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秀作文 读《拉贝日记》有感素材

合集下载

《拉贝日记》读后感

《拉贝日记》读后感

《拉贝日记》读后感《拉贝日记》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拉贝日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拉贝日记》读后感篇1夜晚里想起他,还不想睡,等待他来到我思想的梦里。

我并不害怕想起了解他的那个夜晚,反而是记忆犹新,让我不断的回想。

想什么?想,他一个德国人,远渡重洋,来贫困的中国工作近半生?想,他为什么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中国,在这里落脚扎根?想,他为什么不回到祖国的身边,难道他不思念自己的祖国吗?难到他不思念自己的父亲母亲吗?为什么他置自己的安全于不顾,偏偏要留在异国呢?这样的回想,勾起了尘封多年的往事,那一段不堪回首的,令人捶胸顿足的岁月,而他就是被人称为济难扶危,佛心侠骨的活菩萨——约翰拉贝。

约翰拉贝先生1882年生于德国汉堡,1908年作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雇员来到中国经商。

他和他的家人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年。

拉贝先生的子女及外孙子女均出生在中国,并且扎根于中国,我认为能让他们留在中国出了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与传承的民族道德观深深地吸引了拉贝先生,还有源自他身上对中国,世界乃至宇宙苍生的无限感怀与侠骨柔肠。

让他无所顾忌的留在了中国,留在了南京。

这个曾经再1937年至1938年发生过灾难的地方。

在这个时期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人留下的对中国百姓最为发指的一刀,这一刀砍掉了成千上百的头颅,砍掉了成千上百人的前途跟命运。

这一刀是无耻的,令人难以接受的一刀,日本人的行为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是对中华民族圣灵的亵渎,这种行为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唾弃和谴责。

约翰先生的《拉贝日记》是对日军暴行的描写,也是对日军残酷暴行的无情揭露,该影片以约翰拉贝先生的视角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毫无人性的灭绝残杀。

虽然面对的是无情的绝杀,但是拉贝先生为了拯救那些屠刀下的百姓,拉贝先生和他的伙伴们不顾个人的安慰,共同联合起来建立了安全区来保卫无辜的百姓。

拉贝日记观后感悟与心得(精选3篇)

拉贝日记观后感悟与心得(精选3篇)

拉贝日记观后感悟与心得(精选3篇)拉贝观后感悟与心得篇1电影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善良认真的拉贝,耿直不讳的威尔逊医生,坚强慈爱的杜普雷小姐与帅气年轻的罗曼博士,更是成功刻画了一个个令人生厌的日本军官,使观众深入其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今,距离日军侵华这一段悲惨而壮烈的历史已经有六十多个年头了。

时光并没有使中国人民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最近因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中国人民反日的情绪更是无比高涨。

尽管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回忆,一个惨痛的教训。

但是日本右翼势力还在试图掩埋历史,坚持南京大屠杀是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

相反的,同样作为二战主犯国的德国,早在1974年,他们的总理就在访问华沙时,在二战纪念碑前深深一跪,向全世界谢罪,所以德国此刻得到了世界的尊重。

而日本却依然为自我的罪行进行无耻的狡辩,我相信他们终将得到应有的惩罚。

《拉贝日记》透过展示历史,也让中国人民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不变哲学。

泱泱中华当初之所以被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岛国侵略,就是因为国家的无能与国家的落后,导致我们起初在他们的暴行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仅仅完成了百分之三十,虽然,我们已经站立在了世界的东方,但要做到真正的强大,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最后,让我们深深缅怀拉贝先生,他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英雄,更是全人类的英雄,是人道主义的杰出代表。

拉贝日记观后感悟与心得篇2过去的一周可以说我对于生命.运动.健康有了深入而直观的理解。

3月15日参加了一次体检,如果不是因为感到身体有了一点异样,我是不会去体检中心或者医院这样的地方的,用《老大的幸福》中小赵的话来说,180大个200多斤,我能有病吗?!我感到身体很健康啊!可是当体检报告出来之后我傻眼了,查出了好多因为超重而引起的病灶,高血压、轻中度脂肪肝、超重,这都是体检报告上震撼我心灵的文字!医生找我谈了一次话,要想健康,要想有一个质量更好的未来,我必须减肥了,因为这一切病灶都是因为肥胖超重引起的!这件事情的确像晴天霹雳一样炸在了我的头上,我才仅仅23岁啊,我的生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中老年病却提前找到了我的身上!反思了自己今天状况的原因,第一,我是个不愿意动的孩子,平时总是吃完了就坐在电脑或者自习室弄自己的事情,这样久而久之就打破了摄入与消耗平衡,慢慢积累起今天的体重。

拉贝日记观后感范文5篇

拉贝日记观后感范文5篇

拉贝日记观后感范文推荐文章拉贝日记观后感800字热度:拉贝日记电影观后感热度: 2022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热度: 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热度: 2022年《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热度:“毫无亮点,平庸到底”——这八个字就是我对《拉贝日记》最直接的印象。

这是一部无论从尊重史实的程度上还是从一些虚构的剧情上来看,都有着太多太多瑕疵的影片。

想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拉贝日记观后感范文1其实《拉贝日记》跟《南京,南京》类似,都是描述日本侵略南京场景,但它是从一位德国人眼中看待日本侵华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影片的大概内容在此我就不多说了,只把对我触动比较深的情景跟大家分享一下,以求共勉。

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中国老百姓躲在纳粹旗帜之下,尽管日本人知道旗下躲的是中国人,但他们仍然停止了轰炸。

我感到十分的辛酸,在我们伟大的国土上,我们竟然无力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家人,而要躲在别人旗下,寄人檐下,苟活生命,我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愤愤不平。

不过,再想想我国建国60周年来的发展,又让我感觉到十分欣慰。

但我们仍然要感谢这位异乡之客-拉贝先生,找到这面国旗,保全数万中国人民性命。

随着影片的进展,我又一次看到了日本人的“变态”行为,也是我们众所周知的杀人游戏-两个人之间看谁砍掉的中国人头多。

《拉贝日记》中这个镜头也只是在拉贝先生寻找其司机时一带而过,让我比较沉重的心情总算放松一下。

而看《南京,南京》中这个场面时却心如刀绞。

拉贝先生的中国司机-张,被拉去当做日本人比赛砍头的工具,拉贝妻子被日本人飞机炸毁,特别引发了拉贝对日本人的仇视。

德国人一开始有一部分人也不赞成建造难民区,因为他们没有想到日本人会那么霸道、无耻。

难民区的建造,给人们带来了安全,带来了希望。

大量的人群涌入,但它仍潜藏着不可避免的危机,所有女学生都被剪了很短的头发,远远看去像男孩子,也是为了避免日本人__女学生,让她们看上去比较丑一点,尽量减少日军对其的伤害看了这部影片,即便还有40分钟没看完,但我仍然被这位伟大的德国友人的国际精神所震撼、感动。

拉贝日记观后感_1

拉贝日记观后感_1

拉贝日记观后感
【篇一:《拉贝日记》观后感】
刚看好《拉贝日记》,我觉得非常有必要释放下自己的心情。

作为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对1937年12月冬在数周内南京城里发生的那些事并不是了解的很清楚,信息主要来源于一些历史课本和媒体资料。

《拉贝日记》给我一个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去更进一步的了解那段历史。

我其实并不太想看《拉贝日记》,理由和我没去看《南京!南京!》是一样的。

怕闷,怕看了以后浑身不自在。

事实上结果和我预料的一样。

可是我并不后悔看了《拉贝日记》,更决定去补上《南京!南京!》。

首先这是一部优秀的影片,不论从题材、演员的表演、光影、音效上我都觉得都很出色。

其次这是一部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看的影片,我并不是在和平年代大谈爱国主义教育,只是简单的觉得——有些历史不应该被忘却,应牢记。

最后,这部影片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看了这部影片后让我懂得,多么艰苦、多么危险、多么折磨人的事情面前,你都不能轻易地倒下。

人必须要坚强,只有坚强才有明天的希望!
我不是写手,只是想抒发下自己观后的心情。

我希望有更多人的走进影院去支持《拉贝日记》,支持《南京!南京!》。

《拉贝日记》读后感

《拉贝日记》读后感

《拉贝日记》读后感
《拉贝日记》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善恶的文学作品,通过拉贝这个真实历史人物的视角,展现了在二战时期中国南京的残酷屠杀中,他的艰难抉择和不懈努力,以及对人性的坚定信仰和尊严。

读后感受到了拉贝这一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下所展现出的非凡品质,以及他对人类尊严和生命的珍视,深深触动了我。

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提醒我要珍惜和坚守自己的信念,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勇敢地选择善良和正义。

同时,也让我对历史的残酷和人类的罪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励我不忘过去的教训,致力于珍爱和守护和平与友爱,使这样的悲剧永远不会重演。

《拉贝日记》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对人性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读《拉贝日记》有感范文 (2)

读《拉贝日记》有感范文 (2)

读《拉贝日记》有感范文 (2)
读完《拉贝日记》,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了不起的经历。

这本书将拉贝本人的才华和勇气令人惊叹。

这本书真是一个极好的参考书,引导我走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从拉贝的日记里,我学到了几件事:首先,拉贝学习的能力和机警大大超过常人,并且他的思维极为敏捷,他的思维素质很高,在他成功之前,他曾多次做出正确的决定。

其次,我从拉贝的日记中感受到他的坚持和决心,他经常在困难面前耐心坚持,他也曾拒绝过别人的帮助,拒绝了小便宜,让自己只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拒绝简单的小把戏,最终获得成功。

另外,拉贝的日记也让我明白了,成功的风险伴随着失败,没有什么是可以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要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才能够学习成熟,让自己在学习和职场上取得成功,而不是只是朝一个目标而努力,不管有多少困难,只要坚持不懈,最终都会有回报。

《拉贝日记》让人印象深刻,它告诉我们,对事情应该抱有希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有信心,有着自己的理想,坚韧不拔的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坚持到最终能够取得成功。

有关中学生看《拉贝日记》的心得范文集锦

有关中学生看《拉贝日记》的心得范文集锦

有关中学生看《拉贝日记》的心得范文集锦心得一:《拉贝日记》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

通过作者拉贝的亲身经历和真实记录,我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在纳粹统治下,犹太人面临着种种不公和迫害,他们被迫住进了密室、浑水营和集中营。

拉贝通过详细的描述,让我仿佛亲身体验了那个残酷的时代。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留意到拉贝的乐观和正义。

他积极帮助犹太人,设法让他们找到避难之地,并为他们提供粮食和药品。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坚定信仰和正义感,让人为之动容。

尽管他也曾面临很多困境和危险,但他从不退缩,坚持着自己的立场。

他的故事告诉我,即使在困境中,我们也不能放弃希望和正义,应该勇敢面对,努力为真理而战。

通过阅读《拉贝日记》,我深感珍惜和平的重要性。

战争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苦难,让人们失去亲人、尊严和自由。

而和平则可以让人们安居乐业,享受幸福和快乐。

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努力学习,为实现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得二:《拉贝日记》是一本让人热血沸腾的书籍。

通过对历史的记录和对拉贝的描写,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英雄的力量。

拉贝是一个普通的德国人,在战争期间他看到了自己同胞犹太人遭受的不公和迫害,决心帮助他们,并设法让他们找到生存的希望。

他不顾一切地帮助犹太人,甚至冒着生命危险。

他的勇敢和正义感令人敬佩,让人为之动容。

通过阅读《拉贝日记》,我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即使面对压力和困难,我们仍然可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正义的勇气。

拉贝没有被环境所动摇,他始终相信正义和公平,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他的故事鼓舞着我,让我明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改变世界的人。

同时,通过阅读《拉贝日记》,我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和平的宝贵。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是无法想象的,只有和平才能让人们过上幸福和安稳的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努力为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得三:读完《拉贝日记》,我深受感动。

拉贝这个普通的德国人,在战争时期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人道精神。

《拉贝日记》的心得感悟范文2000字

《拉贝日记》的心得感悟范文2000字

《拉贝日记》的心得感悟范文2000字《拉贝日记》是德国工程师拉贝(John Rabe)在中国南京期间记录的一本日记。

该日记记录了1937年至1938年期间南京被日军侵略及南京大屠杀的过程和细节,也记录了拉贝与其他外国人一同组成南京安全区,保护中国平民的努力。

读完这本日记,我深受触动,对于人性的复杂和人道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拉贝的日记让我对人性的阴暗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抢掠、强奸等暴行,无论是对待男性还是女性、老人还是儿童,他们甚至公然地在文化背景上,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伤害。

这些暴行表明,当人们在战争的环境中没有被严格约束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沦为野兽,无视道德和法律,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欲望。

这让我深深地感到人性的黑暗和丑恶。

拉贝在日记中描写了这些令人发指的场景,让我不禁想问,人类是否就注定了要不断重复这种暴力和屠杀的历史?其次,拉贝的日记也让我见证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力量。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和其他外国人组织了南京安全区,为中国平民提供庇护和保护。

他们不顾个人的安危,全身心地投入到保护和救助工作中。

他们组织了食品供应、医疗救助和庇护所建设等,努力保障中国平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并且他们鼓励中国人保持信心和尊严,在深深的苦难中保持他们的尊严和人格。

拉贝和其他外国人的行为让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道主义的力量仍然存在并且可以发挥作用。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护和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尊严。

另外,拉贝的日记让我思考了历史的责任和记忆的重要性。

拉贝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和细节,他的记录成为了南京大屠杀史料中的重要证据,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道伤疤,如果没有历史的记录和记忆,我们将很容易忘记这段黑暗的历史,甚至可能重复这样的悲剧。

读完拉贝的日记,我更加强烈地感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历史的记录和记忆中来,用知识和真相击败谣言和忘记,让历史不再重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拉贝日记》有感
《拉贝日记》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

1882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

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

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

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

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

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以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扞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

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

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揭发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对他国民众生命的无视。

“1937年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

”一个细节写出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的践踏,表现了拉贝先生对中国民众的同情。

“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

1月6日:克罗格看见汉中门边的干渠里大约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机枪扫射或是别的方法弄死的百姓。

”这些明显的数据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灭的,是存在的。

拉贝先生所写的日记在告诉我们:历史是不可磨灭的,而作为一个人要真实,真诚的去解释还原事实。

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做一个诚实,甘于奉献的人。

为了纪念拉贝先生,1997年,德国柏林的墓碑运抵南京,现保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

他的墓碑上也仅只书写下“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

他所做的,所写的,所成就的,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部分,但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英雄。

今天,面对拉贝故居,我们仿佛仍能听到拉贝先生朗朗的笑声,沉重的叹息;看到他挥舞手臂的愤怒表情,伏案奋笔疾书的侧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