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总复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第四版)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第四版)
面 向 21 世 纪 课 程 教 材
青 海 民 族 学 院 ( 化 学 系

物 理 化 学
(第四版)
习题及答案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组 编 王正烈 周亚平 李松林 刘俊吉 修订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2.5 始态为25°C,200kPa的5mol某理想气体,经途径a,b两不同 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途经a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C,100 kPa,步骤的功Wa=-5.57KJ,再恒容加热到压力200 kPa的末态,步 骤的热Qa=25.42KJ。途径b为恒压加热过程。求途径b的Wb及Qb。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态
同上题,先求功
同样,由于汽缸绝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2.23 5 mol双原子气体从始态300 K,200 kPa,先恒温可逆膨胀到压 力为50 kPa,在绝热可逆压缩到末态压力200 kPa。求末态温度T及整 个过程的及 。 解:过程图示如下
要确定
,只需对第二步应用绝热状态方程 对双原子气体
因此 由于理想气体的U和H只是温度的函数,
g的
系统冰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2.30 蒸汽锅炉中连续不断地注入 20 °C的水,将其加热并蒸发成 180 °C,饱和蒸汽压为 1.003 MPa 的水蒸气。求生产 1 kg 水蒸气所需要 的热量。 已知:水 在 100 °C的摩尔蒸发焓 , 水的平均摩尔定压热容 ,水蒸气 的摩 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见附录。 解:将过程看作是恒压过程( ),系统的初态和末态分 别为 和 。插入平衡相变点 ,并将蒸汽看作理想气体,则过程的焓变为 注:压力对凝聚相焓变的影响可忽略,而理想气体的焓变与压力无关 查表知 因此,
利用附录中各物质的数据求上述反应在25利用附录中各物质的数据计算上述反应在2525c若始态chg的分压均为150kpa末态cog和hg的分压均为50kpa求反应的3设立以下途径341已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间的函数关系为这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熵与温度的关系为试用热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该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版答案解析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版答案解析

4.恒温下的理想气体,其摩尔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 Vm / =( - RT / p2 )。
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m RT, 所以
pVm / p Vm 0,即Vm / p Vm / p RT / p2
5.一定量的范德华气体,在恒容条件下,其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 / T V =( nR /V nb)。
8、一定量理想气体,恒压下体积功随温度的变化率 W nR 。
T p
对比温度Tr =( T / Tc )。
1、2、2 单项选择题
1.在任意T , p 下,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 Z (C)。
(a)>1
(b)<1
(c)=1
(d)无一定变化规律
因为理想气体在任意条件下均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m RT ,由定义式 Z pVm /RT
知,在任意温度、压力下 Z 1。
6、真实气体在(d)的条件下,其行为与理想气体相近。
(a)高温高压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版答案解析
(b)低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高温低压
7、当真实气体的 T 与其波义耳温度 TB 为:
V p
lim (1)T﹤TB 时,
p0
P
m
T(b)
V p
lim (2)T=TB 时,
p0

P
m
=8 28.314 400 /2Pa 0.8 13.302 kPa
2.在 300K,100 kPa下,某理想气体的密度 80.8275 10-3 kg m3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M=( 2、01610-3 kg mol 1 )。
pV nRT m / M RT V / M RT
2.在一定的T , p 下,某真实气体的Vm,真实 大于理想气体的Vm,理想 ,则该气体的压缩因子 Z (a)。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版答案解析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版答案解析

1.2.1 填空题1.温度为400K,体积为23m 的容器中装有2mol 的理想气体A 和8mol 的理想气体B ,则该混合气体中B 的分压力B p =(13。

302)kPa .()a k P V RT n p B B P 302.13a 2/400314.88/=⨯⨯==或 ()[]B B A B B y V RT n n py p /+===()}{kPa Pa 302.138.02/400314.828=⨯⨯⨯+2.在300K ,100kPa 下,某理想气体的密度33-108275.80-⋅⨯=m kg ρ.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M=( 2。

01613-10-⋅⨯mol kg )。

()()pRT M RT M V RT M m nRT pV ///ρρ=====()Pa K K mol J m kg 31133-10100/300314.8108275.80⨯⨯⋅⋅⨯⋅⨯---=13-10016.2-⋅⨯mol kg3.恒温100C ︒下,在一带有活塞的气缸中装有3。

5mol 的水蒸气()g O H 2,当缓慢地压缩到压力=p (101。

325)kPa 时才可能有水滴()l O H 2出现。

()出现。

时才会有水滴,故当压缩至时的水的饱和蒸气压为l O H p kPa C 2kPa 325.101325.101100=︒4.恒温下的理想气体,其摩尔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γρ∂∂/m V =( 2/-p RT ).()()2///,0/,p RT p V p V V p V p RT pV m m m m m -=-=∂∂=+∂∂=γγ即所以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5.一定量的范德华气体,在恒容条件下,其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V T ∂∂/ρ=(()nb V nR -/)。

将范德华状态方程改写为如下形式:22Van nb V nRT p --=所以 ()()nb V nR T p V -=∂∂//6.理想气体的微观特征是:(理想气体的分子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7.在临界状态下,任何真实气体的宏观特征为:(气相、液相不分)。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版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版答案解析
4.恒温下的理想气体,其摩尔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 =( )。
5.一定量的范德华气体,在恒容条件下,其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 =( )。
将范德华状态方程改写为如下形式:
所以
6.理想气体的微观特征是:(理想气体的分子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7.在临界状态下,任何真实气体的宏观特征为:(气相、液相不分)。
1.2.1填空题
1.温度为400K,体积为2 的容器中装有2mol的理想气体A和8mol的理想气体B,则该混合气体中B的分压力 =(13.302) 。

=
2.在300K,100 下,某理想气体的密度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M=(2.016 )。
=
=
3.恒温100 下,在一带有活塞的气缸中装有3.5mol的水蒸气 ,当缓慢地压缩到压力 (101.325) 时才可能有水滴 出现。
由压缩因子 的定义知:
3.在以下临界点的描述中,哪条是错误的?(c)
(a) =0, =0
(b)临界参数是pc、Vm c、Tc的统称
(c)在pc、Vm c、Tc三个参数中,临界摩尔体积最容易测定
(d)在临界点处,液体与气体的密度相同、摩尔体积相同
4.已知H2的临界温度tc=-239.9℃,临界压力pc=1.297*103kPa。有一氢气钢瓶,在-50℃时瓶中H2的压力为12.16*103kPa,则H2一定是(a)态。
(a)>0;(b)=0;(c)<0;(d)无法确定。
在温度一定条件下,一定量某物质由液体变为蒸气,分子间势能减小,则
5.真实气体经历自有膨胀过程,系统的 (c),系统的温度变化 ()
(a)=0,=0;(b) 0,=0;(c)=0, 0;(d) 0, 0。
自由膨胀过程 ,则 ,但 ,当 时,

天津大学2021年《物理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天津大学2021年《物理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一可逆热机与另一可逆热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燃烧等量的燃料,则可逆热机拖动的列车运行的速度()(a) 较快(b) 较慢(c) 一样(d) 不一定2. 在等压下,无论用什么手段进行反应A + B === C,若△r H m>0,则该反应()。

(a)为吸热反应;(b) 为放热反应;(c) 视反应手段而定;(d) 无热交换3. 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经恒外压压缩至稳定,此变化中的系统熵变△S系及环境熵变△S环应为()(a) △S系>0 ,△S环<0 (b) △S系<0 ,△S环>0(c) △S系>0 ,△S环=0 (d) △S系<0 ,△S环=04. 在定温定压下,溶剂A和溶质B形成一定浓度的稀溶液,若采用不同的浓度表示方式,则()。

(a) 溶液中A和B的活度不变;(b) 溶液中A和B的标准化学势不变;(c) 溶液中A和B的活度系数不变;(d) 溶液中A和B的化学势值不变。

5. 有一以水为溶剂的稀溶液浓度为m,其沸点升高值为△T b,凝固点下降值为△T f,则()。

(a)△T f>△T b;(b) △T f=△T b;(c) △T f<△T b;(d) 不能确定6. A、B两液体形成的溶液在T~x图上出现最高点,则该溶液对拉乌尔定律产生()。

(a) 正偏差;(b) 负偏差;(c) 无偏差;(d) 无规则7. 合成氨反应N2(g)+ 3H2(g)== 2NH3(g)达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体系温度和总压不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有()。

(a) 平衡右移,K p o不变;(b) 平衡右移,K p o增加;(c) 平衡左移,K p o不变;(d),平衡不移动,K p o不变。

8. 在300K时,2 mol某理想气体的吉布斯函数G与亥姆霍兹函数A的差值为()。

(a) G-A=1.247kJ (b) G-A=2.494kJ (c) G-A=4.988kJ (d) G-A=9.977kJ9.FeCl3和H2O能形成FeCl3·6H2O,2FeCl3·7H2O ,2 FeCl3·5H2O , FeCl3·2H2O四种水合物,则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平衡共存的相数Φ分别为()(a)C=3,Φ= 4 (b) C=2,Φ= 4(c) C=2,Φ= 3(d) C=3,Φ= 510.由纯物质形成理想溶液的()。

天津大学532003[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

天津大学532003[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定义为Z=pV m/ RT ,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1时,该气体比理想气体难压缩(选择填入难、易) 。

2、已知2NO(g)+ O2(g) = 2NO 2(g) 为放热反应。

反应达平衡后,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以获得更多的NO2(g) ,应采取的措施有降温和增压。

3、抽空密闭容器中放入NH4Cl(s) ,部分分解成NH3(g) 和HCl(g) 并达到平衡,系统的组分数C= 1 ,相数P= 2 ,自由度数F= 1 。

4、玻璃毛细管内水面上升,是因为水在毛细管中形成凹液面(选择填入凹、凸),此液面上水的饱和蒸气压小于平液面上水的饱和蒸气压(选择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

5、一价碱金属的皂类作为乳化剂时,易于形成O/W 型乳状液。

6、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经历某恒温过程,其的U = 0 ,H = 0 。

7、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溶液沸点升高(溶质不挥发) 、凝固点降低(析出纯溶剂),蒸气压下降和渗透压。

8、反应A→B,实验测定A的浓度c A与时间t 成线性关系,该反应的级数为零。

9、丁铎尔效应的实质是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

10、溶胶稳定存在的三个重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电、溶剂化作用和布朗运动。

11、当真实气体的压缩因子Z 小于 1 时,该气体比理想气体易于压缩。

12、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U = 0 。

13、由纯组分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的过程,其Δmix S >0 。

14、化学势B就是物质 B 的偏摩尔吉布斯函数。

15、已知2NO(g)+ O2(g) = 2NO 2(g)为放热反应。

反应达平衡后,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以获得更多的NO2(g) ,应采取的措施有降温和增压。

16、一定温度下,液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表面张力越大。

17、某化学反应在一定T、p条件下进行,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为12 %。

相同反应条件下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提高5倍,此时A的平衡转化率为12% 。

物理化学考研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物理化学考研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物理化学考研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一、一、选择题1一定量的物质在绝热刚性容器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则下列物理量正确的一组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Q>0,W>0,DU>0B.Q=0,W=0,DU>0C.Q=0,W=0,DU=0D.Q<0,W>0,DU<0【答案】C @@@ ~~【解析】该过程为恒容绝热过程,故Q=W=0,从而得DU=0。

2若某电池反应的D r C p,m=0,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该电池反应的D r H mϴ不随温度变化B.该电池反应的D r S mϴ不随温度变化C.该电池的电动势不随温度变化D.该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不随温度变化【答案】A @@@ ~~【解析】根据基希霍夫公式dD r H mϴ(T)/dT=D r C p,m可知,当D r C p,m=0时,dD r H mϴ(T)/dT=0,即标准摩尔反应焓D r H mϴ不随温度变化。

3将某理想气体从温度T1加热到T2。

若此变化为非恒压过程,则其焓变ΔH为()。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DH=0B.DH=C p(T2-T1)C.DH不存在D.DH等于其他值【答案】D @@@ ~~【解析】AC两项:理想气体的焓变仅是温度的函数,温度改变,DH一定存在,即DH≠0;B项:DH=C p(T2-T1)适用于理想气体在恒压过程中的焓变,此过程非恒压故不能使用此公式。

4当热自系统传向环境时,则有()。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ΔU>0,ΔH>0B.ΔU<0,ΔH<0C.ΔU和ΔH不可能为零D.ΔU、ΔH可能小于零,也可能等于或大于零【答案】D @@@ ~~【解析】热自系统传向环境,即Q<0。

但根据热力学公式H=U+pV,U=W+Q可知,当W、p、V、不确定时,无法判断系统的热力学能变和焓变。

5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dU=(C p-nR)dT进行计算的是()。

532003[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532003[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1 / 4物理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101.325 kPa 下,100℃的液态水气化为同温度的水蒸气,系统的 熵变∆S sys ( )0。

A. >B. <C. =D. ≤2、ζ 电势表示溶胶粒子带电量的多少,它可通过( )实验来进行测定。

A. 丁铎尔B. 沉降C. 电泳D. 电渗3、在电答案过程中,随着电流密度增大,则( )。

A. 阳极电极电势降低,阴极电极电势升高;B. 阳极电极电势升高,阴极电极电势降低;C. 电答案池分答案电压降低;D. 电答案池能量效率升高。

4、已知某电导池的电导池系数为22.81 m -1,当其中盛有一定浓度的KCl 溶液时,测得电阻为326.0 Ω,则该KCl 溶液的电导率κ 为( )S·m -1。

A. 0.02799B. 0.06997C. 0.02388D. 8.37325、物质临界点处()cm /T p V ∂∂等于( )。

A. -1 B. 0 C. 1 D. 26、A 、B 两液体的混合物在T -x 图上出现最低点,则该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产生( )。

A. 一般正偏差B. 一般负偏差C. 最大正偏差D. 最大负偏差 7、25℃时,若要使电池 Pt│H 2(g, p 1)│H +(a )│H 2(g, p 2)│Pt 的电动势E 为正值,则必须使( )。

A. 12p p =B. 12p p >C. 12p p <D. 12p p 、可任意取值8、向液体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后( )。

A. d 0d cγ<,产生正吸附 B. d 0d c γ>,产生负吸附 C. d 0d c γ>,产生正吸附 D. d 0d cγ<,产生负吸附 9、电泳现象说明( )。

A. 分散介质带电B. 胶体粒子带电C. 胶体粒子带正电荷D. 胶体粒子处于等电状态10、2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38 kPa ,则此温度下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的条件是气相中水的分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只适用于:答案:D(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体系的任何变化2.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 时绝热压缩到500K ,则其焓变H ∆约为:4157J3. 关于热和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B(A )功和热只出现在体系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只存在于体系和环境的界面上(B )只有封闭体系发生的过程中,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可称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体系中发生的过程,如果内能不变,则功和热对体系的影响必互相抵消4.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 )单质的焓值均为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体系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5. 下列过程中,体系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答案:D(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6. 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那个是不正确的?答案:A(A )0)(=∂∂V TU (B )0)V U (T =∂∂(C )0)P U (T =∂∂(D )0)P H (T =∂∂ 7.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答案:A(A ) Q=0 ;H ∆=0;P ∆<0 (B ) Q=0 ;H ∆= 0;P ∆>0(C ) Q>0 ;H ∆=0;P ∆<0 (D ) Q<0 ;H ∆= 0;P ∆<08. 3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T 1=300 K 、p 1=100kPa 反抗恒定的外压50kPa 作不可逆膨胀至终态T 2=300 K 、p 2=50kPa ,对于这一过程的Q=3741J 、W=-3741J 、U ∆=0、H ∆=0。

9. 在一个绝热的刚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使物系的温度从T 1升高到T 2,压力从p 1升高到p 2,则:Q = 0 ;W = 0 :U ∆= 0。

10.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答案:D(A )焓总是不变(B )内能总是增加(C )总是增加(D )内能总是减少11. 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致冷的目的,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条件是:答案:B(A )H )P T (∂∂=μ <0 (B )H )P T (∂∂=μ>0 (C )H )PT (∂∂=μ=0 (D )不必考虑μ的数值1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压力p 1可逆膨胀到压力为p 2,则等温膨胀的终态体积与绝热膨胀的终态体积之间的关系是:答案:A(A )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二者没有关系 (D )二者相等13.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K 及 200kPa 的初态,经pT =C (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到400kPa 的终态,则该过程的U ∆=-1702J 。

14.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温度为300K 绝热压缩到500K 时,其焓变H ∆为4157J 。

15. 从定义U H pV =-出发,推断下列关系中的不正确者:答案:C(A )p p U H ()()p V V ∂∂=-∂∂ (B )p p p U T ()C ()p V V∂∂=-∂∂ (C )p p p U H T ()()()T V T V ∂∂∂=-∂∂∂(D )p p p U H T ()()()p V T V∂∂∂=-∂∂∂ 16. 盖斯定律包含了两个重要问题,即:答案:D(A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B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的基本性质(C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热的基本性质 (D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状态函数的基本特性17. 当某化学反应的0C m .P r ∆时,则该过程的)T (H m r ∆随温度的升高而 答案:A(A )下降 (B )升高 (C )不变(D )无一定规律18. 氢气和氧气以2:1的比例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水,在该过程中 答案:D(A )0H =∆(B )0T =∆(C )p 0∆=(D )0U =∆19.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过程中,体系与环境之间:答案:D(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20. 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已知反应A →2B 的反应热1H ∆及反应2A →C 的反应热2H ∆,则反应C →4B 的反应热3H ∆是:答案:D(A )21H ∆+2H ∆ (B )2H ∆-21H ∆(C )2H ∆+1H ∆ (D ) 21H ∆-2H ∆21. 298K 时,石墨的标准生成焓0298.f H ∆为:答案:C(A )大于零(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不能确定22. 1mol 液体苯在298K 时,置于弹式量热计中完全燃烧,生成液体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同时释放出热量3264kJ ,则其等压燃烧热P Q 约为:答案:C(A ) 3268 kJ (B )-3265kJ (C )-3268 kJ (D ) 3265 kJ23. 若已知 H 2O (g )和CO (g )在298 K 时的标准生成焓0298.f H ∆分别为:-242 kJ.mol -1及-111 kJ.mol -1,则反应)g (CO )g (H )s (C )g (O H 22+→+的反应热为131kJ 。

24. 已知3()CH COOH l 、2()CO g 、2()H O l 的标准生成热01(.)f m H kJ mol -∆分别为:-484.5、-393.5、-285.8,则3()CH COOH l 的标准燃烧热01(.)C m H kJ mol -∆是:答案:B(A ) 874.1 (B )-874.1 (C )- 194.8 (D ) 194.825.已知反应)l (O H )g (O 21)g (H 222→+的热效应H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D(A )H ∆为H 2O (l )的生成热(B )H ∆为H 2(g )的燃烧热(C )H ∆与反应的U ∆的数值不相等 (D )H ∆与0H ∆的数值相等26.已知反应22C(s)O (g)CO (g)+→的热效应H ∆,下列说法中,何者不正确?答案:C(A )H ∆是2CO (g)的生成热 (B )H ∆是C(s)的燃烧热(C )H ∆与反应的U ∆的数值不相等 (D )H ∆与反应的U ∆的数值相等 已知反应)g (O H )g (O 21)g (H 222→+的热效应H ∆,下列说法中,何者不正确?答案:B(A )H ∆为H 2O (g )的生成热(B )H ∆为H 2(g )的燃烧热(C )H ∆是负值(D )H ∆与反应的U ∆数值不等25. 已知25℃时,反应)g (HCl )g (Cl 21)g (H 2122→+的等压热效应H ∆为-92.3kJ ,则该反应的等容热效应U ∆为:答案:D(A )无法知道(B )一定大于H ∆(C )一定小于H ∆ (D )等于H ∆26. 用键焓来估算反应热时,反应26242C H (g)C H (g)H (g)→+的热效应H∆是:答案:B(A ) [E C-C + E C-H ]-[E C=C + E C-H + E H-H ] (B )[E C-C +6 E C-H ]-[E C=C +4 E C-H + E H-H ](C ) [E C=C + E C-H + E H-H ]-[E C-C + E C-H ] (D )[E C=C + 4E C-H + E H-H ]-[E C-C + 6E C-H ]27. 已知温度T 时,各反应的反应热H ∆如下:答案:B)g (H C )s (C 2)g (H 222→+0)a (H ∆=226.8 kJ mol -1;)l (O H )g (O 21)g (H 222→+0)b (H ∆=-286.0 kJ mol -1; )g (CO )s (C )g (O 22→+0)c (H ∆=-393.5 kJ mol -1;)l (O H 2)g (CO 2)g (O 25)l (CHO CH 2223+→+0)d (H ∆=-1167 kJ mol -1 则反应)l (CHO CH )l (O H )g (H C 3222→+的反应热0r H ∆(kJ mol -1)为:(A )-526.3 (B )-132.8 (C ) 132.8 (D ) 526.328. 若规定温度T 、标准态下的稳定单质的焓值为零,则稳定单质的内能规定值将是:答案:C(A )无法知道(B )总是正值 (C )总是负值 (D )总是零29. 已知PbO(s)在18℃的生成热为-219.5 kJ mol -1,在18℃至200℃之间,Pb(s)、O 2(g)及PbO(s)的平均热容各为 0.134、0.900、0.218 JK -1g -1,则在200℃时PbO(s)的生成热为—218.32kJ mol -1。

30. 在573 K 及0至60P 0的范围内,2N (g)的焦尔-汤姆逊系数可近似用下式表示:714J T H T () 1.4210 2.6010p P---∂μ==⨯-⨯∂(式中p 的量纲是Pa )。

2N (g)自60100kPa ⨯作节流膨胀到20100kPa ⨯,则体系温度的变化T ∆为-0.15 K 。

31. 使25℃、100kPa 的1mol 氦气(理想气体)膨胀到10kPa 。

经过(1)等温可逆膨胀(2)绝热可逆膨胀计算各过程的W 、U ∆、H ∆并进行比较。

解:(1)等温可逆膨胀:12100ln 8.314298ln 570510p kPa W p dV nRT J p kPa=-=-=-⨯⨯=-⎰外 0U ∆=0H ∆=(2)绝热可逆膨胀:5113513212100298118.610p T T K p γγ--⎛⎫⎛⎫=== ⎪ ⎪⎝⎭⎝⎭ .213()8.314(118.6298)22372m V U nC T T J ∆=-=⨯-=- .215()8.314(118.6298)37292m p H nC T T J ∆=-=⨯-=- 2237W U Q J =∆-=-(3)绝热地、突然使压力减至10kPa 膨胀。

0Q =U Q W∆=+2.2221121()()()m V p nC T T p dV p V V nR T T p -=-=--=-⎰外 221123()19152p T T K p =+= .23()8.314(191298)13342m V U nC T T J ∆=-=⨯-=-.25()8.314(191298)22242m p H nC T T J ∆=-=⨯-=-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1. 工作在100℃和25℃的两个大热源间的卡诺热机的效率η= 20% ,熵变S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