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力定位国际组织和标准综述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介绍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介绍来源:本站整理作者:bzfxw时间:2015-6-7 14:56:11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简称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
ISO一来源于希腊语“ISOS”,即“EQUAL”——平等之意。
ISO国际标准组织成立于1946年,中国是ISO 的正式成员,代表中国参加ISO的国家机构是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CSBTS) ISO负责目前绝大部分领域(包括军工、石油、船舶等垄断行业)的标准化活动。
ISO现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
ISO的最高权利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
中央秘书处现有170名职员,由秘书长领导。
ISO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ISO通过它的2856个技术结构开展技术活动,其中技术委员会(简称SC)共611个,工作组(WG)2022个,特别工作组38个。
中国于1978年加入ISO,在2008年10月的第31届国际化标准组织大会上,中国正式成为ISO的常任理事国。
国际标准化组织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成员包括162个会员国。
该组织自我定义为非政府组织,官方语言是英语、法语和俄语。
参加者包括各会员国的国家标准机构和主要公司。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标准化专门机构,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
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前身是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和联合国标准协调委员会。
1946年10月,2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的代表在伦敦召开大会,决定成立新的国际标准化机构,定名为ISO。
大会起草了ISO的第一个章程和议事规则,并认可通过了该章程草案。
1947年2月23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成立。
宗旨与任务其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物资交流和互助,并扩大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
关于动力定位国际组织和标准综述

te i net fMC h ma c t I AM 13R v1te s n n p rt gIs ut n o D Vse ,r it d cd n o no 0 e.,h Dei dO eai nt ci f r P esl aenr u e . ga n r o s o
K e r s d n mi o i o i g I CA; M CA 1 3 ywo d : y a cp st n n ; M i I M 0
近2 0艘 。
各 协会 会 员应通 过 采用 I A指南 对 自身进 行 MC
适 当 的调整 。他 们 承诺 作 为负 责任 的会 员应遵 从 相 关 的指 南 ,并 乐意 让其 客户 严 密检 查使 他们 遵从 这
些 指南 。
I A有 2个 核 心机 构 与所有 会 员相 关 : MC
洋 、欧洲 和 非洲 以及 中东和 印度 。
力 定 位 国 际 组 织 一 一 国 际海 事 承 包 商 协 会 ( h Te
I e a i n l M a i e Co ta t r As oca i n , ntr to a n rn nrco s s i to
I A) 对 I A 出版 的一 系列 有关 动 力定位 方 面 MC 。 MC
尽 管船 东 、设计 院 、船 厂及 管 理部 门越 来越 多 地在 讨论 动力 定位 的各 种 问题 ,但 对动 力 定位 方面
的 国际标准 等 知之 甚少 。直 到 2 0 0 8年 通过 对 出 口
伊 朗的起 重铺管 船 D 一 P 2的 F A分 析 ,才 知 晓动 ME
4个地 域 性部 门使 各会 员在 影 响到其 当地 的地 区领 域 的 争论 方 面 便于 工 作一 一 美 洲深 海 、亚洲 一 平 太
国际标准团体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际标准团体标准1.引言1.1 概述概述国际标准团体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由各个国际标准团体制定,涉及到的领域广泛且多样化,包括技术、质量、环境、安全等方面。
国际标准团体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推广和管理标准,以确保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之间的产品、服务和流程能够互相兼容、互相认可。
通过国际标准团体制定的标准,可以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为经济合作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国际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过程通常是开放和透明的,吸引了来自各国的专家和代表参与其中。
这些专家通过充分讨论和协商,共同制定出既科学又公正的标准,确保了标准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国际标准团体标准不仅仅适用于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也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
它们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
此外,国际标准团体标准还可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获得质量可靠的商品和服务。
然而,国际标准团体标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法律体系差异,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存在一定的难度。
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标准的更新和调整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参与度仍然较低,存在着标准落地的实际困难。
尽管如此,国际标准团体标准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为全球合作提供了框架和基础,为各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与挑战。
因此,积极参与并支持国际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第一部分:引言。
在引言中,首先概述了国际标准团体标准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引言部分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对后续内容进行铺垫。
国际区域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国际区域合作动力机制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际区域合作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同时也在政治、安全、环境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国际区域合作中,动力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推动各方积极参与合作,并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围绕国际区域合作动力机制展开研究,探讨动力机制对区域合作的作用和影响。
国际区域合作的动力机制是推动合作参与者积极参与和促进合作发展的关键因素。
动力机制主要包括政治动力、经济动力、文化动力和制度动力等几个方面。
1. 政治动力政治动力是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各国政府在推动国际区域合作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之间的政治互信、政治决策和政治承诺是推动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动力。
政治动力需要建立在政府之间的互信基础上,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各国政府才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合作共识,推动国际区域合作的发展。
2. 经济动力经济动力是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经济利益是各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重要因素,各国在合作中可以共享经济利益、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市场规模,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经济动力能够促使各国加强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推动国际区域合作向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3. 文化动力文化动力是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文化因素对国际区域合作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是国际区域合作的一大挑战。
文化动力需要通过文化交流、文化认知、文化融合等手段来推动国际区域合作,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4. 制度动力制度动力是国际区域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国际区域合作需要依托一定的制度架构来推动合作的进展,建立完善的规则和制度是促进国际区域合作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制度动力需要通过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推动相关领域的制度建设来促进国际区域合作的进展。
二、动力机制对国际区域合作的作用和影响1. 推动合作参与者积极参与动力机制能够促使各方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并形成合作共识。
欧盟锂动力电池法规与国际标准解析

3.回收要求 回收前处理最少包括去掉电 池中所含有的任何液体或酸性物 质;动力电池的回收率要达到 50%,并在建立回收体系时,要 保证: 1) 对于工业电池,其生产 者要负责将工业电池从最终用户 处收回; 2) 对于汽车电池,其生产 者要为汽车电池建立回收体系而 不是使用汽车指令2000/53/EC中 的回收体系对电池进行回收。
2.ISO标准 ISO TC22/SC21工作组具体 负责动力电池相关标准的制定。
TC22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 辆技术委员会的代号,它主要负 责1968年维也纳公约中所规定的 道路车辆及其装备的兼容性、互 换性、安全性以及术语和性能评 价试验规程(包括仪器的特性) 的标准化工作。TC22下设19个 分技术委员会(subcommittees, SC),分别针对车身部件或特 定属性进行标准研究。SC21是 TC22下属的电动道路车辆分技 术委员会,专门负责电动道路车 辆标准化制修订工作的分技术委 员会。
如果电池为圆柱型,则符号 应覆盖电池或蓄电池表面面积的 1.5%,并且不大于5×5厘米。
如果因面积所限,符号的尺 寸可能小于0.5×0.5厘米,则电 池、蓄电池或电池组本身无需标 注,但包装上应印刷面积不小于1
《认证技术》2012·12 53
标准 Standard编来自/郝丽娟×1厘米的相关符号。 符号应清晰可见、无法擦
52 《认证技术》2012·12
编辑/郝丽娟
Standard 标准
自1990年开始,欧洲的车厂 已开始强调在汽车中使用可回收 的材质及零组件的再利用,2000 年9 月18 号欧盟通过2000/53/EC 《关于废弃汽车的技术指令》 (即E LV指令)。目标在于建立 收集、处理、再利用的机制,鼓 励将废弃汽车的部件重复利用, 减少汽车产品对环境的破坏,并 致力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以 及能源节约。
世界宇航领域主要国际组织介绍

世界宇航领域
主要国际组织介绍
尤莎1 王林2(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2中国宇航学会)
国际组织是由两个及以上的国家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基于特定目的,以一定的协议形式而建立的各种常设机构。
国际组织按照职能范围可以划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职能多元化,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和专门性国际组织(只以推进某一专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主要职能);按照成员性质可以划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是主权国家)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非官方的民间团体或经济、宗教等团体的国际组合);按照地理分布范围可以划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对全球所有国家开放)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仅对某地区国家开放、职权仅限于该地区事务)。
世界宇航领域主要国际组织图标
CCSDS技术领域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组织介绍

国际标准组织介绍很多广播电视标准都采用国际标准或来源于国际标准。
但国际标准组织的范围很广,主要有官方或半官方的标准组织,学会或协会类标准组织和民间标准组织。
充分了解国际标准组织的状况和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对了解广播电视的发展和我国标准的制定可起到重要作用。
一,国际电信联盟(ITU)与广播电视最密切的国际标准组织是原来的CCIR(Consultative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Radio Communication)与CCITT(Consultative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Telegraph and TelePhone) 一起分别负责广播电视和通信的全球协调,两者都曾是ITU(Intenatio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的分支机构。
1993年ITU进行重组,成为三个部门.以改进各国间的合作,改进与用户的联系和与其它组织的联系。
1993年3月 1日原CCIR更名为ITU—R(ITU— Radio Communication Sector),另外两个部门是ITU—TS(ITU—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ITU—R的主要工作是确保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为所有国家平等、有效和经济地得到利用。
为此要召开世界性和地区性大会来制定无线电法规或地区性协议,起草并通过有关技术、业务和系统的建议。
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orld Radio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s,WRC)一般每两年召开一次,但其议程在4年前的大会上就已开始设置,在两年前的大会上通过并经ITU委员会的批准。
某些问题也可以经由地区性会议来协调。
全世界1500 多位专家组成八个研究组(StudyGroups,SG)。
这八个工作组是SGl:频谱管理; SG3:无线电波传播;SG4:固定卫星业务;SGF:科学业务;SG8:移动、无线测定、业余和相关的卫星业务;SG9:固定业务;SGl0:广播业务(声音); SGll:广播业务(电视)。
各国标准化组织简介

标准信息服务网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ISO的前身是国际标准化协会(ISA),ISA 成立于1926年(1926年美、英、加等七国标准化机构第三次代表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国际标准化协会,并于1928年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迫使ISA停止工作。
战争结束后,大环境为工业恢复提供了条件,于是1946年10月,来自2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的领导人在伦敦聚会,讨论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问题,并把这个新组织称为ISO,即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简称。
会议一致通过了ISO章程和议事规则。
1947年2月23日ISO开始正式运行,ISO的中央办事机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中国既是发起国又是首批成员国。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由国家标准化机构组成的世界范围的联合会,现有140个成员国。
根据该组织章程,每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标准化团体作为其成员,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以CSBTS名义国参加ISO活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中心秘书处负责协调整个体系。
ISO是一个非官方组织,不具备法律权力来强迫执行标准。
IS0所做的就是制定和公布自愿执行的"国际标准",这些标准几乎涵盖了除电气和电工技术以外的所有技术方面,电气和电工技术由我们的合作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管理。
其宗旨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物资交流和互助,并扩大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
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与其他国际性组织合作研究有关标准化问题。
ISO的组织机构包括:ISO全体大会、主要官员、成员团体、通信成员、捐助成员、政策发展委员会、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消费者政策委员会(COPOLCO)、发展中国家事务委员会(DEVCO)、特别咨询小组、技术管理局、技术委员会TC、理事会、中央秘书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l>2h2。 4)破损后的平台倾角应小于170; 5)最终水线以上4m范围内的开口应为风雨
目前,国内对 IMCA 的文件不甚了解,设计院 设计、船级社审图、船厂制造、船东应用,都存在 很多问题,隐患很大。而目前动力定位设备供应商
关于动力定位国际组织和标准简介
71
仅仅基于控制和基准这2个领域,即使在这2个方 面某些船型的特殊要求也不一定明了,如上述起重 铺管船就未配置警戒状态信号系统,而按M103文 件是需要的。此外,动力领域的设备供应商基本对 DP系统不了解,特别是DP.2和DP.3如何满足冗
70
上海造船 2010 年第 2 期
动力定位系统的新船,但按 IMCA 文件建造的新船 与 1994 年以前建造的船舶之间却没有区别。
IMCA 指南的最新版反映出: 1) IMO 接受 IMCA M117——关键 DP 人员的 培训和经历; 2) 自 1998 年以来建造的 DP3 级设备船舶所增 加数目; 3) 包括增加使用 DGPS 后已经发生的变化和 发展; 4) 在深海中工作以及关于站位保持所制定的 ISO 标准; 5) 2001 年 IMCA 单独出版了关于双船操作的 增订本(IMCA M161),但现在已作为本出版物 的一部分了。 附录中已包括了关于 DP 事故报告,尚有其他 已出版的材料作为参考文献以及新增的风险分析 实例。 2.1 第 1 章的主要内容 第 1 节“基本思想”规定了许多定义及对 DP 系 统的基本操作要求,例如:最大偏移,位置控制系 统精度,临界偏移,安全工作极限,安全状态,站 位保持等以及设备等级分类。并且对 IMO 所规定 的在位置丧失后果风险分析作了重要的阐述。 第 2 节“动力定位范围”规定了 DP 系统的 3 个 领域:动力、控制和基准的设备以及对冗余的规定。 提出了在 FMEA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中应考虑的 3 种 模式,要求对 FMEA 进行定期保持和审查。 第 3 节“动力定位 FMEA 验证试验范围”要求由 第 3 方成文试验结果,操作员、船东、承租人、验 船师和需承担责任的主管机关应可获取试验结果, 作为输入写进操作手册和船舶习惯程序中。 第 4 节“系统能力定义”规定了 DP 能力计算的 工况条件,并用极坐标曲线图表形式显示,以便于 在验证试验和 DP 操作第 1 年中查对核实。 第 5 节“操作、培训和文件编制”规定每艘 DP 船舶必须有 1 本操作手册,它覆盖船舶按此设计和 可能使用的所有工作。对所有 DP 船舶,至少有 3 个级别的 DP 警戒状态(绿色、黄色、红色)。 第 6 节“DP 设备特性”规定了推力装置、发电、 功率管理、配电、位置控制、位置基准、环境传感 器、船舶传感器等设备的基本特性。 第 7 节“气象预防措施”规定了一些具体的要 求。 第 8 节“国际、政府和管理机构的要求”规定了 本指南不得取代船东/操作员的代表以及船长/海上 设施经理的职权和责任。遵照国际避碰规则规定使
0 前言
我国近年来已建成或在设计、建造不少具有动 力定位的船舶,包括:科考船、海监船、起重铺管 船、钻井平台、起重打捞船、半潜船、救生船、平 台供应船、布缆船、航标船、水合物调查船、多功 能海工船等,从 DP1 到 DP3 各种等级都有,计有 近 20 艘。
尽管船东、设计院、船厂及管理部门越来越多 地在讨论动力定位的各种问题,但对动力定位方面 的国际标准等知之甚少。直到 2008 年通过对出口 伊朗的起重铺管船 DP-2 的 FMEA 分析,才知晓动 力 定 位 国 际 组 织 — — 国 际 海 事 承 包 商 协 会 ( The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ractors Association , IMCA)。对 IMCA 出版的一系列有关动力定位方面 的文件的研究分析,特在此作一推荐和介绍。
用号灯和号型以及导航仪器和系统。 第 9 节“培训”规定了可行的形式和需要培训的
人员。 2.2 第 2~10 章的主要内容
这几章针对每种具体船型提出了有个性的设 计思想,冗余要求(与第 1 章第 6 节相同针对各个 设备),通信(分别对语音通信及 3 种 DP 警戒状态 作出具体规定),操作及人员的责任和能力的具体 规定。
上海造船 SHANGHAI SHIPBUILDING 2010,""(2) 0次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 缪燕华.吴斐文.Miao Yanhua.Wu Feiwen 海洋工程船综合电力系统应用综述 -船舶2009,20(1)
针对近期正在开发的多型海洋工程船,在概括介绍了其船型特点的同时,对其综合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作了描述,引荐了与其密切相关的国际性指导文件的主要内容,对了解当前综 合电力系统的发展动态有参考价值,且对处于创新自强的我国海洋工程船的发展有所促进.
2 IMCA M103 Rev.1 2007 介绍
1991 年 IMCA 的前身 DPVOA 首次出版了“动 力定位船舶设计和操作指南”,并由环球海事 (Global Maritime)编制成 103 DPVOA。
该指南使现行规则、操作程序和良好的实践融 为一体。并被定期审查和更新,现在的版本是 IMCA M103。
DGPS 使用指南 IMCA M142 位置基准可靠性研究 IMCA M145 深水钻井 3 种双水声位置基准系
统评论 IMCA M166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指南 IMCA M174 月女神主动声纳系统 Mark V 定
位系统评论 IMCA M178 FMEA 管理指导 IMCA C001 文件和能力表格导则(所有部
3 IMCA 其他重要文件名称及编号 简介
IMCA M117 关键 DP 人员的培训和经历 IMCA M125 靠近海上平台工作的 DP 船舶安
全界面文件 IMCA M132 1995 年伦敦 IMCA 站位保持研讨
会汇刊摘要 IMCA M140 Rev.1 DP 能力图表的技术说明
书 IMCA M141 DP 控制系统中作为位置基准的
【1】ABS.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s(2008)[S].2009.
【2】冯学梅.2x2000t多功能半潜工程船(两方案)CFD计 算分析报告[R】.上海:708研究所,2007.
【3】李欣,吕海宁.2x2000t多功能半潜工程船模型试验 报告[R】.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 室,2008.
4结语
近年来对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使具有海
上平台和结构物拆除、运输、铺管作业、支持与维
氍
修等多功能的起重半潜船越来越受到海洋工程界
采
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这一新船型的研究开发作了分
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图6柱稳式平台破舱稳性要求
主要破损范围指: 1)假定破损仅限于立柱的四周部分; 2)垂向破损假定发生在水线以下3m和以上 5111之间的任何高度为3m的区域。如果在此区域 内设有水密平台,则应假定在该水密平台以上及以 下两个舱室均发生破损; 3)垂向舱壁一般假定不破损,但如沿立柱外缘 量得的舱壁间距小于该吃水处立柱外缘周长的1/8 时,其中的1个或几个舱壁都应假定不存在;
IMCA 有 2 个核心机构与所有会员相关: 1) 安全、环保和法规; 2) 培训、持证和人员的胜任能力。 协会通过 4 个不同类别的部门组织起来,每个 部门各覆盖着会员们利益的一个特殊领域:潜水、 船舶、海上检验以及遥控操作水下作业的潜水器。 4 个地域性部门使各会员在影响到其当地的地区领 域的争论方面便于工作——美洲深海、亚洲-太平 洋、欧洲和非洲以及中东和印度。
门) IMCA C002 文件和能力表格导则(船舶部)
IMCA C003 文件和能力表格导则(潜水部)
4 建议
动力定位船舶开始于 1960 年代,第 1 艘用于 “尤勒卡”号的钻探船上,即使从 IMCA 及其前身 DPVOA 发展的历史来看,也有 20 多年了,IMCA 的许多文件也在陆续出版,但直至近期,动力定位 也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而且我国动力定位船舶已 有的发展势头十分可喜。相关的一些工作如能及时 跟进,就能缩短本来不算长的差距。
IMCA M103 修订第 1 版是在 IMCA 船舶部 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 IMCA 秘书处编制。
1994 年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海事安全委员 会批准了“动力定位系统船舶指南”(参见 113IMO/IMO MSC Circ.645),并结合实施 1989 MODU 规则 4.12 作为修订。DPVOA/IMCA 这些指 南的后续版本已反映到 IMO 的文件中。IMO 的指 南适用于 1994 年 7 月 1 日建造或以后建造的具有
1 IMCA 介绍
IMCA 国际组织的前身是动力定位船舶船东协 会(DPVOA),在 1995 年 DPVOA 和近海潜水承包 商协会(Association of Offshore Diving Contractors, AODC)合并组织成了 IMCA。
IMCA 是一个代表海上、船舶和水下工程公司 的国际贸易协会。
[4】毛建辉.2x2000t多功能半潜工程船完整稳性计算【R】. 上海:708研究所,2008.
[5】毛建辉.2x2000t多功能半潜工程船破舱稳性计算【R】. 上海:708研究所,2008.
关于动力定位国际组织和标准综述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吴斐文 708研究所,上海,200011
IMCA 通过情报札记、实施规则和其他适当的 方法来促进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和技术标准的 改善。
作者简介:吴斐文,男,研究员。1939 年生。主要从事船 舶电气设计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