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个案记录:挑食的轩轩

合集下载

个案观察-宠坏孩子

个案观察-宠坏孩子

个案观察-宠坏孩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个案观察:宠坏的孩子情况分析: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由于刚刚踏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在家里大人又对他们很宠爱,因此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现象,例如哭闹不肯上幼儿园,找各种理由回家等情况,因此,作为小班的老师需要更加耐心地对其进行引导。

我们班里的铉铉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家里面被父母宠上天的小朋友。

观察一: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轩轩的哭泣已经停止,但是铉铉出现了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自理方面。

一是在吃饭的时候,不能自己把饭菜吃完,只吃一点点喜欢的,挑食现象严重;二是午睡时不能独立入睡,能躺在床上,但在没有睡着前还是忍不住要说话,并且说话的声音较响,影响其他幼儿入睡。

分析及措施:经过进一步的家访了解到,铉铉在家里是“没大没小”的这种情况,对于父母等长辈的建议也是不听的,所以他的特殊表现主要是缘由父母长辈无条件的宠爱造成的,也就是说他从来没有任何规则意思。

提高铉铉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老师决定运用表扬、鼓励、适当批评等方法来激励铉铉,引导他积极提高自理能力。

并多次对铉铉进行家访,进一步转变家长观念,请家长积极配合,使铉铉逐步有一种规则概念。

经过这一周的矫正,铉铉在午餐时间能够自己动手把喜欢的饭或者菜吃完后,能吃一些其他的认为难吃的菜了;在午睡方面,李汶桥说话的频率明显少了,音量也笑了,偶尔能有一次自主入睡了。

观察二:虽然铉铉现在能愿意尝试着自己吃自己喜欢的饭菜了,但是铉铉存在着吃饭不专心的问题,有的时候喜欢吃到一半时发发呆,勺子拿在手里没有动静,有的时候喜欢喝边上的小朋友说悄悄话,甚至会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影响到其它的小朋友正常进餐。

在中午睡觉时仍然忍不住要说话,吵得其他小朋友从被窝里爬起来看他,影响到其他小朋友午睡。

分析及措施:铉铉由于家里的长辈溺爱惯了,因此任性、没大没小的情况一时之间是没办法完全改掉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逐步引导。

仍然通过表扬、鼓励、适当批评、榜样示范等方法来激励铉铉,引导他积极提高自理能力。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挑食的孩子》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挑食的孩子》

幼儿教师观察记录《挑食的孩子》柏柏是我们班非常喜欢学习的一个男孩子,从两岁左右开始,他就对书面文字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不仅早早就背完了《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著作,而且认识不少的汉字,他也十分喜欢读书。

在家长的眼里,他是一个十分聪明乖巧的孩子。

但是自从来到幼儿园,柏柏小朋友遇到了十分大的困难,这些困难全部来自于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柏柏小朋友在吃饭、穿衣、整理物品等方面很吃力,他不仅不愿意自己吃饭,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时总是很为难,而且他的咀嚼能力很差,吃饭时基本上是将饭菜整个吞下,这些因素导致他在吃饭问题上有很大的心理障碍,他的咀嚼能力也有待提高。

另外,在穿鞋、穿外套、整理被褥等生活问题上他也不能够自己完成,并且没有努力学习这些事情的心思,他总是在等待,想要老师或者家长帮他完成。

因此,尽管进入班级已经较长时间了,但他的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孩子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家长的问题,幼儿在3岁左右时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叛逆期,他的成长让他感觉到自己有自主的能力,并且会表现出极大的欲望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愿意让家长帮忙,如果家长能够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这个时期给予幼儿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自己探索,给与他自主的权利和机会,并且教会他正确的方法,他就会在生理和心理上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

但是由于柏柏爷爷奶奶的溺爱,以及两代家长教育观念的不统一,导致柏柏现在的这种情况。

针对柏柏小朋友的具体情况,我们首先和他的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重视这个问题,并且和我们幼儿园共同合作,帮助柏柏尽快解决生活自理的问题。

在家庭方面,我们建议家长一方面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穿鞋,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他的动手能力。

另一方面,在家庭的饮食方面不宜将食材做地太过精细,以锻炼和发展他的咀嚼能力。

在幼儿园,我们从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鼓励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体验到成长和自主的快乐。

小班挑食的案例教育随笔(3篇)

小班挑食的案例教育随笔(3篇)

第1篇在我国,幼儿挑食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小班阶段,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曾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位挑食的小班幼儿,以下是我对他的教育过程及心得体会。

一、案例背景小班幼儿小明(化名)刚入园时,就表现出了严重的挑食现象。

他只吃白米饭,蔬菜、肉类等食物一口都不吃。

在午睡和户外活动时,他总是显得精神不振,身体抵抗力也较差。

面对这一问题,我深感担忧,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小明改掉挑食的坏习惯。

二、教育措施1. 了解原因首先,我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了小明挑食的原因。

原来,小明在家中的饮食习惯不好,家长过分溺爱,总是迁就他的口味。

此外,小明对食物的颜色、形状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这进一步加剧了他的挑食行为。

2. 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为了帮助小明改变挑食习惯,我在班级里创设了一个温馨、舒适的进餐环境。

首先,我尽量让餐具色彩鲜艳,吸引小明的注意力。

其次,我还在餐桌上摆放一些有趣的装饰品,如卡通人物、水果等,让小明在进餐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3. 培养小明的兴趣针对小明只吃白米饭的习惯,我尝试为他准备一些色彩鲜艳、口感丰富的蔬菜和肉类。

在制作过程中,我尽量将食物切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如花朵、动物等,激发小明的兴趣。

同时,我还鼓励小明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进餐,让他们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4. 家园共育为了使小明的挑食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我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了一套科学的饮食计划。

首先,我建议家长改变家庭饮食习惯,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其次,我建议家长在家庭中为小明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逐步引导他接受不同口味的食物。

5. 强化正面激励在日常生活中,我关注小明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每当小明尝试吃一口蔬菜或肉类时,我都会给予他一个大大的微笑和掌声,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我还为他设立了一个“挑食进步榜”,记录他的进步,让他有目标地努力。

三、教育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挑食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开始尝试吃一些蔬菜和肉类,虽然吃得不多,但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挑食幼儿观察记录

挑食幼儿观察记录

挑食幼儿观察记录一、观察对象。

幼儿姓名:小明。

年龄:4岁。

性别:男。

二、观察时间。

[具体时间段,如X月X日 - X月X日,上午8:00 - 10:00,午餐时间11:30 - 12:30等]三、观察地点。

幼儿园教室、餐厅。

四、观察目的。

了解小明挑食的具体表现、原因以及对其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

五、观察背景。

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发现小明在进餐时经常出现挑食现象,对某些食物表现出明显的抗拒,这可能会影响他获取全面的营养,不利于健康成长。

六、观察内容与分析。

(一)食物种类与挑食表现。

1. 蔬菜类。

- 在午餐中提供了胡萝卜、西兰花和青菜。

小明看到胡萝卜时,皱起了眉头,用勺子把胡萝卜挑到餐盘的一边,一口都没有吃。

当老师询问他为什么不吃胡萝卜时,他说:“胡萝卜不好吃,有怪味道。

”对于西兰花,他勉强吃了一两朵,但是剩下了大部分。

而对于青菜,他直接表示不喜欢绿色的菜,完全没有尝试。

- 分析:幼儿对于蔬菜的接受度较低可能是因为蔬菜的口感和气味相对独特。

胡萝卜的特殊气味可能让小明难以接受,而他对绿色蔬菜的排斥可能是缺乏对蔬菜营养价值的认知,并且受到个人口味偏好的影响。

2. 肉类。

- 晚餐有鸡肉和红烧肉。

小明只吃鸡肉,对于红烧肉,他看了一眼就说太油腻了,不想吃。

在吃鸡肉的时候,他也会把鸡皮挑出来扔掉,只吃鸡肉里面比较嫩的部分。

- 分析:小明对肉类的选择可能与食物的外观和口感有关。

红烧肉的油腻感可能让他觉得不舒服,而鸡皮的口感可能不符合他的喜好。

这也可能与家庭饮食习惯有关,如果家庭中平时较少提供油腻的食物,幼儿可能会本能地抗拒。

(二)进餐环境与挑食行为。

1. 同桌影响。

- 观察发现,当同桌的小朋友大口吃着他不喜欢的食物并且表现出很美味的样子时,小明会稍微犹豫一下,但最终还是没有尝试。

- 分析:同桌的行为虽然引起了小明的注意,但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改变他的挑食行为。

这可能是因为他挑食的习惯已经比较根深蒂固,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励才能尝试新食物。

小班幼儿挑食的教研记录(3篇)

小班幼儿挑食的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的营养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小班幼儿挑食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健康,也增加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难度。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园特开展以“小班幼儿挑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分析小班幼儿挑食现象的成因;2. 探讨解决小班幼儿挑食问题的有效策略;3. 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教研过程1. 教研准备(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有关幼儿营养、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章,了解幼儿挑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2)分析案例:选取幼儿园小班幼儿挑食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成因和解决方法。

(3)制定教研计划:明确教研时间、地点、内容、流程等。

2. 教研活动(1)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围绕小班幼儿挑食现象的成因展开讨论。

讨论结果如下:①家庭原因:家长对幼儿过度溺爱,导致幼儿形成挑食的习惯。

②心理原因:幼儿对某些食物存在恐惧心理,如颜色、气味、形状等。

③生理原因:幼儿的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对食物的接受程度较低。

④环境因素:幼儿园食堂、餐具等环境不符合幼儿审美和需求。

(2)对策探讨:针对小班幼儿挑食现象的成因,各小组提出以下对策:①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幼儿营养知识,引导家长科学喂养,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②丰富教学内容:在幼儿园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如美食制作、食物品尝等,提高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③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优化幼儿园食堂、餐具等设施,营造温馨、舒适的进餐氛围。

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幼儿的恐惧心理,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幼儿克服对食物的恐惧。

⑤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幼儿的饮食习惯,因材施教,引导幼儿逐渐接受各种食物。

3. 教研总结本次教研活动针对小班幼儿挑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以下成果:(1)明确了小班幼儿挑食现象的成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幼儿挑食不吃肉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挑食不吃肉个案观察记录

幼儿挑食不吃肉个案观察记录
一、观察对象
小明,一名四岁的小男孩,平时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然而,他有一个明显的饮食习惯问题,那就是挑食不吃肉。

二、观察情况
在日常的饮食中,小明总是拒绝吃肉,无论是猪肉、鸡肉还是鱼肉,他都会用各种理由拒绝。

他的父母尝试过各种方法,比如将肉切碎混入蔬菜中,或者改变烹饪方式,但都没有效果。

在幼儿园的饮食中,小明总是选择素食,对于肉类食物他会坚决拒绝。

老师们也尝试过引导他尝试肉类食物,但小明总是表现出抵触情绪。

三、观察分析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明挑食不吃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家庭饮食习惯:小明的家庭饮食习惯可能对小明产生了影响。

如果家庭中没有吃肉的氛围或者父母本身就不喜欢吃肉,那么小明可能就会认为肉是不好的食物。

2. 心理因素:小明可能对肉有某种心理上的抵触。

这可能与他的成长经历、电视或书籍中的某些情节有关。

四、建议措施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1. 家庭引导:小明的父母可以尝试改变家庭饮食习惯,增加肉类食物的摄入量。

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小明,让他看到肉类食物的美味和营养价值。

2. 心理疏导:如果小明的抵触情绪是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那么家长和老师可以尝试进行心理疏导。

例如,可以引导小明了解肉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或者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他逐渐接受肉类食物。

幼儿挑食记录

幼儿挑食记录

行为记录:在他们吃早饭时,饭菜很香,其他小朋友吃的都很香,只见宫铭望着自己的饭碗发呆不时还拿花卷玩耍,看见我一直在看他就嘟着嘴念叨着:这是什么呀?为什么要吃这个啊?有什么营养啊?而且经他这么一说,迎来了好几个孩子的模仿,进餐出现了状况,我赶紧抓住一个教育的契机,我们几个老师稳定住了他们。

原因分析:宫铭是一个四岁半的小男孩,聪明活泼,又处于一个混齿的班级,经常带领其他幼儿玩,在班级中很受关注,但依赖性很强自理能力方面比较懒惰,吃饭、穿衣等少不了找老师或妈妈来帮忙采取措施:首先进食时,我尽可能的满足了宫铭对食物的求知欲,告诉他这是化的早餐,花卷里含有淀粉可以提供能量,这样我们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才有力气等等,但可能不是很全面,我们可以针对这一现象,设计相关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上可列出幼儿不喜欢的食物,耐心解释每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帮助他们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饮食习惯:在进食时我还对宫铭多加以关注,监督他把菜吃完,以免他浪费粮食,及时是少吃或吃的慢也鼓励他坚持吃完,看他坚持吃完了一碗,我赶紧给予他鼓励,他也十分的满足和骄傲。

我们还跟食堂的阿姨建议多变换菜式、口味,以便引起幼儿的食欲:为帮助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离园时与宫铭家长沟通了这件事情,建议注意在家时也不要挑食
获取成效:通过4天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教育以及具体教育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日常的食物营养,宫铭也没有再说不愿意吃等现象,而且再别的幼儿不想吃或吃的慢时还能做榜样,鼓励他人要坚持吃完不浪费粮食。

幼儿行为个案分析“调皮的轩轩”培训讲学

幼儿行为个案分析“调皮的轩轩”培训讲学

幼儿行为个案分析“调皮的轩轩”幼儿行为个案分析“调皮的轩轩”双龙镇中心幼儿园廖世英案例背景:轩轩是一个调皮、外向的孩子,胆子很大,最大的特点是喜欢与人交往,不怕陌生人,在家最喜欢串门。

但是自制力很差,控制不住自己,常有攻击性行为。

比如:在轩轩小班时喜欢咬人,几乎咬遍了班中每个孩子。

同时占有欲很强,与人交往缺乏礼貌,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如果别人不想给他,他就打人。

喜欢和别人一起游戏,却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正确自己的想法,经常用肢体语言代替口头语言。

有时,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戏时,当别人不理他,他会抡起拳头打别人,理由是别人不跟他说话。

他的这种“友好”的表达方式,并不为同伴所认同或接受,再加上他平时遇事又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于是同伴们逐渐疏远了他,还有的小朋友还故意躲着他,很多家长都向老师反映,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坐在一起,怕他打到自己的孩子。

案例描述:吃早点的时候,保育老师正在分发饼干,小朋友一个个洗完手,安静地坐到自己的桌子前面喝豆浆。

今天吃得是印有各种图案的饼干,小朋友最喜欢那种印有小鱼图案的饼干,由于文文洗手比较快,一坐到位置上,他就马上伸手拿了块自己喜欢的小鱼饼干,嘴里高兴的说:“啊,我今天是小鱼饼干。

”在一边洗手的轩轩听到后急了,赶紧跑过来说:“这是我的!”还一边伸手就把文文手中的饼干给抢了过来。

”文文当然不肯,连忙喊到:“这是我的,是我先拿到的,快给我还。

边喊边站起身子,想要拿回饼干。

轩轩也不肯,把饼干藏到背后,瞪着乌黑大眼睛说:“哼!不给,这是我喜欢的!”文文也不肯让,伸手要拿回自己的饼干,轩轩火了,抡起拳头就打了文文一拳,嘴里还嘟呶着:“谁叫你抢我的饼干。

”被打的文文马上哭着告诉了我,由于我看到了刚才的一幕,马上就问轩轩:“你该不该抢人家的饼干?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他瞪着眼睛看着我说:“谁叫他抢我的饼干,这是我的。

”边说边把饼干藏到自己的身后。

我说:“我看到是文文先拿到的,来!我们把饼干还给他,老师再帮你换一块别的图案好吗?”我边说边伸手想拿他手中的饼干,轩轩见我要拿,马上把饼干藏到了背后,说:“不行!不行!是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挑食的轩轩
观察一:
今天的午饭里有白菜,把饭发下去后孩子们都大口大口的吃开了。

我发现覃宇轩小朋友却坐在那里,手捏着小勺子,眼睛含着泪花,看着盘子里的菜样子可怜极了,我就问他:“轩轩,你怎么不吃饭呀?”他看了看我,指着盘子里的白菜愣是摇头。

“轩轩你喜欢小白兔吗?”我问他,“喜欢”他点了点头,“小白兔又白又可爱就是因为它爱吃白菜哦!”你也加油!
分析与措施:
覃宇轩小朋友是家里的小弟弟,在家里如果饭菜不合胃口了,爸爸妈妈拿他也是没办法,只能哄着他一两口。

在幼儿园里如果遇到不爱吃的东西,轩轩又不敢跟老师讲,只会自己掉眼泪。

要想孩子改正挑食毛病,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洗喜好,于是我们与轩轩的妈妈交流了孩子挑食问题。

观察二:
今天吃午饭的时间到了,香喷喷的鸡腿、翠绿的青菜和美味的海鲜汤香气扑鼻,都能勾起人的食欲,别的孩子们在津津有味的吃着,轩轩拿着勺子在盘子里搅来搅去,就是不将饭菜放入口中,眼看别的孩子们都快吃完了,他还剩那么多,并且东张西望没有一点要吃的意思。

于是,我提醒他吃快一点,饭菜有营养的,都要吃光才会身体好的。

我话音刚落,轩轩就大哭起来。

老师再喂他吃一口,还出现了呕吐的现象。

分析与措施:
看到轩轩小朋友挑食情况比较严重,我们也与其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到在轩轩饮食方面家里人拿到他也没办法,看到孩子面对不爱吃的食物哭泣,家长也不忍心,到最后都是轩轩自己说了算,逐渐形成了挑食、厌食的毛病。

长期挑食、厌食,幼儿在心理上逐渐对正常的饭菜产生了抵触,导致进餐速度慢、稍有不喜欢吃或强制她吃就以大哭来反抗发泄,并会引起呕吐反应。

观察三:
今天午饭时间到了,我向孩子们介绍了今天的食谱,当我介绍完豆干后,轩轩小朋友开心地排队端菜饭,“轩轩今天能将饭菜吃光吗啊?”“能”轩轩一边点头一边回答我。

没过一会吃饭快的孩子已经盛汤喝了,这时轩轩走过来“老师我还要吃”看到这样的轩轩我连忙微笑点头“好!”。

分析与措施:
轩轩小朋友不喜欢吃蔬菜,而对豆制品还是蛮喜欢的,今天看到轩轩将碗里的菜和饭都吃光了,而且还多要了一些豆干,看到吃的饱饱的轩轩,心里真是欣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