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白云岩2
实习13层控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镜下鉴定可见金属硫化物充填在碎屑粒间胶结物内;有时在碎屑 边缘呈它形粒状结构及溶蚀交代结构。辉铜矿有时为胶结物、胶 结石英砂,有时穿入白云石的结晶环带。黄铁矿普遍为斑铜矿、 黄铜矿交代,但未见辉铜矿交代黄铁矿。 硫同位素富轻硫,δS34均为负值。 岩相特征:含矿层底部的砾岩,东厚西薄,东粗西细,分选差。 含矿层下部的紫色砂岩中长石及粘土较多,有较多水赤铁矿;胶 结物以铁泥质为主。发育大型斜层理,部分地段与浅色砂岩间有 间断面。顶部有泥裂及侵蚀印模。 含矿浅色层以细砂岩为主。碎屑物中有较多石灰岩、白云岩岩屑。 胶结物为白云石及方解石。SW端红层厚,浅色层薄;NE端下红层 薄,浅色层厚,且泥质物增加。浅色砂岩中平行层理及条带状层 理发育。
解理结构 cleavage texture 辉铜矿具两组解理, 一组明显,一组短小不甚清晰。
填隙结构 intersertal texture 斑铜矿(玫瑰色)沿 石英(深灰色)裂隙 或晶隙充填,斑铜矿 集合体边缘氧化为铜 蓝(蓝色)。
广东马口硫铁矿矿床
矿床位于广东省英德县境内。大地构造 单元属华南加里东地槽系南岭地槽东段, 北江复向斜西翼。向西尚有西牛矿田、 红岩矿田(图13-7、13-8)。
矿区地质
中亚段:上部为灰白、青灰、深灰色细粒中厚层长石 石英砂岩。石英及燧石占55%,酸性长石(绢云母化) 及钾长石(高岭土化)占15%,胶结物占30%。呈孔隙 式胶结,也有溶蚀式胶结。长石石英普遍为碳酸盐溶 蚀。为Ⅲ号主要含矿层位。下部为紫红色细粒中厚— 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部分地区常夹浅色砂岩凸镜体。 有铜矿化,为Ⅳ号含矿层位。在西部地区紫色砂岩与 浅色砂岩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底部砾岩呈枝叉 状及凸镜状与砂岩交互出现,多达十余层。砾石成分 为板岩、千枚岩、石英岩、片岩及石英,呈棱角状、 次棱角状,大小不等,分选差,砂质胶结,厚60— 80m(图13-1、图13-2)。
紫阳地质环境概况

紫阳地质环境概况第一节地形地貌紫阳县地处秦巴山区,地形地貌轮廓呈现三山两谷一川特征。
汉江、任河将全县分为大巴山区、米仓山区和凤凰山区,山脉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凤凰山东部有蒿坪川道。
境内万山重叠,地势南高北低。
从地貌上可划分为河谷阶地区、低山区(海拔<1000m),中山区(海拔1000—1800m),高中山区(海拔>1800m)。
河谷阶地区:面积4.6km2,占全县总面积0.22%。
由于河流侵蚀作用强烈,仅在汉江、任河及蒿坪川道谷地两岸局部地段见到残留古阶地。
海拔多在500m以下,阶地长不足1000m,宽100m左右,高度一般为80m左右,厚度2—21m左右。
因分布于河谷岸边,受河水暴涨冲蚀和浸泡,常成为堆积层滑坡软弱带,在大雨诱发下形成岸边小滑坡或岸塌、岸崩。
低山区:面积825km2,占全县总面积37.43%。
主要为汉江、任河等河流两岸地区,海拔573.99—1000m,大部分在800m以下,山势低缓,切割深度一般400m左右。
任河及主要支流两岸,坡度超过35°。
在连阴雨、暴雨诱发下,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成为地质灾害高发区和重灾区。
中山区:面积1261km2,占全县总面积57.22%。
主要为西部的白鹤—潦原和中南部的双桥—界岭地区,海拔1000—1800m,流水深切多呈“V”型狭谷、谷中谷、悬谷。
切割深度600—1000m,以谷狭坡陡山峰尖峭为特点。
耕地多在1500至1700m 以下,1800m以上为森林区。
由于开垦耕作,人类活动频繁,地质灾害频发。
高中山区:面积114km2,占全县总面积5.17%。
主要为东南部一带,海拔1800—2522m,切割深度600—1200m,坡度35°—50°。
多悬崖、尖峭险峰及狭窄沟谷。
区内中山、高中山区沟谷发育,地形陡峻,构造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使岩体破碎,具山大、沟深、坡陡特点。
适宜的地形条件加之充沛降雨量,常发生泥石流灾害。
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篇一: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123四川省峨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习日期:学院:目录一.前沿 (2)1.1交通位置图 (2)1.2地质发展简史 (2)1.3教学实情况 (5)二.地层 (6)2.1地层概述 (6)2.2岩石地层 (6)三.岩石 (7)3.1岩石概述 (7)3.2岩石类型及分述 (7)四.构造 (8)4.1构造概述 (8)4.2褶皱 (8)4.3断层 (9)五.经济、环境、旅游概况 (10)5.1峨眉山经济概况 (10)5.2环境旅游概况 (11)六.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简述 (13)七.结束语 (13)八.参考文献 (14)一.前沿1.1交通位置图峨眉山属邛崃山脉最南支,雄踞于四川盆地西南隅的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主峰万佛顶位于北纬29.59,东经103.48。
峨眉山地区交通较为发达,公路密如蛛网。
北可抵成都,南至西昌,东到乐山,西达洪雅县高庙;成昆铁路在山麓南北穿越,往来十分便利。
1.2地质发展简史1.21峨眉山地质发展简史在早震旦系时(距今约8.5亿年以前)峨眉山还是一片汪洋,早震旦系后期,晋宁运动使峨眉山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一座低平的山。
同时,在地壳深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峨眉山基底岩系,为以后沉积岩盖层的发展演化,起到“地基”作用。
南部到第四系中更新世,峨眉山气候寒冷,进入冰期,晚更新世,气候渐暖,在断陷盆地中沉积山前洪冲层构造。
始新世末期(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印度板块与我国的扬子板块相碰撞,导致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褶皱升起。
峨眉山不断遭受东西向主压应力当发展到喜马拉雅运动后期(距今约300万年左右)时,不可阻挡的震撼,又使峨眉山出现了频繁的新构造,真可谓“大地颤抖,山崩地裂”,其挤压应力以北西——南东方向的分压应力为主,不仅使峨眉山断层规模增大,而且切割到基底的花岗岩体,使峨眉山主体沿断层强烈抬升,最终形成今朝之雄姿,与峨眉平原相对高差达2600余米。
沉积环境判别标志(2-2)

•纵向脊(沟铸型):出现于浊积岩和冲积相–砂岩层面上:–砂岩底面上(铸型):脊与沟铸型•细流痕(渠迹):•压刻痕:沟痕(铸型)、V型痕(铸型)、戳痕(铸型)、弹跳痕(铸型)。
弹跳痕V型痕沟痕:戳痕浊积岩一)物理参数—同生变形构造••负载构造(重荷构造)—火焰状构造•球枕状构造:•包卷层理(旋卷层理):•滑塌构造:见于浊流、潮汐、曲流砂坝等•碟状构造(泄水构造)•砂岩脉和岩床•干裂一)物理参数—暴露成因构造•雨痕和冰雹痕•帐篷构造(锥形构造):–反复干裂收缩成因;–碳酸盐岩中硬石膏水化石膏引起溶蚀或膨胀垮塌而成;–温差效应岩石膨胀性不同而破碎而成;–晶体生长引起岩石膨胀而成;–潮上带、萨布哈环境•晶体印痕与假晶:一)物理参数—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石盐假晶•生物扰动构造一)物理参数—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生物遗迹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特例•叠层石(Stromatolites )波状叠层石柱状叠层石穹状叠层石生物生长或层理构造•SH发育于潮汐与波浪强的地带,延伸方向与海岸线方向垂直,与潮汐和波浪冲刷方向一致;•叠层石群呈带状分布平行于海岸线,单一叠层石缓侧向着岸线、陡侧迎向波浪图5-28 叠层石形态类型分布图5-29 叠层石类型与水深分布•植物根迹•鸟眼构造(窗格或筛状或网状构造、雪花状构造):•因干涸收缩、气泡逃逸、水滴、藻类腐烂、硬石膏溶解、成岩作用等后充填亮晶;•多产于潮上带、潮间带一)物理参数—复合成因构造•层状晶洞构造:–孔洞沿平行于层面并成群出现,底平坦而顶部呈不规则的指状分叉;–孔洞被微晶方解石和亮晶方解石充填;–常见于潮上坪或潮间坪或泥丘等•软体生物腐烂及生物潜穴形成的孔洞;•沉积物失水或生物腐烂引起坍塌而成孔洞;•海底胶结的介壳下面形成遮蔽孔等;•席状裂隙:–可显出示顶构造:孔隙下部为泥晶或硅泥,上部为亮晶、空洞或正延性玉髓、石英;–孔隙充填亮晶方解石——斑马状构造;–形成于潮上带或潮间带气候干湿交替。
三大岩类岩石图片集(2010)_变质岩

一、变质岩1、白云钾长片麻岩2、板岩3、变成砾岩4、变余层状构造5、肠状混合岩6、带状构造7、红色大理岩8、角岩(菊花石)9、蓝色大理岩10、蓝闪石片岩11、榴辉岩12、糜棱岩13、片麻状构造14、千枚状构造15、青金石大理岩16、人造大理岩17、十字石石榴石云母片岩18、石榴石片岩19、石墨红柱石角岩20、天河石伟晶岩21、斜长角闪岩22、条带状混合岩二、沉积岩1、安山岩角砾岩2、白云质石英砂岩3、碧玉岩4、鲕状灰岩5、冰碛砾石6、波痕7、虫孔8、板状交错层理9、粗粒长石石英砂岩10、单成分砾岩11、叠层石12、鲕粒灰岩13、对称浪成波痕14、豆状铝质岩15、豆粒灰岩16、洞穴角砾岩17、缝合线18、复成分砾岩19、钙质砾岩20、硅化豆粒叠层石灰岩21、硅藻页岩22、硅质石英砂岩23、海百合灰岩24、海绿石石英砂岩25、含残余颗粒细晶白云岩26、含硅质微晶生物碎屑灰岩27、含海绿石灰岩28、含石膏假晶的微晶白云岩29、含铜长石石英砂岩30、核形石灰岩31、沸石胶结长石石英砂岩32、粉砂岩(黄土)33、粉砂岩球形风化34、红灰色溶塌角砾岩35、红色薄层细粉砂岩36、花岗岩风化的高岭土37、黄色灰质泥质砂岩38、黄铁矿岩屑砂岩39、黄土中结核40、灰绿色砂质页岩41、灰岩角砾岩42、礁灰岩43、角砾化层纹状微晶白云岩44、角砾状灰岩45、介壳灰岩46、晶屑玻屑细砂岩47、白云质石英砂岩48、竹叶状灰岩1 12/201049、具石盐假晶粉砂岩50、浪成交错层理51、砾屑灰岩52、砾质粗砂岩53、磷块岩54、菱镁岩55、铝土矿56、煤层中的高岭石粘土57、蒙脱石粘土58、锰质岩(菱锰矿)59、内碎屑灰岩60、内碎屑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61、泥晶砂屑生物碎屑灰岩62、泥裂63、泥岩(含植物化石)64、具虫孔的粗粉砂岩65、泥质长石砂岩66、泥质石英砂岩67、泥质岩68、凝灰质砂岩69、砂质灰岩70、砂质砾岩71、珊瑚礁灰岩72、深灰色微晶灰岩73、深灰色粘土页岩74、生物碎屑灰岩75、石灰岩76、石灰岩砾岩77、石英砂岩78、水泥灰岩79、水平层理80、水平层理及冲刷面81、水云母白云母细粉砂岩82、铁质长石砂岩83、铁质砂岩84、细砾岩85、细晶白云岩86、竹叶状灰岩87、紫色泥岩88、紫色泥质页岩(贺兰石)89、铁质石英砂岩90、纹层状泥质粉砂岩91、细粒岩屑砂岩92、铁质岩93、碳质页岩94、长石砂岩95、长石石英砂岩96、硬砂岩97、硬砂质粗粉砂岩98、硬砂质岩屑砂岩99、硬质粘土100、原生色101、云质石英砂岩102、藻豆灰岩103、粘土104、云质胶结岩屑砂岩105、油页岩106、页岩107、中型弯曲流水波痕三、岩浆岩1、粗安岩2、纯橄榄岩3、层状玄武岩4、层凝灰岩5、玻屑凝灰岩6、斑状霞辉岩7、斑状金伯利岩8、斑状花岗岩及暗色包体9、斑状花岗岩10、草绿色霞石正长岩11、斑状花岗岩及暗色包体12、斑状花岗岩13、闪长玢岩14、熔岩角砾岩15、熔结凝灰岩16、熔岩17、气孔状玄武岩18、凝灰岩19、霓霞正长岩20、霓霞钠辉岩(暗霓霞岩)21、松脂岩22、文象伟晶岩23、斜长玢岩24、斜闪煌斑岩25、伊丁玄武岩26、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27、萤石黄玉花岗岩28、杏仁状玄武岩29、珍珠岩30、异剥辉石岩31、花岗岩32、环斑花岗岩33、辉长岩34、辉石安山岩35、角闪安山岩36、凝灰岩2 12/201037、荆棘状玄武岩38、流纹岩39、熔结凝灰岩40、绳状玄武岩41、闪长岩42、霓霞正长岩43、安山玢岩44、正长岩45、正长斑岩46、白岗岩47、中细粒花岗岩48、致密状玄武岩49、白榴石霞石正长岩50、斑状花岗岩51、白云母正长岩52、云霞正长岩53、正长石化闪长岩54、黝方石响岩55、粗面安山岩56、粗粒花岗岩57、二长斑岩58、二长辉绿岩59、二辉橄榄岩60、方解石碳酸岩61、粗粒橄榄辉长岩62、粗面岩63、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64、粗粒霞石正长岩65、灰绿色次安山岩66、黑云母正长岩67、霏细岩68、黑云母霞石正长岩69、含石榴子石闪长玢岩70、橄榄辉长苏长岩71、更长环斑花岗岩72、花岗岩73、杏仁安山岩74、斜辉辉橄岩75、斜闪煌斑岩76、玄武岩球形风化77、粗面岩78、浮岩79、二辉橄榄岩80、白榴石响岩81、星叶石正长岩82、粗安质火山角砾岩83、花岗斑岩84、斜长岩85、石英闪长岩86、石英闪长岩87、石英角闪二长岩88、辉绿岩89、辉绿玢岩90、辉石闪长岩91、辉石橄榄岩92、辉石角闪石岩93、辉石玢岩94、辉石安山岩95、辉石粗安岩96、斜长玢岩97、斜长橄榄岩98、细粒辉长岩99、霞石正长岩100、响岩质碱玄岩101、透辉石岩102、伟晶岩103、细粒白云母花岗岩104、细粒霓霞正长岩105、石英正长岩106、石英粗面岩107、闪叶石正长岩108、蛇纹石化橄榄岩109、蚀变黑云母碳酸岩110、碳酸岩化金云母透辉石金伯利岩111、火山弹112、火山熔岩113、火山碎屑岩114、假白榴石响岩115、火成白云岩116、假白榴石响岩质碱玄岩117、碱性玄武岩118、碱性辉绿岩119、尖晶石二辉橄榄岩120、碱性正长岩121、角闪正长岩122、角闪安山岩123、角闪粗安岩124、角闪辉长岩125、金伯利岩126、金伯利岩岩球127、金伯利角砾岩128、绿泥石化辉长岩129、绿泥石化角闪二长岩130、角闪石岩131、晶洞构造132、晶屑凝灰岩133、流纹角砾岩134、巨晶纯橄榄岩135、碱玄岩136、霓辉石正长岩137、霓石钠铁闪石正长岩138、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139、钠黝帘石化霞石正长岩3 12/2010一、变质岩1、白云钾长片麻岩岩石名称:白云钾长片麻岩英文名称:Muscovite-K-feldspar gneiss颜色:浅灰白构造:片麻状构造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石英、钾长石、白云母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北京密云采集人:周汉文采集时间:1990.9.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无号第 1 页,共 296 页12.20102、板岩岩石名称:板岩英文名称:Slate颜色:灰构造:板状构造结构:隐晶结构主要成分:粘土矿物,石英,绢云母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或接触变质岩)产地:河北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63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121-0-3第 2 页,共 296 页12.20103、变成砾岩岩石名称:变成砾岩英文名称:Metamorphogenic conglomerate颜色:灰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角砾状结构主要成分:石英质角砾,石英质基质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西澳洲杰克丘陵采集者:游振东采集时间:1988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241-2-4第 3 页,共 296 页12.20104、变余层状构造名称:变余层状构造英文名:Palimpsest strata所属岩石:角闪石大理岩特点:暗色矿物角闪石和浅色矿物方解石分别呈层状集中成因:两种成分不同的互层状沉积岩(如石灰岩和泥质岩)经较强变质重结晶形成产地:河北建屏采集者:北京地院采集时间:1957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121-0-1第 4 页,共 296 页12.20105、肠状混合岩岩石名称:肠状混合岩英文名称:Ptygmatic migmatite颜色:深灰构造:香肠状构造结构:基体柱-粒状、脉体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石英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北京西山采集人:周汉文采集时间:1988.10.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C126第 5 页,共 296 页12.20106、带状构造名称:带状构造英文名:Banded structure所属岩石:角闪斜长片麻岩特点:暗色矿物角闪石分布疏密相间而成带成因:变质原岩成分不均匀,造成变质矿物分布也不均匀产地:四川攀枝花采集者:朱忠一采集时间:1985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1211-5-1第 6 页,共 296 页12.20107、红色大理岩岩石名称:红色大理岩英文名称:Red marble颜色:浅橙红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粗粒变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俄罗斯滨贝加尔湖采集人:桑隆康采集时间:1994.8.存放地点:教学8、角岩(菊花石)岩石名称:角岩(菊花石)英文名称:hornfels颜色:深黑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变斑晶呈菊花瓣状放射状排列),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基质青金石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产地:湖北恩施采集人: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采集时间:1991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无号岩石名称:蓝色大理岩英文名称:Blue marble颜色:淡蓝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俄罗斯滨贝加尔湖采集人:桑隆康采集时间:1994.8.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224-0-10岩石名称:蓝闪石片岩英文名称:Glaucophane schist颜色:浅灰构造:片状构造结构:细粒鳞片变晶结构主要成分:蓝闪石、白云母、绿泥石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湖北黄陂岩石名称:榴辉岩英文名称:Eclogite颜色:暗褐绿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成分:石榴字石、绿辉石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湖北英山采集人:张泽明采集时间:1996.10.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551岩石名称:糜棱岩英文名称:Mylonite颜色:灰红构造:眼球、纹理状构造结构:糜棱结构主要成分:长石、石英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产地:湖北黄陂采集人:钟增球采集时间:1996.8.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无号名称:片麻状构造英文名:Gneissic structure所属岩石:角闪钾长片麻岩特点:柱状暗色矿物在粒状浅色矿物的背景中呈断断续续的定向排列成因:中酸性火山岩或长石砂岩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由变质重结晶形成产地:北京周口店采集者:北京地院采集时间:1957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122-5-名称:千枚状构造英文名:Phyllitic structure所属岩石:绿泥绢云千枚岩特点:岩石表面有强丝绢光泽,断面呈微片理状成因:重结晶形成的绿泥石、绢云母等微小片状矿物在高压下定向排列产地:山西五台采集者:刘如民采集时间:1978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212-0-215、青金石大理岩岩石名称:青金石大理岩英文名称:Lazurite marble颜色:深蓝(青金石)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粗粒变晶结构主要成分:青晶石、方解石所属岩类:变质岩\气液变质岩产地:俄罗斯滨贝加尔湖采集人:桑隆康采集时间:1994.8.存放地点:教学16、人造大理岩岩石名称:人造大理岩英文名称:Artificial marble颜色:浅灰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角砾状结构主要成分:天然碎石,树脂填料所属岩类:人造建材\人造石料产地:广东采集者:翎达石材公司采集时间:200117、十字石石榴石云母片岩岩石名称:十字石石榴石云母片岩英文名称:Staurolite-garnet mica-schist颜色:淡褐灰构造:片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鳞片变晶结构主要成分:云母、石榴石、十字石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山西繁峙采集人:桑隆康采集时间:1986.9.存放地点:教学18、石榴石片岩岩石名称:石榴石片岩英文名称:Garnet schist颜色:深灰构造:片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鳞片变晶结构主要成分:变斑晶石榴子石,基质云母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或接触变质岩)产地:大别山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采集时间:2001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无号19、石墨红柱石角岩岩石名称:石墨红柱石角岩英文名称:Graphite-andalusite hornfels颜色:深灰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基质角岩结构主要成分:石墨、红柱石(菊花石)、石英所属岩类:变质岩\接触变质岩产地:北京西山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B547320、天河石伟晶岩岩石名称:天河石伟晶岩英文名称:Amazonite pegmatite颜色:翡翠绿(天河石)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伟晶结构主要成分:天河石(一种富铷、铯的微斜长石)所属岩类:变质岩\混合岩产地:俄罗斯滨贝加尔湖采集人:桑隆康采集时间:1994.8.存放地点:教学21、斜长角闪岩岩石名称:斜长角闪岩英文名称:Amphibolite颜色:黑灰构造:条带状构造结构:细粒变晶结构主要成分:斜长石、角闪石所属岩类:变质岩\区域变质岩产地:河南登封采集人:钟增球采集时间:1985.9.存放地点:教学编号:教52822、条带状混合岩岩石名称:条带状混合岩英文名称:Striped migmatite颜色:浅褐黄构造:条带状构造结构:中晶结构主要成分:长石、石英、黑云母所属岩类:变质岩\混合岩产地:河北行塘采集者:中国地质大学教工采集时间:1982存放地点:博物馆编号:博C3251-3-4。
岩性名称序号对应表

序号花纹名称1砾2漂砾3岩块、碎屑4砾石5砂砾石6角砾7砂姜8砂9中砂10粗砂11细砂12黄土13红土14粘土15钙质粘土16碳质粘土17有机质粘土18蠕虫状粘土19淤泥20淤泥质粘土21冰水泥砾22贝壳层23植物堆积层24人工堆积25化学沉积26亚粘土27亚砂土28填筑土29角砾岩30砂质角砾岩31泥质角砾岩32钙质角砾岩33硅质角砾岩34铁质角砾岩35砾岩36粗砾岩37中砾岩38细砾岩39含角砾砾岩40砂质砾岩41砂砾岩42石英砾岩43复成分砾岩44钙质砾岩45硅质砾岩46凝灰质砾岩47冰碛砾岩48砂岩49含砾砂岩50粗砂岩51角岩55长石石英砂岩56海绿石砂岩57复成分砂岩(杂砂岩)58石英杂砂岩59长石石英杂砂岩60长石杂砂岩61粉土粉砂质砂岩62泥质砂岩63钙质砂岩64凝灰质砂岩65含铁砂岩66含铜砂岩67含磷砂岩68含油砂岩69粉砂岩70含砾粉砂岩71含泥粉砂岩72泥质粉砂岩73钙质粉砂岩74凝灰质粉砂岩75 铁质粉砂岩76含碳质粉砂岩77含钾粉砂岩78巨厚层状79厚层状80中层状81钙质页岩82硅质页岩83碳质页岩84含碳质页岩85凝灰质页岩86铁质页岩87铝土页岩88含锰页岩89含钾页岩90沥青页岩91油页岩92粘土岩(泥岩)93砂质泥岩94粉砂质泥岩95含砂泥岩96高岭石粘土岩97伊利石粘土岩98蒙脱石粘土岩99绿泥石-国标伊利石泥岩100灰岩101灰岩建造102薄层灰岩103砂质灰岩104泥质灰岩105砾屑灰岩109生物屑灰岩110颗粒灰岩111砾泥灰岩112鲕状灰岩113薄纹层灰岩114钙壳灰岩115核形石灰岩116泥晶灰岩117亮晶灰岩118礁灰岩119礁屑粒泥灰岩120礁碎块灰岩121障积灰岩122包粘灰岩123骨架灰岩124铁质灰岩125锰质灰岩126硅质灰岩127白云质灰岩128碳质灰岩129沥青质灰岩130含燧石结核灰岩131条带状灰岩132竹叶状灰岩133瘤状灰岩134豹皮状灰岩135泥灰岩136白云岩137颗粒白云岩138鲕状白云岩139砂质白云岩140泥晶白云岩141亮晶白云岩142泥质白云岩143灰质白云岩144砾屑白云岩145砂屑白云岩146粉屑白云岩147角砾状白云岩148未分超基性岩149橄榄岩150镁铁橄榄岩151纯橄榄岩152角砾云母橄榄岩(金伯利岩) 153辉石橄榄岩154橄榄辉石岩155辉橄岩(橄辉岩)156辉石岩157二辉岩158紫苏辉石岩159古铜辉石岩162透辉石岩163角闪石岩164角闪辉石岩165角闪紫苏辉石岩166角闪二辉岩167角闪透辉石岩168石榴子石橄榄岩169煌斑岩170钾镁煌斑岩(橄榄金云火山岩) 171黄长煌斑岩172未分超基性喷出熔岩173苦橄岩174苦橄玢岩175玻基橄榄岩(又称麦美奇岩) 176玻基辉橄岩177玻基纯橄岩178未分基性岩179斜长岩180石英斜长岩181苏长岩182辉长岩183含长辉岩184含长紫苏辉石岩185含长二辉岩186含长透辉石岩187二辉辉长岩188橄榄辉长岩189玢岩190辉长玢岩191辉绿岩192辉长辉绿岩193辉绿辉长岩194石英辉绿岩195辉绿玢岩196未分基性喷出熔岩197玄武岩198苦橄玄武岩199橄斑玄武岩200辉斑玄武岩201拉斑玄武岩202粗面玄武岩203杏仁状玄武岩204方沸玄武岩205伊丁玄武岩206碱玄岩207细碧岩208中性岩未分209二长岩210二长斑岩211闪长岩212辉长闪长岩213辉石闪长岩216二长闪长岩217正长闪长岩218闪长玢岩(又称闪长斑岩)219正长岩220碱(性)长正长岩221角闪正长岩222辉石正长岩223黑云母正长岩224英辉正长岩226未分中性喷出熔岩227玄武安山岩228安山岩229辉石安山岩230角闪安山岩231黑云母安山岩232安山玢岩(又称安山斑岩)233英安岩234角斑岩235未分酸性岩类(中酸性岩)236石英闪长岩237石英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 238石英二长闪长岩239英云闪长岩240花岗闪长岩241堇青花岗闪长岩242花岗闪长斑岩243花岗岩244碱长花岗岩245角闪花岗岩246紫苏花岗岩247更长环斑花岗岩248黑云母花岗岩249白云母花岗岩250二云母花岗岩251正长花岗岩252斜长花岗岩(又称奥长花岗岩) 253二长花岗岩254白岗岩255花岗斑岩256花斑岩257石英二长岩258石英正长岩259石英碱长(性)正长岩260石英碱长岩261环斑花岗岩262晶洞花岗岩263未分酸性喷出熔岩264流纹英安岩265流纹岩266流纹斑岩267石英斑岩268碱流岩271石英霏细岩272珍珠岩273松脂岩274黑曜岩275浮岩276石英角斑岩277石英钠长斑岩278未分碱性岩279霞石正长岩280霞石正长斑岩281霞斜岩282霓霞岩283霓辉岩284碳酸岩285方解石碳酸岩286白云石碳酸岩287稀土碳酸岩288霞石岩289斑霞正长岩290云霞正长岩291橄榄霞石岩292钠长斑岩293未分碱性喷出熔岩1 294粗面岩295辉石粗面岩296角闪粗面岩297黑云粗面岩298石英粗面岩299粗面斑岩300安粗岩301安粗斑岩302响岩303霞石响岩304白榴石响岩305黝方石响岩306板岩307钙质板岩308硅质板岩309砂质板岩310碳质板岩311凝灰质板岩(中性) 312绢云板岩313绿泥板岩314空晶板岩315红柱石板岩316千枚状板岩317千枚岩318钙质千枚岩319石英千枚岩320绢云千枚岩321绿泥千枚岩322绢云绿泥千枚岩326斜长角闪片岩327黑云片岩328二云片岩329绿泥片岩330石墨片岩331石榴片岩332阳起片岩333十字片岩334红柱片岩335堇青片岩336蓝闪片岩337滑石片岩338蛇纹片岩339橄榄片岩340斜长绿泥片岩341角闪石英片岩342榴云片岩343蓝晶矽线片岩344十字黑云片岩345钠长绿泥片岩346硬绿云母片岩347白云石绿泥片岩348阳起蛇纹片岩349绿帘石黑云片岩350含蓝晶石黑云片岩351蓝晶黑云片岩352角闪石榴云母片岩353花岗片麻岩354正片麻岩355副片麻岩356片麻岩(不分正副)357钾长片麻岩358黑云钾长片麻岩359白云母钾长片麻岩360二云钾长片麻岩361角闪钾长片麻岩362辉石钾长片麻岩363矽线钾长片麻岩364二长片麻岩365斜长片麻岩366角闪斜长片麻岩367十字黑云片麻岩368矽线二云片麻岩369蓝晶云母片麻岩370榴云片麻岩371麻粒岩372蓝晶石正长麻粒岩373紫苏辉石长英麻粒岩374辉石麻粒岩375透辉石培长石麻粒岩376紫苏麻粒岩380黑云变粒岩381紫苏钠长变粒岩382斜长角闪变粒岩383榴辉变粒岩384橄榄变粒岩385大理岩386大理岩化灰岩387白云石大理岩388白云质大理岩389菱镁石大理岩390含石英大理岩391钠长大理岩392硅灰石大理岩393石墨大理岩394含磷大理岩395磷灰石大理岩396蛇纹石大理岩397滑石大理岩398绿帘石大理岩399方柱石大理岩400透闪石大理岩401阳起石大理岩402黝帘石大理岩403符山石大理岩404石榴石大理岩405石榴石辉石大理岩406镁橄榄石大理岩407透辉石大理岩408透辉石硅灰石大理岩409镁橄榄石透辉石大理岩410角岩(不分)411云母角岩(不分)412绢云母角岩413堇青石黑云母角岩414红柱石黑云母角岩415长英角岩(不分)416矽线石角岩417红柱石角岩418钙质角岩(不分)419符山石硅灰石角岩420硅灰石角岩421基性角岩(不分)422透辉石角岩423石榴石透辉石角岩424镁质角岩(不分)425紫苏辉石角岩426矽卡岩(不分)427钙质矽卡岩Csk428镁质矽卡岩Msk429变流纹岩430变安山岩433变质砂岩434变质砾岩435长石石英岩436石英岩437刚玉岩438硬玉岩439矽卡岩化440压碎角砾岩(包括断层角砾岩,构造角砾岩) 441磨砾岩442碎裂岩443碎裂岩化花岗岩444碎裂岩化灰岩445碎斑岩446碎粒岩447碎粉岩448混合岩449渗透状混合岩450眼球状混合岩451香肠状混合岩452条纹(痕)状混合岩453条带状混合岩454雾迷状混合岩455均质混合岩456混合花岗岩457榴辉岩458榴闪岩459磁铁石英岩460冲积相461洪积相462冲积洪积相463河流相464坡积相465残积相466风积相(砂)467黄土468沙漠相469三角洲相470冰碛相471冰水堆积472湖积相473海积相474沼泽堆积相475化学堆积相476火山堆积相477生物堆积相478砂砾岩建造479砂岩建造480长石砂岩建造481481 砂页岩建造-国标0705004482482 页岩建造-国标0705005483483 硅质岩建造-国标0705006484484 白云岩建造-国标0705008487487 火山碎屑岩建造-国标0705011 488细碧-国标角斑岩建造489红色建造490介壳灰岩建造491珊瑚礁相建造492笔石页岩建造493含盐建造494膏盐建造495含铜建造496含磷建造497含赤铁矿建造498含锰建造499粘土质建造500含煤建造501含油页岩建造502块状赤铁矿矿石503浸染状含铜花岗闪长岩矿石504氧化矿体505基性岩、超基性岩风化壳506半固定沙漠507戈壁508新月形沙丘沙丘链509复合新月形沙垄、沙丘链510灌木沙堆511库中多余?-国标暂无512古河漫滩513巨砾岩514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15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16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17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18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19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20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21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22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23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24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25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26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27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28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29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30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31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32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33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34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35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36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37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38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41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42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43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44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45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46用色标准花纹仅供调整颜色参数用547珊瑚滩波状沙丘(新月形)548多垄沙地549多小丘沙地550沙砾地、戈壁滩551沙砾滩552淤泥滩553可通行沼泽554不可通行沼泽555盐碱沼泽;依比例盐田556沙泥滩557红树林滩558558 空白559559 空白560560 空白561561 空白562562 空白563563 空白564564 空白565565 空白566566 空白567567 空白568568 空白569569 空白570570 空白571571 粉细砂572572 有机质亚粘土573573 有机质粘土574574 淤泥质亚粘土。
整理岩性代号

9 砂岩 Ss 36
辉长岩 玄武岩 橄榄岩 辉岩 玢岩 细晶岩 伟晶岩
ν3 K
白垩系 30 γ3 古古代花岗岩
β σ ψι μ ι ρ
4 5 6 7 8 9
J-K I3-J1
P2 P1 C2-3 C2
侏罗系-白垩 三叠系系上-侏
上 二叠系上统
二叠系下统
石炭系中-上
石炭系中
31 γ5
32 33
γγδ6
26 粗面岩 τ 53 断层泥 Fc 26 And3 前泥盆系
27 闪长岩 δ 54 断层角砾 Fbr 27 Ar
太古代
6
13 石膏岩 Gy 40 角页岩 Hf 13 D1 泥盆系下统 40 δ5 中生代闪长岩
14 盐岩 Rs 41 板岩 Sl 14 S2 志留系上统 41 δπ 闪长斑岩
15 含结核层 Co 42 千枚岩 Ph 15 S1 志留系下统 42 ν
辉长岩
16 蛋白土
Os
43
炭质千枚 岩
cPh
16
O3
奥陶系上统 43 ξπ
34 γ3π
35 γ3π
5
36 βμ
中古代花岗岩
新古代花岗岩 古生代花岗闪长 加里东岩期花岗斑 燕山印岩支花岗斑
岩 辉绿岩
10 砾岩 Cg 37 煌斑岩 χ 10 C1 石炭系下 37 δ2 元古代闪长岩
11 角砾岩 Br 38 斑岩 π 11 D3 泥盆系上统 38 δ3 早古生代闪长岩
12 煤层 Cb 39 混合岩 Mi 12 D2 泥盆系中统 39 δ4 晚古生代闪长岩
1 页岩 Sh 28 闪长斑岩 δπ 1 N2 第三系上新统 28 γ1 太古代花岗岩
2 炭质页岩 cSh 29 安山岩 α 2 E2 第三系始新统 29 γ2 元古代花岗岩
碳同位素2

可以看出,这些矿床的总碳同位素组成都落在 岩浆碳的范围内。这和氢、氧同位素研究得出 的这些矿床的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的结论是 一致的。 此外,据穆治国等 (1981)研究,漂塘钨矿床中 层解石的δ13C值都低于-5.5‰,方解石的δ13C 值都高于-5.5‰。两者的成分都是碳酸钙,但 由于层解石的形成温度高,因而在温度较低条 件下形成的方解石便相对富集13C。
(2) 热液氧逸度的降低 Pine Point矿床在 整个成矿过中,热液的总碳同位索组成 是稳定的。但由于晚期热液氧逸度降低, 因而热液中甲烷的数量增加,12C富集在 甲烷中, CO2则富集13C,从而导致晚期 形成的碳酸盐矿物具有较高的正δ13C。
(3) 其 他 源 区 中 富 13C 的 碳 的 加 入 Bluebell , Sunnyside , Darwin , Casapalca等矿床,有的赋存在石灰岩中, 有的赋存在有石灰岩出露的区域内。在 这些矿床中,成矿作用晚潮均有大气降 水参与。这种水在富13C的石灰岩中对流 循环时,将石灰岩中的13C带入成矿溶液, 这使热液的总碳同位素组成发生变化, 导致晚期碳酸盐矿物相对富集13C。
H. Ohmoto(1972)在这方面作了详细的研 究,他的结论是:热液碳酸盐矿物的碳 同位素组成取决于热液的总碳同位素组 成以及矿物沉淀时热液的温度、氧逸度、 酸碱度和阳离子浓度的变化特征。
氧逸度主要影响热液中合碳组分的氧化-还 原状态。 在高氧逸度情况下,热液中大多数碳以氧化 碳形式出现,CH4(水溶)可以忽略不计。在这 种高氧逸度条件下形成的碳酸盐矿物的δ13C 值与热液的总碳同位素组成相似。 当热液氧逸度降低时,CH4 (水溶)的数量迅 速增加。由于CH4 强烈富集 12C,因而所形成 的碳酸盐矿物便明显富集 13C,δ13C值可高达 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调整白云化作用的基本特色: 形成条件:潮湿多雨;地表及近地表(有 雨水补充,周期性抬升更有利);交代作 用发生于淡水下渗过程中(潮下带) 镁质来源:先期沉积物中的镁质 交代特色:低盐度、低镁钙比的孔隙溶 液下渗交代先期沉积物;交代产物白云 石晶体较粗大(粗粉晶、细晶);可破坏原 有结构与构造(受混合带控制);常周期性 交互产出。
粗粉晶白云岩,山东汶南,奥陶系,(-)×34
15
细粉晶白云岩,江苏徐州,马家沟组,(-)×34
16
3、具有交代结构或白云化结构的白云岩: 所谓白云化交代结构,即指后来的白云石晶体交代 原先的各种结构组分,如交代内碎屑、鲕粒、生物组分等 所形成的结构。 交代作用的的镜下标志主要有: ①矿物假象,即被交代矿物的原始成分虽已被交代, 但其晶体外形仍较好保存的现象(同于变质岩中的交代假 像结构); ②幻影构造,即矿物受到强烈的交代作用,原矿物颗 粒的成分和内部结构甚至其边缘均已消失,但其内部的包 裹体或其他难被交代的组分尚残存而显示原矿物的模糊轮 廓,则称“幻影”,如硅化缅粒、强白云化岩石中的生物 骨壳等;
44Βιβλιοθήκη 六、控制白云石结晶的因素——淡水白云石 (化) 控制白云石结晶的因素:福克和兰德(Folk and Land,1975)在对各种环境中的白云石结晶 作用进行研究之后,提出控制白云石结晶作用的主 要因素为溶液的Mg/Ca比率、盐度和结晶速度。 1、白云石是一种高度有序而很难形成的矿物, 因此结晶速度快、盐度较高和Mg/Ca 比较大不利 于白云石形成。
38
四、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Dorag dolomitization) 对于广泛分布的陆表海陆棚或构造高地中共生的 白云岩,其中没有蒸发矿物或蒸发岩,也缺乏潮上 标志,用高镁钙比率的超盐度卤水的白云石化模式 不能解释。 巴迪奥扎曼尼(Badiozamani,1973)提出了 大气淡水和海水混合的白云石化作用机理。 根据实验(图16-12)15%~30%的海水与地下 淡水混合,将会使方解石不饱和,而对白云石则会 增强其饱和度,这样在盐度降低而Mg/Ca比值乃保 持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引起白云石化作用(图4)。
25
一、原生沉淀作用
人们最关心的是在近代碳酸盐沉积物中,是否有 真正的原生白云石,即是否真正有以化学沉淀的方式 从水体中直接沉淀出来的白云石。现在,常温常压的 条件下,在实验室中尚未合成出真正的化学计量白云 石。 澳大利亚南部考龙泻湖中和美国加利福尼亚深泉 盐湖中的白云石。
26
澳大利亚南部考龙泻湖中的白云石是在水很咸、 PH值很高、植物很茂盛的地方形成的。
18
分类命名方法:
①交代结构不发育,交代成因白云石数量少(<50%), 则按石灰岩的名称主名,前加“白云化”为修饰; ②白云化强烈,白云石数量大于50%,但原灰岩结构 残余明显可辩认者,称残余“××结构”灰质白云 岩;如有些白云岩是由颗粒石灰岩白云化形成的, 但颗粒(缅粒、内碎屑等)轮廓仍清晰可见。应按 照晶粒大小命名,或者加上“残余”修饰语,如残 余颌粒石灰岩、残余破屑白云岩等。 ③交代作用十分强烈,无残余结构者,按晶粒白云岩 命名。
42
五、调整白云石化作用(Adjustment dololitization)
古德尔和加曼(Goodelll and Garman,1969)
研究巴哈马滩安德罗斯岛苏必利尔井的资料后提出的。
在大气水影响下,原来的碳酸盐沉积物的成分(文石、
高镁方解石),经过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在化学成 分或矿物成分上进行重新组合或调整,使原来的碳酸 盐沉积物发生白云石化。
19
20
白云石交代砾屑和砂屑,徐州,上寒武统,(-)×34
21
白云石交代棘皮动物屑,徐州,上寒武统,(-)×34
22
白云石交代鲕粒,鲕粒全部被白云石取代,粒间未白云 石化,徐州,上寒武统,(-)×34
23
云斑,白云石交代泥晶灰岩,白云石呈斑块状富集,即 所谓的“豹皮状”,徐州,上寒武统,直拍,×12
8
鲕粒白云岩,鲕内鲕间孔隙发育,四川石柱,中寒武统, (-)×70
9
2、交代作用十分彻底的次生交代(成因的)白云岩, 及重结晶白云岩(具晶粒结构的白云岩) 按照晶粒大小进行分类命名,如泥晶白云岩、粉晶 白云岩、细晶白云岩、中晶白云岩、粗晶白云岩等,其 划分标准在不同的分类系统中有常有一定的差异。
奥尔德曼和斯金纳(Alderman and Skinner, 1957)曾注意到,孤立的湖水由于慢慢下沉的细而白 的沉淀物的影响,有时竟然变白了。 这种很细的白色悬浮物已被确定是高镁方解石和 富钙白云石的混合物。这些方解石和白云石大都不是 化学计量成分的。方解石的成分范围为Ca77Mg23到 Ca93Mg2,白云石的成分范围为Ca50Mg50(化学计 量的白云石)到Ca56Mg44(原白云石)。
其中细晶白云岩、中晶白云岩、粗晶白云岩等表面 常是砂糖状,故又称为砂糖状白云岩。
按照晶粒大小分类是纯描述性的,不仅适用于次生 白云岩,也适用于沉积成因及重结晶的白云岩。
10
教材(赵澄林等)的方案
11
12
粗-中晶白云岩,安徽准南,上寒武统-下奥陶统, (+)×34
13
细晶白云岩,白云石晶形很好,安徽准安,土坝组,(-) ×34 14
45
例如,在蒸发条件下,虽然有高浓度的 Ca2+,Mg2+,CO32一离子,即难以结晶成对晶格构造要 求严格的白云石,而形成晶格构造较简单的文石。只 有在盐度很高的溶液中,Mg,Ca比率也很高,才有 可能形成不大有序的富钙的原白云石。
17
③交叉切割现象 即矿物或颗粒被自形晶体或镶嵌 结构的晶体切割或溶(侵)蚀(类似于交代网格结构); ④残留的被交代矿物的包体 即零星分布在新生成 的交代矿物之中的被交代矿物的细小残余,残留矿物 包体表示外面矿物是交代矿物,被包裹的矿物是被交 代矿物(同于变质岩中的交代残余结构)。 ⑤交代结构的白云石常呈晶形较好的、具环带或污 浊核心的菱形晶体(称亮边雾心结构),部分白云石 相对集中形成“云斑”,白云石中的常有方解石(石灰 岩)的残余体。 ⑥与交代结构相伴生的,还常有一些交代构造现象, 如在部分白云化的石灰岩中,白云石菱形体常沿缝合 线或裂隙发育;沿岩层走向,常见白云岩与石灰岩的 界限突然变化,有时这一界限还常切穿层理等。
39
8 6 4
饱和程度
白
石 云
方 解 石
2 1 白云 化作 用
过饱 和 不饱 和
0 -0.2 -0.4 -0.6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海水 %
图16-12 地下水与海水的混合液对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程度的影响(据巴迪奥札曼尼,1973)
请注意:5%的海水与95%的地下水的混合液,对白云石已饱和了,但对方解石 则布饱和;30%的海水与70%的地下水的混合液,对白云石已过饱和许多倍, 但对方解石仍不饱和。因此,在海水为5~30%的混合液中,将发生方解石被白 云石交代,即白云石作用。海水为平均海水。地下水为墨西哥尤卡坦的地下水 40 。
24
第二节
白云岩(石)生成作用
白云岩成因问题,主要是白云岩生成机理问题。 碳酸盐岩石学中最复杂、争论时间最久、最难 解决的问题之一。近二、三十年来,由于X射线衍射 等新技术的应用,在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中发现了大 量的白云石。通过这些正在形成的白云石的大量的 实际观察和研究,相继出现了一些崭新的白云化学 说,这就为解决白云岩的成因问题提供了前提。一 些主要的学说或机理简述如下。
27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深泉湖,面积约 13 km2。常年的浓盐水约占湖面积的三分之二。在此湖 的底部沉积物中,广泛地分布着白云石。 此白云石晶体大都小于lμm。与其共生的矿物有 方解石、文石、无水芒硝、石盐等,这些矿物大都呈 环带从湖边缘到中心分布。白云石的14C年龄表明, 较粗的年龄较大。这些白云石的生长速度为0.05~ 0.09μm/千年。这一速度与其他大多数的盐类矿物 的生长速度相比,显然是太慢了。 内部是化学计量的白云石,其外部则是富钙的。 这些资料都表明,是在沉积物一水界面处,通过交代 作用生成的。这一交代作用所需要的时间为几十年或 几百年。这一交代作用可称为同生交代作用或同生白 云化作用。
28
二、毛细管浓缩作用或蒸发泵作用
——准同生白云化作用
潮上带蒸发泵
陆源地下水 平均高潮面 潮源地下水
图16-10潮上萨布哈蒸发泵白云石化机理
29
根据现代热带地区的波斯湾南岸及巴哈马地区的 潮上带,在其表层碳酸盐沉积物中正在进行着准同生 的白云化交代作用而提出的机理。 在波斯湾南岸潮上萨布哈(SabHa)蒸发作用很 强,广泛发育白云石化作用。许靖华,西根撒勒( Hsu and Siegenthaler,1969)称其为蒸发泵作用。 他们认为海水是由于萨布哈潮上带蒸发泵作用,从泻 湖侧向被抽汲入潮上的沉积物内,通过强蒸发作用和 石膏及文石沉淀,使孔隙水Mg/Ca比值提高而引起 白云石化 。 阿拉伯语“萨巴哈”就是指的这种潮上的盐沼地 。
34
35
36
37
渗透回流白云化作用的基本特征: 形成条件: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高盐高 镁钙比溶液形成于潮间及潮上带(暴露地 表);交代作用发生于潮下带 镁质来源:经毛细管作用由海水供应 交代特色:高盐度、高镁钙比的孔隙溶液 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异地交代先期沉积物; 交代产物白云石晶体较细小(微晶、粉晶、 粗粉晶、)(较蒸发泵作用的白云石略 粗);基本不破坏原有结构与构造。
云石壳就是这样生成的。
32
毛细管浓缩作用或蒸发泵作用基本特色: 形成条件:潮间及潮上带(近海的暴露的地 表);气候干燥、蒸发量大; 镁质来源:经毛细管作用由海水供应 交代特色:高盐度、高镁钙比的孔隙溶液 就地交代先期沉积物; 交代产物白云石 晶体细小(隐、微晶);不破坏原有结构与 构造;常有石膏等蒸发矿物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