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韵母发音分析
声母韵母发音要领

声母韵母发音要领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的元音。
声母韵母的发音要领包括清晰准确地发出声音,正确掌握声音的长短、高低、调式等特点。
以下是声母韵母发音要领的详细介绍:一、声母的发音要领1. 发音清晰准确:发声时舌头要平稳牢固,不要含糊不清,尤其是对于汉语拼音中没有的辅音,如英文中的v、th、r、ch等,要通过口腔肌肉的训练来提高发音的准确度。
2. 着力点的掌握:发声时要注意让气流集中在口腔其中一特定位置,这个位置称为着力点。
不同的声母有不同的着力点,例如b、p的着力点在嘴唇,j、q、x的着力点在口腔后部舌面,zh、ch、sh的着力点在舌尖靠近齿龈。
正确掌握着力点对声母发音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3. 鼻音的控制:部分声母(如m、n、ng)是鼻音。
发鼻音时要使空气从鼻腔中通过,同时要配合发声器官的协调运动。
鼻音的发音不宜过长或过短,要根据实际的语音情况进行控制。
4.浊音与清音的区分:汉语拼音中有一些声母是成对出现的,如b、p;d、t;g、k等。
其中前者为浊音,后者为清音。
浊音与清音在发声时类似,但浊音需要通过发声器官发出震动或振动。
5.性调的把握:有些声母在发音时带有一定的性调,如f和b的性调较高,s和z的性调较低,这些性调需要通过肌肉发声器官的灵活控制和喉咙音带的调整来实现。
二、韵母的发音要领1.发音准确:韵母是汉语拼音系统中的核心,其发音要准确无误。
其发音是要求声带发音,通过舌头的运动来调整声音的高低、调式等特征。
发音时要注意避免把两个韵母连读在一起发音,要分别发出两个韵母的声音。
2.长短音的区别:在发音时要注意区分长音和短音。
长音的发音要比短音持续时间长一些,而且发音强度要稍大一些。
例如,长音的“ā”要比短音的“a”持续时间长,音量更大。
3.发声平稳:韵母的发音要稳定、平和。
发出的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音质不宜过厚或过薄。
发音时要通过舌头的运动、嘴唇的形状等多个方面来实现声音的平稳发出。
汉语拼音韵母24四声调

汉语拼音韵母24四声调汉语拼音是一种汉字拼音方案,用于标注汉语的读音。
其中韵母是拼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韵母的音调则是汉语拼音的独特之处。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语拼音韵母的24个四声调。
一、声调的概念与作用汉语拼音中的声调是指发音时声音的音调高低变化。
在汉语中,声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改变词语的意义。
同一个发音,只要声调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意思。
因此,正确使用声调对于学习和掌握汉语语音非常重要。
二、汉语拼音韵母的分类在汉语拼音中,韵母可以分为24个四声调。
这些韵母分别是:a、ā、á、ǎ、à、o、ō、ó、ǒ、ò、e、ē、é、ě、è、i、ī、í、ǐ、ì、u、ū、ú、ǔ、ù、ü、ǖ、ǘ、ǚ、ǜ。
三、四声调的发音规则1. 第一声:韵母后面没有声母的,发音为平声。
例如:a、e、o、i、u、ü。
2. 第二声:发音是由低到高。
例如:ā、ē、ō、ī、ū、ǖ。
3. 第三声:发音是由高到低再到中。
例如:á、é、ó、í、ú、ǘ。
4. 第四声:发音是由中到低再到高。
例如:à、è、ò、ì、ǜ。
四、韵母的应用举例1. a:平声。
例如:爸爸、茶杯、哈哈笑。
2. ā:第二声。
例如:鸭、蛙、蟠桃。
3. á:第三声。
例如:啊、妈妈、抓住。
4. à:第四声。
例如:啊、打、怕。
5. o:平声。
例如:哦、花瓣、葡萄。
6. ō:第二声。
例如:哦、拖拉机、斑马。
7. ó:第三声。
例如:喔、哦、图书馆。
8. ò:第四声。
例如:噢、偶、烤鸭。
9. e:平声。
例如:鹅、苹果、薯片。
10. ē:第二声。
例如:哦、洗澡、蛋糕。
11. é:第三声。
例如:饿、舌头、方法。
12. è:第四声。
例如:额、屁股、雪糕。
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规则

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规则拼音是一种用来标示汉语音节的符号系统,其中包括声母和韵母。
声母是指音节的开头部分,韵母是指音节的中间和结尾部分。
了解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规则,对于研究和正确拼读汉语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汉语拼音声母的发音规则:1. b:发音为浊音,与英语中的b 发音类似,但嘴唇不要紧闭,轻轻接触。
2. p:发音为清音,与英语中的 p 发音类似,要爆破音。
3. m:发音为鼻音,与英语中的 m 发音类似,由鼻腔发出。
4. f:发音为清音,与英语中的 f 发音类似,要爆破音。
5. d:发音为浊音,与英语中的 d 发音类似,但要轻轻接触舌尖。
6. t:发音为清音,与英语中的 t 发音类似,要爆破音。
7. n:发音为鼻音,与英语中的 n 发音类似,由鼻腔发出。
8. l:发音为清音,与英语中的 l 发音类似,通过舌尖和上颚发出。
9. g:发音为浊音,与英语中的 g 发音类似,但要轻轻接触喉咙。
10. k:发音为清音,与英语中的 k 发音类似,要爆破音。
11. h:发音为清音,与英语中的 h 发音类似,要爆破音。
12. j:发音为浊音,与英语中的 j 发音类似,但舌尖要轻轻接触上颚。
13. q:发音为清音,与英语中的 q 发音类似,但要爆破音,舌尖轻轻接触上颚。
14. x:发音为清音,与英语中的 x 发音类似,要爆破音,舌尖轻轻接触上颚。
15. zh:发音为浊音,与英语中的 zh 发音类似,但要舌尖轻轻接触上颚。
16. ch:发音为浊音,与英语中的 ch 发音类似,但要舌尖轻轻接触上颚。
17. sh:发音为浊音,与英语中的 sh 发音类似,但要舌尖轻轻接触上颚。
18. r:发音为清音,与英语中的 r 发音类似,舌尖轻轻接触上颚,稍微颤动。
以下是汉语拼音韵母的发音规则:1. a:发音为"ah",口型放松,整个口腔都要打开。
2. o:发音为"oh",嘴唇要收圆。
3. e:发音为"uh",嘴巴要微微张开。
汉语拼音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四声

汉语拼音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四声在学习中文拼音时,了解汉语拼音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是非常重要的。
四声是指汉语中的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语拼音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文拼音的发音规则。
一、平声1. “a”韵以及“i”、“o”、“e”、“iou”韵母的声调为平声。
例如:“阿”、“发”、“去”、“要”等。
2. “e”韵和“耳”“尔”韵、“eng”韵、“ui”韵等韵母同样在平声中发音。
例如:“额”、“二”、“翁”、“飞”等。
3. 平声的特点是声调平稳,音高不升不降。
读者阅读时要注意声调的平稳发音。
二、上声1. “u”韵、“ü”韵以及“e”韵母中的“ue”、“uan”、“uei”韵在上声中发音。
例如:“乌”、“哈”、“悔”、“风”等。
2. 上声的特点是先低后高,音高起伏较大。
读者在阅读时要注意第二声的上升音调。
三、去声1. “u”韵、“ü”韵以及以“ui”韵母结尾的韵母在去声中发音。
例如:“屋”、“女”、“对”、“认为”等。
2. 去声的特点是先高后低,音高起伏较大。
读者在阅读时要注意第三声的下降音调。
四、入声1. 以声母“b”、“p”、“m”、“f”、“d”、“t”、“n”、“l”、“g”、“k”、“h”以及一部分以“zh”、“ch”、“sh”、“r”等声母开头的韵母组合在入声中发音。
例如:“泊”、“扑”、“么”、“服”、“的”、“特”、“恩”、“了”、“骨”、“克”、“好”、“然”等。
2. 入声的特点是先低后低,音高较为平稳。
读者在阅读时要注意第四声的平稳音调。
总结起来,汉语拼音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在学习中文拼音时,读者应该注意不同声调的发音特点,掌握好每个声调的音高起伏和音调变化。
通过对拼音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四声的了解和实践,读者可以更准确地读音中文单词、句子和文章,提高自己的汉语发音水平,更好地融入中文学习和交流中。
汉语拼音声调发音分析

汉语拼音声调发音分析汉语拼音是一种用拉丁字母表示汉语音节的拼音系统,它对于学习和教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而汉语拼音中的声调则是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它在中国的语言交际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对汉语拼音声调的发音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方面。
一、声调的定义和作用声调是语言中的一种音调特征,是指在语言发音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音高、音长和声调轮廓等音律要素来区分词义或语法功能的一种语音现象。
在汉语中,声调对于区分词义非常重要,相同的拼音字母加上不同声调可以构成不同的汉字,例如“ma”可以表示“妈”、“麻”、“马”等不同意思的词汇。
二、声调的发音特点1. 一声(¯):高平调,声音较为稳定,音调保持平稳而高昂。
发音时口型扁平,声音产生于声带的自由振动。
2. 二声(ˊ):高升调,声音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发音时口型稍微向上抬高,声音逐渐提升。
3. 三声(ˇ):低升调,声音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发音时口型稍微向下压低,声音逐渐提升。
4. 四声(ˋ):高低变调,声音由高到低发生明显变化。
发音时口型由轻向重,声音先提升后下降。
三、声调的发音规则1. 一声的发音规则:出现在韵母a、o、e之后的声母,以及出现在韵母i、u之后的声母j、q、x上。
例如:“爸爸”、“哦”、“喝”、“奇妙”。
2. 二声的发音规则:出现在韵母a、o、e之后的声母,以及出现在韵母i、u、ü之后的声母上。
例如:“虎”、“多”、“快乐”。
3. 三声的发音规则:出现在韵母i、u、ü之后的声母上。
例如:“丢”、“图书馆”。
4. 四声的发音规则:出现在韵母a、o、e、i、u、ü之后的声母上。
例如:“妈妈”、“哦哦”、“吗”、“呢”。
四、声调的实际运用在实际交际中,声调的正确运用非常关键,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准确表达,还能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韵律感。
1. 区分意义:声调的不同会使词语的意义发生变化,例如“ma1”(妈)和“ma2”(麻),两个词语的意义完全不同,因此准确的声调发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区分词义。
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发音方法

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发音方法汉语拼音是汉字拼音化的一种标准化方案,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用于表示汉字的音节。
在汉语拼音中,声母和韵母是组成音节的两个关键元素。
掌握好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方法,对于正确拼读和准确表达汉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汉语拼音。
一、声母发音方法声母是音节的第一个辅音,汉语拼音中共有23个声母。
以下是各个声母的发音方法:1. b:双唇紧闭,然后突然张开呼气,发出浑厚的爆破音,如“白”、“波”。
2. p:与b相同,但发音时带气息,如“皮”、“破”。
3. m:唇齿相接,声音通过鼻腔发出,如“妈”、“模”。
4. f:上下齿齐平,轻轻咬住下唇,发出摩擦音,如“发”、“飞”。
5. d:舌头抵住上齿,呼气使声音爆破出来,如“大”、“的”。
6. t:与d相同,但带气息,如“天”、“图”。
7. n:舌尖抵住上齿后退,声音通过鼻腔发出,如“你”、“难”。
8. l:舌尖抵住上齿后部,向上拨动,发出清腭边音,如“来”、“路”。
9. g:喉咙颈部肌肉紧张,然后放松,发出声音,如“个”、“国”。
10. k:与g相同,但带气息,如“卡”、“科”。
11. h:上下牙齿齐平,吐气通过口腔狭窄的通道发出,如“好”、“和”。
12. j:舌尖抵住上腭,吐气产生摩擦音,如“家”、“结”。
13. q:与j相同,但发音时带气息,如“起”、“七”。
14. x:舌尖抵住上腭,向后退,呼气形成摩擦音,如“西”、“小”。
15. zh:舌尖抵住上腭,插入进去,然后向下拨动,发出摩擦音,如“中”、“重”。
16. ch:与zh相同,但发音时带气息,如“出”、“吃”。
17. sh:舌尖抵住上腭,轻轻咬住下唇,呼气形成摩擦音,如“是”、“说”。
18. r:舌尖离开上腭后退,声音通过鼻腔发出,如“人”、“热”。
19. z:舌尖抵住上齿后部,吐气形成音,如“在”、“走”。
20. c:与z相同,但发音时带气息,如“错”、“厕”。
汉语拼音的规则注意点

汉语拼音的规则注意点1.声母韵母:汉语拼音中的每个字都由声母和韵母组成。
声母是汉字拼音的第一个音节,韵母是声母之后的音节。
要注意区分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掌握它们的正确发音。
2.声母的读音变化: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声母的读音会发生变化。
例如,“c”在“i”前发音为/ts/,在“e”前发音为/ɿ/;“z”在“i”前发音为/ts/,在“e”前发音为/ʦ/。
这些变化要特别留意。
3.韵母的读音变化:一些后鼻音合韵母的拼音会根据不同的声母发音发生变化。
例如,“ian”在“zh、ch、sh、r”前发音为/ian/,在其他声母前发音为/ɪɛn/。
掌握这些变化规则能帮助我们正确发音。
4.声调:汉语拼音中的声调是表示语调的符号,共有四种声调:1声(平声)、2声(仄声)、3声(上声)和4声(去声)。
声调的正确使用对于准确表达意思非常重要。
5.声调的变调:在拼音中,有些字在使用时会发生变调。
例如,“一”在一声时发音为/yī/,在四声时发音为/yí/。
这种变调规则要特别注意,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6.拼音的合并:在一些情况下,拼音中的声母、韵母会合并成一个音节。
例如,“ui”在拼音中发音为/uei/;“un”在中间和后面位置发音为/wən/。
这些合并规则要注意掌握。
7.特殊音节的拼写: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音节需要特别注意拼写。
例如,“ü”在拼音中用"u"和两点(¨)的组合表示;"ng"用来表示鼻音/n/。
特殊音节的拼写要正确掌握。
8.拼音的语调:在说话时,不仅需要正确拼写汉字的拼音,还需要注意语调的运用。
语调的不同会影响词语的意思。
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语调。
9.多音字的拼音:汉语中有一些字有多个读音,这些字的拼音需要根据具体的读音进行选择。
在学习中要充分了解多音字的读音规律,加以运用。
10.练习和巩固:学习拼音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巩固。
可以通过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朗读拼音等方式不断进行练习,使拼音变得更熟练。
汉语韵母表及读音

汉语韵母表及读音韵母是汉语音节的核心部分,是由声母和韵母共同构成的。
一般来说,汉语韵母共有16个,包括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和an。
下面将依次介绍每个韵母的读音及其特点。
1. a(阿):[a]的音。
这是一个开口音,舌尖稍微抬起,舌头平放。
例词:爸爸、妈妈、大、玩。
2. o(噢):[o]的音。
发音时嘴唇舒展,张开,把声音发出。
例词:脚、鸟、桌子、包。
3. e(饿):[e]的音。
这个音比较特殊,是一个介于i和a之间的韵母。
例词:的、人、了、可。
4. i(衣):[i]的音。
这是一个尖声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嘴唇微微张开。
例词:你、是、四、画。
5. u(乌):[u]的音。
这是一个后音,发音时嘴唇向前收紧。
例词:书、路、古、午。
6. ü(虞):[y]的音。
这个音只有ü一个字母,是汉语韵母中唯一的圆唇元音。
例词:鱼、雨、语、玉。
7. ai(爱):[ai]的音。
这是一个双元音,由a和i两个韵母组成。
例词:外、亮、海、背。
8. ei(诶):[ei]的音。
这个音也是一个双元音,由e和i两个韵母组成。
例词:喜欢、说、飞、肚子。
9. ui(威):[uei]的音。
这个音也是一个双元音,由u和i两个韵母组成。
例词:威风、推、追、队。
10. ao(凹):[ao]的音。
这是一个开口音,类似于a的音。
例词:好、靠、毛巾、三毛。
11. ou(偶):[ou]的音。
这个音也是一个双元音,由o和u两个韵母组成。
例词:走、手、陪、球。
12. iu(忧):[iou]的音。
这个音也是一个双元音,由i和u两个韵母组成。
例词:优秀、流、筷子、前。
13. ie(耶):[ie]的音。
这是一个开口音,类似于e的音。
例词:徐亚洲、优点、天花板、街。
14. üe(约):[yue]的音。
这个音也是一个双元音,由ü和e两个韵母组成。
例词:约定、月、越、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韵母发音分析按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划分,汉语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叫韵母。
零声母音节,全部由韵母构成。
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可以只由一个元音直接构成,叫单韵母,也可以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叫复韵母,还可以由元音和鼻辅音(n或ng)构成,叫鼻韵母。
与辅音声母相比,元音发音比较响亮,韵母没有呼读音。
普通话韵母共有39个。
普通话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完全由元音(包括单元音和复合元音)构成的韵母有23个,约占韵母的59%,由元音加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鼻韵母)有16个,约占韵母的41%。
普通话韵母的韵头有i-、u-、ü-三个。
韵尾有四个,其中两个元音韵尾-i、-u(包括汉语拼音的拼写形式-o,如ao、iao中的-o。
)和两个辅音韵尾—n、-ng。
元音是“气流从喉腔、咽腔进入口腔从唇腔出去时,这些声腔完全开放,气流能够顺利通过”所产生的开放型最小音段。
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冲开闭拢的声带,声带颤动产生乐音声波,声波经过口腔共鸣使声音美化、扩大。
语言里元音最响亮。
在普通话韵母中,元音占有绝对的优势。
普通话之所以“听起来感觉清脆、响亮”的主要原因就是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在普通话中,除了极少数语气词之外,没有不包含元音的音节。
可见,元音的发音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发准韵母的基础,是练声、吐字的必要环节。
1.1韵母的分类1.1.1按韵母结构特点分类可分单元音韵母(单韵母)、复元音韵母(复韵母)和带鼻音韵母(鼻韵母)三类。
1.1.1.1单韵母单独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元音韵母,简称单韵母。
普通话中有10个单韵母,即:a、o、e、ê、i、u、ü、-i(前)、-i(后)、er。
单韵母包括7个舌面元音ɑ、o、e、ê、i、u、ü,两个舌尖元音-i(前),-i(后)和一个卷舌元音er。
其中8个,即ɑ、o、e、ê、i、u、ü、er前面可以不需要声母而独立成为一个音节。
而er不能与任何声母相拼,只能自成音节。
另外,可以将er的卷舌成分附在别的韵母后,构成儿化韵。
1.1.1.2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的韵母叫复元音韵母,简称复韵母。
复韵母共有13个,即:ai、ei、ao、ou、ia、ie、ua、uo、üe、iao、iou、uai、uei。
复韵母中由两个元音组成的复韵母叫二合复韵母,共有9个:ai、ei、ao、ou、ia、ie、ua、uo、üe。
由三个元音组成的复韵母叫三合复韵母,共有4个:iao、iou、uai、uei。
1.1.1.3鼻韵母带鼻尾音的韵母,即元音音素——单个或两个元音后面附带一个鼻辅音(“n”或“ng”)作韵尾的韵母,简称鼻韵母。
普通话里鼻韵母共有16个,即:an、en、in、ün、ang、eng、ing、ong、ian、uan、üan、uen、iang、uang、ueng、iong。
普通话中只有两个辅音韵尾n和ng,它们都是鼻音。
鼻韵母可分为两类,其中带舌尖鼻音n的有8个:an、en、ian、in、uan、uen、üan、ün;带舌根鼻音ng的有8个:ang、eng、iang、ing、uang、ueng、ong、iong。
1.1.2按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分类按照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根据汉语语音特点,普通话39个韵母可以按韵母开头元音的唇形特点分为四类,统称“四呼”,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
四呼的分类关系到普通话音节声韵拼合关系,因此分析研究四呼的分类,加强韵母四呼分类训练,关系到韵母的发音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ong和iong的发音。
ong中韵腹o的舌位比u略低,是个“松u”,而不是单元音o。
iong的韵头i的发音由于受韵腹o是圆唇元音的影响,带上了圆唇动作,实际发音类似ü。
因此韵母ong和iong在四呼分类中,分别归为合口呼和撮口呼。
1.1.2.1开口呼韵母开口呼韵母是指没有韵头,韵腹也不是i、u、ü的韵母。
普通话中有共15个开口呼韵母,即:a、o、e、ê、前i、后i、er、ai、ei、ao、ou、an、en、ang、eng。
1.1.2.2齐齿呼韵母齐齿呼韵母是指以i开头的,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
普通话中共有9个齐齿呼韵母,即:i、ia、ie(ê)、iao、iou、ian、in、iang、ing。
1.1.2.3合口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是指以u开头的,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普通话中共有10个合口呼韵母,即:u、ua、uo、uai、uei、uan、uen、uang、ueng、ong。
1.1.2.4撮(cuō)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是指韵头或韵腹是ü的韵母。
普通话中共有5个撮口呼韵母,即:ü、üe(ê)、üan、ün、iong。
1.1.3按韵母韵尾分类韵母还可按韵尾的情况进行分类。
1.1.3.1无韵尾韵母没有韵尾的韵母叫无韵尾韵母,共有15个,即:a、o、e、ê、i、u、ü、前-i、后-i、er、以及ia、ie、ua、uo、üe。
1.1.3.2元音韵尾韵母以元音i、u(o)作韵尾的叫元音韵尾韵母,共有8个,即:ai、ei、ao、ou、iao、iou、uai、uei。
1.1.3.3鼻音韵尾韵母以鼻音n、ng作韵尾的叫鼻音韵尾韵母,共有16个,即:an、ian、uan、üan、ang、iang、uang、en、uen、eng、ueng、in、ing、ong、iong、ün。
1.2韵母的发音分析下面分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说明普通话的发音。
1.2.1单韵母发音分析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元音韵母,简称单韵母。
单韵母共10个,即:a、o、e、ê、i、u、ü、-i(前i)、-i(后i)、er。
根据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位不同,又可把单韵母分为三种:舌面单韵母、舌尖单韵母、卷舌单韵母。
单韵母中a、o、e、ê、i、u、ü是舌面元音单韵母,-i(前) [1]和-i(后) [ι]是舌尖元音单韵母,er是卷舌元音单韵母。
后三个韵母不属舌面元音,可统称为“特殊元音韵母”。
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发音过程中舌位和唇形始终保持不变,发音时要保持固定的口形。
响亮、通畅、乐音成分多是元音的特点,也是单韵母的特点。
单韵母的发音要点主要在于掌握由不同的舌位和唇形形成的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的不同取决于口腔形状,主要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嘴唇的圆展决定。
声带音进入口腔后,由于口腔共鸣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声音。
舌头抬高,口腔就收窄;舌头降低,口腔就放宽;嘴唇撮圆,前声腔就延长;嘴唇平整,前声腔就缩短。
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单元音的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的口形及舌位造成的。
舌头的升降伸缩、唇形的平展圆敛以及口腔的开合都可以造成不同形式的共鸣器,因而形成各种不同音色的元音。
在确定元音音色的三项标准中,嘴唇的活动只有圆展之分,从外部也可以观察其变化,比较容易描写,但舌头的活动却很灵活,且无法观察其变化。
a(ɑ)、i、u三个元音的舌位可以构成一个不等边四边形,代表了元音发音时舌位活动的外围极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i、u都是高元音,但因为u同时是后元音,舌位受到舌头后缩的影响,就要比前元音i的高度略低。
同样,舌头放低后,舌位前后移动的范围就变小,发a时虽然舌头也可以前后移动,但比i、u之间的舌位距离小很多。
”据此,单韵母中7个舌面元音韵母和一个卷舌元音韵母可以用“元音舌位图”来直观表现,如下图:(注:横线表示舌位的高低,左边的斜线表示舌位前,右边的斜线表示舌位后,在一条斜线上一点左边的音表示展唇,右边的表示圆唇。
)在播音实践中,单元音韵母发音要注意“以央元音为标准,宽音窄发、窄音宽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音展发、展音圆发”。
所谓“宽”、“窄”、“前”、“后”、“圆”、“展”是指口腔开合、舌位前后、双唇圆展要适度,否则就会过犹不及,影响声音的清晰、圆润、集中。
如,宽元音ɑ、o、e发音时口腔开度不能过大,窄元音i、u、ü发音时口腔开度不能过小;前元音i、ü、ê发音时舌位不能过于靠前,后元音u、o、e发音时舌位不能过于靠后;圆唇音u、ü、o发音时嘴唇不能过于撮圆,展唇音ɑ、e、i发音时不能太咧嘴。
总之,单韵母的舌位和唇形处于标准位置,其他韵母的发音都要以它们为标准,因此单韵母是39个韵母中的基础韵母,发好单韵母才能发好复韵母和鼻韵母。
1.2.1.1舌面元音单韵母发音时,舌头隆起的最高点在口腔中所处位置叫“舌位”,也叫“舌高点”,主要是针对舌面元音提出的概念。
口腔开合的程度叫开口度。
舌位可抬高降低,可伸前缩后,开口度可大可小,唇形可圆可不圆。
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观察元音。
第一,看舌位的高低(开口度大小)。
舌位的高低关系着口腔的开合程度。
舌位的降低和抬高同口腔的开闭(即开口度的大小)有关,舌位越高开口度越小,舌位越低开口度越大。
根据舌位的高低和开口度的大小可以把元音分为四种情况:“舌位高”,口腔开度小,发出的元音叫高元音或窄元音(即闭元音,如i、u、ü);“舌位半高”,口腔半闭,发出的元音叫半高元音(即半闭元音,如e、o);“舌位次低”,口腔半开,发出的元音叫半低元音(即半开元音,如ê);“舌位低”口腔开度大,发出的元音叫低元音或宽元音(即开元音,如a)。
第二,看舌位的前后。
根据元音发音过程中舌头在口腔中抬起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前元音(如i、ü、ê)、央元音(如ɑ)、后元音(如:o、e、u)。
舌位在上颚前部叫“舌位前”,发出的元音叫前元音,如i、ü、ê;舌位在中央,发出的元音叫央元音,如:ɑ;舌位在上颚后部叫“舌位后”,发出的元音叫后元音,如:o、e、u。
第三,看唇形的圆展。
在舌位相同条件下,唇形圆展的不同会形成两个不同的元音,如:i-ü、e-o。
i、ü舌位相同,但唇形展平时发的音是i,撮圆时发的音是ü。
同样的道理,e、o舌位相同,唇形展平时e,撮圆时是o。
在10个单韵母中,仅o、u、ü这3个是圆唇元音,其它都是不圆唇元音。
(有人称“不圆唇元音”为“展唇元音”。
)依据舌位高低、前后和唇形圆展,7个舌面元音单韵母发音要点可归纳如下:ɑ[A]ɑ[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是舌面元音、央元音、低元音、不圆唇元音的简称,以下类推)。
【发音分析】发ɑ[A]音时,口大开,微露上下齿,舌尖微离下齿背,舌面较低,舌面中部微微隆起和硬腭后部(处于口腔中央位置)相对,舌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