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全)(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

P36
1�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
2�热量�放出。
3�C�CO2。 4�②③④⑤�①。
5�AD 6�C 7�AD 8��1�D �2�C
9�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则要放出能
量�当成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键吸收的能量时�反应最终放出能量�
这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放出就是热能。吸热反应所吸收的热量被用于
海带中提取碘�H2O2�2I��2H�=I2�2H2O 氧化性强弱比较� Cl2 �Br2�SO2 H2O2�I2 (1) Cl2�2NaBr=2NaCl�Br2 (2) 不反应 (3) Cl2�2NaI=2NaCl�I2 (4) 不反应
6��1�Al2O3�2NaOH=2NaAlO2�H2O (2)NaAlO2+2H2O+CO2=Al(OH)3↓+NaHCO3
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 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7�略 8�以极性键结合的有 NH3、CH4、SO2�以非极性键结合的有 F2 和 O2。 9��1�HCl、CO2、H2O、CH4 中存在极性共价键�NaF、MgCl2、CaO 中存在离子 键�NaOH 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2、Cl2 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
12�(1)Q=890×1000/22.4= KJ �2�39732×80%/�75×4.18�=126.76Kg
P44 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电能�负极�氧化�正极�还原�导电。 2��1�Pb+PbO2+2H2SO4�浓�=2PbSO4+2H2O �2�浓硫酸�逐渐变小�充

高一化学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高一化学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人教化学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P111.1;1;Cs;Li;7; 1;F;F。

2.C 3.C 4.A 5.(1)63Li 73Li;(2)146C 147N;(3)2311Na 2412Mg。

6.7.8.略 9. 4Li+O22Li2O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 Na 三 IA;丁 Al 三 IIIA (2)甲与乙:C+O2CO2 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 2Na+O2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

11.12.略P191.减小;减弱;增强;Na;NaOH;Al(OH)3;HClO4。

2.B 3.C 4.(1)金属性K﹥Na (2)金属性Al﹥B (3)非金属性Cl﹥P(4)非金属性Cl﹥S (5)非金属性O﹥S5.(1)酸性 HNO3﹥H3PO4(2)碱性 Ca(OH)2﹥Mg(OH)2(3)碱性Mg(OH)2﹥A l(O H)3 6.略 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碳元素 Y:氧元素 Z:钠元素 W:铝元素;(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3)C+O2CO24Na+O2=2Na2O 或者 2Na+O2Na2O24Al+3O22Al2O3。

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

11.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第七周期,第VIA族;金属元素。

P241.略2.C 3.D 4.D5.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形成时没有电子的得失,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7.略 8.以极性键结合的有 NH3、CH4、SO2;以非极性键结合的有F2和O2。

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2课本习题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2 (人教版)课本习题答案第一节兀素周期表2. C3. C4. A5. ⑴.;;(2).6.7.8.(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⑵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① 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

性减弱。

■②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9. (1);氧化剂;还原剂(2 )、 (3)、 (4)、略10. ( 1);(3).生成氢化物的稳定(2) 甲与乙:(或); 乙与丙:;乙与丁:。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 减小;减弱;增强;;;;2. B3. C4. (1)金属性强于(2) 金属性强于,非金属性B强于(3) 非金属性强于(4) 非金属性强于(5) 非金属性强于。

6. 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

化学性质:金属性最强,与水反应非常剧烈第三节化学键1. ① ②③④⑤ ⑥2. C3. D4. D复习题P281. (1)(2)(3 )B>A>C(4)>(5)黄(6)182. C3. A4. D5. D6. A7. D8. A9. (1) : A B、C、D E、F、G、依次为Na、、、、、、、⑵:A B C D E、F、G、依次为Na>、、、、、、、5 5,0⑶A、B、C、D E、F、G、依次为Na、、、、、、、10. (1)⑵熔、沸点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增大。

(3) 可从能否置换出该非金属单质来判断强弱;从氢化物稳定性判断;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判断等等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 热量;放出3. ;4. ②③④⑤⑥,①。

8(1)D⑵C9.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热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热量。

若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且吸收的热能由外加热源(如酒精灯)提供,以满足断开反应物化学键所需能量的不足10. 乙同学观点正确。

人教版 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 必修2 答案

人教版 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 必修2 答案

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P111.1;1;Cs;Li;7; 1;F;F。

2.C 3.C 4.A 5.(1)63Li7 3Li; (2)146C 147N;(3)2311Na 2412Mg。

6.7.8.略 9. 4Li+O2点燃2Li2O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 Na 三 IA;丁 Al 三IIIA(2)甲与乙:C+O2点燃CO2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 2Na+O2△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

11.12.略P191.减小;减弱;增强;Na;NaOH;Al(OH)3;HClO4。

2.B 3.C 4.(1)金属性K﹥Na (2)金属性Al﹥B (3)非金属性Cl﹥P (4)非金属性Cl﹥S (5)非金属性O﹥S5.(1)酸性 HNO3﹥H3PO4(2)碱性 Ca(OH)2﹥Mg(OH)2(3)碱性Mg(OH)2﹥A l(O H)36.略 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碳元素 Y:氧元素 Z:钠元素 W:铝元素;(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3)C+O2点燃CO24Na+O2=2Na2O 或者 2Na+O2△Na2O24Al+3O2△2Al2O3。

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

11.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第七周期,第VIA族;金属元素。

P241.略2.C 3.D 4.D5.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形成时没有电子的得失,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7.略 8.以极性键结合的有 NH3、CH4、SO2;以非极性键结合的有F2和O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套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1.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诞生——1869年, 化学家 首制。

↓ 绘制规则——将元素按照 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 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意义——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2.元素周期表的演变(1)演变: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为____________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

(2)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____________。

二、现行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1)含义:按照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1)编排①把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________的顺序从____到____排成横行叫做 周期。

②把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________的顺序由____到____排成纵行,叫做族。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①周期a .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周期。

b .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____________相同。

c .分类:周期⎩⎪⎪⎨⎪⎪⎧ 短周期⎩⎪⎨⎪⎧ 第一周期: 种元素第二周期: 种元素第三周期: 种元素长周期⎩⎪⎨⎪⎧ 第四周期: 种元素第五周期: 种元素第六周期: 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目前只发现26种元素, 未排满②族a .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纵行,但只有____个族。

b .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________________。

c .分类:主族:在族序数后标A ,如周期表中第14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族。

副族:在族序数后标B ,如周期表中第6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族。

0族: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He 为____),其化合价定为____。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硝酸 酸雨及防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硝酸 酸雨及防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硝酸酸雨及防治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①“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所引起的②“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的浓度增大引起的③“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④“酸雨”主要是由雷雨天闪电而引起的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全部D.只有②④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SO2或NO x的浓度增大引起的,雷雨天闪电产生的氮氧化物的量很少,不会引起雨水酸性的大的变化。

2.(2021陕西咸阳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硝酸能与Na2SO3反应,但不生成SO2B.硝酸的氧化性很强,能氧化所有金属C.可用铝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D.浓硝酸因易挥发出HNO3而呈黄色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O3被氧化生成Na2SO4,不会生成SO2,A项正确;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大部分金属,但Au、Pt等除外,B项错误;常温下,Fe、Al均能与稀硝酸反应,不能用铝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C项错误;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生成的NO2溶于其中而使浓硝酸呈黄色,D项错误。

3.(2021山东烟台高一期末)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浓硝酸氧化性比稀硝酸强的是()A.浓硝酸遇石蕊溶液变红后褪色,稀硝酸遇石蕊溶液只变红不褪色B.浓硝酸能与NO反应生成NO2,而稀硝酸不能与NO反应C.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碳单质反应,而稀硝酸则不能D.足量的铜还原1 mol浓硝酸和1 mol稀硝酸转移电子数分别为N A和3N A,然后利用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使溶液褪色,而稀硝酸只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不能褪色,能够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A正确;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而稀硝酸不能将NO氧化成NO2,从而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B正确;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碳单质反应生成CO2、NO2和H2O,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而稀硝酸则不与碳单质发生反应,从而推出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C正确;不能从转移电子多少判断氧化性的强弱,因此足量的铜还原1 mol浓硝酸和1 mol稀硝酸转移电子数分别为N A和3N A,不能说明浓硝酸和稀硝酸氧化性的强弱,D错误。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1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合格考达标练1.(2021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下列金属中,通常用加热分解法冶炼的是()A.铁B.银C.铜D.铝Ag2O生成Ag和O2,可获得金属银。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再利用B.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冶炼、精炼三步C.活泼金属都是通过电解其盐溶液进行冶炼D.热还原法中,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和活泼金属等(如MgCl2、NaCl等)或熔融氧化物(如Al2O3等),电解其盐溶液得不到金属单质,C错误。

3.(2021北京东城区高一期末)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A.钠B.铁C.铜D.金NaCl的方法获得金属Na;采用热还原法获得金属铁和铜;采用物理富集的方法获得金。

4.(2021福建泉州高一期末)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模拟铝热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B.镁带作为引燃剂,为反应提供高温条件C.反应过程中未涉及复分解反应D.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A错误。

该反应过程中不涉及复分解反应,C 正确。

5.(2021辽宁抚顺高一期末)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铝热反应8Al+3Fe3O44Al2O3+9Fe炼铁,1 mol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8N A个电子(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B.金属的冶炼都是把金属单质从其矿物中分离出来C.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态的MgCl2、AlCl3来制备Mg、AlD.古代火烧孔雀石炼铜的方法属于热分解法中的焦炭法解析利用铝热反应8Al+3Fe3O44Al2O3+9Fe炼铁,反应中氧化剂是Fe3O4,故1 mol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8N A个电子,A正确;大多数金属的冶炼都是利用还原剂或者通电把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只有少数不活泼金属如Pt、Au等单质能直接从其矿物中分离出来,B错误;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态的MgCl2和Al2O3来制备Mg、A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Cl2(熔融)Mg+Cl2↑、2Al2O3(熔融)4Al+3O2↑,C错误;古代火烧孔雀石炼铜的反应为Cu2(OH)2CO32CuO+H2O+CO2↑、2CuO+C2Cu+CO2↑,故属于热还原法中的焦炭法,D错误。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必修2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必修2答案
混在垃圾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浪费。据报道,全国的电池年 消耗量为 30 亿只,因疏于回收而丢失铜 740 吨,锌 1.6 万吨,锰粉 9.7 万吨。另外,普通干电池里含有镉和汞两种元素,这两种元素若污染 了土壤和水源,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就会发生“水俣病”(汞中毒) 和“痛痛病”(镉中毒) ,这两种工业公害病,都在日本发生过,造成 很多人死都很重视废旧电池的回收,如德国的很多商店要 求顾客在购买电池时,同时要把废旧电池交回商店;日本的分类垃圾 箱里有一种专门放废旧电池的黄色垃圾箱,垃圾箱的投入口有三个, 分别标有普通电池、纽扣电池和其他电池。 9. 略

4Al+3O 2 2Al 2O3。
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 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 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 11.7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第七周期,第 VIA 族;金属元 素。
(4) 不 反应
6.(1)Al 2O3+2NaOH=2NaAl2O+H2O (2)NaAlO 2+2H2O+CO2=Al(OH) 3↓ +NaHC3O

(3)2 Al(OH) 3 Al 2O3+3H2O
(4)2Al
消耗能量最多的是第四步。 7.w=76.0%×56×3÷(56 ×3+16×4)=55%
1不正确具有相同分子式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2不正确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有机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必修2答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
P11
6
1.1;1;Cs;Li ;7; 1 ;F;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1)MgCl 2
(2)Br 2
8.下列分子中,哪些是以极性键结合的,哪些是以非极性键结合的
?
(1)F 2 (2)O 2 (3)NH 3
(4 )CH 4 (5)SO 2
8.已知元素 X 、Y 、 Z、 W 的原子序数分别为 6、8、 11、 13,请回答: (1) 它们各是什么元素 ?
(2) 不看周期表,你如何来推断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和族 )?
(3) 写出单质 X、 Z 、W 分别与单质 Y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某同学阅读课外资料时,看到了下列有关锗、锡、铅
10.人体必需的一些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布如下:
请选择你感兴趣的几种元素, 通过查阅资料或访谈等方式, 获取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主 要生物功能的信息,整理获取的资料并与同学交流。
*11 .根据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和元素周期律,思考并回答有关
(1) 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是多少
?
(2) 它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
4.比较下列各组中两种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
(1)Na、 K (2)B 、 Al (3)P、 Cl (4)S、 Cl (5)O 、 S
5.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1)H 3PO4 和 HNO 3 (2)KOH 和 Mg(OH) 2 (3)Al(OH) 3 和 Mg(OH) 2

A.磷 B .钙 C .铁 D.碘
3.下列关于 F、 C1、 Br 、 I 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教的增加而增强
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A .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C .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D .稀有气体元素
3.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 .铍 (Be) 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B.砹 (At) 的氢化物不稳定
C.硒 (Se)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D.氢氧化锶 [Sr(OH) 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
3 种元素性质的描述:
(1) 锗、锡在空气中不反应,铅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氧化铅;
(2) 锗与盐酸不反应,锡与盐酸反应,铅与盐酸反应但因生成的
PBCl 2 微溶而使反应终止;
(3) 锗、锡、铅的 +4 价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
Ge(OH) 4<Sn(OH) 4<Pb(OH) 4
请查找锗、锡、铅 3 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并解释产生上述性质变化的原因。
4.放射性同位素钬
166 67
Ho
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 32 B . 67 C . 99 D .166
5.在
6 3
Li
、7 3
Li
、 23 11
Na、
24 12
Mg、
14 6
C、
14 7
N 中:
(1)

互为同位素;
(2)

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元素。试着向你的家人说明其中卤素的有关性质。
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 锂在空气中燃烧 (2) 钾与水反应
(3) 溴与碘化钾反应 (4) 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 10.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如表中所示,从周期表中找出这四种元素。 (1) 填写下表
(2) 写出这几种元素的单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与乙: 乙与丙: 乙与丁: 11.截止到 1999 年,人们已经发现了 113 种元素,是否可以说我们已经发现了 为什么 ?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1.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是
个,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失去
个电
子;碱金属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卤素原子最外层
的电子都是
个,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得到
个电子;在卤族元素中非金属
性最强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2.查阅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3) 它属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
114 号元素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化学键
1.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①KCl
;② MgCl 2
④N 2
;⑤ H2O
;③ Cl 2

;⑥ CH4

2.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 .NaOH
B. NaCl
C.H 2
D. H2S
3.下列物质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113 种原子 ?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元素的金属性逐

,非金属性逐渐
。该周期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
物呈两性的是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2.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 .单质碘
B.氯化镁
C.溴化钾
D .水
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 .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C .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
D .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
5.共价键与离子键有什么不同 ?请你举例访明。
6.稀有气体为什么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
6.查阅元素周期表,从每个方格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以一种元素为例,将你获得的信息
用图表示出来。
7.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金、银、铜、铁、锌、钛的位置
( 周期和族 ) ,并指出这些元素的核
电荷数。
8.寻找你家中的食品、调味品、药品、化妆品、洗涤剂、清洁剂及杀虫剂等,查阅标签或
说明书, 看一看其中含有哪些元素, 查阅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查阅哪些物品中含有卤族
6.钫是放射性金属元素。 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你能推测出它的某些性质吗 ?如颜 色、状态、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性强弱等。
7.镁和钙是第Ⅱ A 族元素。 (1) 镁和钙都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镁反应缓慢,钙则反应较快。请推测同主族的铍和钡与 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2) 钙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缓慢的反应,所以要把钙保存在密封的容器内。你认为钡应如 何保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