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塌落度规范
混凝土坍落度规范_共10篇完整篇.doc

★混凝土坍落度规范_共10篇范文一:混凝土坍落度控制规程坍落度控制规程1.总则确保混凝土坍落度按规定方法抽检,并符合规定的要求,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
2.职责2.1生产站负责出站的坍落度自检、规定范围内的调整。
2.2生产站试验室主任负责出站坍落度的监督管理,可授权技术员负责出站坍落度的调整、修正及抽检。
2.3生产部外调度负责入泵坍落度的监督管理。
3.控制规程3.1生产站试验工每日测砂含水率两次。
3.2每个工地开盘时,技术员调整坍落度至符合生产配合比和该工程技术交底的要求。
3.3技术员调整坍落度至符合要求后,操作工可根据实际情况在±5kgm3的规定范围内增减用水量以调整混凝土坍落度,超过上述范围需通知技术员。
技术员根据情况可做骨料含水调整,可在±10kgm3的规定范围内增减用水量以调整混凝土坍落度,超过上述范围应及时通知试验室主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查找原因。
用水量调整超过10kg并找不到原因时,试验室主任应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当用水量调整大于±5kgm3时,操作工需在“搅拌站用水量调整记录”上做好登记并由调整人签字认可。
3.4搅拌楼操作工和技术员要坚持混凝土目测自检,防止出现较大的差异。
3.5试验工应按规范取样和测量坍落度,并在“混凝土取样记录”上做好记录,交技术员签字认可。
3.6新进水泥时,材料员检测水泥温度,若温度高于65摄氏度,应立即通知该站试验室主任,由试验室主任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7混凝土到达工地后,浇注方量在1000m3以下的按100m3抽检坍落度一次并记录。
浇注方量在1000m3以上的按200m3抽检坍落度一次并记录。
3.8泵工交泵票时,将“施工现场情况记录表”交泵送队办公室。
3.9若入泵坍落度小于180mm且不满足施工要求时(管出口处混凝土无流动性),由外调度决定后掺外加剂的掺加和掺量(外调度不在时由泵工决定)。
具体实施办法见《后掺外加剂管理制度》。
混凝土塌落度的概念及标准

混凝土塌落度一、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衡器的称量偏差,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几个方面。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二、坍落度的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塌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后捣实,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用桶高(300mm)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塌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塌落度为10。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决定,在选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三、(1)混凝土原材料影响,沙河水洗砂由于存料时间和批次不同,含水量不稳定,且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时局限性较大,粗骨料一般情况含水量比较稳定,但有时也会变化,原因是骨料厂多为开敞式存放,在雨后骨料含水量发生变化,拌制混凝土时骨料吸水率不同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不同程度的偏差。
(2)机械和搅拌时间影响,混凝土搅拌时间长会造成骨料吸水量加大,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份减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
(3)混凝土搅拌机械计量系统误差也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混凝土配和比是通过精确计算并经过多次试配调整得出来的,任何一种材料由于计量不准确,都会使单位内材料比表面积发生变化,材料比表面积变化越大,坍落度经时损失也越大.(4)混凝土运输机械的影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距离和时间越长,混凝土熟料由于发生化学反应、水份蒸发、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自由水份减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混凝土皮带运输机、串筒还会造成砂浆损失,这也是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重要原因。
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检测标准

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检测标准一、前言商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塌落度检测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本文将对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检测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塌落度的定义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施工前的混合物体积和在施工后的体积之间的差值。
混凝土在施工前,由于添加了水泥、骨料、砂子等材料,在混合过程中会产生空隙和气泡,这些空隙和气泡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为了消除这些影响,需要通过塌落度检测来确定混凝土的干湿程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三、塌落度的测量方法商用混凝土的塌落度检测方法通常采用锥形漏斗法和振动法两种方法。
1. 锥形漏斗法锥形漏斗法是指将混凝土倒入锥形漏斗中,然后在一定高度处将漏斗翻转,并记录混凝土从漏斗中流出所需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漏斗有不同的直径和高度,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漏斗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但由于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有限,可能会出现误差。
2. 振动法振动法是指通过振动混凝土来使其流动性增强,然后将混凝土倒入锥形漏斗中进行检测。
该方法相比锥形漏斗法更准确,但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振动。
四、塌落度的测量标准混凝土的塌落度检测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来确定不同的标准。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塌落度应符合以下标准:1. 塌落度规范在中国,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由《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和《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规程》(JGJ 55-2011)来规定。
其中,GB 50203-2011规定了混凝土的塌落度应在50mm~200mm之间,而JGJ 55-2011则规定了混凝土的塌落度应在50mm~180mm之间。
2. 塌落度的控制范围塌落度的控制范围通常由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来决定。
例如,用于道路和桥梁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在50mm~120mm之间,而用于地下工程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在80mm~200mm之间。
混凝土塌落度规范范围

混凝土塌落度规范范围
一、混凝土塌落度规范范围是多少?
砼强度小于C50时,坍落度应小于180毫米,强度大于C50时,坍落度应大于18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小于40毫米时,允许偏差±1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50~90毫米时,允许偏差±2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大于100毫米时,允许偏差±30毫米。
二、混凝土坍落度是什么意思?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坍落度的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塌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后捣实,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用桶高(300mm)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塌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塌落度为10。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决定,在选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混凝土塌落度标准

混凝土塌落度标准混凝土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振捣后,混凝土自身重力作用下,塌落到一定程度的度量。
它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和可塑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
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通常由工程设计规范或者相关标准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4-2015)规定,混凝土的塌落度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设计和控制。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分为3类,S1类、S2类和S3类。
S1类混凝土适用于要求较低的混凝土工程,如一般房屋的地板、基础等。
其塌落度标准一般为50mm±20mm。
S2类混凝土适用于一般的混凝土工程,如楼板、梁、柱等。
其塌落度标准一般为100mm±20mm。
S3类混凝土适用于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如桥梁、水利工程等。
其塌落度标准一般为150mm±30mm。
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调整。
在确定混凝土塌落度标准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的使用、搅拌时间、运输距离、施工环境等因素。
合理的塌落度标准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有利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此外,混凝土的塌落度还可以通过混凝土试验室进行实验室试验来确定。
在实验室中,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塌落度测试,以确定混凝土的塌落度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通过实验室试验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的塌落度是否合格,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之,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合理的塌落度标准,并通过实验室试验进行检测,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希望本文对混凝土塌落度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混凝土塌落度规范

规范里对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是:
1、砼强度等级小于C50时,坍落度应小于180毫米,强度等级大于C50时,坍落度应大于180毫米;
2、规定的砼坍落度小于40毫米时,允许偏差±1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50~90毫米时,允许偏差±2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大于100毫米时,允许偏差±30毫米;
3、砼坍落度检验取样频率应与砼强度检验取样频率一致;
4、规定的砼坍落度小于40毫米时,允许偏差±1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50~90毫米时,允许偏差±2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大于100毫米时,允许偏差±30毫米.
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衡器的称量偏差、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等。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混凝土坍落度主要反应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主要因素有原材料、搅拌时间、运输机械、浇筑速度、浇筑时间等,另外加剂的用量以及容易被忽视的水泥温度也会影响指标。
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要求

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要求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是指混凝土在自由状态下受自身重力作用而塌陷的程度,也称为塌落度或坍落度。
坍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和可塑性的重要指标,对于保证灌注桩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灌注桩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坍落度范围灌注桩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在一定的范围内,既不能过于流动,也不能过于干硬。
一般来说,对于直径小于600mm的灌注桩,坍落度要求在100mm~150mm之间;对于直径大于600mm的灌注桩,坍落度要求在150mm~200mm之间。
坍落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流失,影响桩身质量;坍落度过低则会增加摩阻力,使得施工难度增加。
2. 坍落度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的方法有两种:坍落度锥法和流度试验法。
坍落度锥法是指将混凝土从一定高度倒入坍落度锥形模具中,然后观察混凝土的坍落程度。
流度试验法则是通过测量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流度漏斗的时间来确定坍落度。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3. 坍落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灌注桩混凝土的坍落度。
首先,要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
其次,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过大。
再次,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过长或过快的搅拌时间会使混凝土坍落度下降。
此外,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4. 坍落度的影响因素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混凝土的水泥品种和用量会影响坍落度,不同品种和用量的水泥对坍落度具有不同的影响。
其次,混凝土的骨料种类和配合比也会影响坍落度,骨料的形状和粒径分布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搅拌时间等因素也会对坍落度产生影响。
5. 坍落度的控制措施为了保证灌注桩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要求,需要采取一些控制措施。
首先,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确保水泥和骨料的搭配合理。
混凝土塌落度规范要求

混凝土塌落度规范要求混凝土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振动后所发生的塌陷程度。
混凝土塌落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可振实性和坍落性能,关系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因此,对混凝土塌落度的要求在建设工程中十分重要。
我国对混凝土塌落度的要求主要依据于《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4-2015)以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GB 50080-2016)等相关规范。
这些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混凝土塌落度的分类: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混凝土塌落度一般分为3个等级,即不塌落度、塌落度和超塌落度。
其中,不塌落度适用于需要自密实的混凝土结构,塌落度适用于一般工程,超塌落度适用于特殊工程。
2. 混凝土塌落度的测量方法:混凝土塌落度的测量主要采用锥形漏斗进行。
具体的测量方法和设备要求,规范中有详细的说明,操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
3. 混凝土塌落度的要求:根据不同等级的混凝土,规范中对混凝土塌落度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塌落度的要求在5~15cm之间,超塌落度的要求在15~25cm之间。
不同特殊工程的混凝土塌落度还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4. 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需要从原材料的选择、搅拌、运输、浇筑等环节入手。
具体控制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黏稠剂和外加剂;采用适当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和气含量;采用适量的缓凝剂等。
5. 混凝土塌落度的检验:对于混凝土的塌落度,规范中要求进行现场检验。
检验的具体方法包括随机取样、漏斗测量、观察塌落度高度等步骤。
检验结果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并有详细的记录。
总之,对于混凝土塌落度的规范要求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混凝土塌落度的测量方法和控制措施,合理控制混凝土塌落度,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对混凝土塌落度的检验工作也应做到规范、准确、及时。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达到预期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坍落度规范要求:
混凝土坍落度主要反映了混凝土的增塑性能和可泵送性。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料,搅拌时间,运输机械,浇筑速度,浇筑时间等。
此外,添加剂的用量和容易忽略的水泥温度也会影响指标。
扩展数据
影响因素:
1.机械作用
混凝土的长时间搅拌会增加骨料的吸水率,减少混凝土熟料中的游离水分,并导致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
混凝土搅拌机的测量系统误差也会引起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
混凝土配合比是通过精确计算和多次调整配合比获得的。
由于对任何一种材料的测量均不正确,因此每单位材料的比表面积将发生变化。
材料比表面积的变化越大,时间上的坍落度损失越大。
2.运输机械的影响
混凝土搅拌车的运输距离和时间越长,由于化学反应,水分蒸发,骨料吸水等原因,混凝土熟料的游离水分将减少,导致混凝土坍落度的及时损失。
混凝土带式输送机和弦桶也会造成砂浆损失,这也是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重要原因。
3.浇注速度的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熟料到达仓库表面的时间越长,由于化学反应,水分蒸发,骨料吸水等原因,水泥熟料中的游离水将迅速减少,导致坍落度损失。
特别是当混凝土暴露在带式输送机上时,其表面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面积更大,水分蒸发迅速,这将导致混凝土损坏坍落度损失是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实际测量,当温度约为25℃时,水泥熟料的坍落度损失在半小时内可达到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