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义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知识。
以下是《三字经》的全文及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生养子女却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是老师的懒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
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解释

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解释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解释《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解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作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
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
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
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老版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版三字经全⽂及解释⽼版三字经全⽂及解释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
以下是⼩编整理的关于⽼版三字经全⽂及解释,欢迎阅读参考。
【⽼版三字经全⽂及解释】 1、⼈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都是⼀张⽩纸,不知害⼈,既为善。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不变坏,最重要的⽅法就是要专⼼⼀致地去教育孩⼦。
3、昔孟母,择邻处。
⼦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次孟⼦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
4、窦燕⼭,有义⽅。
教五⼦,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窦禹钧教育⼉⼦很有⽅法,他教育的五个⼉⼦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吃穿,⽽不好好教育,是⽗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师的懒惰了。
6、⼦不学,⾮所宜。
幼不学,⽼何为。
【解释】⼩孩⼦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个⼈倘若⼩时候不好好学习,到⽼的时候既不懂做⼈的道理,⼜⽆知识,能有什么⽤呢? 7、⽟不琢,不成器。
⼈不学,不知义。
【解释】⽟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的,从⼩时候就要亲近⽼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学习到许多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黄⾹,九岁时就知道孝敬⽗亲,替⽗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母的⼈都应该实⾏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从⼩就应该知道的。
三字经(讲义)

六书: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三字经》宅家宫安定细线绳绵结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造字法:象形造字法:指事造字法:会义裙衫袖袍被造字法:会义(古代“生”、“性”通用)情怜惜悟忆造字法:指事造字法:会义造字法:会义眼看眺眨盼造字法:会义途迹过达巡逻造字法:会义造字法:会义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造字法:会义造字法:会义造字法:会义攻政敌收数造字法:象形(“乃”是“奶”的本字。
古代“乃”、“奶”通用)会义字(“千”是“迁”的本字。
千、迁通用。
“迁”合并“遷”)造字法:会义(“道”是“導”的本字。
古代“道”、“導”通用)造字法:会义财贫赠购负造字法:会义(“厶”是“以”、“似”的本字。
厶、以、似通用)造字法:会义(“専”是“轉”的本字。
古代“専”、“轉”通用)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造字法:会义晶星早旦明造字法:指事(“母”、“毋”本同源,后分化)造字法:会义打掐投掷招摇造字法:会义部都邦郭郊邸郡造字法:会义造字法:象形造字法:会义造字法:会义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
造字法:会义(古代“又”、“有”通用)造字法:会义造字法:指事(“方”是“放”、“旁”的本字。
方、放、旁通用)造字法:会义造字法:会义(“具”是“俱”的本字。
古代“具”、“俱”通用)造字法:会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造字法:会义造字法:指事(“父”是“斧”的本字。
古代“父”、“斧”通用)造字法:会义造字法:会义造字法:象形造字法:会义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造字法:会义(古代“非”、“诽”通用)造字法:会义造字法:会义造字法:会义造字法:会义(“考”、“老”本同源。
古代“考”、“老”通用)造字法:会义造字法:会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造字法:象形造字法:会义造字法:会义造字法:象形造字法:会义(“知”是“智”的本字。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上课讲义

r e n zh 1 chx U ng b e n sh anq 1 n sh 1 y x 11 l 1 y i人之初,性本善。
亲师友,习礼仪。
x i ng xi a ng jx I nxi a ng yu anxi ,a ng ji u in e ng w e n x i性相近,习相远。
香 九龄,能温席。
g ou buj i o a x i ng n a i qi a nxi , a o y u q suno d a ng zh i 苟不教,性乃迁。
孝 于亲,所当执。
ji a zh 1 d a gu i y 1 zhu a n r 0g s i su i n e g r nag l i教之道,贵以专。
融四岁,能让梨。
x 1 mPng m u z e l i n ch u昔孟母,择邻处。
t i y u zh a nyxi a n zh 1z 1 b u xu e du a j 1 zh u弟 于长,宜先知。
子不学,断机杼。
sh o u xi a o tc j i nd/v <n d 0u y a n sh yo u y i fa ng首 孝弟,次见闻。
窦燕山,有义方。
zh 1 m o u sh sh i m o u w e n知某数,识某文。
ji a o w u 1 ming j u a g y 1 e sh sh i e b a i教五子,名俱扬。
一一而十,十而百。
y a ng b uji faw zh 1gu 0b a i e r qi a cfi a n ewan 养不教,父之过。
百 而千,千 而万。
ji a b fy a sh 1 zh 1 du 0 s a nc a i zhti ea nd i re n 教不严,师之惰。
_ 三才者,天地人。
z 1 b u xu e f ei suo y is a n gu a ng zh re i yu e x 1 ng子不学,非所宜。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经过读《三字经》,你知道三字经里面讲了什么内容呢?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三字经全文,一起来看看吧!三字经全文解释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弟”通“悌”,尊敬友爱。
11、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
三上《三字经》讲义

广州市白云区集贤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国学之《三字经》讲义第一讲人之初——贵以专。
一、教学内容:P1-2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二、教材解析每个人生下来,由于善是人类最初的天性,所以,人性的差别原市是极小的。
只有后来由于个人所形成的环境不同,才使人们的性格产生了种种差异。
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为什么要对人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这是“教之道”在认识论上,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性”和“习”的关系。
谈到人性,中国文化里面有三种学说,基本概括了诸子百家的各派学术观点,即“性善论”、“性恶论”、“性不善不恶论”。
“去习性”是将后天习染养成的恶习和坏毛病去掉,人的恶习古人总结为“吃喝赌嫖抽”五毒,也叫五鬼。
五鬼缠身会使人害病身亡,五鬼闹宅会让人家宅不安,必须戒掉恶习,改掉坏毛病,这是做人的第一步工夫。
因此教育一定要尽早,越早越好。
什么时候开始叫早呢?胎教就够早了吧,不!胎教已经晚了。
要从还没有做胎之前就对父母进行教育,这叫改种留良,是播种前的育种与平整土地。
优质受精卵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对胎儿心性的发育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
中国人对此已经实践研究了几千年,出了多少代的圣贤之人。
你如果相信、接受并且照着去做,你就生贵子,一辈子幸福。
你如果不信,将来很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一个人一辈子都要干的事,不是上几年学就结束了,就完成了,所以是“活到老,学到老”。
荀子也说:“学不可以已”,教育是不能停止的,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苟不教,性乃迁”,所以一天也松懈不得。
三、学习目标1、学习“人之初”中的五句话,能够有节奏地诵读。
2、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五句话,能够明理。
并能够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四、教学建议(一)、质疑导入:人原本是善良的还是凶恶的呢?(二)、初读感知1、看拼音自读《三字经》P1——2页2、指名读正音。
3、多种形式练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对读、配乐读)(三)、诵读感悟1、看图、课本的故事《桅杆喻正》或视频理解这五句话。
完整三字经全文解释(图文)PPT课件

.
47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 《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空子的弟子和再传 的弟子,把孔子或是孔子弟子曾说过的善言善语,记 载编辑而成。
• 而《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整本书的主旨,是在 谈道德仁义的道理。
朋友之间以诚相待,相互照顾;国君尊重他的臣民,爱护他的百姓,
如能做到这一点,臣民们自然会对他效忠。
•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
这是人人都应遵守,千万不能违背的。
• 丧礼也应该遵从五服的礼节。当父母去世时必须穿斩衰的丧服;祖
父母去世时应该穿齐哀的丧服;自己的兄弟去世时须穿大功的丧服;
41
.
42
• 父子恩,夫妇顺。兄则友,弟则恭。 •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 斩齐衰,大小功。至丝麻,五服终。
• 父与子间要慈爱与孝顺;夫妻间须和睦相处夫唱妇随;身为兄姊的
人必须友爱弟妹;而身为弟妹的人则要恭敬兄姊。
• 年长和年幼的人在一起相处,必须注重长幼尊卑的次恰当合适 的相处方式或关系。
.
24
•应:相应、适应。 • 东方大海,西方流 沙,北方千里冰雪, 南方千里炎火。 •“中国”一词的由 来。
.
25
五行水火木金土相生相克,按照相克的顺序。
.
26
.
27
• 曰黄道 • 日所躔
• 曰赤道 • 当中权
• 赤道下 • 温暖极
• 我中华 • 在东北
.
3
《三字经》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坤、兑八卦。对小天心者为
坎,对中指者为离。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手法:顺运八卦——由乾卦起运转一周至兑卦止, 周而复始的推运,称为顺运八卦。 逆运八卦——由艮卦起,以逆时针的方向推运 一周,至震卦止,周而复始的推运,称为逆运八 卦。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作用:和中利隔、顺气化痰、消宿食、开饱胀、 调和五脏,有升清降浊之功。 主治:胸闷胀饱、呕吐、泄泻、食欲不振、咳嗽 痰喘、心烦内热等。 注:咳嗽气逆者逆运八卦,以降肺气。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7、胃经穴 部位: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处,由腕横纹至拇指 根部,属线型穴位。 手法:清胃一离心性推之。(此穴只清不补) 清则气降,补则气升,胃气以下行为顺。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作用:清胃热、止呕降逆、除烦止血。 主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痘疹潮 热不退、吐血及鼻衄。 注:清胃热、降胃气,一般呕吐皆可用之。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作用:健脾调中、补血生肌、消食滞、化痰涎。 主治: 伤乳食,消化不良,脾虚泻,疳积等。
注:脾虚作泻,先清补大肠以止泻;然后清补脾以加强 消化健运。 大便燥结伸大指向外推之,以泻其火,再用 泻大肠法,燥结可愈,后用补肾法以善其后。 心脾火盛, 口舌生疮,手热身热,先推天河水,后清补脾。
1、推拿手法 推法
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螺纹面,在穴位上
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 要求:向前推动,行于直线不可斜曲;用力 轻柔均匀,不可忽快忽慢。每分钟200次为宜。 分为补、清、清补3种。多用于线性穴位。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
拿法
用拇、食指二指同时相对,拿按某一穴位,一紧一松,
反复增减用力称为拿法。为强刺激手法之一,多用于急
救,例如惊风急救拿列缺穴。
要求:松紧适宜,用力柔和。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
揉法 用拇指或食、中指螺纹面按在穴位上, 左右旋转揉动称为揉法。 要求:手指紧紧地吸附在穴位上,用 力着实深透。不可在表皮上摩擦。左
揉主升,右揉主降,应左揉右揉同数。
每分钟约200次。点型穴位多用。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
运法 用拇指或食、中两指并拢的 螺纹面,由此往彼在穴位上 作弧形或环形推运称为运法。 要求:每分钟150-200次。多
一、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3、三字经流派推拿的继承与发展 徐谦光自1877年完成了《推拿三字经》,创建 了三字经流派推拿,其著作虽未出版,但在民间 流行;其孙子徐克善继承祖业,在当地成为小儿 推拿名医,但其后未有传人。真正将三字经流派 推拿发扬光大当数青岛市中医医院李德修先生。
一、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4、肺经穴 部位:无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手法:清肺—离心性推之(多用); 补肺—向心性
推之。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作用:疏风解表、顺气化痰、止咳利咽、补益肺 气。 主治: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肺炎、急慢性气管炎、 百日咳等)、麻疹不透。 注:清肺常与平肝、清天河水配合应用,以退热。
一、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2、三字经流派的起源
《推拿三字经》著成于1877年,较《徐氏锦囊》
晚3年,徐谦光因母病服药即吐,在此情况下,运 用小儿推拿手法而获效,在不断的临证实践中逐 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推拿疗法,和一般的推拿多 有不同,只用推手的方法,通治大人和小儿诸病。
一、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推拿三字经》是《徐氏锦囊》中推拿的一部 分内容的提炼,作者为了使此书广为流传,而未 在家中保存;《推拿三字经》手抄本仅存于山东 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徐氏家族无此书。
二、三字经流派推拿的学术特点
一般推拿因采用的穴位多, 每个穴位只推1-2min, 最多不过5min, 总的推拿时间是长的, 徐氏采 用的穴位极少, 而特别主张每个穴推的时间长, 总的推拿时间与一般推拿疗法相同 (主要指小儿)
二、三字经流派推拿的学术特点
4、流派的特定穴与操作 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特定穴的操作位置与《推拿 学》五版教材的小儿推拿有所不同,如胃经穴、 四横纹。 特定穴的操作方向也有很大不同。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8、板门穴 部位:拇指下,大鱼际肌之正中点,属面型大穴。 手法: 左右旋转揉之。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作用:能清胃热,通调三焦之气。 主治:止吐泻、退虚热、嗌奶、胃疼等症。 注:脾胃虚实所致上吐下泻皆可揉之。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9、大肠经穴 部位:食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 指尖),属线型穴位。 手法:清大肠———离心性推之。 补大肠———向心性推之(一般不 用)。 清补大肠——来回推之。
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
一
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目
二 三
三字经流派推拿的学术特点
录
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四
三字经流派推拿的临床应用
一、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1、创始人徐谦光的生平 徐宗礼,字谦光,号秩堂,登郡宁邑人(现 山东省牟平宁海镇)。大约生于1820年,卒于何 年不详。
一、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18岁至京,永兴贸易; 1842年23岁回家娶亲,仍回京都; 1847年回家至烟台,开设东文成贸易; 1866年因家事回家而弃商从医; 1874年12月21日完成《徐氏锦囊》;(推拿、脉诀、用 药等方面的医学专著) 1877年完成《推拿三字经》。
李德修(1893~1972)男,山东威海市北竹岛村人, 17岁染疾,暴致耳聋,幸遇威海海泉学校校长戚经
含,怜其疾苦,遂赠清代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
一书,并悉心指教,经8年学习,方独立应诊。1920 年到青岛,于鸿祥钱庄设诊所,以推拿疗疾,颇具 声望。1989年自设诊所,求治者盈门。 1955年应聘到青岛市中医院工作,任小儿科负责
之。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穴位
作用:清心火、利小便、镇惊搐。 主治:口舌生疮、小便赤涩、惊搐、弄舌等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穴位
2、肝经穴 部位:示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属线状穴位 手法: 平肝(清肝)——离心性推之;补肝—向心
性推之(不用)。
注:推本穴时宜用泻法,不用补法,如肝虚应补时,
则以肾穴代之,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非肝
用补肾法以滋肾水,则虚火自退。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6、小肠经穴 部位:小指内侧缘,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手法:清小肠—离心性推之;补小肠—向心性推
之(不用);清补小肠——来回推之。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作用:利尿止泻、分清降浊、清膀胱之热。 主治:尿闭、小便不利、口疮、泄泻而无小便者 多用之。 注:膀胱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须用清法以化 郁行气。 小肠能分水液别清浊,用清补法,可利水道而通 小便。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作用:调整大肠功能,有固肠、涩便、止泻等作 用。 主治:赤白痢疾、泄泻、便秘、脱肛、肛门红肿 等。 注:清则气降,补则气升,清补则和血顺气。泄泻
痢疾用清补法。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10、四横纹穴 部位:掌面,食、中、环、小指,四指连掌之纹 (掌指关节之横纹处),属线型穴位。 手法:医者左手掌托患儿左手四指的背面,拇指 握住中节处,以右手拇指外侧面或螺纹面,来回
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穴位。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作用:通窍散郁,畅通经络、安神镇惊、清热明 目、止咳、利尿。 主治:惊风癫痫、实热急喘、痘疹饮出不透等, 为一切眼病的主穴。 注:眼球上翻——向下捣,眼球下翻——向上捣;
眼球左翻——向右捣;眼球右翻——向左捣。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12、小横纹穴 部位:小指与掌相连之纹下又一横纹处,穴在尺 侧掌横纹头,属点型穴位。 手法:揉小横纹――用右手拇指螺纹面揉之。 (揉之左右同数)
二、三字经流派推拿的学术特点
7、独创推某穴代替某方剂 徐氏主张用独穴治病,独创了根据治疗的需要, 某种病专推某一个穴,以多推来取效的方法,并 制定了推拿26个穴位代替26种方剂。如:“分阴 阳为水火两治汤;推三关为参附汤;退六府为清 凉散;天河水为安心丹;运八卦调中益气汤。”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
肺非极虚不宜妄补,补肺可用补脾带之(陪土生
金)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5、肾经穴 部位:小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手法:补肾—向心性推之 ;清肾—离心性推之
(不用) 。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作用:补肾益脑、益气养神、纳气定喘、温下元、 止虚火。 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小便短赤、五更泄泻、 咳喘、肾亏骨钦等。 注:肾水不足,则虚火上炎,非清热法所将,须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作用:消郁热、化痰涎。 主治:口疮、流口水,为治百日咳、肺炎之要穴, 一切痰壅喘咳等症皆良。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13、八卦穴 部位: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 从圆心至中指横纹约2/3处为半径, 顺时针方向,划一圆圈即是八卦
穴。属面型(也称环型)穴位。
分为乾,坎、艮(gen)、震、巽、
推之。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作用:调中行气、退热消胀、散淤结。 主治:腹胀、疳积、腹疼、咳嗽痰喘、气促胸满、 口唇燥裂。 注:开脏腑寒热,治腹胀,揉之,能和气血。
三、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11、小天心穴 部位: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的中点, 属点型穴位。 手法:捣小天心法――医者左手托 患儿左手,以其右手食指或中指屈
人。
二、三字经流派推拿的学术特点
1、通治成人与小儿 徐谦光所用的推拿穴位通治成人与小儿, 原著从 开始就说明他研究推拿的动机,第1-4句“徐谦光 奉萱堂 药无缘 推拿恙”,将小儿推拿手法扩充 于成人病,这是与其他小儿推拿著作最大的不同。
二、三字经流派推拿的学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