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4月份)

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章回小说的体裁惯例、叙事结构和美学典范在明代即已大备。
众所周知,在章回小说诞生之前,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尚不具备大型的长篇叙事虚构作品,这意味着明代作家没有现成的文学技巧和叙事结构可以借鉴。
在此关头。
中国建筑的空间组合艺术给了明代文人诸多启示和灵感。
而历史事实证明,明代丈人大多具有独特而典雅的建筑趣味。
在结构上,中国古代建筑与明清章回小说都体现了一种组合艺术的特点,它们都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群”;而且,为了适应各种功能上的需要,它们还可以不断地重复这种组合而形成更大的结构性的“群”。
所以,从结构上来说,无论是作为“空间艺术”的中国古代建筑,还是作为“时间艺术”的明清章田小说,其实都是一种利用一定的结构“单元”而进行多重组合的艺术。
从整体上观察,中国古代建筑的“院落式”结构与明清章回小说的那种特殊的组合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
为了满足人类对建筑空间的需求,经常需要扩大建筑规模,不同文化传统中的建筑,其扩大规模的方式并不相同,但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就是“量”的扩大,即以单座房屋为基础,在平面上以至高空中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西方的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基本上是采用这种方式的,因此产生了以系列又高又大的建筑物,取得了巨大而变化丰富的建筑“体量”。
另一种就是“数”的增加,即以建筑群为基础,一个层农接一个层次地广布在一个空间之中,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上是采取这种方式,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包括座数极多的建筑群。
这种“组合式”院落建筑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而不变,到清代的故宫,可谓达到了“组合式”院落建筑的顶峰。
与西方建筑在单一围合空间中扩大体量一样,西方长篇小说也主要在一个情节框架内扩展篇幅;与中国古代建筑“院落式”结构相对应的,则是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所采用的“缀段性”结构,即小说由一段一段的故事连缀而成。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答案1、D(“只要,就”说法不妥。
)2、B(中国是一个面子社会不是在为新时代才产生的。
)3、C(过于绝对。
)4、B5、C (应是韩愈。
)6、D(“揭示了制度扼杀人才”属于无中生有。
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也使得作者还无法看到这一点,他将一切原因归于“小人”。
)7、(1)您殷勤奉养父母,从早到晚都很快乐,只希望过恬静舒适、平安无事的日子。
(“足下”、“勤”、“乐”、“惟…是…”、“望”各1分)。
(2)我深恨自己道德修养还不突出,清白的名声还未确立,而被世人强加上许多罪名,与好友孟几道每谈及此都感到十分痛心。
(“仆”、“良”、“修己”、“素”、“所加”各1分)参考译文:收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了火灾,家里什么也没有留存下。
我刚听说大吃一惊,接着又产生一些疑问,最后竟然感到非常高兴。
原本打算慰问您,现在却改成祝贺您了。
由于路途遥远,书信言辞又简略,因此还不能详尽地了解您受灾的情况。
如果真的烧得精光而一无所有,那正是我要特别祝贺您的原因。
您殷勤奉养父母,从早到晚都很快乐,只希望过恬静舒适、平安无事的日子。
现在竟遭受到烈火焚烧的意外事情,而使您震惊恐惧,甚至连油脂、淀粉这样的东西,也许都供应不上了,我因此起初感到大为吃惊。
人们的言谈之中都说,事物的圆满或空缺,灾祸或幸福,都是相互依存转化,去无定的。
有的人将要大有作为的时候,开始总会经历一个困苦动荡、担心受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就有水火的灾害,就有小人的怨恨毁谤。
历经劳苦变动的磨难之后,才能奔上光明的前途,古时候的人都是这样。
但是;这些说法不仅大而无当而且荒诞不稽,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因此就一定相信,所以我接着便对它产生了疑问。
凭着您读了不少古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又精通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所作所为都显示出您的多才多能,然而作官却不能超出众人之上,从而未取得显赫尊贵的地位,这里并没有其他原因。
京城的人都说您家里积存着许多财物,爱慕廉洁名声的人都怀有顾虑畏惧心理,因而不敢称道您的好处,尽管自己内心明白,但却藏在心里,含在嘴里不敢说出口。
湖北省汉阳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湖北省汉阳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16高二下·大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王进锋商周时期,在今天的中国境内生活着很多不同族群。
人们用华夏族与蛮、夷、戎、狄来区分他们。
异族婚姻就是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的通婚。
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通过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取得了“有莘氏媵臣”伊尹的辅佐,从而实现了灭夏的大业。
实际上,早在商族始祖契的时候,就已经与戎狄女子通婚。
根据《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末代商纣王屡次与外族女子婚配。
商纣曾以“西伯昌、九侯、鄂侯”担任商朝的三个重要官职,九侯就是鬼侯,为蛮狄之人。
鬼侯为了讨好商纣,将自已的女儿进献给他,然而这位女士“不喜淫”,纣非常生气,就把她杀害了。
汉晋学者皇甫谧在其著作《帝王世纪》中也记载了此事。
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姬昌遵祖宗之法,各方贤能之士都前往投靠。
看到这点,商朝另外一位方国首领崇侯虎甚是紧张,担心周族强大后会危及自己的方国利益,就对商纣说到姬昌将不利于商朝的统治。
商纣果然听信谗言,把西伯囚禁了起来,关押在羑里。
周族人十分担忧,千方百计营救,大臣闳夭多方搜求美女奇珍,终于得到“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通过商朝宠臣费仲进献给商王。
商纣看到后非常高兴,就把西伯释放了。
可以想见,周族进献的有莘氏美女,应与商纣结成了婚姻。
商王之子也与异族女子通婚。
商王武丁时期有这样一条甲骨卜辞,内容为“己亥卜,王:子白羌毓,不其白”。
这条卜辞是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白皮肤羌族女子将要生育,所生之子的皮肤是否为白色。
在西周君王和他们的祖先中,有多人与夷狄女子结婚。
根据《诗经•鲁颂•閟宫》,周族始祖后稷是姜螈所生,而“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所以姜塬是羌族女子。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绝密★启封前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汉阳一中仿真模拟(一)理科综合考试时间:2016年4月27日9:00—11:30 试卷满分:300分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l:35.5 Cu:64第Ⅰ卷(选择题 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共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核糖体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均有分布B. 核糖体由蛋白质和 RNA 组成,不同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不同C. 多个核糖体可以同时合成一种多肽链D. 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3. 洋葱是二倍体植物,某同学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并获得成功。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只能使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染色体加倍B.低温诱导过程会使细胞出现不完整的细胞周期C.根尖细胞分裂中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个过程,两者是不同步的D.低温诱导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时,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4. 下图为鲍森-詹森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本实验证明生长素由苗尖向下传递B.插有明胶的苗发生向光弯曲证明苗尖是感光部位C.显微镜观察表明,弯曲部位背面细胞分裂速率快、数量多D.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应设置不放苗尖仅放明胶或云母片的对照实验5.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观察线粒体②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③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⑤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A.只有①需要活体材料 B.只有④和⑤不需要用显微镜C.只有③需要设置对照 D.只有②和⑤不需要染色处理6. 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两个层次,下列研究某原始森林的种群和群落所涉及的问题中,属于种群水平研究范畴的是()A.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B.单位面积印度榕树的数量多少C.各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D.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有优势7.背景材料:①浙大研制的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又名碳海绵)入选2013年度世界最轻固体材料;②2014年11月上旬北京APEC峰会期间,政府重拳整治雾霾,蓝天重现;③中科大最近成功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Li0.8Fe0.2)OHFeSe(Se呈-2价).④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的构建出了一种能使水快速氧化成氧气的分子催化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B.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C.新的铁基超导材料中Fe的化合价呈+2、+3价D.该分子催化剂可将一次能源太阳能直接转化成二次能源8.某溶液除水电离出的OH﹣、H+之外仅含Fe2+、Na+、Al3+、Ba2+、NO3-、SO42-、Cl﹣中的4种,这4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无沉淀生成但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溶液中肯定不含Ba2+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的阴离子会减少一种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滤出沉淀,洗净灼烧后最多能得8.0g固体D.该溶液中除H+、0H﹣之外所含离子是Fe2+、Na+、NO3-、SO42-9.图示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除草功效,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B.1 mol 该化合物最多能与6 mol NaOH 反应C.1 mol 该化合物最多能与含4 molBr2的浓溴水反应D.既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也能和NaHCO3反应放出CO210. 被誉为“矿石熊猫”的香花石,由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它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Y2X3(ZWR4)3T2,其中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Z位于同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
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卷

绝密★启封前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汉阳一中仿真模拟(一)数 学(文科)考试时间:2016年4月26日15:00—17:00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合乎要求的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集合⎭⎬⎫⎩⎨⎧>+-=031x x xP ,{|Q y y ==,则=Q P ( )A .]2,1(B .)2,1[C .]2,1[D .∅2.设x R ∈,则“1x =”是“复数()()211z x x i =-++”为纯虚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在ABC ∆中,3=AB ,1=AC , 30=∠B ,ABC ∆则=∠C () A . 30 B .120 C . 60 D . 454命题“R ∈∀x ,x x ≠2”的否定是( )A. R ∉∀x ,x x ≠2B. R ∈∀x ,x x =2C. R ∉∃x ,x x ≠2D. R ∈∃x ,x x =25.已知平面向量,,a b c 满足(1,1)=-a ,(2,3)=b ,(2,)k =-c ,若()//+a b c ,则实数k =( )A .4B .-4C .-8D .86.函数()2sin()(0f x x ωϕω=+>,)2πϕ<的部分图象 如图所示,则ωϕ,的值分别是( )A .23π-,B .26π-,C .46π-,D .43π,7.变量x 、y 满足条件⎪⎩⎪⎨⎧->≤≤+-1101x y y x ,则22)2(y x +-的最小值为( )A .223 B .5 C .29 D .58. 按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63,则判断框中的整数M 的值是( )A .6B .5C .7D .8 9. 已知函数()2ln x f x x x=-,则函数()y f x =的大致图像为( )10.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73B .172C .13D11.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两顶点为A 1,A 2,虚轴两端点为B 1,B 2,两焦点为F 1,F 2. 若以A 1A 2为直径的圆内切于菱形F 1B 1F 2B 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12.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4)16f x f x ++=,当(]0,4x ∈时,2()2x f x x =-,则函数()f x 在[]4,2016-上的零点个数是( )A .504B .505C .1008D .1009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 13.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15a =,10b =,60A =,则cos B =_____________.14.在区间[2,1]-上随机选一个数x ,使得函数)1(log )(22x x f -=有意义的概率为15. 设抛物线28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抛物线上一点,且在x 轴上方,PA l ⊥,A 为垂足,若直线PF 的倾斜角为120,则PF =_______.16.已知函数21()212xf x e ax ax =+++有两个极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434(1)S a =+,3435a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T .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市为庆祝北京夺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围绕“全民健身促健康、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方从参加活动的群众中随机抽取120名群众,按他们的年龄分组:第组)30,20[,第2组)40,30[,第3组)50,40[,第4组)60,50[,第5组]70,60[,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Ⅰ)若电视台记者要从抽取的群众中选人进行采访,估计被采访人恰好在第组或第4组的概率;(Ⅱ)已知第组群众中男性有3名,组织方要从第组中随机抽取2名群众组成志愿者服务队,求至少有名女性群众的概率.19. (本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且060,DAB PA PD ∠==,M 为CD 的中点,BD PM ⊥.(1)求证:平面PAD ⊥平面ABCD ;(2)若090APD ∠=,四棱锥P ABCD -A PBM -的高.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右顶点(2,0)A 。
2016届湖北武汉汉阳一中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届湖北武汉汉阳一中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根据后文内容,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认为法治与德治不能并存,对“以德治国”予以否定。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与法治概念相对应的应该是人治而不是德治。
古代社会提倡德治虽然有浓厚的人治色彩,但并非不讲法治,而是强调不可一切断之以法,主张加强教化,做到礼法并用,宽猛相济。
因此,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古代德治思想不应被视为文化负资产。
充分借鉴古代重视教化的优良传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的生活,使大家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有耻且格”,可以减少和预防违法行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道路。
A .“明德慎罚”将道德教化与刑罚措施揉合,奠定了中国古代治国的基本理念。
B .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德治思想,并形成德治传统。
C .当今法治社会,传统的德治思想还有借鉴作用吗?D .当今时代,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以德治国”的思想才真正得到施展的舞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试卷第2页,共13页A .“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产物,生物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业的激情,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
B .猴年春晚可谓星光熠熠,歌手谭维维和她的电声乐队与华阴老腔艺人合作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使人们观赏到来自黄土高坡的古老民间艺术的活力。
C .破解“黄金周难题”,迫切需要切实制定、落实好错峰休假、带薪休假,让人们多一些休假的选择,而不是只能在黄金周期间“扎堆”出行。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三)试卷(II)卷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三)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3分)1. (3分) (2016高二上·公安期中) 好的广告语让人过目难忘,请就下面两句广告语的妙处进行点评。
(1)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某运输公司)(2)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太平洋保险公司)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2. (3分) (2016高三上·巴彦淖尔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武汉市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I)卷

武汉市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1. (3分)(2016·天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
(贾谊《过秦论》)②既窈窕以寻壑,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③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④________,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⑤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
(苏轼《定风波》)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9高二上·嘉定期中) 选择(1)下列不适合挂在中学教室里的励志条幅是()A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B . 如切如蹉,如琢如磨C .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D .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 . 在通往机场的大道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B . 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C . 多年老友的书店终于要开业了,再忙我也要光临。
D . 洪水退去之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3. (15分)(2017·德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总体上说,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
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
中华的先民认为这是他们中的一员﹣﹣燧人氏自己发明的。
这反映出中华的先民却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自信。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传说其实都是人间英雄和氏族首领的非凡事迹的文学表达。
女娲等人的神格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
古代神话中的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人物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木取火及农业生产,而黄帝及其周围的传说人物更被看作中国古代各种生产技术及文化知识的发明者(如嫘祖发明蚕桑,仓颉发明文字,伶伦制定乐律等).中国的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封前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汉阳一中仿真模拟(一)语文考试时间:2016年4月26日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保护方言,守望乡愁真理总是越辩越明。
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除了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与此同时,多姿多彩的汉语方言也与汉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旅居外地的同乡人互相认同的最直接最亲切的标志,而且是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种种事实的一扇窗口。
今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用上海话写成的小说《繁花》让许多读者被上海方言蕴含的吴文化韵味所折服。
不少网友甚至评价说,“读此书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
”不止是《繁花》,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从这方面讲,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努力。
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
但如何保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所幸,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探索的步伐都已迈出。
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在各方言区采取活态标本,建立方言档案——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即在有能力做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前,先做好学术性抢救。
而在民间,类似于“中国微乡音”汉语方言大赛这样的方言保护和传承活动正在兴起:在电视、广播中推出方言节目;方言进校园,让孩子们不忘乡音,记住乡情;移动互联网上更是出现了以乡音乡韵为纽带的社群,延续着方言的魅力。
时间不断向前,语言的融合与演进同样不可阻挡。
一些方言会淡出生活,一些新的语言习惯也正在形成。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珍视方言,其实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
讲乡音、守乡愁,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选自2015年12月《人民日报》,有改动)1.下列关于“方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方言和普通话同等重要,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都需要高度重视。
B.方言是语言的变体,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通过方言进行交流,表达思想。
C.丰富多彩的方言不仅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情感沟通的纽带,而且也是展现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标志。
D.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很多用方言写就的文学作品因突出表现了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繁花》是用上海方言写成的,创造了一种不同于时代主流的语言方式,其中的吴文化韵味吸引了很多的读者。
B.具体到如何保护方言,从全国来看,存在很多现实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国家是否应该出台政策支持,是否应该将方言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等。
C.保护方言的探索步伐已经迈出,在民间,出现了很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乡音乡韵得以延续。
D.方言与乡愁有着密切的联系,珍视方言,就是对文化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
由此可见,只有保护好方言,才是对乡愁真正的守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很多方言写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优秀之作,从这方面来看,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一种努力。
B.方言该不该保护,如今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具体到如何保护的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看法。
C.为更好地保护方言,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明确了先做好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后再做学术性抢救的思路。
D.讲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
诚然,普通话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普及固然重要,面方言作为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窗口也应该得到保护和继承。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金幼孜,名善,新淦人。
建文二年进士。
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与解缙等同直文渊阁...,迁侍讲。
永乐五年,迁右谕德兼侍讲,因谕吏部,直内阁诸臣胡广、金幼孜等考满,勿改他任。
七年从幸北京。
明年北征,幼孜与广、荣扈行,驾驻清水源,有泉涌出。
幼孜献铭,荣献诗,皆劳以上尊。
帝重幼孜文学,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幼孜据鞍起草立就。
使自瓦剌来,帝召幼孜等傍舆行,言敌中事,亲倚甚。
尝与广、荣及侍郎金纯失道陷谷中。
是夜,帝遣使十余辈迹之,不获,比至,帝喜动颜色。
自后北征皆从,所撰有《北征前录》和《北征后录》。
二十二年从北征,中道兵疲。
帝以问群臣,莫敢对,惟幼孜言不宜深入,不听。
次开平,帝谓荣、幼孜曰:“朕.梦神人语上帝好生者再,是何祥也?”荣、幼孜对曰:“陛下..此举,固在除暴安民。
然火炎昆冈,玉石俱毁,惟陛下留意。
”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
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
是年十月,命幼孜、荣、士奇会录罪囚于承天门外。
诏法司,录重囚必会三学士,委寄益隆。
帝御西角门阅廷臣制诰,顾三学士曰:“汝三人及蹇、夏二尚书..,皆先帝旧臣,朕方倚以自辅。
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亲信,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
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
朕与卿等当深用为戒。
”幼孜等顿首称谢。
洪熙元年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学士如故,并给三俸。
寻乞归省母。
幼孜简易静默,宽裕有容。
眷遇虽隆,而自处益谦。
名其宴居之室曰“退庵”。
疾革时,家人嘱请身后恩,不听,曰:“此君子所耻也。
”(节选自《明史》)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B.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C.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D.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臣子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
B、尚书省下设吏、礼、兵、户、邢和工六部。
刑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兵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C、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谷”“寡人”,随着秦朝建立,秦王政创立皇帝称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
这个称谓一直流传至帝制终结。
D、文渊阁始建于明代。
功用早期主要在于藏书、编书。
著名的《永乐大典》就是在南京宫中文渊阁开馆编纂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金幼孜文才出众。
北征路遇清水源泉水涌出,他写的铭和杨荣写的诗,都得到皇上最高级别的慰劳。
B.金幼孜敢于直谏。
士兵疲惫,皇上向群臣问对策时,众人畏惧不敢回答,只有他据实进言不宜深入。
C.金幼孜深受器重。
仁宗下诏给法司,审查重案犯时,须会同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三学士一起办理。
D.金幼孜谦恭淡泊。
金幼孜虽然很受皇上宠信,但他却更加谦虚,病重时拒绝家人为他请求身后之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帝重幼孜文学,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幼孜据鞍起草立就。
(5分)⑵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亲信,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9题。
客舍喜崔补阙司空拾遗访宿①卢纶步月访诸邻,蓬居宿近臣②。
乌裘③先醉客④,清镜早朝人。
坏壁烟垂网,香街火照尘⑤。
悲荣俱是分,吾亦乐吾贫。
【注】①崔补阙:崔峒。
司空拾遗:司空曙。
这两人是作者的好朋友,先于作者入仕。
作者卢纶,曾三次应举,三次落第。
②近臣:皇帝所亲近的臣子,指两位到访的朋友。
③乌裘:指落魄失意。
④先醉客:比客人先醉的人,作者自指。
⑤香街:上朝时经过的街道。
火照尘:上早朝时家仆举火引路。
8.颈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
(5分)9.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