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安徽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五) 理综化学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S-32 Cu-64一、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NH5为固体化合物,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H5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NH5的熔沸点高于NH3C.1 mol NH5中含有5 mol N-H键D.N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两种气体8.下列各组微粒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9.用下表提供的试剂和主要仪器,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 N2O4(正反10.已知NO应为放热反应).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人一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B.b和d两点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mol NO2D.25min时加入一定量的N2O4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常数增大11.常温下,下列各溶液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0.1mol/L的K2S溶液中:c(K+)+c(S2-)=0.3mo1/LB.pH=ll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 COOH溶掖等体积混合:c(Na+)>c(CH3CO O-)>c(O H-)>c(H+)C.在0.1mol·L-1CH3 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c(O H-)=c(H+)+c(Na+)D.Na2 CO3溶液:2c(CO231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BaCl2溶液中通人SO2无沉淀产生,则Ba(NO3)2溶液中通人SO2也无沉淀产生B.SO2和湿润的C12都有漂白性,推出二者混合后漂白性更强C.H2CO3的酸性比HC1O强,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1OD.根据常温下铜与浓硝酸可以制取NO2,推出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也可以制取NO2 13.将足量的CO2缓慢通入KOH、Ca(OH)2、Na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通人CO2的体积的关系可表示为()25.(14分)A、B、C、D、E、F、G是中学化学常见元素,A是工业上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中电子分布在四个不同的能级中且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 n-1;C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级中,且p能级电子处在半充满状态.D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二;E元素原子的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通常情况下无正价;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I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VⅡA族;G单质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回答下列问题:(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 ,A3+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 ;C元素单质的1个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个数分别为、 .(2)比较下列性质数据大小(填“大于”“小于”):第一电离能:C E;电负性:C E;简单离子半径:G____ B (3)F与E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其中一种化合物能与A元素的低价阳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书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G元素所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同一主族下一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____ (填“高”或“低”)(4)E、F的单质在NaOH溶液中可以形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Pt),试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5)500℃、30 MPa下,C的单质和F的单质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F3(g),消耗0.5 mol单质C和1.5 mol单质F,并放热19.3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6.(16分)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物质,对污染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以下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已知: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②D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③F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1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____ ,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 .(2)由B生成C的反应的类型为___ _,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3)F的分子式为____ ,G的结构简式为____ .(4)E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2:1,的是____ (写结构简式)27.(14分)印刷线路板是电子工业的基础,伴随着电子废弃物的快速增长,废弃印刷线路板的回收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领域.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通过废弃的线路板制备硫酸铜晶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废弃的线路板的主要成分为Cu,除此之外,还有一定量的Al、Fe及少量Au、Pt)回答下列问题:(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2)第②步加入H2O2的作用是,使用H2O2的优点是;调节pH 的目的是使生成沉淀.(3)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 方案最佳;三种方案中均采用了蒸发,进行该操作时注意时停止加热.(5)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 mol/L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b mL.滴定反应如下:Cu2++H2Y2-=CuY2-+2 H+.(EDTA:乙二胺四乙酸白色结晶粉末状固体,呈酸性.)配制EDTA(H2Y2-)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不必要用到的有___ _(用编号表示).①电子天平②烧杯③烧瓶④玻璃棒⑤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滴定管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 ;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未干燥锥形瓶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c.未除静可与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28.(14分)Cl2的氧化性比Fe3+{强,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Br2和I2与Fe3+的氧化性强弱.过程如下环节一:理论推测.部分同学认为Br2和I2的氧化性均比Fe3+强,依据是。
2015年全国高考物理(安徽卷)试卷(附答案)

2015安徽14.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 、N 、P 、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A .M 点 B .N 点 C .P 点 D .Q 点15.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1q 和2q ,其间距离为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221r q q kF =,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 A .Kg • A 2 • m 3 B .Kg • A -2 • m 3 • s – 4 C .Kg • m 2 • C – 2 D .N • m 2 •A - 216.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 、b 接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 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
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 1的示数增大了0.2A ,电流表A 2的示数增大了0.8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1示数增大 B .电压表V 2 、V 3示数均增大 C .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 .变阻器滑片是沿c→d 的方向滑动17.一根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 ,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 .eL m v 22B .eSnm v 2C .nev ρD .SLevρ重金属原子核18.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过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当出射角i'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 。
已知棱镜顶角为α ,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A.2sin2sinαθα+B.2sin2sinθθα+C.)2sin(sinαθθ-D.)2sin(sinθαα-19.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血浆中的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
下表列出的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2.右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行程糖类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想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3含量会升高3.有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镜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树木相等DNA含量相同D.统计图中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4.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βR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β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的过程B.Qβ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Qβ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
假设这两个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急用频率是A.75%B.50%C.42%D.21%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事A.同意祝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7.碳酸亚乙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
2015年高考安徽理综物理试卷(含解析)

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芜湖一中 李伟康14.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 、N 、P 、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 .MB .NC .PD .Q 【答案】C【解析】同种电荷相排斥,库仑力沿两者连线指向受力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也沿两者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15.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 1和q 2,其间距离为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221rq q k F =,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A .kg·A 2·m 2B .kg·A -2·m 3·s -4C .kg·m 2·C -2D .N·m 2·A -2 【答案】B【解析】根据单位制,k 的单位为N·m 2·C -2,而1N= 1kg·m·s -2,1C=1 A·s ,代入得k 的单位为kg·A -2·m 3·s -4,故答案为B .16.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变流电源两端,R 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
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 1的示数增大了0.2 A ,电流表A 2的示数增大了0.8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1示数增大 B .电压表V 2、V 3示数均增大 C .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 .变阻器滑片是沿c →d 的方向滑动 【答案】D【解析】根据变压器原理,输出电压U 2保持不变,而A 2示数变大说明回路电阻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电阻R 减小了,即变阻器滑片是沿c →d 的方向滑动,故答案为D .17.一根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 ,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
2015年高考物理理科综合安徽卷(物理部分)

2015年高考物理理科综合安徽卷(物理部分)一、选择题1.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A.M点B.N点C.P点D.Q点2.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
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的单位应为( ) A.kg•A 2•m3B.kg•A -2•m3•s-4C.kg•m 2•C-2D.N•m 2•A-23.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
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个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4.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
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
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B.C.pnevD.5.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面进入空气。
当出射角 和入射角i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
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 )A.B.C.D.6.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 ”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
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
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
2015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安徽卷)纯word解析版

2015年高考安徽理综(物理部分)14.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 、N 、P 、Q 是 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A .M B .N C .P D .Q 【答案】C【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的方向与所受合力方向相同,α粒子与重金属原子核的作用力为斥力,沿两连线的背离方向,由题图可得P 点描述正确。
选项C 正确。
15.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 1和q 2,其间距离为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221rq q k F =,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A .kg ·A 2·m 3B .kg ·A -2·m 3·s -4C .kg ·m 2·C -2D .N ·m 2·A -2 【答案】B【解析】静电力常量k =9.0×109N·m 2/C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1N=1kg·m/s 2,由电流的定义知:1C=1A·s ,故1N·m 2/C=1 kg·A –2·m 3·s –4.选项B 正确。
16.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变流电源两端,R 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
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 1的示数增大了0.2A ,电流表A 2的示数增大了0.8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1示数增大 B .电压表V 2、V 3示数均增大 C .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 .变阻器滑片是沿c →d 的方向滑动 【答案】D【解析】由于理想变压器,输入与输出端电压对确定的输入电源是一定的,A 、B 错误;而ΔP 1=ΔP 2,即U 1ΔI 1=U 2ΔI 2,故122114I U I U ∆==∆,由变压器原理:112241n U n U ==为降压变压器,C 错误;V 2不变电流表A 2的示数增大,负载电阻减小,变阻器滑片是沿c→d 的方向滑动,D 正确。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 M 、N 、P 、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A .M 点 B .N 点 C .P 点 D .Q 点 【答案】C【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的方向与所受合力方向相同,α粒子与重金属原子核的作用力为斥力,沿两连线的背离方向,由题图可得P 点描述正确。
选项C 正确。
15.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q 1和q 2,其间距离为r 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122q q F kr =,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 A .kg·A 2·m 3B .kg·A –2·m 3·s –4C .kg·m 2·C –2D .N·m 2·A –2【答案】B【解析】静电力常量k =9.0×109N·m 2/C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1N=1kg·m/s 2,由电流的定义知:1C=1A·s ,故1N·m 2/C=1 kg·A –2·m 3·s –4.选项B 正确。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安徽卷,含答案)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5年安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14.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M B.N C.P D.Q15.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221r q q k F =,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 A .kg ·A2·m3 B .kg ·A-2·m3·s-2 C .kg ·m2·C-2 D .N ·m2·A-216.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变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
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 ,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1示数增大B .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 .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 .变阻器滑片是沿c →d 的方向滑动17.一根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 ,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血浆中的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
下表列出的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
2.右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行程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想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3含量会升高
3.有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镜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
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树木相等DNA含量相同
D.统计图中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
4.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 βR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β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的过程
B.Qβ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
C.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
D.Qβ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
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
假设这两个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急用频率是
A.75%
B.50%
C.42%
D.21%
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事
A.同意祝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29.(18分)
Ⅰ.(9分)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生长速率的变化,结果见
图1和图2.
(1)由图可见,与25℃相比,0.5℃
条件下过时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生成
速率较低,主要
原因是_______;随着过时存储时间的增
加,密闭容器内的_____浓度越来越高,
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
该实验还可以
通过检测____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9分)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
素(E)- 2 - 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____.
(2)科研大量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
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见图。
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
间关系是_______.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
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
年生本草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本草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
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本草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30.(12分)右图为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1)细胞a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b
分
泌的激素的调节呈____关系。
若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将_____(填“促
进”或“抑制”)细胞b的分泌。
(2)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枢纽。
如发生急性低
血
糖时,对血糖浓度敏感的神经元可通过细胞a错金细胞c分泌。
这个
调
节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作用是将____转变为______。
(3)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这是因为 。
(4)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原因之一是生长激素可作用与胸腺,促进 分化。
31.(24分)
1.(15分)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 为黑羽,bb 为白羽,Bb 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L C 和C 控制鸡的小腿长度为短腿,CC 为正常,但L C L C 胚胎致死。
两对基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1F 。
(1)1F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若让1F 中的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2F 中出现 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 。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L C 和C 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L C 是 ;
在控制致死效应上,L C 是 。
(3)B 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的喝黑色素。
科研人员对B 和b 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 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队。
据此推测,b 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 或 ,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鸡(ZW 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积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 胚胎致死)。
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 。
II.(9分)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转基因绵羊,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IX 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图。
(1)由过程①获得的A 为 。
(2)在核移植之前,必须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目的是 。
受体应选用 期卵母细胞。
(3)进行胚胎移植时,代孕母羊对移入子宫的重组胚胎基本上不发生 ,这为重组胚胎在代孕母羊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采用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理论上可获得无限个转基因绵羊,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