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工作常规要求细则doc资料
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常规行为细则

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常规行为细则(试行)第一部分总则一、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增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特制定本《细则》。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保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每日保教活动的总和,是幼儿和保教人员共同经历的、家长参与的活动过程。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和实施应尊重幼儿人格与权利,尊重发展规律,关注生命需要,关注个别差异,保教并重,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持续的发展。
四、本《细则》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各类人员遵循的基本的、具体的行为要求和规则,适用于我区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各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保证幼儿健康发展。
第二部分一日活动的基本要求与行为细则幼儿园一日活动贯穿于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可以根据活动性质相对划分为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四大活动。
各类活动在幼儿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价值,要注意各类活动的有机联系,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学习联系生活、利用生活,使一日生活成为真正的教育整体。
一、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幼儿生命基本需要的活动,具体包括:入园、盥洗、餐点、饮水、入厕、睡眠、离园等环节。
(一)基本要求1.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的一日生活常规,既有利于形成集体生活秩序,又能满足幼儿个别的合理需要,不强求一律、整齐划一;引导、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生活规则的建立。
2.组织和指导幼儿的生活活动时,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和准备,减少不必要的等待现象,避免隐性和显性的时间浪费;要满足幼儿受保护的需要和独立的需要,避免包办代替。
3.确保幼儿生活活动安全;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二)行为细则1.入园环节(1)幼儿按要求带齐当日所需的生活和学习用品。
着装整洁舒适,便于活动。
按时、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向老师、同伴问好。
愿意接受晨检,身体不适能告诉保健老师。
幼儿园一日保教工作规范

一、早操活动(1)幼儿活动细则做好操前服饰准备(冬季需要脱掉外衣、取下围巾、手套等),会检查自己的衣服、鞋子是否穿好。
值日生会协助保育员准备早操器械。
能愉快地参加早操活动,认真并有精神。
做操有节奏,动作到位,协调有力,能充分运动身体的各部份。
能遵守早操规则,排队有序,会听信号、口令并做动作。
会选择器械活动,并和同伴合作活动。
知道身体发热时不舒畅或者不适时主动告诉老师。
会收拾整理活动器械。
(2)教师活动细则早操编排结构合理,应包括准备活动、队列练习、两套操节(徒手操和器械操各一套)、小型器械及分散活动等;运动量适当,早操后幼儿脉搏有加快、身体发热;时间适宜,中大班活动时间20 分钟,小班15 分钟。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编排各自不同的活动内容。
提醒并检查幼儿是否做好早操前准备(冬季需要脱掉外衣、取下围巾、手套等),衣服、鞋子是否穿好。
精神饱满地组织早操活动,口令规范,示范正确。
定期变化带操的站位,面向全体幼儿,也可指导中、大班幼儿轮流带操。
随时观察幼儿早操情况,做到三看(看情绪、看动作质量、看动作力度);三提示(提示动作、提示增减衣物、提示运动卫生及安全)。
指导幼儿选择和按规定收拾器械。
服饰符合早操活动要求(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衣服长短适中、不披发)。
(3)保育员活动细则熟悉本班早操活动内容,会做早操活动。
检查场地、器械安全。
指导值日生在早操前按要求摆放器械,在早操后整理收拾活动器械。
观察幼儿的活动量,巡回抚摸幼儿的头、颈、背部,提醒或者匡助幼儿增减衣物,特殊关注体弱幼儿。
不披发,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衣服长短适中,服饰符合早操活动要求。
配合教师指导幼儿规范的早操动作。
随时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及时处理幼儿的安全或者身体不适等突发事件。
二、体育活动(1)幼儿活动细则愉快地参预体育活动,主动活动身体。
正确使用活动器械,尝试新玩法,并和同伴一起活动。
有安全意识,不做危(wei)险动作,不用器械与同伴打闹等。
幼儿园保教人员一日工作流程

幼儿园保教人员一日工作流程细则流程一:
流程二:
备注:教职工行为准则
1.保持幼儿在园的仪表整洁和健康,保持不外露肚皮,不披头散发,不反穿衣服和鞋子,不散落鞋带,每天让幼儿仪容整洁回家(20元)
2.不允许教师工作时间睡觉,上网购物,玩手机,聊天,串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工作不拖沓,不推脱(30元)
3.关爱每一位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格和个性,不允许对幼儿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剥夺幼儿的活动权力(50元)
4.不在班级吃任何食物,不将外来食物私自分发给幼儿(50元)
5.同事间团结协作,互相关心,不搬弄是非,不散布谣言,不做有损幼儿园形象的事(50-200元)
6.教师衣着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浓妆艳抹,不穿高跟鞋(20元)
以上教职员工行为准则发现一次者按员工--班主任--园长同比例扣除,发现两次者按幼儿园规章制度违反条款进行对应处理。
幼儿园保健老师常规工作考核细则(3篇)

幼儿园保健老师常规工作考核细则幼儿园保健老师的常规工作考核细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为规范:保健老师在工作中应遵守幼儿园的行为规范,包括尊重幼儿和家长、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得体等。
保健老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2. 卫生管理:保健老师负责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工作,包括保持教室、活动区域、玩具等的清洁卫生;正确处理和储存婴幼儿食品、药品等;组织幼儿定期进行体检等。
3. 健康教育:保健老师应向幼儿及家长提供健康教育。
这包括向幼儿传授洗手、饮食、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给家长提供有关婴幼儿护理、喂养、心理等方面的指导;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如讲座、亲子活动等。
4. 疾病防控:保健老师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园中的疾病传播风险,如感冒、腹泻等。
同时,保健老师需要建立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措施,如加强洗手、清洁环境、采取措施隔离病儿等。
5. 健康档案管理:保健老师应建立和管理幼儿的健康档案,包括幼儿体格生长发育情况、接种疫苗情况、健康检查记录等。
保健老师需要及时更新和维护健康档案,确保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6. 与家长的沟通:保健老师需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健康情况,提供健康指导和建议。
同时,保健老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和照顾幼儿的健康成长。
以上细则仅供参考,具体的考核细则还需根据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而定。
幼儿园保健老师常规工作考核细则(2)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体格发育检查:保健老师需要定期对幼儿进行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方面的检查,并留存相关记录。
考核时会评估保健老师对幼儿体格发育的观察与评估能力,以及是否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疾病预防与控制:保健老师需要制定并执行疫苗接种计划,及时向家长传达有关疾病防控方面的知识,做好幼儿园疾病防控工作。
考核时会评估保健老师对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在病情爆发时是否能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幼儿园保教常规管理实施细则(超详细)

幼儿园保教常规管理实施细则(超详细)幼儿园保教常规管理实施细则(超详细)一、总则1、为了加强我市幼儿园保教常规工作管理,使之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确保园内各项工作正常、高效运行,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结合我市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和对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2、保教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幼儿园保教管理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核心。
制定和实施保教常规的细则,是规范办园行为、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完成幼儿园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教学常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高保教质量的基本途径。
3、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应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各项政策、借鉴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改革成果、按照《纲要》的新理念、新理论以及幼儿教育教学规律要求制定,是规范全市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通用性要求。
4、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由园长负责,保教处具体组织实施,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教研部门的督察、指导。
二、教育教学(一)计划1、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幼儿园教学工作计划,各年级组根据幼儿园教学计划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育教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并做好总结。
2、每周星期五前制定出下周周计划,交保教处审阅,并向家长公示,以便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3、根据计划要求,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积极创设与保教要求相适应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参与的生活与教育环境。
4、按照周计划组织安排好一日活动;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
5、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计划中,要了解全班幼儿家长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并做好记录。
幼儿园保教常规工作制度范本

幼儿园保教常规工作制度范本一、工作宗旨和目标本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宗旨是以儿童为中心,全面关注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幼儿,为他们创造幸福快乐的成长环境。
二、岗位职责1.班级主任1.1 负责管理和组织班级日常工作,包括活动策划、教学准备、教材使用等。
1.2 督促和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1.3 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学习和成长情况。
1.4 协助幼儿园开展各类家长会议和培训会议。
2.教师2.1 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准备教学内容和教材。
2.2 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3 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提供适当的反馈意见。
2.4 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3.保育员3.1 负责照顾幼儿的日常生活,包括饮食、睡眠、卫生等。
3.2 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估,提供相关反馈和建议。
三、工作流程与要求1.班级管理流程1.1 班级主任组织幼儿到园、包括签到、晨间会等活动。
1.2 教师按照计划进行教学活动,注意幼儿的学习进展情况。
1.3 保育员配合班级主任和教师,负责幼儿的饮食、卫生和安全工作。
1.4 下午放学后,班级主任负责整理教室,与保育员对幼儿进行分批离园。
2.教学准备要求2.1 教师要提前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2.2 教师要准备好所需教材和教具,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3 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游戏活动。
3.园所卫生要求3.1 幼儿园要保持整洁和卫生,保证室内外的卫生环境。
3.2 教师要按规定对教室、洗手间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3.3 保育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的卫生与安全。
四、工作纪律和规范1.幼儿园工作时间要按规定执行,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正常运行。
2.服装要整齐、干净,教师要穿着合适、舒适的服装。
3.教师要遵守工作纪律和园内规定,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请假。
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要求

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要求1、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保健工作规范》和《幼儿园保健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幼儿健康档案和保健制度,确保幼儿身体健康和安全。
2、严格执行幼儿园作息时间表,保障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和合理的休息时间。
定期开展身体锻炼和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和免疫力。
3、认真做好饮食管理工作,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添加调味品和糖分。
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惯和生活惯,加强卫生保健教育。
4、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
严格控制幼儿出入园门的时间和人员,保证幼儿的安全。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家园联系簿,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表现和发展情况,积极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增强家长的信任和认可。
三、管理:1、建立健全幼儿园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园所氛围。
加强园所宣传工作,提高园所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教育和文化资源。
同时,加强与其他幼儿园和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教学经验的互相借鉴和研究。
4、加强对家长的管理和服务,积极解决家长关注的问题和困惑,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同时,加强对幼儿园环境的管理和维护,保持园所的整洁和卫生。
5、建立健全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和报销流程,确保财务的安全和透明。
加强对幼儿园资产的管理和维护,防止资产损失和浪费。
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细则

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细则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细则一、晨间活动:教师行为:1.热情接待幼儿和家长,主动问好,简要交换意见,并记录家长的特殊需要。
2.对幼儿进行晨检,及时处理,培养幼儿有礼貌和使用礼貌用语的惯。
3.提醒并指导幼儿按要求插好晨检牌,放好自己的物品。
4.组织幼儿早餐,培养幼儿进餐的好惯。
5.提醒并指导幼儿观察、劳动,游戏,并记录研究情况。
6.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7.根据气温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工作,并清点幼儿到园人数,做好记录。
保育员行为:1.开窗通风,准备好开水,搞好室内卫生,并做好午睡室和口杯、餐具的消毒工作。
2.调节室内温度及采光。
3.观察园幼儿情绪,健康状况。
4.做好幼儿早餐的准备工作,协助教师培养幼儿进餐的好惯,以及餐后卫生工作。
5.做好幼儿锻炼准备,包括场地、器械、录音机等。
幼儿行为:1.衣着整洁,情绪愉快,主动接受晨检。
2.主动向老师问好,进教室后按要求插好晨检牌,把所带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
3.餐前洗手,方法正确。
4.安静愉快进餐,餐后自己收拾餐具,擦嘴漱口。
5.研究劳动、观察、研究记录。
6.自主游戏。
二、盥洗:教师行为:1.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惯,教育幼儿饭前便后、手脏时主动洗手。
2.观察指导幼儿盥洗,不拥挤,有秩序,正确盥洗。
3.正确使用护肤品,保护幼儿皮肤。
4.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毛巾,学会正确的擦汗、擦鼻涕。
5.提醒和帮助幼儿剪指甲、梳理头发。
6.教育幼儿常洗头、洗澡、常换衣服、被褥。
保育员行为:1.协助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盥洗。
2.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毛巾和护肤用品,防止幼儿手脸皴裂。
3.做到幼儿用品、毛巾洗净、消毒并按时更换。
4.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和肥皂,保持地面干爽。
5.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毛巾,学会正确的擦汗、擦鼻涕。
三)入厕:幼儿应该逐渐培养大小便自理的能力,可以随时入厕,正确使用手纸,老师可以协助自理能力差的幼儿,并及时为遗尿的幼儿更换洗衣物,教师也应该帮助幼儿培养便后洗手的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教工作常规要求细则糖心家族保教工作常规细则(试行)第一部分总则一、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范保教人员工作常规,增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性,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特制定本细则。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保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每日保教活动的总和,可以相对划分为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活动,是幼儿和保教人员共同经历的、家长参与的活动过程。
三、《糖心家族幼儿园保教工作常规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各类人员遵循的基本的、具体的行为要求和规则。
四、各年龄班应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实施本《细则》,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一日活动环境与条件,确保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进程中持续、健康、和谐成长。
五、幼儿园一日活动应尊重幼儿人格与权利,尊重发展规律,关注生命需要,关注个别差异,保教并重,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一日活动的基本要求与行为细则一、生活活动指满足幼儿生命基本需要的活动,具有发展幼儿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自我保护等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作用。
生活活动包括:入园、盥洗、餐点、饮水、入厕、睡眠、离园等环节。
(一)基本要求1、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的一日生活常规,既有利于形成集体生活秩序,又能满足幼儿个别的合理需要,不强求一律、整齐划一;引导、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生活规则的建立。
2、组织和指导幼儿的生活活动时,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和准备,减少不必要的等待现象,避免隐性和显性的时间浪费;要满足幼儿受保护的需要和独立的需要,避免包办代替。
3、确保幼儿生活活动安全;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二)行为细则1、入园环节:(1)幼儿按要求带齐当日所需的生活和学习用品。
着装整洁舒适,便于活动。
按时、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向老师、同伴问好。
愿意接受晨检,身体不适能告诉保健老师。
主动参加晨间活动(2)教师主动、热情、礼貌地迎候幼儿和家长。
观察幼儿身体、情绪和精神面貌,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确认。
要求:一摸:摸幼儿额头、颈部和手心有无发热。
二看:幼儿精神和面色是否正常,有无流涕、流泪、结膜充血、身上有无皮疹、咽部是否充血,体表有无伤痕。
三问:问幼儿在家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一般情况及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四查:查幼儿是否携带有不安全物品。
查看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是否按要求带齐当日所需用品。
有针对性地向家长了解幼儿情况。
组织幼儿开展观察、劳动、值日、自主活动等。
清点幼儿出勤情况,并做好记录。
及时与未到园幼儿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原因。
(3)保健医做好晨检。
时间:日托早上入园时。
要求:一摸:摸幼儿额头、颈部和手心有无发热。
二看:幼儿精神和面色是否正常,有无流涕、流泪、结膜充血、身上有无皮疹、咽部是否充血,体表有无伤痕。
三问:问幼儿在家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一般情况及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四查:查幼儿是否携带有不安全物品。
五防:传染病流行季节,应重点检查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及早期症状和体征。
晨检中发现幼儿有传染病或其它疾病表现时,通知家长带到医院检查、治疗。
检查家长填写的委托服药登记表,并核对药品。
药物必须由保健医生妥善保管在保健室内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做好晨检记录。
(4) 生活教师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根据季节提前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工作。
室内外清洁做到“六净”:地面、桌椅、门窗、玩具柜、口杯架、毛巾架,保持整洁。
做好当日餐巾、口杯、洗脸巾、桌子餐盘等的消毒工作,口杯、洗脸巾定位使用。
做好早餐准备。
准备好当日足量的、安全的饮用水(400—600毫升/人.日)。
(5)家长按要求帮助幼儿带齐当日所需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确保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到园。
按时护送幼儿入园,主动让幼儿接受保健人员的晨间检查。
入园必须刷卡。
若需委托幼儿园喂药,应主动填写好委托服药登记表(服药者姓名、性别、年龄、班级、药品名称、服药时间、服药计量、服药方法 ),并将药品及服用说明装入幼儿药品袋中,交保健人员。
主动向保健人员和当班教师报告幼儿的特殊情况,尤其是身体的不适。
2、饮水环节(1)幼儿愿意定时饮水(入园后喝一杯水、进食前后适量饮水、放学前饮水、活动课余后)。
需要时会主动取水喝。
不喝生水,喝水时不说笑,不边走边喝水。
剧烈运动后稍事休息(约5分钟)再喝水;饭前、饭后半小时少饮水。
用个人专用口杯喝水,口杯用后放回固定的地方,杯口朝上。
正确取水,不浪费水。
(2)教师运动后、上下午各组织一次集体饮水,提醒并允许幼儿随时喝水。
观察幼儿饮水量,保证幼儿日饮水量达400—600毫升以上。
指导幼儿安全有序地取水。
(3)生活教师提醒、帮助幼儿正确取水和取放口杯。
引导和帮助幼儿按需饮水,提醒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多饮水。
盛水容器每天清洗,幼儿个人专用饮水杯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
3、盥洗环节:(1)幼儿随时保持手、脸清洁。
上学后、饭前、饭后、便后、户外活动后、做完手工后、手脏时会自觉洗手。
正确洗手:卷衣袖;双手向下把手淋湿;关上水龙头;抹洗手液;搓手心、手背、手指、手缝、手腕;冲洗净洗手液;关好水笼头,在水槽里双手交叉握紧把手甩干,用自己的毛巾将手擦干。
正确洗脸:展开毛巾,先擦眼睛,再擦嘴和鼻,再将毛巾翻面擦额与脸颊,并将毛巾放在固定的地方。
中大班幼儿学会自己搓拧毛巾。
会使用水龙头,用小流水洗手,保持地面、服饰干爽。
(2)教师组织幼儿有序地盥洗。
指导幼儿正确盥洗。
将正确的盥洗方法、爱清洁、节约用水等教育用图示、图像、简单文字、童谣等简明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幼儿盥洗处,并提醒幼儿遵守。
检查或指导中、大班值日生检查盥洗结果。
(3)生活教师做好盥洗准备,保证幼儿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用消毒毛巾洗脸。
保持幼儿衣着的清洁干爽。
4、餐点环节(1)幼儿餐点前自觉洗净手、脸。
愉快、认真地进食,不边吃边玩,不大声讲话。
愿意独立进食,不依赖教师。
约30-40分钟左右吃完饭菜; 20分钟左右吃完点心。
学会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中班下学期及大班使用筷子),一手扶住碗,喝汤时两手端着碗。
逐渐养成文明进餐的行为和习惯。
进食时会细嚼慢咽,会饭、菜就着吃,干、稀就着吃。
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菜,不过量进食。
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清洁,骨头、残渣放在渣盘里。
在进食过程中和餐后会正确使用餐巾。
餐巾用后翻面叠好,放在自己碗前。
咽下最后一口饭再站起来,轻推椅子,离开饭桌,将餐具和渣盘放到指定地点。
进餐后用凉开水漱口。
正确的餐后漱口方法:在碗或口杯中倒上凉开水后,喝一口水,闭着嘴咕噜几下,用水冲击牙缝,再吐出水(反复2-3次)。
(2)教师为幼儿营造愉快的进餐环境(可放轻音乐)。
组织幼儿按时进餐,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三个半小时。
餐前餐后半小时不做剧烈运动,进餐前后十五分钟内组织安静活动。
增强幼儿食欲,为幼儿介绍当餐食品。
时常变换幼儿就餐座位、餐具等,使进餐形式多样化。
给幼儿适当的选择机会,允许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进餐座位、食物等。
鼓励幼儿独立进餐,不催促幼儿用餐。
提醒幼儿在用餐时间内进餐完毕(中大班不少于20分钟。
小班不少于25分钟)。
巡视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观察进食量;纠正不良进餐习惯;对特殊幼儿给予个别照顾;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生活教师分餐前用洗手液洗手,消毒水擦盘、桌子。
指导值日生作好餐前准备工作;餐巾、渣盘上桌;备好漱口的凉开水等。
提供的食物温度适中,避免食物过烫、过冷,剔出鱼刺或骨渣,严禁进食不卫生食物。
避免餐具造成的划、戳伤。
领取和分发餐(点),必须使用食品夹或消毒筷,端碗的手不能触摸到碗内。
均应做到分盘,做到随到随分、随吃随分。
保证每个幼儿吃饱、吃好、吃足营养量。
掌握幼儿进食情况,鼓励食量小的幼儿,控制暴食幼儿。
做到不给幼儿用汤、用茶水泡饭。
督促指导幼儿餐后漱口。
所有幼儿进餐结束后及时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扫地面,清洗餐巾和漱口杯并进行消毒。
5、睡眠环节(1)幼儿活动细则能独立或在帮助下按顺序地穿脱衣裤。
脱:先脱鞋袜,再脱裤(冬季先解上衣纽扣),最后脱上衣;并放在固定的地方。
穿:先穿上衣,再穿裤子,最后穿鞋、袜。
学会分清衣裤前后,会拉拉链、会扣纽扣。
学会穿鞋:分清左右脚,拉好鞋舌、脚伸进鞋、拨起后跟、系好鞋带或粘好鞋扣。
学会穿袜:知道袜子分袜尖、袜跟、袜筒,捏到袜尖(大拇指在内、四指在外),将脚伸入袜内,将袜筒向上拉。
起床后,按老师的要求折叠好被盖。
睡眠时衣着适当,睡姿正确。
不蒙头、、吮手、咬被角等。
(2)教师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适当地放睡眠曲或讲故事)。
班主任提醒保育员根据室内温度及时增减幼儿被褥。
排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幼儿携带的异物、灭蚊器的安全)。
指导或帮助幼儿有序地穿脱衣、裤、鞋、袜,提醒放在指定的位置。
起床后检查幼儿的仪表服装及鞋袜,及时为幼儿梳头。
(3)生活教师保持睡眠环境通风,根据气候调整好卧具。
保证幼儿一人一床一被。
保持被褥清洁、干燥,被褥、床单冬季每月清洗一次,夏季每月清洗二次,凉席每两天擦拭一次。
随时保持寝室清洁与整洁。
每天一小扫、每周一湿性清扫,每周用消毒液抹幼儿床一次。
指导或帮助幼儿整理脱下的衣服、鞋子,袜子,摆放整齐。
巡视观察幼儿的午睡状况,帮助幼儿盖好被褥。
纠正不正确睡姿;护理体弱幼儿;照顾入睡困难、情绪和身体有异常的幼儿入睡。
幼儿起床时,帮助幼儿穿好自己的衣、裤、鞋、袜。
指导、帮助幼儿折叠被子。
应待所有幼儿仪容仪表检查完毕离开寝室后,才能整理床铺并做好寝室清洁卫生。
定期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消毒时注意室内无人,关好门窗,并做好记录。
6、入厕环节(1)幼儿逐渐学会能自理大小便。
解便时不弄湿自己和同伴的衣裤,便后会整理服装。
便后会用手纸自前向后擦屁股,并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
不在厕所逗留。
大、小便有异常情况能主动告诉教师和保育员。
(2)教师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便纸,提醒或帮助幼儿整理好衣裤,便后洗手。
观察幼儿大便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与家长联系并作好记录。
不限制幼儿入厕次数。
提醒容易遗尿的幼儿解便。
(3)生活教师准备好肥皂(洗手液),督促幼儿便后流水洗手。
准备好卫生纸,方便幼儿随时取用。
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擦屁股,整理服装。
及时为遗尿的幼儿更换和清洗衣、裤。
保持厕所清洁通风,随时清洗、消毒,做到清洁、无异味。
7、离园环节(1)幼儿愉快离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向老师说再见。
注意安全,不跟陌生人走。
收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
与家长交流当日在幼儿园的生活及活动情况。
(2)教师稳定幼儿情绪,安排适宜的离园前活动。
或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小结当日活动情况;或交代次日活动准备和要求;或组织幼儿开展小型安静的自选活动等。
提醒幼儿有礼貌地向教师和小朋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