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 《孙权劝学》中考试题汇编(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时练《孙权劝学》 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时练《孙权劝学》 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2.下列加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或以钱币乞之B.孰若孤若毒之乎C.及鲁肃过寻阳人恒过,然后能改D.见往事耳有时见日3.对下列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是()A.刮目相待(睁大眼睛)仰之弥高(更加)B.锲而不舍(刻)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C.迥乎不同(差得远)锋芒毕露(完全)D.当涂掌事(当道,当权)平沙无垠(边际)4.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A.“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一句是环境描写,描写了戈壁滩上恶劣的气候条件,突出了环境的艰苦,对表现邓稼先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起到了烘托作用。

B.“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总结全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C.“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从这个细节描写中,我们体会到鲁迅的生活很拮据,经常吃不饱。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相声的关键在于创作。

现在专门进行相声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市场变化造成的。

随着文艺的多元化发展,其他艺术门类规模逐渐变大,相声创作人员却在分流,__________A.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所以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

B.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所以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孙权劝学 课时练习 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 孙权劝学 课时练习 试卷含答案解析

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指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C.自以为/大有所益D.及/鲁肃过寻阳。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言多务,孰若孤C.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即更刮目相待(gèng)B.肃遂拜蒙母(shuì)C.卿今者才略(liáo)D.孰若孤(shú)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进步巨大,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B.吕蒙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

C.文章善于刻画人物,主要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地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吕蒙读书的功效主要通过鲁肃从侧面展现,他的惊叹衬托出吕蒙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6.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B.“卿今当涂掌事”和“卿今者才略”两句中的“今”的意思相同,都是“现在”的意思。

C.本文中鲁肃的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二、填空题7.(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这闻书是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4 孙权劝学(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4 孙权劝学(附答案)

4孙权劝学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2)见往事..耳()(3)非复.吴下阿蒙()(4)即更.刮目相待()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B.{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及鲁肃过寻阳及其家穿井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是:“!”(2)孙权教吕蒙的学习方法是:“。

”(3)鲁肃对吕蒙学习成果的评价是:“!”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有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6.这则历史小故事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从吕蒙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张咏①劝学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

”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⑤。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宋朝初年名臣。

②准:寇准,宋初宰相。

③学术:学问。

④出陕:出任陕州知州。

⑤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谓.其僚属曰()(2)及.准出陕()(3)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4)准莫.谕其意()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2)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孙权劝学》中考试题汇编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3题*(18分)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2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3分)参考答案:19、C(3分)20、①迟、晚②怎么③再次、重新④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22、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2004年山东省济宁市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5——10题*(一)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二)诫子书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①行:行为,操行* ②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③淫慢:过渡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 ④险躁:过分急躁* 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2分)6.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治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淫慢则不能励精*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9.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1分)10.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5.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意对即可) 6.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意对即可) 7.①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诗》《书》《礼》《春秋》* ②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眼* ③用简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④振奋精神*励,激励,振奋*(每小题1分)8.①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②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习,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起来,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识有所成就*(意对即可)9.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意对即可)10.提示: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005无2006年宿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①!”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②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注】①当涂:当权* ②博士:古时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③蒙乃始就学乃:④及鲁肃过寻阳及: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分)②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10.甲文是通过和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3分)11.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8.①走:路②尝:曾经③乃:才④及:到,等到9.①因此,人们多(愿意)把书借给我*②吕蒙用军中事物多(为借口)推辞10.借书抄录:奔走求师;鲁肃的言行11.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不畏艰辛,虚心求学,刻苦读书;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2007年南京市【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北史·傅永列传》)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B .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C .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D .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8.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 .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C .策之不以其道D .愿陛下亲之信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分)(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2分)10.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第(1)(2)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3)题必答* (4分)(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2分)(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参考答案:7.(2分)D8.(2分)A9.(4分)(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分)(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2分)10.(4分)(1)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意对即可)(2分)(2)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意对即可)(2分)(3)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意对即可)(2分)2008无2009无2010:(2010·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5---8,15分)(一)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5—8题*(15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全品中考网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B.若孰若孤或以钱币乞之若毒之乎C.过及鲁肃过寻阳 D.见见往事耳人恒过,然后能改有时见日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7.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2)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8.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3分) 全品中考网成语:启示:【答案】(一)(15分)5.(3分)A6.(3分)D7.(6分,每题3分)示例:(1)因为吕蒙现在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2)鲁肃与吕蒙交谈讨论,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8.(3分*成语1分;启示2分)成语:刮目相待启示:示例: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凡言之成理即可)(2010·湖南省衡阳市,6-9,8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全品中考网蒙辞以.军中多务【用】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A. B.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来】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把…作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么】肃遂.拜蒙母【于是】C. D.宋何罪之.有【提宾标志】遂.与外人间隔【于是】7.文章中隐含的两个成语是:刮目相待,吴下阿蒙*(2分)8.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难道是要你去阅读经书当博士吗?我只不过是叫你应当多读点书,熟悉一些历史罢了*这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为增长见识阅历*9.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分)答: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答案】6.D7.刮目相待,吴下阿蒙*8.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难道是要你去阅读经书当博士吗?我只不过是叫你应当多读点书,熟悉一些历史罢了*这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为增长见识阅历*9.答: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2011无。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题汇编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题汇编

《孙权劝学》中考试题汇编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3题。

(18分)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

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中考阅读理解选择一、文学常识《孙权劝学》选自《》,是北宋主持编纂的一部体史书。

二、文言实词1.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见往事...耳古义:今义:看到,看见古义:今义:过去的事情3.其他重点实词(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4)但当涉猎但:涉猎:(5)及鲁肃过寻阳及:过:(6)卿今者才略今者:才略:(7)非复吴下阿蒙非复:(8)即更刮目相待更:刮:(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见事:4.一词多义见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文言虚词1.蒙乃.始就学2.为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自以为.大有所益3.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四、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5.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五、问题探究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六、中考阅读理解选择题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一部()史书。

A 纪传体B 编年体C 国别体D 纪传体兼国别体2、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辞,推托) 权谓.吕蒙曰(谓:告诉,对······说)B.非复..掌事(当涂:当道,当权)..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 卿今当涂C.但.当涉猎(但:但是) 见.往事耳(见:了解)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最新人教部编七下《4孙权劝学》专题练习(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七下《4孙权劝学》专题练习(答案)

人教部编七下《4孙权劝学》专题练习(答案)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学常识】本文段选自《》,这是一本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编者是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

【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治理2.即更.刮目相待古义:今义:更加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学位名称4.见往事..耳古义:今义:过去的事【一词多义】1.当(1)但当.涉猎( ) (2)当.涂掌事( )2.见(1)见.往事耳( )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句子翻译】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阅读理解】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什么?劝学的结果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文章主要讲“孙权劝学”,为什么还要写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这一情节?【对比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卖于屠肆。

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

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尔事?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尔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死而买棺葬。

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之孙无穷累,尔大罪矣!尔就死,活该!”盖其父尝坠河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脱险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 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但当.涉猎当.之无愧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不堪回首..耳往事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3.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C.蒙辞以军中多务D.自以为大有所益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5.《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该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是__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6.鲁肃的话表现他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文末的“________________”(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7.《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原句)。

二、课内精读(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孙权劝学》中考试题汇编宁德市2004年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3题。

(18分)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

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2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3分)参考答案:19、C(3分)20、①迟、晚②怎么③再次、重新④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22、年纪大;事务多。

(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2004年山东省济宁市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5——10题。

(一)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诫子书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①行:行为,操行。

②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③淫慢:过渡怠惰。

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

④险躁:过分急躁。

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2分)6.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治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1分)10.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2分)参考答案:5.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意对即可)6.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意对即可)7.①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诗》《书》《礼》《春秋》。

②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眼。

③用简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④振奋精神。

励,激励,振奋。

(每小题1分)8.①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②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习,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起来,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识有所成就。

(意对即可)9.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意对即可)10.提示: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005无2006年宿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5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②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注】①当涂:当权。

②博士:古时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③蒙乃始就学乃:④及鲁肃过寻阳及: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分)②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10.甲文是通过 和 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

(3分)11.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8.①走:路 ②尝:曾经 ③乃:才 ④及:到,等到9.①因此,人们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②吕蒙用军中事物多(为借口)推辞10.借书抄录:奔走求师;鲁肃的言行11.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不畏艰辛,虚心求学,刻苦读书;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2007年南京市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 .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 D .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8.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 .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C .策之不以其道D .愿陛下亲之信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分)(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2分)10.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第(1)(2)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3)题必答。

(4分)(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2分)(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参考答案:7.(2分)D8.(2分)A9.(4分)(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分)(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

(2分) 10.(4分)(1)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意对即可)(2分)(2)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意对即可)(2分)(3)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意对即可)(2分) 2008无2009无2010:(2010·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5---8,15分)(一)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5—8题。

(15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全品中考网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B.若孰若孤或以钱币乞之若毒之乎C.过及鲁肃过寻阳 D.见见往事耳人恒过,然后能改有时见日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7.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2)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8.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