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稻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概论

合集下载

论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实施要点

论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实施要点

论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实施要点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期间,经常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保障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针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及实施要点,我们将从病虫害的种类、防治技术和实施要点三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一、水稻病虫害的种类1. 病害水稻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白叶枯、稻瘟病、稻瘿病等。

纹枯病主要是由水稻纹枯病菌引起,主要发生在幼苗期;白叶枯是由水稻白叶枯菌引起,主要发生在水稻的灌浆期;稻瘟病主要是由稻瘟病菌引起,其害发生在水稻的拔节至成熟期;稻瘿病则是由稻瘿病毒引起,其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的拔节至成熟期。

2. 害虫水稻的害虫主要有稻飞虱、稻螟、稻纵卷叶蝉等。

稻飞虱主要是通过吸食水稻汁液,传播白叶枯病病毒;稻螟则是通过食食水稻叶片和螟蛀谷实,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稻纵卷叶蝉则会通过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水稻叶片卷曲脱绿,影响光合作用。

1. 病害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选育抗病基因资源,培育出抗病优质水稻品种,降低病害的发生风险。

(2)合理密植:适当调整水稻的密植程度,增加光照和空气流通,降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3)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养分,增强水稻的抗病性。

(4)化学防治:采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纹枯病、白叶枯等病害。

2. 害虫防治技术(1)灭虫灯控制:在水稻田间布置灭虫灯,利用光源吸引害虫,进行灭虫作业。

(2)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或者施用微生物制剂,控制水稻害虫的滋生和传播。

(3)化学防治:针对稻飞虱、稻螟等害虫,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三、水稻病虫害防治实施要点1. 预防为主加强水稻的田间管理,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预防病害的发生。

2. 综合防治通过种植抗病优质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田管,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综合防治水稻的病虫害。

3. 定期监测定期对水稻田间进行病虫害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防治措施。

4. 定向防治根据实际情况和病虫害种类,选用相应的防治技术和农药进行定向防治。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1水 稻 病 虫 害 的 发 生 原 因 1.1片 面 注 重 虫 害 的 防 治 ,忽 视 病 害 的 防 治 。 由 于 农 户 文 化 程 度 相 对 比 较 低 .对 水 稻 的病 虫 害 理 解 不 到 位 :加 之 病 害 对 水 稻 的 危 害 在 前 期 ,防 治 效 果 不 太 明 显 。但 是 虫 害 对 水 稻 的 危 害 显 而 易 见 .例 如 负 泥 虫 ,它 以 幼 虫 和 成 虫 来 危 害 水 稻 ,可 造 成 全 株 叶 片 枯 死 , 二 化 螟 可 导 致 枯 鞘 、枯 心 、白穗 等 。潜 叶 蝇 可 造 成 叶 片 逐 渐 枯 黄 。造 成 叶 片 内叶 绿 素 分 解 ,叶 片 中 糖 分 降低 ,危 害 严 重 时 被 害 植 株 叶黄 脱 落 ,甚 至 死 苗 。 因 此 ,农 户 偏 重 防 治 后 期 的 虫 害 ,忽 视 了 前 期 的病 害 ,造 成 经 济 损 失 。 1-2病 虫 害种 类 繁 多 、分 布 广 泛 。虽 然 水 稻 病 虫 害 的 防治 工 作 每 年 都 在 进 行 .但 是 屡 禁 不 止 ,温 暖 湿 润 的气 候 很 适 合 一 些 害 虫 的生 存 、繁 殖 。 当害 虫 发 生 次 数 多 了 以后 ,不 管是 内源 性 还 是 外 源 性 的 害 虫 .在 当 地 1年 中发 生 的 次数 会 增 加 至 4~6次 :同时 ,由于 近 几 年 来 水 稻 面 积减 少 ,但 是 病虫 害 的迁 入 量 却 大 大 增 加 ,加 重 了 水 稻 的危 害 。常 见 的 有 稻 瘟 病 、潜 叶 蝇 、恶 苗 病 、负 泥 虫 、纹 枯 病 等 病 虫 害 ,生 长 期 长 ,分 布 广 泛 ,对 水 稻 的危 害 性 较 为严 重 。 1-3防 治 技 术 落 后 。防 治 技 术 的 落 后 会 直 接 影 响 防 治 效 果 。现 在 农 村 有 很 多 年 轻 人 外 务 T ,剩 下 老 年 人 或 是 妇 女 在 从 事 农 业 工 作 ,由 于 文 化 程 度 不 高 ,所 使 用 的农 药 机 械 还 比 较 落

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着稻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保证稻的稳定产量,农民们需要了解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掌握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希望能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一、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1. 稻瘟病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在稻米成熟期发生。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淡黄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变成灰白色,最终叶片干枯并掉落。

稻瘟病的发病特点是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下易发生,并且风力较强时也容易传播。

2. 稻飞虱稻飞虱是稻田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喜欢吸食禾本科植物的汁液,造成植株茎叶畸形,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它的卵产在植物的叶片和茎部,孵化出的若虫则会侵吸植株的汁液。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下易于繁殖,特别是在连作稻田中更容易发生大规模的虫害。

3. 稻瘿螟稻瘿螟是稻田中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稻谷的生长发育。

它的幼虫以稻谷的叶片为食,造成叶片被蛀,严重的还会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稻瘿螟的发生特点是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易于繁殖,一般在水稻深水淹灌时易发生。

以上介绍的只是稻田中的部分重要病虫害,还有许多其他病虫害也会对稻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如稻瘿螨、稻穗蝇等。

稻田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综合防治技术1. 多种方式防治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农民朋友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防治措施。

比如可以通过清理田间杂草,保持稻田的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种植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提高稻谷的抗病虫能力;合理施肥,增强稻谷的抗病虫能力等。

2. 生物防治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生物防治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比如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如利用蜻蜓、蜜蜂、蚜腾等来控制稻飞虱的数量;采用微生物制剂来防治病害,如利用拮抗性细菌、真菌来控制稻瘟病的发生等。

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由于气候条件、土壤环境、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稻田往往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稻米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不小的影响。

对稻田的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稻田病害的发生特点(一)稻瘟病稻瘟病是稻田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稻瘟病菌引起。

该病在气温高、湿度大的条件下易发生,且病害传播迅速。

稻瘟病严重时会使稻米的产量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粮食生产。

(二)稻纹枯病稻纹枯病是由纹枯病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生长后期。

气温高、湿度适中时,病害易发生并迅速传播,严重时会导致稻谷枯黄减产。

(三)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以稻叶汁液为食,且传播稻瘟病菌。

气温偏高时,稻飞虱易大量繁殖,导致水稻生长不良,严重时会导致稻米减产。

(四)稻螟虫稻螟虫是稻田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稻穗。

气温高、气候潮湿时,稻螟虫易大量繁殖,危害严重时会导致稻谷减产。

二、稻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一)合理选择品种选择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是有效防治病虫害的重要途径。

通过选育出具有抗病虫能力的水稻品种,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病虫危害带来的损失。

(二)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稻田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增强水稻抗病虫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合理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传播。

并且及时排水,保持田间湿度适宜,减少病害的发生。

(四)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益生菌等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产品的残留。

建立稻田生态平衡,提高稻田的抗病虫能力。

(五)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可以采取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注意剂量和频次,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六)科学种植采取合理的密植、轮作、间作等种植方式,调整稻田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水稻是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然而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减少甚至绝收。

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对策对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水稻常见的病虫害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防治进行探讨。

一、水稻常见病虫害1. 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成熟期和收获期。

病原菌寄生在水稻植株上,引起叶片和穗部的病变,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纹枯病是由纹枯病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在水稻生长期间发生。

病害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黄白色小斑点,后演变成褐色枯枝,病叶逐渐枯黄,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3. 水稻白叶枯水稻稻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在水稻生长期间取食植株汁液,导致水稻叶片黄化并引发病害的传播,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二、病虫害防治对策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充分施用有机肥、磷肥等,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混播混播是多种农作物混合种植,可以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

适当的混播可以破坏病虫害的孳生环境,降低害虫的危害程度。

3.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高产、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抗病虫害品种具有较强的自身抗病虫害能力,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生态环境污染。

4. 科学田间管理5. 使用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预防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包括利用天敌、捕食者和寄生性昆虫等对水稻病虫害的天敌进行增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是预防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减少农药的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

7. 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定期清理田间杂草是预防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田间杂草是许多病虫害的媒介和寄生地,清理杂草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孳生。

水稻病虫害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才能保障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水稻主要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主要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防治病虫害是挖掘水稻增产潜力,提高产量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危害我地水稻的病虫害种类繁多,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稻曲病等,害虫至少在40种以上,食根、食叶、蛀茎或吸食汁液,并能传播病毒病。

(一)、稻瘟病:是水稻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水稻生长期叶瘟发生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由于危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一般以叶瘟和穗颈瘟危害最大。

1、苗瘟:苗期发病,一般病斑不明显,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变褐、卷缩、枯死。

湿度大时基部病斑产生大量灰色霉层。

2、叶瘟:秧苗三叶期至穗期发生,叶部病斑常因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的影响,形状、大小和色泽有所不同。

分为:①慢性型:初生褐色或暗绿色小点,后扩大成梭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背面产生灰色霉层,病斑扩散较慢。

②急性型:发生条件适宜,感病品种叶片产生暗绿色,近圆型至椭圆形病斑,两面均有大量灰色霉层,急性型病斑出现是此病大流行的预兆。

3、穗颈瘟: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展使穗颈整段变褐色或灰褐色,发病早而重可造成白穗,发病晚秕谷多,产孢量大和天气持续多雨时,包在叶鞘内的穗轴也能发病而整段变褐。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N、P、K配合施用,适当选用含硅酸的肥料(草木灰),避免后期氮素过多,冷浸田注意增施磷肥;合理排灌,适时晒田改善田间小气候等。

3、药剂浸种。

4、药物防治。

根据测报和田间检查,重点施药保护感病中心和处于易感期的稻田,叶瘟初发期及早喷药控制发病中心,并对周围稻田喷药保护,但是田间喷药重点应是危害较重的穗颈瘟。

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各喷一次,可选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

(二)、纹枯病:此病在我地发生较为普遍,轻者影响谷粒灌浆,形成大量秕谷,重者不能抽穗或引起倒伏,甚至植株腐烂枯死。

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茎杆,形成云形状大斑,常因叶鞘组织破坏,水分、养分受阻而叶片枯死。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作者:荣曼玲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6期摘要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白叶枯病是安徽江南地区水稻生长期间的主要病害,气象因子、栽培管理条件、品种抗性等是稻瘟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因素。

针对水稻生育期病害,应加强发生前预防和发生期控制,明确防治重点,适时开展总体防治,选育抗耐病良种,合理施肥、科学管水,有针对性地进行化学药剂防治。

关键词水稻;病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143-011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1.1 稻瘟病其又叫稻热病,是一种通过气流传播的由水稻真菌引发的病害。

水稻一旦出现稻瘟病可引发大幅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因发病时期、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茎瘟和谷粒瘟,主要危害叶片、茎秆和穗部。

气象因子、栽培管理条件、品种抗性等是稻瘟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因素,温度和湿度对稻瘟病发病影响最大,适温高湿,特别是雨、雾、露天气更利于稻瘟病发生,在温度达20~30 ℃特别是24~28 ℃的条件下,若出现持续连阴雨,相对湿度达90%以上,就极易出现严重的稻瘟病现象。

1.2 稻纹枯病其又叫云纹病,是由层蕈科薄膜革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通常出现在水稻分蘖至抽穗期,先是在近水面叶鞘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长椭圆形纹状病斑,不断增多的病斑互相连成一片不规则的云纹向稻株上部蔓延,当叶片发病严重时,可侵入水稻茎秆并延至穗部,引起叶鞘枯死,茎秆组织坏死,甚至导致水稻整株枯死[1]。

早稻稻纹枯病较晚稻严重,当气温达20 ℃以上、田间湿度达90%时极易出现稻纹枯病,气温达28~32 ℃、连续阴雨、田间湿度在96%以上对稻纹枯病的发展和流行最有利。

6—8月皖南地区正处南方季风雷雨气候盛期,田间湿度大,常造成稻纹枯病大面积流行,2012年7月下旬水稻纹枯病田间病情数量较高,病丛率为22.2%~49.1%,病株率4.9%~21.9%,病情指数为1.0~5.1,偏高于2011年同期。

水稻常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水稻常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水稻常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一、稻瘟病: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流行最广、为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

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

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

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从病稻草上传入稻田中侵染为害。

病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

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植株上为害。

防治方法:①选用良种,种植抗病品种,多组合合理搭配。

②种子消毒杀菌,1千克种子用三克20%三环唑浸种24小时。

③加强栽培管理。

④药液浸秧,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浸秧,或40%稻瘟灵乳油,亩用100毫升或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对欢60千克喷雾。

穗颈瘟预防,孕穗破口期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亩用25~30克或20%三环唑100克,叶瘟治疗,用稻瘟类农药防治。

二、水稻稻曲病: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近年来,在各地稻区普遍发生,而且逐年加重,危害较大。

有些杂交水稻品种特别严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稻曲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其次也可借厚垣孢子在被害谷粒内或健谷颖壳上越冬。

次年7―8月,当菌核和厚垣孢子遇到适宜条件时,即可萌发产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侵入水稻花器及幼颖。

病菌首先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皮,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繁殖并形成子座。

病菌侵染后,首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菌块,后膨大如球,包裹全颖壳成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状物。

人食病粒易生病。

防治方法: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的阴雨天时,要及时喷药防治稻曲病的发生。

亩用30%爱苗乳油15―20毫升;30%嘉润乳油20毫升;2.5%纹曲宁200-300毫升,加水50-75千克喷雾。

三、水稻纹枯病:氮过量、密植、灌水过多均易导致纹枯病严重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2021/3/15
第二节 稻瘟病 (Rice blast)
一、症状 二、病原 三、病害循环 四、发病因素 五、流行预测 六、防治措施
11
2021/3/15
稻瘟病分布遍及世界各稻区,是水稻的主要病害。此病也叫稻 热病、火烧瘟、叩头瘟等。
我国早在1637年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述,把稻瘟 病称为“发炎火”。
3
2021/3/15
一、水稻病害种类
全世界已报道水稻的侵染性病害近200种,其中真菌病害140种。 中国已发现的约有70多种,其中:
真菌病害50多种; 细菌病害10种左右; 病毒病11种; 线虫病4种。 全国性或大区流行性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约有
20余种。造成的危害,在不防治情况下,年损失稻谷约为300 亿公斤,防治后,仍损失200亿公斤。
6
2021/3/15
3、我国水稻病害的演变及发生特点 1)三大病害仍是生产上的重要问题(稻瘟病、白叶枯和纹枯
病),并从沿海向内地扩展,从南向北扩展。 2)随着杂交稻推广、耕作制度的改变、抛秧种植法等因素,一
些次要病害上升为防治对象。如: 花器入侵:稻曲病、稻粒黑粉病(制种田)。 雨水传播:细菌性条斑病、鞘褐腐病。 种传病害:立枯病、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有回升趋势。 3)由于引入了BG9021(斯里兰卡)抗病品种,白叶枯等和病
2021/3/15
1-2. 急性型 3. 慢性型(中期) 4. 慢性型(后期) 5. 白点型 6. 褐点型
19
2021/3/15
孢子
适温
白点型
(不稳定)
高湿
适温高湿
适温
急性型 高湿 流行成灾
适干 温燥
褐点型
适温 高湿
慢性型
稻叶瘟病斑四种类型的演变
20
2021/3/15
3、节瘟:多在穗下第1、2茎节位上,病节初为褐色小点,以 后呈环状扩大至全节,变成黑褐色或黑色,高湿条件下病斑产 生青灰色霉层,后期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倒伏。
座壳属。仅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自然界尚未发现。
无性态:灰梨孢 Pyricularia grisea
菌丝:具隔膜和分枝,灰褐色。不同菌株菌落色泽有差异。 分生孢子梗:从气孔或表皮成簇伸出,很少单生,不分枝,通常
急性型: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形状多样,表面有青灰色霉层。 白点型:斑点白色或灰白,条件适合时转为急性型。 褐点型:病斑针头状褐点,局限在叶脉间。多发生在抗病品种
或稻株下部老叶上,不产生分生孢子。
17
2021/3/15
稻 瘟 病 叶 瘟 类 型 比 较
白 点 型
急 性 型
慢 性 型
褐 点 型
18
13
2021/3/15
14
2021/3/15
一、症 状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为害秧苗称苗瘟,为害叶 片称叶瘟,为害叶舌、叶耳、叶环称叶枕瘟,为害穗部称穗瘟, 为害穗颈部的称穗颈瘟,为害节部称节瘟。
1、苗瘟:一般发生在种子 发芽至3叶期前。
芽、芽鞘和病苗近地面处 变灰黑色,而上部呈淡红 褐色卷缩枯死。
3、栽培管理方法变化:
密度:大垄宽行 密植
育秧方式:水育 半旱育 旱育 无土
肥料:有机肥减少,化肥增多,偏施N肥。
4、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厄尔尼诺、拉尼那、太阳黑子等的影响。
9
2021/3/15
三、水稻病害的发生趋势
1、病害发生的面积加大,种类增多; 2、病害流行的频率加快,损失加重; 3、次要病害危害加重,有上升为主要病害的趋势,如稻曲病等。
毒病有所减轻。
7
2021/3/15
水稻病害
(稻瘟病、纹枯 病和白叶枯病) 主要分布在 秦岭~淮河 一线以南
8
图 中国水稻主要病害的分布
二、水稻主要病害演变的原因
2021/3/15
1、耕作制度改变:
单季 单双季混栽 双季 三熟制 早播杂交稻
2、品种更换:
农家品种(503等) 珍珠、特特勃 粳稻等
日本(1704年)、意大利(1828-1839年)等许多国家也作 过记载和描述。
1891年,加瓦纳对该病原菌进行了正式命名。
12
2021/3/15
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发生。 我国南自海南岛,北到吉林,西起新疆、西藏,东至台湾,凡
有水稻栽培的地方都有发生。但以日照少,雾露持续时间长的 山区和气候较温暖的沿江、沿海、及水稻生育期处于雨季的地 区发生严重。 一般流行年份,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局部 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三叶期以后叶片受害称叶 瘟。
15
2021/3/15
2、叶瘟:本田期稻叶发病,分为四种类型:慢性型、急性型、 白点型和褐点型。
慢性型:病斑呈梭形,外围为黄色晕圈,内环为褐色,中央灰 白色,病斑两端有纵向褐线。即“三部一线”为其典型症状特 征。
中毒部 坏死部 崩溃部 坏死线
16
2021/3/15
2021/3/15
第五章 水稻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Rice diseases)
1
2021/3/15
第一节 水稻病害发生概况
一、水稻病害种类 二、水稻主要病害演变的原因 三、水稻病害的发生趋势
2
2021/3/15
水稻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水稻 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年种植面积约5亿亩,年产 量达2000亿kg,占全国粮食总产的一半,平均单产是世界平 均水平的1.6倍。
4Leabharlann 2021/3/151、世界各水稻产区的主要病害种类 水稻栽培历史悠久,病害种类复杂。 亚洲:主要有五病: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东格鲁病毒
病、草状丛矮病(菌原体); 拉美:稻瘟病、白叶枯病; 非洲:稻瘟病。
5
2021/3/15
2、我国水稻主要病害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水稻主要病害共有39种,其中: 真菌病害27种; 细菌病害5种; 病毒病害6种; 线虫病害1种。
21
2021/3/15
4、叶枕瘟:叶耳、叶舌、叶环发生污绿至灰褐色病变,引起 叶、节、穗颈部发病。
22
2021/3/15
5、穗颈瘟:发生于穗颈部、穗轴、枝梗、护颖、谷粒上,常由 水渍状褐色小点扩大变成墨绿色。造成白穗, 瘪粒,湿度大时有 灰色霉层。
23
2021/3/15
二、病 原
有性态:Magnaporthe grisea,属子囊菌、球壳目,大角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