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 《中原文化(哲学篇)》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文学篇)》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文学篇)》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中原文化》(文学篇)将不会讲述?A:《文选》B:《诗经》C:话剧D:宋词答案: 话剧2、“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
”是()的诗句?A:白居易B:杜甫C:曹操D:刘禹锡答案: 白居易3、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在哪里?A:西安B:北京C:南京D:洛阳答案: 洛阳4、北宋四京的中心是()?A:北京B:汴京C:南京D:东京答案: 汴京第二章1、“文”是象形字,为有装饰人体的象形,其美由内而外;“化”是会意字,双人旋舞,协调互动,生机勃发。
文化是人的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
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以人为中心,人的改造与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是文化的核心。
中国文化所维护的核心价值有:A:平衡B:和谐C:自由D:博爱答案: 平衡,和谐,自由2、下列哪项不是中原地区的别称?A:中国B:中州C:中土D:中华答案: 中华3、乐官对采自民间的“风诗”要进行后期加工,其加工工作主要有:A:加入角色提示语B:加入议论C:加入注释D:拨正情感基调和价值取向答案: 加入角色提示语,加入议论,拨正情感基调和价值取向4、下列不是《诗经》收录的豫西风诗的是:A:《周南》B:《王风》C:《鄘风》答案: 《鄘风》5、孔子整理《诗经》,所作工作有:A:理其情而出纳之B:体其义而节文之C:观其先后而逆顺之D:比其类而论会之答案: 理其情而出纳之,体其义而节文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比其类而论会之6、《诗经》中采用兴的艺术手法触物以起情,常用来起兴的自然事物有()A:天象B:植物C:动物D:社会事象答案: 天象,植物,动物,社会事象第三章1、左思的《三都赋》包括()。
A:《西都赋》《东都赋》《南都赋》B:《西京赋》《东京赋》《齐都赋》C:《蜀都赋》《魏都赋》《南都赋》D:《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答案: 《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2、梁武帝萧衍曾称儿子萧纲“吾家之东阿”,是把萧纲比做()。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小节测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涉及“文化”之意义的是:()答案:《周易》A.《尚书》B.《周易》C.《诗经》D.《论语》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化”一词,主要涉及到的文化功能是:答案:教化功能A.认识功能B.沟通功能C.教化功能D.记录功能小节测验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是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
“人文”指的是()答案:道德人伦A.自然规律B.道德人伦C.文章典籍D.人体花纹2填空题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经典著作《原始文化》中阐述了“文化”的定义。
小节测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多是指一种狭义的文化,它与下列哪一类是大致相当的?答案:人文文化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2填空题人类还通过文化认识不同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昨天和今天,并去探索它们的明天。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使我们认识了印第安人的原始社会。
小节测验1.下列对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描述,较为合理的是:答案:男耕女织#农耕为主A.农耕为主B.贸易为主C.交换为主D.男耕女织2.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影响主要有:答案:内敛性#保守性#重自然A.保守性B.重自然C.内敛性D.创新性小节测验1.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有:答案:封邦建国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宗庙祭祀制度A.嫡长子继承制B.任人唯贤制度C.封邦建国制度D.宗庙祭祀制度2.下列说法中,属于中国古代宗法政治制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的主要有:答案: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官本位的社会观念#中国人的奴性人格A.中华文化的凝聚力B.中国人的奴性人格C.官本位的社会观念D.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小节测验儒家所提倡的所谓修身“三纲领”、“八条目”见于下列哪个文献?答案:大学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2.孔子的思想被概括为“仁”学,下列说法中属于孔子“仁”学思想内涵的有:答案:爱人#克已复礼#忠恕A.克已复礼B.忠恕C.爱人D.尽心知性小节测验下列对于生命理想的描述,不属于儒家特色的是:答案:自我超脱A.万物一体B.天人合一C.自我超脱D.家国情怀2.儒家的生命理想在对待自然上也有充分的体现,下列能够说明儒家对于自然的态度的是:答案:顺遂自然#感恩自然#敬畏自然A.顺遂自然B.征服自然C.敬畏自然D.感恩自然小节测验下列对于老子“道”的理解中,不准确的一项是:答案:“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A.“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源B.“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C.“道”是一种超越感觉的存在D.“道”是万物变化遵循的法则2.下列能够体现道家追求“自然”、“无为”思想的是:答案: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智慧树知到《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我们将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A: 精神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B: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态文化C:方式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D:制度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正确答案:精神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2、下列最能表现文化超地域性的概念有()A: 美国的企业文化B:大数据时代C:农夫山泉——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D:“地球村”文化正确答案:“地球村”文化3、下列对文化“趋同论”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 文化趋同可能导致文化发展的停止B:文化趋同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实现人人平等C:文化趋同就是趋同于西方文化D:文化趋同是全球化时代下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文化趋同可能导致文化发展的停止4、以下对文化的特征,理解恰当的有()A: 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B:文化具有超个人性C:文化具有多样性D: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内容的多样性正确答案: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文化具有超个人性,文化具有多样性5、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民族凝聚和民族复兴等积极作用。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第二章1、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___以前,主要表现在___的不断扩大上,其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
()A:周思想B:魏晋思想C:唐疆域D:汉疆域正确答案:汉疆域2、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等等。
()A:开辟贸易之路、和亲B:建立臣属关系、进贡C:领土相向扩张、称霸D: 建立牢固的政治经济关系正确答案:开辟贸易之路、和亲3、“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礼记中庸》,描述的是那种体制。
()A: 贵族制B:民主制C:官僚制D:法制正确答案:贵族制4、下列不属于现代官僚体制的是()。
A: 分赃制B:民主制C:专家制D:文官制正确答案:民主制5、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因此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
()A:对B:错正确答案:错第三章1、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本《周易》,可能是以古文也就是篆文写成的费直易为底本,流传而来。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应该是从有了观念形态意味的天命神权思想开始,即就是()。
A.原始社会B.殷商时期C.西周时期D.战国时期答案:殷商时期2、周代统治者宣称要得“民心”,就必须施行“德政”,因而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具体内容有()。
A.敬天B.保民C.敬祖宗D.敬地答案: 敬天,保民3、()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A.殷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南北朝时期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4、强调重人道而非天道的学派有()。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 儒家,法家5、()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后世以儒为主的文化模式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
A.秦始皇B.汉武帝C.刘邦D.董仲舒答案:董仲舒6、明清之际,以()为代表的一批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A.黄宗羲B.顾炎武C.曹雪芹D.王夫之答案: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7、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史前开始的。
A.对B.错答案: 错8、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5个阶段,即萌芽期、奠基期、定型期、发展期和转型期。
A.对B.错答案:对9、五行学说最早见于《春秋》。
A.对B.错答案:错10、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
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1、“姓”的造字结构反映的是汉族先民的()风俗。
A.抢婚B.群婚C.互婚D.买卖婚答案:群婚2、在古代,“姑”不可能包括对下列哪种人的称呼?()A.子女对父亲的姊妹的称呼B.媳妇对婆婆的称呼C.女婿对岳母的称呼D.侄女对伯母的称呼答案:侄女对伯母的称呼3、“昏”是“婚”字的古字形,这个字的本义是()。
A.昏暗B.婚姻C.黄昏D.头晕答案: 黄昏4、在魏晋以前,()穿裙装。
A.女人B.男人C.男人和女人D.贵族答案: 男人和女人5、古代有所谓的“右衽”和“左衽”,右衽就是()。
A.左领压住右领B.右领压住左领C.左领和右领对齐D.左领和右领错开答案: 左领压住右领6、探究汉字,可以发现许多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武术篇)》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武术篇)》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武术又称为功夫,与()国画、京剧并称为我国四大国粹。
A:中医B:书法C:中药D:造纸答案: 中医2、武术有传统武术和()武术之分。
A:竞技B:比赛C:表演D:散打答案: 竞技3、武术产生于古代人类与()的搏斗以及部落之间的争斗。
A:动物B:人C:野兽D:大自然答案: 大自然4、抱拳礼起源于唐朝。
A:对B:错答案: 错5、泰拳是武术的一种。
A:对B:错答案: 错6、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自古便盛行尚武之风。
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1、武术有内外家之分。
最典型的内家拳是()A:太极拳B:形意拳C:八卦掌D:武当拳答案: 太极拳2、从地理位置上讲,少林拳系是以()为中心A:闽粤B:四川C:黄河中下游D:湖北、福建答案: 黄河中下游3、公元702年,()首创武举制,开创了以武取才的先例。
促进了中原地区群众性的练武活动A:隋文帝B:李世民C:武则天D:隋炀帝答案: 武则天4、武术中的内功,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练精气神,一类是练()A:铁布衫B:金钟罩C:二指禅D:硬功答案: 硬功5、193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上表演的中国武术代表团十一人中有5名来自中原的河南。
A:对B:错答案: 对6、中原地区,武术门类有40多种。
A:对B:错答案: 对。
智慧树知到《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章节测试答案(0002)

智慧树知到《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伏羲氏对周易的主要功绩是A:河图B:洛书C:先天八卦D:后天八卦正确答案:先天八卦2、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A:先天八卦B:后天八卦C:撰写卦爻辞D:发明六十四卦正确答案:先天八卦3、孔子对周易的主要功绩是A:撰写卦辞B:撰写爻辞C:撰写易传D:发明六十四卦正确答案:撰写易传4、《易传》中,哪一个传主要讲形象思维A:文言传B:象传C:系辞传D:说卦传正确答案:象传5、乾卦中,九五爻的位置是A:只有正B:只有中C:中而不正D:既中又正正确答案:既中又正6、易经中最好的卦是A:乾卦B:坤卦C:泰卦D:离卦正确答案:泰卦7、乾卦九四爻辞说,“或跃在渊,无咎”,其中,或代表了一种什么思想:A:边防巡逻B:有些人C:可有可无D:相时而动正确答案:相时而动8、坤卦六二爻辞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与下面哪句话思想更加接近:A:女子无才便是德B:为学日益,为道日损C:知识便是美德D: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正确答案:为学日益,为道日损9、周朝崇尚的颜色是A:黑色B:红色C:白色D:蓝色正确答案:红色10、在八卦中,兑卦象征的女性是A:母亲B:长女C:中女D:少女正确答案:少女第二章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司马B:礼官C:祭司D:史官正确答案:史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A:和静清寂B:恭宽敏惠C:清虚卑弱D:仁义礼智正确答案:清虚卑弱3、在《道德经》中,下列选项不属于“反”所具有的含义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C:祸福相依D:道法自然正确答案:道法自然4、下列不属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观点是A:水柔弱而不争强B:水善于处下而不争上C:水可以洗净自己的污浊D:水不与其他事物争地正确答案:水可以洗净自己的污浊5、“大国者下流”一文中,“下流”的含义是A:指地位微贱的人B:卑鄙龌龊之意C:处在水的下游D:比喻众恶所归的地方正确答案:处在水的下游6、下列不属于《道德经》中对于“道”的观点的是A:弱者,道之用B:道可道,非常道C:忠恕之道D:天之道,利而不害正确答案:忠恕之道7、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所体现出的道家智慧是A:为而不争B:上善若水C:哀兵必胜D:柔弱胜刚强正确答案:柔弱胜刚强8、下列选项中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确答案:“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9、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A:怀疑论B:祭神如神在C:未知生,焉知死D:无神论正确答案:无神论10、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错误的是A:有所不为B:不妄为C:不作为D:不多为正确答案:不作为第三章1、他“是诗人的哲学家,是哲学的诗人,是一个站在远方眺望故乡的人”,“他”指的是谁?A:闻一多B:鲁迅C:孔子D:庄子正确答案:D2、庄子曾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A:彭泽令B:太史C:漆园吏D:寺人正确答案:C3、根据课堂内容所讲,庄子的生平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A:穷、困、衰B:富、骄、博C:困、傲、博D:穷、傲、博正确答案:D4、“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A:齐生死B:齐万物C:齐是非D:逍遥游正确答案:A5、与“枯鱼之肆”含义相似的成语是A:涸辙之鲋B:相濡以沫C:枯木逢春D:缘木求鱼正确答案:A6、“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哪一篇文章?A:《逍遥游》B:《大宗师》C:《秋水篇》D:《齐物论》正确答案:C7、“庖丁解牛”出自于庄子的哪一篇文章?A:《逍遥游》B:《养生主》C:《齐物论》D:《秋水篇》正确答案:B8、庄子的整个核心思想是A:道法自然B:厚德载物C:自强不息D:亲和自然正确答案:A9、“庄周梦蝶”出自于A:《齐物论》B:《德充符》C:《人世间》D:《应帝王》正确答案:A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面死亡的哲学家是A:惠子B:孔子C:庄子D:老子正确答案:C第四章1、《论语》记载的是()的对话录?A:孔子言语B:孔门师徒言语行事C:孔门师徒言语D:孔子行事正确答案:B2、轴心时代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A:黑格尔B:雅斯贝尔斯C:温克尔曼D:赫尔德正确答案:B3、下面哪位是轴心时代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大哲学家?A:董仲舒B:朱熹C:孔子D:王阳明正确答案:C4、《论语》作为对话录,对话涉及到了A:孔子B:孔子及其弟子C:孔子及其再传弟子D:孔子与弟子、弟子与再传弟子正确答案:D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019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历史篇)]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历史篇)]章节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122406e2bd960591c6772c.png)
2019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历史篇)]章节答案
[第一章测试]
1.【单选题】“郑伯克段于鄢”,“鄢”今归属于()?答案:许昌
2.【单选题】范晔在《和香方》中把徐湛之比作()?答案:甲煎
3.【单选题】下面()景点不属于独乐园七景?
答案:万安山
4.【单选题】最早提出中原文献概念的是()?
答案:吕祖谦
5.【单选题】“文献”一词最早出自下列()典籍?
答案:《论语》
[第二章测试]
1.【单选题】汉画像石大约经历了()年的发展期?答案:300年
2.【单选题】汉代墓室门区常见的画像石图案有()?答案:双龙穿壁图
3.【单选题】记载嫦娥故事最早的典籍是()?
答案:归藏
4.【单选题】陶渊明的哪篇文章记载了螺女神话故事?
答案:《白水素女》
5.【多选题】以下()文献记载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答案:《风俗通义》《四民月令》《诗经》《淮南子》。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历史篇)》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历史篇)》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历史篇)》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郑伯克段于鄢”,“鄢” 今归属于()?A.许昌B.荥阳C.郑州D.安阳答案: 许昌2、范晔在《和香方》中把徐湛之比作()?A.麝香B.甲煎C.枣膏D.灵藿答案: 甲煎3、下面()景点不属于独乐园七景?A.弄水轩B.读书堂C.钓鱼庵D.万安山答案: 万安山4、最早提出中原文献概念的是()?A.林之奇B.吕祖谦C.吕本中D.李楠答案: 吕祖谦5、“文献”一词最早出自下列()典籍?A.《论语》B.《中庸》D.《大学》答案: 《论语》第二章1、汉画像石大约经历了()年的发展期?A.100年B.200年C.300年D.400年答案: 300年2、汉代墓室门区常见的画像石图案有()?A.双龙穿壁图B.羽人戏灵瑞图C.西王母图D.东王公图答案: 双龙穿壁图3、记载嫦娥故事最早的典籍是()?A.山海经B.归藏C.搜神记D.诗经答案: 归藏4、陶渊明的哪篇文章记载了螺女神话故事?A.《白水素女》B.《闲情赋》C.《归田园居》D.《拟古》答案: 《白水素女》5、以下()文献记载了牛郎织女的故事?A.《风俗通义》C.《四民月令》D.《诗经》答案: 《风俗通义》,《淮南子》,《四民月令》,《诗经》第三章1、促使郑国成为“小霸”的镇郑国君主是( )A.郑武公B.郑文公C.郑庄公D.郑厉公答案:C2、请问《春秋》是( )国的编年体史书?A.齐国B.鲁国C.晋国D.楚国答案:B3、要为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画出一份精确的疆域图,按现在有的史料和技术水品是有较大可能达到的目标。
A.对B.错答案:B4、春秋时期贵族之间的交流,大都借助()中的词句进行。
A.《尚书》B.《诗经》C.《周易》D.《论语》答案:B5、广义上的“风”,指的是()。
A.地理环境B.空气情况C.风向情况D.社会风气答案:A第四章1、周公所制之礼都包括()内容?A.政治制度B.生活方式C.行为规范D.为政得失答案:AC2、周朝所认为的天下之中是()?A.镐京B.宋C.洛邑D.杞答案:C3、吉礼的祭祀对象都包括()?A.人鬼B.灾异C.天神D.地祇答案:ACD4、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语言B.制造和使用工具C.改造自然D.是否懂礼答案:D5、周公“制礼作乐”,“礼”、“乐”的作用分别是()?A.规矩与欢乐B.尊尊与亲亲C.差别与欣赏D.等级与亲仁答案:B第五章1、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包括( )A.察举制B.公务员考试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答案:ACD2、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核心是( )A.国家选拔B.地方选拔C.三级考试制度D.民间选拔答案:C3、科举的进步意义在于( )A.增加了寒门入仕的途径B.加强了民族融合C.较九品中正制更为合理D.丰富了古代教育的内容答案:ACD4、官方记载最早的书院是( )A.岳麓书院B.白鹿洞书院C.应天书院D.丽正书院答案:D5、嵩阳书院位于今天的( )A.河北B.河南C.江西D.湖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树知到《中原文化(哲学篇)》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摇篮。
A:中原文化
B:中原历史
C:中原哲学
D:中原精神
正确答案:中原哲学
2、中原哲学对古代中国的()、( )、法家、墨家、佛教禅宗等主要哲学流派,尤其对儒、释、道三家影响深远。
A:儒家
B:道家
C:杂家
D:五行家
正确答案:儒家,道家
第一章
1、()又称《易经》,在我国乃至在世界上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A:《周易》
B:《说卦传》
C:《系辞传》
D:《文言传》
正确答案:《周易》
2、《彖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释六十四卦的()、卦辞及一卦大
旨。
A:卦名
B:卦例
C:卦气
D:卦义
正确答案:卦名
3、《易经》(经文)由六十四卦卦符、()、()、三百八十六条爻辞组成。
A:八卦
B:卦例
C:卦名
D:六十四卦卦辞
正确答案:卦名,六十四卦卦辞
4、京房是汉《易》的代表人物,视《周易》为(),创占筮体例,以讲占候之术而闻名。
A:义理之书
B:圣贤之书
C:象数之书
D:卜筮之书
正确答案:卜筮之书
5、邵雍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被称为“北宋五子,均熟悉易经义理象数,()更是象数易研究者,()兄弟研易各自独立著有“易传”,曾游学求官于开封,葬于平顶山郏县。
中原易学承前继后,构建了完整的体系。
A:朱熹
B:司马光
C:范仲淹
D:苏轼、苏辙
正确答案:苏轼、苏辙
第二章
1、《道德经》后()章为《德经》。
A:45
B:50
C:44
D:37
正确答案:44
2、道家思想及其理论的提出,主要就是师法于自然之“()”。
A:道
B:理
C:法
D:德
正确答案:道
3、老子对“无为”之“为”,常以()来表述,即第六十五章所谓“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
A:修为
B:敢为
C:善为
D:应为
正确答案: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