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整理)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整理)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噪声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参考资料

1、杜功焕等,声学基础,第一版(198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三册噪声部分),1986 年,国家环境保护局。

3、马大猷等,声学手册,第一版(1984 ),科学技术出版社。

4、噪声监测与控制原理(1990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 、国标(GB-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和国标(GB-9661-88 )《机场周围

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6、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7、环境噪声电磁辐射法规和标准汇编(上册),北京市环境辐射管理中心

一、填空题1.测量噪声时,要求气象条件为:无、无、风力(或)。

答:雨雪小于 5.5 米/秒(或小于四级)

2.从物理学观点噪声是指;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噪声是指。

答:频率上和统计上完全无规则的声音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3.噪声污染属于污染,污染特点是其具有、、。

答:能量可感受性瞬时性局部性4.环境噪声是指,城市环境噪声按来源可分为、、、、。答:户外各种噪声的总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噪声

5.声压级常用公式L P= 表示,单位。

答:L P=20 lgP/P ° dB(分贝)

6.声级计按其精度可分为四种类型:O 型声级计,是;Ⅰ 型声级计为;Ⅱ型声级计为;Ⅲ型声级计为,一般用于环境噪声监测。答:作为实验室用的标准声级计精密声级计普通声级计调查声级计不得

7.用A 声级与C 声级一起对照,可以粗略判别噪声信号的频谱特性:若 A 声级比 C 声级小得多时,噪声呈性;若 A 声级与 C 声级接近,噪声呈性;如果 A 声级比 C 声级还高出1-2 分贝,则说明该噪声信号在Hz 范围内必定有峰值。

答:低频高频2000-5000 8.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1/3 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工程频谱测量常用的八个倍频程段是Hz 。

答: 2 21/3 63,125 ,250 ,500 ,1k ,2k,4k ,8k

9.由于噪声的存在,通常会降低人耳对其它声音的,并使听阈,这种现象称为掩蔽。

答:听觉灵敏度推移

10 .声级计校准方式分为校准和校准两种;当两种校准方式校

准结果不吻合时,以校准结果为准。

答:电声声

11 .我国规定的环境噪声常规监测项目为、

和;选测项目有、和。

答:昼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夜间区域环境噪声夜间道路交通噪声高空噪声

12 .扰民噪声监测点应设在。

答:受影响的居民户外 1 米处

1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应在、、、四

个施工阶段进行。

答:土石方打桩结构装修

14 .在常温空气中,频率为500Hz 的声音其波长为。

答:0.68 米(波长=声速/频率)

15、声压级的定义公式为。其中P0代表声压,它的值

是。如有一个噪声的声压是20帕, 声压级是分贝,给人的感觉是。2×10-2帕的声压其声压级是分贝。

答:L P=20 lgP/P °基准2×10-5120 疼痛60

16 、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HZ至HZ次声的频率小于H

Z,超声的频率大于HZ。声级计A、C计权网络频率响应特性曲线重

合于HZ。

答:20 20000 20 20000 1000

17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网格测量法)的网格数必须大于个,其测量

点在处;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采用加权平均,其测量

点在,,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

答:100 ;网格中心;路段长度;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

沿20cm ;50m

18、环境噪声监测时,测试前后仪器均需用或校

准,若前后大于分贝,则测量数据无效。

答:声级校准器活塞发生器0.5

1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点应选在,高度以

上的噪声敏感处。如厂界是围墙,测点应。若厂界与居民住宅相连,不得不在室内测量时,测点应选择在。室内限值应低于所在区

域标准值dBA 。

答:法定厂街外1m 1.2m 高于围墙居室中央10

20 、噪声从人的主观感觉上是指,正常人耳可听

声频率为Hz 至Hz 。

答:人们不喜欢的声音,厌烦的声音20 20000

21 、脉冲噪声是指持续时间的噪声,通常指持续时间秒以下。

答:短促1

22 、对于听力正常的人来讲,当1000Hz 纯音的声压为Pa 时,刚刚可以听到,称此声压为声压。当声压达到Pa 时,会感到震耳欲聋,称此声压为声压。两者声压的绝对值之比相差倍。

答:2×10-5听阈20 痛阈106

23、声压级的公式为,它的单位是。其中P0 代表声压,它的值为。

答:L p=20lg(p/p 0)分贝(dB)基准2×10-5 Pa

24、等效A 声级是指。我国现行环境

噪声标准的单位为,L dn 表示,WECPNL 表示。

答:在规定时间内 A 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又称等效连续 A 声级dB(A)昼夜等效声级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25、国家标准GB/T 14623-93 中,环境噪声测量仪器精度规定为级以上

的和。

答:Ⅱ 积分式声级计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1.如一声压级为70 分贝,另一声压级为50 分贝,则总声压级为多少分贝?

() A 70 分贝; B 73 分贝; C 90 分贝;D 120 分贝

答:A

2.设一人单独说话时声压级为60 分贝,现有10 人同时说话,则总声压级为多少分贝?()

A 60 分贝;

B 66 分贝;

C 70 分贝;

D 600 分贝

答:C

3.声功率为81 分贝的4 台机器和84 分贝的两台机器同时工作时,它同声功率

级为多少分贝的 1 台机器工作时的情况相同?()

A 86 分贝;

B 90 分贝;

C 92 分贝;

D 94 分贝;

E 96 分贝答:B

4 .离开输出声功率为1W 的小声源10 米处的一点上,其声压级大致是多少分贝?()

A 59 分贝;

B 69 分贝;

C 79 分贝;

D 89 分贝;

E 99 分贝

答:D

5.声级计使用的是哪一种传声器?()

A 电动传声器;

B 在电传声器;

C 电容传声器

答:C

6、环境噪声监测不得使用哪一类声级计?()

A Ⅰ型声级计;

B Ⅱ型声级计;CⅢ型声级计

答:C 7.因噪声而使收听清晰度下降问题,同下列哪一种现象最有关系?()

A 干涉;

B 掩蔽;

C 反射;

D 衍射答:B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于什么时间起施行?

A. 1989 年9 月26 日

B. 1996 年6 月 5 日

C. 1997 年3 月 1 日

D. 1996 年10 月29 日.

答:C

9.环境噪声污染是指:

A. 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

境的声音。

B. 户外一切噪声的总和。

C. 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

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D. 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的噪声危害。

答:C

10 .噪声按空间分布形式来分类,可分为:

A. 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和火焰噪声

B. 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C.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周期性噪声、非周期性噪声

D. 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

答:D

11. A 计权网络的特性曲线近似于()等响曲线的倒转。

A、40 方

B、50 方

C、70 方

D、100 方

答:A

12. 噪声污染级是既考虑噪声的平均强度又考虑噪声的()的评价量。

A、频率

B、周期

C、平均峰值

D、变化幅度

答:D

13. 测得含某声源的环境噪声值为53dBA ,关闭某声源时背景噪声值为50dBA ,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实验一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一、实验目的 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噪声特征的理解,掌握等效连续声级及统计声级的概念,并且希望能够提高以下技能: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2、熟练地计算等效声级、统计声级、昼夜等效声级、标准偏差。二、测量仪器 采用积分声级计和噪声频谱分析仪。 三、实验条件 测量时应该无雪、无雨,加防风罩。使传声器膜片保持干净。 四、测点选择 测量点选在两个路口间、交通干线路边的人行道上,传声器距离路中心7.5m 处。测点在路段中间,距两交叉路口应该大于50m,小于100m。测点距地面1.2m(无支架手持时距人身体0.5m),尽量避免周围反射物体(离反射物体最短距离3.5m)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五、测量方法和步骤 1.准备号复合条件的测试仪器,对传声器进行校正,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 2.在选定的位置布置测点,并标注在城市街区图中。 3.在规定时间(白天8:00~12:00,14:00~18:00;夜间22:00~05:00),每个

测点每隔5s读取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同时记录车的种类和数量及车的总流速(辆/h)。

4.计算噪声瞬时声级的标准偏差 () ∑=--= n i i L L n 1 2 11σ(dB ) 5.测量后,用校正器对传声器再次进行校正,要求测量前后传声器的灵敏度相差不大于2dB ,否则重新测量。 六、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200个A 声级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读出L10(第20个)、L50(第100个)、L90(第180个)的声级值,得到统计声级L10 、L50 、L90,由于交通噪声的声级起伏一般复合正态分布,所以等效声级根据下式近似值计算: 七、测试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1.测试路段及环境简图;测试时段;车辆类型、数量及流速; 2.测试数据列表(自己设计表格),标出统计声级L10 、L50 、L90,计算出等效连续声级Leq ,依据该路段所处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查资料列出),判断交通噪声是否超标。 八、注意事项 声级计属于精密仪器,使用时要格外小心,防止碰撞、跌落,防止潮湿淋雨。 九、思考题 1、你监测的路段是否超过了交通噪声标准? 2、请提出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的措施。 ()60 2 901050 L L L L eq -+ ≈

控制工程基础填空题和选择题汇总-杨叔子教材含答案

第一章 所谓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被控对象)的某些物理量准确地按照预期规律变化。 经典控制理论主要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经典控制理论主要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给定量与反馈量相减后的量称为(负反馈)。 负反馈是指将系统的(输出量)直接或经变换后引入输入端,与输入量相减,利用所得的偏差量去控制被控对象,达到减小偏差或消除偏差的目的。 负反馈是指将系统的输出量直接或经变换后引入输入端,与(输入量)相减,利用所得的偏差量去控制被控对象,达到减小偏差或消除偏差的目的。 负反馈是指将系统的输出量直接或经变换后引入输入端,与输入量相减,利用所得的(偏差量)去控制被控对象,达到减小偏差或消除偏差的目的。 线性系统是由(线性)元件组成的,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可以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在组成系统的元器件中,只要有一个元器件不能用线性方程描述,即为(非线性)控制系统。 对控制系统有一个共同的要求,一般可归为(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对控制系统有一个共同的要求,一般可归为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对控制系统有一个共同的要求,一般可归为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线性定常控制系统是指系统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

描述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系数是(常数)。 线性时变控制系统是指系统参数(时时)变化的系统。 描述线性时变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系数是(时间)的函数。 第二章 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输入量、输出量及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有两种方法:(分析法)和实验法。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有两种方法:分析法和(实验法)。 (微分方程)是在时域中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 在线性定常系统中,当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输出量拉氏变换与输入量拉氏变换之比称作系统的(传递函数)。 在线性定常系统中,当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输出量拉氏变换与输入量拉氏变换之比称作系统的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表示系统传递、变换输入信号的能力,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有关,与(输入、输出)信号的形式无关。 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两者之间可以(转换)。 传递函数中分子多项式的根为传递函数的(零点)。 传递函数中分母多项式的根为传递函数的(极点)。 当多个环节串联连接时,其传递函数为多个环节传递函数的(积)。 当多个环节并联连接时,其传递函数为多个环节传递函数的(和)。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方案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本项目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强化公司广大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操作人员在施工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意识,保证施工现场周边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噪声进行预防和控制。施工噪声的控制是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需要,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国法和政府的要求,是企业行为准则。 本工程根据市建设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文明施工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工程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请上级职能部门监督执行。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ISO/4001系列环境管理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 市政府环境保护规条文 公司环境保护手册 三、工程概况

四、现场概况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市成华区保和片区3号地块,交通较为方便。场地属岷江水系二级阶地,地势较平坦。场地为耕地,场地东南部位置为自然形成的低洼地带,西北侧位置相对较高,场地形有较小起伏,地面标高505.9-508.7m(以钻孔孔口标高为准),相对高差约3m,30米均为农田,无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无地下管线。 五、结构概况 本工程地下2层,部分为核6级人防工程,主楼地下一层以上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为一级,主楼地下室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裙楼地下室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裙楼地下一层以上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本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主楼框架-剪力墙结构为19层建筑,采用筏形基础;裙楼、纯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1、地基基础 本工程主楼采用筏板式基础,天然基础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复合地基设计要求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spk>650kpa,群楼采用独立柱基础,以粘土层为持力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 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1. 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是 A 不必利用输出的反馈信息 B 利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偏差对系统进行控制 C 不一定有反馈回路 D 任何时刻输入与输出之间偏差总是零,因此不是用偏差来控制的 2.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A 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 B 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 C 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 D 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 3. 2 22 )]([b s b s t f L ++=,则)(t f A bt b bt cos sin + B bt bt b cos sin + C bt bt cos sin + D bt b bt b cos sin + 4.已知 ) (1 )(a s s s F += ,且0>a ,则 )(∞f A 0 B a 21 C a 1 D 1 5.已知函数)(t f 如右图所示,则 )(s F A s s e s e s --+2211 B s s e s s 213 212+-- C )22121(1332s s s s se e e se s ------+ D )221(1s s s e e s e s ----+ 6.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3)(10() 10()(+++= s s s s G ,其零、极点是 A 零点 10-=s ,3-=s ;极点 10-=s B 零点 10=s ,3=s ;极点 10=s

C 零点 10-=s ;极点 10-=s ,3-=s D 没有零点;极点 3 =s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考试卷及答案 西北工业大学考试题(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共24分,每空1.5分) 1.实现恒温控制有两种方法: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P2 2.若一个元件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曲线为直线,则称元件为线性元件。P6 3.系统的数学模型都是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它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具有齐次性 和叠加性。P13 4.在控制工程中,一般需要确定信号流图中输出和输入间的关系,即系统的闭 环传递函数。P27 5.动态响应是指系统在某一信号的作用下,其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 响应过程。P35 6.乃奎斯特图又称为极坐标图或幅相频率特性图。P55 7.最小相位系统是指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复平面无右极点和右零点的系统。P70 8.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的闭环极点均位于s的左半平面。P101 9.系统误差的定义为被控量期望值与实际值之差。P105 10.开环频率特性的低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特性,中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动态特性,高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复杂性。P117 二.判断题(共20分,每空2分) 1.实现自动控制的装置可以不同,但反馈控制的原理却是相同的。P3(√) 2.结构图等效变换的原则是变换后与变换前的输入量和输出量都保持不变。 P22(√) 3.稳态响应是指时间t趋向于无穷小时,系统的输出状态。P35 (×) 4.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斜率越大、位置越高,对应的开环系统积分个数 越多,放大系数越大。P74 (√) 5.对于稳定的系统,()()ω ωj H j G曲线离(-1,j0)点越近,闭环系统稳定程度越高。P97 (×) 6.对于一个稳定系统,稳态响应中的暂态分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并趋近 于零。P106 (√) 7.自动控制系统在给定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的结构、参 数和给定信号的形成有关。P107 (√) 8.为满足稳态精度要求,要保持系统有一定的开环增益,超前网络的衰减损失 就必须用减小放大器的增益来补偿。P119 (×) 9.在描述同一控制系统时,状态空间模型和I/O模型可以相互转换。P145(√) 10.经典控制理论中用传递函数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被控量就是输 入量。P146 (×)

(整理)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噪声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参考资料 1、杜功焕等,声学基础,第一版(198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三册噪声部分),1986 年,国家环境保护局。 3、马大猷等,声学手册,第一版(1984 ),科学技术出版社。 4、噪声监测与控制原理(1990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 、国标(GB-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和国标(GB-9661-88 )《机场周围 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6、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7、环境噪声电磁辐射法规和标准汇编(上册),北京市环境辐射管理中心 一、填空题1.测量噪声时,要求气象条件为:无、无、风力(或)。 答:雨雪小于 5.5 米/秒(或小于四级) 2.从物理学观点噪声是指;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噪声是指。 答:频率上和统计上完全无规则的声音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3.噪声污染属于污染,污染特点是其具有、、。 答:能量可感受性瞬时性局部性4.环境噪声是指,城市环境噪声按来源可分为、、、、。答:户外各种噪声的总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其它噪声 5.声压级常用公式L P= 表示,单位。 答:L P=20 lgP/P ° dB(分贝) 6.声级计按其精度可分为四种类型:O 型声级计,是;Ⅰ 型声级计为;Ⅱ型声级计为;Ⅲ型声级计为,一般用于环境噪声监测。答:作为实验室用的标准声级计精密声级计普通声级计调查声级计不得 7.用A 声级与C 声级一起对照,可以粗略判别噪声信号的频谱特性:若 A 声级比 C 声级小得多时,噪声呈性;若 A 声级与 C 声级接近,噪声呈性;如果 A 声级比 C 声级还高出1-2 分贝,则说明该噪声信号在Hz 范围内必定有峰值。 答:低频高频2000-5000 8.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1/3 倍频程的每个频带的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为;工程频谱测量常用的八个倍频程段是Hz 。 答: 2 21/3 63,125 ,250 ,500 ,1k ,2k,4k ,8k 9.由于噪声的存在,通常会降低人耳对其它声音的,并使听阈,这种现象称为掩蔽。

现代控制工程试题整理

现代控制理论试题整理 (By Alex from WHUT) 1、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例举一个自动控制实例,说明其控制原理。 2、什么是状态空间分析法,有什么特点? 定义:现代控制理论将微分方程表示成反映系统内部状态和外部信息关系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并以这表达式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解析的分析设计方法。这种基于系统内部状态量的系统描述及其分析设计的方法,就是状态空间分析法。 特点: 状态空间分析法具有如下优点: 1、适用面广:适用于MIMO、时变、非线性、随机、采样等各种各样的系统,而经典法主要适用于线性定常的SISO系统。 2、简化描述,便于计算机处理:可将一阶微分方程组写成向量矩阵方程,因而简化数学符号,方便推导,并很适合于计算机的处理,而古典法是拉氏变换法,用计算机不太好处理。 3、内部描述:不仅清楚表明I-O关系,还精确揭示了系统内部有关变量及初始条件同输出的关系。因而有可能找出过去未被认识的系统的许多重要特性,其中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尤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有助于采用现代化的控制方法:如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等。 上述优点便使现代控制理论获得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空间技术方面还有极大成功。 状态空间法的缺点: 1、不直观,几何、物理意义不明显:不像经典法那样,能用Bode图及根轨迹进行直观的描述。对于简单问题,显得有点烦琐。 2、对数学模型要求很高:而实际中往往难以获得高精度的模型,这妨碍了它的推广和应用。 3、说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的意义和判别主要方法及其特点。 意义: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能同时适用于分析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的稳定性,是更为一般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在现代控制理论中,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是研究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既是研究控制系统理论问题的一种基本工具,又是分析具体控制系统稳定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主要判别方法有两种。 ①李雅普诺夫第一判别法:线性定常系统 dX(t)/dt=AX(t) 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 系统状态矩阵A的全部特征根λi都位于复平面虚轴的左边,即Re(λi)<0。 特点:李雅普诺夫第一方法是通过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状态方程的特征值的分布来判定系统稳定性的。 ②李雅普诺夫第二判别法:Lvapunov第二法仅给出判断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即只要构建一个函数V(X(t),t),使得满足如下(1)、(2)两条件,则系统在平衡点就是稳定的。(1)V(X(t),t)>0(正定);(2)dV(X(t),t)/dt<0(负定),或dV(X(t),t)≤0(半负定),且在非零状态下不恒为零。 特点: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可用于任意阶的系统,运用这一方法可以不必求解系统状态方程而直接判定稳定性。对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常常是很困难的,因此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实验一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一、实验目的 交通噪声就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噪声特征的理解,掌握等效连续声级及统计声级的概念,并且希望能够提高以下技能: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2、熟练地计算等效声级、统计声级、昼夜等效声级、标准偏差。 二、测量仪器 采用积分声级计与噪声频谱分析仪。 三、实验条件 测量时应该无雪、无雨,加防风罩。使传声器膜片保持干净。 四、测点选择 测量点选在两个路口间、交通干线路边的人行道上,传声器距离路中心7、5m 处。测点在路段中间,距两交叉路口应该大于50m,小于100m 。测点距地面1、2m(无支架手持时距人身体0、5m),尽量避免周围反射物体(离反射物体最短距离3、5m)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五、测量方法与步骤 1、准备号复合条件的测试仪器,对传声器进行校正,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就是否足够 2、在选定的位置布置测点,并标注在城市街区图中。 3、在规定时间(白天8:00~12:00,14:00~18:00;夜间22:00~05:00),每个测点每隔5s 读取瞬时A 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同时记录车的种类与数量及车的总流速(辆/h)。 4、计算噪声瞬时声级的标准偏差 ()∑=--=n i i L L n 1211σ(dB)

5、测量后,用校正器对传声器再次进行校正,要求测量前后传声器的灵敏度相差不大于2dB,否则重新测量。 六、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200个A 声级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读出L10(第20个)、L50(第100个)、L90(第180个)的声级值,得到统计声级L10 、L50 、L90,由于交通噪声的声级起伏一般复合正态分布,所以等效声级根据下式近似值计算: 七、测试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1、测试路段及环境简图;测试时段;车辆类型、数量及流速; 2、测试数据列表(自己设计表格),标出统计声级L10 、L50 、L90,计算出等效连续声级Leq,依据该路段所处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查资料列出),判断交通噪声就是否超标。 八、注意事项 声级计属于精密仪器,使用时要格外小心,防止碰撞、跌落,防止潮湿淋雨。 九、思考题 1、您监测的路段就是否超过了交通噪声标准? 2、请提出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的措施。 实验二 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认识与了解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装置的结构与原理; 3、学会测定常用材料吸声系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厅堂音响设计中,特别就是在音质设计中,广泛地要选用各种吸声材料及其构造。对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测试方法的了解,就是每个建筑施工、设计人员应该掌握的。驻波管法就是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方法之一,测试的就是当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 ()60 2901050L L L L eq -+≈

现代控制工程题目及解答答案

1.简述现代控制理论和经典控制理论的区别. 答:经典控制理论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一种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建立在某种近似的和试探的基础上,控制对象一般是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等则无能为力。主要的分析方法有频率特性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波波夫法等。控制策略仅限于反馈控制、PID控制等。这种控制不能实现最优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空间上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的数学模型主要是状态方程,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精确的。控制对象可以是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也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可以是线性定常控制系统也可以是非线性时变控制系统,可以是连续控制系统也可以是离散和数字控制系统。主要的控制策略有极点配置、状态反馈、输出反馈等。现代控制可以得到最优控制。 2.简述用经典控制理论方法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的方法,并说明每一种方法的主要思想。 答:1:建立数学模型2:写出传递函数3:用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方法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等。以及对其进行系统的校正和反馈。 频域响应法、根轨迹法 根轨迹法的主要思想为:通过使开环传函数等于-1的s值必须满足系统的特征方程来控制开环零点和极点的变化,使系统的响应满足系统的性能指标。 频域响应法的主要思想为:通过计算相位裕量、增益裕量、谐振峰值、增益交界频率、谐振频率、带宽和静态误差常数来描述瞬态响应特性,首先调整开环增益,以满足稳态精度的要求;然后画出开环系统的幅值曲线和相角曲线。如果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出的性能指标不能满足,则改变开环传递函数的适当的校正装置便可以确定下来。最后还需要满足其他要求,则在彼此不产生矛盾的条件下应力图满足这些要求。 3. 什么是传递函数?什么是状态方程 答:传递函数:在零起始条件下,线型定常系统输出象函数X0(s)与输入象函数X i(s)之比。 描述系统状态变量间或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间关系的一个一阶微分方程组(连续系统)或一阶差分方程组(离散系统)称为状态方程。 4.什么是状态变量? 答:构成控制系统状态的变量。 5. 如何从传递函数转换成状态方程? 答:首先选定状态变量,然后把系统的tf转化的微分方程建立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写出输入、输出、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 传递函数为Y(s)/U(s)=G(S) 状态方程为: . X=Ax+Bu y=Cx+Du 将传递函数和状态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为sX(s)-x(0)=A X(s)+BU(s) Y(s)=CX(s)+DU(s),又因为传递函数为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故 sX(s)=A X(s)+BU(s) 即G(S)=C(sI-A)-1B+D 这样就通过状态方程和传递函数联系了起来。 6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经非奇异线性变换后,系统有哪些特性保持不变?答:对系统进行线型非奇异变换并不会改变系统原有的性质如行列式相同、秩相

现代控制理论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现代控制工程试卷

现代控制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10分)考虑如图的质量弹簧系统。其中,m 为运动物体的质量,k 为弹簧的弹性系数,h 为阻尼器的阻尼系数,f 为系统所受外力。取物体位移为状态变量x 1,速度为状态变量x 2,并取位移为系统输出y ,外力为系统输入u ,试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解 f ma =……………………………….……1分 令位移变量为x 1,速度变量为x 2,外力为输入u ,有 122u kx kx mx --=&………………………………2分 于是有 12x x =&………………………………..……………1分 2121 k h x x x u m m m =- -+&……….….……………….2分 再令位移为系统的输出y ,有 1y x =…………………………….……….1分 写成状态空间表达式,即矩阵形式,有 11 220101x x u k h x x m m m ???? ????????=+???? ????--?? ?????? &&………..……………..2分 []1210x y x ?? =???? ……………………..……….……….2分 二、(8分)矩阵A 是22?的常数矩阵,关于系统的状态方程式=&x Ax ,有 1(0)1??=??-??x 时,22t t e e --??=??-??x ;2(0)1?? =??-??x 时,2t t e e --??=??-?? x 。 试确定状态转移矩阵(,0)t Φ和矩阵A 。 解 因为系统的零输入响应是 ()(,0)(0)t t =x x Φ……………..……….……….2分 所以

221(,0)1t t e t e --????=????--???? Φ,22(,0)1t t e t e --???? =????--????Φ 将它们综合起来,得 22122(,0)11t t t t e e t e e ----???? =????---?? ??Φ……………….……….2分 1 22222222122(,0)11122112222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e e t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 =????----?? ??--????=????--??????--=??--?? Φ …………….……….2分 而状态转移矩阵的性质可知,状态转移矩阵0(,)t t Φ满足微分方程 ()()00,,d t t t t dt =A ΦΦ 和初始条件 ()00,t t =I Φ 因此代入初始时间00t =可得矩阵A 为: 01000 22220 (,)(,) 222424t t t t t t t t t t t d t t t t dt e e e e e e e e -==--------=?? =??????-+-+=??-+-+??A ΦΦ…………….……….1分 0213?? =?? --?? …………………………………….……….1分 三、(10分)(1)设系统为 ()()()011, (0)011a t t u t x b -?????? =+=?????? -?????? &x x 试求出在输入为(0)u t t =≥时系统的状态响应(7分)。 (2)已知系统[]011, 11341u y ???? =+=-?? ??-???? &x x x ,写出其对偶系统(3分)。 解 (1)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实验一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一、实验目的 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噪声特征的理解,掌握等效连续声级及统计声级的概念,并且希望能够提高以下技能: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2、熟练地计算等效声级、统计声级、昼夜等效声级、标准偏差。 二、测量仪器 采用积分声级计和噪声频谱分析仪。 三、实验条件 测量时应该无雪、无雨,加防风罩。使传声器膜片保持干净。 四、测点选择 测量点选在两个路口间、交通干线路边的人行道上,传声器距离路中心7.5m 处。测点在路段中间,距两交叉路口应该大于50m ,小于100m 。测点距地面1.2m(无支架手持时距人身体0.5m),尽量避免周围反射物体(离反射物体最短距离3.5m )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五、测量方法和步骤 1.准备号复合条件的测试仪器,对传声器进行校正,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 2.在选定的位置布置测点,并标注在城市街区图中。 3.在规定时间(白天8:00~12:00,14:00~18:00;夜间22:00~05:00),每个测点每隔5s 读取瞬时A 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同时记录车的种类和数量及车的总流速(辆/h )。 4.计算噪声瞬时声级的标准偏差 () ∑=--= n i i L L n 1 2 11σ(dB )

5.测量后,用校正器对传声器再次进行校正,要求测量前后传声器的灵敏度相差不大于2dB ,否则重新测量。 六、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200个A 声级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读出L10(第20个)、L50(第100个)、L90(第180个)的声级值,得到统计声级L10 、L50 、L90,由于交通噪声的声级起伏一般复合正态分布,所以等效声级根据下式近似值计算: 七、测试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1.测试路段及环境简图;测试时段;车辆类型、数量及流速; 2.测试数据列表(自己设计表格),标出统计声级L10 、L50 、L90,计算出等效连续声级Leq ,依据该路段所处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查资料列出),判断交通噪声是否超标。 八、注意事项 声级计属于精密仪器,使用时要格外小心,防止碰撞、跌落,防止潮湿淋雨。 九、思考题 1、你监测的路段是否超过了交通噪声标准? 2、请提出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的措施。 实验二 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认识和了解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装置的结构和原理; 3.学会测定常用材料吸声系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厅堂音响设计中,特别是在音质设计中,广泛地要选用各种吸声材料及其 构造。对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测试方法的了解,是每个建筑施工、设计人员应该掌握的。驻波管法是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方法之一,测试的是当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时的吸声系数值。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吸声材料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 驻波管为一金属直管,它的一端可以用夹具安装试件,另一端接好扬声器, ()60 2 901050 L L L L eq -+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试题和答案5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2. 瞬态响应是系统受到外加作用激励后,从初始状态到最终或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 3. 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出发点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为负实根或负实部的复数根,即系统的特征根必须全部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4. I 型系统G s K s s ()() = +2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0 ,在单位加速度输入下, 稳态误差为 ∞ 。 5. 频率响应是系统对正弦输入稳态响应,频率特性包括幅频和相频两种特性。 6. 如果系统受扰动后偏离了原工作状态,扰动消失后,系统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这样的系统是(渐进)稳定的系统。 7. 传递函数的组成与输入、输出信号无关,仅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并且只适于零初始条件下的线性定常系统。 8. 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的形式及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有关。 9. 如果在系统中只有离散信号而没有连续信号,则称此系统为离散(数字)控制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常用差分方程来描述。 10. 反馈控制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三频段的划分是以ωc (截止频率)附近的区段为中频段,该段着重反映系统阶跃响应的稳定性和快速性;而低频段主要表明系统的稳态性能。 11.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快速 性和精确或准确性。 二.设有一个系统如图1所示,k 1=1000N/m, k 2=2000N/m, D=10N/(m/s),当系统受到输入信号t t x i sin 5)(= 的作用时,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t x o 。(15分) i x o x K K D 解: ()()()1 015.001.021211+=++=s s k k Ds k k Ds k s X s X i o 然后通过频率特性求出 ()() 14.89sin 025.0+=t t x o 三.一个未知传递函数的被控系统,构成单位反馈闭环。经过测试,得知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2所示。(10分)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A及答案

《环境噪声控制》试卷 共6页 第1页 《环境噪声控制》试卷 共6页 第2页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噪声控制》期末考试试卷(A )(时间 120分钟) 1. 某工厂有两台同样的机器,—台连续工作,另一台间断性地工作。针对这种声级起伏或不连续的噪声的评价参量为:( A ) A.等效连续A 声级 B.累积百分数声级 C.昼夜等效声级 D.感觉噪声级 2. 为了考虑噪声在夜间对人们烦恼的增加,规定在夜间测得的所有声级均加上 A dB(A 计权)作为修正值,再计算昼夜噪声能量的加权平均,构成昼夜等效声级。 A.10 B.15 C.20 D.5 3. 噪声的测量方法,国标GB /T 14623-93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做了规定了具体规定:对于噪声普查应采取 A A.网格测量法 B.定点测量法 C.混响室法 D.消声室法 4. 按现有工业企业噪声标准的规定,在8小时工作期间,车间内部容许噪声级为 C dB(A 计权)。 A.115 B.100 C.90 D.85 5.某隔声窗的透射系数为10-3 ,则该窗的隔声量为 B dB 。 A.60 B. 30 C. 15 D.3 1. 在空气中,声波是一种 纵波 ,这时媒质质点的振动方向是与声波的传播方向相—致的。 2. 噪声源的发声机理可分为机械噪声、 电磁噪声 和 空气动力性噪声 。 3. 消声器的降噪能力用消声量来表征。测量方法不同,所得消声量也不同。当消声器内没有气 流通过而仅有声波通过时所测得的为 静态消声量 。 4. 单层匀质密实墙的隔声性能与入射波的频率有关,典型的隔声频率特性表现为隔声量随频率的变化可分为四区: 劲度控制区 、阻尼控制区、 质量控制区 和吻合效应区。 5. 由于噪声的存在,降低了人耳对另外一种声音听觉的灵敏度,使听域发生迁移,这种现象叫做 噪声掩蔽 。 6. 声级计一般由 传声器 、放大器、衰减器、计权网络、检波器和指示器等组成 7. 某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高10dB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应开展 一 级评价工作。 8. 为便于分析研究,根据声场的性质将室内声场分解成两部分:其中经过房间壁而一次或多次反射后到达受声点的反射声形成的声场称为 混响声场 。 1. 隔声过程插入损失 指离声源一定距离某处测得的隔声结构设置前的声功率级和设置后的声功率级之差值。 2. 混响时间 在混响过程中,把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即衰减60dB 所需的时间,定义为混响时间。 3. 经典吸收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因空气的粘滞性和热传导,在压缩和膨胀过程中,使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损耗,称为空气吸收。这种吸收称为经典吸收。 4.声偶极子 若有两个相距很近的振动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点声源,由这两个点声源构成的合成声源称为声偶极子。 5.吻合效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 . .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实验一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一、实验目的 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噪声特征的理解,掌握等效连续声级及统计声级的概念,并且希望能够提高以下技能: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2、熟练地计算等效声级、统计声级、昼夜等效声级、标准偏差。 二、测量仪器 采用积分声级计和噪声频谱分析仪。 三、实验条件 测量时应该无雪、无雨,加防风罩。使传声器膜片保持干净。 四、测点选择 测量点选在两个路口间、交通干线路边的人行道上,传声器距离路中心7.5m 处。测点在路段中间,距两交叉路口应该大于50m ,小于100m 。测点距地面1.2m(无支架手持时距人身体0.5m),尽量避免周围反射物体(离反射物体最短距离3.5m )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五、测量方法和步骤 1.准备号复合条件的测试仪器,对传声器进行校正,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 2.在选定的位置布置测点,并标注在城市街区图中。 3.在规定时间(白天8:00~12:00,14:00~18:00;夜间22:00~05:00),每个测点每隔5s 读取瞬时A 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同时记录车的种类和数量及车的总流速(辆/h )。 4.计算噪声瞬时声级的标准偏差 () ∑=--= n i i L L n 1 2 11σ(dB )

5.测量后,用校正器对传声器再次进行校正,要求测量前后传声器的灵敏度相差不大于2dB ,否则重新测量。 六、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200个A 声级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读出L10(第20个)、L50(第100个)、L90(第180个)的声级值,得到统计声级L10 、L50 、L90,由于交通噪声的声级起伏一般复合正态分布,所以等效声级根据下式近似值计算: 七、测试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1.测试路段及环境简图;测试时段;车辆类型、数量及流速; 2.测试数据列表(自己设计表格),标出统计声级L10 、L50 、L90,计算出等效连续声级Leq ,依据该路段所处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查资料列出),判断交通噪声是否超标。 八、注意事项 声级计属于精密仪器,使用时要格外小心,防止碰撞、跌落,防止潮湿淋雨。 九、思考题 1、你监测的路段是否超过了交通噪声标准? 2、请提出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的措施。 实验二 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认识和了解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装置的结构和原理; 3.学会测定常用材料吸声系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厅堂音响设计中,特别是在音质设计中,广泛地要选用各种吸声材料及其构 造。对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测试方法的了解,是每个建筑施工、设计人员应该掌握的。驻波管法是测定材料的吸声系数方法之一,测试的是当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时 ()60 2 901050 L L L L eq -+ ≈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第一章原始资料 1.1 设计名称:离心风机的降噪控制设计。 1.2 设计主要内容 某厂一大型离心机位于工业广场附近、距风机出口左侧100m处有一座办公楼,右侧及前方为菜地。由于出气口噪声很高,影响工程技术人员及人们的工作效率;另外,风机房内噪声也很高,但操作者经常呆在隔声间内,故机壳和电机的噪声危害不大,可以不予考虑。鉴于上述情况,可对排气噪声采取控制措施。风机、办公楼的平面布置图如图1。 图1:风机、办公楼平面布置图 该大型离心机K2—73—02NO.32F风机的性能参数:功率为2500kw,风量为9500m3/h, 风机叶片数=12,转数n为600r/min。出风口为直角扩散弯头。出口呈3m×3m的正方形。 在风机排风口左侧45°方向1m处,测得A声级为109dB,其倍频带声压级如下表所 而在距离风机出口100m处的办公楼窗前1m处测得的环境噪声 如下表所示: 1.3 有关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说明 本设计中所参考的标准同设计规范均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及《工业企业噪声设计规范》GBJ87—85,为基准,以其它参考资料为辅。 1.4 设计要求 (1)通过对排风机(离心风机)的消声器的设计,掌握有关环境噪声控制的设计计算的基本过程,包括噪声源的普查、降噪方案的确定、相关降噪设备的选择和结构设计等; (2)要求独立完成相关的设计内容,不得抄袭。 第二章 消声器的设计计算 2.1. 降噪要求情况 设计在风机排风口左侧450方向1m 处得A 声级降为85dB 。 由公式Lp =NR +5 (Lp 大于或等于75dB ) 可得,NR =85-5=80 查NR 曲线,得各倍频带在NR70曲线上各对应的声压级分别如下表所示 2.2 消声器的设计计算 2.2.1 消声器的面积与通道结构的确定 根据风机的风量Q=9500m 3 /h ,可选定片式的阻性消声器形式。 根据设计数据气流速度宜小于8m/s,本设计选取v=6m/s 。 所以消声器的总面积:23 44.0/636009500m s m s m V Q S =?== 设计选用3个结构和材料相同的通道,则单个气流通道面积为: 22 1147.03 44.0m m N S S === 根据经验片式消声器的片距宜取100-200mm ,片厚宜取100-150mm,本设计中取片距 mm b 1401=,片厚取mm b 1502=。 计算气流通道的结构参数如下: 单个通道气流通道高度为:m b S h 05.114 .0147 .011=== ,取1.10m 消声器的周长和截面积的比为: 10.1614 .010.1) 14.010.1(2)(211=?+?=+=h b b h S P 2.2.2 吸声材料的选择 因为所处理的噪声在各频带的噪声值都很大,由于超细玻璃丝棉具有质轻、柔软、容重小、耐热、耐腐蚀等良好的优点。且它的吸声系数大于其他吸声材料。所以在本设计中,采用吸声系数较大的超细玻璃棉。 吸声材料选用密度为20kg/m 3 ,厚度为150mm 的超细玻璃丝棉。其在各频带的吸声系数如下表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控制工程考试题汇总

思考题 1. . 简述现代控制理论和经典控制理论的区别. 答:经典控制理论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一种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建立在某种近似的和试探的基础上,控制对象一般是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等则无能为力。主要的分析方法有频率特性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波波夫法等。控制策略仅限于反馈控制、控制等。这种控制不能实现最优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空间上的一种分析方法,它的数学模型主要是状态方程,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是精确的。控制对象可以是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也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可以是线性定常控制系统也可以是非线性时变控制系统,可以是连续控制系统也可以是离散和数字控制系统。主要的控制策略有极点配置、状态反馈、输出反馈等。现代控制可以得到最优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简述用经典控制理论方法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的三种主要方法,并说明每一种方法的主要思想。 答:利用经典控制理论方法分析与设计系统的步骤为: :建立数学模型 :写出传递函数 :用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方法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等。以及对其进行系统的校正和反馈。 主要方法为时域法、频域响应法、根轨迹法。 根轨迹法的主要思想为:通过使开环传函数等于的值必须满足系统的特征方程来控制开环零点和极点的变化,使系统的响应满足系统的性能指标。 频域响应法的主要思想为:通过计算相位裕量、增益裕量、谐振峰值、增益交界频率、谐振频率、带宽和静态误差常数来描述瞬态响应特性,首先调整开环增益,以满足稳态精度的要求;然后画出开环系统的幅值曲线和相角曲线。如果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提出的性能指标不能满足,则改变开环传递函数的适当的校正装置便可以确定下来。最后还需要满足其他要求,则在彼此不产生矛盾的条件下应力图满足这些要求。 时域法的主要思想就是通过求解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如利用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等等判断计算稳定性和稳态误差等等。之后根据稳态误差,稳定性等来判断系统稳定性,进而对系统进行校正。 :. : :

环境噪声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系别: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一、课程目的: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为促进学生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噪声治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课程设计一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其独特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二、设计任务——吸声降噪设计 某工厂空压机房设有2台水泵,距噪声源3m,测得的各频带声压级如表1所示。现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降到90dB(A),因

此选用NR80评价曲线,请选择吸声材料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 料的使用面积。 表1 各频带声压级 三、噪声降噪的设计原则: (1)先对声源进行隔声、消声等处理,如改进设备、加隔声罩、消声器或建隔声墙、隔声间等。 (2)当房间内平均吸声系数很小时,采取吸声处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单独的风机房、泵房、控制室等房间面积较小,所需降噪量较大,宜对天花板、墙面同时作吸声处理;车间面积较大,宜采用空间吸声体、平顶吸声处理;声源集中在局部区域时,宜采用局部吸声处理,同时设置隔声屏障;噪声源较多且较分散的生产车间宜作吸声处理。 (3)在靠近声源直达声占支配地位的场所,采用吸声处理,不能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 (4)通常吸声处理只能取得4~12dB的降噪效果。 (5)若噪声高频成分很强,可选用多孔吸声材料;若中、低频成分很强,可选用薄板共振吸声结构或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若噪声中各个频带成分都很强,可选用复合穿孔板或微穿孔板吸声结构。通常要把几种方法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吸声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