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19年 部编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上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黄帝为什么又名轩辕氏呢?
根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 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 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 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 “轩”, 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 法 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蚩尤
中国神话传说中上古东方九黎族部落 首领,又传为主兵之神。
黄帝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大战于涿鹿 之野。据说蚩尤作战时能呼风唤雨,制作大 雾,令黄帝兵迷失方向,不能战胜。后来黄 帝发明了指南车,能在大雾中辨明方向,才 将蚩尤战败擒杀。蚩尤死后,升天为星宿。 蚩尤活动于今河北、山东、河南及安徽北部 地区。传说部分九黎族在蚩尤被战败之后, 南下与土著苗蛮所属部落杂居融合在一起。 因此,又称蚩尤是南方苗瑶民族的祖先。
1、人物: 炎帝、黄帝最为著名
2、时间: 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
部落联盟时期
3、地点: 黄河流域 4、经过: (阪泉之战)炎帝失败,
归顺黄帝,结成联盟。炎 黄部落(涿鹿之战)打败 蚩尤
涿鹿之战
5、结果(影响):
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识点新人教版

远古的传说一、课标要求第二课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第三课二、知识点第四课(一)炎黄联盟第五课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当时有炎帝、黄帝、蚩尤等几大部落。
阪泉大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与炎帝大战,炎帝失败,炎黄联盟。
第六课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大战,蚩尤失败。
第七课结果: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
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第八课(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第九课 1.传说第十课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还会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第十一课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第十二课黄帝时期,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第十三课 2.考古发现第十四课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
第十五课发掘出土距今8000-6000年的独木舟、骨笛、蚕茧、丝织品等,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第十六课(三)尧舜禹的禅让第十七课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第十八课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第十九课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
第二十课禹: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
1、炎黄联盟:五六千年前,在黄河流活动的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会并,逐渐形成华夏族。
因此后人尊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尧舜禹的禅让: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民主传位的方式叫“禅让制”。
标准:德才兼备2、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的精神:创新精神、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引导学生探索、交流
教师补充
教师设问:
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
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探求问题的欲望
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
组长组织学生
学生汇报,
学生讲述
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 型
新课
授课时间
8月
教案号
3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远古时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曲折而的历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结合本课内容,通过设置讨论题目“大禹治水的启示”,能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培养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第14~16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教材14页下面的动脑筋。
2、什么是禅让制?
3、教材第14页下面的动脑筋。
4、用自己的话概述夏朝的建立(原因、时间、人物、意义)
学生标注知识要素
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2.质疑、释疑:
1、你听到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学生列表: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比较
通过学习,应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结合本课内容,通过设置讨论题目“大禹治水的启示”,能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培养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做出初步的比较,并做出自己的概括、判断和解释;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讲故事,谈体会,说说这些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构的,反映了传说时代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案 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二、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没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传说,其中虽有不少夸张,但有的传说也生动反映了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其中最有名的传说人物是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吧。
【内容探究】一、炎黄联盟师:阅读课本第14页炎黄联盟一目中第一段内容,并回答[导入新课]中的问题: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其中最有名的传说人物是哪些?生:“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炎帝、黄帝。
师:阅读课本第14页炎黄联盟一目中第二段内容问:距今五六千年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哪些著名的部落?生:主要有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蚩尤部落。
师:随着部落逐步发展壮大,为争夺土地与财富,各部落之间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战争有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
那你们知道“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吗?生:从征战双方、征战过程、征战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回答。
师: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只不过是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中的其中一个。
那么,这些战争对原始社会后期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生: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的战争打破了氏族界限,促进了部落间的交流和融合,尤其是涿鹿一战,促使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师: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教师引导学生区分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的关系——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后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解析】司马迁编写《史记》时,通过收集黄帝的传说记载 黄帝的事迹,说明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事实。 【答案】B
4.尧年老时,欲物色一个继承人,有人推荐尧的儿子。但尧
认为应该传位给贤人:“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我不能
让天下人受害而一人得利)。”这段材料表明( D )
A.禅让制遭到破坏 B.尧作风专断
飞跃。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两
个部落。这两个部落的首领是( A )
A.黄帝和炎帝 B.黄帝和蚩尤
C.舜和禹
D.尧和舜
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 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 是( A )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
什么制度(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解析】结合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选贤与能”分析,可知当时 选拔首领的标准是贤能。结合所学可知,以贤能为选拔标准 的制度是禅让制。 【答案】C
7.[2019·荷泽巨野期中]“通大川(河流)……疏(疏通)三江五湖, 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材料反映的神话传说是 () A.女娲补天 B.后羿射日 C.盘古开天地 D.大禹治水
神州轩辕自古传”,此诗句反映了我们经常 Nhomakorabea的“上下五千
年”的文明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 ) B
A.禹
B.黄帝
C.炎帝
D.舜
【解析】黄帝被称为轩辕氏,可知答案是B。
6.《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
黄帝的贡献 ”人文初祖 原始社 会终结
板书设计
C 禹建立了夏朝
D 、社会 生产的发展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 ,我们称自 己为“炎黄子孙” B 、我们尊称黄帝为 “华夏之祖” “华夏始祖” C 我们尊称炎帝为 “人文初祖 D 、华夏族是 汉族的前身 6、下列对夏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禹建立了夏朝,是夏朝的第一个国王 B 建立于公元前 20世纪70年代 C 、这 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D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 了什么问题? 提问: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甲组代表半坡 人,乙组代表河姆渡人,请两组同学进行研讨, 设计一下,拿出本组的方案,你们将 通过什么 样的方式、形式来介绍本聚落的情况。
学生列表: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比较 炎黄战蚩尤 华夏之祖于 --------
二 ------- 一-华夏族形成 尧舜禹 禅让制 夏朝 禹时 奴隶社会。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重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多媒体展示陕西黄帝陵图片)教师介绍: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黄帝陵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平日里到这里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为什么黄帝会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景仰,传说中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事?给后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熟悉内容。
教师讲解: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活跃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他们因为血缘关系而组成一个个的集团,我们称之为“部落”。
你知道都有哪些部落吗?学生回答: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教师讲解:这些部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为了争夺适宜放牧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战争不断,在战争中不断地合并,形成部落联盟。
炎帝和黄帝部落就因一次战争而结成部落联盟,这场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阪泉之战)教师过渡:阪泉之战中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可是黄帝的地位还没有稳固,黄帝地位的确立也经历了一场战争,你知道是哪场战争吗?(涿鹿之战)下面有请我们的评书大家为我们讲述涿鹿之战。
学生讲述:传说距今约4 600余年,神农氏为帝王时,各氏族、部落互相掠夺,为害百姓,其中蚩尤最为暴虐,神农氏、黄帝无力征讨。
阪泉之战后,黄帝势力大增,蚩尤仍继续作乱,不肯听命。
黄帝征集各部落、联盟兵众,与蚩尤在涿鹿之野展开激战。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材分析】《远古的传说》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中的第3课。
这一单元是中国历史的开篇,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主要是通过考古成就来反映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生活的历史。
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是从传说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印证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就与特点,同时通过中华人文始祖、禅让和大禹治水的传说,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同时,让学生从传说中提取历史信息,认识传说和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较浓。
教学内容中所涉及到的传说故事,学生或多或少都听过,有些甚至很熟悉,这有利于教学。
同时,也由于是初一学生,历史素养总体比较欠缺,大多数不具备分析历史的能力。
对于传说故事只限于“知道”而已,对传说中所蕴藏的历史信息、传说与史实的区别等问题,他们很少去思考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说出炎黄联盟的形成、涿鹿之战,简述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
2、了解黄帝、炎帝的发明,简述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3、理解“禅让”的含义,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结合传话游戏,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一、重点:1、炎黄联盟2、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二、难点:禅让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述法、归纳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黄帝颂》,出示图片。
首先,看这幅图,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张图讲的是什么?在举行祭祀黄帝盛大的仪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远古的传说【目标解读】
【课程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过程与方法
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封、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
山、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会作为
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难点:1.炎黄联盟。
2.禅让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古都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之间,有一个黄陵县。
据传,黄陵县因华夏族始祖黄帝的陵墓坐落于此而得名。
黄帝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亿万炎黄子孙的崇敬和祭奠。
每逢清明时节,全国各地的群众和海外赤子以及当代的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纷纷前往祭奠和敬拜,表达自己对黄帝的景仰。
孙中山先生曾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毛泽东在1937年《祭黄帝文》中赞叹这位中华民族的祖先:“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黄帝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杰出的贡献?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来探讨上述问题吧!
【新课探究】
一、炎黄联盟
1.主要部落分布
【图片阅读】
【问题探究】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有哪些较大的部落?
答案提示:主要有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2.炎黄联盟
【材料研读】
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yì)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
——《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问题探究】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轩辕”参加过哪两次战役?其交战双方分别是谁?
答案提示:黄帝。
阪泉之战:黄帝与炎帝;涿鹿之战:炎帝、黄帝与蚩尤。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答案提示:华夏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史料研读】
材料一神农氏(炎帝)在中午设市场,招引各地的民众,集聚了各地的货物,交易之后,各自都得到想要的东西离开了。
材料二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材料三古书记载,“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黄帝令伶伦作为律”……
材料四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问题探究】
1.材料一、二反映了炎帝的哪些发明创造?
答案提示: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教人通商交换等。
2.结合材料三、四,说出传说中的黄帝对中华文明作出了哪些贡献。
答案提示: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学会炼铜等。
他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的人品美德
【史料研读】
材料一尧的生活非常俭朴,他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冬天穿着鹿皮做的袄,夏天穿麻布衣裳,用的器皿都是些陶碗陶盆。
但尧对老百姓却非常仁爱。
材料二据《史记》记载,舜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气;他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做事、精益求精,他到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他。
材料三古书里还记载,禹治理洪水时,亲自拿着畚箕铲子,顶风冒雨,走在前面。
他在外待了整整13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能回去看一看。
他的手上脚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指甲被磨光了。
【问题探究】
(1)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尧、舜、禹各有何美德?
答案提示: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公而忘私,与群众同甘共苦。
(2)大禹治水的成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说明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要灵活多变,要有创新精神。
我们应该注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
大禹治水还使我们体会到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还应具有奉献精神。
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我们应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
2.禅让制
传位示意图
【问题探究】什么是“禅让”?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答案提示:(1)禅让是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没有特权,德才兼备,以身作则,生活俭朴,宽厚待人等。
【课堂小结】
远古传说时代,炎黄部落联合大败蚩尤,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炎帝、黄帝的发明创造,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中华五千年文明始于炎黄时期。
尧舜禹时期,通过禅让的方式推举联盟的首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