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移动通信实验前3

合集下载

3G数字移动通信综合测试仪数字信号调制质量参数校准

3G数字移动通信综合测试仪数字信号调制质量参数校准

Calibration of digital modulation quality parameters in 3G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st setZHAN Zhiqiang1, QIU Haibo1,2, LU Fumin11Shanghai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hina, 2012032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Email: zhanzq@Abstract: The 3G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st set is widely used in 3G mobile phone development, design, and production, the 3G standards including cdma2000, WCDMA and TD-SCDMA, 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standard instruments used for the calibration of 3G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st set, and take the 8960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st set for example, introduces the digital modulation quality parameters of cdma2000, WCDMA and the calibration approaches, and take the E6601A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st set for example, describes the digital modulation quality parameters of TD-SCDMA and the calibration approaches.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st Set;Modulation Quality Parameters;Calibration;Error Vector Magnitude;Waveform Quality;Peak Code Domain Error;Frequency Error3G数字移动通信综合测试仪数字信号调制质量参数校准詹志强1,邱海波1,2,陆福敏11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中国,2012032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杭州,中国,310018Email: zhanzq@摘要:第三代(简称3G)数字移动通信综合测试仪在3G手机的研发、设计、生产中广泛使用,3G标准包括cdma2000、WCDMA和TD-SCDMA;本文首先介绍了校准3G数字移动通信综合测试仪所用的标准器,并以8960数字移动通信综合测试仪为例,介绍了cdma2000、WCDMA数字调制质量参数的定义和校准方法,并以E6601A数字移动通信综合测试仪为例,介绍了TD-SCDMA标准数字调制质量参数的定义和校准方法。

3G移动通信技术简介

3G移动通信技术简介

3G移动通信技术简介3G移动通信技术简介1、介绍3G移动通信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它是在2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

与2G技术相比,3G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长的通信距离和更广的覆盖范围,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

2、3G技术特点2.1 高速数据传输3G技术采用了更高的频段和更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实现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用户可以通过3G网络实现高速的互联网访问、视频通话、在线游戏等多种应用。

2.2 宽带无线接入3G技术支持宽带无线接入,用户无需使用电缆或其他物理连接方式,就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接入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的网络连接。

2.3 多媒体通信能力3G技术支持多媒体通信,用户可以通过方式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视频通话、视频会议、图像传输等操作,实现多种多媒体应用。

2.4 高质量语音通信3G技术采用了先进的语音编码技术,提供了更高质量的语音通信服务,用户可以享受更清晰、更稳定的通话体验。

3、3G技术分类3G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3G技术包括CDMA2000、WCDMA和TD-SCDMA等。

3.1 CDMA2000CDMA2000是一种基于CDMA技术的3G移动通信标准,它采用了数字式的通信方式,具有较高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CDMA2000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在北美地区比较流行。

3.2 WCDMAWCDMA是一种基于CDMA技术的3G移动通信标准,它采用了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通信。

WCDMA技术在欧洲和亚洲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在和韩国等国家比较流行。

3.3 TD-SCDMATD-SCDMA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种3G移动通信标准,它采用了时分多址技术和码分多址技术,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和抗干扰能力。

TD-SCDMA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已经成为国际电信联盟承认的国际标准。

4、3G技术应用4.1 移动互联网3G技术支持高速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方式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操作。

3G移动通信探究

3G移动通信探究
c mmu iai n s se . hr e eai n mo i o o n c t y tmsT i g n r t b l c mmu iai n s se i a p o n n e tr 。 e mi de o tr b l o d o e n c t y t m S r mie t fau ei t d l f f u e mo i o nh u e c mmu iai n s e eg o a n — s r l dv d as t i n mea y eewi n o ei ywa ewe nt eh g o nc t  ̄tmsi t l b l d u e saei i iu l h n a y t ,n wh r , t a y n , a y b t e ih o nh e n wi i h nn h q ai o lt n o n f r t n mo i o u l yc mp ei f y i oma i b l c mmu iai n n a s o t s l. et i e e ain mo i o t o a n o e n c t sa d t n p r Vi b et r g n rt b l c mmu iai n i o r . i h h d o e nc t o S t e i o tn eo dv d a u o o ec mmu i ain s e ee  ̄s ih i hi g t ep ro a c mmu iai n s se i h mp r c f n ii u l t n my i t o a i a nh n c t  ̄tm lme , 【 l t e s n l o o hg g n h n c t y tm o n
GUYa n
(a tinen t n l i ot o pC . . a ti 2 4 0 ,h a Y na Itrai a Ar rGru o, , n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 0 0C i ) o p Ud Y n

3G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分析

3G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分析

3G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分析1. 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3G移动通信网络成为了当前最主要的移动通信网络之一。

本文将对3G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网络架构、基站组成、核心网等方面。

2. 3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3G移动通信网络由若干个基站、核心网以及用户终端组成。

其整体架构分为无线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两部分。

2.1 无线接入网络无线接入网络由基站和无线传输系统组成。

基站起到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功能,负责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

无线传输系统负责将基站与核心网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2.2 核心网络核心网络是3G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和转发用户的通信请求。

它包括多个功能模块,如移动交换中心、服务节点、接入网关等。

核心网络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吞吐量的特点,能够支持大规模用户的通信需求。

3. 3G基站组成3G基站是3G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基站设备和天线组成。

3.1 基站设备基站设备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信道处理设备等。

无线发射接收设备负责将无线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接收用户终端的信号。

信道处理设备负责对无线信号进行处理和调度,以实现多用户之间的分时复用。

3.2 天线基站的天线起到收发信号的作用,它通过无线传输系统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

天线的设计和布局对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布置。

4. 3G移动通信网络核心网核心网是3G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用户的通信请求和数据传输。

4.1 移动交换中心移动交换中心是核心网中最重要的功能模块之一,负责用户的注册、鉴权和寻呼等功能。

它能够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转接、呼叫管理和信令交换等功能,是实现移动通信的重要环节。

4.2 服务节点服务节点是核心网中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模块,它负责处理用户的数据传输。

服务节点能够实现用户数据的路由、转发和处理,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如短信、彩铃等。

4.3 接入网关接入网关是用户终端连接到核心网的重要节点,负责用户数据的接收和转发。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3-6,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3-6,

实验三、复合地址码扩频调制及PN码解扩一、实验目的1、掌握发端复合地址码扩频调制及收端PN码解扩的基本原理。

2、掌握扩频调制及解扩的实现过程。

二、实验条件1、示波器2、移动通信实验箱三、实验原理发端BS1导频信道扩频基带信号PIL=PN1(t) (5-1)同步信道扩频基带信号SYss=SYfr⊕W8⊕PN1 (5-2)用户1由信道地址码W i单独扩频的扩频基带信号D1w=D l xs⊕W i (5-3)用户1由信道地址码W i及基站地址码PN1复合扩频的扩频基带信号D l ss=D l w⊕PN1=D l xs⊕W i⊕PN1 (5-4)则BS1总的扩频基带信号Dss=PIL+SYss+D l ss+…经BPSK调制后输出BPSK1=Dss·cosωIF t=PIL·cosωIF t+SYss·cosωIF t+D1ss·cosωIF t+… (5-5)接收端收到的中频信号f IF-RX也可用式(3-11-5)表示,则由模拟乘法器M5构成的PN码解扩器输出f IF-des=f IF-RX·PN1(t)=(PIL·cosωIF t+SYss·cosωIF t+D l ss·cosωIF t+…)·PN1(t)将式(5-1)、式(5-2)及式(5-4)代入上式,并用到⊕与乘法器等效的关系,得f IF-des=PN1(t)·PN1(t)·cosωIF t ;导频信道+SYfr·W8·PN1(t)·PN1(t)·cosωIF t ;同步信道+D l xs·Wi·PN1(t)·PN1(t)·cosωIF t;用户1业务信道+…将PN1(t)·PN1(t)=+1·+1/-1·-1=1代入上式得f IF-des=cosωIF t ;导频信道+SYfr·W8·cosωIF t ;同步信道+D l xs·W i·cosωIF t;用户1业务信道(5-6)四、实验内容与要求(一)扩频调制测量步骤1、实验箱设置:插上BS1、BS2及MS天线。

TD-SCDMA实习报告

TD-SCDMA实习报告

暑假实习报告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当我们还在对3G网络知识还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四周的实习却已结束。

时间很短,收获却很长,在这里我收获了一份认真,一份激情,一个未来的方向。

一、测试软件刚开始的三天大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3G的发展前景,并陆续的介绍了一些测试软件的基本用法,Mapinfo Pro v8.5、Pilot Pioneer3.6.5.4、GoogleEarth_6.2、KML生成查看工具V1.0以及测试天线方位角工具罗盘。

二、接入网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是夏明智夏老师上课,主要是讲TD-SCDMA无线接入侧的知识。

2.1、3G的概述3G就是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将语音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与固定网络相兼容,并以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种类的通信系统。

相比与2G,3G网络承载能力的业务将更丰富,对可视对话、彩信等移动多媒体通信业务的支持能力更强,更丰富的业务,如地理位置信息搜索、电子商务、生活咨询、个性化的信息传递(随时随地传递生活咨询、股票、天气预报等信息)、网络游戏、在线娱乐、虚拟社区环境构建、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资料查询等,都可以在3G 网络中获得全面支持,并且可定制的、个性化的业务将依托3G 网络强大的承载能力得到体现。

的承载能力得到体现。

2.2、TD-SCDMA 基本信令流程基本信令流程期间我学会了基本的在Signal 上看信令流程。

下图是主叫成功的信令截图。

上看信令流程。

下图是主叫成功的信令截图。

2.21小区建立流程小区建立流程小区建立流程可分为小区建立、公共信道传输信道建立、系统信息更新、公共测量初始化四步。

共测量初始化四步。

1.小区建立。

小区建立。

CRNC 通过NBAP 消息CELL SETUP REQUEST 通知通知Node B 发起小区建立的过程。

Node Node B B 一旦收到此消息将保留必要的资源并根据消息中给出的参数对新小区进行配置。

3G实验结果介绍

3G实验结果介绍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保密资料 请勿外传
P.7
中国移动3G培训班(无线网技术人员)课程之十一
3G试验结果介绍
内容提要
3G实验室实验
实验主要内容 实验初步结论 几个重要的问题
Eb/No 无线资源管理 终端
3G现场试验 3G无线网络的KPI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保密资料 请勿外传
执行动态信道分配:降低PS域业务承载的数据速率或 改变传输信道类型(由专用信道切换到公共信道)。 执行异频、异系统负载均衡 强拆CS域会话或流媒体业务承载。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保密资料 请勿外传
P.15
中国移动3G培训班(无线网技术人员)课程之十一
3G试验结果介绍
拥塞控制-流程
P.8
中国移动3G培训班(无线网技术人员)课程之十一
3G试验结果介绍
Eb/No含义
定义是:每比特的信号能量除以噪声谱密度。是厂家设备 和终端接收机解调能力的一种反映,依赖于业务、比特率 、多径衰落信道、天线分集、移动速度等因素 Eb/No直接影响容量和覆盖; 如果需求的Eb/No降低1个dB,可以使得覆盖相同面积的基 站数目减少12% 如果需求的Eb/No降低1个dB,可以使容量提高26%左右
3G试验结果介绍
内容提要
3G实验室实验
实验主要内容 实验初步结论 几个重要的问题
Eb/No 无线资源管理 终端
3G现场试验 3G无线网络的KPI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保密资料 请勿外传
P.11
中国移动3G培训班(无线网技术人员)课程之十一
3G试验结果介绍
无线资源管理概述
类别 移动性管理 功率控制 负载控制 名称 软切换 硬切换 功率控制 准入控制 (Radio Admission Control) 拥塞控制 (Load Congestion Control) 负载均衡( Load Balancing) 潜在用户控制(Potential User Control Load Management) 资源调配算法 动态信道分配(Dynamic Channel Configuration Control) 动态AMR控制 (AMR Rate Control) Trunked LPA

3G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分析精简版

3G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分析精简版

3G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分析1. 引言移动通信网络是指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移动设备之间通信的系统。

3G移动通信网络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它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体验。

本文将对3G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优缺点。

2. 3G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3G移动通信网络包含了多个功能块,主要包括核心网、接入网和用户终端。

2.1 核心网核心网是3G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用户数据和信令的传输。

核心网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服务网关(SGW)、传输网和访问网。

MSC是核心网的核心节点,负责呼叫控制和用户数据的传输。

SGW是核心网的接口节点,负责处理数据的转发和分发。

传输网负责数据的传输,包括传输介质和传输设备。

访问网是连接核心网和用户终端的网络,包括无线基站和传输介质。

2.2 接入网接入网是连接用户终端和核心网的网络,负责用户终端的接入和登录。

接入网包括无线接入网和有线接入网。

无线接入网主要包括基站和无线接入控制器(RNC),负责接收用户终端的信号并进行处理。

有线接入网主要包括宽带接入服务器(BAS)和数字用户线路(DSL),负责将用户终端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2.3 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是指使用3G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移动设备,包括移动方式、智能方式、平板电脑等。

用户终端通过接入网连接到核心网,实现与其他终端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3. 3G移动通信网络的优缺点3.1 优点3G移动通信网络具有以下优点:1. 高速数据传输:3G网络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使用户可以更快地和数据。

2. 大容量承载:3G网络具有较大的容量承载能力,可以支持大量用户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3. 多媒体功能:3G网络支持多媒体数据传输和多媒体应用,用户可以通过3G网络观看视频、听音乐等。

4. 全球漫游:3G网络支持全球漫游,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使用3G网络进行通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G移动通信实验指导教师:章坚武学生姓名:周云杰学生学号: 12081437 实验日期: 2015/3、4nB实验一 话务量呼损率计算机仿真【实验目的】⏹ 加深话务量和呼损率概念的理解;⏹ 能够使用C 语言(或者Matlab )计算话务量和呼损率之间的关系;【实验内容】⏹ 使用C 语言(或者Matlab )仿真话务量、呼损率和信道数之间的数值关系; ⏹ 分析话务量和呼损率之间的关系;【实验设备】⏹ 一台PC 机【实验步骤】1. 采用话务量、呼损率和信道数之间解析表达式计算出不同信道数和不同话务量条件下的呼损率,画出三维图。

(可以使用Matlab 三维绘图语句Mesh )2. 分析话务量、呼损率和信道数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clc;clear all; A=1:0.5:60; n=1:50;for i=1:length(A) for j=1:length(n)temp(i,j)=A(i)^n(j)/factorial(n(j)); sum(i,j)=1; for k=1:n(j)endendendB=temp./sum;mesh(n,A,B); xlabel('n');ylabel('A');zlabel('B');由图可得结论:当话务量不变,呼损率随着信道数增加而降低;当信道数不变时,呼损率随着话务量增加而增加。

实验二Okumura-Hata方法计算机仿真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奥村模型的理解;2、能够使用C语言(或者Matlab)利用Okumura-Hata方法计算基本传输损耗;二、实验内容1、使用C语言(或者Matlab)利用Okumura-Hata方法计算基本传输损耗;2、分析Okumura-Hata方法的误差;三、实验步骤1、采用Okumura-Hata方法分别计算大城市市区地区准平滑地形、郊区和开阔区,基站天线高度是200米,手机天线高度是3米情况下,不同传播距离和不同载波频率条件下的传播损耗中值。

画出相应的曲线。

2、将计算结果和通过奥村模型实测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3、分析Okumura-Hata方法在何距离以及何频率范围内存在较大的误差。

四、实验结果clear all;close all;clc;hb=200;hm=3;lb1=0;lb2=0;lb3=0;lb4=0;for d=[1 2 5 10 30 50 60 80 100]f1=100:0.1:300;f2=300:0.1:3000;lb11=69.55+26.16*log10(f1)-13.82*log10(hb)-(8.29*(log10(1.54*hm).^2)-1.1)+((44. 9-6.55*log10(hb))*log10(d));lb12=69.55+26.16*log10(f2)-13.82*log10(hb)-(3.2*(log10(11.75*hm).^2)-4.97)+((44 .9-6.55*log10(hb))*log10(d));lb21=lb11-2*(log10(f1/28)).^2-5.4;lb22=lb12-2*(log10(f2/28)).^2-5.4;lb31=lb11-4.78*(log10(f1)).^2+18.33*log(f1)-40.98;lb32=lb12-4.78*(log10(f2)).^2+18.33*log(f2)-40.98;f=[f1 f2];lb1=[lb11 lb12];lb2=[lb21 lb22];lb3=[lb31 lb32];figure(1);hold on;plot(f,lb1,'r');title('大城市'); xlabel('频率/MHz'); ylabel('损耗中值/dB'); grid;figure(2);hold on;plot(f,lb2,'b');title('郊区');xlabel('频率/MHz'); ylabel('损耗中值/dB'); grid;figure(3);hold on;plot(f,lb3,'g');title('开阔区'); xlabel('频率/MHz'); ylabel('损耗中值/dB'); grid;end将计算结果和通过奥村模型实测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对于奥村模型而言,),(d f A L L m bs T +=,其中f d L bs lg 20lg 2045.32++= dB),(d f A m 可通过书本曲线簇进行数据查找。

为了验证哈特方法的准确性,查找数据分别代入两个公式。

取d=10(固定不变),f=500MHZ ,奥村模型T L =133.9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35.5dB f=1000MHZ ,奥村模型T L =141.5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43.4dB ;f=1500MHZ ,奥村模型T L =147.9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48dB ;f=2000MHZ ,奥村模型T L =151.9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51.2dB ;f=2500MHZ ,奥村模型T L =155.4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53.8dB ;f=3000MHZ ,奥村模型T L =158.5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55.8dB 。

取f=1000MHZ (固定不变),d=1KM 奥村模型T L =112.5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13.5dB 。

d=2KM 奥村模型T L =121.9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22.5dB 。

d=3KM 奥村模型T L =127.0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27.7dB 。

d=5KM 奥村模型T L =135.4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34.4dB 。

d=10KM 奥村模型T L =142.5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43.4dB 。

d=20KM 奥村模型T L =151.5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52.3dB 。

d=30KM 奥村模型T L =158.8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57.6dB 。

d=40KM 奥村模型T L =165.5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61.3dB 。

d=50KM 奥村模型T L =172.4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64.1dB 。

d=60KM 奥村模型T L =178.0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66.6dB 。

d=70KM 奥村模型T L =182.9dB ,奥村哈特方法T L =168.6dB 。

对于其他d 的取值和不同的地形,同样采取取值带入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发现,奥村哈特方法相对于奥村模型的数据误差并不是很大,基本吻合奥村模型。

分析Okumura-Hata 方法在何距离以及何频率范围内存在较大的误差。

经过粗略的比较可以得出,频率f 在500M —2000M 之间Okumura-Hata 方法存在误差较小,Okumura-Hata 方法基本与奥村模型数据相吻合。

距离d 在1KM —30KM 之间Okumura-Hata 方法基本与奥村模型数据相吻合,距离超过30KM 后,两者数据相差较大。

实验三BPSK调制解调仿真【实验目的】⏹加深移动通信系统中调制解调的理解;⏹能够使用Matlab(或者C语言)进行通信系统调制解调基带仿真,并进行性能分析;【实验内容】⏹使用Matlab(或者C语言)仿真BPSK调制解调过程;⏹比较发送端星座图以及不同信噪比下接收端星座图的不同;⏹仿真AWGN信道下BPSK的误码率;【实验设备】⏹一台PC 机【实验步骤】1.产生发送信息比特;2.对信息比特进行BPSK调制;3.将BPSK调制后的发送信号经过AWGN信道,从而获得接收信号波形;4.比较发送端星座图以及不同信噪比下接收端星座图的不同;5.对接收信号进行BPSK解调;6.通过蒙特卡洛方法,仿真系统误码率,画出BPSK调制解调误码率曲线。

【实验报告】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中要求给出不同信噪比条件下(信噪比分别为-5dB,0dB,5dB,10dB)接收端的星座图。

画出AWGN信道下BPSK调制解调误码率曲线。

【实验结果】代码:clc;clear all;n=1000;SNR=[-5 0 5 10];source=randint(1,n);In_BPSK=source*2-1;for i=1:length(SNR)Y(i,:)=AWGN(In_BPSK,SNR(i));endY_RE=Y;Y_RE(find(Y>0))=1;Y_RE(find(Y<0))=0;for i=1:length(SNR)Y_ERRO(i,:)=abs(Y_RE(i,:)-source) ;Y_BIT(i)=sum(Y_ERRO(i,:))/n ;endsemilogy(SNR,Y_BIT);grid on;title('误码率');figuresubplot(4,1,1);plot(Y(1,:),0,'*');title('SNR=-5dB');subplot(4,1,2);plot(Y(2,:),0,'*');title('SNR=0dB');subplot(4,1,3);plot(Y(3,:),0,'*');title('SNR=5dB');subplot(4,1,4);plot(Y(4,:),0,'*');title('SNR=10dB');figureK=Y(1,:)-In_BPSK;plot(K);仿真结果:【实验总结】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信噪比越高,信号误码率越低,信噪比越高,星座图越清晰,越集中,干扰越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