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中学“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2024年中学“道德讲堂”工作计划

2024年中学“道德讲堂”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 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
3. 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二、具体工作计划:1. 定期开展主题道德讲座在每学期的最开始和结束的几周,安排专业人士、学者或老师开展主题道德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引导他们正确树立道德观念,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讲座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诚信、友善、助人为乐、关爱他人、感恩等。
2. 组织道德主题班会定期组织道德主题班会,通过班主任及班级学生的分享、讨论,让学生们加深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班会内容可以包括个人道德故事分享、道德冲突的应对策略、道德问题的讨论等。
班会结束后,班主任可布置以道德为主题的写作或绘画作业,让学生们通过文化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道德的理解。
3. 开展道德竞赛和活动每学期在学校内举办道德竞赛,邀请各年级的学生参与,竞赛内容包括道德知识、道德观念的解析和道德情境的应对等。
同时,举办各种道德相关主题的活动,如义卖、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的实践,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4. 校园道德宣传展示每学期定期在校园内设置道德宣传展示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校园道德典型事迹、道德名人的故事、道德言行规范等。
展示板的内容将经过精心策划和设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学习道德典范,弘扬正能量。
5. 建立道德表彰制度设立学生道德表彰奖励制度,每学期评选出一批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上表现突出的学生,通过通报表扬、荣誉证书等方式给予表彰和奖励。
同时,也要及时对道德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开展个别谈话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6. 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定期组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教育。
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与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情感交流等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为学生提供更为深入的道德引导和教育。
学校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学校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学校道德讲堂活动方案如下:
1. 活动主题
本次道德讲堂活动的主题为“奉献与责任”,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社会正能量,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促进全体师生共同建设和谐校园。
2. 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将于每周二下午在学校大礼堂举行,每次活动时长为一个小时,持续至本学期末。
3. 活动内容
(1)每期活动将邀请来自社会各界的优秀人士和模范人物担任讲师,分享自己的奉献与责任经历,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为每次活动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思想交流和共鸣。
(3)组织学生进行道德故事分享,以小组形式进行,让学生通过分享和倾听学习道德知识和情感体验。
(4)每次活动结束前,组织进行道德情境演练,以生动形式展现责任意识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
4. 活动效果评估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思想情感体验及道德行为改变等方面综合评估活动效果,定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活动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5. 活动落实
各班级班主任和学生会成员负责活动落实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同时校领导及教师团队将全力支持和协助活动的开展,共同营造校园道德讲堂的浓厚氛围。
欢迎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和支持本次道德讲堂活动,让奉献与责任的种子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共同推动校园文明建设和发展,谱写一曲道德风范的时代新篇章。
中学“道德讲堂”活动计划(五篇范文)

中学“道德讲堂”活动计划(五篇范文)第一篇:中学“道德讲堂”活动计划中学“道德讲堂”活动计划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我校广大师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师生思想道德修养、学校文明程度和文明城市建设水平,促进“和谐学校”工程建设。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1.倡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自己的时代风尚,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我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二、活动内容: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个人品德建设。
1.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
2.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
3.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
4.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
二、活动标准:1.固定一个标准场所。
利用学校会议室、多媒体教室等,建立固定专门的“学校道德讲堂”场所。
同时加强场所的规范化设计,正面建统一的背景、标识,周围利用文字、图片等形式营造出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
2.规范道德讲堂流程:开展“五个一加X”活动。
2023年中学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2023年中学道德讲堂活动方案活动方案:2023年中学道德讲堂一、活动目的:中学道德讲堂是为了培养中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与人生,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道义观念。
通过道德讲堂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觉知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活动内容:1.主题演讲:邀请社会名人、知名教育家或道德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演讲,围绕当下社会道德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
2.道德故事分享:安排时间,邀请学生分享身边或历史中的真实道德故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故事中道德问题的见解和思考。
3.道德论坛:组织开展道德论坛,让学生们围绕特定的道德问题进行辩论和讨论,在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与思辨的能力。
4.道德课堂:邀请中学道德教师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5.赛事活动:组织道德主题的比赛和活动,如道德模范评选、道德故事创作、道德小品表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和展示自己的道德素养。
6.道德倡议:发布并推行道德行为倡议,例如“讲文明,树新风”、“诚信第一,做有品质的人”等,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活动安排:1.活动时间:每周组织一次道德讲堂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1小时,持续进行一学年。
2.活动地点:学校报告厅、多功能教室等可以容纳所有学生和演讲嘉宾的场所。
3.活动形式:主题演讲、分享会、论坛、课堂教学、比赛活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4.活动策划:(1)事先确定每次讲堂活动的主题,遴选相应的演讲嘉宾或教师进行讲解。
(2)制作宣传海报,通过学校广播、校网等渠道进行宣传,提前预告讲堂内容和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安排学生报名参加分享会和论坛,提前组织并安排好演讲嘉宾和学生分享的时间和顺序。
(4)组织评选道德模范和准备相关的比赛活动,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
道德讲堂班会活动方案

道德讲堂班会活动方案活动主题:道德讲堂班会活动活动目的:通过道德讲堂班会活动,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活动内容:1.主题演讲:邀请校内外专家、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可包括个人道德感悟、友谊、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故事和经历,让学生通过倾听他人的道德故事和思考,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美好。
2.道德小品表演:班级自行组织编排道德小品表演,内容可选取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通过戏剧手段将其具象化,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小品表演中可以融入一些幽默元素和反思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道德问题。
3.道德游戏互动:设计一些道德主题的游戏,如道德抉择游戏、情景模拟游戏等,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参与其中,锻炼他们在现实情境中做出正确道德选择的能力。
同时,游戏过程中可以设置奖惩机制,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4.视频展播:收集一些有关道德故事的视频,包括真实事件的记录、纪实型影片或动画片等。
播放这些视频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温暖,增强他们对道德行为的认同感和驱动力。
5.学生发言:设立学生发言环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和解决方法,引导他们讨论道德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从而提高他们对道德问题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
6.知识讲解:由班主任、学科老师或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进行道德知识讲解,涵盖诚信、友爱、守纪律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知识点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反思总结:活动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的方式,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以及对未来道德修养的规划和目标。
活动安排:根据活动内容和时间限制,进行合理安排,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开场: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并进行活动主题演讲。
2.道德小品表演:两个小品表演,时长不超过15分钟,可插入适当的互动环节。
3.道德游戏互动:设计3-4个道德游戏,每个游戏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道德讲堂”活动实施方案

“道德讲堂”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道德讲堂”活动,提高大家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促进社会成员的良好行为习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二、活动内容:1.主题演讲:邀请有道德修养、道德榜样的人士来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他们的道德故事和经验,激发大家的道德自觉性。
2.视频展播:播放一些有关道德故事和道德价值观的视频,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3.专题讨论:根据社会热点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以小组形式进行,提升大家对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4.互动游戏:设计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互动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5.读书分享:推荐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好书,并邀请相关人士来进行读书分享,鼓励大家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6.道德评比:设立道德评比奖项,鼓励社会成员争做道德模范,树立道德榜样。
三、活动流程:1.开场仪式,介绍本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2.进行主题演讲,邀请道德榜样来进行演讲,分享他们的道德故事和经验。
3.播放道德故事视频,引发思考和共鸣。
4.进行专题讨论,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对伦理道德的认识。
5.进行互动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6.进行读书分享,推荐道德教育相关的好书,邀请相关人士来进行读书分享。
7.设立道德评比奖项,表彰道德模范,并颁发奖项。
8.总结本次活动,展望未来的道德教育工作。
四、活动宣传:1.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宣传活动的信息,发布活动海报和宣传语。
2.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
五、活动保障:1.组织者要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场地、音响、投影仪等设备。
3.播放道德故事视频要注意版权问题,避免侵权。
4.设计互动游戏时,要确保游戏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5.设立道德评比奖项时,要制定公正、公平的评选标准,并有权威机构参与评选。
六、活动效果评估:通过观众的反馈调查和评估报告,了解活动的满意度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活动提出改进建议和优化措施。
七、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要进行一次总结会议,总结活动的经验教训,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报告的编写和整理,为今后的道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3年中学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2023年中学道德讲堂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水平;2. 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
二、活动内容1. 定期举办道德讲座活动安排:(1)邀请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等作为主讲人,就不同的道德话题进行讲解和分享;(2)讲座内容可包括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引导等方面;(3)学生在讲座之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道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2. 进行德育主题班会活动安排:(1)每月安排一次德育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2)通过组织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道德问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3)班会结束后,学生可以撰写心得体会,并进行交流。
3. 实施道德教育课程活动安排:(1)将道德教育内容融入到正式课程中,提供系统的道德教育;(2)通过教材、教学资源、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道德问题;(3)组织课堂活动,如道德情景模拟、道德故事分享等,深化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4. 举办道德微电影比赛活动安排:(1)邀请学生参与道德微电影创作和演出;(2)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评选出优秀的道德微电影作品和演出团队;(3)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将道德问题具象化,使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和关注道德。
5.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安排:(1)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义务劳动、慰问孤寡老人等;(2)通过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3)在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以写一份心得体会或者进行分享,整理和总结自己的体会。
三、活动时间安排1. 道德讲座:每学期举办一次,每次2个小时;2. 德育主题班会:每月一次,每次1个小时;3. 道德教育课程:每周一次,在正式课表中安排;4. 道德微电影比赛:初赛、复赛各半天,决赛一天;5. 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每次半天或一天。
四、活动评估1. 利用问卷调查、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效果;2.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变化;3. 鉴定道德微电影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评选出优秀作品和团队。
中学“道德讲堂”活动实施方案

中学“道德讲堂”活动实施方案中学“道德讲堂”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而开展的一项校园教育活动。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促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品质。
2. 通过道德讲堂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国内外伟大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道德行为,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3. 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使其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二、活动内容1. 道德观念的讲解:通过讲座和讲解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念的引导和讲解,使其了解道德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道德标准。
2. 伟大人物的学习:通过介绍国内外伟大人物的事迹和品质,让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3. 道德问题的案例研讨:选取一些常见的道德问题,并以案例研讨的形式进行讨论和答疑,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道德问题。
4. 道德宣传活动:开展一些道德宣传活动,如道德演讲比赛、道德书法展等,激发学生对道德的兴趣和热爱。
三、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个学期不少于2次道德讲堂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
2. 活动地点:确定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作为道德讲堂活动的场所,保证学生听课的舒适度。
3. 活动参与者:全体中学生参与,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到场参加活动。
4. 活动主持:由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组成员担任活动主持,负责讲解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四、活动评估1. 活动评估表:准备一份活动评估表,让学生填写对课程内容、讲座效果和学习收获的评价,以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和改进活动。
2. 教师问卷调查:对参与讲座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活动流程和讲座内容的评价,以便于优化活动安排和讲解方式。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 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在面对道德问题时能够正确地分析和判断。
3. 激发学生对道德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中学“xx讲堂”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进一步巩固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注重联系实际,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项目化、实践化;通过“道德讲堂”建设,普及道德理念、讲述道德故事、弘扬道德精神、展示道德力量,着力提升全体教职员工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我校根据《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教育系统“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五项行动的通知》,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二、“xx讲堂”工作目标
1.倡导“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师生的道德水平,努力实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以及“学校道德讲堂”建设覆盖的目标。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学校道德讲堂”工作机制。
3.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三、活动目的
围绕“四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xx、个人品德
1.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
2.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
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
3.家庭xx建设主要包括:
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
4.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
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
(针对学生,我校着重以“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为主)
四、活动形式
按照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德育工作理念,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按照流程仪式化、形式多样化、对象分众化的要求,以“五个一”为基本流程,推行“六个我”的讲堂形式,大力推进学校道德讲堂建设。
1、设计仪式化和规范化并重的“五个一”流程,增强讲堂感染力。
把握好“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五个环节,设计“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的基本模式,强化讲堂的仪式感。
其中,“唱一首歌曲”是指每次开讲之前,组织学唱一首道德讲堂主题歌曲;“看一部短片”是指围绕主题,组织群众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短片;“诵一段经典”是指组织群众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和征集的公民道德“三字经”;“讲一个故事”是指讲述一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体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作一番点评”是指由群众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由主持人作总结提炼式点评。
2、形成群众性和灵活性兼具的“六个我”形式,扩大讲堂参与面。
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模式。
其中,“我听”指的是听先进事迹宣讲;“我看”指的是观看短片、情景剧表演等;“我讲”指的是群众自我宣讲道德故事;“我选”指的是群众推荐先进人物;“我议”指的是对先进事迹发表感想或对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行为发表议论;“我行”指的是受众在感知、认知、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群起效仿,转化为自觉行为。
五、实施步骤
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将根据实际,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
2012年6月下旬—
2012年7月上旬)。
学校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探索工作思路,积累工作经验。
2、组织实施阶段(
2012年7月下旬—
2013年6月)。
根据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地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3、总结提高阶段(
2013年6月—
2013年12月)。
召开建设道德讲堂工作专题座谈会,听取教职员工“道德讲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贵州省瓮安中学2012-6-18瓮安中学“道德讲堂”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余家品
副组长:
xxxxxx发
成员:
邓超游鹏陈刚周洪赵慕琦刘仁奎赵俊杨贤材周学东贺光明曹植铭宋健学校关协成员
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负责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