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Microsoft Word 文档
病历模板--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历模板--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历模板 - 腰椎间盘突出症
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初诊就诊时间:
主诉:
患者于xxxx年xx月xx日开始感到腰部疼痛,并且腰部疼痛向下延伸至腿部,行走时疼痛加重。
病史:
既往史:无
家族史:无
体格检查:
外观:平卧位,表情正常,未见皮肤破损、红肿等症状。
神经系统检查:感觉有下降,两侧腿肌力对称性下降。
检查腰椎区:压痛点在腰1-腰5,加压时出现强烈疼痛,叩击跟腱时两侧阵挛表现明显。
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口服镇痛药与抗炎药,每日1-2次,连续服用
7天。
2、热敷:每日可热敷2-3次,每次10-15分钟。
3、物理治疗:电疗和按摩,每周2次,每次30分钟。
4、康复训练:每周3次,每次40分钟,包括腰部三角肌强化、下肢肌肉放松等。
随访:
第一次随访:xxxx年xx月xx日,症状减轻,腿部肌力有所
增强。
第二次随访:xxxx年xx月xx日,症状明显好转,腰部疼痛
明显减轻,可以行走。
第三次随访:xxxx年xx月xx日,症状消失,腿部肌力完全
恢复,没有复发。
备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通常出现在45岁以
上的人群中。
为了避免复发,患者需要注意平时注意腰部保护,如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保持良好的坐姿、适度运动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Word文档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多发生L4-5、L5-S1。
【发病病因】退行性病变是基本因素。
积累伤则是主要诱发因素。
如: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遗传因素、妊娠。
【临床表现】1.腰痛最先出现的症状常为腰部急性剧痛或慢性隐痛。
2.坐骨神经痛疼痛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足背或足外侧放射,并可伴麻木感。
3.马尾神经受压综合征出现鞍区感觉迟钝,大、小便和性功能障碍。
【辅助检查】1. 影像学检查(1)X 线检查能直接反应腰部有无侧突、椎体退行性变和椎间隙有无狭窄等。
(2)CT 可用于鉴别有无椎间盘突出或突出方向等。
(3)MRI 可显示椎管形态,全面反映出各椎体、椎间盘有无病变及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情况。
对本病有较大诊断价值。
(4)脊髓造影可间接显示有无椎间盘突出及其程度。
2. 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可协助确定受损范围及程度。
【治疗要点】1.非手术治疗首次发作、症状较轻的病人可采用(1) 卧床休息急性期让病人绝对卧硬板床休息,一般卧床2-6 周或至症状缓解。
卧床时保持适当体位可减轻椎间盘受压。
(2)骨盆牵引一般采用骨盆水平牵引,牵引重量为7-15kg,每天两次,每次1-2 小时,持续3-4 周。
( 3) 药物治疗目的为止痛、减轻水肿粘连及肌痉挛。
1 ) 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镇痛。
2)皮质类固醇为长效抗炎药,可用于硬膜外注射或局部注射。
3)髓核化学溶解法将胶原酶注入椎间盘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以达到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从而缓解症状。
( 4) 物理治疗1 ) 局部按摩及热疗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痉挛,促进无菌性炎症消退,使髓核复位。
2)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通过电流刺激神经从而减轻疼痛。
2.手术治疗对对诊断明确、症状严重、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有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应考虑手术治疗。
( 1 ) 椎板切除术和髓核摘除术将一个或多个椎板、骨赘及突出的髓核摘除或切除,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Word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
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3)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
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牵引可合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使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可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对减轻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较好效果。
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怎么办腰突的自我疗法转腰锻炼法。
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日早、晚各做1次。
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循序渐进。
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
每日早晚各1次。
悬垂锻炼实际上是继续进行的牵引治疗,它不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松,而且还增强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会造成跛行、腰部活动受限、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
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腿疼怎么办?许强徒手整形中心中医骨病专家在治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过程中发现腰间盘突出的发生多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姿势所导致,矫正姿势是关键中的关键的,合理的姿势是康复运动的基础和前提。
否则,病因的问题不解决,只能是反复发作,恶性循环,越来越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docx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
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所以医学界认为腰间盘突出属“腰腿痛,痹症”范畴。
定义腰椎间盘突出,医学全名应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对腰椎间盘病变的命名作了如下定义:一、椎间盘正常椎间盘无退变,所有椎间盘组织均在椎间盘内。
二、椎间盘膨出(bulging)椎间盘纤维环环状均匀性超出椎间隙范围,椎间盘组织没有呈局限性突出。
三、椎间盘突出(protruded)椎间盘组织局限性移位超过椎间隙。
移位椎间盘组织尚与原椎间盘组织相连,其基底连续部直径大于超出椎间隙的移位椎间盘部分。
四、椎间盘脱出 (extruded) 移位椎间盘组织的直径大于基底连续部,并移向于椎间隙之外。
脱出的椎间盘组织块大于破裂的椎间盘间隙,并通过此裂隙位于椎管内。
国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亦有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软骨盘突出症、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称谓。
虽然上述疾病名称和含义有所不同,当前仍较统一的称谓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类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有内外、外两部构成,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呈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坚韧而有弹性;内部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有缓和冲击的作用。
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
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可分为:1、腰椎间盘膨出:即纤维环没有完全破裂,髓核从破损处凸出压迫神经根。
腰椎间盘突出docx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要睡硬板床,枕头不能过高,过硬,过平,避免腰部剧烈运动,正商磁疗疼痛贴提醒大家可以试试以下的锻炼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1、悬垂法。
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
每日早晚各1次。
悬垂锻炼实际上是继续进行的牵引治疗,它不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松,而且还增强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2、弯腰,转腰锻炼法。
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日早,晚各做1次。
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循序渐进。
3、按摩法。
以按摩肾俞穴(两侧腰眼)为主,每日仍是2次。
按摩到有酸痛并有向下肢扩散的感觉为度。
中医认为,肾俞穴属肾经,常按摩它既能壮肾又能祛腰痛等病。
4、保养法。
主要是把医生治疗与日常保养有机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注意做到“十不”,即:不久坐,不久站,不负重,不弯腰(急性期),不抱小孩,不穿高跟鞋,不低头,不坐矮板凳,不劳累,不着凉(腰部)。
两护,即:护腰(冬季用纸样薄的塑料泡沫料等围腰,保暖并吸潮湿),护背(穿毛背心和棉背心等)。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以坚持中医保守治疗效果最好,口服药的药效难以达到病变部位的,效果不好的,伤及内脏,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建议口服药物治疗。
提取中药精华,直达病灶,方便有效,治愈率高,并且安全可靠。
你好: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可以选择针灸推拿、牵引、理疗、药物活血化瘀(如舒筋丸或者小活络丹)配合自己的功能锻炼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好还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治疗。
自己平时也要多注意,要多休息,睡硬板床,做到不久坐,不久站,不负重,不弯腰(急性期)、不抱小孩、不穿高跟鞋、不低头、不做矮板凳、不劳累、不着凉。
自己也可以多锻炼,如反复搓腰、飞燕式锻炼,倒走锻炼等。
另外还有一种简单方便的锻炼方法。
你可以立正,然后双手叉腰,然后尽量将一条腿后伸,如此反复,每天最少50次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要睡硬板床,枕头不能过高,过硬,过平,避免腰部剧烈运动,正商磁疗疼痛贴提醒大家可以试试以下的锻炼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以坚持中医保守治疗效果最好,口服药的药效难以达到病变部位的,效果不好的,伤及内脏,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建议口服药物治疗。
(完整word版)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杜心如写在课前的话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诊断、进行鉴别;与其有相同症状与体征疾病主要有腰椎管狭窄、肿瘤和结核,还有一些内脏疾病。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员将掌握上述疾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
一、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压迫神经和刺激为主造成的症状。
而腰椎管狭窄症主要是神经根受压缺血,表现为容积减少,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到挤压;其结果是导致静脉的回流障碍、瘀血,最后出现神经根的动脉供血发生改变,出现神经根缺血;以间歇性跛行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间歇性跛行主要表现为腰臀部疼痛,包括大腿后、小腿外、足底、足背等的疼痛。
开始走路的时候不疼,以后逐渐加重,休息以后缓解,再走再疼。
可表现为疼痛、麻木和胀痛。
而骑自行车不痛,因为骑车的时候椎管相对宽敞,这时候神经根缺血反而有所改善,也就是骑车能骑40里,走路不到400米。
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足背动脉搏动是正常的,下肢的血运末梢循环也是好的,这点和动脉缺血有明显的不同。
脉管炎也可造成间歇性跛行,它涉及的血管主要是四肢的中小动静脉,它可以继发神经病变,所以产生的症状是缺血性的疼痛;范围往往是以肌肉为主要表现,小腿后部的肌肉,三头肌为最疼。
表现为一走就疼,休息就好,有时候这种间歇性跛行不走也疼。
足背动脉的脉搏搏动会减弱或者消失;皮温较低。
病人下肢静脉曲张和腰椎狭窄并存也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但是同时还会出现小腿的酸胀、沉重感。
这可能是两个原因叠加导致,是既有腰椎管狭窄的症状,又是有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体征。
二、腰椎肿瘤腰椎肿瘤也产生腰疼,它刺激神经根以后也产生放射痛。
但是腰椎肿瘤疼痛的特点是夜间痛,肿瘤的病人往往是晚上疼的厉害。
白天轻、晚上重,这与腰间盘突出症的白天重、晚上轻正好相反;疼痛是活动轻、休息重。
腰椎肿瘤的病人平片或者CT,会发现有椎体的破坏。
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血液性疾病也会出现腰疼,并产生放射痛;同时有贫血、无力等其他表现。
(完整word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个鉴别诊断一、急性腰扭伤多数有急性腰扭伤史,可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功能失调,以及突然发作的急性疼痛,常处于强迫体位,由于保护性肌紧张使脊柱强直或侧凸,疼痛可向臀部放射。
屈髋屈膝时可引起腰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无坐骨神经牵拉痛,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阴性。
二、慢性腰部劳损可由急性腰扭伤后未经及时合理治疗或长期积累性腰部组织损伤引起.常表现为腰骶部酸痛或钝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改变体位及局部捶打按摩后症状减轻,不能坚持弯腰工作,疼痛严重时可牵掣到臀部及大腿后侧。
腰骶部竖脊肌附着点处是最常见的压痛点,椎旁、棘间及第3腰椎横突深压痛,臀肌起点及臀部可有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无放射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蒋赞利三、退行性变腰椎骨关节病以腰椎退行性改变为主,有腰椎广泛骨与关节增生性改变,并继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
临床表现为晨起腰部僵直或酸胀感明显,活动后症状逐渐减轻,但活动时间较长后病人又可出现腰痛加重,卧床休息、局部按摩后可以缓解。
腰部常无明显压痛点,局部按压后有舒适感.退变较严重的患者,小关节不对称,该节段的腰椎间盘变性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以致骨质增生,向后压迫神经根,或因腰椎不稳、小关节增生内聚而刺激神经根,而出现下肢放射痛,疼痛以股部前外侧为主,有时可表现为根性痛,此时应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
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为腰椎管外病变,该横突尖部软组织因损伤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导致腰痛或腰臀痛。
多发于青壮年、腰背肌较弱者,男性多见,有外伤史和长期工作姿势不良者。
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部及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俯卧位检查时可触及一侧或两侧竖脊肌轻度痉挛及压痛,可在第三腰椎横突末端扪及硬结和条索状物,触压痛明显,有时可在臀中肌后缘或臀大肌上缘扪及条索状物及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神经根刺激症状,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无特殊异常。
五、腰椎椎弓崩裂与滑脱指腰椎椎弓在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缺损或断裂,使椎弓失去完整的骨性连接,又称峡部不连。
腰 痛 病 临 床 路 径 表 单 Microsoft Word 文档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
□腰椎三维牵引,第一次联合治疗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三级医师检诊,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中医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普食
□腰椎三维牵引□腰部红外线照射
□甘露醇舒血宁参麦滴注
□穴位针灸治疗
临时医嘱:
□三大常规□肝肾功能
□完成各项治疗前准备工作。
□按医嘱进行治疗
□常规护理、夜间巡视
变异记录
□无□有,具体原因:
1.
2.
□无□有,具体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腰痛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腰痛病(TCD编码为:ICD10编码为:M51.202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时间:年月日
1.
2.
□无□有,具体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舒血宁参麦葡萄糖酸钙滴注
□穴位针灸治疗
□对症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如穴位注射、小针刀、推拿等)
临时医嘱:
□结合病情处理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护理工作
□按医嘱进行治疗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常规护理、夜间巡视
□指导患者康复锻炼
□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送病人出院,强调半月后来医院复诊。
变异记录
□无□有,具体原因:
□血糖血脂血流变
□腰椎CT或MR□心电图
(以上各项如门诊已做免做)
长期医嘱
□腰部红外线照射
□对症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药疗法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1〕约8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
近年来,中医在治疗PLID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将近十年来中医治疗PLID的情况作一综述。
1中医对PLID的认识
中医将PLID归属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
中医古籍中虽无PLID的病名,但对此病症已有极为详细的描述,如《素问·刺腰痛篇》载:“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
”《医学心悟》载:“腰痛拘急,牵引腿足。
”以上列举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咳嗽时加重,这与西医所说有关PLID的症状相似。
《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又说:“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
”祖国医学认为PLID 多由肾虚,风、寒、湿邪侵袭肌表,流注经络,或因跌仆损伤,瘀血内停,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2PLID的中医治疗
2.1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PLID的特点是辨证论治,有是症用是方,而临证用药不同医家各有特色。
王清义〔2〕等将PLID分为四型:①气滞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顺气活血汤、和营止痛汤、身痛逐瘀汤加减。
②风寒湿型,治以祛风散寒化湿,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③肾虚型,治以填精补髓,强壮筋骨,肾阳虚用右归饮加减,肾阴虚用左归饮加减,酌情加地龙、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
④肝肾亏损,任督失调型,治以补肝肾,通任督,方用阳和汤加减。
共治疗68例。
作者认为应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散寒化湿以及滋阴壮阳、填精补髓等药物辨证施治,可达到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消除神经水肿及肌肉痉挛、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
方罗芷〔3〕采用加味阳和汤(熟地黄、鹿角霜、土鳖虫、炮姜炭、肉桂、麻黄、白芥子、黄芪、蜈蚣、生甘草)治疗210例,痊愈148例,显效28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91.4%。
渠敬文〔4〕自拟化瘀舒筋汤(怀牛膝、伸筋草、续断、白芍、独活、土鳖虫、没药、秦艽、甘草、血竭、木瓜)治疗60例,治愈39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1.7%。
古庆〔5〕在独活寄生汤化裁(独活、杜仲、牛膝、茯苓、桑寄生、秦艽、全虫、防风、肉桂、当归、川芎、细辛、生地、白芍、蜈蚣)基础上加味治疗30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
曾涛〔6〕采用牵正散合芍药甘草汤(白附子、僵蚕、白芍、炙甘草、全蝎)辨证加减治疗60例,治愈45例,好转12例,未愈3例。
鲁森传〔7〕自拟归芪芍草汤(黄芪、白芍、当归、甘草、杜仲、炮穿山甲、牛膝、白花蛇)治疗120例,痊愈68例,好转43例,无效9例。
曲红伟〔8〕以加味木金汤(郁金、穿山龙、白芍、牛膝、三棱、莪术、杜仲、木香、僵蚕)为基础,随证加减治疗245例,痊愈157例,显效63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7.6%。
张俊耀〔9〕自拟马钱子散(马钱子、白芍、黄精、当归、甘草)治疗89例,治愈53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89%。
郝汉远〔10〕等用自拟方(熟地、山药、枸杞、杜仲、制附子、制川乌、菟丝子、白芍、川断、川牛膝、制草乌、鹿茸)随证加减治疗36例,治愈21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
2.2针灸治疗
管遵惠〔11〕等取脊椎九宫穴为主应用GZH型热针仪治疗PLID220例,治愈141例,好转74例,无效5例。
张宏侨〔12〕等采用温针华佗夹脊穴的方法治疗30例,痊愈15例,好转13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3.3%。
张华〔13〕取夹脊穴行龙虎交战法,配合循经取穴并加电针治疗71例,治愈50例,显效18例,有效2例。
高杨〔14〕在患病椎间隙及其旁每隔0.5寸取一穴,共4穴的基础上辨证配穴,并加用G6805电针加强针感治疗58例,治愈39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为98%。
马胜〔15〕用针灸(肾俞、大肠俞、气海俞、环跳、委中、承山、阿是穴)治疗120例,治愈88例,好转27例,总有效率为95.8%。
他认为针灸治疗PLID可以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消除组织间隙的水肿,加速组织代谢,松解周围组织的粘连,使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得以消除。
赖新生〔16〕等深刺夹脊穴后接电针仪治疗31例,并设常规取穴组作对照,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32%和94%、90%。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电针夹脊穴组镇痛效果优于常规取穴组。
廉玉麟〔17〕采用长短针配合治疗116例,痊愈63例,好转49例,总有效率达96.5%。
杨晓军〔18〕等通过针刺腰阳关、命门、患侧带脉、阳交、跗阳、睛明、照海,调理奇经治疗89例,治愈75例,好转12例,有效率97.8%。
何京〔19〕等运用平衡补泻治疗60例,治愈49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
陆瑾〔20〕采用踝、体针结合方法治疗53例,治愈33例,好转20例,有效率100%。
陈国生〔21〕等用自制针灸刀辨证治疗为主治疗150例,痊愈120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7%。
2007-01-20 23:22回复举报|
金武孟
2楼
向李琳〔22〕以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40例,治愈20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5%。
2.3手法治疗
颜祖侠〔23〕等采用点穴按摩法、腰腿牵抖法、腰部斜扳法、屈髋屈膝旋转法、直腿抬高法治疗49例,治愈20例,显著进步16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
黄忠毅〔24〕运用按摩(松解痉挛、屈膝搬腿、俯卧伸腰颤压、斜搬伸腿,直腿拨伸、点穴镇静)及导引法治疗36例,治愈23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
李建仲〔25〕等用正骨手法(松解法、复位法、热敷法)治疗56例,并设对照组52例(口服双氯灭痛、腰痛宁)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2%、88.5%,治愈率分别为51.8%、26.9%。
张念希〔26〕等用三维椎体平衡手法(牵抖法、按压法、腰椎定点双旋法)复位治疗405例,治愈291例,显效101例,好转10例,无效3例。
俞国旭〔27〕用闭法治疗50例,痊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4例。
姜明明〔28〕采用整腰三法(沉腰加压法、定点斜扳法、强迫抬腿法)治疗62例,痊愈39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7%。
2.4其它治疗
孙治东〔29〕等采用孙氏消痞散结膏穴位(突出椎间隙、环跳、承扶、委中、承筋、阳陵泉)贴敷治疗40例,治愈29例,好转9例,无效2例,并与常规体针治疗组30例对照,对照组30例,治愈11例,好转14例,无效5例。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与83.3%。
宋保欣〔30〕等用天王消骨液外敷雾化治疗50例,优32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达88%。
石瑜〔31〕等用中药离子导入与侧扳复位治疗36例,治愈24例,好转10例,无效2例。
金来贵〔32〕等应用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刺激腧穴的方法治疗100例,痊愈40例,显效35例,进步23例,无效2例。
3实验研究
梁镇宏〔33〕对45例PLID患者采用温针治疗,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常规肌电图和F波传导速度的改变。
经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5.6%。
随着症状、体征的减轻和病情好转,肌电图复查异常自发电位减少,运动单位电位数和电压增加,F波传导速度增快。
提示温针能缓解或消除神经根的受压状态,使受损的神经根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功能改善。
这可能是与针刺的刺激和温针在体内病变周围的热效应,使神经根的水肿、炎症吸收,粘连松懈,甚至使突出的髓核萎缩变性有关。
欧阳八四〔34〕采用短刺加电针治疗PLID45例,并观察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选取20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作对比观察,结果显示:PLID患者的某些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健康人,同时发现临床治愈病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要显著低于好转及无效的病例。
短刺配合电针,使局部既产生电的兴奋性,又产生针刺的通调作用,由此而改善了局部微循环,减轻神经根的水叶,缓解了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卡压,使致痛物质的释放得到抑制,相应地改善了临床症状。
4小结
本文引用的资料表明,中医治疗PLID有一定优势,但大多停留在一般临床经验总结或治疗观察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②疗效判定标准尚不一致;③疗程长短不等,疗效观察时间不同;④有的临床报告未设立对照组。
今后,应重视如下问题:①中医药治疗PLID的作用机理;②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手法治疗与西医综合疗法在疗效上有无叠加作用。
参考文献
〔1〕裘法祖主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854.
〔2〕王清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750例临床观察.中医正骨,1993,5(3):19.
〔3〕方罗芷.加味阳和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1):31.
〔4〕渠敬文.化瘀舒筋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新中医,1999,(2);31.
〔5〕古庆.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云南中医杂志,1992,13(5):19.
〔6〕曾涛.牵正散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新中医,1999,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