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基础复习

电气工程基础复习
电气工程基础复习

电气工程基础

第一章绪论

1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等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在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电能则是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成的,称为二次能源。

2电力网:由各类升降压变电站、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所组成的整体。电力网的作用是输送、控制和分配电能。

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升降压变压器、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广大用户的用电设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4动力系统:由带动发电机转动的动力部分、发电机、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和负荷等环节构成的整体。

5.电力网的分类:

地方电力网:是指电压等级在35~110kV,输电距离在50km以内的中压电力网。

区域电力网:是指电压等级在110~220kV,输电距离在50~300km的电力网。

超高压电力网:是指电压等级在330~750kV,输电距离在300~1000km的电力网。

6.变电站的分类 :

枢纽变电站:处于电力系统的中枢地位,它连接电力系统高压和中压的几个部分,汇集多个电源,并具有多条联络线路。

中间变电站:是指将发电厂或枢纽变电站与负荷中心联系起来的变电站。一般汇集2~3个电源,起系统交换功率或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的作用。

终端变电站:处于电力网末端的变电站,一般是降压变电站,也称为末端变电站。

.7电力网的电压等级及确定原则

确定原则:输送功率、输送距离、同系统中电压等级不宜过多或过少,级差不宜过大。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相等。国家规定,用户处的电压偏移一般不得超过±5%。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用于补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

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分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降压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用电设备的相同,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升压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升、降压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般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10%;当变压器二次侧输电距离较短,或变压器阻抗较小(小于7%)时,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可只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8电力系统的特点:①电能不能大量储存;②过渡过程十分短暂;③电能生产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④电力系统的地区性特点较强。

9电能质量指标: 频率\电压\波形

指标要求:我国规定的额定频率值为50Hz,大容量系统允许频率偏差±0.2Hz,中小容量系统允许频率偏差±0.5Hz。 35kV及以上的线路额定电压允许偏差±5%;10kV线路额定电压允许偏差±7%。 10kV以上波形畸变率不大于4%;380V/220V线路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

第二章 电力系统的负荷

1. 电力系统负荷分类:综合负荷:电力系统用户用电设备所消耗电功率的总和。供电负荷:综合负荷和电力网功率损耗之和。发电负荷:供电负荷与厂用电之和。

2.负荷曲线:描述某一段时间内用电负荷大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曲线。

日负荷曲线的定义:描述一天24小时内负荷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曲线。在图上可以看出:日最大负荷、日最小负荷、峰荷、腰荷和基荷。

年负荷曲线:描述一年内每月(或每日)最大有功负荷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曲线。

峰谷差:日最大负荷P max和日最小负荷P min的差值。

日用电量A d:日有功负荷曲线所围成的面积

日平均负荷P av:

负荷率k m:最小负荷系数a: 两者之间的关系:k m、a值愈小,表明负荷波动愈大,发电机的利用率愈差。k m和a愈大,负荷特性愈好。采用“削峰填谷”等措施,尽量使得k m、a 趋近于1。

最大负荷利用时间:若系统始终以最大负荷运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围成的面积恰好等于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即等于全年的电能消耗量时,则称这一段时间为最大负荷利用时间。3.负荷特性:反映负荷功率随系统运行参数(电压U或频率f )的变化而变化规律的曲线或数学表达式。分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种。

实测系统特性(先调频再调压):当系统由于有功不足和无功不足因而频率和电压都偏低时,应该首先解决有功功率平衡的问题,因为当系统频率增高时,发电机电势将要增高,系统的无功需求略有减少,频率的提高能减少无功功率的缺额,这对于调整电压是有利的。如果首先去提高电压,就会扩大有功的缺额,导致频率更加下降,因而无助于改善系统运行条件 4.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由于负荷的非线性使电压和电流波形产生畸变,出现各种谐波分量。 谐波含量分为电压和电流两种(针对正弦波)。其中

谐波电压含量(有效值) 谐波电流含量(有效值) 且只与所含各次谐波的有效值有关,与它们的相位无关。

谐波总畸变率:谐波含量与基波分量的比值的百分数,用THD表示。

电压总畸变率电流总畸变率

谐波含有率:某次谐波的有效值与基波有效值的比值,记为H R。第n次谐波的电压含有率为。

谐波源:含电弧和铁磁非线性设备的谐波源;整流和换流子器件所形成的谐波源。

谐波抑制方法:降低谐波源的谐波含量(增加整流器的脉动数、脉宽调制法、三相整流变压器采用Y/Δ或Δ/Y的接线)、在谐波源处吸收谐波电流(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防止并联电容器组对谐波的放大、加装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改善供电环境(选择合理的供电电压并尽可能保持三相电压平衡、谐波源由较大容量的供电点或高一级电压的电网供电、对谐波源负荷由专门的线路供电)。

第三章 电力系统主设备元件

1.电流互感器最大二次电流倍数:在额定负载阻抗下,电流互感器二次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和二次额定电流的壁纸,称为最大二次电流倍数。最大二次电流倍数将随铁心界面增加而增加,当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皆有测量仪表时,为保护测量仪表的安全,往往需要对二次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加以限制。减小铁心的截面积降低电流互感器的最大二次电流倍数是限制二次侧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的常用办法。

2.10%误差倍数:电流误差达到‐10%时的一次电流和一次额定电流的比值。10%误差倍数随负载阻抗的增大而减小。

3.电压互感器与电力变压器的差别。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的差别。

电压互感器工作时二次侧接近开路,所以电压互感器实质上为一个容量极小的降压变压器,其一次侧绕组远大于二次侧绕组的匝数。电压互感器与电力变压器的主要差别是设计和使用都要以能达到一定精度为前提。在磁路方面电压互感器采用优质的冷轧硅钢片,设计时磁通密度要取得低一些;在使用方面,电压互感器所接负载应根据所欲测量精度来决定,不能用到最大允许的容量。当有检测单项姐弟故障的需要时,电压互感器需设第三绕组来获取零序电压。

电流互感器工作时其绕组是串接在线路中的,互感器的组在则是串联后接到二次线圈上的仪表和继电器的电流线圈,阻抗很小,所以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接近短路状态。运行中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必须通过仪表接成闭合回路或自行短路。电流互感器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要在很大的范围内保持测量的精度。

4.继电保护要求电流互感器具有较高的10%误差倍数,测量仪表要求电流互感器具有较低的最大二次电流倍数,他们对互感器的铁心所提的要求截然不同,二者很难统一,因此电流互感器通常设有两个铁心和两个二次绕组。

5.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直接来源于励磁电流I0。减小误差可以:

1)增大磁路面积,减小磁路长度,缩小气隙

2)增加一次或二次侧绕组的匝数:对电流比相同的互感器,匝数越多准确度越高;对于一次匝数固定的互感器,变比越大的准确度越高

3)降低二次绕组的电阻R2和X2可降低I0

6.励磁电流将随负载阻抗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负载阻抗增加胡茬增大。误差还与功率因数有关。因此在规定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是必须同时给定其负载阻抗及功率因数。

第四章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1.用户只能从单方向的一条线路获得电源的电力网成为无备用接线方式的电力网,也成为开式电力网,简称开式网。

2.用户能从两个或以上方向获得电源的电力网成为闭式电力网,简称为闭式网。

3.闭式网中串接有变压器时,就构成了多级电压网,称为为电磁环网。

4.电力网按其职能可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

5.‘N‐1’法则:系统失去任一元件后,对系统的影响能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6.发电厂或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是由发电厂或变电所的所有高压电气设备通过连接线组成的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又称为电器一次接线图或电气主系统。

7.主接线中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正确配置的原则:每回路配置一台断路器QF;断路器两侧

应配置隔离开关。但在发电机侧不用配置隔离开关。

8.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可靠性:是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

灵活性:主接线应能适应于各种工作情况和运行方式,能根据运行情况方便地退出和投入电气设备。

经济性:经济合理性。

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分为有汇流母线和无汇流母线。倒闸操作的原则“先通后断”。

9.倒闸操作的五防:防止带负荷合隔离开关;防止误粉盒断路器;防止带地线合隔离开关和带电合接地刀闸;防止带地线合断路器;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10.桥型接线中:内桥接线适用于线路较长、主变不易经常切除的情况;外桥接线适用于线路较短、主变压器须经常切除、且有穿越功率的情况。

11.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指接成星形的三相变压器绕组或者发电机绕组的公共点。分为两类:大电流接地系统(直接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非直接接地系统)。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不会出现电源被短接的现象,因此系统可以带接地故障继续运行(一般允许2个小时),待做好停电准备后再停电排除故障。但是此时非故障相电压升为线电压,会破坏绝缘。因此,在110KV以上的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60KV 以下的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者接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12.消弧线圈采用过补偿方式:采取消弧线圈接地可以使单相接地电流大为减小, 时为完全调谐,接地电弧就会自动熄灭,但是电网中性点可能出现谐振出现很高的电位。 为调谐度,在欠补偿下(L大,电感电流小于电容电流),当线路出现非全相运行时,中性点电压升高使消弧线圈饱和而致L自动减小,从而出现严重的中性点移位。消弧线圈一般采取过补偿运行方式。

第五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任务就是针对具体的电力网络结构,根据给定的负荷功率和电源母线电压,计算网络中各节点的电压和各支路中的功率及功率损耗。

2.潮流计算作用:电力网规划设计;电力系统运行(稳态、短路、稳定等);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整定计算。

3.电力网的功率损耗:电力网由线路和变压器组成,因此,电力网的功率损耗也由线路的功率损耗和变压器的功率损耗所构成。

4.电压损耗 电力网中任意两点电压的代数差。

5.110kV以上电力网电压损耗电压损耗的计算公式:

6.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网,可忽略电压降落横分量,而将电压损耗的计算公式简化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若已知线路首端功率和电压,则

7.电压偏移:电力网中任意点的实际电压U同该处网络额定电压UN的数值差称为电压偏移。

8.电压偏移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供电电压的质量。

9.电力网环节中的功率传输方向:

10.在高压电力网中,一般X>> R,令R=0,便有,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无功功率,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有功功率。

11.由于相位差主要由通过电力网环节的有功功率决定,而与无功功率几乎无关。Sinδ>0时,P2为正,有功功率从电压相位超前端向电压相位滞后端输送。

12.由于,电压的数值差主要由通过电力网环节的无功功率决定,而与有功功率几乎无关。U1>U2 时,Q2 为正,感性无功功率是从电压高的一端向电压低的一端输送;同理,容性无功功率是从电压低的一端向电压高的一端输送。

13.负荷频率特性:描述电力系统综合负荷有功功率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

14.负荷频率调节效应系数k LD

?P—有功负荷变化量,?f —频率变化量k LD —负荷调节效应系数

负荷调节效应系数的标幺值

注意:

1其值与系统各类负荷的比重和性质有关,一般取值1~3;2不能人为整定

发电机组功频特性:描述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与频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发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的大小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斜率来确定

k G的标幺值为

?PG—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变化量,MW?f —频率变化量,HzkG —发电机组的单位

调节功率, MW/Hz

15.一次调频的概念及特点

一次调频:依靠发电机组调速器自动调节发电机组有功功率的输出来调整调率的过程。

一次调频的特点:

①只能实现有差调频;

②系统中的所有机组都参与。

16.二次调频的概念及特点

二次调频:手动或电动发电机组的同步器来调节其有功功率输出的过程。由于所有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均为有差调节特性,因而一次调频只能改善系统的频率。当一次调频不能将频率调整到允许偏移范围时,

二次调频的特点:

1、以实现频率的无差调节。效果就是平行移动功频静态特性.

2、在一次调频的基础上,由一个或数个发电厂来承担。

17.无功电源:电力系统的主要无功电源:发电机、同步调相机、电力电容器、无功功率静止补偿器

18.电压中枢点:对电力系统电压进行监视、控制和调整的母线。

电压中枢点的选择①区域性发电厂和枢纽变电所高压母线;②枢纽变电所的二次母线;③有一定地方负荷的发电机电压母线;④城市直降变电所的二次母线。

19.中枢点电压的调整方式:

顺调压:最大负荷运行方式时,中枢点的电压不应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102.5%;最小负荷运行方式时,中枢点的电压不应高于线路额定电压的107.5%。

逆调压:最大负荷运行方式时,中枢点的电压要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 ;最小负荷运行方式时,中枢点的电压要等于线路额定电压。

恒调压:最大和最小负荷方式时保持中枢点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的1.02~1.05倍。

20.电压调整的措施。

忽略线路充电功率、变压器的励磁功率和网络功率损耗,则负荷端的电压U为

电压调整措施:

①改变发电机的励磁电流调压;

②改变变压器的变比调压;

③改变网络的无功功率分布调压;

④改变网络的参数调压。

21.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任务:在保证整个系统安全可靠和电能质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电能生产和输送的效率,降低供电的燃料消耗或供电成本。

22.电力网的能量损耗率:

供电量:在给定的时间内,系统中所有发电厂的总发电量同厂用电量之差。

电力网的损耗电量:所有送电、变电和配电环节所损耗的电量。

能量损耗的计算方法:

23.最大负荷损耗时间τ:如果线路中输送的功率一直保持为最大负荷功率Smax,在τ小时内的能量损耗恰好等于线路全年的实际电能损耗,则T为最大负荷损耗时间

24.降低网损的常用技术措施:⑴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网络中无功功率的传送;⑵合理组织或调整电力网的运行方式。

25.等微增率准则:电力系统中的各发电机组按相等的耗量微增率运行,从而使得总的能源损耗最小,运行最经济。

27.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损耗主要包括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和线路的无功功率损耗

28.对于电压为220KV,长度小于100Km的呈感性,300Km左右的呈阻性,大于300Km的呈容性。

29.高压电力网的首末端电压间存在相位差是传送有功功率的条件。有功功率从电压超前端向电压之后端传送。

高压电力网的首末端电压间存在数值差是传送无功率的条件,感性无功从电压高的一端向电压低的一端输送,容性无功从电压低的一端向电压高的一端输送。

30.空载线路只有末端电容功率Qc2通过线路阻抗之路,故末端电压大于首段电压。

31.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及优缺点

1)发电机 优点:无需增加额外的投资

缺点:输出的无功受到运行条件的限制,远离负荷中心的发电厂若传输大量无功功率,会引起网络较大的有功和无功损耗,并增加网络的电压损耗。

2)同步调相机 优点:合理调节励磁电流的大小,就可以平滑无级地改变无功功率的大小和方向达到调压的目的。

缺点:运行维护复杂,有功损耗大,单位容量投资大

3)电力电容器 优点:运行维护方便,有功损耗小,单位容量投资小,且与总容量的大小几乎无关。

缺点:无功功率调节性能差,无功功率的改变时靠投入或切除店里电容器组来实现,调压不是平滑无级的,而是阶跃式的

第六章 电力系统的对称故障分析

1.短路就是指相与相或相与地(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之间发生不正常通路的情况。

2.标幺制:采用物理量的标幺值进行分析计算的体制。

标幺值的特点:① 能简化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便于判断设备的性能② 具有相对性。当给出某个量的标幺值时,必须同时给出它的基准值,否则,这个量的标幺值是无意义的。

③只要选择合适的基准值,总可使得某物理量的标幺值为1。④没有量纲,物理意义没有有名值明确。

3.实际采用近似算法计算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标幺值:

4.发电机 变压器 输电线路

为各元件所在处的平均额定电压,与各额定电压相应的平均电压规定为:

(KV) 3 6 10 35 110220330 500

(KV) 3.15 6.3 10.537 115230345 525

5.恒定电势源:不论电力系统中发生什幺扰动,电源的电压幅值和频率均保持恒定的电源。

6.短路冲击电流i m: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的瞬时值。短路电流的最大值约在短路后的T/2时刻出现。

8.电力系统实用计算中kim的取值:在发电机端部发生短路时, kim=1.9;在发电厂高压侧母线上发生短路, kim=1.85;在其他地点短路时,kim=1.8。

9.表征暂态短路过程的几个衡量指标:短路冲击电流、短路电流的有效值、母线残压。

10.转移电抗Xif的物理意义:若仅在i 支路中加电势 Ei,其他电势均为0时,则Ei与在

f 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比值即为转移电抗。

12.输入电抗Xff的物理意义:在所有电源电势相等时,短路点f,对其它所有电源节点的转移电抗的并联值。

13.计算电抗Xjs的定义:发电机的纵轴次暂态电抗和归算到发电机额定容量的外接电抗的标幺值之和。

14.将多个电源合并为一个等值电源

前提:假定在短路暂态过程中系统所有的发电机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变化规律。

①发电机支路始端的电位都相同;

②等值电源的容量等于提供短路电流的所有电源的额定容量之和;

③将X∑归算为以等值电源容量和平均额定电压为基准值的计算电抗Xjs

将多个电源合并为若干个不同的等值电源合并原则:

(1)距短路点电气距离相差很大的电源,即使是同类型电源不能合并

(2)直接接于短路点的发电机(或发电厂)应单独处理

(3)无限大容量电源不能合并,必须单独计算。

第七章 电力系统元件的序阻抗和等值网络

1.对称分量的原理

一组三相不对称的电压=正序电压+负序电压+零序电压

2.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订:

基本方法 :

①在故障点与地间加上序电压;

②从故障点开始,逐步查明各序电流流通的路径;

③将某一序电流能流通的元件以其序参数加入该序网络中。

3.正序网络的制订:正序网络就是第6章中计算三相短路时的网络; 障点的电压不为零而为正序电压;中性点接地阻抗、空载线路(不计导纳)以及空载变压器(不计激磁电流)中不会有正序电流通过,所以这些元件在正序网络中是不出现的 。

4.负序网络的制定:组成负序网络的元件与组成正序网络的元件完全相同;负序网络中发电机的电势为零;各元件的负序电抗值,除发电机等旋转元件外,其他均与正序网络的相同。

5.零序网络的制订:组成零序网络的元件和组成正序、负序网络的元件是不同的;制订零序网络时首先要查明,在故障点加零序电压后,零序电流可能通过的路径;将零序电流能通过的元件以其相应的零序电抗代替,即可组成零序网络。

6.正序等效定则

简单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正序电流分量的大小与在短路点每一相中串接一附加电抗,并在其后面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电流相等。

第八章 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分析

1.正序电压将随着与短路点的距离的增加而升高,而负序电压和灵虚电压则随着与短路点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正序电压在电源处最高,随着与短路点的接近而逐渐降低,在短路点处降到最低值。负序电压和灵虚电压则在短路点处最高,随着与短路点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灵虚电压在变压器的D出线处降到零值,而负序电压在电源处降到零值。

2.电流和电压个序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

1)电压和电流的各序分量经过Y,y0连接的变压器时不会发生相位的移动。

2)对于Y,d11接法的变压器来说,其三角侧外的电路中不含零序分量。若在Y侧加正序电压,则其三角侧的线电压与Y侧的相电压同相位,此时三角侧的相电压将超前Y侧的相电压300,当在Y侧施加负序电压时,则三角形侧的相电压将滞后Y侧的相电压300.

第九章 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概念

1.按物理性质分,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可分为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功角稳定主要与有功功

率平衡有关,其主要标志的是同步发电机组之间的同步运行状态是否被破坏。电压稳定主要与无功功率的平衡相关,其主要表现为系统的局部或全局是否发生电压的持续上升或下降。

2.静态稳定

在小扰动作用下,系统运行状态将有小变化而偏离原来的运行状态,如干扰不消失,系统能在偏离原来平衡点很小处建立新的平衡点,或当扰动消失后,系统能回到原有的平衡点,则称电力系统是静态稳定的。

3.暂态稳定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受到一个较大的扰动后,能从原来的运行状态过渡到新的运行状态,并能在新的运行状态下稳定地工作。

4.档加速面积Sabc小于可能的减速面积Sced时,系统才能保持暂态稳定。成为面积定则。

5.发电机的电势越高,发电机之间的转移电抗越小,则功率特性的幅值越高,静态稳定性也就越好。而要提高暂态稳定,则应从减小暂态过程中发生在电机轴上的不平衡转矩,以及不平衡转矩作用的时间着手。

电气工程基础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1 ) 31.我国电力网络目前的额定电压主要有:( C )。 (A) 3.15,6.3,10.5,35,110,220,500 kV (B) 3.15,6.3,10.5,35,116,300,500kV (C) 3,6,10,35,110,220,500kV (D) 3,6,10,37,110,220,300kV 32.不直接和发电机相连的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 A )。 (A) 等于相连线路的额定电压 (B) 比相连线路的额定电压高10% (C) 比相连线路的额定电压高10% (D) 比母线的额定电压高10% 33.我国目前( A )kV 及其以上的电力网络的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的方式。 (A) 110 (B) 35 (C) 220 (D) 500 34.已知某双回线的线路长80km ,对地等值阻抗电纳62.8010/km S -?,则该双回线的等值电纳为( D )S 。 (A) 44.4810-? (B) 41.2210-? (C) 42.4410-? (D) 44.4810-? 35.某双绕组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90MVA ,短路损耗340s P ?=kW ,短路电压百分值%10.5s U =,额定变比为220/38.5kV ,选基准功率为100MVA ,基准电压为各级额定电压,则归算到低压侧的阻抗参数的标幺值为( A )。 (A) 1412.00051.0j + (B) 01412.00051.0j + (C) 1412.0051.0j + (D) 01412.0051.0j + 36. 某线路的等值阻抗为l Z R jX =+,首端电压为1U 和送入的功率为111S P jQ =+,末端电压为2U 和流出的功率为222S P jQ =+,则计算该阻抗元件的电压降落的公式是:( B )。 (A) 111111PR Q X PR Q X j U U -++ (B) 111 111 PR Q X P X Q R j U U +-+ (C) 222222P R Q X P R Q X j U U -++ (D) 222222 P X Q R P X Q R j U U +-+ 37.若某110kV 线路输入侧的电压1 .1115j U e δ=,输出侧输出的功率2200100S j =+MVA ,电 压2.2110j U e δ=,则1δ与2δ的关系为:( C )。 (A) 1δ等于2δ (B) 1δ滞后2δ (C) 1δ超前2δ (D) 不确定 38.在无功功率不足的电力系统中,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 改变变压器的变比 (B) 采用无功补偿装置补偿无功的缺额 (C) 增加发电机的有功出力 (D) 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 39.某变电所低压侧有功负荷为20MW ,cos 0.85?=,低压侧母线额定电压为10kV ,为将该变电所低压侧负荷的功率因数补偿到0.95,则并联电容器的容量应为( C )。 (A) 12.39MVar (B) 9.69MVar (C) 2.71MVar (D) 22.08MVar 40.若某110kV 线路参数是:100l =km ,0.2x =Ω/km ,100B S =MVA ,则其阻抗标么值为( D )。 (A) 0.5 (B) 17.39 (C) 0.302 (D) 0.151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答案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题目发电厂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 学生姓名秦鹏 学号20081340219 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 专业08电气6班 指导教师刘玉娟 二O一O年十二月十六日

目录 绪论———————————————————————————--3 设计题目及原始材料——————————————————————-4设计计算书——————————————————————————--5 原始材料分析————————————————————————-5 计算过程——————————————————————————-7 设计说明书——————————————————————————--9 主接线图——————————————-———————————-9 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10 展开接线图————————————————————————--11 方案可行性评估————————————————————————-13 结论—————————————————————————————-14 参考文献———————————————————————————-14

绪论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这个具体的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工程实际问题,学习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和设计计算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关于工业建设中的政策观念和经济技术观念,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学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发电厂主接线方案的选择和主变型式的确定。 2.继电保护方式选择和整定的计算。 3.绘图 4.整理说明书及计算书

电气工程基础习题集2版

第1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基本构成形式如何? 1-2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什么? 1-3 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有何区别? 1-4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 1-5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额定电压等级选择确定原则有哪些? 1-6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 1-7 联合电力系统的优越性有哪些? 1-8 根据发电厂使用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主要有哪几种型式? 1-9 电力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主要类别有哪些? 1-10 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各有什么特点? 1-11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比较有什么特点? 1-12 电力系统的结构有何特点?比较有备用和无备用接线形式的主要区别。 1-13 为什么要规定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主要的电压等级有哪些? 1-14 试述我国电压等级的配置情况。 1-15 电力系统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 1-16 某一60kV电力线路长为100km,每相导线对地电容为0.005F/km,当电力线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试求接地电容电流值(60kV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1-17 电力网的额定电压是怎样规定的?电力系统各类元件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有什么关系? 1-18 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的分接头是怎样规定的?变压器的额定变化与实际变化有什么区别? 1-19 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电力系统运行有哪些基本要求? 1-20 根据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电力系统负荷可以分为那几个等级?各级负荷有何特点? 1-21 电能质量的基本指标是什么? 1-22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1-23 电力系统的结构有何特点?比较有备用和无备用接线形式的主要区别? 1-24 我国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25 电能质量的三个主要指标是什么?各有怎样的要求? 1-26 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27 电力网的接线方式中,有备用接线和无备用接线,各有什么特点?

电气工程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安装接线图包括、和。 2、电力系统相间短路的形式有短路和短路。 3、电力系统接地短路的形式有接地短路和接地短路。 4、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5 、 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通常由元件、元件、元件和元件。 6、变压器轻瓦斯保护动作于,重瓦斯保护动作于。 7 、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和中性点不接地。 & 在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采用 。 ,60kV及以下系统中性点采用9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 10、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一般有和。 11、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防雷保护装置有、、、。 12、电力线路相间短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是指电流速断保护、电流速断 保护、__________ 过电流保护。 13、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14、电力市场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15、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 的电力市场。 16、电力网通常按电压等级的高低、供电范围的大小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 17、电能具有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等优点。 18、自动重合闸作用在线路上发生暂时性故障时,迅速恢复供电,从而可提高供电的 。 19、衡量电压的质量指标通常包括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 。 20、通常,要求电力系统供电电压(或电流)的波形为_____________ 。 21、谐波电压是谐波电流在系统__________ 上的压降。 22、电气设备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 。 23、电力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有三种补偿方式,即__________ 、_________ 。 24、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础是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25、能源按获得的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 、 _________ 。 26、能源按被利用的程度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 。 27、能源按本身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 、 _________ 。 28、火力发电厂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 ~~__ ―。 29、凝汽式火力发电厂三大主机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 30、核电厂的系统和设备有两大部分组成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31、海洋能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等。 32、输变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33、输电线路按电力线路的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 。 34、无汇流母线接线形式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 35、保护接地按电源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三种。

《电气工程基础》习题集教学提纲

《电气工程基础》习 题集

[键入公司名称] 《电气工程基础》习题教材配套《电能系统基础》 高文 2010/4/21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第1章电能系统概论 1.1 思考题: 1、电能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定义? 2、电力系统元件中的用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的额定电压怎样确定?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3、若将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互换使用,对系统的运行电压有何影响? 4、电压等级标准的确定原则怎样? 5、输电线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怎样? 6、负荷曲线分为哪几类?它们有什么用途?什么是负荷特性?它与负荷曲线有什么区别? 7、切断交流电弧和直流电弧有什么区别? 8、比较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异同? 9、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各与什么有关? 10、电能系统的接线方式分为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 11、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什么特点?什么是有效接地,非有效接地? 12、电能系统运行有什么特点?对电能系统运行有什么要求? 13、现代电能系统的监控自动化系统有哪些功能? 1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有哪几类?继电保护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15、导线的截面大小对其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的影响如何?

16、输电线路的等效电路有几种?已知始端电压,始端电流用不同的等值电路求得的末端电压和末端电流是否一样? 17、电晕损耗是什么损耗?它在线路等值电路中用什么参数表示? 1.2 作业题 1. 某电力系统的部分结线如图所示。各线路的额定电压等级已示于图中。 试求:1)发电机G-1,G-2,G-3的额定电压。2)变压器T-1到T-7的各绕组的额定电压。 2. 某系统的日负荷曲线如下所示,求此系统的m ax T 、av P 及全系统一年内的 电能消耗。 220KV

电气工程基础复习题

1.电力系统最常见的故障就是各种类型的短路。 2.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电流将___增大________。 3、发电机横差保护就是反映____一相绕组匝间短路_______________故障。 4、距离保护1段与距离保护2段共同构成本线路的_主_保护。 5、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电流速断保护的选择性就是靠动作电流来实现的;限 时电流速断与过电流保护则就是靠__延时__来实现的。 6、电流I段保护的缺点就是不能___所保护线路全长 __。 7.三段式电流保护广泛用于__35KV__及以下电网。 8、电流保护的灵敏度的定义就是__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反映的 故障量的计算值与保护装置的动作整定值之比。 9.在电流保护的基础上加装方向元件的保护称为_方向性电流保护__。 1、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电流将___短路电流________。 2、使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___返回电流_____。 3、距离保护1段与距离保护2段共同构成本线路的_主___保护。 4.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当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与分 布与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___有关。 5.按90o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若U k=U cb,则I k=__A相电流_____。 6、发电机定子绕组中性点处单相接地短路时在机端的零序电压为 __最大_ 。 7高频相差保护的操作元件就是由操作滤过器与___收发信机____组成。 8、利用供电元件保护切除母线故障,不能保证动作的选择性与__灵敏性___。 1 接地故障区别于正常运行过负荷系统振荡及相间短路的基本特征就是出现 负序分量。( 错 ) 2 零序过电流保护与相间过电流保护相比,灵敏度低。( 错 ) 3 在运行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允许短路。( 对 ) 4 变压器综差保护的不平衡电流比发电机综差保护的不平衡电流大小相同。 (错 ) 5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就是安全性。 (对 ) 1、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采用阶梯原则,目的就是为了保证( A ) A.选择性; B.速动性; C.灵敏性; D.可靠性。 2、相差高频保护的核心元件就是( B ) A、操作元件 B、比相元件 C、制动元件 D、起动元件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第1组) 1.题目:220kV变电所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 2.系统接线图: 2×20MV A 3.原始资料: 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220kV变电所,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3.1 建设规模 3.1.1 本所安装2台120MV A主变压器 3.1.2 电压等级220/110/10kV 3.1.3 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220kV 侧4回,110kV侧6回,10kV侧16回。 3.2 各侧负荷情况 110kV侧有2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60MV A;其他作为地区变电所进线,其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 10kV总负荷为50MV A,I、II类负荷用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5MV A,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5。 3.4 系统阻抗 220kV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电源系统,以100MV 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220kV母线阻抗为0.021;110kV侧电源容量为800MV A,以100MV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110kV 母线阻抗为0.12。

3.5 变电所外接线路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相关参数如下: 3.5.1 线路AB 、BC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A 、150A ;负荷自启动系数 1.5st K =; 3.5.2 各变电所引出线上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所示;后备保护的0.5t s ?=; 3.5.3 线路的电抗为0.4/km Ω。 4.设计内容及要求 4.1 拟定主接线方案:分析原始资料,确定主变型式;确定最佳方案;选择各侧接线方式;画出主接线图; 4.2 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1DL 处的保护方式,及相应的op I 、lm K 和dz t 。 5.设计成果: 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绘制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 6.主要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基础》(上、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电气二次) 滨江课程设计分组安排 第1组:1班:20082340001-20082340020 2班:20082340034-20082340051 3班:20082300006-20082340098

电气工程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由生产、输送、分配与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2、输送与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或电力网络,包括升、降压变压器与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 电力网 + 发电机 = 电力系统 (输送,分配) 动力系统:包括所有,把水轮机也包进去 3、输送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导线电阻一定时,导线损耗也相应减小。理论上,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4、国家从设备设计制造角度考虑,为保证生产的系列性,就规定了一系列的标准的电压等级,又称额定电压。3/6/10/35/110/220/330/500 5、 同一个电压等级下(同一行中),各种设备的额定电压并不完全相等。 6、电压等级越高,传输功率随传输距离增大下降得越快。 7、我国规定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简称工频或基频。 频率:50Hz 允许偏移:±0、2~±0、5Hz 与有功功率有关 电压:35kV 及以上的允许偏差为±5% 10kV 及以下的允许偏差为±7% 与系统的无功功率有关 波形:6~10kV 供电电压的波形畸变率不超过4% 0、38kV 供电电压的波形畸变率不超过5% 8、每一个负荷都只能沿唯一的路径取得电能的网络,称为开式网络。 有备用接线的网络中,每一个负荷点至少通过两条线路从不同的方向取得电能,统称为闭式网络。 第二章 jX R V S +=2e &&

1、 电力线路包括:输电线路与配电线路。 从结构上分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2、 架空线路由导线、避雷线(即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与金具等主要部件组成。 3、 导线型号后的数字代表主要载流部分(非整根导线)额定截面积的平方毫米数 4、绝缘子片数越多,电压等级越高 5、 在220kV 及以上的超高压架空线路上,为了减小电晕放电与单位长度电抗,普遍采用分裂导线。 6、 分裂导线由数根相同的钢芯铝绞线并联构成,每相导线分裂成若干根,各根导线之间每隔一定长度用金具支撑,以固定尺寸。所用的导线根数称分裂数,常用的有2、3与4分裂。 7、 普通的分裂导线的分裂根数一般不超过4,而且就是布置在正多边形的顶点上。正多边形的边长d 称为分裂间距,一般取40cm 左右。 8、 ∵d>>Ds,∴Dsb>Ds,∴L 分裂>r,∴req>r,∴C 分裂>C 单。电容C 随分裂数增大而增大。 11、电纳B 也随分裂数增大而增大。 12、 例2-2 有一330kV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水平排列,相间距离8m,每相采用2×LGJQ-300分裂导线,分裂间距为400mm,计算直径为23、5mm,试求线路参数。r =31、5om·mm2/km 13、 (1) 当架空线路>1000km,电缆线路>300km 时,需要用金耐黎系数进行修正;(2) 当架空线路<300km,电缆线路<50~100km 时,各修正系数均可取 线路,不计并联导纳。等值电路只有一个串联阻抗Z;(4) 工程计算中,当线路>300km,用若干个串级联接的p 型等值电路来模拟,每一个p 型等值电路代替长度为200km~300km 的一段线路。采用修正系数时,一个p 型电路可以代替500km~600km 长的线路。(5) 以 s eq D D L ln 20πμ=610lg 0241.0-?=r D C eq

电气工程基础复习题

○—○—○— ○—○—○— 密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1.电力系统最常见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 短路 。 2.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电流将___增大________。 3.发电机横差保护是反映____一相绕组匝间短路_______________故障。 4.距离保护1段和距离保护2段共同构成本线路的_主_保护。 5. 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电流速断保护的选择性是靠动作电流来实现的;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则是靠__延时__来实现的。 6.电流I 段保护的缺点是不能___所保护线路全长 __。 7.三段式电流保护广泛用于__35KV__及以下电网。 8.电流保护的灵敏度的定义是__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反映的故 障量的计算值与保护装置的动作整定值之比 。 9. 在电流保护的基础上加装方向元件的保护称为_方向性电流保护__。 1.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电流将___短路电流________。 2.使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称为继电器的___返回电流_____。 3.距离保护1段和距离保护2段共同构成本线路的_主___保护。 4.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当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 分布与 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___有关。 5.按90o 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若U k=U cb ,则I k=__A 相电流_____。 6.发电机定子绕组中性点处单相接地短路时在机端的零序电压为 __最大_ 。 7高频相差保护的操作元件是由操作滤过器和___收发信机____组成。 8. 利用供电元件保护切除母线故障,不能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和__灵敏性___。 1 接地故障区别于正常运行过负荷系统振荡及相间短路的基本特征是出现负序分量。( 错 ) 2 零序过电流保护与相间过电流保护相比,灵敏度低。( 错 ) 3 在运行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允许短路。( 对 ) 4 变压器综差保护的不平衡电流比发电机综差保护的不平衡电流大小相同。 (错 ) 5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性。 (对 ) 1.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采用阶梯原则,目的是为了保证( A ) A .选择性; B .速动性; C .灵敏性; D .可靠性。 2.相差高频保护的核心元件是( B ) A.操作元件 B.比相元件 C.制动元件 D.起动元件

《电气工程基础》考试复习题.doc

《电气工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走进电厂、走进变电站、走进直流换流站(陶永红) 1)什么是电力系统?什么是发电厂? 电力系统是既包括将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的一次系统,又包括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继电保护、白动控制、调度H动化和通信等辅助系统。 发电厂:将一次能源变为电能的工厂,称为发电厂。 2)火电厂的电能牛产过程? 3)水电厂的定义,分类? 定义:水力发电厂是利用通过筑坝将位于高处的水流向低处的位能转换为动能,此时位于低处的水轮机受到水流的推动而转动,将水轮机与发电机连接,带动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分类:堤坝式水电厂、河床式水电厂、引水式水电厂、混合式水电厂、径流式水电厂、梯级水电厂、抽水蓄能式水电厂。 4)变电站的定义,分类?它的基本组成? 定义:变电站是电力系统屮连接用户和发电厂的屮间环节,具有汇集和分配电能、变换电压和交换功率等功能。 分类:a、根据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为:枢纽变电所、屮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 B、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分为:户外变电所、户内变电所、半户外变电所、地下变电所、箱式变电所。 基木组成: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接地装置、以及各种无功补偿装置等。 5)什么是一次设备、二次设备? 一次设备:通常把肓接承担生产、输送、分配、消耗电能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二次设备:在电力系统屮对一次设备、其他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和控制保护的设备称为电气二次设备。 6)主接线方式有哪些? 常用的主接线方式有: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方式、双母线分段接线、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内桥接线、外桥接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单元接线和角形接线等。 7)什么是箱式变电站?它的组成部分? 箱式变压器就是一?种把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线路方案排列成一?体的预制型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 组成部分:高压配电设备、变压器及低压配电设备 8)直流输电系统基本组成?直流输电的特点? 基本组成:主要由换流站、直流线路、交流侧和直流侧的电力滤波器、无功补偿装置、换 流变压器、直流电抗器以及保护、控制装置等构成。 特点: 优点:a.线路造价低、年运行费用省。B、没有运行稳定性问题。C、能限制短路电流。 D、调节速度快。 缺点:a、换流站造价高。B、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C、产牛谐波。D、缺乏直流断路 器。 二同步发电机.电网规划(负荷预测)?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方勇) 1)同步发电机原始方程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林俊杰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906班 学号:4 指导教师:罗毅

目录 变电站电气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1、设计目的———————————————————————————— 2、设计内容 3、设计要求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2、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 3、待建变电站负荷 三、主变压器与主接线设计 1、各电压等级的合计负载及类型 2、主变压器的选择 四、短路电流计算 1、基准值的选择 2、

一、概述 1、设计目的 (1)复习和巩固《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学知识。 (2)培养和分析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3)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只作电气系统的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和土建设计。 (1)主变压器选择:根据负荷主变压器的容量、型式、电压等级等。 (2)电气主接线设计: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3)短路电流计算:电力系统侧按无限大容量系统供电处理; 用于设备选择时,按变电所最终规模考虑;用于保护整定计算时,按本期工程考虑;举例列出某点短路电流的详细计算过程,列表给出各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结果S k 、I”、I ∞ 、I sh 、T eq (其余点的详细计算过程在附录中列出)。 (4)选择主要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及支撑绝缘子、限流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消弧线圈。每类设备举例列出一种设备的详细选择过程,列表对比给出选出的所有设备的参数及使用条件。 (5)编写“××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绘制电气主接线图(#2图纸)3、设计要求 (1)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气主接线; (2)短路电流计算; (3)主变压器选择; (4)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 (5)导线(母线及出线)选择; (6)限流电抗器的选择(必要时)。 (7)完成上述设计的最低要求; (8)选择电压互感器; (9)选择电流互感器; (10)选择高压熔断器(必要时); (11)选择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 (12)选择消弧线圈(必要时); (13)选择避雷器。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⑴变电站类型: 110 kV降压变电站 ⑵三个电压等级: 110 kV、 35 kV、 10 kV ⑶ 110 kV:近期线路2回;远期线路 3回 35 kV:近期线路2回;远期线路4 回

电气工程基础问答题

2-2 何谓负荷特性?负荷特性如何分类? 答:电力系统综合负荷取用的功率一般要随系统运行参数(主要试电压U 或频率f )的变化而变化,反映这种变化规律的曲线或数学表达式称为负荷特性。 负荷特性有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之分。 2-3 何谓谐波含量、谐波总崎变率和谐波含有率? 答:谐波含量是指各次谐波平方和的开方,分为谐波电压含量和谐波电流含量。 谐波电压含量可表示为 H U = 谐波电流含量可表示为 H I =的比值的百分数称为谐波总崎变率,用THD 表示。由此可得: 电压总崎变率为 1 100%H U U THD U =?电流总崎变率为 1 100%H I I THD I =? 3-5. 交流电弧的特点是什么?采用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开关的熄弧能力? 答:交流电弧的特点是电流每半个周期要经过零值一次。在电流经过零值时,电弧会自动熄灭。加速断口介质强度的恢复速度并提高其数值是提高开关熄弧能力的主要方法: (1) 采用绝缘性能高的介质 (2) 提高触头的分断速度或断口的数目,使电弧迅速拉长;(电弧拉长,实际上是使电弧上的 电场强度减小,则游离减弱,有利于灭弧,伏安特性曲线抬高) (3) 采用各种结构的灭弧装置来加强电弧的冷却,以加快电流过零后弧隙的去游离过程。 4-11. 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几种类型?概述它们的优缺点。 答: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电流接地系统(或直接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直线接地或经小阻抗接地;另一类是小电流接地系统(或非直接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的电源将被短接,形成很大的单相接地电流。此时断路器会立即动作切除故障,从而造成停电事故。单相接地短路后,健全相的电压仍为相电压。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会出现电源被短接的现象,因此系统可以带接地故障继续运行(一般允许运行2小时),待做好停电准备工作后再停电排除故障。可见采用小电流接地的运行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但这种运行方式的缺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接地相的对地电压将上升为线电压,因此线路及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均要按长期承受线电压的要求设计,这将使线路和设备的绝缘费用增大。电压等级愈高,绝缘费用在电力设备造价中所占的比重也愈大。

最新电气工程基础复习题(1)

一、填空题 1、安装接线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电力系统相间短路的形式有_________短路和_________短路。 3、电力系统接地短路的形式有_________接地短路和_________接地短路。 4、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_________,不应动作时_________。 5、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通常由_________元件、_________元件、_________元件和 _________元件。 6、变压器轻瓦斯保护动作于_________,重瓦斯保护动作于_________。 7、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和中性点不接地。 8、在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采用_________,60kV及以下系统中性点采用 _________。 9、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一般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1、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防雷保护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电力线路相间短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是指_________电流速断保护、_________电流速断保护、_________过电流保护。 13、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电力市场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力市场。 16、电力网通常按电压等级的高低、供电范围的大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电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18、自动重合闸作用在线路上发生暂时性故障时,迅速恢复供电,从而可提高供电的 _________。 19、衡量电压的质量指标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通常,要求电力系统供电电压(或电流)的波形为_________。 21、谐波电压是谐波电流在系统_________上的压降。 22、电气设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3、电力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有三种补偿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能源按获得的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6、能源按被利用的程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7、能源按本身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28、火力发电厂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9、凝汽式火力发电厂三大主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核电厂的系统和设备有两大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 31、海洋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2、输变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33、输电线路按电力线路的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34、无汇流母线接线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保护接地按电源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华科电气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110kV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 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指导老师(签字): 华中科技大学

对说明书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1.说明书的编号内容参看课程设计指导书中的有关部分。 2.为清楚说明设计计算内容,应有必要的插图。 3.除插图可用铅笔绘制外,计算和说明一律用钢笔书写,并要求计算正确、完整、文字简 明扼要、简介。(打印一律用黑色) 4.设计过程中所应用的公式和数据,应注明来源(参考资料的代号、页次以及图表编号等)。 5.根据计算稿本整理设计主要过程时,只须首先列出文字符号表达的计算公式,然后依次 代入各相应文字符号的数值,就直接写出计算结果(不作任何运算和简化,但计算结果必须注明单位)。 6.设计中所选主要参数,尺寸或规格以及主要计算结果等,均应写入右侧结果栏中,有的 也可采用表格形式列出。 7.对主要计算结果应用简短的结论。如计算结果与实际取值相差较大时,应作简短的解释, 并说明其原因。 8.对每一自成单元的内容,都应有大小标题和前后一致的顺序编号,使其醒目突出。 9.封面所列“设计题目”一栏,只须填写所设计的具体名称即可。 关于模板说明:前面两页必须打在同一页,即双面打印,后面内容单面打印。

目录 110kV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说明书 (3) 一、概述 (3) 1. 设计目的 (3) 2. 设计内容 (3) 3. 设计要求 (3) 二、设计基础资料 (4) 1. 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4) 2. 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 4 3. 待建变电站负荷 (4) 4. 环境条件 (4) 5. 其它 (4) 三、主变压器及主接线设计 (5) 1. 各电压等级的合计负载及类型................................................................... 5 2. 主变压器的选择 (5) 四、短路电流计算 (9) 1. 基准值的选取 (9) 2. 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 10 3. 用于设备选择的短路电流计算................................................................. 10 五、电气设备选择 (12) 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2 2. 各回路的工作电流计算 (13) 3.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 (14) 4. 导线的选择 (20) 5. 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22) 6.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3) 7.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4) 8.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26) 9. 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 26 10. 消弧线圈的选择 (27) 11. 避雷器的选择 (27) 六、课程设计体会及建议 (29) 参考文献 (29) 附录 (30) 短路电流计算书 (30) 附图:110kV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2图纸) (33)

电气工程基础试题

宝鸡文理学院试题 课程名称电气工程基础适用时间 试卷类别 A 适用专业、年级、班 10电气专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1×30=30分) 1、电力系统由、、、和连接而成的统一整体。 2、变电站可分为、、和四种类型。 3、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有、、和。 4、电力网的接线方式一般分为、和。 5、架空线主要由、、、、和。 6、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和两大类。 7、配电网按电压等级分为、、和;按供电区的功能分为 、、和 8、高压断路器在时应为良好的导体,时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9、短路是指电力系统中或的非正常连接情况。 二、选择题(选择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2×10=20分) 1、当变压器一次侧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时,一次侧的电压等于()电网额定电压。 A、100% B、95% C、105% D、110% 2、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划分中()KV以上规定为高压。 A、1 B、10 C、110 D、38 3、变压器中运行中()无功功率。 A、发出 B、消耗 C、不发出 D、无法确定发出或消耗 4、隔离开关的主要作用是() A、切合短路电流 B、切合空载电流 C、切合负载电流 D、隔离高压 5、()是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 A、发电机 B、变压器 C、电抗器 D、静电电容器 6、我国电力网络目前的额定电压主要有() A、3.15,6.3,10.5,35,110,220,500KV B、3.15,6.3,10.5,35,116,300,500KV C、3,6,10,35,110,220,500KV D、3,6,10,37,110,220,300KV 7、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开口三角绕组是用来测量()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林俊杰)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林 俊杰)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林俊杰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906班 学号:4 指导教师:罗毅

目录 变电站电气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1、设计目的———————————————————————————— 2、设计内容 3、设计要求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2、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 3、待建变电站负荷 三、主变压器与主接线设计 1、各电压等级的合计负载及类型 2、主变压器的选择 四、短路电流计算 1、基准值的选择 2、

一、概述 1、设计目的 (1)复习和巩固《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学知识。 (2)培养和分析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3)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只作电气系统的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和土建设计。 (1)主变压器选择:根据负荷主变压器的容量、型式、电压等级等。 (2)电气主接线设计: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3)短路电流计算:电力系统侧按无限大容量系统供电处理; 用于设备选择时,按变电所最终规模考虑;用于保护整定计算时,按本期工程考虑;举例列出某点短路电流的详细计算过程,列表给出各点的短路电流计算结果S k、I”、I∞、I sh、T eq(其余点的详细计算过程在附录中列出)。 (4)选择主要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及支撑绝缘子、限流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消弧线圈。每类设备举例列出一种设备的详细选择过程,列表对比给出选出的所有设备的参数及使用条件。(5)编写“××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绘制电气主接线图(#2图纸) 3、设计要求 (1)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气主接线; (2)短路电流计算; (3)主变压器选择; (4)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 (5)导线(母线及出线)选择; (6)限流电抗器的选择(必要时)。 (7)完成上述设计的最低要求; (8)选择电压互感器; (9)选择电流互感器; (10)选择高压熔断器(必要时); (11)选择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 (12)选择消弧线圈(必要时); (13)选择避雷器。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⑴变电站类型: 110 kV降压变电站 ⑵三个电压等级: 110 kV、 35 kV、 10 kV ⑶ 110 kV:近期线路2回;远期线路 3回 35 kV:近期线路2回;远期线路4 回

电气工程基础复习题答案

《电气工程基础》题解(第1章) 1-1 简述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答:建国以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电源建设、电网建设和电源结构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已进入“大机组”、“大电网”、“超高压”、“高自动化”的发展阶段。截至2000年,全国装机容量已达316GW,年发电量1.3*1012KW?h,均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一个电力大国。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我国电力工业的分布和发展还很不平衡,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有待提高,人均占有电力也只有0.25KW。电力工业还需持续、稳步地发展。 我国电力工业地发展方针是一方面优先开发水电、积极发展火电、稳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搞好水电的“西电东送”和火电的“北电南送”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厂网分开,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竞争、开放、规的电力市场。 随着总装机容量为18200MW的三峡水电站的建成,将为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和深远的影响。2009年三峡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将会通过15回500KV交流输电线路和3回500KV直流双极输电线路,将其巨大的电能向周围的区域电网辐射,逐步建成以三峡电站为核心的全国联合电网。 1-2 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组成电力系统运行有何优点? 答:电能生产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电能的生产和使用同时完成。在任一时刻,系统的发电量只能取决于同一时刻用户的用电量。因此,在系统中必须保持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 ⑵正常输电过程和故障过程都非常迅速。电能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所以不论是正常的输电过程还是发生故障的过程都极为迅速,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设置完善的自动控制和保护系统。 ⑶具有较强的地区性特点。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其覆盖的地区也越来越广,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制定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运行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区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