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下闸蓄水应急预案
水电站防水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防止水淹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水电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3. 《水电站安全管理规定》4. 水电站实际情况及相关技术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水电站遭遇洪水、山洪、水库溃坝、上游水库泄洪等因素导致水淹事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水电站主要负责人(2)副指挥长:水电站相关部门负责人(3)成员:水电站各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统一指挥、协调水电站水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2)组织制定、修订和实施水淹事故应急预案;(3)负责应急物资、设备和人员的调配;(4)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水淹事故情况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
3. 各部门职责(1)安全保卫部:负责水淹事故现场的警戒、封锁和人员疏散;(2)生产技术部:负责水淹事故现场的技术救援和设备抢修;(3)设备管理部:负责水淹事故现场设备的抢修和恢复;(4)后勤保障部:负责水淹事故现场的物资供应和人员生活保障;(5)医疗救护部:负责水淹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治。
五、应急处置措施1. 水淹事故预警(1)密切关注水情、雨情、汛情,做好预警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2)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3)组织人员做好应急物资、设备和人员的准备。
2. 应急响应(1)安全保卫部负责现场警戒、封锁和人员疏散;(2)生产技术部负责技术救援和设备抢修;(3)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抢修和恢复;(4)后勤保障部负责物资供应和人员生活保障;(5)医疗救护部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
3. 恢复生产(1)评估水淹事故影响,制定恢复生产计划;(2)组织抢修受损设备,确保水电站恢复正常运行;(3)加强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物资供应;3.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应急资金,确保应急资金充足;4.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蓄水安全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蓄水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所有蓄水工程,包括水库、水电站、水厂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蓄水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蓄水安全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指挥部成员及职责如下:(1)指挥长:负责全面领导蓄水安全应急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应对突发事故。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工作,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等工作。
(3)成员:负责本部门的应急工作,具体职责如下:①水利部门:负责水库、水电站等蓄水工程的日常巡查、监测、预警等工作。
②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协助疏散群众,保障救援通道畅通。
③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救援工作。
④卫生部门: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⑤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保障应急物资运输,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⑥通信部门:负责应急通信保障,确保信息畅通。
四、应急响应1. 预警阶段(1)水利部门根据气象、水文等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各级应急指挥部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准备工作。
2. 应急响应阶段(1)发生蓄水安全事故时,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2)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3)水利部门负责现场巡查、监测、预警,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后期处置阶段(1)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2)相关部门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业务素质。
2. 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3. 通信保障:建立健全应急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4.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应急资金,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苏布雷水电站下闸蓄水应急全新预案

苏布雷水电站下闸蓄水应急预案一、编制目旳为避免、控制下闸蓄水过程中潜在旳事故和紧急状况,避免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解决能力,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解决,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人员和财产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下闸蓄水顺利完毕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原则1、贯彻以人为本旳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量避免或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闸蓄水安全。
2、按照分级负责旳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
3、强调避免为主旳原则,通过也许发生突发事件旳进一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旳对策。
4、突出可操作性原则,力求协调一致旳原则。
三、应急救援系统构成及职责分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小组组长:王显平副组长:杨茁、郑立强成员:李德、李科、宋建威、郭真景、吴自强、叶万勇、张悦、杜景云、何顺东、杨清惠、熊志林、李磊、丁世川、王官官职责:负责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当发生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解决。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通讯表四、应急救援流程五、应急资源应急救援所需人力、设备、物资一览表六、施工现场避免措施为避免下闸蓄水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旳损失,并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蔓延,特制定避免措施:1、下闸蓄水所需机械设备、材料物资等协调有序,各级指挥人员到位,各负其责。
2、安全物资、现场安全人员要到位,并随时观测水位、流速等状况,发现事故隐患随时制止和报告。
3、下闸蓄水施工时,各施工现场设立警示牌、哨卡、护栏等安全设施。
4、蓄水期间保证通讯畅通,现场保证手机通讯和对讲机通讯畅通,对讲机设立专用频道。
5、在施工现场设立足够照明,保证夜晚施工、安全不受影响。
6、车辆指挥由专人负责,道路入口处设卡,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或在现场停留,避免外来车辆滞留现场。
7、及时掌握现场机械物资使用状况,机械设备及物资在下闸蓄水期间保证及时修理、补充。
七、发生重大事故紧急解决措施在下闸蓄水过程中如发生上游区间流量忽然增大导致水位升高、发生坍塌导致人员和设备吊入河中、车辆拥挤发生交通事故、吊物伤人、系统忽然停电等,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应采用紧急解决措施。
水电站下闸蓄水应急预案

1.工程概况官地水电站位于雅砻江干流下游、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和盐源县交界的打罗村境内,系雅砻江下游河段水电规划五级开发方式的第三个梯级电站。
上游与锦屏二级电站尾水衔接,库区长约58km,下游接二滩水电站库尾,与二滩水电站相距约145km。
电站最大坝高168.0m,电站总装机容量4×600MW;水库正常蓄水位1330.0m,死水位1328.0m,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库容7.53亿m3,调节库容0.28亿m3,水库调节性能为日调节。
工程下闸蓄水是工程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之一,标志着主体工程的建设已经基本结束,电站已经具备发电运行的条件。
下闸蓄水的主要任务是将工程建设期间用于施工导流的导流隧洞进行封堵,完成水库蓄水目标。
电站导流洞布置于雅砻江左右岸,由进口明渠、闸室、导流隧洞及出口明渠组成;其中左岸导流洞洞身总长约744m,底坡5.375‰;其中闸室长25.0m,闸室两孔口尺寸为8×19.0m,门槽底坎高程为EL1204.00m,闸室内门槽顶部高程为EL1233.50m,闸室顶部平台高程为EL1250.00m。
导流洞封孔闸门门叶自重272.236t,采用单吊点,动水启闭,下闸水位EL1213.80mm,闸门全关水位EL1219.40mm。
下闸用的启闭机由2台6300kN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最大吊装单元重量为44.825t。
启闭机主要由主卷筒、减速箱、联轴器、电机和底座平台组成。
左岸导流洞永封堵段位于(左导)0+247.0~0+297,总长50m,边墙、底板按楔形式堵头体型设计,封堵混凝土采用C20二级配泵送混凝土。
为预防、控制下闸蓄水及封堵施工过程中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人员和财产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确保下闸蓄水顺利完成,特制定本预案。
2023年水电站下闸蓄水应急预案

2023年水电站下闸蓄水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水电站下闸蓄水是指水电站在特定时期将水库的水位提高到一定高度,用于电力调峰、应对紧急情况等目的的行为。
在进行下闸蓄水之前,必须制定一套完备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水库运行的平稳安全。
二、应急预案目标1. 确保下闸蓄水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 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灵活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3. 提供应急预案执行所需的各项指导,明确各级责任,保障应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预案内容1. 人员部署与职责(1)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应急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决策应急措施。
(2)组织机构:设立应急指挥部和采取周密的组织措施,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
(3)应急人员:明确各级各部门应急抢险人员的人员编制、工作职责和岗位职责。
2. 应急保障措施(1)应急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救生艇、救生圈、应急药品、防护用品等,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2)通讯保障:备有各类应急通讯器材,确保与各级指挥部、抢险队员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通信。
(3)医疗保障:配备医疗队伍,妥善处理应急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人员受伤、休克等医疗问题。
(4)安全保障:加强水库周边的安全巡查,确保没有危险物品或可燃物品存放,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查和处理。
3. 应急预警与监测(1)建立健全水库水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库蓄水情况,及时掌握水位、流量变化。
(2)建立健全应急预警系统,通过气象、地质监测部门实时汇报数据,及时预警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3)加强对周边区域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水库的环境因素,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4. 应急预案执行步骤(1)启动预案:应急指挥部收到预警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职能部门迅速行动,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2)伤员救护与疏散:组织医疗队伍迅速抵达现场,进行伤员救护,并协助有关部门组织人员的撤离。
水电站水淹应急预案

水电站水淹应急预案一、前言水电站作为重要的电力生产设施,一旦遭遇水淹情况,将对生产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水电站水淹事故,保障人员安全并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制定水电站水淹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组织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部成员:由水电站管理部门、安全生产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2)指挥部职责:- 组织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调度各个部门的资源和人员;-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2. 应急小组(1)小组成员:由应急指挥部成员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包括抢修人员、安全检查人员等。
(2)小组职责:- 实施现场处置,包括排水、抢修等;- 监控水电站运行情况;- 提供技术支持。
3. 沟通协调机制(1)应急广播:通过广播系统发布水淹预警信息,确保所有人员及时得到通知。
(2)应急联系表:建立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联系表,以便及时沟通和协调。
三、水淹预警与监测1. 水淹预警机制水电站应建立水淹预警机制,监测大坝和周边水域的水位和水流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2. 水位监测系统(1)建立水位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大坝附近水位的变化;(2)配备水淹预警设备,对水位超过安全范围进行报警。
3. 水流监测系统(1)配备水流监测设备,监测水电站附近水流速度和流向的变化;(2)建立水流预警机制,对水流超过安全范围进行提醒和预警。
四、应急处置措施(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通知应急小组成员,进入紧急状态。
2. 紧急排水(1)启动排水系统,排空大坝积水;(2)加强大坝巡查,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3)及时修复排水系统故障。
3. 设备抢修(1)派遣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对受损设备进行快速维修;(2)确保电力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4. 人员疏散(1)通过应急广播通知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撤离危险区域;(2)指定安全撤离点和撤离路线。
5. 应急救援(1)调配救援人员和装备,协助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2)与相关救援力量进行联动。
2023年水电站下闸蓄水应急预案

2023年水电站下闸蓄水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电站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电站在蓄水期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制定一套完备的水电站下闸蓄水应急预案显得十分必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 保护水电站安全运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最大限度减少应急事件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转的影响。
-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事故发生后的损失。
2. 原则:- 安全第一的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 快速响应,高效沟通。
- 依法管理,科学决策。
三、组织架构1. 指挥部:水电站下闸蓄水应急预案指挥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构成,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应急工作的开展。
2. 应急救援队伍:确保配备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消防救援、医疗救援、抢险救援等,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四、预案内容1. 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分析水库水位和降雨情况,进行风险预警和预测。
- 设立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库水位、滑坡、泥石流等情况。
- 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2. 应急调度和指挥:- 设定应急调度和指挥机构,协调各部门的行动。
- 向社会发布相关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疏散和转移工作。
- 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确保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
3. 紧急疏散和转移:- 制定疏散和转移计划,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 预留疏散通道和安置点,以备紧急需要。
- 配备专门的交通工具,保证疏散速度和按序进行。
4. 医疗救护和应急保障:- 确保水电站周边医疗机构配备足够的设备和药品,及时救治伤员。
- 预留足够的生活物资和通信工具,确保供应链的畅通。
5. 事后处置和评估:- 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后处置工作,清理现场,查明事故原因。
- 组织专家评估,总结教训,完善预案。
六、总结水电站下闸蓄水应急预案是确保水电站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制定并贯彻执行该预案对于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提高社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水电站水淹应急预案

水电站水淹应急预案水电站是一种利用水流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然而,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短时强降雨、上游决堤等情况,可能导致水电站遭受水淹,对运行设备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水电站应制定水淹应急预案,确保出现水淹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一、应急响应机制1. 应急响应流程水电站应事先制定应急响应流程,确保在水淹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流程包括: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请求支持等。
2. 应急指挥机构在水电站应急预案中,应设立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水淹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该机构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经验。
二、水淹预警系统1. 预警器材水电站应配备先进的水淹预警器材,如水位监测装置、流量计等,用于监测水位和流量等关键数据,实时掌握水电站周边水域的变化情况。
2. 预警信息传输预警器材应与运行中心的监控系统相连,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监测。
一旦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应立即触发预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并及时采取措施。
三、水淹应急处置措施1. 设备保护方案根据水电站类型和设备特点,制定相应的设备保护方案。
例如,在遭受水淹时,及时启动设备的封堵措施,阻止水浸入设备内部;同时采取防止设备损坏的措施,如加固设备支撑,增加设备密封性等。
2. 人员转移方案制定人员转移方案,确保在水淹发生时,所有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安全地撤离到事先确定的安全区域。
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应急逃生的意识和能力。
3. 水淹应急物资准备应提前准备好水淹应急物资,如救生器材、抢险工具、应急照明设备等,以便在发生水淹时能够立即使用。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物资,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可用性。
四、应急演练和评估为了验证水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水电站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演练内容包括设置逼真的水淹情景,组织人员按照预案进行应急处置和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概况官地水电站位于雅砻江干流下游、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和盐源县交界的打罗村境内,系雅砻江下游河段水电规划五级开发方式的第三个梯级电站。
上游与锦屏二级电站尾水衔接,库区长约58km,下游接二滩水电站库尾,与二滩水电站相距约145km。
电站最大坝高168.0m,电站总装机容量4×600MW;水库正常蓄水位1330.0m,死水位1328.0m,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库容7.53亿m3,调节库容0.28亿m3,水库调节性能为日调节。
工程下闸蓄水是工程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之一,标志着主体工程的建设已经基本结束,电站已经具备发电运行的条件。
下闸蓄水的主要任务是将工程建设期间用于施工导流的导流隧洞进行封堵,完成水库蓄水目标。
电站导流洞布置于雅砻江左右岸,由进口明渠、闸室、导流隧洞及出口明渠组成;其中左岸导流洞洞身总长约744m,底坡5.375‰;其中闸室长25.0m,闸室两孔口尺寸为8×19.0m,门槽底坎高程为EL1204.00m,闸室内门槽顶部高程为EL1233.50m,闸室顶部平台高程为EL1250.00m。
导流洞封孔闸门门叶自重272.236t,采用单吊点,动水启闭,下闸水位EL1213.80mm,闸门全关水位EL1219.40mm。
下闸用的启闭机由2台6300kN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最大吊装单元重量为44.825t。
启闭机主要由主卷筒、减速箱、联轴器、电机和底座平台组成。
左岸导流洞永封堵段位于(左导)0+247.0~0+297,总长50m,边墙、底板按楔形式堵头体型设计,封堵混凝土采用C20二级配泵送混凝土。
为预防、控制下闸蓄水及封堵施工过程中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最大限度保障施工人员和财产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确保下闸蓄水顺利完成,特制定本预案。
2.下闸蓄水时间官地水电站下闸蓄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左岸导流洞于2011年10月15日下闸蓄水;由右岸导流洞和2个中孔泄流,5~20年一遇导流标准流量3650~4870m3/s,坝前水位1237.37~1245.86m。
十年一遇旬平均流量2980 m3/s,下闸水头15.64m。
第二阶段:右岸导流洞于2011年11月01日下闸蓄水;闸门挡11月20年一遇洪水1770m3/s,两中孔放空泄流,坝前水位1278.90m。
十年一遇旬平均流量1430 m3/s,下闸水头15.53m。
第三阶段:2月10日中孔下闸蓄水,2月17日蓄水到封堵闸门设计挡水位1278.90m (平均每天蓄水高度4.30m),3月3日蓄水到初期发电水位1317m(平均每天蓄水高度4.30m)。
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四川省官地水电站《2011年防洪度汛技术要求》、《官地水电工程2011年防洪度汛方案》及《官地水电站导流洞封堵设计及施工技术咨询意见》。
4.编制原则㈠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保障下闸蓄水安全。
㈡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
㈢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㈣突出可操作性的原则。
力求协调一致的原则。
5.救援工作原则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以迅速有效的组织施救工作,防止事态的扩大蔓延,尽可能避免或最大限度的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为目的,保障施工安全。
⑴统一指挥,分级管理,部门配合,快速有效。
⑵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支持配合救援工作,提供施救所需的一切便利条件。
⑶救援工作要各部门配合,在自身防护完备的前提下组织实施。
6.应急救援系统组成及职责分工应急救援系统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领导。
6.1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6.2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成和职责分工6.2.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成:6.2.2职责总指挥:总指挥是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负责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发生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特殊情况下行使总指挥职责。
现场协调组:组织人员有序疏散,通知项目部有关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
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
落实上级部门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
技术保障组:负责组织设计等部门为抢险救援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现场监测。
质量控制组:负责下闸蓄水期间质量控制、水情监测、坝内及廊道内巡视检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安全监控组:负责安全策划、措施的准备及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监控;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有关报告;负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配合有关调查组开展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物资保障组: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运输保障和物资保障工作。
后勤保障救护组:负责整个下闸蓄水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医疗服务、紧急救护和治安维护、安全巡查等对外联系工作;负责组织警力(人力)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抢险突击队职责:依据指挥中心的分工有序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6.2.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通讯信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通讯表6.2.4医疗救助中心通讯信息7.应急救援行动指挥与协调流程图8.应急资源分析:应急救援所需人力、设备、物资一览表9.施工现场预防措施;为了防止下闸封堵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的损失,并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蔓延,特制定预防措施:⑴下闸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等协调有序,指挥人员到位,各负其责。
⑵安全物资、现场安检人员要到位,并随时观察水位、流速等情况,发现事故隐患随时制止和报告。
⑶导流洞上指挥人员要安排合理,防止指挥人员过多造成施工的无序和混乱以及造成安全隐患;⑷在下闸封堵的指挥工作人员要穿好救生衣,具体负责下闸现场生产人员必须系上安全绳,防止发生意外。
⑸测量队对水位的变化应及时反馈现场指挥人员。
⑹下闸封堵施工时,各施工现场设立警示牌、哨卡、护栏等安全设施。
⑺下闸封堵期间保证通讯畅通,采用专用频道。
⑻在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安全员,随时排除事故隐患,检查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是否佩戴好所配发的安全防护用品。
⑼现场专职安全员必须做好现场监控工作,应随时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撤出施工机械和人员。
⑽车辆指挥由专人负责。
物料应整齐,严防块石料滚落伤人,伤机械;安检人员要经常检查各种物料堆放是否安全。
⑾加强道路的维护工作,安全人员应加强对危险地段的巡查。
⑿在施工现场设立足够的照明,保证夜晚施工进度、质量、安全不受影响,严禁违规拉接电线,乱接电器。
⒀合理布置施工照明线路,防止漏电,确保用电安全。
⒁要派人到现场及时掌握机械物资的使用情况,该修理、补充的要及时修理、补充。
⒂在施工道路入口处设卡,防止无证人员进入现场、或在现场停留,防止外来车辆滞流现场。
10.发生重大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在下闸封堵过程中如发生上游区间流量突然增大造成水位升高、发生坍塌造成人员和设备掉入河中、车辆拥挤发生交通事故、吊物伤人等,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造成人员及设备的更大伤亡或损失,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如果发生重大事故时,立即报告事故救援领导小组,由组长或副组长组织开展以下工作:①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进行应急判断,会同相关部门确定救援预案。
②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如下:㈠由于上游区间流量突然增大造成水位突然升高下闸蓄水期间,由于汛期尚未结束,库区有可能连续降雨,当遇到5~20年一遇导流标准流量3650~4870m3/s,坝前水位1237.37~1245.86m,导流洞出口水位将达到EL1217m,此时门前堵漏及启闭机拆除、导流洞出口围堰填筑正在进行,为了保证人员设备安全,需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造成损失,具体应急预案如下:①下闸前,组织对右岸低线公路及高低连接线公路、黑水沟隧洞进行全面进行检查,确保畅通。
下闸后一但接到业主上游锦屏及两河口20年一遇洪水4870m3/s的预警报告时,人员及设备立即通过上游围堰及右岸低线公路撤离。
同时为确保中孔正常泄洪,下闸前须将左右中孔事故闸门叠梁门全部拆除,并将左右中孔弧门全部打开泄洪。
②对坝前水位进行监测,将水位的变化及时反馈到指挥中心,当水位突然升高,短时间超过EL1230m,或接到业主上游锦屏及两河口20年一遇洪水4870m3/s的预警报告时,由指挥中心下达命令启动应急预案。
③由指挥人员负责指挥机械设备及人员有序撤离,防止由于混乱造成事故。
具体撤退路线如下:撤退路线1#:由左岸导流洞进口EL1250m平台→右岸低线公路→右岸高低连接线→右岸EL1330m平台,同时根据水位上涨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撤离或继续施工。
此线路主要为人员及小型车辆撤退路线。
撤退路线2#:由左岸导流洞进口EL1250m平台→右岸低线公路→黑水沟隧洞→右岸高低连接线公路→右岸EL1330m平台,同时根据水位上涨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撤离或继续施工。
此线路主要为平板拖车、反铲等大型车辆、设备撤退路线。
撤离原则:人员优先,其次车辆设备,最后是材料。
④水位开始回落时,及时与指挥中心联系,根据水情判断是否恢复施工。
⑤由应急指挥中心下达恢复施工命令,应急预案结束。
㈡导流洞闸门发生险情在高外水(初期发电水位)作用下,永久堵头前洞身原衬砌混凝土将可能开裂,造成洞内渗水量增加,左岸导流洞断层紧靠导流洞右边墙,洞壁垮塌风险更大,如果出现大的裂缝或垮塌,或封堵闸门出现异常情况,闸门后堵漏和封堵混凝土施工正在进行,危及施工人员和财产安全。
除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巡视和检查,密切关注上游来水情况及坝前水位外,洞内还应准备充足的救生设施,在发生险情时则立即组织洞内及出口围堰施工人员撤离。
由于左岸导流洞总长度为744m,为了确保人员及设备短时间内及时撤离,防止出现险情,将左岸导流洞支洞下支洞封堵段拆除,与导流洞贯通,贯通高程与导流洞底板高差为1.0m,并利用拆除后的混凝土渣及石渣垫一条至永久封堵段的施工道路,坡度为4%。
撤离方式及撤离路线为:封堵段(EL1202m)→导流洞支洞下支洞(EL1206.5m)→导流洞支洞(EL1225.1m)→左岸低线施工道路(EL1220m)→场内外连接公路→左岸高线公路。
撤离原则:人员优先,其次车辆设备,最后是材料。
㈢发生坍塌造成人员和设备掉入河中①突然坍塌造成人员和设备掉入河中,由现场指挥人员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立即下达命令启动预案,同时指挥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施救和抢险;②坍塌部位要及时做好标志、标识,并有专人在现场监护,同时撤离危险区域的人员及设备;③及时与工地医疗机构联系,随时准备抢救伤员,并要与附近较大的医疗机构进行联系;④抢险吊车、应急救援车俩等机械设备及时赶到现场待命;⑤救援结束后立即进行坍塌部位的勘查,并制定出补救措施,对坍塌部位进行加固、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