助年轻人更好地面对失败和失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种心态叫向死而生
明心
我想有一间书房,不负光阴,静享慢乐,从死亡的角度回溯人生,过去所执著的一切,该有多么荒谬和可笑。

——题记有一天,友人和我聊生和死,她和我说曾经让她的外婆倚在她的怀里安然离去,她还为另外两位友人家的老人逝者更衣整妆,我直呼不敢相信一介弱女子能为之,惊愕她是怎么做到的?她告诉我她在那种时候内心里淡定从容,没有忌讳也没有恐惧,内心里除了那即份即将永别的不舍和惋惜而无它。

有时我就想,要是我大限来临的那一刻有个如她一般的人陪在我身边多好,能用残存的意识去体会有个人对自己最后的劝慰与祝福。

朋友说自己绝不是生而胆大,小时候也胆小,上个厕所都怕那里藏着红毛鬼,一定要大人陪着才行。

心理巨变是发生在母亲去世那一年,那时她八岁,有一天惊闻母亲难产离世,遗体被放在乡镇医院后山上的一间破废房子里,是一个当地人嫌晦气而人迹罕至的地方,年幼的她只有一个念头:妈妈不能一个人孤单地在那里,她得去陪着妈妈。

朋友在那里守了两天两夜,谁也拉不走她,即使一个人的时候也不害怕,每天都给已经逝去的母亲擦脸洗手,直到被殡葬车把母亲拉走。

从此,她不再惧怕任何鬼神类的事物。

突然想起四年前那场夺命般的心肌炎让我至今都心有余悸,在工作上近乎狂的我一直以为自己会在工作上实现一个非凡的梦想。

失眠厌食无瑕顾及,全身都浮肿了还和同事调侃是单位食堂伙食最养我,直到有一天两眼昏花意识失控才发现自己原来如此惧怕死亡。

从病床上醒来看到窗户上透进来的阳光感叹:还活着真好!
以前的自己总是匆匆忙忙,活得麻木虚荣,在功利与冷漠中沉沦,而在自己濒临死亡时蓦然回首,原来自己白活了一场。

关于活着,死亡却给我上了一堂好课。

我想等我出院,我就把脚步放慢,认真去欣赏生命旅途里那些细碎的美好。

中国有句古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很多人会把“福”理解为时来运转,命运轮回。

而我觉得,这个“福”应该是当事者劫后余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吧,此时直面过死亡的人对这个世界或许有了更多的慈悲,于是便有了自然因果: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好像很忌讳死亡,对死亡有着莫名的惶恐与躲避,逝去亲人时悲痛欲绝却不忍甚至不愿也不敢去看一眼。

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从没好好考虑过死亡,偶有提及亦是一通“呸、呸、呸”地打嘴。

其实,我们要用向死而生的心态面对生活,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忌讳死亡,而是给自己生的时光带来更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三十一岁的复旦女教师于娟临死前,写下《此生未完》,她在书里坦言: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熬夜,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去陪陪自己的孩子,把买车的钱去给父母买点什么,不要拼命换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生命来来往往,岁月并没有那么漫长,我不再那么在意流言蜚语,不再那么敏感好强,亦不再纠结曾经的过往,走路时越来越从容,待人情世故越来越宽容,待世间苍生越来越慈悲……,无论如何,这辈子,这个世间,只有一次路过的缘份,转世轮回里其实没有轮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