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高中历史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⑴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②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⑤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原因⑵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⑶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⑴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⑵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⑷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3、世界市场的形成⑴、形成过程:①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⑵、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殖民扩张与掠夺——主要途径)⑶、影响: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③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珍妮纺纱机: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

它的发明是棉纺织业中第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

高三历史——两次工业革命对比简表

高三历史——两次工业革命对比简表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出现
社会关系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主要影响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专题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自主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结构及世界格局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如直接把人类带入工业文明社会、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恶化自然和人类环境等。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革命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中期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家有些国家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等标志成就蒸汽机的改进和使用动力机械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工业动力工业部门科技含量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集中在轻工业部门电力内燃机动力集中在重工业部门发明者多为工匠成果大多数来源于经发明者多为科学家与工程师自然科学新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发展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了技术进步最重要推动力经济组织经济思想社会关系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自由主义盛行垄断组织出现进入大企业时代凯恩斯主义出现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业无产阶级主要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不同点: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中期)
革命进程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2)不同点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规模上、深度上和影响上都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要大得多。

A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许多技术的发明来源于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工匠。

如珍妮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水力纺纱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钟表匠,发明蒸汽机的瓦特,也是个机工。

因此,这个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所有发明发现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b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几个先进的大国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的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全面开花取代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其中德国、美国贡献尤多。

而且,其规模更加广泛,某一国的重大发明,很快就被别国所吸收,相互推动,发展迅速。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叉,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

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一次第二次起止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社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化社会建立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2)不同点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规模上、深度上和影响上都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要大得多。

A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许多技术的发明来源于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工匠。

如珍妮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水力纺纱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钟表匠,发明蒸汽机的瓦特,也是个机工。

因此,这个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所有发明发现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b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几个先进的大国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的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全面开花取代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其中德国、美国贡献尤多。

而且,其规模更加广泛,某一国的重大发明,很快就被别国所吸收,相互推动,发展迅速。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叉,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

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一次第二次起止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社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化社会建立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

微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微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下半叶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领先国家英国美、德动力蒸汽机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煤炭电力、石油社会转型“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主要成果蒸汽机、火车、汽船等电灯、汽车、飞机等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3.促进英、法、美等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霸世界,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对中国的影响(拓展点)1.英国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如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经济上殖民者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拓展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条件、特点、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条件、特点、影响)
民族主义运动新发展,民族运动和民主运动紧密结合,以中国辛亥革命和印度1905年革命为代表的亚洲的觉醒
世界格局
加快殖民扩张,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东方逐步从属于西方,同时传播先进的技术、生产方式、制度、文化;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形成欧、美两大工业带;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工业国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亚非拉农业国生产原料;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加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尖锐,引发一战。
电力工业、电器制造业、石油、汽车、化学工业等
经济阶段、思想
自由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思想形成
经济侵略方式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
阶级关系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通过议会经济政治改革,缓和了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
引发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运动,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开始城市化进程,出现火车、汽船等新交通工具;报纸等生活媒介;生活节奏加快;风俗习惯改变
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飞机、汽车等新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等新通讯工具;广播电影电视等生活媒介;电灯等照明工具;生活节奏加快;风俗习惯改变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条件、特点、影响)
项目
一工(1760年代-1860年代)
二工(1870年代-二战)
条件
前提
政权保障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19世纪60、70年代资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条件
市场
圈地运动(国内)殖民贸易和掠夺(国外)
改革统一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技术
工场手工业积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知识点4_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知识点4_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析】
火车是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一,“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 深刻的打击”,理解神灵指的是他们的信仰思想,这说的是对 思想的冲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控制”,故A项错误 ;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故时间不对,故C项错误;材料没 有神本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 B

生产组织 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典型试题】
1. 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
火车)一小时48公里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
的打击”。这反映了
()
A.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 B.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 C.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 D.天主教会在殖民地倡导神本主义
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起止时期 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中期 19 世纪 70 年代-20 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 从棉纺织业开始
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的应用
社会结构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工业在国 民经济中 居主导 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 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 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 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 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 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科 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详细版)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详细版)
★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原料。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
★手工场时期积累了技术。
【表现】
★电的广泛使用,电灯、电话、发电机、电车的出现。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与使用。
★化学工业、钢铁工业、通讯行业等等。


★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资本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
相同点
★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
★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进入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产生了新的组织方式——工厂。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的形成。
★推动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加速了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
★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确立。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
★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重大变化,
重化工业取代了轻棉纺织业,成为
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对中国的影响
★欧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市场。
★列强入侵,迫使清政府探求救国之路(洋务运动)。
★列强入侵,外商企业在中国建立,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引起了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又称为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下面由整理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一、相同点:
1、(从背景来看)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2、(从过程来看)它们都在动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3、(从结果来看)它们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不同点:
1、(从背景来看)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

2、(从概况来看)
(1)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轻工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2)开始地区:英国/几乎同时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3)发明者:主要是工匠/主要是科学家
(4)重大发明成就: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
3、(从结果、影响来看)
(1)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
向工业文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2)对生产组织的影响: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3)对经济思想的影响: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
(4)对生产力的影响: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5)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a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b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a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b资本主义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6)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向纵深发展
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18世纪时英国的一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在这种趋势下,工业革命就首先在英国发展起来了。

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
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
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
⑷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是后来的法
国,德国等国都无法相比的)
⑸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工厂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

工业革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⑴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⑵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一定的国内市场;(英国圈地运动)
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掠夺);
⑷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一般认为,蒸汽机、煤炭、钢铁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三项主要因素。

工业革命都是以轻工业开始,向其他部门发展。

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

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

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推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另外,在西欧国家和美国轰轰烈烈革命时,中国清王朝正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英国等国是不会放过这块能掠取财富的土地,这也
是诱发鸦片战争的一个原因。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对印度、东南亚的侵略加剧,印度、埃及、缅甸相继落为英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工业革命对19世纪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