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评价
红蓝光联合倒模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分析及评价

红蓝光联合倒模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分析及评价作者:杨珊等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3年第12期痤疮是面部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
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严重者会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明显影响容貌,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带来很大影响。
2011年1月~2012年12 月,笔者科室采用倒膜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患者452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52例患者均符合寻常性痤疮的诊断标准,皮损均以面部为重。
其中男164例,女288例,年龄14~34岁,平均21岁,病程1~7年,平均2.8年,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6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皮损分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仪器及参数:红蓝光治疗仪(武汉奇致中国有限公司),蓝光波长460~480nm,能量40mw/cm2;红光波长615~635nm,能量2.5~50mw/cm2,治疗光斑21cm×42cm,可同时发出蓝光与红光。
1.3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倒模联合红蓝光治疗,倒模治疗:治疗前彻底清洁面部皮肤,热喷面部5min后取无菌痤疮挤压器清理面部粉刺、脓点,然后使用自制痤疮按摩膏(主要成分是按摩膏加适量红霉素粉)按摩面部2min,将倒膜粉(主要成分为海洋冰川天然泥等)用温水调至糊状,迅速均匀地涂在患者面部,仅留鼻孔,厚度约1cm,膜由热变冷约30~40min后掀膜。
最后采用红蓝光混合模式照射,患者平卧,光定位距离面部4~8cm,照射20min。
患者眼睛进行防护,治疗时医生要佩戴专用防目镜,治疗后患者休息5min后再离开。
对照组:给予倒模治疗,每周2次。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外用复方氯霉素酊每日3次,维生素B6霜每日2次。
1.4疗效观察及判定标准: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2周后,由同一操作者记录面部丘疹、脓疱、结节皮损数目,检测患者面部生理指标(油脂、水分含量、红素指数),疗效指数 =(治疗前皮损总数-治疗后皮损总数)/治疗前皮损总数×100%。
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4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2个治疗组:①单纯蓝光照射组(n=36);②红蓝光混合照射组(n=28)。
采取连续4周,每周2次发光二极管为基础的痤疮治疗仪照射。
轻度患者治疗一个疗程,中、重度痤疮患者连续治疗1~3个疗程。
结果:经过系统治疗后,痤疮皮损均有所减轻。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别(分别为80.5% 及89.3%,P=0.514)。
显效率比较,红蓝光混合照射可达35.7%,远远高于单纯蓝光照射组(8.3%)(P=0.008)。
重度痤疮较中度痤疮有更为明显的反应,且副作用很小,使用蓝光对炎症反应可产生效果,配合红光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无明显的副作用。
结论: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可获得理想疗效,适合治疗轻、重度痤疮患者。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blue and red light combination phototherapy for acne. Methods64 patients with mild to severe acne vulgaris were randomized divided into two treatment groups: blue light (n=36), mixed blue and red light (n=28). All subjects were treated over eight sessions, two per week 3 days apart, alternating between blue light or/and red light from a light-emitting diode (LED)-based therapy system.ResultsA mean reduction in lesion count was observed at all follow-up points. No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s in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light sources were found (80.5% vs. 89.3%,P=0.514). However, the mean lesion count reduction was significant at 8.3% with blue phototherapy, the mean lesion count reduction was also significant at 35.7% (P=0.008) with combination phototherapy. Severe acne showed a marginally better response than mild acne. Side effects were minimal and transitory. Specifically blue light has a marked effect on inflammatory acne lesions and seems suffici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In addition, the combination of blue-red light radiation seems to be superior to blue light alone. Conclusion Combination blue and red LED therapy appears to have excellent potential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 to severe acne.Key words:redlight;blue light; acne痤疮是一种多发生于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疾病,好发于面颊、鼻前端及两侧、额、下额,胸背部等处,表现为粟粒及绿豆大小的隆起皮疹,加之炎症反应及微生物作用,可演变为丘疹、脓疱及瘢痕,不仅有碍美观而且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1]。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

82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2月下第21卷第6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作者简介:景万仓,皮肤科,定西市人民医院。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景万仓(定西市人民医院皮肤科,甘肃 定西 743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痤疮治疗过程中应用红蓝光治疗仪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
方法:随机从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内收治的痤疮患者中有效选取86例(Ⅱ级:轻至中度痤疮),基于数字奇偶法原则将其进行组别划分,即对照组43例,给予口服维胺酯胶囊,外用异维A 酸红霉素凝胶;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一步给予红蓝光治疗。
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加以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67%,79.07%,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可比性(P <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中,对照组结果为6.98%,观察组结果为9.30%,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痤疮治疗过程中应用红蓝光治疗仪具有明显效果,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生情况较低,安全性高,可加以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红蓝光治疗仪;痤疮;应用效果;不良反应;皮肤疾病【中图分类号】R75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06-0082-03痤疮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即俗称的青春痘,其中多以青少年为高发群体[1-2]。
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后背、面部及胸前,其中面部更为常见,多以脓疱、结节、面部粉刺、丘疹等为典型临床皮损表现[3]。
根据病情发展变化情况通常可以分为初发、加重和持续发展三个阶段,且程度依次加深。
初发期通常仅表现为明显的白头、黑头粉刺,可挤出异样物。
随后,当被阻塞的毛孔发炎或者被细菌感染时则可渐渐形成炎性丘疹,即皮肤上会一些较为明显且坚实的凸起肿块,并且在此期间,皮疹周围皮肤可能还会出现发红或者伴有触痛感现象。
红蓝光治疗仪、痤疮面部清除术治疗面部痤疮的价值探索

红蓝光治疗仪、痤疮面部清除术治疗面部痤疮的价值探索发布时间:2022-04-28T03:28:01.392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3期作者:潘月财[导读] 目的:探索红蓝光治疗仪、痤疮面部清除术治疗面部痤疮的价值潘月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摘要】目的:探索红蓝光治疗仪、痤疮面部清除术治疗面部痤疮的价值。
方法:研究重点纳入2021年1月-2021年8月,医院皮肤科收治的76例面部痤疮患者为例,利用计算机分组分为,A组(38例),B组(38例)。
A组采用单一红蓝光治疗仪治疗,B组先使用痤疮面部清除术进行治疗,而后与A组治疗方法保持一致。
观察A,B组疗效,皮损消失,复发情况。
结果:B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A组总有效率71.05%(x2=5.604,P=0.018<0.05),B组皮损消失时间(5.48±0.06)d,低于A组皮损消失时间(8.47±0.52)d(t=35.212,P<0.05)。
结论:使用红蓝光治疗仪+痤疮面部清除术治疗面部痤疮,更利于减少患者皮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实践推广。
【关键词】红蓝光治疗仪;痤疮;面部清除术;治疗;价值探索Exploration on the value of red and blue light therapeutic instrument and acne facial debrid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acne Pan Yuecai(the 962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red and blue light therapeutic instrument and acne facial debrid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acne.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facial acne treated in the dermatology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August 2021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38 cases) and group B (38 cases) by computer.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a single red and blue light therapeutic instrument,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acne facial clearance, and then the treatment method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group A. The efficacy, disappearance and recurrence of skin lesions in groups A and B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B was 92.11%,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was 71.05% (x2 = 5.604, P = 0.018 < 0.05).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skin lesions in group B was (5.48 ± 0.06) d,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8.47 ± 0.52) d (t = 35.212, P < 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red and blue light therapeutic instrument + acne facial clear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acne is more conducive to reduce patients' skin lesions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red and blue light therapeutic instrument; Acne; Facial debridement; treatment; Value exploration 面部痤疮作为常见皮肤科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对患者面部美观性以及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均造成重要影响[1]。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探析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探析薛国煌【摘要】目的:探究痤疮患者接受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50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分段随机化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
试验组痤疮患者接受红蓝光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痤疮患者仅接受面部清除术治疗,其余治疗措施与试验组一致,对比两组痤疮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痤疮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痤疮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痤疮患者接受红蓝光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应用。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red and blue light therapy on acne patients.Method:One hundred and fifty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n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permuted blocks,7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with acn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red and blue light therapeutic apparatus,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nly facial debridement as well as the rest of the treatment measures the same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differences of acne treatment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acne treatment total efficiency rate(92.00%)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1.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mpared to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atients with acne can get better curative effect by treating with red and blue light,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14)018【总页数】2页(P14-15)【关键词】红蓝光治疗仪;痤疮;炎症【作者】薛国煌【作者单位】莆田市涵江医院福建莆田 3511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73①莆田市涵江医院福建莆田351111First-author's address:Hanjiang Hospital of Putian City,Putian 351111,China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人群中,又称为青春痘[1]。
JY型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JY型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作者:刘西川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R758.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096-01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皮肤病,以青春期多见,常发生于面部,易反复发作加重,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我科自2010年3月—2011年5月使用JY型红蓝光治疗仪治疗座疮96例观察,此法疗效好,适应性强,无副作用,可减少内服药,患者易接受。
一资料和方法:a、病例选择:选择愿接受该治疗的96例门诊病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20±4)岁,平均病史(2±1.5)年。
b、治疗仪器及参数:以重庆京渝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JY型红蓝光治疗仪,选用治疗波长为630nm的光头。
c、治疗方法:患者戴护目镜,避免强光照射眼睛,光头距离面部3-5cm,以连续工作方式直接照射20分钟,1周2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
二结果:a、疗效判断标准:参照文献[1]提出的痤疮综合分級系统(GACTS)进行计分,治疗前和停止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消退百分比=(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消退百分比≥90%为治愈,30%~89%为显效,<30%为无效。
显效加全愈例数的百分比合计为有效率。
b、疗效:治疗4周后统计,治愈63例,显效26例,无效7例,治愈率65.6%,有效率92.7%。
c、不良反应:两例患者颈部神经性皮疗照射后加重,给予相应治疗。
面部均无红斑、水肿症状出现。
三讨论:痤疮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毛囊皮脂腺炎症,其中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是重要因素,其能分解皮脂中的三酰皮油,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形成局部炎症,所以减少或杀灭毛囊中的痤疮丙酸杆菌很关键[2],波长630nm的红光能穿透皮肤,以光化效应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同时具有恢复损伤组织,减少瘢痕形成,对皮肤具有美容作用,可替代抗生素的治疗。
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分析

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分析【摘要】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轻中度痤疮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超分子水杨酸和红蓝光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介绍,探讨了这一联合治疗方法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临床试验结果分析显示,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在轻中度痤疮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疗效评价表明,该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为痤疮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表明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对于轻中度痤疮患者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超分子水杨酸、红蓝光治疗、痤疮、轻中度、疗效、临床试验、作用机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临床应用前景、研究结果、疗效评价、结论、进一步研究、改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痤疮,又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期,给患者带来肌肤疼痛和精神困扰。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治疗痤疮的方法,如外用药物、内服药物、激光治疗等,但是部分患者对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并不理想。
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分析临床试验结果,我们将对该疗法的疗效进行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及机制,为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痤疮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超分子水杨酸在痤疮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揭示其对痤疮病因的调控作用;2. 探讨红蓝光治疗对痤疮的疗效及机制,为红蓝光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3. 探讨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在痤疮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前景,为痤疮患者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4. 提高对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认识和了解,促进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
红蓝光治疗60例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资料 . 6 例均为我院门诊 的寻 常型痤疮患 者 , 中 0 其 男、 各 3 女 0例 , 龄 1 年 6岁 ~3 2岁 , 均 年 龄 平
.
8 / I , 替使 用红 蓝 光治 疗 ,0mn 次 , 0JO3 交 1 2 i / 2 次/ ,周 4周
通 讯 作 者 : 慧 兰 ,ma : hhi n ht i cr 朱 E i zlul @ o l o l a ma. n
疗人数 × 0 % , 10 显效 率 = 效人数/ 显 治疗人数 ×
1 0% 。 0
124 统计学方法 治疗 前后皮 损数 目改变使 .. 用 Su et —ts检验 。 tdn’t et S
皮 肤性 病诊疗 学杂 志 2 1 0 0年 2月 第 1 7卷 第 1期
47
2 结果
2 1 随着照射次数 的增加 , . 炎症皮损消退率逐渐 增高 , 在治疗结束后 4 周炎症皮损仍有好转趋势 , 在第 4 8 临床评估 中, 、周 炎性皮损平 均消退率分 别为 4 . %和 6. 81 56% ( = .5 P< . 1 , t 2 8 , 00 ) 但非 炎性皮损改善欠 明显 ( 1 。 图 ) 22 在第 4 8周进行 总体 临床评估 , . 、 炎性皮损 的 治愈 率 分别 为 17 和 1.% , 效 率 分 别 为 .% 33 显 3 .%和 4 . % , 、 33 6 7 红 蓝光联合 治疗 寻常痤疮 , 在 治疗结束后皮损仍有好转趋势 ( 2 。 图 ) 2 3 不 良反应 6 . O例 患者 2例 出现 红斑 、 面部 瘙 痒反应 , 经过冷敷等处理控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评价发表时间:2017-09-05T16:45:20.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作者:周兴雯张琴[导读] 痤疮是临床常见多发炎症损害性疾病,目前,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
(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西昌 615000)【摘要】目的:研究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
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8月痤疮患者84例随机分两组。
药物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红蓝光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痤疮治疗效果;治疗不良症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痤疮色斑面积、瘢痕面积的差异。
结果:药物+红蓝光治疗组患者痤疮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药物治疗组无明显不适,药物+红蓝光治疗组治疗中有1例不耐受红光刺激,P>0.05;治疗前两组痤疮色斑面积、瘢痕面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药物+红蓝光治疗组痤疮色斑面积、瘢痕面积改善幅度更大,P<0.05。
结论: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瘢痕面积和色斑,值得推广。
【关键词】红蓝光治疗仪;痤疮;应用效果;优势【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214-02 Evalu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dvantage of red and blue therapeutic apparatus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advantages of treatment of acne red and blue. Methods In March 2015 -2016 year in August 84 cases of acn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drug treatment, drug + Red and blue light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giving red and blue light treatment in medicin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of acne treatment effect; inciden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ne pigmentation area, scar area differences. Results The drug + Red and blue light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with acne treatment higher than drug treatment group, P < 0.05; no obvious discomfort in drug treatment group, drug + Red and blue light treatment group in 1 cases of intolerance to red light stimulation, P > 0.05;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of acne scar pigmentation area, area ratio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treatment, drug treatment group + Red and blue light acne pigmentation area, scar area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red and blue light treatment of acne is exac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reduce scar area and stain, it 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Red light therapeutic apparatus; Acne; Application effect; Advantage痤疮是临床常见多发炎症损害性疾病,目前,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痤疮发病率有所升高,成为高发皮肤病,且在青春期发病率高,对患者带来痛苦。
治疗不及时可影响患者面容美观和身心健康。
本研究分析了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5年3月-2016年8月痤疮患者84例随机分两组。
所有患者符合痤疮诊断标准,除外近2周维甲酸、抗生素使用史、外用药者和光敏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
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药物+红蓝光治疗组患者男26例,女16例;16~32岁,年龄(21.34±2.56)岁。
发病时间半年~3年,平均(18.51±2.29)个月。
痤疮分级I级有15例,Ⅱ级有20例,Ⅲ级有7例。
药物治疗组患者男25例,女17例;15~32岁,年龄(21.14±2.25)岁。
发病时间半年~3年,平均(18.41±2.31)个月。
痤疮分级I级有14例,Ⅱ级有20例,Ⅲ级有8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药物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如下:(1)内服:给予克拉霉素,每天口服0.5g;丹参酮胶囊,规格:每粒装0.25g,口服,一次4粒,一日3~4次。
对于皮脂分泌比较旺盛的患者每天加用0.2g西咪替丁或20mg螺内酯口服。
(2)外用:夫西地酸软膏,每天2次涂抹患处;克痤隐酮凝胶每晚睡前外用1次,直至皮损消退大于60%时可不再应用内服药,单用外用药维持治疗即可。
药物+红蓝光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
清洁面部皮肤,平卧,给予防护眼罩佩戴,并用红蓝光治疗仪照射患者面部上方,蓝光光板和皮肤距离1~4厘米,红光光板和皮肤距离10厘米,每次治疗20分钟,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8次。
红蓝光交替进行治疗,其中,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以红光照射为主。
而药物治疗方法同药物治疗组,注意曲安奈德注射液注射需在非光疗日用药。
两组均治疗4周后对比疗效。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痤疮治疗效果;治疗不良症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痤疮色斑面积、瘢痕面积的差异。
显效:症状消失,非炎性损害、炎性损害均消失,皮损减少80%以上;有效:症状改善,非炎性损害、炎性损害均减轻,皮损减少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痤疮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之和[1]。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SPSS 20.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则进行t检验。
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患者痤疮治疗效果相比较药物+红蓝光治疗组患者痤疮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
如表1。
2.3 两组患者治疗不良症状发生率相比较药物治疗组无明显不适,药物+红蓝光治疗组治疗中有1例不耐受红光刺激,P>0.05。
3.讨论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皮肤病,在青年患者中高发,多发生在背部、面部和胸部等皮脂腺丰富的身体部位。
西医上多采用外用乳膏或凝胶等对皮脂进行抑制,抑制上皮细胞角化,并对痤疮丙酸杆菌进行抑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除此之外,口服药物在痤疮中应用也比较广泛,如抗炎药物、抗毛囊皮质导管角化药物和抑制皮脂腺功能药物等,但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2-3]。
目前,红蓝光治疗仪在皮肤病治疗中广泛应用,其是利用红光和蓝光结合波长进行治疗,用于痤疮患者治疗中可促使痤疮丙酸杆菌所产生的内源性光敏药物被激活,并释放出单态氧,对细胞进行刺激,促进纤维细胞增生,加速细菌死亡,加速组织修复,还可对基质金属蛋白酶进行调整,促使胶原再生,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皮肤肤质,减少瘢痕的形成[4-5]。
同时,红蓝光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无明显副作用,可降低痤疮复发率,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红蓝光治疗可减少红斑反应的发生和瘢痕的形成,加速胶原蛋白生成,促使痤疮损害部位恢复平滑,刺激机体免疫机制,在光照治疗结束后这种作用还可持续存在[6]。
本研究中,药物治疗组采用西医内服和外用药进行治疗,药物+红蓝光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
结果显示,药物+红蓝光治疗组患者痤疮治疗效果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药物治疗组无明显不适,药物+红蓝光治疗组治疗中有1例不耐受红光刺激,P>0.05;治疗前两组痤疮色斑面积、瘢痕面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药物+红蓝光治疗组痤疮色斑面积、瘢痕面积改善幅度更大,P<0.05。
综上所述,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瘢痕面积和色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王宪真,刘西红.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J].中国医疗美容,2016,6(8):35-37.[2]邵群.光动力疗法与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3):28-30.[3]陈益生.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50):204-205.[4]张辉.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30):72-72,73.[5]林桂艳.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临床应用价值评估与评价[J].医药前沿,2015,5(35):92-93.[6]赵婧,严霞.红蓝光联合中药丹参酮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对外周血IL-8和TNF-α表达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5):1603-1605,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