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院感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新生儿科院感管理年度计划

新生儿科院感管理年度计划

新生儿科院感管理年度计划
一、总体目标
本院新生儿科旨在通过有效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保证新生儿患者的安全。

本年度的目标是:
1. 无重症感染或者死亡病例产生。

2. 细菌培养阳性率控制在5%以下。

二、主要任务
1.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能力,重点开展培训。

2. 完善感染控制流程标准,定期评估和优化。

3. 对重症患儿实施严格的饮食管理和环境整治。

4. 加强各类设备和用品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5. 建立流行病学监测体系,定期分析数据。

6.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环境与设施。

7. 与外部合作单位开展感控合作, 。

三、重点工作
1. 儿科区域院内感染重点防治。

2. 进一步优化亲密接触操作规范。

3. 强化重症患者管理能力建设。

4. 推广利用地ä消毒技术。

五、资源保障
1. 支持增加专职感控人员1名。

2. 支持优化设备与设施改善。

3. 支持增加年度感控工作经费10万元。

4. 推广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感控管理。

新生儿科工作计划3篇

新生儿科工作计划3篇

新生儿科工作计划3篇新生儿科工作计划篇11.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进一步健全并认真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如病历书写制度,医嘱制度,会诊制度,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讨论制度,制定和完善适合本科的医疗工作诊疗常规和抗生素合理使用常规,各级人员按职责办事。

2、抓好教学工作,每周保证一次业务学习,由科内同志轮流讲解。

并积极参加院里、院外各种学习班。

3、把质控工作抓好,刘志胜、倪金龙同志担任质控员。

4、做好消毒,新生儿使用的毛巾、被服,尿布等必须一婴一用一消毒,清洗干燥以后压力蒸汽灭菌备用;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单、被套等,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患儿用的眼药瓶,药膏,粉扑均一婴一份。

听诊器每天用后消毒一次,体温计用消毒液浸泡,治疗用物(如压舌板,氧气管,胃管,输液管,头皮针)应严格消毒。

5、每月组织科室人员彻底卫生清洁一次。

6、每月一次根据要求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呼吸机管道及奶库内物品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监测。

7、若发生三例或三例以上出现相同症状(如发热、腹泻等)的患儿时应立即报告院感科,并配合院感科做好调查处置等相关工作。

新生儿科工作计划篇2进一步巩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成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提高护理管理品质,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规划和《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版)的要求,按照医院优护方案,拟定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如下:一、工作目标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使患儿家属满意度≥95%;健康教育知晓率≥85%。

二、实施措施(一)继续完善修订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继续完善修订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督查整改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二)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专科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儿保科院感工作计划

儿保科院感工作计划

儿保科院感工作计划在咱们儿保科,院感防控可是重中之重!就像守护宝贝们健康的坚固防线,一点都不能马虎。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干净、让人放心的医疗环境,我制定了这份详细的院感工作计划。

一、加强培训与教育首先呢,得让咱们科室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变成院感防控的“小专家”。

定期组织培训,内容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消毒隔离技术、医疗废物处理等等。

比如说洗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讲究可多啦!得用流动水,搓揉的时间不能少于 15 秒,每个手指缝都要洗干净。

我就曾经看到过一位小护士,洗手的时候匆匆忙忙,水一冲就完事儿。

我赶紧拉住她,一步一步地教她,还让她现场练习了好几遍,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二、规范清洁与消毒科室里的每个角落都要保持干净整洁。

诊疗区域每天都要进行消毒,像那些经常被触摸的地方,比如门把手、桌椅、电脑键盘,更是要重点“照顾”。

有一次,我在检查消毒工作的时候,发现一个治疗室的紫外线灯坏了,可负责的护士居然没发现。

这可把我急坏了,赶紧联系维修人员来更换,还对这位护士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从那以后,大家对消毒设备的检查可认真多了。

三、严格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可不能随便乱丢!要分类存放,专人收集,然后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

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垃圾桶里混装了感染性废物和生活垃圾,这可太危险了!我马上召集大家开了个小会,强调了医疗废物分类的重要性,还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

现在,大家都养成了良好的分类习惯。

四、做好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正确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

有一回,一位医生在给患儿检查的时候,口罩戴得有点歪,我马上提醒他调整好。

这可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更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啊!五、加强监督与检查定期对科室的院感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我会时不时地搞个“突然袭击”,看看大家是不是都在严格遵守院感规定。

有一次,我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一个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我当场就指了出来,并让他重新操作,还在科室例会上进行了通报批评。

2023年儿科工作计划8篇

2023年儿科工作计划8篇

2023年儿科工作计划8篇儿科工作计划篇1一、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科医疗质量虽有提高,但不能满足现状,只有不但提高医疗质量,方能进一步降低医疗风险,防范医疗纠纷。

我院有史以来最恶劣的医闹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

二、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减少病源流失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使科室长足发展。

全院组织的业务学习外,我科每月都进行了业务学习,我科将在院内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科内学习,1—2次/月,随时进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不定期进行"三基"考核。

支持有成绩的科室人员去学术交流并回科室进行讲座。

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申请院领导同意后,尽量为有学习钻研精神的人员创造进修条件,让科室人员到不同上级医进行短期轮训,并请学习人员在学习期间不定期的回科室讲座,一方面能检查他的学习情况、督促其学习,另一方面能让整个科室尽快地了解并掌握最新的诊疗药品、方法,同时带动整个科室的业务学习。

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业务水平、减少病源流失、拓宽诊疗范围、提高医疗安全,增强医院科室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在院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我科引进医生4名,但退休1人,因孕产旷工1人,实际增加医生只有2名,而新引进的人员有3名刚毕业或毕业不久,工作能力、应急能力和临床经验不足,有2人还不能独立工作,还需派人外出进修学习,所以人员还相对不足。

还得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四、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科和特色治疗,我科仍坚持开展了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的蓝光治疗和新生儿窒息体温不升的温箱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医院和科室的知明度和竞争力。

我科将继续在人员充足和技术培训的情况下,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将大力开展和推广这些在本地独有的诊疗项目,创建本地的新生儿科品牌。

五、力争全额完成院下达的各项指标全科室团结协作全力工作,竭尽全力地完成作任务,包括体检任务;总之,有上级坚强的领导关心和指导,有全科职工的通力合作,加强凝聚力,增加医务人员和提高全科人员的技术水平,实现总体业务稳中有升,保持院(科)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完成工作目标。

儿科感染工作制度

儿科感染工作制度

儿科感染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儿科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儿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儿科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管理护士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2. 儿科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

三、工作内容1. 感染预防(1)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建立新生儿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2)保持新生儿病室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3)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针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

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2. 感染控制(1)新生儿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等。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要求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换药前后、处置废弃物后等情况下必须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4)加强患儿的口腔、皮肤、呼吸道等部位的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皮肤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四、培训与教育1. 儿科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组织本科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

2. 定期组织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的讲座、研讨会,分享感染管理经验。

2024年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____年院感工作计划在新的一年里,儿科感染管理小组仍将“二甲评审”为工作重点,提高全科感染管理质量为目标,认真履行业务指导及管理职能,促进儿科感染管理安全保障,具体计划如下:一、主要目标:1、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率达____%以上,培训合格达____%。

2、灭菌合格率达____%、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____%;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____%;3、传染病人隔离率为____%;疫情上报____%;及时率____%;4、医疗废物回收率____%。

二、保证措施1科室每月进行自我检测,重点抓好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方法的操作,并将检查情况纳入考核按规定扣分。

要切实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消毒灭菌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降低儿科院内感染危险性。

2制定儿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

3儿科感染管理小组随时召开会议,分析科内感染情况,提出预防措施,总结经验,促进科内感染质控工作的开展。

科室感染小组定期活动并有记录。

4加强宣传,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专科培训,更新观念,重视医院管理体系。

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质控的重要性。

5制定儿科感染监控方案,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进行检查,使方案落实在实处。

6制定儿科感染控制的学习课程表,定期对全科护理人员及新上岗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的宣传教育讲课及有关感染管理的知识培训。

每季度一次。

2024年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二)一、工作背景在医院中,感染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儿科医院。

儿科患者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感染的侵害。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需要制定全面的年度工作计划,以改进和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二、目标和指导原则1. 目标:降低儿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感染控制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指导原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感染管理的最佳实践,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标题: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新生儿科是一个重要的医疗部门,负责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然而,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医院新生儿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制定感染管理政策1.1明确感染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医院新生儿科应当指定专门的感染管理小组,包括医生、护士和卫生员等,负责制定和执行感染管理政策。

1.2建立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包括感染监测、报告、处置和预防等方面的规定。

1.3定期评估和更新感染管理政策: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定期评估感染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更新和完善政策内容,确保其符合最新的医学标准和法规要求。

二、加强医院环境清洁2.1保持医院环境清洁整洁: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加强对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对病房、设备和用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环境卫生符合卫生标准。

2.2严格控制医院感染源: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加强对医院感染源的控制,包括对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和访客等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

2.3加强医院环境监测: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

三、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控制3.1医护人员健康管理: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管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职业暴露评估,确保医护人员身体健康。

3.2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控制培训: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对感染管理政策和操作规程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3.3建立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档案: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建立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档案,记录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职业暴露史和感染控制培训情况等信息,为感染管理提供依据。

四、加强患者感染预防4.1患者健康评估:医院新生儿科应当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感染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感染预防方案。

新生儿科院感管理工作计划

新生儿科院感管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新生儿科院感管理工作,提高新生儿科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健康。

二、工作目标1. 减少新生儿科院感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科感染风险。

2. 提高新生儿科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

3. 完善新生儿科院感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工作内容1. 加强院感防控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院感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防控的认识。

(2)利用宣传栏、海报等形式,普及院感防控知识,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

2. 完善院感管理制度(1)修订新生儿科院感防控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分工。

(2)建立健全院感监测、报告、调查、处理等流程。

3. 强化新生儿科院感防控措施(1)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

(2)规范新生儿科环境清洁与消毒,定期进行空气、物体表面等监测。

(3)加强新生儿科无菌操作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加强新生儿科医疗废物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4. 严格新生儿科院感病例监测(1)建立新生儿科院感病例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报告院感病例。

(2)对院感病例进行追踪调查,查找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3)定期对新生儿科院感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5. 加强新生儿科院感防控监督与考核(1)成立院感防控监督小组,定期对新生儿科院感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将院感防控工作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奖优罚劣。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生儿科院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新生儿科院感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4. 定期开展新生儿科院感防控工作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计划,新生儿科院感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新生儿科医疗质量得到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健康得到有效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新生儿科院感工作计划
在新的一年里,新生儿科感染管理小组仍将“三甲评审”为工作重点,提高全科感染管理质量为目标,认真履行业务指导及管理职能,促进新生儿科感染管理安全保障,具体计划如下:
1 科室每月进行自我检测,重点抓好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方法的操作,并将检查情况纳入考核按规定扣分。

要切实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消毒灭菌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降低新生儿科院内感染危险性。

2 做好医疗废物的回收及管理。

3 新生儿科感染管理小组随时召开会议,分析科内感染情况,提出预防措施,总结经验,促进科内感染质控工作的开展。

科室感染小组定期活动并有记录。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专科培训,更新观念,重视医院管理体系。

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质控的重要性。

5 定期对护理员进行有关的保洁知识培训,了解消毒灭菌的概念。

有记录,并随机抽查。

6 制定新生儿科感染监控方案,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进行检查,使方案落实在实处。

7 制定新生儿科感染控制的学习课程表,定期对全科医护人员及新上岗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的宣传教育讲课及有关感染管理的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

至少每季度一次。

8. 重视对陪护家属的宣教,防止交叉感染。

9.暖箱、光疗箱、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定期消毒,专人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