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措施指导15例强迫症患者康复的体会

合集下载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

一例强迫症的治疗案例及点评【摘要】本文以一例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案例为主线,描述了患者的病情、采取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的过程和效果评价,同时也讨论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强迫症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个案分析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强迫症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强迫症, 治疗案例, 病例描述, 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 效果评价, 注意问题, 个案分析, 强迫症治疗, 必要性, 意义.1. 引言1.1 了解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特点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强迫症状和/或强迫行为。

强迫症状指的是反复出现的强烈不愉快的思绪、形象或冲动,患者试图通过某种行为或思维来减轻这种不愉快感。

强迫行为则是患者为了减轻或防止这些不愉快感而采取的行为。

强迫症状常常伴随焦虑和恐惧,给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强迫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多数理论认为遗传、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都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强迫症通常由于生活压力、创伤性事件、家庭关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引发,而且在发病后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和慢性病程。

了解强迫症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并理解强迫症,才能更好地应对该疾病,寻求恰当的治疗。

通过了解强迫症的病因、症状及发展规律,患者及其家人可以更好地协助医生进行治疗,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病情的滋长。

加强对强迫症的了解是治疗和管理这一疾病的首要步骤。

1.2 治疗的必要性治疗的必要性在于强迫症患者常常因为自己的强迫行为和想法而感到焦虑和困扰,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并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通过专业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恐惧和烦躁情绪,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强迫症康复的成功案例患者分享治疗经验

强迫症康复的成功案例患者分享治疗经验

强迫症康复的成功案例患者分享治疗经验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通过系统治疗和自我努力,许多患者成功康复并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位强迫症康复的成功案例,这位患者将分享他的治疗经验。

这位患者名叫李明(化名),他在二十岁时被确诊患有强迫症。

他描述说,最初的症状表现为反复洗手和检查炉灶是否关好。

这些习以为常的行为逐渐占据了他的生活,导致他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或参与日常活动。

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才能改善自己的情况。

李明选择接受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为治疗强迫症有效的方法。

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意识到其强迫症行为的无效性和不必要性。

在治疗过程中,李明学会了使用暴露与反应预防(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技术来减少和控制他的强迫症症状。

他逐渐暴露于触发他强迫行为的情境,但在不进行强迫行为的情况下,坚持不做任何反应。

这个过程需要巨大的内心勇气和毅力,因为在开始时他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适应了新的行为模式。

为了更好地监督自己的进展,李明还使用了日志记录技术。

他定期记录他的强迫症症状和触发因素,并对自己的反应进行评估和反思。

这不仅有助于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症状,还让他能够与治疗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讨论,共同找到更好的应对策略。

除了认知行为疗法,李明也积极尝试了一些其他的自助技巧和方法。

他发现身体活动对于缓解焦虑和强迫症症状非常有效。

他开始每天定期锻炼身体,如跑步、游泳和瑜伽。

这些身体活动有助于释放紧张情绪,增加对身体的感知和放松。

此外,李明还学会了自我冥想和深呼吸练习。

他每天花一些时间专注于呼吸和内心的宁静,从而降低焦虑和强迫症症状。

他也开始培养一些健康的爱好,如阅读、绘画和烹饪,以帮助他转移注意力和保持积极心态。

一句话治好强迫症,强迫症患者总结【推荐】

一句话治好强迫症,强迫症患者总结【推荐】

一句话治好强迫症,强迫症患者总结【推荐】现在很多人还在被强迫症困扰着,作为一个过来人,重塑心灵心理康复中心的李宏夫老师,将他自身疗愈经历,凝结成“一句话治好强迫症”的方法,并分享给大家,下面先来看看“一句话治好强迫症”,是一句什么话,这么神奇?『方法篇』一句话治好强迫症之这句话是什么?听透彻,细斟酌,照着做,就摆脱。

这一句话就是:“亦是如此”!释义:“亦是如此”是“亦止法”的具体练习内容。

亦止法,“亦”是“就是”的意思,“止”是“不动、不变、停止、平静”的意思。

“亦是如此”意为“就是这样、如此而已”。

一句话治好强迫症之为什么这句话能治好强迫症?对于强迫症的疗愈来说,唯有对其表现的强迫思维、念头、行为,停止对抗、纠缠,即不评判、不分析、不纠缠、不思考、不作为,也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为”,如此才是根本的疗愈之道。

亦止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顺其自然,所以“亦是如此”这一句话就可以治好强迫症。

一句话治好强迫症之秘籍所在简单——就一句话。

实用——随时随地可操作。

管用——症状出现可以及时化解强迫症状。

稳定——通过练习改变强迫的习性心理,建立健康心理模式。

一句话治好强迫症之化解知道“顺其自然”而做不到顺其自然,这个所有患者都知道,但是就是很难做到。

否则强迫症就没那么难治了。

“顺其自然”这是思维层面的词组,而“亦是如此”是脚踏实地的实操方法。

两者结合,将思维层面的理解转化为实操方法,借助“亦是如此”的练习逐步做到顺其自然,让强迫思维、行为自动停止,回归当下,真正将强迫症状阻击化解。

一句话治好强迫症之科学的方法需要正确的引导“亦是如此”练习具体步骤:1、身体感官(耳、眼、鼻、舌、身、意)与外界接触,所经验到的一切,无论是看到、听到、想到、感觉到、闻到、尝到、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对其进行描述,并在后面加上“亦是如此”。

2、练习时可以是心中默诵,也可以说出声音。

3、只对当下经验到的后面加上“亦是如此”,不是上一刻的也不是下一秒的。

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治愈的奇迹与希望

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治愈的奇迹与希望

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治愈的奇迹与希望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治愈的奇迹与希望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会出现强烈的无法抑制的强迫思维和行为。

然而,许多强迫症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方法和坚定的意志成功克服了这一障碍。

本文将介绍几个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展示了治愈强迫症所带来的奇迹和希望。

案例一:小明的胜利小明是一个28岁的年轻人,他患有强迫症已有十多年的时间。

他的强迫行为表现为反复洗手和检查门窗等,给他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小明开始时对治疗心怀疑虑,但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他逐渐接受了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小明接受了一系列的暴露与反应预防(Exposureand Response Prevention, ERP)的训练。

通过反复暴露于他引发强迫行为的刺激,并且不再执行强迫行为,小明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并放松行为。

几个月之后,小明的强迫症状明显减轻,他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交和工作环境。

案例二:女神的转变女神是一个40岁的职业女性,她的强迫症主要表现在对家居整洁的强迫追求上。

她会反复清洁家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储存和整理物品。

这种强迫行为严重影响了女神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女神通过寻求心理治疗师的帮助,逐渐改变了她对于完美和整洁的执着追求。

治疗师采用了认知重组和正念禅修等方法,帮助女神接受事物的不完美性,并且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

通过不断练习和努力,女神逐渐改变了她的思维模式,找到了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只是两个强迫症治疗成功案例的缩影,但它们展现了治愈强迫症所带来的奇迹和希望。

强迫症患者只需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的治疗和支持,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症状,便有望走出困境。

强迫症的治疗应该综合运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在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强迫症讲座心得体会

强迫症讲座心得体会

一、引言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强迫症的讲座,由我国著名心理专家主讲。

此次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强迫症的定义、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让我对强迫症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二、讲座内容概述1. 强迫症的定义讲座首先介绍了强迫症的定义,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

患者常常陷入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中,难以自拔,并伴随着相应的强迫行为。

2. 强迫症的症状强迫症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迫思维:反复出现的、无法控制的思维内容,如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担心自己生病等。

(2)强迫行为:为了缓解强迫思维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物品等。

(3)情绪困扰:强迫症患者在患病期间,情绪波动较大,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3.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讲座介绍了以下几种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通过使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2)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等,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

(3)家庭治疗: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4. 强迫症的预防措施讲座强调了以下几点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合理安排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3)加强锻炼: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寻求专业帮助:当发现自己出现强迫症状时,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三、心得体会1. 提高对强迫症的认识通过此次讲座,我对强迫症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了解到强迫症并非不可治愈的疾病。

这使我更加关注身边的人,特别是那些可能患有强迫症的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2. 关注自身心理健康讲座中提到,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调整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3. 学习心理调适方法讲座介绍了多种心理调适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经典案例与治疗方法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经典案例与治疗方法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经典案例与治疗方法强迫症的心理治疗已持续多年,有的病患寻医多年未果至今仍在饱受强迫的折磨;有的病患多年辗转于医院与家庭之间,这也使得自己好似成为家人的陌路;有的病患尝试各种方法当然也包括跳大绳等迷信终究身心俱疲;也不乏有的病患最终“任其自然”的生活、倒也是少对抗,比起其他人生活杂乱无章,他们倒是有序开展只是色彩唯有单调的“黑白”;更有极少数病患自身真正领略到了顺其自然的真谛,回归生活甚至心智增强,生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斑斓。

作为每日都与此类病患打交道的咨询师,理当在不违背“保密原则”的基础下最大程度的为深处苦海的您展现强迫症的心理治疗经典案例与治疗方法,不指望冰冷的文字能激起太多的共鸣,只为尚困于强迫症漩涡的您带去曙光。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经典案例呈现一、临床资料整理阶段(一)主诉(男,25岁)主诉:强迫思维,持续八年。

性格内向,不喜欢坦露心声。

高三时有次早醒后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也在学校的咨询室寻求过帮助,当时觉得没有问题了,事后又不能集中。

中医说他是胃溃疡后来一直关注胃的问题直到大学的心理老师帮助下做了胃镜证明没有问题才安心,但是注意力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害怕错过老师所讲内容,课下会反复与同学核对笔记。

类似的劲椎的问题又来了。

强迫症总是时好时坏,这次爆发是工作后开始关注腹部的问题,害怕自己出现,结果又陷了进去。

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跟同事聚会聊天,工作效率下降。

(二)对来访者影响较大的典型社会生活事件:1、母亲的离世。

当时年幼,不懂事,当看到别的伙伴有父母陪伴的时候才发觉自己是孤单的,吃了同学母亲送来的便当开始觉得心理暖暖紧接着就胃疼。

2、青春期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当时被同学起外号“痘痘大王”,这个外号一直伴随他很多年,对他造成深深的伤害、很自卑,认为自己饱受欺负多年,但又很爱美,总希望表现出最好的一面。

工作后还在反复思考是否继续会被冠以外号。

3、高中课堂,被原本他很尊敬的老师点名批评说注意力不集中,内心懊恼,此后常常检验自己是否注意力集中。

强迫症的治疗康复语录96条

强迫症的治疗康复语录96条

强迫症的治疗康复语录96条1、强迫症康复之最高境界:没有理论是最好的理论,没有调节是最好的调节,一切都是自然的。

2、强迫症的治疗必须标本兼治,否则症状容易泛化,也容易复发。

在治疗的过程中,强迫人格的改变无疑是最重要的。

3、强迫症患者的不良性格因素主要表现在完美主义和不安全感。

4、患者自救最大误区就是急于找到一种灵丹妙药,对强迫症立马斩草除根而后快。

5、强迫症的陷阱真是太多了,到处都是,你一不小心就陷了进去,那又是一个死循环。

6、在实践某种理论过程中,有时候强迫症会给你点“甜头”尝尝,表面上症状好像消失了,当你正为此高兴的时候,症状就像魔鬼一样凶狠地反扑过来,你毫无招架之力。

所以对症状要彻底地“不理不睬”,“喜”和“悲”两种态度都不可取。

7、人人都有强迫倾向,所以康复和没有康复没有绝对的界限,更不可能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点。

8、你用强迫的方法去解决强迫的问题,得到的结果一定还是强迫。

9、追求100%痊愈也是一种强迫。

10、“以消除症状为目的”的一切努力最终都是徒劳的。

11、理论强迫比强迫症本身更可怕。

12、接纳不能带有任何目的性,接纳就是纯粹的接纳:接纳强迫症、接纳强迫症带来的影响、接纳真实的自我。

13、盲目地去生活、锻炼只是一种刻意的逃避。

14、无条件接纳是治疗强迫症唯一的、正确的出路。

15、在强迫症这个强大的魔鬼面前,“无条件投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16、治疗强迫症和学佛一样,想开悟却开悟不了,如果潜心修行,功力达到一定程度,不知不觉就开悟了,你的强迫症也就好了。

17、强迫症吃软不吃硬,要学会和症状对话,宽容症状,关照症状,疏导症状,适应症状,最后和症状和平共处。

18、彻底绝望能治好强迫症,但不经过巨大的磨难是做不到彻底绝望的。

19、为了治疗强迫症去学习佛、道、禅理论往往也是很难成功的。

20、建议患者在头脑中将“应该”和“必须”抹去。

21、凭什么我们就一定要比别人优秀?凭什么我们就一定要比别人成功?22、每次当症状袭来的时候都是接纳症状的好机会,何必把它当成敌人呢?23、患者经常会问:我认真学习理论并积极行动,我的强迫症就会好吗?看,你又在强迫了。

2024年强迫症彻愈后总结的50条经验

2024年强迫症彻愈后总结的50条经验

2024年强迫症彻愈后总结的50条经验1. 接受自己的病情。

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只有通过接受和认识自己的病情,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

2. 找到专业的心理治疗师。

寻找一位有经验的专业心理治疗师对强迫症进行治疗,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3. 学习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强迫症的方法,学习并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可以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强迫症症状。

4.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它们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

5. 学会放松和冥想。

放松和冥想有助于舒缓压力和焦虑,通过学习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情绪。

6. 建立支持系统。

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你的困扰,建立一个可以给予你支持和理解的人际关系网。

7. 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触发因素。

强迫症的发作往往与特定的触发因素有关,通过观察和记录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触发因素。

8. 学会自我观察和自我干预。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强迫症发作时,学会观察和干预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9. 寻找替代行为。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强迫症行为即将发作时,寻找替代的行为来代替强迫行为,例如做一些深呼吸或进行其他轻松的活动。

10. 建立目标和计划。

设定一些具体的目标,并制定一份可行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这会给你希望和动力。

11. 避免过度焦虑。

过度焦虑可能会加重强迫症症状,学会放松自己,不要对一些小事过于焦虑。

12. 学习如何处理错误和失败。

错误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学会面对它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从中学习。

13. 寻找兴趣爱好。

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投入其中,这可以帮助你转移注意力和保持积极的心态。

14. 练习自我爱护。

关爱自己是最重要的,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15. 避免过度自我批评。

不要过于苛责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反馈。

16. 学习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

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并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和管理它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康复措施指导15例强迫症患者康复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2-11-23T10:56:07.9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2期供稿作者:卞亮凤
[导读] 放松训练教会患者学会放松,端坐,微闭双眼,从头顶开始逐渐向下督促放松每一寸肌肤。

卞亮凤
(江苏盐城市亭湖区疾控中心 2240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指导对强迫症患者康复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采用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包括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经络疏通、饮食指导、患者寒、热、燥、湿体质的调整等等,跟踪随访这些方法对强迫症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采用综合性康复指导措施,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的强迫症患者的身心两方面恢复有明显的健康促进作用。

【关键词】强迫症综合措施康复指导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319-01 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曾被认为是心理疾病中非常顽固的一种症状,病程长短不一,病情轻重不等,重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严重的强迫症采用单纯心理治疗效果不佳;药物治疗副作用大。

自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本人采用综合性康复措施指导强迫症患者15人,治愈9人,好转6人,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5人中年龄最大50岁,最小的22岁,女性9人,男性6人,文化程度初中2人,高中文化2人,本科3人,大学在校生8人;强迫性行为者6人,其中洁癖3人;强迫性思维者9人,其中穷思竭虑2人,疑病者2人,恐病毒者2人。

病程最短的半年,最长的15年;15例均为在门诊咨询并就诊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强迫症患者诊断标准: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1.2 方法综合性康复指导措施包括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经络疏通、饮食指导、体质调理、适量运动六个方面。

1.2.1 心理疏导让患者增强信心,相信这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当强迫观念来临的时候,不要试图强迫压制和过多自责,要知道彻底摆脱强迫性思维和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个缓慢的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消失的过程。

1.2.2 放松训练教会患者学会放松,端坐,微闭双眼,从头顶开始逐渐向下督促放松每一寸肌肤。

1.2.3 经络疏通按摩头面部及全身痛点,重点是头面部痛点,一天三次,每次按摩五分钟,热敷二十分钟。

1.2.4 饮食指导多选用具活血化瘀功能的食物,山楂,黑木耳,黑豆,鲜藕,韭菜,醋,红糖,刀豆,苔菜,茄子,板粟等。

1.2.5 体质调理体寒者生姜泡茶常饮;湿重者红豆加薏仁煮水当茶饮;气虚者每日食桂圆十粒,气虚严重者黄芪5-10克煮茶喝,气虚伴血虚者加红枣五到十粒;阴虚口舌干燥者熟地黄10克煮泡当茶饮;血瘀者当归粉每日8-10克,分三次口服;
1.2.6 适量运动身体特别虚弱时选择太极拳或八段锦,时间不要长,以患者感觉运动后不疲劳心情愉快为原则;体质改善后适当加大运动量延长运动时间,做适量体力劳动。

2 结果
15例患者均在两到三日内见到效果,睡眠改善,食欲增加,头发脱落减少,体质向好的方面发展,思维变得理智,有个重度恐惧病毒的女孩子不敢外出,每次外出回家后都要立即换洗全身衣物,头面部及全身痛点按摩治疗及按上述综合康复指导两天后,其母亲告诉我,回家后已经不立即脱掉衣物,并能跟家人一起看电视说笑,用其母亲的话说是:家里又听到笑声了。

其余患者情况类似,所有病例经随防两月,15例强迫症中,9人摆脱荒诞的想法和行为,完全恢复正常生活状态;6人强迫性思维发作次数渐减。

3 讨论
3.1 本人经长期观察发现,强迫症患者实质上属于身、心两方面疾病,既有生理病理上的改变如大脑供血异常,又有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且这两者密不可分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林雄标,张英男等学者研究证实:OCD患者两侧丘脑、顶叶和基底神经节的血流量增加和功能亢进;右颞血流量减少和功能底下,两侧颞叶和顶叶功能平衡与正常人明显不同;强迫、焦虑和抑郁症状均与两侧丘脑功能不平衡存在相关性;在强迫恐惧/洗涤、回避组强迫行为与右基底节功能增强有关[1];同时通过舌苔观察发现患者多偏寒湿体质,气血两虚者甚多,查体多伴有颈部僵硬,头面部及全身穴位压痛等现象,进一步证实强迫症绝不是单纯心理性疾病,而是有生理病理基础的身心疾病,这是长期以来采用单纯心理疏导和各种心理治疗手段效果不佳的根源,而根据上列综合措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2 强迫症病因纵多,涉及到社会的、心理生理的、先天后天等多个方面,无论对于心理医生、神经内科医生或患者本人而言,强迫症都属于难以治愈的顽症,通过本文提出的综合性的康复指导措施达到身心双调,身体素质的强壮促进大脑正常思维功能的恢复,从而是强迫性思维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减轻或消失,显便于操作,成本低安全性高疗效可靠,是一条促进强迫症患者康复的捷径。

3.3 在综合性措施康复过程中,发现女孩子在月经前及月经期病情有反复和加重的现象,这是因为此阶段激素水平降到最低,气血多下行至盆腔,大脑血供相对减少,大脑思维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之故,提请家长和患者注意这点,更应在此阶段加强睡眠,营养跟上,以提高身体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雄标,张英男,余常红,郑溪园,张繁新,杨志伟,胡纪泽《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J]. 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研究,2005.(2):92-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